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钢筋计算实例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钢筋算量过程计算实例

钢筋算量过程计算实例

1梁筋在钢筋的计算过程中,梁筋的计算是最为复杂的,因为它需要计算上部通长筋、支座钢筋、中部钢筋(腰筋、扭筋)、底筋、箍筋、拉筋、吊筋,当遇到有悬挑的时候还需要锚固长度还与非悬挑不一致,因此,需要详细了解03G-101,在此以上图为例进行说明。

1.1上部通长筋1)上部通长筋=通跨净长度+搭接长度+2*锚固长度(当处于中间楼层)2φ25=(7.2*4-0.45*2+38*0.025*1.2*2+2*38*0.025)*2说明:搭接长度以12米为定尺长度,即12m一搭接。

该工程为一级抗震,混凝土的等级为C30,锚固长度按表1-1取38d,表1-1搭接长度按照下表1-2以1.2*锚固长度取值表1-22)上部通长筋=梁总长+搭接长度+2*锚固长度(当处于基础层,该部分钢筋锚固到梁底)2φ25=(7.2*4-0.03*2+38*0.025*1.2*2+2*(0.7-0.03*2))*2保护层按照下表1-3取值:(在本工程中取30)表1-33)当然,有时候遇到悬挑钢筋的时候,如下图,还需要计算弯折部分的钢筋,详见国标。

1.2支座钢筋○1轴支座筋6Ф25 4/2其中2Ф25是通长的,所以上2Ф25=(1/3*(7.2-0.45-0.325) +38*0.025)*2下2Ф25=(1/4*(7.2-0.45-0.325) +38*0.025)*2○3轴支座筋8Ф25 4/4所以上2Ф25=(1/3*(7.2-0.325-0.325)*2+0.65)*2(相邻两跨净跨取大值)下4Ф25=(1/4*(7.2-0.325-0.325)*2+0.65)*4○4轴支座筋2Ф25/ 2Ф22所以下2Ф22=(1/4*(7.2-0.325-0.325) +0.325)*26Ф25 4/2上2Ф25=(2/3*(7.2-0.325-0.325) +0.65)*2下2Ф25=(2/4*(7.2-0.325-0.325) +0.325+1.2*38*0.025)*2 ○5轴支座钢筋同○3轴支座钢筋上2Ф25=1/3*(7.2-0.45-0.325)*2下2Ф25=1/4*(7.2-0.45-0.325)*2○6轴支座钢筋同○1轴支座钢筋8Ф25 4/4上2Ф25=(1/3*(7.2-0.45-0.325) +38*0.025)*2下4Ф25=(1/4*(7.2-0.45-0.325) +38*0.025)*48Ф10(2)指的是吊筋处的箍筋1.3架立钢筋○1~○34Ф12=(1/3*(7.2-0.45-0.325) +2*0.15)*4○3~○44Ф12=(1/3*(7.2-0.325-0.325) +2*0.15)*4○4~○54Ф12=(1/3*(7.2-0.325-0.325) +2*0.15)*4○5~○64Ф12=(1/3*(7.2-0.45-0.325) +2*0.15)*41.4腰筋腰筋=跨净长+搭接长度+2*15*d(当为抗扭筋时,+2*锚固长度)所以在本题目中,配G6Ф12=(7.2*4-0.45*2+2*15*0.012+1.2*34*0.012)*61.5底筋1)、当为通常筋=净跨长+搭接长度+2*锚固长度2)、当为本题中时,分别进行计算○1、每跨的5Ф25为通常的,所以5Ф25=(7.2*4-0.45*2+2*38*0.025*1.2+2*38*0.025)*5 ○2、○1~○33Ф25=(7.2-0.325-0.45+38*0.025+1.2*38*0.025)*3○3~○4(即不伸入支座的钢筋=净跨-2*0.1*ln1)8Ф25 3(-3)/5=3*(7.2-0.325*2-0.1*(7.2-0.325*2)*2)○4~○6其中的2Ф25=(7.2*2-0.325-0.45+1.2*38*0.025*2+38*0.025)*2 ○4~○5其中的1Ф25=7.2-0.325*2+1.2*38*0.025*21.6箍筋箍筋单长=(长+宽)*2-8*保护层+20*d(二肢箍)箍筋数量=加密区/加密区间距+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吊筋处增加数量箍筋单长φ10=(0.3+0.7)*2-8*0.03+20*0.01箍筋数量=(1.2+2*0.7*7)/0.1+(7.2*4+0.15*2-1.2-2*0.7*7-0.35)/0.2+8(○1~○3跨中次梁宽为250,则8φ10相当于间距为50)(1.2是图中注明的加密区范围,未注明按照规范进行计算)注:二肢箍是箍筋中最简单的类型,当出现多肢箍时,需要小心计算,多肢箍在柱箍筋中举例。

