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战略格局及其发展趋势
国际战略格局在进入21世纪后出现的新变化

国际战略格局在进入21世纪后出现的新变化一、国际战略格局概述国际战略格局是指世界各主要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相互关系的基本结构。
它是国际战略环境的总体框架,表现了世界力量的分布、组合和对比。
在国际战略格局中,拥有最强大军事实力和政治影响力,在世界事务中扮演着主要角色、起着主导作用,是每一个国家的最大梦想。
国际战略格局的样式是由“力量对比关系”所决定的,由于各个历史时期,新生力量的形成与变化,使起主导作用的"力量中心"也随之变化,从而形成单极格局、两极格局以及多极格局。
国际战略格局同经常变动的国际战略形势有所不同,它在一个相应的历史时期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新旧战略格局的交替转换,通常发生在涉及世界主要国家的剧烈的社会大动荡之后,其根本原因在于世界基本矛盾的不断发展变化。
真正具有世界意义的国际战略格局是在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二、19世纪及20世纪世界格局19世纪以后,欧洲列强统治和影响着世界上的广大地区,从而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战略格局。
这一格局的特点是几个大国都想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列强内部发生剧烈矛盾,导致了20世纪上半叶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
二战以后建立的"雅尔塔体制",改变了以欧洲为中心的旧的世界格局,建立了以美国和苏联两极为主导地位的国际战略格局。
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解体,以美苏两极为主导的“雅尔塔体制"彻底崩溃。
借助前苏联的崩溃,美国的军力和经济膨胀到了极点。
但由于日本、德国、西欧在经济上的迅速崛起,海湾战争以后,美国的"单极"世界格局计划破产。
随着世界形势的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国际战略格局开始出现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可以相信,一个新的以多个力量中心为基本结构的多极化国际战略格局正在形成,而且不可阻挡。
三、进入21世纪后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各国力量面临着重新洗牌。
国际战略格局

演变的动因和规律性特点
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规律性特点
1.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偶然性和 必然性关系。 2.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量变到质 变的过程。 3.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渐变和突 变方式。
定织响
发源 力力员展果造
力力力
力配
力 力转 发
置
化明
力
力力
社社历 会会史 凝文继 聚明承 力影和
响发 力扬
力
国际战略格局概述
国际行为主体,是指能独立参与国际
事务,并能独立行使国际权利、承担
国际责任与义务的实体。
国家行为
主权国家
国际
主体
国际组织
行为
跨国公司
主体
非国家行 为主体
国际性政党 国际性运动 国际性宗教
国际战略格局概述
国际战略格局的基本特征
1. 总是同一定的历史阶段相联系、与时代 的发展密切相关。 2. 总是同世界经济格局相适应,并以经济 格局为基础。 3. 总是同一定形式的国际秩序相互关联、 相互作用。 4. 国际战略格局的不同层次之间总是既相 对独立,又相互影响。
演变的动因和规律性特点
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动因与过程
的实 国际 际上 行是 为一 主种 体特
殊
国际行为主体 国际战略力量
际响定行
事地程为 务区度能 。 事,力
务能达 和够到 国影一
构
比力国本
成
关量际质
要
系 的战就
简述未来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趋势

简述未来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趋势
未来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化、区域化和协作性增强。
首先,未来国际战略格局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家间的相互联系与依存程度不断加深。
传统的国际战略格局主要以大国为主导,但未来将出现更多的新兴大国和地区性大国,如中国、印度、巴西等。
这些新兴大国不仅具备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多元化的格局将促使各国更加注重平等和互利的合作,通过加强对话和协商解决摩擦。
其次,未来国际战略格局呈现区域化的趋势。
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将更加注重区域性合作和整合,国家将在特定的地理区域内寻求战略伙伴,并在该区域中发挥影响力。
区域化的格局将推动各国间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共同挑战,如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
此外,区域性合作将为各国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合作项目,加强经济一体化和互联互通。
最后,未来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趋势还将是协作性增强。
