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阳冈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景阳冈》教案优秀6篇

五年级语文《景阳冈》教案优秀6篇五年级语文《景阳冈》教案篇一一、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
2.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有感情地朗读武松打虎的部分。
二、教学重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三、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写有“思考,练习”2的小黑板及绘有武松打虎场景的挂图。
四、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条理;重点理解武松打虎部分。
教学过程:一、听写词语抵御、推辞。
侮辱、拒绝、和氏壁、绝口不提(听写后,同座同学相互检查批改)二、启发谈话,导人新课前面学过的两篇课文,讲的都是我国古代的事情,今天我们要学的“景阳冈”讲的也是我国古代的故事。
课文是根据明代小说《水浒传》中的片段改写的。
(板书:景阳冈) 提问:哪位同学能把《水浒传》向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景阳冈》讲的是谁的`事?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条理1.提出自学要求::用比较快的速度把课文默读一遍,按照事情经过把课文分成四段,再做“思考·练习”1的填空题。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讨论交流。
(1)请学生说说是怎样分段的,每段讲的是什么。
(2)请学生说说是怎样填写“思考·练习”1的。
四、抓住重点,进一步理解课文1.各自朗读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部分,想象武松是怎样打死猛虎的,2.抓住重点语句,理解打虎的经过。
(1)、原来大虫抓人,只有一扑、二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就泄了一半。
指导学生理解:‘般’是什么意思,大虫抓人只有哪“三般”?为什么“三般”都抓不住武松?在学生理解语句意思的基础上,(适当演示一下,以加深理解。
)(2)、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
指导学生理解:“就势”是什么意思?武松是“就”着什么“势”把大虫揪住的?五、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武松是怎样打死猛虎的。
六、布置作业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武松打死猛虎这一部分。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无畏的性格。
2、能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重点朗读课文中描写武松打虎的部分。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和所表现出来的豪放倔强、机智勇敢的性格。
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看过电视剧《水浒传》吗?谈一谈你对《水浒传》的了解。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景阳冈》,去认识打虎英雄——武松吧。
板书课题:景阳冈(解题)参照“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⑴找出具体描写打虎的部分多读几遍。
⑵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它们与打虎有关系吗?⑶武松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读顺,把字音读准确,不懂的字词可查阅工具书进行解决。
2、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⑴小黑板出示:吓唬、诡计、踉踉跄跄、腰胯等词语。
⑵指名朗读。
⑶重点指导个别字词的音、形、义。
⑷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重点写了哪些内容?(板书:喝酒,上冈,打虎,下冈)三、再读课文,重点研读“打虎”片段。
1、细读打虎的内容,说说老虎和武松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你是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的?用横线画下来品析。
3、展示交流打虎:⑴引导学生抓住老虎伤人的三招以及武松对付老虎的三闪来学习。
老虎:一扑一掀一剪武松:闪在青石旁闪在大虫背后又闪在一边)⑵武松的这一系列的“闪”能否换成“躲”,说说理由。
⑶找出武松打虎的动作描写(抡劈揪按踢提打),感受武松的英勇无畏。
⑷让学生试着表演武松打虎的精彩过程,师生共同点评。
⑸请同学们欣赏一下电视剧《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精彩片段,再次感受武松的机智勇敢和打虎时惊心动魄的场面。
⑹有感情地朗读。
读出老虎的凶猛,读出武松的机智勇武。
⑺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读。
3、喝酒:⑴引导学生抓住武松喝酒时的语言与动作描写来学习。
《景阳冈》教学设计优秀3篇

《景阳冈》教学设计5【教材分析】《景阳冈》一文改编自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水浒传》第23回。
课文记叙了武松趁着酒性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经过。
赞扬了武松豪爽倔强、沉着机智和英勇无畏的性格。
教材可分为“喝酒”、“上冈”、“打虎”、“下冈”四部分。
纵观全文,有如下特点:1、全文篇幅较长,适合学生进行快速默读训练,这也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2、本文生字和难读字较多,在自学课文时,应该指导学生多花时间练读。
3、课文中出现了许多学生日常阅读中较少出现的文言词汇,很多字词的古今意义相差较大,在理解上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只有在扎实理解这些词汇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地理解课文。
所以在处理教材时,应该把对文言词汇的理解作为第一课时的学习重点之一。
4、教材在具体描写人物时,突出了武松的语言和动作。
特别是描写“打虎”一章时突出了武松的动作描写,而在“喝酒”一章中则强调了人物的对话。
