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第四单元光的色散知识点总结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知识点讲解和习题练习

4.5 光的色散1.白光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可以复合成白光。
2.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
3.光谱: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颜色的光,它们按一定顺序排列,叫做太阳的可见光谱。
4.红外线(1)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有一种看不见的能量辐射叫红外线。
(2)任何物体都可辐射红外线。
(3)热作用强是红外线的主要特征。
此外,红外线还可用于红外遥感等。
5.紫外线(1)在光谱上紫光以外的部分存在一种看不见的能量辐射叫紫外线。
(2)紫外线有较强的生理作用,此外,紫外线还有荧光效应等。
知识点1:光的色散17世纪,英国物理学家牛顿使太阳光发生色散,才揭示了光的秘密。
如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白光)照射到三棱镜上,通过三棱镜偏折后照到白屏上,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七色光带这个现象的产生表明:第一,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各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第二,不同的单色光通过棱镜时偏折的程度是不同的。
实验中红光偏折的程度最小,紫光偏折的程度最大。
各单色光偏折的程度从小到大按照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
【例】一束白光经过三棱镜后,不但改变了光的,而且可分解成七种单色光,这种现象称为光的。
知识点2:色光的三原色人们发现,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不同颜色的光,如图所示。
因此把红、绿、蓝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例】彩色电视机荧光屏上呈现出的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基本色光混合而成的,这三种基本色光是( )知识点3:看不见的光如图所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成按顺序排列的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不同颜色的光,叫做太阳的可见光谱。
在红光和紫光之外的部分都存在一种人们看不见的光,红光之外的部分称为红外线,紫光之外的部分称为紫外线。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色散》教材梳理

庖丁巧解牛知识·巧学·升华一、色散1.色散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而形成光谱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联想发散注意此处空半格中国人在公元10世纪,把经日光照射以后的天然透明晶体叫做“五光石”或“放光石”,认识到“就日照之,成五色如虹霓”。
这是世界上对光的色散现象的最早认识。
2.彩虹的成因雨后的天空中有大量的水汽,太阳光在传播过程中,被空中的小水滴色散而形成了彩虹。
二、色光的混合色光的三原色人们发现,红、绿、蓝三种色光通过不同的组合,可以获得各种不同的色光。
而红、绿、蓝三种色光是无法用其他色光混合而成的,因此把红、绿、蓝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三、物体的颜色自然界物体的各种颜色都源于光。
在没有光的环境下,我们是看不到物体的,更谈不上看到物体的颜色。
在有光的环境下,不同物体,对不同颜色的反射、吸收和透过的情况不同,因此呈现不同的色彩。
1.透明物体的颜色在光的色散实验中,太阳光被三棱镜色散为七色光,如果在白屏前放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只能看到红色的光,其他颜色的色光全都消失了。
这表明,红色玻璃只允许红色光通过,其他色光都被它吸收了。
换一角度来理解,红色玻璃之所以呈红色,是由通过它的红色光决定的。
同样,把蓝色玻璃放于白屏前,白屏上只能看到蓝色光,表明蓝色玻璃只允许蓝色光通过,蓝色玻璃的颜色是由它允许通过的蓝色光决定的。
别的透明物体也是如此。
所以,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的。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在光的色散实验中,如果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红纸上看不到彩色光带,只有被红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其他地方是暗的。
这表明红纸只能反射红色光,其他色光均被红纸吸收了。
换一角度来理解,红纸之所以呈红色,是由它反射的红色光决定的。
同样,把绿纸贴在白屏上,只有绿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表明绿纸只能反射绿色光,绿纸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绿色光决定的。
别的不透明物体也是如此。
所以,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初中物理-八年级(初二)上册-专题复习讲义-光的色散

第四章光现象第5节光的色散一、光的色散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依次被分解成七种颜色,这种现象叫色散;天边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2.色光的三原色是;其他色光可由这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白光是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世界上没有黑光;颜料的三原色是色混合是黑色。
3.单色光:一般把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的光称为单色光。
4.复色光:由单色光混合成的光称为复色光。
二、看不见的光1.红外线:;(1)一切物体都能发射红外线,辐射的红外线越多。
如红外线夜视仪。
(2)红外线穿透云雾的本领强。
遥控探测。
(3)红外线的主要性能是。
加热,红外烤箱。
2.紫外线:。
(1)紫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化学作用强。
消毒、杀菌。
(2)紫外线的生理作用,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小孩多晒太阳),但过量的紫外线对人体有害(臭氧可吸收紫外线,我们要保护臭氧层)。
(3)荧光作用;(验钞)。
(4)地球上天然的紫外线来自太阳,臭氧层阻挡紫外线进入地球。
红、橙、黄、绿、蓝、靛、紫红、绿、蓝品红、青、黄,三原红外线位于红光之外,人眼看不见温度越高热作用强在光谱上位于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一、光的色散(1)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2)色散现象表明:白光是由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3)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例题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了各种颜色的光,这说明A.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B.三棱镜中有各种颜色的小块C.三棱镜具有变色功能D.三棱镜可以使单色光变成多色光二、物体的颜色(1)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物体透过光的颜色决定的,且物体是什么颜色,它只透过与它相同的色光,其他色光则被吸收,如果物体把所有的色光都透过,我们将会看到无色的透明体。
(2)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物体反射色光决定的,物体是什么颜色,它只反射跟它相同的色光,其他色光全部被物体吸收,当物体把所有色光都反射,我们看到的物体是白色的;如果物体把所有的色光都吸收,物体是黑色的。
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的色散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第四单元光的色散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的色散知识点八年级物理第四单元光的
色散知识点总结》
摘要:、太阳光通三棱镜依次被分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种现象叫色散;,欢迎由编提供学期八年级物理四单元知识品味了吗?希望能够助到加油哦!</
、太阳光通三棱镜依次被分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种现象叫色散;
、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复色光;
3、天边彩虹是光色散现象;
、色光三原色是红、绿、蓝;其它色光可由这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白光是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世界上没有黑光;颜三原色是品红、青、黄三原色混合是黑色;
5、透明体颜色由它透色光定(什么颜色透什么颜色光);不透明体颜色由它反射色光定(什么颜色反射什么颜色光吸收其它颜色光白色物体发射所有颜色光黑色吸收所有颜色光)
欢迎由编提供学期八年级物理四单元知识品味了吗?希望能够助到加油哦!
.。
八年级光的色散的知识点

