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三角形中常用的基本模型
八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模型

八年级上册数学的三角形模型包括以下几种:
1. 直角三角形模型:直角三角形是指其中一个角度为90度的三角形。
可以用两条直线表示斜边和直角边,另一条边则由勾股定理得出。
2. 等腰三角形模型:等腰三角形是指其中两边相等的三角形。
可以用两条等长的线段表示等腰边,另一条边则由勾股定理得出。
3. 等边三角形模型:等边三角形是指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
可以用三条等长的线段表示三边。
4. 直角坐标系中的三角形模型:可以用坐标轴上的点表示三角形的顶点,用计算坐标点之间距离的方法计算三边长度,然后用勾股定理判断是否为直角三角形或者等腰三角形。
5.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正切定理模型:这些定理是求解任意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的重要工具,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经常应用。
以上是八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模型的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三角形11个基本模型证明过程

三角形11个基本模型证明过程
1、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重点,需要数量掌握和灵活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全等的证明思路,掌握几种全等模型。
2、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是学习额重点,尤其是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除此之外,在等腰三角形学习中还需要掌握一些常用的数学思路,像分类讨论思路、方程思路等,以及常见的等腰三角形的构造方法都需要了解。
3、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具有等腰三角形所有的性质,还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经常会结合在直角三角形中30度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来考查。
4、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判定以及等腰直角三角形和含有30度的直角三角形是学习的重点,性质定理较多,需要系统掌握和运用。
5、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是重点,难点将军饮马最值问题的解题思路及方法,需要掌握其特征、基本解题思路和方法。
6、角平分线,角平分线的性质是学习的重点,见到角平分线就需要想到相等的角和垂线段,角平分线虽然简单,但与角平分线相关的辅助线和模型比较多,考试中经常考查,需要熟悉常见的模型及应用方法。
三角形中的重要模型-弦图模型、勾股树模型(学生版+解析版)

三角形中的重要模型-弦图模型、勾股树模型赵爽弦图分为内弦图与外弦图,是中国古代数学家赵爽发现,既可以证明勾股定理,也可以以此命题,相关的题目有一定的难度,但解题方法也常常是不唯一的。
弦图之美,美在简约,然不失深厚,经典而久远,被誉为“中国数学界的图腾”。
弦图蕴含的割补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图形变换思想更是课堂教学中数学思想渗透的绝佳载体。
一个弦图集合了初中平面几何线与形,位置与数量,方法与思想,小身板,大能量,它就是数学教育里的不老神话。
广受数学教师和数学爱好者研究,近年来也成为了各地中考的热点问题。
模型1、弦图模型(1)内弦图模型: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AE⊥BF于点E,BF⊥CG于点F,CG⊥DH于点G,DH⊥AE于点H,则有结论:△ABE≌△BCF≌△CDG≌△DAH;S正方形ABCD =4S△EAB+S正方形EFGH。
图1图2图3(2)外弦图模型:如图2,在正方形ABCD中,E,F,G,H分别是正方形ABCD各边上的点,且四边形EFGH是正方形,则有结论:△AHE≌△BEF≌△CFG≌△DGH;S正方形ABCD =4S△EAB+S正方形EFGH。