分析武松与店家的对话,主要围绕“喝酒”与“老虎”展开:前一部分突出了武松的豪爽倔强,后一部分反应了武松的英勇无畏。
在第一课时的阅读指导中,应紧紧抓人物的对话,指导学生通过读懂人物语言来概括分析人物个性品质,这也是第一课时的另一训练重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15个生字,理解19个词语的意思;注意部分文言词汇在课文中的意思;会根据提示给课文分段,并用简洁的词语概括段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快速默读课文的训练,抓住人物的对话来体会武松鲜明的个性特征。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英雄、研读名著的热情。
【教学重点】1、快速默读课文,在理解文言词汇的基础上,理清课文段落。
2、通过个性化的朗读体验,抓住人物语言描写,感悟武松个性特征。
【教学难点】抓住人物语言描写,感受武松个性品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课心得】阅读教学是座大厦,对教材的处理是大厦框架决定着教学方向,教学语言是水泥和石灰起粘合作用,教学机智是大厦的装饰决定大厦的特色,而教师的个性能给大厦带来生命与活力!让我们努力使老教材焕发出新生气,使学生学得更加轻松开心!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首先要使自己的个性得以张扬,并通过教材传达给学生!让我们带着学生在课堂上一起快乐成长,个性飞扬!【教学过程】一、音乐激趣,谈话导入1、课间休息时播放flash音乐《好汉歌》,师生同唱一首歌。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景阳冈》(5篇)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景阳冈》(5篇)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景阳冈》(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景阳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景阳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读8个字。
能力目标默读课文。
借助注释理解词句的意思,了解课文内容。
能讲述武松打虎的情景。
思品目标感受武松打虎的精神,产生喜爱这个英雄形象的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讲述武松打虎的情景。
教学难点:绘声绘色地讲述武松打虎的情景。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启发阅读兴趣。
1.谁知道武松打虎的故事,你是怎么知道的?2.今天我们要读读武松打虎故事的原文,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读原文比看电视、听人说的收获大多了。
现在请你们打开书91页,自己读一遍课文。
二、自学课文,注释理解词句的意思,了解课文内容。
1.我们读课文前,老师给你们一点提示①自学认读字表中的字。
②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自学带注音的字。
边读边看注释,理解词句的意思。
画出不理解的词句,准备与同学交流。
③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集体交流。
①谁能把下面的字音读准。
挑着一面招旗在门前(读三声)景阳冈读一声一双箸少刻读三声綽了哨棒将哨棒绾在肋下毡笠掀在脊梁上袒开踉踉跄跄光挞挞撺将下来一步步捱下冈子来②了解课文内容,给课文划分段落。
按照提取中心段法给课文分段。
提问:课文从哪自然段至哪自然段写的是武松打虎的经过。
结果怎样呢?第一段(1——4)一天晌午时分,武松来到一家酒店喝酒。
第二段(5——9)傍晚的时候,武松走上景阳岗,知道山上真的有老虎,但他仍旧向山上走去。
_第三段(10——13)太阳落山后,老虎真的来了,武松赤手空拳打死了老虎。
③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你觉得最精彩的是那部分?能不能给大家讲一讲④比赛讲述武松打虎的情景。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教学设计第1篇】学习目标1.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
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有激发主动阅读名著的兴趣。
学习难点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明确阅读要求(播放《好汉歌》,由电视剧主题曲导出名著《水浒传》。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篇根据名著改编的课文,让我们再来读读节选自名著的文章。
(板书:20.景阳冈)1.你们了解《水浒传》吗认识武松吗知道的请举手,说说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全班交流。
一起读文后的“资料袋”。
)2.指名读课文前的导语,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导语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
(小黑板出示)(1)认真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打虎的部分多读几遍。
(2)想一想,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
(3)武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通过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3.学习方法交流: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三个问题(1)理清课文思路,了解段与段的联系。
(2)通过抓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感受人物的形象。
二、根据阅读要求,自读自悟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由于课文一些语句的意思或用法与现代文有所不同,老师适当做一些提示。
如,“这酒真有气力”──这酒很有劲;“筛一碗酒”──倒一碗酒;“吃酒”──喝酒;“武松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
”──武松只顾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乱踢。
2.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养成一边读书一边思考批注的好习惯。
