消化系统患儿的护理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PPT课件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PPT课件
• 临床表现
–呕吐 新生儿和婴幼儿以呕吐为主要表现;年长儿以
反酸、暖气等症状多见
–反流性食管炎
• 烧灼感 • 咽下疼痛 • 呕血和便血
三、胃食管反流
• 临床表现
–Barrette食管
–食管外症状
• 呼吸系统症状: ①呼吸道感染; ②哮喘;③窒息和
呼吸暂停
• 营养不良 • 其他: ①如声音嘶哑、中耳炎、鼻窦炎、龋齿等 ; ② sandifer综合征 ; ③婴儿哭吵综合征
腹泻、慢性腹泻、生理性腹泻
学习目标
• 理解
– 比较鹅口疮及疱疹性口炎临床特点的异同点 – 解释胃食管反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特点 及治疗要点
– 说明婴幼儿腹泻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概括轻型腹泻与重型腹泻的临床特点及鉴别要 点
学习目标
• 运用
– 对不同病原体引起的口炎患儿进行正确护理 – 对胃食管反流患儿进行正确护理(包括体位护理、 饮食护理和用药护理等)
• 控制感染。 • 保持口腔清洁及局部处理,5%金霉素鱼肝油 • 补充水分和营养。
二、口炎
口炎护理• 常见护理诊断来自问题–口腔黏膜改变 与口腔感染有关
–疼痛 与口腔黏膜炎症有关(鹅口疮?) –体温过高 与口腔感染有关(鹅口疮?)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拒食有关 –知识缺乏 缺乏本病的预防及护理知识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Caring for Children with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第八章
目 录
1 2
3 4 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口炎
胃食管反流 婴幼儿腹泻
学习目标
• 识记
– 复述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 说出鹅口疮及疱疹性口炎的病原体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ppt课件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ppt课件
• 胰腺
– 淀粉酶低,3个月以前不宜喂淀粉类食物。
• 肠道细菌
– 胎儿消化道内无菌 – 肠道菌群:母乳喂养者以双岐杆菌为主,人工喂养者
以大肠杆菌为主。
一、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 健康儿童粪便
–母乳喂养儿粪便:金黄色、糊状、不臭、呈酸性反应,
每日2~4次。
–人工喂养儿粪便:淡黄色、较干、有臭味、呈中性或碱
腹泻、慢性腹泻、生理性腹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习目标
• 理解
– 比较鹅口疮及疱疹性口炎临床特点的异同点 – 说明婴幼儿腹泻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概括轻型腹泻与重型腹泻的临床特点及鉴别要点
学习目标
• 运用
– 对不同病原体引起的口炎患儿进行正确护理 – 应用护理程序对腹泻患儿实施整体护理
第一节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可用3%过氧化氢溶液或0.1%利凡诺溶液清洁,并涂以2.5%金霉素鱼 肝油
溃疡性口炎(ulcerative stomatitis)
【护理评估 nursing assessment】
必要时对口腔黏膜渗出物进 行涂片检查,结合血常规做出 病原学诊断。
辅 助 检 查
【护理评估 nursing assessment】
• 护理评估 • 临床表现: • 溃疡性口炎:
• 特征:充血水肿、糜烂或溃疡。 • 部位:舌、唇内、颊黏膜等处。 • 症状:局部疼痛、流涎、拒食、高热
【护理评估 nursing assessment】
溃疡性口炎(ulcerative stomatitis)
病原 年龄 病因 局部 特征
表现
辅助 检查 治疗 要点
• (一)促进口腔黏膜愈合
–口腔护理:鹅口疮患儿用2%碳酸氢钠溶液,溃疡性 性口炎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洁口腔后涂药。进食后 漱口,多饮水,保持口腔黏膜湿润和清洁。

第七章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PPT课件

第七章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PPT课件
和胃肠道SIgA较低 (2)胃酸偏低、排空快 (3)易发生肠道菌群失调
4.人工喂养
2.生长发育快,所需营养 物质多,胃肠负担重
5.肠道菌群失调
19
病因 - 感染因素
肠道内病毒感染 占80% 轮状病毒 肠道内细菌感染 大肠杆菌
20
病因 - 非感染因素

