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光的色散5知识点
八年级光的色散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光的色散知识点总结光的色散是光学的一个重要现象。
在光的传播中,不同颜色的光线会因折射率不同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偏折,从而产生彩虹等现象。
在光学中,掌握光的色散知识点对于学习相关知识具有非常大的作用。
本文将对八年级光的色散知识点进行总结。
1. 光的色散概述在光学中,色散是指不同波长的光在透明介质中传播时速度不同,因而在从空气等低折射率介质射入到高折射率介质如水、玻璃等中时,发生不同程度的偏折现象。
这种现象就是光的色散。
在透明介质中传播的光线遇到不同材料界面时,会因为折射率不同而发生偏折。
因为不同颜色的光波波长不同,折射率也不相同,所以颜色不同的光线偏折角度也不相同。
2. 单色光的折射和反射单色光经过透明介质(如玻璃、水、空气等)时会发生折射和反射两种现象。
光线经过透明介质的时候,会发生折射,其折射角度和入射角度的正弦比为折射率。
反射是指光线碰到物体后被反弹回来。
3. 等角色散和非等角色散在光的通过过程中,会发生等角色散和非等角色散现象。
等角色散是指不同颜色的光在介质中以相同的夹角折射出来的现象,即色散角相等。
非等角色散是指不同颜色的光在介质中以不同的夹角折射出来的现象,即色散角不相等。
4. 棱镜的作用棱镜是一种光学元件,它可以将光进行分离,即用棱镜将所有颜色的光都看到,形成一个彩色光谱。
运用棱镜的色散效应,可以将白光分别分解成七种颜色,分别是红、橙、黄、绿、青、蓝、紫。
5. 彩虹的产生原理彩虹是一种自然现象,是由于太阳光在雨露中发生折射、反射、干涉然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线所形成的一种光谱现象。
当阳光射入雨露后,形成折射和反射,将光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线,形成彩虹。
总之,光的色散是光学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现象,对于深入了解光学原理有非常大帮助。
在学习光学的过程中,八年级的同学们需要掌握光的色散相关知识点,以便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
八年级光的色散的知识点

八年级光的色散的知识点光的色散是指光经过某些介质时,由于不同色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使它们偏离原先的方向,并发生了分散现象。
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比如水中的光线变形、彩虹的形成等。
一、光的折射在介质边界处,光线会发生折射。
当光线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反之,光线从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这就是著名的斯涅尔定律。
二、光的反射光线碰到镜面后会反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这就是光的反射定律。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反射角度的改变可以使得光线对准不同的位置,因此可以将反射用于望远镜、显微镜等光学仪器。
三、光的色散光的色散是指不同频率的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导致光线偏离原本的方向。
光的色散在自然现象中十分常见,比如彩虹就是由于光在水滴中的色散而产生的。
此外,人类也可以利用光的色散来进行物质的分析,比如光谱分析法就是一种常见的分析方法。
四、光的折射率光线经过介质时,传播速度与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介质与真空的相对传播速度比称为折射率。
不同介质的折射率不同,这使得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会产生折射、反射、色散等现象。
五、折射率与角度相关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即斯涅尔定律,已经在本文第一部分中介绍过。
当折射率为正时,入射角度与折射角度在同一侧;当折射率为负时,入射角度与折射角度在相反的两侧。
六、总反射角当光线从折射率较高的介质射入折射率较低的介质中,如果入射角度大于一定角度,就不会折射,而是全部被反射回去。
这个角度就叫做“临界角”,而临界角对应的入射角就称为总反射角。
这在光学通信中非常重要,因为光纤的数据传输就是靠着总反射实现的。
总结光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科学,它不仅能帮助我们解释很多自然现象,还有许多实际应用。
希望本文对八年级学生们学习光的色散有所帮助。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光的色散》学习要点

特征
应用
一切物体都在不停 (1)诊断病情,拍摄“热 地辐射红外线,物 谱图” 体的温度越高,辐 (2)红外线夜视仪 射的红外线越强, (3)红外线遥控器 红外线热作用越强 (4)红外线烤箱
化学作用强,很容 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
易使照相底片感光,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身
