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复习整理

合集下载

《操作系统》复习资料

《操作系统》复习资料

《操作系统》复习资料《操作系统》复习资料填空题1. 在操作系统中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能有效地提高CPU、内存和I/O设备的利用率。

2. 多道程序环境下的各道程序,宏观上它们是在并行运行,微观上则是在串行执行。

3. 一个作业可以分成若干顺序处理的加工步骤,每个加工步骤可称为一个作业步。

4. 作业控制方式有脱机控制和联机控制两种方式。

5. 所谓系统调用,就是用户在程序中调用操作系统所提供的一些子功能。

6. 进程是一个动态概念,而程序是一个静态概念。

7. 当处理机空闲时,进程调度程序从就绪队列中选出一个进程执行。

8. 分页管理中采用“首次适应”分配算法时,应将空闲区按长度递增次序登记在空闲表中。

9. 通过硬件和软件的功能扩充,把独占设备改造成若干用户可共享的设备,这种设备称为虚拟设备。

10.选择网络操作系统时,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操作系统和局域网中已经运行的应用程序。

11. 分时系统中的响应时间是衡量一个分时系统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

12. 操作系统为程序员提供的接口是系统调用,而为一般用户提供的接口是命令方式控制。

选择题1. 操作系统是一种( C )。

A.通用软件B.应用软件C.系统软件D.软件包2. 一个计算机系统,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后,使多道程序实现了( B )。

A.微观上并行B.宏观上并行C.微观和串行D.宏观上串行3. 一个计算机系统可以认为由以下4个层次构成,而人们所说的裸机是指( A )。

A.硬件层B.操作系统层C.语言处理程序层D.应用程序层4. 下列语言中属于脱机作业控制语言的是( C )。

A.C++B.汇编语言C.作业控制语言D.会话式程序设计语言5. 在各种作业调度算法中,若所有作业同时到达,则平均等待时间最短的算法是( D )。

A.先来先服务B.优先数C.最高响应比优先D.短作业优先6. 既考虑作业等待时间,又考虑作业执行时间的调度算法是( D )。

A.短作业优先B.优先级调度C.先来先服务D.响应比高者优先7. 信箱通信是一种( A )通信方式。

操作系统期末复习知识点

操作系统期末复习知识点

操作系统期末复习知识点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系统软件,同时也是计算机系统的内核与基石。

以下是操作系统期末复习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内各种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以便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为用户提供一个功能强大、使用方便和可扩展的工作环境,在计算机与用户之间起到接口的作用。

其主要功能包括:1、进程管理:负责进程的创建、调度、终止等操作,确保进程能够合理地共享 CPU 资源。

2、内存管理:管理计算机内存的分配、回收和保护,提高内存的利用率。

3、文件管理:实现对文件的存储、检索、更新和共享等操作。

4、设备管理:对输入输出设备进行有效的分配、控制和调度。

5、提供用户接口:包括命令接口和程序接口,方便用户与计算机进行交互。

二、进程管理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是操作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基本单位。

进程的状态包括:就绪、运行、阻塞。

进程状态的转换是由操作系统根据资源的可用性和进程的需求进行控制的。

进程调度算法有先来先服务(FCFS)、短作业优先(SJF)、时间片轮转(RR)、优先级调度等。

每种算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

例如,先来先服务算法按照进程到达的先后顺序进行调度,简单公平,但可能导致短作业等待时间过长;短作业优先算法优先调度执行时间短的作业,能有效减少平均等待时间,但可能对长作业不利。

进程同步与互斥是多进程环境下的重要问题。

互斥是指多个进程不能同时访问同一临界资源,同步则是指多个进程在执行顺序上存在依赖关系。

实现进程同步与互斥的方法有信号量机制、管程等。

三、内存管理内存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为程序分配内存空间,并保证内存的高效利用和保护。