八年级光的色散的知识点光的色散是指光经过某些介质时,由于不同色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使它们偏离原先的方向,并发生了分散现象。
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比如水中的光线变形、彩虹的形成等。
一、光的折射在介质边界处,光线会发生折射。
当光线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反之,光线从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这就是著名的斯涅尔定律。
二、光的反射光线碰到镜面后会反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这就是光的反射定律。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反射角度的改变可以使得光线对准不同的位置,因此可以将反射用于望远镜、显微镜等光学仪器。
三、光的色散光的色散是指不同频率的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导致光线偏离原本的方向。
光的色散在自然现象中十分常见,比如彩虹就是由于光在水滴中的色散而产生的。
此外,人类也可以利用光的色散来进行物质的分析,比如光谱分析法就是一种常见的分析方法。
四、光的折射率光线经过介质时,传播速度与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介质与真空的相对传播速度比称为折射率。
不同介质的折射率不同,这使得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会产生折射、反射、色散等现象。
五、折射率与角度相关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即斯涅尔定律,已经在本文第一部分中介绍过。
当折射率为正时,入射角度与折射角度在同一侧;当折射率为负时,入射角度与折射角度在相反的两侧。
六、总反射角当光线从折射率较高的介质射入折射率较低的介质中,如果入射角度大于一定角度,就不会折射,而是全部被反射回去。
这个角度就叫做“临界角”,而临界角对应的入射角就称为总反射角。
这在光学通信中非常重要,因为光纤的数据传输就是靠着总反射实现的。
总结光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科学,它不仅能帮助我们解释很多自然现象,还有许多实际应用。
希望本文对八年级学生们学习光的色散有所帮助。
初二光的色散知识点

初二光的色散知识点
初二光的色散知识点如下:
1. 光的色散是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而形成光谱的现象。
2. 色散可以利用棱镜或光栅等作用为色散系统的仪器来实现。
例如,复色光进入棱镜后,由于它对各种频率的光具有不同折射率,各种色光的传播方向有不同程度的偏折,因而在离开棱镜时就各自分散,形成光谱。
3. 光的色散分为正常色散和反常色散。
随着光频率升高介质折射率增大的色散称为正常色散。
当光线照射在某些物质上,其折射率随光的波长而变化的规律在某些波长范围内发生反常的现象叫做反常色散。
4. 光的色散能够给人们带来美丽的彩虹,但是如果色散发生在光通信系统中,就没有那么美好了。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全面准确的信息,可以查阅初二物理教材或者咨询物理老师。
八年级物理第四单元光的色散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第四单元光的色散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第四单元光的色散知识点总结
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依次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种现象叫色散;
2、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
3、天边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4、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其它色光可由这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白光是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世界上没有黑光;颜料的三原色是品红、青、黄,三原色混合是黑色;
5、透明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什么颜色透过什么颜色的光);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什么颜色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发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欢迎大家去阅读由店铺为大家提供的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第四单元知识点,大家好好去品味了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加油哦!。
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复习--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第五节光的色散复习与检测基础复习一、色散17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白色是最单纯的颜色。
直到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了色散。
彩虹是太阳光传播中被空气中的水珠反射、折射而产生的色散现象。
1.光的色散:白光(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多种颜色的光。
2.白光是复合光,是由各种单色光混合而成的。
3.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时,折射角不同,从而偏折程度不同。
红色偏折程度最小,紫色偏折程度最大。
例如:彩虹——外侧是红色,内侧是紫色。
二、色光的混合1.色光的三原色:红光、绿光、蓝光等比例混合为白光。
2.红光、绿光、蓝光按不同比例混合会得到其它色光,因此把红、绿、蓝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物体的颜色:物体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是由物体对不同色光的作用决定的。
(1)透明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由该物体能透过的色光决定,例如,红色玻璃片呈红色,是因为它只能透过红色光,其它色光被吸收。
无色透明体能够透过各种色光。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①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该物体能反射的色光决定。
例如,红花呈红色,是因为它只反射红色光,而其它色光被吸收。
②黑色物体吸收各种色光,不反射任何色光。
③白色物体反射所有的色光,不吸收任何色光。
④灰色物体无差别地吸收并反射各种色光。
如果反射的较多,则呈浅灰色;如果吸收的较多,则呈深灰色。
思考:大海和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海水本身无色透明,但太阳光进入海水中时,因为太阳光中的蓝光、紫光会被水中粒子阻挡、反射而均匀地发散到各个方向,其它色光则被吸收,所以我们的眼睛只看到了被散射出来的蓝光、紫光,因而大海看上去呈碧蓝色,同理,天空呈蔚蓝色也是大气散射了太阳光中的蓝光、紫光造成的。
三、看不见的光1、太阳光谱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不同的色光,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太阳的可见光谱。
光谱上红光以外看不见的光叫做红外线,紫光以外看不见的光叫做紫外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