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氯气1
高中高一化学教案范文:氯气5篇

高中高一化学教案范文:氯气高中高一化学教案范文:氯气精选5篇(一)教案内容:氯气教学目标:1. 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掌握氯气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3. 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氯气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1. 氯气的制备方法。
2. 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1. 氯气的制备和应用。
2. 氯气的毒性和危害。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氯化钠、浓硫酸、漏液瓶、氯气收集装置等。
2. 教学资料:氯气的物化性质介绍、氯气的制备方法与应用介绍。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通过问答形式引导学生回忆和掌握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开展讨论:什么是氧化剂?什么是还原剂?氯气是氧化剂还是还原剂?二、理论讲解(15分钟)1. 讲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点燃肉眼可见的物质。
2. 讲解氯气的制备方法,如氯气可以通过氯化钠和浓硫酸的反应制备。
3. 讲解氯气的应用,如氯气可以用于消毒、漂白剂制备和有机合成等方面。
三、实验演示(20分钟)进行氯气的制备实验,演示制备氯气的实验过程并收集氯气。
四、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氯气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并进行报告。
五、问题解答(10分钟)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六、总结和拓展(10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提出拓展问题,鼓励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研究。
七、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布置课后作业。
教学延伸:1. 学生可自行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氯气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2. 可开展有关氯气的实验,如氯气的鉴别实验、氯气的危害实验等,加深学生对氯气的认识和理解。
3. 引导学生思考氯气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如氯气在消毒和净化水源中的作用等。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2. 学生能准确描述氯气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3.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氯气相关的问题。
《氯气》必修一PPT课件(第4.2.1课时)

办公资源精品系列课程
一、氯水及其化合物
氯水——Cl2的水溶液 ①氯水的性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有色布条 不褪色
干燥的Cl2__无___漂白作用
有色布 条褪色
氯水有漂白作用,起漂白作用的是 __H_C_l_O__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精品课件
办公资源精品系列课程
一、氯水及其化合物
(3)与碱反应
漂白剂的制取
办公资源精品系列课程
一、课程导入
背景材料
2008年5月18日,湖北省襄樊老河口市消防大队“119”火警调度中心接到群众报警:仙 人渡镇自来水厂装有500公斤液氯的钢瓶发生泄漏,请求消防官兵前往处置。险情就是命令, 消防队领导和队员与自来水公司领导成立临时抢险指挥部,制定处置方案,在装备器材缺乏 的情况下成功处置了这起氯气泄漏事故,未造成人员中毒和死亡。液氯是危险化学品,一旦 泄漏这种阴森森的黄绿色气体会使人窒息、双目失明,甚至死亡。氯气为什么毒性这么大? 它具有怎样的性质和用途呢?
【解析】 氯气是有毒气体,闻氯气气味的时候,应该用手轻轻 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氯气飘进鼻孔。用排水法收集Cl2会带出水 蒸气,Cl2本身无漂白性,氯水漂白是HClO的作用。
【答案】 D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精品课件
办公资源精品系列课程
一、课堂实训
例2. (多选)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新制氯水中只含Cl2和H2O分子 B.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C.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l2 D.氯水在密封无色玻璃瓶中放置数天后酸性将增强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精品课件
办公资源精品系列课程
二、氯气的性质
基础梳理
一、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Cl2)
高一化学《氯气》知识点解析

