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平衡校正的计算公式
动平衡计算

G40
G16
G6.3
商船、海轮的主涡轮机的平衡机齿轮;高速分离机的鼓轮;风扇;航空燃 气涡轮机的转子部件;泵的叶轮;机床及一般机器零件;普通电机转子; 特殊要求的发动机的个别零件 燃气和蒸汽涡轮;机床驱动件;特殊要求的中型和大型电机转子;小电机 转子;涡轮泵 磁带录音机及电唱机、CD、DVD的驱动件;磨床驱动件;特殊要求的小 型电枢 精密磨床的主轴;电机转子;陀螺仪
g4000具有单数个气缸的刚性安装的低速船用柴油机的曲轴驱动件g1600刚性安装的大型二冲程发动机的曲轴驱动件g630刚性安装的大型四冲程发动机的曲轴驱动件弹性安装的船用柴油机的曲轴驱动件g250刚性安装的高速四缸柴油机的曲轴驱动件g100六缸和多缸高速柴油机的曲轴传动件
动平衡计算
四个基本参数 1.平衡精度等级. G 2.转子重量 3.转子速度: 4.转子最大半径 M (Kg) n (rpm) R (mm)
计算公式: 1 .允许偏心距,e= 9550 * G / n ,(μm) ,(g)
2. 允许残余不平衡质量,m= e * M / 2R
例:
G=2.5 M=13Kg n=2900 R=165 1. e= 9550 * G / n=9550 * 2.5 / 2900 =8.2 μm 2. m= e * M / 2R= 8.2 * 13 / 2* 165 =0.323 g
结:允许残余不平衡质量,m= 0.323 g
平衡精度等级
考虑到技术的先进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40年制定了世 界公认的ISO1940平衡等级,它将转子平衡等级分为11个级别,每个级别间以2.5倍为 增量,平衡机从要求最高的G0.4到要求最低的G4000。单位为公克×毫米/公斤 (gmm/kg),代表不平衡对于转子轴心的偏心距离。如下表所示:
动平衡不平衡量计算公式

动平衡不平衡量计算公式
1.动态平衡的基本概念
动态平衡是指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利用外部输入(例如温度,湿度,压强,速度等)操纵内部参数(例如加热,冷却,调速等),保持系统运行于一个内部稳定状态,并具有良好的自动调节性能的过程或过程群。
当有恒定外部输入加以操纵时,动态平衡又称为自动平衡。
2.动态平衡的计算公式
动态平衡的计算公式是根据系统的输入-输出特性,利用状态反馈控制模型,利用拉普拉斯变换方法求解出系统的具体计算公式:若系统的输入与输出特性满足状态反馈形式:
y=G(s)x
其中,s为复变量,G(s)为传递函数,x为输入,y为输出,则应用Laplace变换,得到系统的动态平衡计算公式:
Y(s)=G(s)X(s)
其中,Y(s)为系统输出复变量,X(s)为系统输入复变量。
3.动态平衡的应用
动态平衡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控制计算机硬件装置、数据处理系统和各种机械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动平衡等级计算

动平衡等级(Dynamic Balancing Grade)是指旋转机械零部件或整个转子在进行动平衡校正后允许剩余的不平衡量,这个等级通常用G值表示,单位是mm/s。
计算动平衡等级涉及到以下几个关键参数:
1. 允许不平衡量(mp):
其中:
mp 是允许的剩余不平衡质量(单位:g 或kg·mm)
M 是转子的质量(单位:kg)
G 是动平衡精度等级(单位:mm/s)
r 是校正半径(单位:mm)
2. 动平衡等级选择:
动平衡等级的选择依据设备的工作速度、轴承类型、安装条件以及对振动和噪声控制的要求来确定。
3. 计算实例:
如果已知转子重量M、平衡等级G和校正半径r,可以通过上述公式计算出该转子允许的最大不平衡量。
4. 不同行业的标准:
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动平衡等级标准,例如ISO 1940和ANSI S2.19等都规定了不同平衡等级对应的G值范围。
5. 实际应用中的调整:
在实际的动平衡操作中,技术人员会通过测量转子运行时的振动数据,然后通过添加或去除配重的方式减少不平衡量,直到达到所要求的动平衡等级标准为
止。
动平衡等级计算