在全球化和多极化的背景下,国际合作和协商已成为解决全球性问题和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手段。
各国将更加重视建立和维护多边机制,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以及促进区域间的对话与协商。
同时,强调国际法治和国际规则的重要性,加强国际组织的作用,以共同应对全球挑战,实现共同安全和发展。
总之,未来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趋势将是多元化、区域化和协作性增强。
各国应积极适应这一趋势,通过加强合作与对话,
共同构建和平、稳定、繁荣的国际秩序。
同时,各国应发挥自身优势,加强自身实力,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国际战略挑战。
浅析当今时代国家战略格局发展的主要趋1

浅析当今时代国家战略格局发展的主要趋势论文摘要:当今时代国际战略格局走向多元化。
我国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了精辟论述,强调指出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关键词:国际战略格局中国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道路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对国际事务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力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力量结构。
国际战略格局形成、发展和变化的物质基础是各国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间的相互对比。
大国实力地位的变化是导致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
一、走向多极化的国际战略格局国际战略格局,是一定时期内国际关系中起主导作用的力量之间的相对关系和结构形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形成的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支配世界国际关系长达近半个多世纪。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两极格局被打破,国际社会的各种力量进行新的组合,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国际战略格局总的趋势正继续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在未来的国际战略格局中,起主导作用的可能是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中国这五大力量中心或五极,其他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区域集团和地区性大国,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是美国欲建立单极世界却难阻多极化潮流。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虽然其实力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相对有所下降,但从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等方面看,仍将是各极力量中最强大的一极。
2、是欧盟力量在不断增长且自主意识日超发展。
欧盟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地区经济集团,现由19国组成,人口合计达4亿多。
欧盟具有雄厚的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其整体经济实力已经超过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占有两个席位,在处理全球或地区事务中有很大的发言权;在南北关系中有较大的影响力。
3、是俄罗斯发挥军事力量的作用力保大国地位。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大受到削弱。
1.国际战略格局

当前国际战略形势特点
卡扎菲之死和美国结 束在伊拉克的战争, 证明美国重新成为世 界的领导者。
当前国际战略形势的特点
一是国际局势总体趋向缓和,发生世界大战 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但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 衡,国家间历史积怨深远,民族和宗教矛盾 突出,资源纠纷不断增多,恐怖活动猖獗,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问题更加突出,局部 战争和武装冲突时有发生。
国际战略格局概述
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动因与过程
1. 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从根本上说, 是决定这种格局的国际战略力量及其相 互关系的重大改变。 2. 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是内外部因素 共同作用的结果。 3. 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过程反映了国际 战略力量之间的矛盾和斗争的发展过程。
当前国际战略形势的特点
当前国际战略形势的特点
当前国际战略形势的特点
当前国际战略形势的特点
当前国际战略形势的特点
虽然世界大战一时打不起来, 但天 下并不太平。恐怖主义、霸权主义与极 端民族主义交织在一起 ,将使一些地区 冲突不断,战争频仍,世界安全形势不容 乐观。