(3)内外组合型弦图模型:如图3,2S正方形EFGH =S正方形ABCD+S正方形PQMN.1(2023秋·湖北·九年级校联考开学考试)如图,2002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其原型是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勾股弦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接而成如.如果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6,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分别为a,b,且a2+b2=ab+10,那么图中小正方形的面积是()A.2B.3C.4D.52(2022·安徽安庆·八年级期末)汉代数学家赵爽为了证明勾股定理,构造了一副“弦图”,后人称其为“赵爽弦图”,如图,大正方形ABCD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组成,若∠ADE=∠AED,AD =45,则△ADE的面积为()A.24B.6C.25D.2103(2023·山西八年级期末)如图,图1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赵爽弦图”的示意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围成的,若AC=6,BC=5,将四个直角三角形中的边长为6的直角边分别向外延长一倍,得到图2所示的“数学风车”,则这个风车的外围周长是()A.24B.52C.61D.764(2022·杭州九年级月考)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为了证明勾股定理,创制了一幅“弦图”,后人称其为“赵爽弦图”.如图是由弦图变化得到,它是用八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接而成,记图中正方形ABCD,正方形EFGH,正方形MNKT的面积分别为S1,S2,S3.若S1+S2+S3=12,则下列关于S1、S2、S3的说法正确的是()A.S1=2B.S2=3C.S3=6D.S1+S3=85(2023·广东·九年级专题练习)公元三世纪,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在注解《周髀算经》题时给出了“赵爽弦图”.将两个“赵爽弦图”(如图1)中的两个正方形和八个直角三角形按图2方式摆放围成正方形MNPQ,记空隙处正方形ABCD,正方形EFGH的面积分别为S1,S2S1>S2,则下列四个判断:①S1+S2=14S四边形MNPQ②DG=2AF;③若∠EMH=30°,则S1=3S2;④若点A是线段GF的中点,则3S1=4S2,其中正确的序号是模型2. 勾股树模型6(2022·福建·八年级期末)如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如果正方形A、B、C、D的边长分别为3,4,1,2.则最大的正方形E的面积是.7(2022·浙江·乐清市八年级期中)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D=90°,分别以AB,BC,CD,DA为一边向外作正方形甲、乙、丙、丁,若用S甲,S乙,S丙,S丁来表示它们的面积,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S 甲=S 丁B.S 乙=S 丙C.S 甲-S 乙=S 丁-S 丙D.S 甲+S 乙=S 丙+S 丁8(2022·河南八年级期末)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其面积标记为S 1,以CD 为斜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以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其面积标记为S 2,⋯按照此规律继续下去,则S 9的值为()A.126B.127C.128D.1299(2023春·山东菏泽·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勾股树”是以正方形一边为斜边向外作直角三角形,再以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向外作正方形,重复这一过程所画出来的图形,因为重复数次后的形状好似一棵树而得名.假设如图分别是第一代勾股树、第二代勾股树、第三代勾股树,按照勾股树的作图原理作图,如果第一个正方形面积为1,则第2023代勾股树中所有正方形的面积为.10(2023·浙江八年级期中)如图,以Rt △ABC 的三边为直径,分别向外作半圆,构成的两个月牙形面积分别为S 1、S 2,Rt △ABC 的面积S 3.若S 1=4,S 2=8,则S 3的值为.11(2022春·浙江温州·九年级校考开学考试)如图1,是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根据勾股定理所画的“勾股树”.如图2,在Rt △ABC 中,∠BAC =90°,以其三边为边分别向外作正方形,延长EC ,DB 分别交GF ,AH 于点N ,K ,连接KN 交AG 于点M ,若S 1S 2=916,则tan ∠ACB 为()A.12B.23C.34D.51212(2023·贵州遵义·统考二模)如图1,毕达哥拉斯树,也叫“勾股树”,是由毕达哥拉斯根据勾股定理所画出来的一个可以无限重复的树形图形.在图2中,∠ACB =90°,分别以Rt △ABC 的三条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连接BE ,DG 、BE ,交AC 于点Q ,若∠BAC =30°,BC =2,则四边形EQGD 的面积是.13(2023秋·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背景阅读】勾股定理是人类最伟大的十个科学发现之一,西方国家称之为毕达哥拉斯定理.