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志先进事迹发言材料

合集下载

某某同志先进事迹正稿五篇

某某同志先进事迹正稿五篇

某某同志先进事迹正稿五篇第一篇:某某同志先进事迹正稿*****同志先进事迹*****,男,中共党员,年月参军,年月从军队转业至**市********工作。

*****同志从警以来,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忠实地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警察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

特别是担任************之后,他与时俱进,大胆创新,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他立足长远,殚精竭虑,以承接历史的责任感,夯实了********基础建设;他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以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的实际行动,带出一支过硬的民警队伍,确保了监管安全稳定,为人民群众创造了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

在世博安保期间,为****实现“无****逃跑、无狱内重大案件、无自杀、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四无”目标做出了突出贡献。

年,刚参加一年的他就被****评为个教能手,年月他所在的********又被**授予集体三等功一次,同时多位民警也受到了各种形式的表扬和嘉奖。

今年3月,他被****推荐为全省****系统防控甲流先进个人。

一、加强理论学习,以”首要标准”,教育改造**** 为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改造人的需要,*****同志加强学习与教育改造改造****的法律法规知识,针对不同****不同的社会背景,文化水平,犯罪性质,年龄层次等不同情况所反映出的不同思想进行针对性的制定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创新。

他领导****民警抓好各项工作,使********的监管改造工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他始终奉行“首要标准”、始终牢记“教育改造人”为宗旨、始终树立“转化一个危险分子等于培养一个守法公民”的思想,通过不断思索教育改造的方法,对每名****的教育、挽救都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从事****工作四年来,经过他管教并获得新生的的上百名人员中,至今为止无一人重新犯罪,他既是公正、严格执法的执行者,又是人性化管理的推崇者,他认为监区的管理工作既要以法治人,更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感人。

学习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发言稿(两篇)

学习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发言稿(两篇)

学习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发言稿学习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发言稿一党员干部要筑牢公仆情怀核心提示:“公仆情怀”是一切为民的入党初心。

不忘初心,就是不忘入党誓词,不忘我们入党时的郑重承诺。

廖俊波同志曾说:“能够当一个领头人,让23万政和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

出以公心是为公,做好服务是为仆。

“公仆”这看似简单的两个字,做起来却并不简单。

廖俊波同志长期工作在基层一线,他始终饱含着“为民解难”的公仆情怀,对事业无比热忱,对工作孜孜以求,对群众充满感情。

石后乡地处山区,基础薄弱,作为乡镇干部,我们学习廖俊波同志,就是要厚植他“身体力行,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为石后的发展而不懈奋斗。

“公仆情怀”是一切为民的入党初心。

不忘初心,就是不忘入党誓词,不忘我们入党时的郑重承诺。

廖俊波同志曾说:“能够当一个领头人,让23万政和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他牢记党的嘱托,始终将忠诚摆在第一位,将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

政和,原是福建为数不多的贫困县,2011年6月,廖俊波同志任县委书记,他带头扑下身去,工作夜以继日,是大家眼里的“铁人”“工作狂”。

不仅如此,廖俊波同志注重深入群众,他到乡镇考察,不是简单地发号施令,而是与老百姓一起沟通,帮助找原因、想办法、定措施、解决问题。

在他的工作当中,始终贯穿的是老百姓的利益,他用自己一颗炽热的心与老百姓结下鱼水情深的党群、干群关系。

须臾四载,山乡巨变。

政和人民安居乐业,这是廖俊波同志用“一生心系群众”的情怀,留给政和的温馨和感动。

“公仆情怀”是躬身实干的工作理念。

当地群众说:“园区是廖书记用脚步丈量出来的。

”“能到现场,就不在会场”是廖俊波同志始终坚守的工作理念,他对老百姓最关心的、最关注的、最敏感的信访、民生等问题,既不是“纸上谈兵”,也不是“坐而论道”,而是深入到田间地头,深入到群众当中去加以解决。

某同志先进事迹材料参考5篇

某同志先进事迹材料参考5篇

某同志先进事迹材料参考5篇所谓事迹材料的写作就是将某些人的伟大事迹做个记录,一份杰出的事迹材料能够发挥宣传典型,评选先进用用意,以下是作者精心为您推荐的某同志先进事迹材料参考5篇,供大家参考。