第一节 氯气新课指南1.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及在实验室中制取氯气的原理和方法.2.掌握氯离子的检验方法.3.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本节重点:氯气的化学性质及实验室制法;氯离子的检验.本节难点:氯气与水的反应及氯水中各成分的性质;氯气与碱的反应;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教材解读精华要义相关链接1.氧气的化学性质4322224222222223222222O Fe O Fe O H CO O CH CO O CO O H O H CO O C 点燃点燃点燃点燃点燃=++=+=+=+=+2.氧化还原反应(1)定义: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 (2)实质: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3)特征:化合价升降.分析氧化还原反应,要根据反应特征,抓住反应实质,并掌握有关概念(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性、还原性、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等)、分析方法(如双线桥法). 3.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1)固一液不加热装置,如制取H 2、CO 2等. (2)固一固加热装置,如制取O 2等. (3)启普发生器,如制取H 2、CO 2等.知识详解知识点1 氯气的性质和用途 Ⅰ氯的原子结构Ⅱ氯气的物理性质在常温(25℃)、常压(101 kPa)下,氯气是一种黄绿色而有剧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比空气重,有毒,在压强为101 kPa ,温度为-34.6℃时,氯气液化为液氯,将温度继续冷却到-101℃时,液氯变为固态氯.氯气可溶于水,在常温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约2体积的氯气.思维拓展1.由于物质的状态都与温度和压强有关,因此在描述物质的状态时,一定要说明温度、压强.通常易液化的气体有Cl 2、CO 2、NH 3等.2.氯气使人中毒的症状是:吸入少量氯气会使鼻和喉头的黏膜受到刺激,引起胸部疼痛和咳嗽,吸入大量氯气会使人中毒死亡.在实验室里闻氯气气味时,必须十分小心,应该用手轻轻在瓶口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氯气飘进鼻孔(如图4-1所示).闻其他气体的气味时,也应采取这种方法. 3.对于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都有ρ=mV M ,如ρ(Cl 2)=./17.3·4.22/711L g mol L molg =-所以,对于气体密度的数值,一般不作记忆要求,但需知当M>29时,比空气重(如O 2、CO 2等);当M<29时,比空气轻(如H 2、N 2等).4.由氯气的密度、溶解度、毒性和颜色等知识可知:在实验室里收集氯气,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也不能用排水法,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实验室中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在收集和应用氯气时,要防止使人中毒或污染环境;多余的Cl 2可用NaOH 溶液除去,一般不用石灰水(为什么?);可通过气体的颜色判断氯气是否充满集气瓶. Ⅲ 氯气的化学性质(重点)由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1个电子,使最外层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因此,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它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直接化合,还能与水、碱等化合物起反应. (1)与金属反应实验4-1:氯气与铜反应的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氯气与铜的反应.实验原理:Cu+Cl 2点燃=CuCl 2.实验用品:铜丝、氯气(盛在集气瓶中,用磨砂玻璃片盖瓶口)、水、坩埚钳、酒精灯、火柴.实验步骤:用坩埚钳夹住一束铜丝,灼热后立刻放入充满氯气的集气瓶里(如图4-2所示).观察发生的现象.然后把少量的水注入集气瓶里,用玻璃片盖住瓶口,振荡.观察溶液的颜色.实验现象:铜丝剧烈燃烧,产生大量棕黄色的烟.加水后形成了蓝绿色溶液.浓度不同,溶液颜色就有所不同,其浓溶液为绿色.实验结论:在点燃的条件下,氯气与铜剧烈反应生成氯化铜,氯化铜分散成棕黄色的烟.【注意】 ①为了使实验能够顺利进行并观察到棕黄色的烟,要注意:a.氯气要尽可能干燥、纯净;b.所用铜丝最好是剥去导线绝缘层的多股细铜丝;c.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略长些,将灼热的铜丝移入氯气瓶中的动作要快,要使铜丝在氯气瓶口慢慢向下伸入,以保证反应能持续、稳定地发生. ②铜丝要用坩埚钳夹持:不能直接用手拿,以免被烫伤.③在反应时,集气瓶口的大部分要用玻璃片盖住,以防止污染空气.④为了防止集气瓶炸裂,可在集气瓶底加入少量洗净的、干燥的细沙.燃着的铜丝不要靠近集气瓶瓶壁. [说明] CuCl 2简介:氯化铜(CuCl 2)固体呈棕黄色,二水合氯化铜(CuCl 2·2H 2O)晶体呈蓝绿色. 氯化铜浓溶液显绿色,稀溶液显蓝绿色. 思维拓展1.向CuCl 2溶液中加入AgNO 3溶液,有什么现象发生?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点拨 溶液由绿色变为蓝色,同时有沉淀生成.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Cl 2+2AgNO 3=Cu(NO 3)2+2AgCl ↓2.向CuSO 4浓溶液中加入BaCl 2溶液,有什么现象发生?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点拨 溶液由蓝色变为绿色,同时有沉淀生成.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 4+BaCl 2=CuCl 2+BaSO 4↓小结 在一定条件下,Cl 2能跟绝大多数金属发生化合反应. ①Cl 2与金属反应的一般形式. 2R+nCl 2∆=2RCl n (n 为奇数时)R+2n Cl 2∆=RCl n(n 为偶数时)②常见的化学反应.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Cl 2点燃=2NaCl现象:产生黄色火焰和大量的白烟. 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Cl 2点燃=CuCl 2现象:产生棕黄色的烟,但无火焰.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Fe+3Cl 2点燃=2FeCl 3现象:产生棕褐色的烟,但无火焰.