内存分配方式有连续分配和离散分配。

连续分配包括单一连续分配和分区分配,离散分配则有分页存储管理、分段存储管理和段页式存储管理。

分页存储管理将内存空间划分为固定大小的页面,分段存储管理则按照程序的逻辑结构将其划分为不同的段,段页式存储管理结合了分页和分段的优点。

(完整版)操作系统知识点整理

(完整版)操作系统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操作系统功能:1. 资源管理:协调、管理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提高其利用率。

2. 用户角度:为用户提供使用计算机的环境和服务。

操作系统特征:1.并发性: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2.共享性:资源可供内存中多个并发执行的进程(线程)共同使用3.虚拟性:是指通过某种技术把一个物理实体变为若干个逻辑上的对应物在操作系统中,虚拟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分时使用的方法。

4.异步性:进程是以人们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此即进程的异步性客户/服务器模式的优点:1.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充性2.提高了OS的可靠性3.可运行于分布式系统中微内核的基本功能:进程管理、进程间通信、存储器管理、低级I/O功能。

第二章进程程序和进程区别:程序是静止的,进程是动态的,进程包括程序和程序处理的对象程序顺序执行:顺序性,封闭性,可再现性程序并发执行:间断性,无封闭性,可再现性进程:1.进程是可并发执行的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2.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的基本单位和实体;3.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进程的特征: 1.动态性: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具有生命期;它可以由系统创建并独立地执行,直至完成而被撤消2.并发性;3.独立性;4.异步性;进程的基本状态:1.执行状态;2.就绪状态;3.阻塞状态;进程控制块PCB:记录和描述进程的动态特性,描述进程的执行情况和状态变化。

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识。

进程运行状态: 1.系统态(核心态,管态)具有较高的访问权,可访问核心模块。

2.用户态(目态)限制访问权进程间的约束关系:1.互斥关系进程之间由于竞争使用共享资源而产生的相互约束的关系。

这种因共享资源而产生的制约关系称为进程的互斥。

—间接相互制约关系2.同步关系并发执行进程之间通过在执行时序上的某种限制而达到相互合作的这种约束关系称为进程的同步—直接相互制约关系临界资源:凡是以互斥方式使用的共享资源都称为临界资源。

临界资源具有一次只允许一个进程使用的属性。

操作系统知识点复习全

操作系统知识点复习全

操作系统知识点复习全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基本、最核心的系统软件,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集合。

下面将对操作系统的知识点进行复习。

1.操作系统的定义和功能-操作系统是一种系统软件,用于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资源,为应用软件提供运行环境和服务。

-主要功能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和用户界面。

2.进程管理-进程是指计算机中正在运行的程序的实体。

-进程管理包括进程控制、进程同步、进程通信和进程调度。

-进程控制包括创建、撤销、挂起和唤醒进程等操作。

-进程同步是指多个进程之间的调度和协作,常用的同步机制有信号量、互斥量和条件变量。

-进程通信是指进程之间的信息交换,常用的通信方式有管道、共享内存和消息队列。

-进程调度是指根据一定的算法选择就绪队列中的进程来运行。

3.内存管理-内存管理包括内存分配、内存保护和内存回收等操作。

-内存分配是将内存划分给进程使用,常用的分配方式有连续分配、非连续分配和虚拟存储器。

-内存保护是为了保护每个进程的内存空间,防止相互干扰。

-内存回收是回收进程结束后的内存空间,常用的回收方式有垃圾回收算法。

4.文件管理-文件管理是指对文件进行组织、存储和检索的操作。

-文件是存储在存储介质上的命名数据集合。

-文件管理包括文件的创建、打开、关闭、读取和写入等操作。

-文件系统是负责管理文件存储和访问的软件部分,常见的文件系统有FAT、NTFS和EXT等。

5.设备管理-设备管理是对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管理和控制。

-设备可以是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或存储设备。

-设备管理包括设备驱动程序的开发、设备分配和设备调度等操作。

6.用户界面-用户界面是用户与计算机之间进行交互的界面。

-用户界面可以分为命令行界面和图形用户界面。

-命令行界面通过命令行输入和输出控制计算机的操作。

-图形用户界面通过图形界面提供更加直观和友好的操作方式。

7.操作系统的类型-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只能同时运行一个用户进程,并且只能执行一个任务。