某同志先进事迹材料篇1学习张桂梅同志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

她为了不让一名女孩因贫困失学,坚持家访11年,遍访贫困家庭1300多户,行程十余万公里。

她长期拖着病体工作,超量的付出透支了原本羸弱的身体,换来女子高中学生学习的好成绩。

她不遗余力践行着“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用实际行动铺就贫困学子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圆梦之路。

多年来她一直住在学生宿舍,和孩子们吃住在一起,陪伴学生学习生活。

她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贫困地区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人民教师潜心育人的敬业精神和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

学习张桂梅同志执着奋斗、无私奉献的至诚情怀。

她心怀大我,对自己近乎苛刻的节俭,却把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款100多万元全部投入到贫困山区教育中。

长期义务兼任华坪福利院院长,多方奔走筹集善款,20年来含辛茹苦养育136名孤儿,被孩子们亲切称呼为“妈妈”。

她把全部身心献给了祖国西南贫困山区的教育和福利事业,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人民教师以德施教的仁爱之心和至善至美的师者大爱。

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永远忠诚于党和人民,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自觉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将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和使命,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珍视教师职业荣誉和肩负的职责使命,始终保持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将满腔热忱献给党和人民教育事业。

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积极投身教育扶贫,帮助贫困家庭子女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努力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力量。

某同志先进事迹材料篇2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迎来了无数人的点赞和敬仰。

蔡永祥事迹发言稿范文

蔡永祥事迹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向大家讲述一位英勇无畏、无私奉献的英雄——蔡永祥同志的感人事迹。

蔡永祥,1948年出生于安徽省肥东县的一个贫民家庭。

从小,他就立志要为祖国、为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旧社会的苦难中,他深知只有跟着共产党,才有光明的未来、幸福的前途。

因此,他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党和人民的培养。

1966年2月,蔡永祥参军来到六和塔下,成为一名守卫钱塘江大桥的哨兵。

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用实际行动守护着大桥的安全。

在日常生活中,他总是把方便让给他人,把困难留给自己。

他帮助战友洗衣、挑水,关心他人,被同志们称为“半个炊事员”。

1966年10月10日凌晨,蔡永祥在执勤时发现离他40多米的铁轨上横着一根大木头。

此时,由南昌开往北京的列车正飞驰而来。

千钧一发之际,蔡永祥毫不犹豫地迎着列车,奋力将大木头移出轨道。

列车安全通过,大桥得以保全,乘客转危为安。

然而,蔡永祥却因为救险壮烈牺牲,年仅18岁。

蔡永祥同志的英雄事迹感动了全国人民,他被誉为“钱塘江大桥的英雄”、“人民的好战士”。

为了表彰他的英勇行为,他被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并追记一等功。

他的事迹成为亿万人民学习的楷模,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蔡永祥同志的一生是短暂而光辉的。

他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诠释了什么是一心为公、无私奉献。

他身上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英雄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宝贵的精神财富。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学习蔡永祥同志的崇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我们要以他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努力拼搏。

在此,我呼吁大家:1. 深入学习蔡永祥同志的先进事迹,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

2. 以蔡永祥同志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 发扬无私奉献精神,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4. 在工作和生活中,勇于担当,积极进取,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窦桂梅先进事迹发言稿

窦桂梅先进事迹发言稿

窦桂梅先进事迹发言稿大家下午好!我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向大家介绍窦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

窦桂梅同志是我们单位的一名普通职工,但是她在工作中做出了许多杰出的贡献,为公司的发展壮大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窦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

窦桂梅同志是一名敬业、奉献的优秀员工。

多年来,她一直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不计较个人得失,全心全意为公司服务。

她始终将公司的利益放在首位,深入研究工作领域,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她勤勉工作,从不推卸责任,不拖延时间,时刻保持高度的敬业精神,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窦桂梅同志是一个有创新精神的员工。

她对工作充满了热情和激情,在工作中总是能够不断地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在她的带领下,公司的效率不断提高,工作质量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她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勇于尝试新的工作方法,为公司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窦桂梅同志是一位有责任心和担当精神的员工。

在工作中,她严格要求自己,从不因为困难而退缩。

在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时,她总是能够迎难而上,勇往直前,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