3.四人小组交流学习情况三、检查自学效果、组织交流1.学习汇报: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武松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找出相关段落。
(课文的8~13自然段写“武松打虎”,除此之外,1~4自然段主要写武松在酒店喝酒,5~7自然段写武松上景阳冈。
)2.抽查四人小组读“武松打虎”段落。
3.在描写“武松打虎”的段落中,哪些语句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读后有什么感受(1)引导学生抓住武松打老虎的几个回合里,描写双方动作的词句进行比较体会。
景阳冈教案

景阳冈教案《景阳冈》教案篇一《景阳冈》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的。
课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
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先讲武松进店饮酒,不听劝告,执意过冈;接着讲武松上冈,见了官府榜文,才知真的有虎,但决定继续上冈;然后讲武松赤手空拳与猛虎搏斗,终于打死了老虎;较后讲武松一步步挨下冈来。
在这四部分中,第三部分是重点,前两个部分,即武松在酒店喝酒和上冈,不仅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而且表现了武松豪放、倔强的性格和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为写他勇打猛虎作了很好的铺垫。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武松的英雄气概,体会其豪放、勇敢、机智的性格,并能讲述这个脍炙人口的故事,从而进一步感受名著的魅力。
因此,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这部分,是课文重点,也是教学重点;了解武松的英雄性格,是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
教学重点: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教学难点: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领悟人物的个性特点学生分析:在学习本篇课文之前,学生已经看过电视剧《水浒传》,对景阳冈中的武松打虎很是感兴趣,所以对学习本篇课文有很大的积极性,这就为更好的教学打下了基础,但是学生了解的仅仅是武松打虎的精彩镜头,对于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领悟人物的个性特点还没有感悟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就要在突出重点的同时,通过多种方法突破难点。
教学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阅读《水浒传》及有关的读物;2、课件:电视剧《水浒传》主题曲《好汉歌》音频资料3、学生搜集《水浒传》其他资料教学过程:一、激情导趣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大家想不想听?这首歌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课件出示:音频资料歌曲《好汉歌》,)【设计意图:在歌声中渲染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景阳冈》教案优秀10篇

《景阳冈》教案优秀10篇《景阳冈》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1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理解“梢棒、筛酒”等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能用自己的话详细讲述。
3.了解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无畏的性格特点,激发学生主动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和所表现出来的豪放倔强、机智勇敢的性格特点。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播放《好汉歌》,由电视剧《水浒传》主题曲导出名著《水浒传》。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一篇根据名著改编的课文,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节选自名著的文章。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2.师出示生字,指名读。
(重点指导“跄、蹿、抡、簌”的读音)3.学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师重点指导。
梢棒:一种防身用的棍棒。
筛酒:斟酒。
这里指从壶里往杯子里或碗里倒。
踉踉跄跄:走路不稳,跌跌撞撞的样子。
吊睛白额大虫:文中指眼睛上翘,额头上有白色花纹的老虎。
4.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俺”字第十画是竖折钩,上边出头;“兼”第五画是长横,右边出头。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思考:(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2)完成课后填空题。
喝酒→()→()→()2.检查自学情况。
(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交流填空题。
喝酒→(上冈)→(打虎)→(下冈)(3)你认为哪一部分写得最精彩?四、学习“喝酒”部分1.默读第12自然段,思考并回答。
(1)作者在这部分详细描写了武松与店家的对话,他们主要在谈论什么?(谈酒、谈虎)(2)分角色读这一部分。
为什么店家只给武松筛三碗酒?结果呢?(3)分析武松的性格特点。
(豪放、倔强、勇敢的性格)(4)讨论:这一部分与打虎有什么关系?起什么作用?(这一部分主要通过写武松与店家的对话,刻画了武松勇敢无畏的性格特点,为下文徒手打虎作铺垫。
)2.小结学习方法,讨论归纳。
《景阳冈》教案

《景阳冈》教案《景阳冈》教案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作者精心整理的《景阳冈》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景阳冈》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无畏的性格。