操作系统期末复习考点总结

操作系统期末复习考点总结

第一章(1)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操作系统是一组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地对各类作业进行调度,以及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的集合。

(2)操作系统最基本的特征:共享性、并发性(3)操作系统的特性:○1并发性: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事件间隔发生;○2共享性:系统中的资源可供内存中多个并发进程共同使用,也称为资源共享或资源复用;○3虚拟技术:把一个物理实体变成若干个逻辑上的对应物;○4异步性:进程是以人们不可预知的速度,停停走走地向前推进的。

(4)OS的主要任务:为多道程序的运行提供良好的环境,保证多道程序能有条不紊地、高效地运行,并能最大程度地提高系统中各种资源的利用率和方便用户的使用。

(5)OS的功能:(1)处理机管理:对处理机进行分配,并对其运行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6)存储器管理:内存分配、内存保护、地址映射(变换)、内存扩充;(3)设备管理:(4)文件管理:文件的存储空间管理、目录管理、文件的读/写管理和保护;(5)操作系统和用户之间的接口:命令接口、程序接口(系统调用组成)、图形接口(6)面向网络的服务功能(7)○1多道批处理系统(吞吐量、周转时间):多道性、宏观上并发、微观上串行、无序性、调度性;○2分时系统(响应时间):多路性、交互性、独占性、及时性;○3实时系统(实时性和可靠性):(8)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是操作系统形成的标志(9)分时系统:响应时间= 用户数*时间片,时间片=切换时间+处理时间(10)实时系统:系统能及时响应外部事件的请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该事件的处理,并控制所有实时任务协调一致地运行。

(11)并发: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发生;并行: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

(12)虚拟:通过某种技术把一个物理实体变为若干个逻辑上的对应物。

(13)微内核OS结构:能实现OS核心功能的小型内核,并非一个完整的OS,与OS的服务进程(如文件服务器、作业服务器等)共同构成OS。

操作系统重点知识总结

操作系统重点知识总结

操作系统重点知识总结操作系统》重点知识总结第一章引论1、操作系统定义:是一组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的对各类作业进行调度以及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的集合。

2、操作系统的作用1. 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

2. 作为计算机资源的管理者3. 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3、分时系统原理和特征原理:人机交互、共享主机特征:多路性、独立性、及时性、交互性4、脱机I/O 原理:程序和数据的输入和输出都是在外围机的控制下完成。

优点:减少了CPU 空闲时间、提高了I/O 速度。

5、操作系统四个基本特征;其中最重要特征是什么?(并发)并发、共享、虚拟、异步第二章进程管理1 、进程定义、进程特征(结构特征、动态性、并发性、独立性和异步性)1. 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

2. 进程是一个程序及其数据在处理机上顺序执行时所发生的活动。

3. 进程是具有独立功能的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运行的过程,他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动态性、并发性、独立性、异步性。

2、进程的基本状态、相互转换原因及转换图(三态)就绪、阻塞、执行3、具有挂起状态的进程状态、相互转换原因及其转换图(五态)活动就绪、静止就绪、活动阻塞、静止阻塞、执行4、什么是进程控制块?进程控制块的作用进程控制块是用于描述进程当前情况以及管理进程运行的全部信息。

1. 作为独立运行基本单位的标志。

2. 能实现间断性运行方式。

3. 提供进程管理、调度所需要的信息4. 实现与其他进程同步与通信5、临界资源定义、临界区的定义一次只能为一个进程使用的资源称为临界资源。

每个进程访问临界资源的代码称为临界区。

6、同步机制应遵循的规则空闲让进、忙则等待、有限等待、让权等待7、记录型信号量的定义,信号量值的物理意义,wait 和signal 操作8、AND 型信号量的定义,Swait 和Ssignal 操作9、经典同步算法:①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算法;②不会死锁的哲学家就餐问题算法;③读者-写者问题算法10、利用信号量机制实现进程之间的同步算法(前驱关系、类经典同步问题)11、高级进程通信三种类型。