她常说:“作为一名员工,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为公司的长远发展负起责任。

”正是凭借着这种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她不仅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任务,还积极参与公司的各项活动,并尽心尽力地为公司做出了贡献。

窦桂梅同志是一名善于团结同事、协同合作的员工。

在她的带领下,工作团队始终高度团结一致,共同为实现公司的目标努力奋斗。

她注重团队建设,积极培养和发展团队成员的能力,为团队的协作和创新能力提供了保障。

她常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团队的力量才是无限的。

”她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始终保持团队的和谐氛围,使团队的战斗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窦桂梅同志以她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她用自己的努力和奉献,为公司创造了辉煌的成绩。

她不仅赢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赞誉,还成为了公司的标杆和榜样。

我们都向她学习,向她看齐,努力做到更优秀,更有担当,更有责任心。

吴延帮先进事迹发言稿

吴延帮先进事迹发言稿

吴延帮先进事迹发言稿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演讲,分享我们敬爱的吴延帮同志的先进事迹。

作为一名优秀的党员干部和企业家,吴延帮同志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地为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奋斗。

吴延帮同志是我们诚信集团董事长,他带领集团快速发展,成为国内外著名的民营企业集团之一。

然而,他的成就并不仅仅体现在企业经营上,更值得我们敬佩的是他在实现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追求卓越,勇担使命作为企业家,吴延帮同志始终追求卓越,对自己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期望。

他身上融合了爱国、创新、远大和感恩的精神,不断挑战自我,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率先崭露头角。

2013年,面对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吴延帮同志带领公司员工团结一心,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创新,迅速调整经营策略,成功实现了企业转型升级。

凭借着优质产品和卓越服务,诚信集团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上获得了良好声誉。

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吴延帮同志始终不忘自己的使命。

他深知企业只有与社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才能取得持久发展。

因此,他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多次捐款捐物,资助困难群体,关注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社会稳定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推动创新,引领行业吴延帮同志始终坚信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他领导集团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推动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始终保持着公司的竞争力。

在公司管理上,他引进了先进的信息化系统,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他还鼓励员工创新,设立了技术研发中心,吸引了一大批科研人员加入,大大提升了公司的创新能力。

吴延帮同志还积极参与和推动行业的发展。

他担任了一些行业组织的职务,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和政策,为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他还积极跟踪国际市场动态,引进国外先进的科研成果,带领公司走向国际。

三、严格要求,务实奉献吴延帮同志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工作,为企业发展默默努力。

功勋员工事迹发言稿(3篇)

功勋员工事迹发言稿(3篇)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向大家分享一位我们公司功勋员工的事迹。

这位员工,用他的辛勤付出、无私奉献和卓越成绩,诠释了“功勋员工”的深刻内涵。

在此,我要向大家隆重介绍这位令人敬佩的同事——张伟。

张伟,男,35岁,本科学历,2008年加入我们公司,至今已有15个年头。

在这15年里,他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他的事迹,感受他的精神风貌。

一、勤奋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张伟深知,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必须具备扎实的业务能力和过硬的专业素质。

因此,他始终坚持学习,不断提升自己。

在工作中,他刻苦钻研业务知识,虚心向同事请教,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在他的努力下,他先后取得了多个专业证书,成为公司业务骨干。

二、爱岗敬业,全力以赴完成工作任务张伟始终把公司的利益放在首位,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在工作中,他兢兢业业,全力以赴,确保每项任务都能按时保质完成。

面对困难和挑战,他从不退缩,总是迎难而上。

正是因为他的这种精神,他所在的项目团队多次荣获公司优秀团队称号。

三、无私奉献,关爱同事张伟不仅在工作中表现出色,在生活中也乐于助人,关心同事。

他深知,一个团队的力量来源于每个成员的团结协作。

因此,他总是主动关心同事的生活,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在同事遇到问题时,他总是第一个站出来,出谋划策,共同面对。

在他的带领下,团队氛围融洽,凝聚力不断增强。

四、勇于创新,推动公司发展张伟在工作中始终保持创新意识,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法。

他善于总结经验,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公司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智慧。