生理作用强,能杀 体对钙的吸收。紫外线能
(2)不同的单色光通过棱镜时偏折的程度是 不同的,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紫光的偏折 程度最大。
二、色光的混合
1、色光的三原色:
红、绿、蓝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2、色光的混合:
(1)红、绿、蓝三种色光只要 适当调配它们之间的比例,能够 合成出自然界绝大多数色光。 (2)红、绿、蓝三种色光中, 任何一种色光都不能由另外两种 色光合成。
三、看不见的光
1、太阳的可见光谱:
棱镜可以把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 绿、蓝、靛、紫几种不同颜色的光。把它们 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从上到下),就形成 太阳的可见光谱。
2、红外线与紫外线:
红外线 紫外线
概念
在光谱的红光以外, 有一种看不见的光, 频率范围:1012~5 x 1014 Hz
在光谱的紫光以外, 有一种看不见的光, 频率范围:7.5 x 1014~5 x 1016 Hz
《光的色散》 学习要点
一、色散 二、色光的混合 三、看不见的光
一、色散
1、光的色散:
太阳光是白光,它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 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颜色 从上至下依次排列为红、橙、黄、绿、蓝、 靛、紫。
2、由光的色散现象得出的两个结论:
(1)白光不是单色的,而是由各种单色光组 成的复色光;
菌
杀死微生物。在医院、饭
第四章 第5节 —— 光的色散课件

三、紫外线
紫外线的特征:
1.杀菌、消毒 2.荧光效应 3.促进人体合成VD
照相底片感光——化学作用强
化学作用强,容易使照相底片感光
紫外线验钞机—荧光作用 (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荧光效应,可以鉴别古字画、人民币、商标的真伪
紫外线灭菌灯—生理作用
医院、饭店中常用紫外线灯来灭菌
紫外线对人体的生理作用
练习:
1.有色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 明体的颜色由它
透过的色决光定,有色的不透 决反定射. 的色光
2.对各种颜色的色光都能吸收的物体颜色是 黑色.
3.对各种颜色的色光都能反射的物体颜色是:( A)
A.白色.
B.无色.
C.黑色.
D.不存在这种颜色.
4.一束光照到一张纸上,看到这张纸呈现红色,那么这束光和
三种色光合成的.
3.电视机屏幕上的各种颜色都可由
_红____、 绿 、 蓝三种颜色合成.
透明物体的颜色
1、透明物体的颜色
1、 透明物体的颜色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 由它透过的色光决 定的。
相同的色光透过, 不同的色光吸收。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白色可以反射各种色光。 黑色可以吸收各种色光。
这张纸是:( D)
A.红色的光,白色的纸 B.白色的光,红色的纸
C.红色பைடு நூலகம்光,红色的纸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这一节我们学到了什么? 一、光的色散:太阳光能分解成七色光 二、色光的混合:三原色是红、绿、蓝
透明体 三、物体的颜色:
不透明体
四、光具有能量。
黄 蓝 四
、 颜料的三原色是红、
、
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

注意: 1.红外线、红光、紫外线、紫光是不同的,红外线、 紫外线都是看不见的光,而红光、紫光是可见光。
2. 红外线和紫外线也是光,也遵循光的传播规律。在 均匀的同种介质中,红外线和紫外线也是沿直线传播 的;若遇到反射面,也会发生反射,且反射时都遵循 光的反射定律。
色散的概念 太阳光是白光,它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
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生活中的色散现象
在太阳光下吹出的 泡泡是色彩缤纷的
雨后的天空悬浮着大量 的细小水珠,太阳光照射到 这些小水珠上,经反射、折 射后发生色散形成绚丽的彩 虹。
如果这些色光刚好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就能 看到彩虹了。
做一做:太阳光的色散 如果没有三棱镜,也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进 行光的色散实验。在深盘中盛一些水,盘边斜放一个 平面镜,使镜的下部浸入水中。让一束阳光照射在水 下的平面镜上,并反射到白墙或白纸上。观察墙壁或 白纸上反射光的颜色。
大海和天空的颜色
海水本身无色透明,但太阳光进入海水中时,因 为太阳光中的蓝光、紫光会被水中粒子阻挡、反射而 均匀地发散到各个方向,其它色光则被吸收,所以我 们的眼睛只看到了被散射出来 的蓝光、紫光,因而大海看上 去呈碧蓝色,同理,天空呈蔚 蓝色也是大气散射了太阳光中 的蓝光、紫光造成的。
新知探究 跟踪训,它们按照
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形成太阳 的可见光谱。
红外线
可见光
紫外线
在可见光谱的红光之外是红外线,紫光之外是紫 外线,人眼都看不见,这部分光叫做不可见光。
1.概念:
光的色散知识点

光的色散知识点
嘿,朋友!今天咱来聊聊超有趣的光的色散知识点呀!