当前国际战略形势的特点
三是大国间在加强对话与合作的同时,仍在 进行着较量,但重点已从冷战时期以军事力 量为主,转向以经济、科技为基础,以军事 为后盾的综合国力竞争。
国际战略格局概述
国际行为主体,是指能独立参与国际 事务,并能独立行使国际权利、承担 国际责任与义务的实体。
国际 行为 主体
国家行为 主体
主权国家 国际组织
跨国公司 国际性政党 国际性运动
非国家行 为主体
国际性宗教
国际战略格局概述
国家或国家集团力量构成
政治力量 经济力量 军事力量 科技力量
政 治 稳 定 力 政 治 组 织 力 政 生 经 经 治 产 济 济 影 力 开 资 发 源 响 力 配 力 臵 力 常 备 军 力 后 备 军 力 战 争 动 员 力 科 技 发 展 力 科 技 成 果 转 化 力 科 技 创 造 发 明 力 社会文化力量 社 会 凝 聚 力 社 会 文 明 影 响 力 历 史 继 承 和 发 扬 力
国际战略格局(略)

国际战略格局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一个国家选择的国际战略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这个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安危与兴衰。
当前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关系日益密切,世界的各个部分已经成为一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的统一体。
战略家们再也不能就军事来研究军事,就安全来谈安全了。
只有超越纯军事领域,树立大战略观,把战略谋划提高到国际战略的高度,才能成功地把握未来。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国际战略格局,主要讲四个问题:一、国际战略格局的内涵和类型;二、国际战略格局的历史演变;三、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四、当前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大国关系。
其中第三个问题是重点。
一、国际战略格局的内涵和类型(一)国际战略格局的内涵所谓格局,是指态势、模式或构架,是几种力量交互作用后出现的一种暂时平衡状态。
那么什么是国际战略格局呢?所谓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对国际事务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战略力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力量结构。
它是国际战略力量之间在全球政治层面上的实力对比关系。
国际战略格局包括国际政治格局、国际经济格局和国际军事格局三个部分,有时也称为“国际格局”、“世界格局”、“大格局”等。
1、国际格局的力量结构2、国际格局中的大国战略关系3、国际格局中的国际秩序(二)世界历史上的国际战略格局类型世界历史上的国际格局一共出现过单极、两极、多极三种类型:1、单极格局所谓单极格局,是指由某一个主要的大国(霸权国)或国家集团在国际政治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该国周围存在着一系列其他主权国家,但并不能成为与之抗衡的政治力量。
霸权国,是指在经济、军事、政治等方面实力远远超过其他国家,能强行推行其意志,并在一定时期得以实现的大国。
在单极格局中,通常只有一个实力最强的国家或国家集团在国际事务中起主导地位和支配作用,即一国独霸世界。
单极格局中和平的主要特征是世界体系中只有一家世界性支配者,它具有超群的实力(以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为基础)和无与伦比的国际影响力,能够制定和维持符合其利益的国际规则,并能在一定历史阶段和一定范围内迫使其他国家服从自己的统治和支配。
2023年军理知识点

2,空军理复习■J12O23/09/5国际格局与战略形势1什么是国际战略格局?答:所谓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对国际事务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战略力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互相联系、互相作用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力量结构。
它是国际战略力量之间在全球政治层面上的实力对比关系。
国际战略格局涉及国际政治格局、国际经济格局和国际军事格局三个部分,有时也称为“国际格局”、“世界格局”、“大格局”等。
2、当前国际战略格局的重要特点有哪些?答:(1)美国推行单边主义,谋求建立单极世界(2)欧盟势力影响日益扩大(3)俄罗斯意欲重振大国地位(4)日本走向政治军事大国步伐加快(5)中国综合国力稳步上升(6)地区大国不断壮大(7)区域一体化组织蓬勃发展3、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答: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关系将继续呈现总体和平与局部冲突、总体稳定与局部动荡、总体发展与局部混乱并存的局面。
具体发展趋势有:(1)国际战略格局继续由一超多强向多极演变(2)国际战略力量失衡的局面在短期内不会改变(3)全球反恐形势仍然严峻(4)热点问题将会连续升温4、当前大国关系的重要特点是什么?答:(1)保持“总体稳定”。
(2)“逐利竞争”剧烈。
(3)“因时谋势”多变。
(4)“新老互动”明显。
(5)“区域合作”活跃。
(6)“多边协调”增强。
5.如何看待当今的国际格局?①。
在军事安全领域,离不开地区大国的合作(朝鲜,伊朗,叙利亚等)②■在经济领域,新兴经济体日益重要。
③。
在全球非传统安全面(如气候变化问题,国际反恐),美国更难发挥主导作用2023/09/12中国国防力量中国武装力量由人民解放军、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