在我国古书《周髀算经》中就有“若勾三,股四,则弦五”的记载,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为了验证勾股定理,创制了一幅“弦图”(如图1),后人称之为“赵爽弦图”,流传至今.【实践操作】(1)请叙述勾股定理;(2)验证勾股定理,人们已经找到了400多种方法,请从下列几种常见的验证方法中任选一种来验证该定理:(以下图形均满足验证勾股定理所需的条件)【探索发现】(3)如图4、5、6,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边或直径,分别向外部作正方形、半圆、等边三角形,这三个图形中面积关系满足S1+S2=S3的有个;(4)如图7所示,分别以直角三角形三边为直径作半圆,设图中两个月形图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为S1、S2,直角三角形面积为S3,请判断S1、S2、S3的关系并说明理由.课后专项训练1(2022·云南九年级一模)如图是按照一定规律“生长”的“勾股树”:经观察可以发现:图(1)中共有3个正方形,图(2)在图(1)的基础上增加了4个正方形,图(3)在图(2)的基础上增加了8个正方形,⋯⋯,照此规律“生长”下去,图(6)应在图(5)的基础上增加的正方形的个数是()A.12B.32C.64D.1282(2022·浙江初三期中)勾股定理是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在我国古算书《周髀算经》中早有记载.如图1,以直角三角形的各边为边分别向外作正方形,再把较小的两张正方形纸片按图2的方式放置在最大正方形内.若图2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且AB+AC=8,则BC的长为()图1图2A.42B.6C.254D.1323(2023·浙江·杭州八年级阶段练习)如图,Rt△ABC中,∠BAC=90°,分别以△ABC的三边为边作正方形ABDE,正方形BCFG,正方形ACHI,AI交CF于点J.三个正方形没有重叠的部分为阴影部分,设四边形BGFJ的面积为S1,四边形CHIJ的面积为S2,若S1-S2=12,S△ABC=4,则正方形BCFG的面积为()A.16B.18C.20D.224(2023春·湖北黄冈·八年级统考期中)“赵爽弦图”巧妙地利用面积关系证明了勾股定理,是我国古代数学的骄傲,设直角三角形较长直角边长为a,较短直角边长为b.若ab=8,大正方形的面积为25,则EF 的长为()A.9B.92C.32D.35(2022·四川成都·模拟预测)勾股定理是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在我国古算书《周髀算经》中早有记载.如图1,以直角三角形的各边为边分别向外作正方形,再将较小的两个正方形分别绕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两顶点旋转得到图2.则图2中阴影部分面积等于()A.直角三角形的面积B.最大正方形的面积C.最大正方形与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D.较小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6(2023春·广东潮州·九年级校考期末)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巧妙地用“弦图”证明了勾股定理,标志着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如图所示的“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中间的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13,一条直角边长为12,则小正方形ABCD 的面积的大小为()A.144B.100C.49D.257(2023春·湖北武汉·八年级统考期末)大约公元222年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为《周髀算经》一书作序时介绍了“勾股圆方图”,亦称“赵爽弦图”,如图,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大正方形ABCD ,中空的部分是小正方形EFGH ,连接EG ,BD 相交于点O ,BD 与HC 相交于点P ,若GO =GP ,则直角三角形的边CG 与BG 之比是()A.12B.25C.2-1D.3-28(2023春·江苏泰州·七年级统考期末)大约在公元222年,赵爽为《周髀算经》一书作序时,介绍了“勾股圆方图”,亦称“赵爽弦图”(如图1).某数学兴趣小组类比“赵爽弦图”构造出图2:△ABC 为等边三角形,AD 、BE 、CF 围成的△DEF 也是等边三角形.已知点D 、E 、F 分别是BE 、CF 、AD 的中点,若△ABC 的面积为14,则△DEF 的面积是()A.1B.2C.3D.49(2023·河北石家庄·校考二模)如图1,毕达哥拉斯树,也叫“勾股树”,是由毕达哥拉斯根据勾股定理所画出来的一个可以无限重复的树形图形.在图2中,∠ACB=90°,分别以Rt△ABC的三条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连接BE,DG,BE交AC于点Q.