[说明] ①火焰是气态物质燃烧时的特有现象,只有常温下的气体或在高温条件下产生的可燃性气体燃烧时才能观察到火焰,如Na 在Cl 2中燃烧;否则无火焰,如 Cu 、Fe 在Cl 2中燃烧,固体Fe 、Cu 难挥发,所以无火焰.②由于氯气的氧化性很强,当金属元素有多种化合价时,该金属跟氯气反应一般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无论氯气过量与否.如Fe 、Cu 跟Cl 2反应,其产物是FeCl 3、 CuCl 2,而不是FeCl 2、CuCl.③值得说明的是,在常温下,干燥的氯气不能跟铁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大量的液态氯常常被干燥后用钢瓶贮存.(2)与非金属反应实验4-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氯气与氢气的反应.实验原理:H 2+Cl 2点燃=2HCl.实验用品:盛在集气瓶中的氯气,能产生氢气的启普发生器、火柴.实验步骤:在空气中点燃H 2,然后把导管伸人盛有Cl 2的集气瓶中(如图4-3所示).观察H 2在Cl 2中燃烧时的现象.实验现象:氢气在氯气中继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氢气燃烧结束后,抽去盖在集气瓶口处的毛玻璃片,观察到集气瓶口上方出现白雾. 实验结论:纯净的H 2可以在Cl 2中安静地燃烧,生成HCl.【注意】 ①为了保证实验安全,氢气在点燃之前必须先检验其纯度,只有纯度符合点燃的纯度要求的氢气才能点燃.②为了使氢气持续地燃烧下去:a.氯气要不含氯化氢杂质,浓度大;b.氢气导管要从集气瓶瓶口慢慢地逐渐伸向瓶底.③为了减少环境污染,氢气燃烧后应立即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瓶口,然后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稀溶液并振荡,吸收氯化氢气体.[说明] 燃烧:一切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叫做燃烧.也就是说,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实验4-3:氢气跟氯气混合爆炸的实验实验目的:探究氯气与氢气混合气体发生爆炸的反应.实验原理:H2+Cl2光照=2HCl.实验用品:盛在集气瓶中的氢气与氯气,镁条、酒精灯、坩埚钳、薄塑料片.实验步骤:把新收集到的一瓶Cl2和一瓶H2口对口地放置,抽去瓶口间的玻璃片,上下颠倒几次,使H2和Cl2充分混合.取一瓶混合气体,用塑料片盖好,在距瓶约10 cm处点燃镁条(如图4-4所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实验现象:当镁条燃烧所产生的强光照射到混合气体时,瓶中的H2和Cl2迅速化合而发生爆炸,把塑料片向上弹起(如图4-4所示).集气瓶口上方产生大量白雾.实验结论:在光照条件下,Cl2与H2发生剧烈反应,生成HCl.【注意】①为了使爆炸反应的实验成功:a.氯气和氢气要纯;不含空气和氯化氢等杂质;b.氢气与氯气要以体积比1:1现混现用、混合均匀再用;c.将塑料片的一面涂上薄薄的一层凡士林后再盖在集气瓶口上,并用手心轻轻压严塑料片,将集气瓶口封严;d.镁条要用砂纸打磨光亮,以双股、10 cm~15 cm长为宜,燃着的镁条以距离集气瓶5 cm~10 cm为宜.②为了实验安全:a.集气瓶口的盖片绝不能用玻璃片或金属片,除了可以用薄塑料片以外,还可以用0.5 mm~1 mm厚的纸片;b.实验操作者和观察者都要与待爆炸的集气瓶保持一定的距离.③为了减轻环境污染,可向爆炸以后的集气瓶内倒入少量的NaOH等碱性溶液吸收HCl气体.小结烟、雾、气的区别①烟——大量细小固体颗粒分散在气体中的现象.如铜在氯气中燃烧会产生棕黄色的烟——CuCl2固体;浓氨水与浓盐酸相遇会产生白色的烟——NH4Cl固体.②雾——大量细小液滴分散在气体中的现象.如打开浓盐酸的瓶盖会看到大量的白雾,这是浓盐酸中挥发出的氯化氢吸收空气中的水所形成的盐酸小液滴.③气——是指通常状况下为气态的物质.若气体为无色,那么用肉眼就看不见,如H2、O2、N2;只有那些有颜色的气体用肉眼才能观察到.(3)与水反应(难点)氯气可溶于水,常温下1体积水可溶解约2体积的氯气,溶于水的氯气中有一小部分跟水反应.Cl2+H2O=HCl+HClO[说明] ①氯气的水溶液叫做氯水.Cl2使氯水显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HCl使溶液显强酸性;HClO为弱酸,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也具有不稳定性,见光或受热时易分解<如图4-5所示).2HclO 光照=2HCl+O2↑氯水久置时,其颜色逐渐变浅,强氧化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最终形成稀盐酸,所以实验室中用氯水需现用现配,且要装于棕色试剂瓶中,置冷暗处.②氯水中的微粒:氯水中存在着三种分子(H2O、Cl2、HClO)和四种离子(H+、Cl-、ClO-、OH-),其浓度大小依次为:H2O>Cl2>H+>Cl->HClO>ClO->OH-.③氯水的性质与组成的关系.a.由于H+的存在显酸性.b.由于HClO 的存在,具有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杀菌、消毒、漂白等).c.由于Cl 2的存在,具有部分氯气的性质.d.由于Cl -的存在,能形成某些沉淀.在不同的环境中,氯水表现出不同的性质(见下表)试 剂 现 象 有关微粒 淀粉KI 溶液 显蓝色 Cl 2 FeCl 2溶液 显黄色(Fe 3+) Cl 2 AgNO 3溶液 白色沉淀 Cl -NaOH 溶液 褪 色 H +、Cl 2 品红溶液 褪 色 HclO 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H +、HclO实验4-4:HClO 的漂白性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Cl 2,HClO 的漂白性. 实验原理:HClO 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实验用品:本实验中的主要仪器和药品如图4-6所示.实验步骤:取干燥和湿润的有色布条各一条,分别放入两个集气瓶中,然后通入 Cl 2(如图4-6所示).观察发生的现象.实验现象:干燥的有色布条a 没有褪色,而湿润的有色布条b 却褪色了. 实验结论:Cl 2无漂白性,HClO 有漂白性,HClO 比Cl 2的氧化性更强.