一、中国人民解放军1由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组成。
2陆军(步兵炮兵装甲兵坦克兵防空兵陆军航空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电子对抗兵)装备武器:压制武器,野战防空武器,反坦克武器,装甲装备,直升机,单兵装备等3海军[潜艇部队水面舰艇部队(标志性和骨干突击力量)航空兵陆战队岸防部队]海军下辖北海、东海和南海3个舰队,舰队下辖舰队航空兵、基地、支队、水警区、航空兵师和陆战旅等部队。
试析当前国际政治格局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根索现实主义理论的核心: 摩根索认为。 个人权力意志适用于 国 家追 求权 力 的本质 , 人 追 求权力 的本 性扩 大 为国家 时 。 追 当个 其
求权力的倾向就会表现得更加突出。 力量也变得更大; 第三, 摩根 索承认 国际 政治 中道 德 因素的作用 , 同时认 为道 德制约 与政 但他 主权 国家在追 求利 苏战略大三 角的 形成 , 变为 两极多元 的相 互制约 格局 。最终 随 治行 为之间 存在着 不可避免 的冲突 。一 方面 , 转 另一 方面 , 象的道 德原 则 不适 抽 着 东欧 剧 变和苏 联解 体 。 在冷 战后 形成 了 当前 国际 政治 格局 “ 单 益 时遵循 的道 德不 同于 普通 人 , 极 化倾 向与多极 化趋势 并存 的局面 。 2相应 的 , 方国际 政治学 用于 国 家行 为 ; 四 , ” 西 第 国家 的权 力是 受制 约的 , 了受 国际道 德 、 除 理论 的发展 也经 历了二 战前 的理 想主 义 ,二 战 以后的现 实主 义 、 舆论 和 国际法 的制 约外 ,摩 根索 详细分 析 了均 势的 原则 及其 局 新现实 主义 、 自由主 义以及建 构主义 。 新 限 ; 五 , 交在维持 和平 中起着重 要 的作 用 。摩 根 索认为 , 第 外 国际 由此可 见 , 国际政治格 局总是 与一 定的历 史发 展阶 段 密不 可 政治 就是 在外 交或 战争 的基 础上 协调 国 家利益 的过 程 : 国家利 “ 分。 在特定 的历史 发展 时期有着 不 同的表现形 式。 究其 原 因 。 主要 益概念 预先 设定 , 有国家 追求 国家利益 的行 为既不 会造成 一个 所
( 国人 民大 学国 际关 系学 院外交 学 系 北 京 107 ) 中 0 82 要: 东欧剧 变和苏联解体 , 促成 了冷战后 美国“ 家独霸” 一 的国际战略格局。建立在 9 年代 美国实力持 续增长基础之上的美国 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战略格局及其发展趋势
国际战略格局是世界各主要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相互关系的基本结构。
它是国际战略环境的总体框架,表现了世界力量的分布、组合和对比。
在国际战略格局中,拥有强大军事实力和政治影响力的国家和地区,在世界事务中扮演着主要角色、起着主导作用,通常被称为“极”或“力量中心”。
由于各个历史时期,新生力量的形成与变化,使起主导作用的“力量中心”也随之变化,从而形成单极格局、两极格局以及多极格局。
国际战略格局同经常变动的国际战略形势有所不同,它在一个相应的历史时期内具相对的稳定性。
新旧战略格局的交替转换,通常发生在涉及世界主要国家的剧烈的社会大动荡之后,其根本原因在于世界基本矛盾的不断发展变化。
真正具有世界意义的国际战略格局是在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国际战略格局的历史演变
大航海时代前,人类生活在相互隔绝而又各自独立的几块陆地上,没有哪一块大陆上的人能确切地知道,地球究竟是方的还是圆的,而几乎每一块陆地上的人都认为自己生活在世界的中心。
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让人类历史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
自此,国与国之间开始了频繁的交流,战略格局悄然形成。
最初,由于欧洲活跃的贸易与文化交流,此时的战略格局以欧洲为中心,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多极均势格局,1648~1815年)近代国际关系格局的第一次演变发生在17世纪初期,其标志是该时期席卷欧洲的30年战争。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标志着欧洲30年战争的结束,成为现代国际关系史的开端。
和约确立的国家无论大小、战胜国还是战败国,均能以主权国家身份参与国际协议的原则,作为国际关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而载入史册。
维也纳体系(多极均势格局,1815~1871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更新,增强了主权国家的综合国力。
威斯特伐利亚和会以后,国际关系中的重要特点就是西欧向世界各地的扩张,欧洲扩张导致了以欧洲为中心的
国际“秩序”产生;此外,欧洲强国因殖民地等问题开始了激烈较量。
最终在1814年10月~1815年6月召开的维也纳会议上,确立了维也纳体系。
英、法、俄、普鲁士和奥地利相互制约与平衡,形成多极均势国际体系中的主宰。
法兰克福格局(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格局,1871~1918年)在维也纳格局的发展过程中,欧洲工业的进步促使各国资本主义反对封建制度及其残余的革命斗争迅猛发展。
1870年7月,法国拿破仑三世对普鲁士宣战。
战争开始后,法国接连失利。
11月,南德意志联邦与普鲁士签订联合条约,条约规定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给德国,赔款50亿法郎,3年付清后德国占领军开始撤退。
5月,两国正式签署《法兰克福和约》。
为确保对法胜利成果,战后,普鲁士首相俾斯麦组织了新的反法联盟,并于1873年建立了德奥俄“三皇同盟”,共同遏制法国。