操作系统复习重点内容 复习总结

操作系统复习重点内容 复习总结

操作系统复习重点内容复习总结教材:计算机操作系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主要解决的是对操作系统的认识问题。

在学习完后面各章后还应该再回过头来认真品味本章的内容,重点是对操作系统原理的整体认识和掌握。

操作系统引论这部分内容不会出现大题。

一般是以基本原理和概念的形式为主,属于识记形式的题目。

重点是操作系统的定义、操作系统的特征和主要功能等。

l计算机系统把资源管理和控制程序执行的功能集中组成一种软件,称为操作系统,是系统软件l操作系统的两个设计目标:1、使计算机系统使用方便2、使计算机系统能高效地工作(扩充硬件的功能,使硬件的功能发挥得更好;使用户合理共享资源,防止相互干扰;以文件形式管理软件资源,保证信息的安全和快速存取。

P1 l设置操作系统的作用1,用户观点:操作系统是裸机与用户的一个界面。

2,系统观点: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资源的一个"管理员"。

l操作系统的分类用户要求计算机系统进行处理的一个计算问题称为一个"作业"。

按照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大致可以把操作系统分为:单道批处理系统;多道批处理系统,简称"多道系统",即多个作业可同时装入主存储器进行运行的系统。

多道系统能极大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效率,表现为:(1)并行工作,减少了CPU的空闲时间,提高了CPU的利用率。

(2)合理搭配多道使用不同资源的作业,可充分利用计算机系统的资源。

(3)直接在高速的磁盘上存取信息,缩短了作业执行时间,使单位时间内的处理能力得到提高。

(4)作业成批输入、自动选择和控制作业执行减少了人工操作时间和作业交接时间,提高了系统的吞吐率;分时系统,具有同时性、独立性、及时性、交互性。

批处理兼分时系统中,由分时系统控制的作业称为"前台"作业,由批处理控制的作业称为"后台"作业。

实时系统:在严格时间规定内处理必须结束;分类:(1)实时控制(2)实时信息处理网络系统:可实现资源共享的,为计算机网络配置的的操作系统我们使用的windows是网络式系统;分布式系统可协调多个计算机以完成一个共同任务的;l发展MS-DOS:单用户单任务Windows XP:单用户多任务UNIX:多用户多任务l操作系统的特性1,并发性2,共享性3,不确定性l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处理器管理、存储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计算机操作系统重点知识点整理

计算机操作系统重点知识点整理

计算机操作系统重点知识点整理1. 操作系统介绍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及软件资源,提供良好的用户界面和服务。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分支,研究和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点对于计算机专业人员至关重要。

2. 进程与线程进程是指在计算机中正在运行的程序的实例,它拥有独立的内存空间和系统资源。

线程是进程中的一个执行单元,多线程可以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和并发性。

重点知识点包括进程与线程的区别和联系、线程同步与互斥、进程调度算法等。

3. 内存管理内存管理是操作系统中重要的部分,包括内存分配、内存回收、虚拟内存等。

其中,虚拟内存可以扩展主存容量,使得计算机可以同时运行更多的程序。

重点知识点包括内存分页、段式内存管理、页面置换算法等。

4. 文件系统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中负责管理和控制文件的组织结构和存储空间的部分,提供对文件的读写和管理功能。

重点知识点包括文件目录结构、文件存储方式、文件权限管理等。

5. 输入输出设备管理输入输出设备管理是操作系统中与外部设备交互的部分,包括对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的控制和管理。