你看,阳光多耀眼啊,那里面可藏着大学问呢!当阳光穿过三棱镜的时候,哇塞,就像变魔术一样,居然变成了七种颜色,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呀!就好比一场色彩的大派对!比如说,彩虹不就是光的色散在天空中开的盛大派对嘛!
那这是咋回事呢?其实啊,光的不同颜色,它们的波长可不一样哦!红光波长最长,紫光波长最短。
这就好像不同身高的人站成一排一样明显呢!
而且你知道吗,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跟光的色散有关系呢!比如彩色电视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让我们看到丰富多彩的画面呀,这多神奇呀!反问你一句,要是没有光的色散,那我们的世界得少多少乐趣呀?
咱再说说,物体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颜色呢?这也是因为光的色散呀!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物体则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就像人有不同的性格一样,是不是特别有意思?
所以呀,光的色散可不只是课本上的知识,它就在我们身边随时出现呢!好好感受这神奇的光的世界吧!。
光的色散知识点

光的色散知识点
什么是光的色散?
光的色散是指当光线通过透明介质时,由于介质的折射率随光
的波长变化而变化,而导致光线被分离成不同波长的颜色的现象。
光的色散是物理光学中的重要概念。
色散的原因
色散的主要原因是不同波长的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根据
光的折射定律,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和方向都会发生改变。
而折射率与光的波长相关,不同波长的光在介质中的折射率也不同,因此产生了色散现象。
色散的类型
色散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正常色散和反常色散。
- 正常色散:当介质的折射率随着波长的增加而增加时,就发
生了正常色散。
例如,水和玻璃对白光的折射就是正常色散的例子。
- 反常色散:当介质的折射率随着波长的增加而减小时,就发
生了反常色散。
这种情况在某些特殊的介质中可以观察到,例如在
具有特定波长范围的材料中。
彩虹的形成
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的经典例子。
当阳光通过空气中的水蒸气
形成的水滴时,光在水滴中发生折射,然后被反射和折射多次,最
终形成一条圆弧形的光谱。
不同波长的光被分离出来,形成了七种
颜色的彩虹。
应用领域
光的色散在许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例如光学仪器、光纤通信、光谱分析等。
理解光的色散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和利
用光学器件,同时也有助于研究光的性质和行为。
以上就是关于光的色散知识点的简要介绍。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八年级上册光的色散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光的色散知识点光的色散是光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光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由于介质折射率不同,在入射角相同时,不同波长的光分散成不同的角度。
下面就八年级上册光的色散知识点做出详细解释。
一、光的色散的定义光的色散是指白光在介质中经过折射会分裂成不同颜色的光,这些光经过一个三棱镜时,不同的颜色光线的折射角不相同,导致从三棱镜出射的光线会表现出一个分列的彩虹色条带。
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二、全反射光线从光疏介质(即折射率低的介质)进入到光密介质(即折射率高的介质)时,会获得足够大的入射角使其发生全反射。
即光不会透过光密介质,而是沿着光疏介质表面发生反射。
这时,由于光线无法进入光密介质,所以不同波长的光线仍按照原来的角度进入光疏介质,在反射之后达到另一个位置。
三、衍射波前是一个波面上的所有点的集合,波前的形状在空间任何地方都与前面的波质量相同。
与波峰或波谷相比,波前越平,波的干涉就越强,波的干涉又会引起光的衍射效应。
四、分光计分光计是用于测量和分离光波的仪器。
基本分光计由一块三棱镜或棱镜组成,第一棱镜将白光分解成不同的颜色,第二个棱镜使得不同颜色的光线分别在组成棱镜的顶角内进入镜筒,观测者可以看到分解的彩虹带。
观测者可以使用分光计将白光分离成它的组成部分,以便确定其中每种波长的能量相对大小。
五、小结刚才我们详细解释了光的色散知识点。