【注意】①有色布条a 和Cl 2都必须是干燥的,将Cl 2进行干燥,可按图4-7中Ⅰ或Ⅱ所示方法操作:②尾气(多余的Cl 2)必须用碱溶液除去,以防止污染环境. ③装置的气密牲要好;以防止Cl 2泄漏前污染环境. 小结 HClO 的重要性质 ① 不稳定性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或加热时易分解.↑+===∆222O HCl HClO 光照或②弱酸性碳酸的酸性很弱,而次氯酸的酸性比碳酸还弱.因此,向次氯酸盐溶液中通入CO 2气体可生成次氯酸. Ca(ClO)2+CO 2+H 2O =CaCO 3↓++2HClOCa2++2ClO-+CO2+H2O=CaCO3↓+2HClONaClO+CO2+H2O=NaHCO3+HClO应用“较强酸+较弱酸盐→较弱酸+较强酸盐”的复分解反应规律进行判断, HCl、H2SO4等强酸更容易将次氯酸盐转化为次氯酸.Ca(Cl0)2+2HCl=CaCl2+2HClO2NaClO+H2SO4=Na2SO4+2HClOClO-+H+=HClO③强氧化性氯气的氧化性很强,而次氯酸的氧化性比氯气还强.如:a.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湿润的氯气或氯水有漂白性.b.Ca(ClO)2+4HCl(浓)=2Cl2↑+CaCl2+2H2O,氧化性Ca(ClO)2>Cl2.对于次氯酸的应用主要是利用其强氧化性,常用于漂白、杀菌、消毒等.由于次氯酸的不稳定性给次氯酸的贮存和运输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所以工业上不制备次氯酸,而是以氯水或次氯酸的盐来代替次氯酸,工业上将Cl2通入石灰乳中来制取漂白粉.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或2Ca(OH)2+2Cl2=2Ca2++2Cl-+2ClO-+2H2OCa(ClO)2的氧化性不及HClO强,所以漂白粉在使用时,可向其中加入少量的盐酸,以增强漂白粉的漂白效果.漂白粉露置在空气中时,空气中的CO2也能将 Ca(ClO)2转化为HClO,从而产生漂白作用.HClO也具有消毒、杀菌的作用.例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久置的氯水和新制的氯水颜色相同B.久置的氯水和新制的氯水pH相同C.久置的氯水和新制的氯水都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AgClD.由于次氯酸盐比次氯酸稳定,因此漂白粉可以露置在空气中答案:C(4)与碱反应(难点)氯气与碱溶液起反应,生成次氯酸盐、金属氯化物和水.如:Cl2+2NaOH=NaClO+NaCl+H2O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说明] ①在常温下,Cl2与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一般模式为:Cl2+碱→次氯酸盐+金属氯化物+水但在加热的条件下Cl2与碱反应的产物有所变化.如:3Cl2+6KOH ∆=KClO3+5KCl+3H2O②Cl2与碱的反应还是氧化还原反应,其电子转移和元素化合价变化情况为:在此反应中Cl2既得到电子,又失去电子,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③实验室中常用NaOH溶液除去多余的Cl2,以防止污染环境.工业上将Cl2通入石灰乳中以制取漂白粉,所以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O)2和CaCl2的混合物,其有效成分是Ca(ClO)2.④由于HClO的酸性比H2CO3的酸性还弱,所以NaClO、Ca(ClO)2等次氯酸盐易跟包括碳酸在内的其他酸发生反应.在潮湿的空气里,次氯酸钙与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生成次氯酸,所以漂粉精和漂白粉也具有漂白、消毒作用.Ca(ClO)2+CO 2+H 2O =CaCO 3↓+2HClO Ca 2++2ClO -+CO 2+H 2O=CaCO 3↓+2HClO由于Ca(ClO)2易与CO 2、H 2O 反应,生成的HClO 不稳定,所以漂粉精要密封包装,避光、隔潮存放. ⑤Cl 2与碱在溶液中反应: 2NaOH+Cl 2=NaClO+NaCl+H 2O 2OH -+Cl 2=ClO -+Cl -+H 2O2Ca(OH)2(aq)+2Cl 2=Ca(ClO)2+CaCl 2+2H 2O 2OH -+Cl 2=ClO -+Cl -+H 2O 思维拓展1.实验室中要除去多余的Cl 2,为什么用NaOH 溶液而不用石灰水?点拨 因为石灰水中的主要成分是Ca(OH)2,Ca(OH)2微溶于水,所以石灰水中Ca(OH)2的浓度很低,吸收Cl 2的效果不及NaOH 溶液好.2.工业上制取漂白粉为什么用石灰乳而不用石灰水?点拨 因为Ca(OH)2微溶于水,所以石灰水中Ca(OH)2的浓度很低,不利于提高产量;又因为石灰乳中含有较多未溶解的Ca(OH)2,且Ca(OH)2=Ca 2++2OH -,这样既保证了Cl 2与Ca(OH)2迅速反应,又便于提高产量和生产效率. (5)与某些盐反应2KBr+Cl 2=2KCl+Br 2(溶液变为橙色) 2KI+Cl 2=2KCl+I 2(溶液变为褐色)以上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由于Cl 2的氧化性较强,所以能将Br -、I -氧化为相应的单质. Ⅳ氯元素的存在由于氯气性质活泼,所以氯气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存在.如海水中含有大量的NaCl. Ⅴ氯气的用途(1)作消毒剂.自来水常用氯气(在1L 水中通入约0.002g Cl 2)来杀菌消毒.(2)制造盐酸.H 2+Cl 2点燃=2HCl.(3)制造漂白粉.2Cl 2+2Ca(OH)2=Ca(ClO)2 +CaCl 2+2H 2O ,该漂白剂可用于棉、麻和纸张等的漂白. (4)制造氯仿等有机溶剂和多种农药. 总之,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知识点2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重点、难点)实验4-5:氯气的制取实验实验目的:①掌握实验室制备Cl 2的化学反应原理. ②掌握实验室制备Cl 2的常用装置和实验方法. ③掌握实验室中收集Cl 2的方法和尾气的处理方法.实验原理:在实验室里,氯气可以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起反应来制取.