动平衡等级计算
摘要:
一、动平衡等级计算的定义和作用
二、动平衡等级计算的方法和公式
三、动平衡等级计算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
四、总结
正文:
动平衡等级计算是指在机械工程领域中,对旋转机械的转子进行动平衡试验,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出转子的动平衡等级,以评估转子在工作过程中的平衡性能。
动平衡等级的计算对于保证旋转机械的正常运行、降低振动、减小噪音、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动平衡等级计算的方法和公式主要依据我国的标准GB/T 19066-2017《旋转机械动平衡试验通则》。
根据该标准,动平衡等级分为11 级,计算公式为:
G=Fr+0.5Gr
其中,G 为动平衡等级;Fr 为转子在工作转速下的径向振动幅值;Gr 为转子在工作转速下的轴向振动幅值。
在实际应用中,动平衡等级计算在许多行业都有广泛应用,例如汽车、飞机、船舶、工业机器人等领域。
以下是一个关于动平衡等级计算在汽车发动机曲轴动平衡试验中的应用案例:
某汽车发动机曲轴在2000rpm 转速下进行动平衡试验,测得径向振动幅
值为20μm,轴向振动幅值为15μm。
根据动平衡等级计算公式,可得:G=20+0.5×15=22.5μm
根据GB/T 19066-2017 标准,该曲轴的动平衡等级为G2.5,属于良好平衡性能。
总之,动平衡等级计算是旋转机械动平衡试验的重要环节,通过计算可评估转子的平衡性能。
动平衡计算公式和方法

动平衡计算公式和方法嘿,你问动平衡计算公式和方法啊?这可有点复杂呢。
先说计算公式吧。
动平衡一般用不平衡量来衡量,不平衡量等于质量乘以偏心距。
啥是偏心距呢?就是重心偏离旋转中心的距离呗。
就像你转一个有点歪的轮子,那个歪的程度就是偏心距。
质量好理解吧,就是东西有多重。
所以不平衡量就是这两个家伙乘起来的结果。
那方法呢,首先得找到要做动平衡的东西,比如一个轮子啊,一个风扇啊啥的。
然后把它装在动平衡机上。
这动平衡机就像个医生,能给这个东西做检查。
接着,开动动平衡机,让东西转起来。
这时候动平衡机就能检测出不平衡的地方在哪里,有多大。
就像医生用听诊器听你的心跳,能听出有没有问题。
然后呢,根据检测出来的结果,在合适的地方加上或者减去一些重量。
比如说在轮子的一边加上一个小铁片,或者在风扇的叶片上刮掉一点漆。
这就像你给一个不平衡的天平加上或者减去一些砝码,让它平衡起来。
加或者减重量的时候要小心哦,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得一点一点地试,直到动平衡机显示平衡了为止。
就像你调一个收音机的频道,得慢慢转旋钮,找到最合适的位置。
比如说有个修车的师傅,他要给一个汽车轮子做动平衡。
他把轮子装在动平衡机上,开动机器。
机器检测出轮子有点不平衡,显示出不平衡量是多少。
师傅根据这个结果,在轮子的一边加上了一个小铁片。
然后再转轮子,看看平衡了没有。
如果还不平衡,就再调整铁片的位置或者重量。
直到动平衡机显示平衡了,师傅才把轮子装回汽车上。
这样汽车跑起来就不会抖动了。
所以说啊,动平衡计算公式和方法虽然有点难,但掌握好了就能让东西转得更平稳。
咋样,现在知道动平衡咋算咋做了吧?。
动平衡校正的计算公式

动平衡校正的计算公式
1.校正重量的计算
校正重量(W)是指通过在旋转机械上增加或减少一定的质量来达到平
衡的重量。
校正重量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
W=U*m/9.81
其中,W是校正重量(单位为kg),U是振动幅值(单位为µm),m
是不平衡质量(单位为g),9.81是重力加速度(单位为m/s²)。
2.平衡质量的计算
平衡质量是指通过校正重量来达到平衡的质量。
平衡质量可以通过下
面的公式进行计算:
M=W*R/(g*N)
其中,M是平衡质量(单位为kg),W是校正重量(单位为kg),R
是平衡半径(单位为m),g是重力加速度(单位为m/s²),N是旋转速
度(单位为r/min)。
3.平衡半径的计算
平衡半径是指平衡质量离旋转轴心的距离。
平衡半径可以通过下面的
公式进行计算:
R=J/M
其中,R是平衡半径(单位为m),J是转动惯量(单位为kg·m²),M是平衡质量(单位为kg)。
转动惯量的计算可以通过不同几何形状的旋转机械来计算,如转子为
圆柱体时,转动惯量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
J=0.5*m*r²
其中,J是转动惯量(单位为kg·m²),m是转子质量(单位为kg),r是转子半径(单位为m)。
需要注意的是,动平衡校正的计算公式只是一种近似计算方法,在实
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修正和调整。
此外,平衡质量的计算还
需要考虑转子质量的分布情况,以及校正重量的安装位置等因素,以确保
校正效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机械手册在动平衡计算公式