框架梁钢筋配筋率计算实例

框架梁钢筋配筋率计算实例

框架梁的钢筋配筋率是根据设计要求和构件尺寸计算出来的,下面是一个简单的实例:假设有一个宽度为400毫米、高度为600毫米的矩形截面框架梁,长度为5米,设计要求承受最大荷载为100吨。

假定采用HRB400级别的钢筋,则可以按如下步骤计算梁的钢筋配筋率:1. 计算梁的截面面积:截面面积=宽度×高度=0.4m×0.6m=0.24平方米。

2. 根据设计要求计算梁的弯矩:最大弯矩=M=100吨×5米×10=5000kN·m。

3. 假设采用直径为20毫米的HRB400钢筋进行配筋,则单根钢筋的抗弯能力为Asfy=π×(20毫米/2)²×275MPa≈1539.38mm²。

4. 确定钢筋的配筋率:As/A=5000kN·m/(0.24m²×275MPa)=76.32%。

5. 对于钢筋的层间距离,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可按照以下公式计算:h0=0.45×min(h, b)≈0.45×400毫米≈180毫米。

6. 计算钢筋的数量:As=As/A×A=0.76×0.24平方米×1539.38mm²≈281.67mm²。

因此,需要配筋的钢筋根数N≈281.67mm²/1539.38mm ²≈0.183根。

7. 将钢筋等分到每层中,计算每层的钢筋根数:每层钢筋根数=N/2≈0.09根。

8. 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确定钢筋的位置、间距和弯曲半径等参数。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计算仅为示例,实际的梁的钢筋配筋率需要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和结构尺寸进行计算。

梁钢筋计算与案例

梁钢筋计算与案例

2. 一级抗震加密区>=2Hb,二至四级>=1.5Hb
完整钢骨架图
识图 分析在平法中出现的钢筋类型
1、梁上部贯通钢筋 2、梁支座负筋 3、梁中间支座负筋 4、梁下部钢筋 5、腰筋
6、拉筋
7、箍筋 8、吊筋 9、架立钢筋
梁上部钢筋计算
上部通长筋 上部支座负筋
梁上部通长钢筋长度计算
计算效果:
下部钢筋非通长筋
计算公式:(Ln净跨长 注:下部钢筋 不分上下排) 框架梁下部钢筋=净跨长度+2*锚固
下部钢筋非通长筋计算公式
边跨下部筋长度=本身净跨+左锚固+右锚固(中间支座锚固)
下部钢筋非通长筋计算公式
中间跨下部筋长度=本身净跨+左锚固+右锚固
下部钢筋非通长筋的锚固
下部不伸入支座的钢筋
梁的平法钢筋计算
梁钢筋骨架
一、梁钢筋平法识图
梁的平面注写方式就是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 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梁,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及 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梁平面施工图
李P185 6-1-7
返回
梁的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集中标注表 达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当集 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
3600
50 >=1.5Hb >=500 >=Lae >=0.5Hc+5d
15d
>=Lae >=0.5Hc+5d
>=Lae >=0.5Hc+5d
5800
梁配筋
3600
2800
说明: 1. Lae:纵向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250mm) Ln: 梁净跨; Hc: 柱截面沿框架方向的高度