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2222)(4Cl O H MnCl MnO HCl 浓MnO 2+4H ++2Cl -∆=Mn 2++Cl 2 ↑+2H 2O[说明] ①浓盐酸一般为12 mol/L ,密度为1.19g/mL,稀盐酸不能发生该反应. ②从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分析,该反应具有以下特征: 粉末状固体+液体∆→气体可见宜采用固—液加热制气装置作为气体发生装置. 实验装置: ①气体发生装置固一液加热制气装置.首先选择反应容器,由于盐酸必须在反应中保证一定的浓度,所以用量较大,因而宜采用容积较大的圆底烧瓶而不宜用大试管;其次,对于添加液体的容器,采用分液漏斗(不用长颈漏斗)能有效地防止Cl 2逸出,且便于控制盐酸的用量;对于圆底烧瓶,通常用酒精灯加热而且需放上石棉网,以防止圆底烧瓶受热不均而炸裂,圆底烧瓶中液 体的盛装量,一般以液体占圆底烧瓶球部容积的41~21为宜.实验装置如图4-8所示.③ 气体净化装置气体净化装置的设计必须同时考虑主要成分和杂质成分的性质,选择适当的装置来除去杂质.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取氯气时,氯气中混有HCl 和H 2O(g)等杂质,除去氯气中的HCl 可用饱和食盐水洗气(如图4-9Ⅰ所示);除去氯气中的H 2O(g)可用浓硫酸洗气(如图4-9Ⅱ所示)或用干燥的CaCl 2.③气体收集装置气体收集装置的设计必须考虑气体和被排对象(如空气、水)的性质和欲收集气体的纯度要求,由于Cl 2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且不与空气反应,所以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如图4-10Ⅰ);又因为Cl 2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不大,所以可以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如图4-10Ⅱ),但此法收集的Cl 2中含有水蒸气;还可将Cl 2直接收集在橡皮球囊中.④尾气处理装置化学实验中,凡是有毒或易燃的尾气,都要进行适当的尾气处理,使之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或形成安全隐患.对于Cl2,可以用NaOH溶液吸收而除去(如图4-11所示).综合以上分析结果,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加热制取Cl2,并收集干燥纯净的 Cl2,可采用如图4-12所示的装置.实验步骤:“连—检—装—制—集”.①“连”——将所需仪器按图4-12所示的顺序连接.即如图4-12所示,依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顺序连接仪器,组装成制取气体装置.②“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即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向F中加水至浸没玻璃导管,用酒精灯微热圆底烧瓶,若玻璃导管内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后,玻璃导管内液体回流形成一段液柱,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说明]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必须在连接装置之后,添加药品之前进行.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通常包括“形成水封→微热并观察→冷却并观察”三个步骤.③对于气密性不合格的仪器或装置,要查出原因,修复或更换.若橡皮塞不密封,可涂上少量凡士林后再重新检查气密性.③“装”——装药品或试剂.将装置拆开,分别向B、C、D、F中加入适当的药品或试剂,重新连接后,再向分液漏斗A中加入浓盐酸,然后塞好玻璃塞以防止盐酸挥发.④“制”——加热制气.用分液漏斗向圆底烧瓶内加入适量浓盐酸,点燃酒精灯加热,使反应平稳地进行.要通过观察装置C、D中的气泡产生的快慢判断反应进行的快慢,并通过控制浓盐酸的用量或利用酒精灯来调节反应速率,使反应连续、平稳地发生.⑤“集”——收集气体,当装置E内充满黄绿色气体时,表示氯气已收集满,可更换集气瓶继续收集,收集满氯气的集气瓶要盖严,瓶口朝上放置.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当装置C、D中无气泡冒出时,将装置F中的玻璃导管取出,装置B、C中的氯气可向其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除去,装置D中的氯气可用空气将其“吹”入NaOH溶液中除去.[说明] ①当实验室没有MnO2时,可用KMnO4和浓HCl制取Cl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HCl(浓)=2KCl+2MnCl2+5Cl2↑+8H2O.此反应较剧烈,需将浓盐酸缓缓地滴到KMnO4固体上,不需加热.当实验室没有浓盐酸时,可用NaCl和浓H2SO4替代浓盐酸与MnO2制取Cl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2NaCl+3H2SO4∆=2NaHSO4+MnSO4+2H2O+Cl2↑②盐酸和MnO2反应时,盐酸表现出酸性和还原性,表现还原性的标志是-1价的Cl--变成了。
高一化学必修一氯气知识点

高一化学必修一氯气知识点氯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其具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和应用。
在高一化学必修一中,学生将学习到关于氯气的知识点,本文将对相关知识进行简要介绍。
1. 氯气的物理性质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在常温常压下呈现为一种刺激性气味。
它具有较高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约2倍。
氯气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可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2. 氯气的化学性质氯气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它能与许多物质反应,特别是与金属反应。
例如,氯气能与钠反应生成氯化钠:2Na + Cl2 -> 2NaCl这是一个非常剧烈的反应,伴随着明亮的火焰和剧烈的爆炸。