它是光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表现出的颜色成分。
我们还了解了全反射、衍射以及分光计这三种与光的色散概念关系密切的概念。
希望这些内容对于读者对光的色散概念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光的色散
【基础知识】
1、色散
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七种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这七种色光从上至下依次排列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同理,被分解后的色光也可以混合在一起成为白光。
这个现象的产生表明:第一,白光不是单色的,而是由七种单色光组成的复合光;第二,不同的单色光通过三棱镜时偏折的程度是不同,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
【例1】自主探究
在深盘中盛上一些水,盘边斜放一个平面镜,使镜子的下部浸入水中。
让一束阳光水面下的平面镜上,并反射到白墙或白纸上。
观察白墙或白纸上的反射光的颜色。
即可看到彩虹。
原因是:太阳光照射到斜放在水中的镜子时,斜放的镜子和水相当于一个三棱镜,将白光分解为七色光。
2、色光的混合
红、绿、蓝三色光中,任何一种色光都不能由另外两种色光合成。
但红、绿、蓝三色光却可以合成自然界绝大多数色光来,只要适当调配它们之间的比例即可。
色光的合成在科学技术中普遍应用,彩色电视机就是一例。
它的荧光屏上出现的彩色画面,是由红、绿、蓝三原色色点组成的。
显像管内电子枪射出的三个电子束,分别射到屏上显示出红、绿、蓝色的荧光点上,通过分别控制三个电子束的强度,可以改变三光荧光点的亮度。
由于这些色点很小又靠得很近,人眼无法分辨开来,看到的是三个色点的复合,即合成的颜色。
适当的红光和绿光能合成黄色;适当的绿光和蓝光能合成青色;适当的蓝光和红光能合成品红色的光;而适当的红、绿、蓝三色光能合成白光。
因此红、绿、蓝三种颜色被称为“三原色”。
【例2】如图为色光三原色的示意图,图中区域1应标色,区域2应标色。
3、物体的颜色
在光照射到物体上时,一部分光被物体反射,一部分光被物体吸收,不同物体对不同颜色的光反射、吸收和透过的情况不同,因此呈现不同的色彩。
在光的色散实验中,如果在白屏前放置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的其他颜色的光都消失,只留下红色光。
这表明,其他色光都被红色玻璃吸收了,只有红光能够透过。
如果在白屏前放置一块蓝色玻璃,则白屏上只呈现蓝色光。
所以,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的。
在光的色散实验中,如果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红纸上看不到彩色光带,只有被红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其它地方是暗的;如果把绿纸贴在白屏上,在屏上只有绿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
这表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例3】戴蓝色镜片的人看红色的纸,看到的颜色是()
A、红色B、蓝色C、黑色D、白色
【例4】在无其它任何光源的情况下,如果舞台追光灯发出绿光照射到穿白上衣、红裙子的女演员身上,则观众看到她()
A、全身呈绿色B、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红色
C、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
4、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
自然界的色彩种类繁多。
人们可以用红、黄、蓝颜料调出其它色彩,而不能用其它颜料调出这三种色彩,因此,红、黄、蓝称为颜料的“三原色”。
颜料的混合从体质上说是色光的相减。
例如,黄色颜料是从白光中减去了蓝色而留下了红色、绿色成分;紫色颜料是从白光中减去了绿色而留下了红色和蓝色;当黄色和紫色颜料混合在一起时,就只剩下了一种都不吸收的光――红色,因此颜料的混合是运用了减色法。
颜料的合成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
应用。
水彩画中的颜料混合,就是以紫、黄和青三补色作为基本色彩,通过减色法的原理合成的。
这三个基本色彩合成时的比例不同,可以混合出许多色彩来。
照相时,往往在照相机镜头上加上滤色片(带有颜色的平面玻璃片),也是运用了减色法来改变射入胶片上的光线的色光的成分的。
例如,在相机镜头上加橙红色滤色片,主要是减弱了蓝光成分;加浅蓝色滤色片,主要是减弱了红光成分。
5、看不见的光
(1)什么是光谱?什么是红外线?什么是紫外线?