梁的钢筋计算规则和公式

梁的钢筋计算规则和公式

梁的钢筋计算规则和公式梁的钢筋计算规则及公式
1、单跨梁钢筋的计算公式:直钢筋净长=L-2C;弯起钢筋净长=L-2C+2×0.414(0.268或0.577)×弯起高度;弯起钢筋两端带直钩净长=L-2C+2×0.414(0.268或0.577)×弯起高度+2×(梁高-保护层厚度×2);
2、多跨梁钢筋的计算公式:
(1)首跨钢筋的计算:上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端支座负筋长度=设计构造长度+端支座锚固值;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2)中间跨钢筋的计算:中间支座负筋长度=两边跨设计构造长度+中间支座值;
(3)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d)×2+(梁高-2×保护层+2d)×2+14d或24d;
箍筋根数=(梁净长-100MM)/设计间距+1,加密区另计;
(4)腰筋、拉筋、吊筋应按构造要求计算其长度。

1。

梁钢筋长度计算公式

梁钢筋长度计算公式

梁钢筋长度计算公式1.钢筋长度计算公式:在梁底面和顶面的纵向钢筋一般是按照水平面上的曲线计算,即假设梁的曲线为圆弧,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L=2π(R-D/2)+2√(h^2+(D/2)^2)其中,L为钢筋长度,R为梁的曲率半径,D为梁的直径,h为梁高。

此公式适用于梁的跨度较大,曲率半径较小的情况。

2.梁受压钢筋长度计算公式:在梁的底部受压区域,通常会设置纵向受压钢筋(又称主筋)来承受弯矩引起的压力,其长度计算公式如下:Lc=(2h-Dc)+π(R-D/2)其中,Lc为受压钢筋长度,Dc为纵向受压钢筋的直径。

需要注意的是,梁的受压区域一般是重新计算的,通常为梁高的一半。

3.梁受弯钢筋长度计算公式:在梁的底部受拉区域,通常会设置纵向受拉钢筋(又称为弯曲钢筋),其长度计算公式如下:Ls = 2[hp - (Dc/2 + Φd)]其中,Ls为受弯钢筋长度,hp为纵向受拉钢筋到梁底面的距离,Φd为受拉钢筋的直径。

4.梁剪力钢筋长度计算公式:在梁的剪力区域,通常会设置纵向受拉钢筋(又称为剪切钢筋),其长度计算公式如下:Lv = 2d + 2hp + (D c/2 + Φd) + 2d'其中,Lv为剪力钢筋长度,d为纵向受拉钢筋到梁底面的距离,hp为纵向受拉钢筋到梁底面的距离,d'为受拉钢筋与梁边缘的最小距离。