喂养不当

过敏性腹泻


原发性或继发性双糖酶缺乏
4
第一节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口腔
- 具有吸吮、吞咽、咀嚼、消化、味觉、感觉和语言 等功能。
- 3个月前唾液分泌少(唾液淀粉酶含量较低) ; - 4~6个月婴儿可出现生理性流涎。
5
•食管、胃
–易发生胃食管反流、溢奶与呕吐。 –胃容量:新生儿30~60ml,1~3个月90~150ml,1岁时 250~300ml,5岁时700~850ml。 –胃排空时间:水1.5~2h,母乳2~3h,牛奶3~4h。
6
•肠
–较长且固定差,易致肠套叠、肠扭转。 –肠壁薄,致毒素吸收引起腹泻。
•肝
- 肝相对大,(婴幼儿正常肝可在右肋下触及 1~1.5cm, 柔软、无压痛) 。
- 婴儿肝结缔组织发育较差,肝细胞再生能力强,发生肝 硬化少。
- 胆汁分泌较少。
7
•胰腺
–淀粉酶低,3个月以前不宜喂淀粉类食物。
•肠道细菌
第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OF THE OVERALL OVERVIEW, PLEASE SUMMARIZE THE CONTENT
2
目录
1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2
口炎
3
小儿腹泻
4 小儿体液平衡特点和液体疗法

《儿科护理学》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ppt课件

《儿科护理学》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ppt课件

三、腹泻病
1.概 述
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性状改变和大便次 数增多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是儿科最常见疾病之一。 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夏秋季发病率高。
是导致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腹泻病
2.病


消化 不良 消化系统特点 :胃酸和消化酶分泌不足;生长发育 肠道 快 感染 机体防御功能差:胃酸、免疫球蛋白、SIgA低;肠
症状:局部疼痛剧烈、流涎、拒食,颌下淋巴结肿大
二、口炎
4.治疗原则及主要措施
保持口腔清洁
局部用药
对症处理 注意补充水分及营养 严重者可全身用药
二、口炎
5.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口腔黏膜改变
与感染有关
疼痛 与口腔黏膜炎症和破损有关 体温过高 与感染有关
知识缺乏:家长缺乏口炎预防及护理知识
易感因素
道菌群易失调
人工喂养:不易从母乳中得到免疫因子;食物和食 具易受污染
三、腹泻病
2.病
感染因素 肠道内感染:

病毒感染:是寒冷(秋冬)季节引起婴幼儿腹泻的
主因,占80%,以轮状病毒最为常见。 细菌感染:以致腹泻大肠埃希菌最多见,夏季多发 肠道外感染: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泌尿道感染等 非感染因素
儿科护理学
第七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目 录
1 2 3 4
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口炎
腹泻病 小儿液体疗法及护理
学习目标
掌握口炎和腹泻病的身体状况、护理诊断、护理措
施以及儿童液体疗法与护理 熟悉口炎和腹泻病的病因、治疗原则及儿童常见的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了解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和腹泻病的发病机 制、辅助检查以及儿童体液平衡的特点 学会按照护理程序对腹泻病患儿实施整体护理

儿科学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护理课件

儿科学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护理课件

胃炎患儿护理
疼痛护理
关注患儿疼痛情况,遵医嘱给予 适当的镇痛药,同时可采取热敷、
按摩等方法缓解疼痛。
饮食指导
根据医生建议,指导患儿适量进 食,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
物,避免过饱或过饿。
预防并发症
注意观察患儿有无呕血、黑便等 症状,及时发现并处理消化道出
血等并发症。
肠套叠患儿护理
病情监测
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如发现异常 及时报告医生。
诊断
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依赖于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
02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护理原则
饮食护理
01
02
03
饮食调整
根据患儿病情,合理安排 饮食,如少食多餐、避免 刺激性食物等。
保持清洁
确保患儿口腔、食道、胃 等消化器官的清洁,避免 感染。
营养补充
针对营养不良的患儿,提 供高蛋白、高热量、易消 化的食物。
情绪调节 关注患儿的情绪变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情绪 调节,避免因情绪波动对消化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定期复查与监测
定期复查
根据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病情和康复情况,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 病情变化。
监测病情
在患儿康复过程中,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如出现异常症状或体征,应及时就医诊 治。
THANKS
家庭用药指导
遵医嘱用药
01
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时按量给患儿服药,不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
注意药物副作用
02
观察患儿服药后的反应,如出现不良反应或异常症状,应及时
就医。
避免自行购药
03
不要自行购买药物给患儿服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身体损害。
05