因此,在实验室中使用氯气应当特别小心。
3. 氯气的应用氯气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中最重要的是用于水处理和消毒。
氯气可以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原体,使水安全饮用。
此外,氯气还用于生产许多化学品,如塑料、纺织品、杀虫剂等。
4. 氯气的危害性尽管氯气有许多有益的应用,但也存在危害性。
氯气具有很强的刺激性,吸入高浓度的氯气会对呼吸系统造成伤害。
因此,在使用氯气时需要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如佩戴防护面具和使用通风设施。
此外,氯气也具有一定的环境影响。
当氯气释放到大气中时,会对臭氧层造成破坏,导致紫外线辐射增加。
因此,在使用氯气时,需要采取措施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如加强废气处理和回收利用。
5. 氯气的替代品为了减少氯气的使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科学家们正在不断研究和开发替代品。
例如,一些新型的消毒剂和水处理技术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能够在不使用氯气的情况下进行消毒和水处理。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替代品正在逐渐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以取代氯气的使用。
这些替代品不仅更环保,而且更安全,可以减少对人员和环境的危害。
总结起来,高一化学必修一中氯气的知识点包括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应用、危害性以及替代品。
了解这些知识点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氯气的相关概念和实际应用,增加对化学科学的兴趣与认识。
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氯气的环境和健康影响,并积极寻找和推广更环保、更安全的替代品。
化学高一知识点总结氯气

化学高一知识点总结氯气氯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实验室研究。
在高一化学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与氯气相关的基本知识点。
本文将对高一化学中与氯气相关的知识进行总结。
1.氯气的性质氯气是一种黄绿色、微刺激性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它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
氯气密度大于空气,具有较强的可燃性和氧化性。
在高温条件下,氯气可与许多物质发生剧烈反应,如与氢气发生爆炸性反应。
2.氯气的制备方法氯气可以通过电解氯化钠溶液制备。
将氯化钠溶液注入电解槽,通入电流,在阳极上会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氯气。
3.氯气的用途氯气在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它常用于制备各种化学物质,如氯化物、氯酸等。
氯气也被用于消毒和漂白,如污水处理和漂白纸张。
4.氯气的危害性虽然氯气在工业中有很多用途,但它也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的氯气环境中会引起呼吸道疾病和眼部刺激。
因此,在使用氯气时应戴上防护装备,并保持通风良好的环境。
5.氯气的环保问题由于氯气具有较强的氧化性,排放到大气中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氯气的排放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损害。
6.氯气的化学反应氯气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产生不同的化学变化。
例如,氯气可以与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氯化物。
氯气还可以与氢气反应,生成盐酸。
这些反应在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7.氯气的安全储存由于氯气具有可燃性和氧化性,其储存需要一定的安全措施。
一般情况下,氯气储存在特殊的容器中,防止其泄漏和与其他物质发生不良反应。
总结:高一化学中,对氯气的知识点进行了总结。
我们了解到氯气的性质、制备方法、用途、危害性、环保问题、化学反应以及安全储存。
通过对氯气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原理,并在实验和工业应用中应用这些知识。
在使用氯气时,我们要注意安全,并保护好自己和周围环境。
高一化学氯气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氯气知识点总结氯气,化学式为Cl₂。
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易压缩,可液化为黄绿色的油状液氯,是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之一,可用作为强氧化剂。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高一化学氯气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化学氯气知识点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加压和降温条件下可变为液态(液氯)和固态。
制法:MnO2+4HCl (浓) MnCl2+2H2O+Cl2闻法: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氯气进入鼻孔。
化学性质:很活泼,有毒,有氧化性,能与大多数金属化合生成金属氯化物(盐)。
也能与非金属反应:2Na+Cl2 ===(点燃) 2NaCl 2Fe+3Cl2===(点燃) 2FeCl3 Cu+Cl2===(点燃) CuCl2Cl2+H2 ===(点燃) 2HCl 现象: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大量白雾。