三棱镜可以把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几种不同颜色的光,把它们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
在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有人眼看不见的能量辐射,这种辐射的光线叫红外线;在光谱上紫光以外的部分,有人看不见的光,叫紫外线。
(2)红外线的特点与应用
红外线是可见光谱中红光之外的一种不可见光,而且各种物体都能发出红外线。
它是由英国物理学家赫谢耳在1800年发现的。
红外线的主要特征是热作用强。
各种物体吸收了红外线后温度升高,因此人们利用红外线来加热物品。
工业上用红外线来烘干,家庭用红外线烤箱来烤食品,浴室用的暖灯用红外线来取暖,医疗上用红外线来进行论断和理疗由于红外线穿透云雾的能力比较强,利用灵敏的红外探测器吸收物体发出的红外线,再用电子仪器对吸收的信号时行处理,可以显示出被测物体的形状和特征,这就是红外遥感。
利用红外遥感技术可以对地球时行勘测,寻找水源、监测森林火灾、估测大面积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预报风暴和寒潮等。
红外线在军事上也有重要应用。
红外线可以用来时行遥控。
(3)紫外线的特点及其应用与危害
紫外线是可见光谱中紫光以外的看不见的光,是由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在1801年发现的。
紫外线的主要特点是辐射能力强,具有杀伤力,很容易使照相底片感光。
一切高温物体,如太阳、弧光灯等发出的光都含有紫外线。
紫外线有很强的化学作用,用紫外线照相能辩认出细微差别,例如可以清晰地分辨出留在纸上的指纹。
紫外线有很强的荧光效应,能使许多物质发出荧光。
紫外线还有杀菌消毒作用,医院里常用紫外线来给病房和手术室消毒。
紫外线还能促进生理作用和治疗皮肤病、软骨病等。
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轻则使皮肤粗糙,重则引起皮肤癌。
【知识应用】
1、色光的混合在制作彩色电视机中的应用
红、绿、蓝为色光的三原色,让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得到不同的色光,彩色显像管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例1】在制作彩色电视机的显像管时只需要、、三种色的电子枪,就可以让电视屏幕呈现色彩丰富的画面。
2、色光在放映幻灯、电影时的应用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在放映幻灯、电影时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2】放映电影、幻灯的屏幕常用粗糙的白布做成,其优点在于:一是利用使剧场中各处的观众均能看到画面;二是白布能反射颜色的光,使观众看到色彩丰富的画面。
3、颜色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
光是一种波。
不同颜色的光的波长不同,依照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它们的波长一个比一个短。
大气对光的散射有一个特点:波长较短的光容易被散射,波长较长的光不容易被散射。
蓝光、紫光容易被大气散射,在空气中传不远,因此雾灯不能选用蓝色、紫色。
红光不容易被散射,在空气中可以传播较长的距离,所以用红灯表示“停”;可是人眼对红光的敏感程度不如黄光、绿光,所以用绿光表示通行信号,雾灯的颜色选用了黄光。
【例3】为什么指挥交通的信号灯都用红、黄、绿三种颜色而不同其它颜色?
光有不同的颜色,依照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它们的波长一个比一个短,这些光被地球上的大气向各个方向散射,所以眼睛才能看到来自各个方向的光。
波长
较短的光容易被散射,而波长较长的光不容易被散射,不易被
散射的才有较强的穿透作用,让更远的人看到,如红光、绿光、黄光。
绿光是同际上的通行信号,人眼对黄光的敏感程度要强于红光,到深更半夜,绿灯停用时,就靠中央不停闪烁的黄光来提醒驾驶员注意观察,安全驶过路口。
因此,交通的信号灯都选用红、黄、绿三种颜色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