重点知识点包括缓冲区管理、设备驱动程序、中断处理等。

6. 文件系统与磁盘管理文件系统与磁盘管理是操作系统中重要的部分,涉及到磁盘的组织和管理、文件的存取与保护等。

重点知识点包括磁盘分区、磁盘调度算法、磁盘块分配算法等。

7. 进程通信与同步进程通信与同步是操作系统中重要的内容,用于实现多个进程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协作。

重点知识点包括进程间通信的方式、进程的同步与互斥机制、死锁问题等。

8. 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是运行在网络环境中的操作系统,可以管理和控制分布在不同节点上的计算机资源。

重点知识点包括分布式系统的架构、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安全等。

9. 安全与保护安全与保护是操作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涉及到系统资源的权限管理、数据的保护与加密、防止未授权访问等。

重点知识点包括访问控制模型、身份验证、防火墙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进程控制块PCB包含哪些内容;P23(1)标识信息(2)描述信息(3)现场信息(4)管理和控制信息2、操作系统通常采用的处理器两态模式:核心态、用户态;P25在操作系统内核中运行的状态,即核心态,也称管理态;不在操作系统内核中运行的状态是用户态,也称目标态。

中断是操作系统从用户态转入核心态的唯一手段。

3、操作系统的定义;P1百度百科:操作系统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计算机程序,是直接运行在“裸机”上的最基本的系统软件,任何其他软件都必须在操作系统的支持下才能运行。

课本:操作系统是管理系统资源、控制程序运行、改善人机界面、提供各种服务,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和为用户方便而有效地使用计算机提供良好运行环境的最基本的系统软件。

4、进程三态模型的变迁;P215、多道程序系统中,多道作业运行完成最少时间的计算,参照讲过的题目;6、输入井的四种状态;P137(1)输入状态(2)后备状态(3)执行状态(4)完成状态7、Linux中,详细列出当前目录下所有扩展名是.c文件信息的命令;亲测ls -al *.c 或者 ls -al | grep *.c 或者 ls -al | grep .c8、Linux中,gcc在每一次编译连接程序时,默认生成的可执行程序是a.out,而且将覆盖上一次生成的a.out。

说法对吗?亲测对9、Linux命令ls | grep old中的“|”是什么操作符;经验“|”是管道操作符,从管道的一边流向另外一边,也就是前面命令的执行结果交给后面的命令接着处理。

10、操作系统通常采用逻辑扩充内存的技术来解决内存容量不足的问题,主要方法有哪三种?P83(1)覆盖技术(2)交换技术(3)虚存技术11、常用的可变分区管理中的分配算法;P90(1)最先适应分配算法(First Fit,FF)(2)最佳适应分配算法(Best Fit,BF)(3)最坏适应分配算法(Worst Fit,WF)(4)下次适应分配算法(Next Fit,NF)12、文件控制模块(FCB)的定义;P144为能对文件进行正确的存取,计算机系统为文件设置了一系列描述和控制信息,这些信息以一个数据结构的形式表示,人们称此结构为文件控制块(File Control Block,FCB)。

13、多级反馈队列轮转(Round Robin with Multiple Feedback)调度算法是一种综合的进程调度算法,该算法是LRU算法、时钟算法和OPT算法的综合应用,说法对吗?P30不对该算法是时间片轮转法、优先级调度算法和先来先服务算法的综合应用。

14、进程控制是通过系统调用进行的吗?P25不是,进程的控制是在操作系统的内核中采用进程控制原语进行。

15、一个进程资源分配图是不可完全简化的,那么就一定发生了死锁?P70是的。

如果一个图可完全简化,则不会产生死锁;如果一个图不可完全简化(即:图中还有“边”存在),则会产生死锁。

这就是“死锁定理”。

16、利用Hash方法建立的文件结构称为Hash文件,这种物理结构适用于不宜采用连续结构,记录次序较混乱,又需要快速存取的情况,说法对吗?P150 对17、目前用的缓冲技术是硬件缓冲和软缓冲,缓冲区大小不随意修改;P126错。