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物质并不是只有在氧气中才可以燃烧。
燃烧的本质是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所有发光放热的剧烈化学反应都称为燃烧。
Cl2的用途:①自来水杀菌消毒Cl2+H2O == HCl+HClO 2HClO ===(光照) 2HCl+O21体积的水溶解2体积的氯气形成的溶液为氯水,为浅黄绿色。
其中次氯酸HClO有强氧化性和漂泊性,起主要的消毒漂白作用。
次氯酸有弱酸性,不稳定,光照或加热分解,因此久置氯水会失效。
②制漂白液、漂 *** 和漂粉精制漂白液Cl2+2NaOH=NaCl+NaClO+H2O ,其有效成分NaClO比HClO稳定多,可长期存放制漂 *** (有效氯35%)和漂粉精(充分反应有效氯70%)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③与有机物反应,是重要的化学工业物质。
④用于提纯Si、Ge、Ti等半导体和钛⑤有机化工:合成塑料、橡胶、人造纤维、农药、染料和药品高一化学氯气制取方法电解1.工业生产中用直流电电解饱和食盐水法来制取氯气:2NaCl+2H₂O=通电= H₂↑+Cl₂↑+2NaOH2.实验室通常用氧化浓盐酸的方法来制取氯气:常见的氧化剂有:MnO₂、KMnO₄、Ca(ClO)₂、Co2O3发生的反应分别是:4HCl(浓)+MnO₂ =加热=MnCl₂+Cl₂↑+2H₂O16HCl+2KMnO₄=2KCl+2MnCl₂+8H₂O+5Cl₂↑[这两个反应用的盐酸比较稀的话,反应将不再进行,没有盐酸可用一种非还原性酸和氯化钠的混合物代替,也可产生氯气。
高一化学氯气课件

氯气使用中需要注意的 事项
提醒使用氯气时需要注意的 细节,如通风等。
小结
氯气的重要性和危害 性
氯气的制备和用途
氯气的处理和安全措 施
参考文献
1. XXX. 化学课程实验教学. XX出版社,20XX年。 2. XXX. 化学概念及应用. XX出版社,20XX年。
氯气的危害性
1 对环境的影响
探究氯气对大气层破坏和 生态系统的影响。
2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了解氯气对健康的潜在危 害,如呼吸道问题和皮肤 刺激。
3 事故案例介绍
以切实案例说明氯气事故 对环境和人体的损害。
氯气的处理与安全措施
氯气泄漏的处理方法
指导如何应对氯气泄漏事故, 保障安全。
氯气的安全措施
介绍使用氯气时的安全要求 和操作规范。
高一化学氯气课件
本课件介绍了高一化学氯气的制备、用途、危害性以及处理与安全措施。通 过丰富的内容和精美的布局,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氯气的重要特性,了解其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常见的氯化物
介绍常见的氯化物,包括氯气与其他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氯气的制备
氯气的物理性质
探索氯气的密度、颜色、气味等物理特性。
氯气的化学性质
研究氯气在化学反应中的性质,如与水的反应。
工业制备氯气的方法
介绍工业上常用的制备氯气的方法,如电解盐水。
氯气的用途
1 生产有机化学品
展示氯气在有机合成过程 中的重要性,如聚氯乙烯 的制备。
2 消毒和漂白
说明氯气在水处理、漂白 剂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3 其他用途
介绍氯气在石化、制药等 领域的其他应用。
高一化学研究氯气的性质知识点

高一化学研究氯气的性质知识点Introduction:氯气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和毒性的化学物质。
它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了解和研究氯气的性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氯气的气体性质、化学性质以及与其他物质的反应性等方面的知识点。
一、氯气的物理性质:1. 状态:氯气在常温下为黄绿色气体,具有独特的刺激性气味。
2. 密度:氯气比空气密度大,密度约为3.21 g/L。
3. 溶解性:氯气可溶于水,生成一种具有漂白性和腐蚀性的溶液。
二、氯气的化学性质:1. 氧化性:氯气在化学反应中常表现出强烈的氧化性,能够将许多物质氧化为高价态或者脱除电子。
2. 与金属的反应:氯气能够与金属反应,形成金属氯化物。
反应通常会伴随着放热和发光等现象。
3. 与非金属的反应:氯气能够与非金属元素反应,形成非金属氯化物。
例如,氯气与氢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
4. 与氢氧化物的反应:氯气能够与氢氧化物反应,产生氯化物和水。
这种反应常用于漂白剂和消毒剂的生产过程中。
三、氯气的应用:1. 漂白剂和消毒剂:氯气具有强大的漂白和杀菌能力,因此广泛用于漂白纸张、织物以及消毒污水等领域。
2. 冶金工业:氯气可以用于提取金属,如提取钛和铝等金属的制备过程。
3. 化工行业:氯气是许多化学反应的重要原料或中间体,被广泛应用于生产氯化物、氯代烃和氯化胺等化学品的生产过程中。
4. 水处理:氯气被用作水处理剂,常用于消除水中的细菌和病原体,保持水质卫生安全。
结论:通过对氯气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其在物理和化学方面的性质,以及广泛的应用领域。
由于氯气具有刺激性和毒性,我们在使用和处理氯气时应当谨慎,并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我们的个人安全和环境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选]一般情况分散或小颗粒状夹杂对材料性能的()。A、没有影响B、影响很大C、影响不大D、影响较大 [单选]一级航行通告中,应填写().A.设施、空域或报告情况所在地的机场或飞行情报区4字地名代码B.设施、空域或报告情况所在地的3字地名代码C.设施、空域或报告情况所在地的大写的汉语拼音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男,10个月,腹泻并重度低渗性脱水酸中毒,补液10小时纠正脱水酸中毒,出现嗜睡,呼吸较前变浅,腹胀,肠鸣音弱。最适当的辅助检查是()A.血糖B.血气分析C.血电解质D.血培养E.颅脑CT [单选]为防止脑疝的发生,下列哪项检查最为重要()A.脑电图B.眼底检查C.TCD检查D.头CT检查E.