在他的努力下,公司多个项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公司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五、恪守职业道德,树立良好形象张伟深知,作为一名企业员工,必须恪守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他严格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廉洁自律,诚实守信。

在生活中,他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弘扬正能量,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先进人物事迹演讲稿4篇

先进人物事迹演讲稿4篇

先进人物事迹演讲稿4篇先进人物身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的地方?他们为什么就可以做到那么优秀?下面不如来看看店铺跟大家分享的事迹演讲稿,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先进人物事迹演讲稿1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和朋友们:大家好!李林森同志是一位公道正派的组织部长、一位燃烧生命书写忠诚的共产党人、一位英年早逝的组织部长、一位燃尽生命照亮信仰的共产党人;他言行透着务实,举止写着求真, 把优秀做为一种习惯。

把辛苦做为一种财富,把形象做为一种生命。

我们所有的教师都应该向他学习。

20XX年 7 月 31 日,年仅 42 岁的四川达州万源市委、组织部长李林森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不幸辞世。

李林森是 20XX年 7 月被确诊为肝癌晚期的,但他隐瞒病情忘我工作了近两年时间。

他是新时期焦裕禄、孔繁森式的先进典型,是王瑛、王彦生式的好干部。

他短暂的一生, 充分展示了新时期基层党员领导干部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的时代品格,生动诠释了一名领导干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

什么人才是人民的公仆?什么人才是基层党员干部的典范形象?在新时期,如何才能把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重塑在老百姓的心坎上?李林森以最平凡、最质朴、最不起眼的方式,做出了自己最真诚的回答。

他把事业当命。

李林森同志一生对党忠诚、信念坚定。

他身患肝癌、肺癌近两年来 , 强忍癌症晚期及多次高难度手术的痛苦折磨 , 忘我地一心扑在工作上 , 直至生命垂危被送进医院 , 仍然把病房当办公室 , 夜以继日为党的事业和山里老百姓脱贫呕心沥血。

他对党、对事业的无限忠诚;他始终保持昂扬奋进、主动作为的精神状态;他创先进、争优秀的辉煌业绩,最后汇成老百姓口中的一句话“这样的领导,我们爱”。

他把群众当命。

李林森同志工作的中心、活动的轴心,几乎都围绕着三个字“老百姓”。

李林森同志的为官之道是: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公仆就是为人民服务的。

位置可能不同,岗位可能不同,分工也可能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同志先进事迹发言材料
各位领导:
万分感谢组织领导给机会让我在这隆重庄严的会上介绍我们的老支书xxx同志的生平事迹。

xxx同志出生于xxx年,xxxx年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78年到大队任会计、民兵营长,xx年任村主任,xx年任村支书。

在xx多年村干部的岗位上,他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心中装着人民群众,带领一班人以身作则,顽强拼搏,使村里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群众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他在身患绝症的日子里,仍带病工作,终因操劳过度,于20XX年9月倒在工作岗位上,年仅50岁。

下面我从4个方面向各位作个介绍。

一、带队伍,牢记宗旨作表率
他深深的懂得,一个地方工作的好坏,党群、干
群关系如何,关键是支部、核心是支书。

因此,上任伊始,他把强班子、带队伍作为头等大事常抓不懈。

为了提高支部一班人的理论素质和领导水平,十几年来组织支部一班人长期坚持学习制度和党内生活制度,对一些难点、热点问题经常作中心发言,从而提高了一班人对党的政策的认识,增强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他善于发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定期不定期的找党员谈心交心,使每个党员对党忠心,对工作用心,对群众热心,在他任支书期间没有一个党员闹情绪,没有一个干部闹矛盾;他始终牢记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一些重大问题的决定上,广泛征求意见,充分发扬民主,决不搞“一言堂”、“家长制”;他一直告诫自己要“正人先正己”,要求别人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好。

正因为如此,xxx的党支部班子是有史以来最稳定、最团结、最值得群众信赖拥护的班子。

二、谋发展,带领群众共致富
1990年以前,xxx一直是个县乡有名的班子弱、人心散、干部思想杂、群众情绪低、致富无门路的贫困小山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500多元。

为改变贫穷落后面貌,他带领村民搞起了杂交水稻制种,由村干部先示范,成功了在全村推广,两年后村民纯收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