缓冲技术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实现。

硬件实现一般是指在设备控制器中设置数据缓冲寄存器。

软件实现就是在主存中开辟一块特定区域用做缓冲区,软件缓冲的优点是数量和大小可以改变,缺点是需要占用主存。

18、不同的计算机系统,其通道命令的格式是不相同的;对。

每一条通道命令规定了设备的一种操作,不同的计算机系统,其通道命令的格式可能不同,但一般都由命令码、数据主存地址、传送字节字数和标志码等组成。

19、进程之间的状态变化,一定在PCB中反映出来;P23对20、页式管理中,地址结构具有一维质,而在段式管理中,地址结构具有二维性质;P94对21、多道系统环境下,操作系统分配资源是以进程为基本单位;P20对22、处理器调度有哪些?P28处理器调度分三个层次:低级调度(进程调度)、中级调度(进程挂起和激活)和高级调度(作业调度)。

23、在可变分区的存储管理中,回收一个分区时,空闲区个数减少1个的情况;P8824、引入文件系统的主要目的;P141文件有不同的类型,计算机系统中储存有大量的文件,引入文件系统的主要目的是管理和组织它们,分配存储空间来存储文件信息等。

25、用户可以调用关闭操作来归还文件的使用权;对26、了解信箱的消息传递方式;P6727、不安全状态和死锁状态之间的关系;P74不安全状态不一定是死锁状态,死锁状态肯定是不安全状态。

28、Windows 2000/XP 中,exit()函数会销毁所有全局的或静态的C++对象,然后促使操作系统终止应用程序;P170对29、虚拟地址空间的计算;P104题目:某计算机系统提供24位虚存空间,主存为218B,采用分页虚拟存储管理,页面尺寸为1KB。

设用户程序产生了虚拟地址1123456(八进制),该地址所在页面分得块号为100(八进制),计算该虚拟地址相应的物理地址是多少?并列举有哪几种"扩充"主存的存储管理方案?(至少回答三种)30、进程的概念;P20进程是并发环境下,一个具有独立功能的程序在某个数据集上的一次执行活动,它是操作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保护的基本单位,也是执行的单位。

31、存储管理的主要任务;P82(1)内存的分配和回收(2)地址转换(3)内存的共享和存储保护(4)内存的扩充题目:存储管理有哪些功能?32、为什么要用缓冲区技术?常用的软件缓冲技术有哪些?P126现代计算机系统中,想要I/O传输的效率更高,提高系统效率,操作系统还需要提供缓冲技术,这是因为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协调CPU与I/O设备之间速率不匹配(2)协调逻辑记录与物理记录(物理块)大小不一致(3)解决DMA控制方式或通道方式下可能出现的进程长时间等待问题常用的缓冲技术分为四种类型:(1)单缓冲技术(2)双缓冲技术(3)多缓冲技术(4)缓冲池技术33、为什么要做记录的成组和分解?有什么优点和缺点?34、使用快表与否对存取时间的影响,会计算;P9635、磁盘物理块与逻辑块之间的换算,会计算;P14836、FIFO和LRU算法;P107题目1:一个进程以下列次序访问5个页:A、B、C、D、A、B、E、A、B、C、D、E;假定使用FIFO替换算法,在主存器中有3个和4个空闲页框(块)的情况下,分别给出页面替换次数。

通过该题的计算,出现了什么现象?(注:本题页面初始装入主存也计入缺页中断次数)题目2:在一个采用页式虚拟存储管理的系统中,有一用户作业,它依次要访问的字地址序列是:115,228,120,88,446,102,321,432,260,167,若该作业的第0页已经装入主存,现分配给该作业的主存共300字,页的大小为100字,请回答下列问题:(1)按FIFO调度算法将产生次缺页中断,依次淘汰的页号顺序如何?(2)按LRU调度算法将产生多少次缺页中断,依次淘汰的页号顺序如何?题目3:考虑下面的页面访问串:1,2,3,4,2,1,5,6,2,1,2,3,7,6,3,2。