5.其他因素的考虑:不同设计规范可能会根据特殊情况进行修正,例如温度和构造变形等因素的考虑。

此外,在实际工程中,还需要考虑钢筋的连接和延伸长度等。

因此,在具体设计时,还需要参考相关规范,并结合具体工程条件进行相关的计算和设计。

以上是常见的梁钢筋长度计算公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设计规范进行具体的计算。

在实际工程中,还需要注意其他因素的考虑,以确保结构的安全和合理性。

钢筋(第三章)梁钢筋的计算

钢筋(第三章)梁钢筋的计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8.框架梁钢筋计算——箍筋 1)箍筋长度=[(b—2 ×保护层厚度)+(h—2 ×保护层厚 度)] ×2+1.9d ×2+max(10d,75) ×2
8.框架梁钢筋计算——箍筋 2)箍筋根数=加密区根数×2+非加密区根数 加密区根数=(加密区长度—50)/加密区间距+1 非加密区根数=(净跨长—加密区长× 2)/非加密区间 距—1 3)加密区长度: 【例3-4-1】 1级抗震:max(梁高hb ×2,500) F 2~4级抗震:max(梁高hb ×1.5,500)
第二排端支座负筋 =ln/4+max[(laE), (0.4labE+15d),(支座宽—保护层 +15d)]
Ln取第一跨净长
6.框架梁钢筋计算——梁上部负筋
2、梁中间支座负筋
第一排中间支座负筋=ln/3 × 2+hc
Ln取左右跨中较大值
第二排中间支座负筋=ln/4 × 2+hc
Ln取左右跨中较大值
2、屋面框架梁钢筋计算——第二排负筋
(1)上部纵筋下弯至梁底: 屋面框架梁上部第一排负筋长度=净跨Ln1/4十(左端 支座宽—保护层)十弯折(梁高—保护层)
(2)上部纵筋下弯1.7LabE: 屋面框架梁上部第一排负筋长度=净跨Ln1/4十(左端 支座宽—保护层)十1.7LabE×2
4、平面注写方式——集中标注
梁上下通长筋和架立筋: 4.梁上下通长筋和架立筋 1)上部通长筋;(下部通长筋) 2)通长筋+(架立筋)
a.如果只有上部通长筋,没有下部通长筋,则在集中标注只表示上部通长筋。 b.如果同时有上部通长筋和下部通长筋,用分号“; ”隔开。 比如: 2 22;3 25 表示

梁钢筋计算(框架梁步骤解析)

梁钢筋计算(框架梁步骤解析)

05
框架梁的钢筋施工注意事项
钢筋的加工与运
钢筋加工
根据设计图纸,对钢筋进行切割 、弯曲、调直等加工,确保钢筋 的尺寸和形状符合要求。
钢筋运输
加工好的钢筋应妥善放置在运输 工具上,确保在运输过程中不发 生变形或损坏。
钢筋的安装与固定
钢筋安装
按照设计图纸,将钢筋安装到相应的 位置,确保钢筋的位置和间距准确无 误。
实例三:悬臂梁的钢筋计算
01 02 03 04
悬臂梁是一种常见的梁结构,其受力特点是在一端承受集中荷载或均 布荷载,另一端无支座。
钢筋计算需要考虑梁的长度、荷载情况、混凝土强度等级等因素。
通常需要配置底部钢筋和侧面钢筋,并确保满足承载力和稳定性要求 。
计算公式包括弯矩公式、剪力公式、承载力公式等,需根据具体情况 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钢筋固定
采用适当的固定措施,如焊接、螺栓 连接等,确保钢筋在浇筑混凝土时不 会移位或变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避 免出现焊接不牢、焊缝不均匀等问题。
连接方式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连接方式,如绑扎、 机械连接等,确保钢筋之间的连接牢固可靠。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4
框架梁的钢筋计算实例
实例一:简支梁的钢筋计算
简支梁是一种常见的梁结构, 其受力特点是在跨中承受集中
荷载或均布荷载。
钢筋计算需要考虑梁的跨度、 荷载情况、混凝土强度等级等
因素。
通常需要配置底部钢筋和侧面 钢筋,并确保满足承载力和稳 定性要求。
计算公式包括弯矩公式、剪力 公式、承载力公式等,需根据 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 计算。
梁钢筋计算(框架梁步骤解析 )
目录
• 梁钢筋计算概述 • 框架梁的受力分析 • 框架梁的钢筋布置 • 框架梁的钢筋计算实例 • 框架梁的钢筋施工注意事项