若∠BAC=30°,BC=2,则四边形EQGD的面积是()B.23C.53+3D.3A.53+3210(2023·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证明勾股定理时创制了一幅“勾股圆方图”,后人称之为“赵爽弦图”,它是由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组成.如图,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为a、b,斜边长为c,若b-a=4,c=20,则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11(2022秋·四川成都·八年级校考期中)“勾股图”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曾引起很多人的兴趣.1955年希腊发行了以“勾股图”为背景的邮票(如图1),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中曾对该图做了深入研究.如图2,在△ABC中,∠ACB=90°,分别以△ABC的三条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连接EB,CM,DG,CM分别与AB,BE相交于点P,Q.若∠ABE=30°,则DGQM的值为.12(2022春·安徽合肥·八年级合肥市第四十二中学校考期中)如图①,在Rt△ACB中∠ACB=90°,分别以AC、BC、AB为边,向形外作等边三角形,所得的等边三角形的面积分别为S1、S2、S3,请解答以下问题:(1)S1、S2、S3满足的数量关系是.(2)现将△ABF向上翻折,如图②,若阴影部分的S甲=6、S乙=5、S丙=4,则S△ACB=.13(2023·湖北孝感·统考三模)“勾股树”是以正方形一边为斜边向外作直角三角形,再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向外作正方形,重复这一过程所画出来的图形,因为重复数次后的形状好似一棵树而得名.假设如图分别是第一代勾股树、第二代勾股树、第三代勾股树,按照勾股树的作图原理作图,则第五代勾股树中正方形的个数为.14(2022·山东临沂·统考二模)中国古代的数学家们对于勾股定理的发现和证明,在世界数学史上具有独特的贡献和地位尤其是三国时期的数学家赵爽,不仅最早对勾股定理进行了证明,而且创制了“勾股圆方图”,开创了“以形证数”的思想方法.在图中,小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1,如果把它的各边分别延长一倍得到正方形A1B1C1D1(如图1),则正方形的面积为;再把正方形A1B1C1D1的各边分别延长一倍得到正方形A2B2C2D2(如图2),如此进行下去,得到的正方形A n B n C n D n的面积为(用含n的式子表示,n为正整数).15(2023·浙江台州·八年级校考期中)如图1,是一个封闭的勾股水箱,其中Ⅰ,Ⅱ,Ⅲ部分是可盛水的正方形,且相互联通,已知∠ACB=90°,AC=6,BC=8,开始时Ⅲ刚好盛满水,而Ⅰ,Ⅱ无水.(1)如图2摆放时,Ⅰ刚好盛满水,而Ⅱ无水,则Ⅲ中有水部分的面积为;(2)如图3摆放时,水面刚好经过Ⅲ的中心O(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则Ⅱ中有水部分的面积为.16(2023·湖北黄冈·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是我国汉代的赵爽在注解《周髀算经》时给出的,人们称它为“赵爽弦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组成的一个大正方形.设图中AF=a,DF=b,连接AE,BE,若△ADE与△BEH的面积相等,则b2a2+a2b2=.17(2023·江苏徐州·统考二模)如图,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赵爽弦图”,得到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EFGH.连接AC,若AG平分∠CAD,且正方形EFGH的面积为2,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18(2023·陕西渭南·统考二模)魏朝时期,刘徽利用下图通过“以盈补虚,出入相补”的方法,即“勾自乘为朱方,股自乘为青方,令出入相补,各从其类”证明了勾股定理.如图,四边形ABCD、四边形BFGH和四边形AFMN都是正方形,BF交CD于E,若DE=2,CE=4,则BF的长为.19(2022·宁夏吴忠·统考一模)2002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取材于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勾股圆方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如图1),且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7,直角三角形的较短直角边为a,较长直角边为b.如果将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按如图2的形式摆放,则图2中最大的正方形的面积为31.试求图1中小正方形的面积是为.20(2023·山东济宁·统考二模)勾股定理是人类最伟大的十个科学发现之一,西方国家称之为毕达哥拉斯定理.