于是,在欧洲大陆形成了新的以《法兰克福和约》和“三皇同盟”为基础的战略格局,史称“法兰克福格局”。
出于俾斯麦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亦称“俾斯麦体系”。
上1921年底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下雅尔塔会议“三巨头”,从左至右分别
为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
一战的爆发使战略格局的覆盖面扩大,全球战略格局开始形成。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多极格局,1918~1945年)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和会上签署的《凡尔赛和约》,以重新确定德国边界、限制德国军备、瓜分德国殖民地、从德国榨取巨额赔款为基础,使欧洲形成了新的均势,确立了一战后欧洲国际关系的新秩序,即“凡尔赛体系”。
另一方面,在战争期间才加入协约国的美国和日本狠狠地发了一笔战争财,美国的海军力量迅速发展起来。
1921年底,美国为了确立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支配地位,主导召开了华盛顿会议,先后炮制了《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和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
通过这次会议,在承认美国实力优势的基础上,划分了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
自此,形成了以《凡尔赛和约》与华盛顿会议为基础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1945~1991年)二战末,国际政治舞台上的美
国和苏联已经成为两支主要力量。
传统上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政治格局宣告终结,二战末期,美英苏三国首脑举行的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标志着以美苏两大强国为首的两极格局即雅尔塔体系开始形成。
这些会议达成的协议和谅解,除协调了同盟国对德日法西斯的作战计划和行动,加速了反法西斯世界大战的结束外,更主要的是确定了美苏两国的势力范围,标志着两极格局初步形成。
此后,美苏冷战更加剧了这一格局。
冷战后进入多极化国际格局(1991年至今)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发生了对人类历史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巨大变化,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国际战略格局进入了一个转型期。
两极世界对峙的结束,给国际关系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世界各种力量经过发展和重新组合后,新的多极化世界格局已经初见端倪。
军事力量在国际战略格局演变中的重要作用
国际战略格局的转型大多是通过大规模战争,特别是世界大战的形式最终完成的,军事力量是推动国际战略格局实现最后变更的主力军。
在核威慑的控制下,冷战没有演进为热战,而是最终理性地接受了综合国力全面较量的结果。
但是在长期的两极对抗中,军事实力影响着力量的对比,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对抗的胜负。
在维护或挑战现有国际秩序时,军事力量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军事力量是营造有利国际环境的重要工具。
进入21世纪以来,很多国家审查和调整国家安全战略目标时,都在保卫国土安全的基本目标外,增加了营造有利国际环境的新目标。
美国军事战略的三大任务是保卫国家、预防威胁、打赢战争,前两大任务都包含有营造国际环境的内容,军事战略的涵盖远远超出了战场范围。
利用国家军事力量开展国际军事合作,已成为大多数国家谋安全、保利益、促和平的重要方式。
近来,多国参与的联合军演越来越频繁
国际军事合作是各国军队的根本任务之一。
当前,国际军事合作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形式越来越多样,包括战略对话、安全磋商、建立军事互信、签订军事条约与协定、建立危机预防与管理机制、开展军事技术合作、参与国际维和行动、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加强军事人员交流与培训、进行军援和军购活动、防范和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实施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等内容。
开展这类军事合作,是国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树立负责任的国际形象、建立有利的国际秩序的必要措施。
军事力量这种硬实力的软运用,已成为很多国家和平时期运用军队的重要形式。
在各国军队以信息时代为契机推动军事革命时,为营造良好国际环境而开展对外军事合作已成为军队转型的重要推动力。
各国军队在编制作战与行动条令、改组编制体制、研发武器装备、更新教育与训练内容时,都将开展对外军事合作纳入作战需求,从而使军队转型有了更强的目标性与紧迫性。
同时,国际军事合作正日益发展为日常和例行任务,也为检验军队战斗力提供了新的标准和更多的机会。
对过去较少承担国际军事责任的军队来说,走出国门是在交往中学习外军优长,在互动中了解世界军情动态,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和自信的大好机会。
军事力量建设与运用的关系,已不再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而发展为“养兵千日,用兵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