消化系统疾患儿护理PPT课件

消化系统疾患儿护理PPT课件

3.肠 婴儿肠道相对较长,分泌面及吸收面较大, 有利于消化吸收。但固定差,易发生肠套叠。早产儿肠乳 糖酶活性低、肠壁屏障功能差和肠蠕动协调能力差,因此, 易发生乳糖吸收不良、细菌经肠粘膜吸收引起全身性感染 和粪便滞留或功能性肠梗阻。
4.胰腺 出生时胰液分泌量少,3~4个月时增多。 但胰淀粉酶活性较低,1岁后才接近成人,故不易过早地 (生后3个月以前)喂淀粉类食物。新生儿及幼婴胰脂肪 酸和胰蛋白酶的活性都较低,故对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和 吸收不够完善。
3.饮食护理 以高热量、高蛋白、含丰富维生素的温凉流质或半 流质为宜,对由于口腔粘膜糜烂、溃疡引起疼痛影响进食者,在进食 前用2%利多卡因涂局部。同时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对不能进食者, 应予肠道外营养,以确保能量与水分供给。
4.食具 专用患儿使用的食具应煮沸消毒或高压灭菌消毒。 5.监测体温 体温过高时,给予松解衣服、置冷水袋、冰袋等物 理降温,必要时给予药物降温。同时做好皮肤护理。 6.卫生宣教 纠正患儿吮指、不刷牙等不良习惯,教育孩子养成 良好的卫生习惯。宣传均衡营养对提高机体抵抗力的重要性,避免偏 食、挑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4)低钙、低镁、低磷血症: 腹泻较久、营养不良或有活动性 询楼病的患儿,当脱水和酸中毒被纠正时,大多有钙、磷缺乏,少 数可有镁缺乏。低血钙(低血镁)时表现为手足搐搐、惊厥;重症 低血磷时出现嗜睡、精神错乱或昏迷,肌肉、心肌收缩无力等,应 注意纠正。大多数小儿腹泻缺磷一般不严重,故不需要另外补充磷 盐即可恢复。
【治疗原则】
1.调整饮食 2.控制感染 病毒性肠炎以饮食疗法和支持疗法为主, 不需应用抗菌药。其他肠炎应对因选药。如大肠埃希菌可 选用庆大霉素、硫酸阿米卡星(硫酸丁胺卡那霉素)、黄 连素;抗生素诱发性肠炎应停用原来的抗生素,可选用万 古霉素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控制感染。 • 保持口腔清洁及局部处理,5%金霉素鱼肝油 • 补充水分和营养。
二、口炎
口炎护理
•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口腔黏膜改变 与口腔感染有关 –疼痛 与口腔黏膜炎症有关 –体温过高 与口腔感染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拒食有关 –知识缺乏 缺乏本病的预防及护理知识
二、口炎
• 护理措施
以大肠杆菌为主。
一、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 健康儿童粪便
–母乳喂养儿粪便:金黄色、糊状、不臭、呈酸性反应,
每日2~4次。
–人工喂养儿粪便:淡黄色、较干、有臭味、呈中性或碱
性反应,每日1~2次,易便秘。
–混合喂养儿粪便:与人工喂养儿相似,但质地软、颜色
黄。添加转乳食物后接近成人。
二、口炎(stomatitis)
临床
表现
治疗 原则
鹅口疮
白色念珠菌
新生儿、营养不良 、长期使用广谱抗 生素者
颊粘膜等处出现白 色乳凝块样物 不痛不影响吃奶、 多无全身症状
2%NaHCO3清洗制霉 菌素加甘油涂患处
疱疹性口腔炎
其他口腔炎
单纯疱疹病毒、传 链球菌、金黄色
染性强
葡萄球菌等
1~3岁小儿多见、 婴幼儿、机体抵
可引起小流行
抗力降低、口腔 不洁
(2)胃酸偏低、排空快 (3)易发生肠道菌群失调
4.人工喂养
2.生长发育快,所需营养物质多, 胃肠负担重
5.肠道菌群失调
病因
肠道内感染:病原经粪—口途径
感染的动物
感染的人
水 食物
易感人群
三、婴幼儿腹泻
• 病因
- 感染因素
肠道内感染
轮状病毒
主要病原是: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
1、病毒感染
轮状病毒(rotavirus)、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 Norwalk V 等。
消化系统患儿的护理优秀课件
目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2
口炎
3
婴幼儿腹泻
4
学习目标
• 识记
– 复述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 说出鹅口疮及疱疹性口炎的病原体 – 说出定义:婴幼儿腹泻、急性腹泻、迁延性
腹泻、慢性腹泻、生理性腹泻
学习目标
• 理解
– 比较鹅口疮及疱疹性口炎临床特点的异同点 – 说明婴幼儿腹泻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概括轻型腹泻与重型腹泻的临床特点及鉴别要点