机械手册在动平衡计算公式
机械手册动平衡计算公式
1. 转子不平衡力计算公式
•转子不平衡力(U)的计算公式为:U = m * r * ω^2
–U:转子不平衡力,单位为牛顿
–m:转子的不平衡质量,单位为千克
–r:转子不平衡质量与转轴的距离,单位为米
–ω:转轴的角速度,单位为弧度/秒
举例解释:假设一个转子的不平衡质量为10克,不平衡质量与转轴的距离为米,转轴的角速度为100弧度/秒,那么根据上述的计算公式,转子的不平衡力为: U = * * (100^2) = 100牛顿
2. 转子不平衡力矩计算公式
•转子不平衡力矩(M)的计算公式为:M = m * r^2 * ω^2–M:转子不平衡力矩,单位为牛顿·米
–m:转子的不平衡质量,单位为千克
–r:转子不平衡质量与转轴的距离,单位为米
–ω:转轴的角速度,单位为弧度/秒
举例解释:假设一个转子的不平衡质量为10克,不平衡质量与转轴的距离为米,转轴的角速度为100弧度/秒,那么根据上述的计算公式,转子的不平衡力矩为: M = * (^2) * (100^2) = 10牛顿·米3. 转子在平衡质量下的旋转速度计算公式
•转子在平衡质量下的旋转速度(ωb)的计算公式为:ωb = √(G / J)
–ωb:平衡质量下的旋转速度,单位为弧度/秒
–G:转子的刚性系数,单位为牛顿·米/弧度
–J:转子的转动惯量,单位为千克·米^2
举例解释:假设一个转子的刚性系数为200牛顿·米/弧度,转子的转动惯量为千克·米^2,根据上述的计算公式,转子在平衡质量下的旋转速度为:ωb = √(200 / ) ≈ 弧度/秒。
动平衡校正的计算公式

动平衡校正的计算公式动平衡校正是一种用于修正转子系统或旋转机械部件的重量不平衡的技术。
在旋转速度增加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未校正的转子或旋转机械部件会产生振动,从而引起机械故障、降低运行效率、增加功耗以及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
为了消除或减轻振动引起的问题,动平衡校正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恰当位置的质量来实现平衡。
1.转子的不平衡力:不平衡力(N)= 质量(kg)× 加速度(m/s^2)2.不平衡力的矫正质量:矫正质量(kg)= 不平衡力(N)/ 加速度(m/s^2)3.矫正质量与平衡质量的转换:校正质量(g·mm)= 矫正质量(kg)× 千分之一(g/kg)× 激振器的离心距离(mm)4.不平衡质量与频率的关系:不平衡质量(g·mm)= 0.102 × 转子转速(rpm)× 振幅严重度(g)/ 运行频率(Hz)5.校正质量的转换:校正质量(g·cm)= 矫正质量(g·mm)/ 10动平衡校正的计算公式涉及到多个参数和单位的转换。
常常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设备特点进行调整和修正。
值得注意的是,动平衡校正并不是一种精确的科学,通常只能达到满足设备正常运行要求的水平。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经验和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动平衡校正计算公式的应用可以通过现代化计算机软件来实现。
这些软件可以根据输入的参数和数据自动计算出平衡质量的大小和位置,并给出相应的校正方案。
此外,一些先进的动平衡设备还可以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实时监测振动信号,并根据实际振动情况和校正效果来调整校正方案。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校正的精度和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平衡校正的计算公式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不平衡量的简化计算公式:
m=9549MG/r×n
M——转子质量单位(kg)
G——精度等级选用
r——校正半径单位(mm)
n——工件的工作转速单位(rpm)
m——不平衡合格量单位(g)
允许不平衡量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mper为允许不平衡量,单位是g;
M代表转子的自身重量,单位是kg;
G代表转子的平衡精度等级,单位是mm/s;
r 代表转子的校正半径,单位是mm;
n 代表转子的转速,单位是rpm。
举例如下:
如一个电机转子的平衡精度要求为级,转子的重量为0.2kg,转子的转速为1000rpm,校正
半径20mm,
则该转子的允许不平衡量为:
因电机转子一般都是双面校正平衡,故分配到每面的允许不平衡量为0.3g。
在选择平衡机之前,应先考虑转子所要求的平衡精度。
转子允许不平衡量的计算
允许不平衡量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m per为允许不平衡量,单位是g;
M代表转子的自身重量,单位是kg;
G代表转子的平衡精度等级,单位是mm/s;
r 代表转子的校正半径,单位是mm;
n 代表转子的转速,单位是rpm。
举例如下:
如一个电机转子的平衡精度要求为级,转子的重量为0.2kg,转子的转速为1000rpm,校正
半径20mm,
则该转子的允许不平衡量为:
因电机转子一般都是双面校正平衡,故分配到每面的允许不平衡量为0.3g。
在选择平衡机之前,应先考虑转子所要求的平衡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