假定有4个页块,应用LRU页面替换算法,给出页面置换过程,并计算出缺页中断的次数。

37、作业调度中,先来先服务、短作业优先策略和最高响应比调度策略,会列表计算;但注意题目,以往我们都说是多道系统下,因为采用的不可抢占方式,一道作业被调度就必须运行结束下一个作业才能调度,所以也可以说成是在单道串行方式下采用这些调度策略,具体做题方法和步骤与作业一样;题目1:在单道批处理系统中,有五个作业进入输入井的时间及需要执行的时间如下表所示,并约定当这五个作业全部进入输入井后立即进行调度,忽略调度的时间开销。

要求:写出分别采用先来先服务和最短执行时间优先调度算法时的调度次序和作业平均周转时间。

作业号进入输入井时间需执行时间(分钟)开始执行时间结束执行时间周转时间(分钟)1 10∶00 402 10∶10 303 10∶20 204 10∶30 255 10∶40 10题目2:在单道批处理系统中,下列3个作业采用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和最高响应比优先算法进行调度,哪种算法的性能较好?请完成下表。

(注意在表格下要写出完整的分析步骤)作业提交时间运行时间开始时间完成时间周转时间带权周转时间1 10:00 2:002 10:10 1:003 10:25 0:25平均周转时间 T=带权平均周转时间 W=(周转时间和带权周转时间均以小时为单位)题目3:设有三道作业,它们的提交时间及运行时间如下表,若采用短作业优先策略,试给出作业单道串行运行时的调度次序及平均周转时间。

(提示:系统从时间0开始调度)作业提交时间(单位:基本时间单位)运行时间(单位:基本时间单位)J1 0 7J2 4 4J3 5 338、移动臂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最短寻道时间优先和电梯调度算法;P133 题目1:磁盘请求的柱面按10,22,20,2,40,6,38的次序到达磁盘驱动器,寻道时间为每个柱面移动需要6ms。

如果磁头当前位于柱面20,计算按以下算法调度时的寻道时间:(1) 先来先服务(2) 最短寻找时间优先 (3) 电梯调度(正移向柱面号大的方向)题目2:若干个等待访问磁盘者依次要访问的柱面为20,44,40,4,80,12,76,假设每移动一个柱面需要3毫秒时间,移动臂当前位于40号柱面,请按下列算法分别计算为完成上述各次访问总共花费的寻找时间。

(1)先来先服务算法;(2)最短寻找时间优先算法。

题目3:假如在某移动臂磁盘上,刚刚处理了访问75号柱面的请求,目前正在80号柱面读信息,并且有下述请求序列等待访问磁盘:请求次序 1 2 3 4 5 6 7 8160 40 190 188 90 58 32 102 欲访问的柱面号试用:(1)电梯调度算法(升序);(2)最短寻找时间优先算法;分别列出实际处理上述请求的次序,并计算移动的总柱面数。

(4分)39、P、v操作解决同步与互斥问题,看例题和作业题。

P46题目1:有m(m>=1)个生产者,r(r>=1)个消费者,共享一个可以同时放入n(n>=1)个整数的缓冲区B。

当一个生产者在向缓冲区放入数据时,其它生产者向缓冲区放数必须等待,但允许一个消费者可以进入缓冲区取数;同理,当消费者从缓冲区取数时,其它消费者取数必须等待,但允许一个生产者可以向缓冲区放数。

请用P、V 操作和信号量写出能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可以正确同步工作的程序。

题目2:兄弟俩共同使用一个账号,每次限存或取款500元,存钱与取钱的进程如下所示:int amount;amount=0;Cobegin {process SA VE() process TAKE()int m1; int m2;{ {m1=amount; m2=amount;m1=m1+500; m2=m2+500;amount=m1; amount=m2;} }}Coend由于兄弟俩可能同时存钱或取钱,因此两个进程是并发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