为了减少进食时疼痛,可在进食前用2%利多卡因涂局部。 对不能进食者,可静脉补充或给予肠道外营养。
二、口炎
• 护理措施
–发热护理 –健康教育
➢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避免用力或粗暴擦伤口腔黏膜;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均衡饮食); ➢食具专用,应煮沸消毒或高压灭菌消毒。
致 病 菌 易 感 者
胃食管反流在8~9个月时症状消失
一、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肠
–较长且固定差,易致肠套叠、肠扭转。 –肠壁薄,致毒素吸收引起腹泻。
•肝
–解毒功能差,易发生肝肿大和变性。
一、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 胰腺
– 淀粉酶低,3个月以前不宜喂淀粉类食物。
• 肠道细菌
– 胃内无菌 – 肠道菌群:母乳喂养者以双岐杆菌为主,人工喂养者
齿龈红肿、口腔粘 膜散在的小水泡、 破溃成溃疡
病程1~2周
粘膜充血水肿、 出现大小不等的 糜烂、溃疡、中 性粒↑
发热体温38~40℃ 、局部疼痛
3%过氧化氢清洗 选用抗生素控制
局部涂锡类散等、 对症处理
感染
婴幼儿腹泻
三、婴幼儿腹泻(infantile diarrhea)
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 以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为特 点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严重者可 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口腔黏膜的炎症
发病机理
病毒/细 菌/真菌 感染
不当拭擦/饮料 过烫/食物过硬/ 消毒不严
口腔 粘膜柔嫩
唾液腺分泌少粘 膜比较干燥
免疫力低下
容易损伤 发生感染
二、口炎
• 鹅口疮(thrush,oral candidiasis)
–病原体:白色念珠菌。
–临床特点
• 特征:口腔黏膜表面出现白色或灰白色乳凝块状物。 • 部位:颊黏膜、舌、齿龈、上颚及咽部。 • 性质:不易拭去,若强行擦拭,局部潮红、可有溢血。一般无
–治疗要点
• 保持口腔清洁。 • 局部用药:锡类散、冰硼散。 • 对症处理。
二、口炎
• 溃疡性口炎(ulcerative stomatitis)
–病原体:链球菌、金葡菌等细菌。 –临床特点
• 特征:充血水肿、糜烂或溃疡。 • 部位:舌、唇内、颊黏膜等处。 • 症状:局部疼痛、流涎、拒食、高热。
–治疗要点
–口腔护理:2%碳酸氢钠溶液或3%过氧化氢溶液清 洁口腔后涂药。进食后漱口,多饮水,保持口腔黏 膜湿润和清洁。
–正确涂药:堵 涂 闭。 涂药后不可马上漱口、饮水、进食。
二、口炎
• 护理措施
–饮食护理
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宜微温 或凉、不宜热,宜甜、不宜咸,避免酸辣等刺激性食物。
核心名词
• Stomatitis • Thrush • Infantile diarrhea
• Physiological diarrhea
• 口炎 • 鹅口疮 • 小儿腹泻 • 生理性腹泻
一、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 口腔
– 唾液分泌少,口腔黏膜干燥 且薄嫩,易受损而感染。
– 唾液中淀粉酶含量低,故3 个月以下儿童不宜喂淀粉类 食物。
全身症状,不影响食欲。
–治疗要点
• 保持口腔清洁。 • 局部用药:制霉菌素液、制霉菌素甘油。
二、口炎
• 疱疹性口炎(herpetic stomatitis)
–病原体:单纯疱疹病毒。 –临床特点
• 特征:发热 疱疹 溃疡。 • 部位:口腔黏膜任何部位,多见于齿龈、舌、颊黏膜及唇内。 • 症状:局部疼痛、流涎、拒食。
– 5~6个月可出现生理性流涎。
一、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 食管、胃
– 易发生胃食管反流、溢奶与呕吐。 – 胃容量:新生儿30~60ml,1~3个月90~
150ml , 1 岁 时 250 ~ 300ml , 5 岁 时 700 ~ 850ml。 – 胃排空时间:水1.5~2h,母乳2~3h,牛 奶3~4h。
• 育英儿童医院年总门诊量大约60余万,其中 腹泻病患儿至少在20~30%
• 日门诊输液量最高时在1500人次左右,其中 腹泻患儿占到2/3,也就相当于1000余人次
三、婴幼儿腹泻
•- 易病感因因素
1.消化系统发育未成熟,胃酸和 消化酶分泌少,活性低
3.机体防御功能差
(1)血清中免疫球蛋白 和胃肠道SIgA较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