在我国古书《周髀算经》中就有“若勾三,股四,则弦五”的记载,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为了证明勾股定理,创制了一幅“弦图”(如图1),后人称之为“赵爽弦图”,流传至今.勾股定理内容为: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那么a2+b2=c2.(1)如图2、3、4,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边或直径,分别向外部作正方形、半圆、等边三角形,这三个图形中面积关系满足S1+S2=S3的有个;(2)如图5所示,分别以直角三角形三边为直径作半圆,设图中两个月形图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为S1,S2,直角三角形面积为S3,请判断S1,S2,S3的关系并证明;(3)如果以正方形一边为斜边向外作直角三角形,再以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向外作正方形,重复这一过程就可以得到如图6所示的“勾股树”.在如图7所示的“勾股树”的某部分图形中,设大正方形M的边长为定值m,四个小正方形A,B,C,D的边长分别为a,b,c,d,已知∠1=∠2=∠3=∠α,则当∠α变化时,回答下列问题:(结果可用含m的式子表示)①a2+b2+c2+d2=;②b与c的关系为,a与d的关系为.21(2022·湖南·八年级课时练习)如图①,美丽的弦图,蕴含着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1)弦图中包含了一大,一小两个正方形,已知每个直角三角形较长的直角边为a,较短的直角边为b,斜边长为c,结合图①,试验证勾股定理.(2)如图②,将这四个直角三角形紧密地拼接,形成飞镖状,已知外围轮廓(粗线)的周长24,OC=3,求该飞镖状图案的面积.(3)如图③,将八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紧密地拼接,记图中正方形ABCD,正方形EFGH,正方形MNKT的面积分别为S1,S2,S3,若S1+S2+S3=40,求S2.22(2023·广东深圳·校联考三模)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如图①是汉代数学家赵爽在注解《周髀算经》时给出的图形,人们称之为赵爽弦图,被誉为中国数学界的图腾.2002年北京国际数学家大会依据赵爽弦图制作了会标,该图有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围成几个大正方形和中间一个小正方形,巧妙的证明了勾股定理.问题发现:如图①,若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BC=3,斜边AB=5,则中间小正方形的边长CD=,连接BD,△ABD的面积为.知识迁移:如图②,P是正方形ABCD内一点,连接PA,PB,PC,当∠BPC=90°,BP=10时,△PAB的面积为.拓展延伸:如图③,已知∠MBN=90°,以点B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射线BM,BN分别于A,C两点.(1)已知D为线段AB上一个动点,连接CD,过点B作BE⊥CD,垂足为点E;在CE上取一点F,使EF=BE;过点F作GF⊥CD交BC于点G,试判断三条线段BE,DE,G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在(1)的条件下,若D为射线BM上一个动点,F为射线EC上一点;当AB=10,CF=2时,直接写出线段DE的长.三角形中的重要模型-弦图模型、勾股树模型赵爽弦图分为内弦图与外弦图,是中国古代数学家赵爽发现,既可以证明勾股定理,也可以以此命题,相关的题目有一定的难度,但解题方法也常常是不唯一的。
[26946616]2020-2021学年八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 第11章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度计算
![[26946616]2020-2021学年八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 第11章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度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0102fc6c71fe910ef02df85c.png)
条件: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CD 是∠ACB 的角平分线。
1
结论:∠D=90°+ ∠A。
2 证明:证法一:∵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1=∠2= 1 ∠ABC,
2
∵CD 是∠ACB 的角平分线,∴∠3=∠4= 1 ∠ACB, 2
1
在△BCD 中,∠D=180°-∠1-∠4=180°- (∠ABC+∠ACB)
4、如图,已知∠ABC 的平分线 BD 与△ACB 的外角平分线 CD 相交于点 D,连接 AD,若 ∠BDC=40°,则∠DAC 的度数为_______.