2.能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重点朗读课文中描写武松打虎的部分。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和所表现出来的豪放倔强、机智勇敢的性格。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初读课文,了解大概内容。
(二)读准生字,了解生词。
(三)给课文分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简介小说的背景。
本文选自中国古代著名长篇小说《水浒传》,作者是施耐庵。
这部小说通过对高俅等剥削者、压迫者的描绘,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百丑图,揭示了阶级压迫是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这一真理。
“乱自上作”的事实在《水浒传》中得到充分的反映。
但是,梁山泊的好汉们大多存在严重的封建正统思想,他们要把“酷吏赃官都杀尽”,为的是“忠心报答赵官家”。
他们不可能最终把封建社会的代表者皇帝作为反对的目标,终于接受了招安,使起义失败。
《水浒传》成功地塑造了林冲、李逵、武松等人物的形象,人物性格鲜明。
例如武松,他性格刚烈,言出必行,果断坚强,有勇有谋。
这些性格在十字坡孙二娘的黑店里,在替兄报仇的整个情节中,在痛打蒋门神、怒杀西门庆的故事中,在景阳冈打虎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封建统治者对充满反抗意识的《水浒传》深恶痛绝,但传世的优秀文学作品总是会在社会上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成为人民的精神食粮。
《水浒传》在流传过程当中出现了多种不同的版本。
主要有百回本,百二十回本,七十回本和解放后出版的七十一回本。
景阳冈一回主要写了武松赤手空拳打死一只老虎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要求:1.自学本课的生字、新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景阳冈
谢村中小王婷
【教学目标】
1.会读“筷、恰”等17个生字,会写“冈、饥”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泊”,能正确读写并积累词语。
2.了解文章结内容,能联系上下文弄懂词语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详细描述武松打虎的部分。
3.体会武松豪放倔强、鲁莽勇敢的英雄性格。
【重点难点】
重点:能用自己的话详细描述武松打虎的部分。
难点:体会武松豪放倔强、鲁莽勇敢的英雄性格。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水浒传》中武松部分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阅读要求
(播放《好汉歌》,引入《水浒传》)你们了解《水浒传》吗?认识武松吗?说说你们是怎么知道的?(齐读“资料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水浒传》中的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件展示作者简介。
出示阅读要求:
找出具体描写打虎的部分,多读;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什么,跟打虎有什么关系;人物性格。
2.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印象深刻的地方和不理解的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
3.出示生字,教师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生字:冈饥恰府榜谋诡拖坠膛泄截拳喘酥
4.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提示易错:“截”的左下部分是“隹”,不要写成“住”。
三、整体感知,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养成一边读书一边思考批注的好习惯。
针对不常见的词句适当提示。
2.梳理层次。
第一段(1-4)喝酒;第二段(5-7)上冈;第三段(8-12)打虎;第四段(13)下冈
明确:“喝酒”“上冈”都是“打虎”的铺垫,“下冈”是“打虎”
后的举动。
3.学习第一段、第二段,分析人物形象。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喝酒”:豪迈、粗鲁;“上冈”倔强。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交流,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通过武松的喝酒和上冈,知道了武松倔强、豪迈鲁莽的一面,也知道了怎么理解一些不常见的词语的意思。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本课最精彩的部分——武松打虎。
二、深入学习,感受魅力
1.指名读“武松打虎”的部分,学生发言自己印象深刻的地方。
2.引导学生抓住武松打虎的回合里,描写双方动作的词句比较体会。
大虫→一扑、一掀、一剪;武松→闪(表现出本能的机警敏捷)“抡、劈、揪、按、踢、提、打”形象生动凸显武松打虎的英雄气势和过人的高大形象。
3.有感情朗读描写武松打虎的语句,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
4.分析手法。
(“打虎”动作描写,“喝酒”语言描写,“上冈、下冈”心理描写)
5.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结合具体词句分析,感受武松的英雄气概。
豪爽、神威、武艺高强、江湖阅历丰富……
三、总结拓展
1.总结:有人说武松很勇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也有人说武松不听劝告好面子。
都没说错,武松赤手空拳打死了凶猛的老虎,证明他是一个勇敢的英雄。
我们也要学习这种敢于斗争、勇敢直前的精神,不害怕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拦路虎”,不退缩,不放弃,同时,我们也要吸取武松的教训,有自己的判断力,适当采纳他人的意见,不要一意孤行、太好面子。
2.拓展:讲讲武松下冈后的故事,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感受古典名著魅力。
【课文小结】
这篇课文讲述了武松酒后执意上冈,遇到老虎,与老虎展开激烈搏斗,最后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故事。
表现了武松的勇敢敏捷和英雄气概。
告诉我们也要学习敢于斗争、勇往直前精神。
【板书设计】
景阳冈
喝酒→豪迈、不听劝告
上冈→好面子、倔强
打虎→勇敢敏捷、力大
下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