头MRI检查 [单选]2009年12月1日,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一批商品,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20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34000元,该批商品的成本为180000元,商品已发出,款项已收到,协议约定,甲公司应于2010年5月1日将所售商品购回,回购价为220000元(不含增值税税额)假定不考虑其他因 [单选]不同所有人的物因一定的行为而结合在一起形成不可分割的物或具有新质的物,这在民法理论上称为()。A.先占B.继受所得C.添附D.提存 [单选,A型题]关于剂型的分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溶胶剂为液体剂型B、软膏剂为半固体剂型B.C、栓剂为半固体剂型D、气雾剂为气体分散型C.E、气雾剂、吸入粉雾剂为经呼吸道给药剂型 [单选]在正常情况下,Water位X线片上颌窦密度与眼眶密度相比()A.上颌窦密度高于眼眶密度B.上颌窦密度高于眼眶密度C.上颌窦密度等于眼眶密度D.上颌窦密度低于或等于眼眶密度E.因个体差异,无法相比 [单选]二氧化碳放空阀的位号是()。A.PV-0704B.PV-0705C.PV-0717BD.PV-0711B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鼻咽部检查法不应()。A.鼻咽镜尽量不触及周围组织,以免引起恶心而妨碍检查B.咽反射敏感的可喷1%丁卡因C.鼻咽部触诊主要用于成人D.检查时要转动镜面角度,依次观察鼻咽各壁E.鼻咽内镜检查可全面观察鼻咽部 [名词解释]根蘖根系 [单选,A1型题]临产后宫缩的特点,下述哪项是错误的()A.宫缩是子宫不自主的有节律性收缩B.宫缩具有对称性,自子宫底两角发动,先向宫底中部集中,再向下扩散C.宫缩以底部最强,体部次之,下段最弱,谓之极性D.子宫体部肌纤维宫缩时变短变宽,间歇时松弛,恢复原来长度E.正常宫缩高 [单选]中版海图水深大于31m的,水上注记注至()。A.0.1mB.0.5mC.整米D.1cm [名词解释]称重传感器 [单选,A1型题]既能祛风解表,又能透疹消疮的药物是()A.桂枝B.荆芥C.羌活D.防风E.白芷 [单选]为维吾尔族宾客服务时,尽量当宾客的面冲杯子,端茶时不要用()。A、右手B、左手C、单手D、双手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磁性原子核需要符合的条件是()A.中子和质子均为奇数B.中子为奇数,质子为偶数C.中子为偶数,质子为奇数D.以上都可以E.以上都不对 [问答题,论述题]一个优秀的团队应具备哪些特征?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者,从血液中HbCO含量测定来看,中度中毒应达到().A.20%~30%B.30%~40%C.50%~60%D.70%~80%E.80%~90% [单选,A1型题]大隐静脉汇入深静脉前的属支不包括()A.旋髂浅静脉B.腹壁浅静脉C.阴部外浅静脉D.腹壁下静脉E.股内侧浅静脉 [单选]我国目前用抓斗挖槽的最小宽度为()m。A.0.5;B.0.4;C.0.3;D.0.2。 [单选]国务院常务会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时间是()A.2002年11月16日B.2003年4月25日C.2003年5月7日D.2003年10月7日E.2004年5月10日 [问答题,简答题]胸外心脏按压 [填空题]在地震区进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要实现(),这一要求是通过()措施来实现的;对框架结构而言,就是要实现()、()、()和强锚固。 [单选]氨合成催化剂还原是()过程。A.吸热反应B.放热反应C.不吸热也不放热 [单选]Schober试验:病人直立,在背部正中线髂嵴水平作标记为零,向下及向上再作标记,然后让病人弯腰,测量上下两个标记间的距离,若增加小于4cm为阳性。标记方法为()A.向下3cm作标记,向上6cm再作标记B.向下5cm作标记,向上5cm再作标记C.向下5cm作标记,向上10cm再作标记D.向 [单选,A1型题]决定化学物质毒性大小最主要的因素是()。A.接触途径B.剂量C.接触时间D.接触速率和频率E.接触期限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以下关于关节运动,错误的是()A.关节组成骨相互靠近,角度减小称为"屈"B.关节骨向腹侧面靠近者为"内收"C.骨绕矢状轴做旋转运动,骨的前面向内旋转称为"旋内"D.内收与外展相对E.部分肢体摄影位置需要关节呈一定运动状态 [单选,A1型题]治疗水肿胀满,大便秘结,小便不利,首选药物是()A.大黄B.牵牛子C.番泻叶D.巴豆E.芒硝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DSA基于()A.数字荧光成像B.超声波成像C.断层成像D.核素成像E.模拟成像 [填空题]炎热天气行车要注意防止发动机过热,一般水温表读数不超过()为正常 [单选]企业人员管理,属于员工流出管理的是()。A.平级调动B.岗位轮换C.解雇D.降职 [单选]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下列各项中符合相关规定的是()。A.分配电箱与开关箱距离不得超过35mB.分配电箱与开关箱距离不得超过40mC.分配电箱应设在用电设备或符合相对集中的区域D.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4m [判断题]市场达到有效的重要前提:一是投资者具有正确判断证券价格变动的能力;二是所有影响证券价格的信息都是自由流动的。()A.正确B.错误 [单选]容量因子是指()A.分配平衡时,组分在流动相中的浓度与在固定相中的浓度比值B.分配平衡时,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浓度与在流动相中的浓度比值C.K=C固/C流D.k=V固/V流E.分配平衡时,组分在固定相中的质量与在流动相中的质量比值 [填空题]动车组:指运行速度在()及()的列车。 [单选]妊娠合并心脏病临产产妇,在分娩期最好的体位是()。A.平卧位B.仰卧位C.右侧卧位,上半身抬高D.左侧卧位,上半身抬高E.随意卧位 [单选]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是谁的责任?()A、各级妇联组织B、各级政府的C、全社会的共同D、工会 [填空题]顺磁性气体的体积磁化率与气体的压力成()。 [单选,A1型题]可以增强母畜超排的同期排卵效果的生殖激素是()A.催产素B.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C.前列腺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