5、如图,在△ABC 中,∠ABC 与∠ACB 的角平分线交于 I,根据下列条件填空 (1)若∠ABC=50°,∠ACB=80°,则∠BIC=______。 (2)若∠ABC+∠ACB=120°,则∠BIC=_______。 (3)若∠A=56°,则∠BIC=______; (4)若∠BIC=120°,则∠A=______; (5)若∠A=α,请将∠BIC 用α的代数式表示。
M
D
N
7、如图,在△ABC 中,∠ABC 的角平分线与∠ACD 的角平分线交于同一点 P,根据下列条件 填空: (1) 若∠A=50°,则∠P=______;
(2)若∠ABC+∠ACB=135°,则∠P=______;
(3)若∠BPC=34°,则∠A=______;
(4)若∠A=α,请将∠P 用α的代数式表示。
9、如图,∠DBC 和∠ECB 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 O,∠A=α,
(1)若∠CBO= 1 ∠DBC,∠BCO= 1 ∠ECB,请将∠BOC 用α的代数式表示.
3
3
三角形的四大模型

三角形的四大模型三角形是几何学中最基本的形状之一,它具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和特点。
在研究三角形时,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模型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问题。
下面将介绍三角形的四大模型:欧拉模型、特里希亚特中心模型、边-角模型和向量模型。
一、欧拉模型欧拉模型通过研究三角形的顶点、边和面之间的关系来理解三角形的性质。
欧拉公式是欧拉模型中的重要定理之一,它表达了三角形的顶点数、边数和面数之间的关系。
根据欧拉公式,三角形的顶点数加上面数减去边数等于2。
这个定理可以用来验证三角形是否构成一个封闭的几何图形。
欧拉模型还可以帮助我们研究三角形的垂心、重心、外心和内心等特殊点的性质。
这些特殊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三角形的对称性、平衡性和内切性质。
二、特里希亚特中心模型特里希亚特中心模型是通过研究三角形的三个特殊点来理解三角形的性质。
特里希亚特中心包括三角形的重心、外心和内心。
重心是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外心是三角形三条外接圆的交点,内心是三角形三条内切圆的交点。
特里希亚特中心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研究三角形的平衡性、外接性和内切性质。
例如,通过研究重心,我们可以了解三角形的平衡点和质心的性质;通过研究外心,我们可以了解三角形的外接圆和外心角的性质;通过研究内心,我们可以了解三角形的内切圆和内心角的性质。
三、边-角模型边-角模型是通过研究三角形的边和角之间的关系来理解三角形的性质。
边-角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研究三角形的角度关系、边长关系和面积关系。
在边-角模型中,我们可以利用三角函数来计算三角形的角度、边长和面积。
例如,正弦定理可以用来计算三角形的边长,余弦定理可以用来计算三角形的角度,海伦公式可以用来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四、向量模型向量模型是通过利用向量的特性来理解三角形的性质。
向量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研究三角形的平行性、共线性和向量运算等。
在向量模型中,我们可以用向量的减法来计算两个向量之间的夹角,用向量的叉乘来计算两个向量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全等三角形八大基本模型

全等三角形八大基本模型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与性质
2.全等三角形的八大基本模型
1.手拉手模型
2.一线三垂直模型
3.一线三等角模型
4.等腰三角形中边边角模型
5.背对背模型
6.半角旋转模型
7.角分线模型
8.正方形手拉手模型
正文
全等三角形是指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分别相等的三角形。
在解决全等三角形问题时,我们需要了解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以及掌握一些常用的模型。
本文将介绍全等三角形的八大基本模型,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全等三角形问题。
1.手拉手模型:两个三角形通过一个公共边,并且这个公共边的两个端点分别与另外两个三角形的顶点相连。
2.一线三垂直模型:两个三角形的一组对应边互相平行,且另外两组对应边互相垂直。
3.一线三等角模型:两个三角形的一组对应边互相平行,且另外两组对应角相等。
4.等腰三角形中边边角模型:两个等腰三角形,其中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与另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腰相等,且两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
5.背对背模型:两个三角形的一组对应边互相垂直,且另外一组对应边互相平行。
6.半角旋转模型:一个三角形通过某个顶点旋转 180 度后与另一个三角形重合。
7.角分线模型:两个三角形的一组对应角相等,且另一组对应边的延长线相交于一点,这个点将延长线分成的两段长度相等。
8.正方形手拉手模型:两个正方形,其中一个正方形的一边与另一个正方形的一边相连,另外两个正方形的边也分别相连。
以上就是全等三角形的八大基本模型,这些模型在解决全等三角形问题时非常实用。
2022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一章 三角形 方法专题 与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相关的典型模型习题课件 新人教

类型三 两条外角平分线相交 3.已知:BP,CP分别平分△ABC的外角∠CBD,∠BCE,BQ,CQ分别平 分∠PBC,∠PCB,BM,CN分别是∠PBD,∠PCE的平分线. (1)如图1,当∠BAC=40°时,∠BPC=___7_0_°___,∠BQC=__1_2_5_°___; (2)如图1,当BM∥CN时,求∠BAC的度数; (3)如图2,当∠BAC=120°时,BM,CN所在直线交于点O,直接写出∠BOC 的度数.