梁的钢筋算量

梁的钢筋算量

梁的钢筋算量的实用性
考虑施工的可操作性
01
在计算梁的钢筋量时,应充分考虑施工的可操作性,避免出现
难以施工的情况。
考虑成本效益
02
在满足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降低钢筋的使用量,以降
低工程成本。
考虑抗震性能
03
在计算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梁的抗震性能,合理配置钢筋,以
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THANKS
03
梁的钢筋算量实例
基础梁钢筋算量实例
总结词
基础梁是建筑物中承受上部荷载的梁,其钢筋算量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梁的 跨度、承载力要求等。
详细描述
基础梁的钢筋算量需要考虑梁的跨度、承载力要求、混凝土等级和保护层厚度 等因素。根据这些因素,计算出梁的箍筋数量、直径和间距,以及梁侧面的纵 向钢筋数量和直径。
感谢观看
主梁钢筋算量实例
总结词
主梁是建筑物中主要的承重结构之一,其钢筋算量需要考虑到梁的长度、截面尺寸和承载力要求等因 素。
详细描述
主梁的钢筋算量需要考虑梁的长度、截面尺寸、承载力要求、混凝土等级和保护层厚度等因素。根据 这些因素,计算出梁的底部和顶部钢筋数量、直径和间距,以及抗剪切钢筋的数量和直径。
次梁钢筋算量实例
总结词
次梁是建筑物中辅助主梁承受荷载的梁,其钢筋算量需要考虑到梁的长度、截面尺寸和承载力要求等因素。
详细描述
次梁的钢筋算量需要考虑梁的长度、截面尺寸、承载力要求、混凝土等级和保护层厚度等因素。根据这些因素, 计算出梁的底部钢筋数量、直径和间距,以及抗剪切钢筋的数量和直径。同时还需要考虑次梁与主梁的连接方式, 以确定次梁的侧面钢筋数量和直径。
和稳定性。
箍筋
用于固定梁的主筋,增 加梁的整体稳定性,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楼层跨架梁:单跨梁
(6)吊筋 2φ18
单根长 = b + 50×2 + 2×( h -2c) / cos45。(60。)+20d×2 根数与级别:见图纸标注。
1、楼层跨架梁:单跨梁
(7)附加箍筋
8 10(2)
该区域梁正常箍筋 或加密区箍筋照设
(二)梁钢筋工程量计算
2、楼层跨架梁:多跨梁 例:图纸16页KL1
1、楼层跨架梁:单跨梁
(1)纵向受力筋 03G101-1P54
1、楼层跨架梁:单跨梁
纵向受力筋工程量计算表
方法
L=净跨长+左锚固长+右锚固长
根数
计算 过程
净跨
左右支座锚固长 取 LaE 大 值 0.4LaE+15d
查图
公式
hc – c + 15d
1、楼层跨架梁:单跨梁
(2)箍筋 箍筋总长 = 单根长×根数
标注;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 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去不注。
(一)梁钢筋平法标注
梁下部不伸入支座的钢筋标注 • 当梁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将不伸入支座
的下部纵筋的数量写到“()”内,并在数量前加“”号;
梁下部纵筋:6 25 2(-2)/4
2 25 +3 22(-3) /5 25
拉筋配置03G101-1P62
1、楼层跨架梁:单跨梁
单根长
拉筋长=b – 2c + 4d +1.9d×2 + 2max(10d,75mm)
拉筋直径取值:梁宽≤350取6mm,>350取8mm 拉筋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间距*2+1))*排数
1、楼层跨架梁:单跨梁
例:计算WKL3拉筋长度、每套箍筋总长
• 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一)梁钢筋平法标注
集中标注内容
• (1)梁编号; • (2)梁的截面信息; • (3)梁的箍筋信息; • (4)梁的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 • (5)梁的下部通长筋; • (6)梁的侧面纵筋信息; • (7)梁顶面标高高差;
3.57梁配筋图
(一)梁钢筋平法标注
箍筋标注
1、楼层跨架梁:单跨梁