(3)∠D+∠A=2∠P.证明如下: ∵BP平分∠ABD,CP平分∠ACD, ∴∠DBP=∠ABP,∠ACP=∠DCP. ∵∠D+∠DBP=∠P+∠DCP,∠A+∠ACP=∠P+∠ABP, ∴两式相加,可得∠D+∠A=2∠P.
(4)2∠P=∠A+∠D.源自类型二 一条内角平分线与一条外角平分线相交 2.如图,在△ABC中,∠BAC的平分线与外角∠CBE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试 说明∠D与∠C的数量关系.
谢谢收看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2.5.622.5.6F riday, May 06, 2022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09:34:4809:34:4809:345/6/2022 9:34:48 AM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2.5.609:34:4809:34May-226-May-22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09:34:4809:34:4809:34Fri day, May 06, 2022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2.5.622.5.609:34:4809:34:48May 6, 2022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022年5月6日 星期五 上午9时 34分48秒09:34:4822.5.6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2年5月 上午9时34分22.5.609:34May 6, 2022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2年5月6日 星期五9时34分 48秒09:34:486 May 2022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上 午9时34分48秒 上午9时34分09:34:4822.5.6
三角形计算四大模型

三角形计算四大模型三角形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几何形状,拥有三边和三个内角。
在数学中,有四种常见的三角形计算模型:余弦定理、正弦定理、海伦公式和面积公式。
这些模型可以用于计算三角形的各种属性,例如边长、角度和面积。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四个模型。
1.余弦定理:余弦定理表达了一个三角形的任意一条边的平方与其余两条边的平方之间的关系。
设三角形的三边长度分别为a、b、c,内角对应的顶点分别为A、B、C,那么余弦定理可以表达为:a^2 = b^2 + c^2 - 2bc*cosAb^2 = a^2 + c^2 - 2ac*cosBc^2 = a^2 + b^2 - 2ab*cosC2.正弦定理:正弦定理利用了角度和边长之间的关系。
设三角形的三边长度分别为a、b、c,内角对应的顶点分别为A、B、C,那么正弦定理可以表达为:a/sinA = b/sinB = c/sinC3.海伦公式:海伦公式可以用来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设三角形的三边长度分别为a、b、c,令s为半周长(即s=(a+b+c)/2),那么海伦公式可以表达为:面积 = sqrt(s*(s-a)*(s-b)*(s-c))4.面积公式:面积公式也可以用来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面积=(1/2)*b*h这四大模型都能够为我们提供计算三角形属性的方法。
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适用于计算三角形边长和角度的情况,而海伦公式和面积公式则适用于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根据具体的问题,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模型来计算三角形的属性。
除了上述四大模型之外,三角形的属性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来计算,例如勾股定理、角平分线定理等。
每个模型在不同的问题中都有其特定的适用场景,因此了解并掌握这些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各种三角形计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