(5)侧面构造筋、扭筋(03G101-1P24、P62) 例:图纸18页WKL3
当为梁侧面构造钢筋时,其搭接与锚固长度可取 为15d;
当为梁侧面受扭钢筋时,其搭接长度为ll或llE(抗 震);其锚固长度与方式同框架梁的下部纵筋。
例:计算WKL1侧面构造筋工程量。 思考:假如WKL1侧面为扭筋,其单根长度如何 计算。
二、梁钢筋
通常情况下梁的钢筋有哪些?
1
1
• 上:上部通长筋 • 中:侧面纵向钢筋-构造或抗扭 • 下:下部钢筋(通长筋或不通长) • 左:左支座钢筋 • 中:架立钢筋或跨中钢筋 • 右:右支座钢筋 • 箍筋 • 附加钢筋:吊筋、次梁加筋、加腋钢筋
二、梁钢筋
(一)梁钢筋平法标注
• 标注方式: 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 原位标注: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
作业
计算P16页KL2钢筋工程量
类别
级别
单根长
根数
上通常筋
25
下通常筋
25
支座负筋
25
箍筋
φ8
1、楼层跨架梁:单跨梁
(4)架立筋(03G101-1P54) 例:图纸18页KL3
注:当梁的上部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 筋时,其中架立筋的搭接长度为 150
✓ 架立筋长度=净跨长-净跨长/3*2+150*2
箍筋根数计算(03G101-1P62)
一级抗震
加密区根数=(2×梁高-50)
/加密间距+1 非加密区根数=(净跨 长-左加密区-右加密区
)/非加密间距-1
总根数=加密×2+非加密
1、楼层跨架梁:单跨梁
箍筋根数计算(03G101-1P62)
箍筋根数计算表
方法
计算 过程
左加密区根数+非加密区根数+右加密区根数 合计
KL1钢筋工程量
通常筋 第一跨 第二跨 第三跨
类别
上部4 25
下部非贯通筋4 25 箍筋
1、楼层跨架梁:单跨梁 例:图纸16页KL5:一级抗震,砼C25,室内正 常环境。
KL5(1)240×500 φ8@100/200(2) 4 22; 4 22
4500
1、楼层跨架梁:单跨梁
(1)纵向受力筋 L=左锚固长+净跨长+右锚固长+搭接长
净跨长=4.5 – 0.4 = 4.1m 锚固长则需根据03G101-1P54,结合构件和支座 尺寸综合确定。
G:侧面构造钢筋 N:侧面受扭钢筋
(一)梁钢筋平法标注
原位标注的规定
• 原位标注的纵筋信息中包含集中标注的通长筋信息; • 当纵筋多余一排时,用“/”将各排隔开; • 当同排纵筋有多种直径时,用“+”号连接,将角部纵筋
写在前面; • 架立筋原位标注; • 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在支座两边分别
• 1、箍筋信息包括级别、直径、间距、肢数;不同间距或 直径之间用“/”隔开;
• 2、当抗震结构中的非框架、悬挑梁、井字梁及非抗震结 构中的各类梁采用不同的箍筋间距及肢数时,也用斜线 “/”隔开。注写时,先注写梁支座端部的箍筋,在斜线 后注写梁跨中部分的箍筋间距及肢数。
(一)梁钢筋平法标注
梁侧面钢筋标注 • 当梁腹板高度hw≥450时,须配置纵向钢筋 • 侧面构造钢筋:
(一)梁钢筋平法标注
附加箍筋或吊筋
• 附加箍筋或吊筋,将其直接画在平面图上的主梁上,用线 引注总配筋值(附加箍筋的肢数注在括号内),当多数附加 箍筋或吊筋相同时,可在梁平法施工图上统一注明,少数 于统一注明值不同时,再原位引注。
2φ18
该区域梁正常箍筋或加 密区箍筋照设
二、梁钢筋
(二)梁钢筋工程量计算
箍筋单根长
1号箍筋长度=2×( b+h)- 8c + 8d + 1.9d×2 + max(10d,75mm) ×2
2号箍筋 2梁 长下 b部 2cD 第一 1排 间纵 距 D 筋 数 2 根 (h2 数 c)
4d1.9d22ma1x d 0,7 ( m 5)m
例:计算KL5、KL3单根箍筋长度
1、楼层跨架梁:单跨梁
左右加密区根数
加2h密 b 间 50距1
非加密区根数
加密区+
非加密区
净跨非 长加 左密 右间 加距 密区长 1
公式
1、楼层跨架梁:单跨梁级别
单根长
根数
上通常筋
22
下通常筋
22
箍筋
φ8
1、楼层跨架梁:单跨梁
(3)支座负筋(03G101-1P54) 例:图纸16页KL2
✓ 第一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3 ✓ 第二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