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数据里的世界第一

合集下载

中国历年重要经济数据汇总含GDP95

中国历年重要经济数据汇总含GDP95

中国历年重要经济数据汇总含GDP95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之一,其经济发展速度也是世界瞩目的焦点。

自1995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各项经济数据也得到了长足的提升。

本文将从GDP、人口、贸易、投资和消费等方面,对中国历年重要经济数据进行汇总分析。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中国的GDP数据。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最重要指标之一。

自1995年以来,中国的GDP呈现出了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

1995年,中国的GDP总量为8,609.5亿美元,而到2019年,这一数字已经达到了14.41万亿美元。

这个数字的增长速度是非常惊人的,标志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

在人口方面,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995年,中国的人口总数约为12.5亿人,而到2019年,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了14亿人。

人口增长对于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国庞大的人口规模为经济提供了巨大的劳动力资源和市场潜力。

贸易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1995年以来,中国的贸易总额呈现出了迅猛增长的趋势。

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

2019年,中国的货物贸易总额已经超过了4.6万亿美元,远远超过了1995年的1808.6亿美元。

中国的贸易数据还反映了其在全球贸易中的日益重要地位。

投资也是中国经济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自1995年以来,中国的投资总额呈现出了快速增长的趋势。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中国的投资从4202.2亿美元增长到了2019年的55.7万亿美元。

这一数字的增长主要归功于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政策,以及对基础设施和科技领域的大规模投资。

最后,消费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5年,中国的居民消费水平相对较低,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收入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中国的消费总额也在不断增长。

2019年,中国的居民消费总额已经超过了4.9万亿美元,远远超过了1995年的1122.7亿美元。

这说明中国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和日益增长的中产阶级消费能力。

近五年来世界主要国家的GDP数据分析

近五年来世界主要国家的GDP数据分析

毕业设计(报告)题目近五年世界主要国家的GDP资料系(部)经济管理系专业电子商务教师黄戎学生蒋银军学号 3 62008-2013 世界GDP排行榜一:2009年世界前十国家的GDP排行根据数据分析:美国2009年14.42万亿美元,继续居世界首位。

但其实际经济增长率仅为1.4%,是其近十多年来最低的,表明美国经济衰退已不可避免,什么时候能复苏尚不能确定。

名义增长率方面,2009年美国GDP仅增长了3.9%,而其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上涨4.2%,其PPI则是负增长,说明美国通缩的趋势已经显现。

由于美国GDP总量比第2名日本、第3名中国、第4名德国的总和还多1.4万多亿美元,表明美国的领先优势未来二三十年内不可动摇。

2009年以美元计算的日本GDP为4.844万亿,名义增长了11.5%,这主要因为去年下半年最后几个月日元对美元大幅度升值,因而拉高了日本以美元计价的名义GDP。

实际增长率日本2009年仅有0.7%,接近于零增长,2009年,日元汇率如果继续保持在高位运行,那对日本经济的打击将是巨大的,因为升值以来的2009年11月份,日本出口负增长27%,12月份负增长35%,2009年1月份继续恶化,有国际机构预测2009年日本经济将负增长2.6%。

也就是说日元如果不贬值,2009年日本以美元计价的名义GDP将只会比2010年略多一点,在4.9-5.1万亿美元之间。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二:2010年世界前十国家的GDP排行根据数据分析:美国和中国、日本的差距还是很大,但是中国和日本的差距却是很小的。

这两个国家的GDP很有可能在以后的时间里发生变换。

日本如果加大对本国发展,在以后可能夺回自己第二的位置。

中国也应该大力发展本国经济。

2010年世界GDP总量前十的依次是美国、中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巴西、意大利、印度、加拿大。

第11-20名依次是俄罗斯、西班牙、墨西哥、韩国、澳大利亚、荷兰、土耳其、印尼、瑞士、波兰。

世界各国gdp快易数据

世界各国gdp快易数据

世界各国gdp快易数据
世界各国GDP快易数据是一种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它可以反映出一
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

根据世界各国GDP快易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世界
上最大的经济体是美国,其GDP总量达到了20.5万亿美元,占全球GDP总量的21.4%,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其次是中国,其GDP总量达到了13.6万亿美元,占全球GDP总量的14.2%,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

此外,根据世界各国GDP快易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欧洲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其GDP总量达到了14.3万亿美元,占全球GDP总量的15.1%,是世界上第三大经济体。

此外,日本的GDP总量达到了4.9万亿美元,占全球GDP总量的5.2%,是世界上第四大经济体。

从世界各国GDP快易数据中可以看出,美国、中国和欧洲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它们的GDP总量占全球GDP总量的比例较高,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这也说明,这三
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经济实力较强,可以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另外,从世界各国GDP快易数据中可以看出,世界上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容小觑,比如日本、印度、德国等国家的GDP总量也较高,这些国家也在为世界经济发展做
出重要贡献。

总之,世界各国GDP快易数据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美国、
中国和欧洲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它们的GDP总量占全球GDP总量的比例较高,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而日本、印度、德国等国家也在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最新-2019年GDP世界排名 中国GDP首超10万亿美元排第二 精品

最新-2019年GDP世界排名 中国GDP首超10万亿美元排第二 精品

2019年GDP世界排名中国GDP首超10万亿美元排第二8000亿美元经济增量相当于再造一个中等经济体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称,中国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保持平稳运行,呈现出增长平稳、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74的经济增速虽然创下中国24年来新低,但是完成了国务院年初确定的75左右的预期目标。

在2019年全球大型经济体中,74的增速依然名列前茅,由此产生的8000亿美元中国经济增量相当于再造了一个中等经济体。

74的增速也符合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增速换挡的客观规律。

从2019年开始,中国经济从两位数或接近两位数的超高速增长阶段进入7-8的中高速增长阶段,这是中国经济在转型升级进程中平衡必要与可能的结果。

已经延续了30多年的中国经济奇迹目前跨入了提质增效的第二季。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说,当前,中国经济已经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由超高速、高速转入中高速,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

权威解读74增长率完成预期目标新常态经济增速降了,结构优化了去年年初,我国确定了增长75左右的预期目标。

马建堂表示,2019年克服诸多压力和挑战,国民经济实现了74的速度,应该说实现了去年75左右的增长目标。

因为无论是去年初的两会,还是前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9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都是75左右,高一点低一点都是75左右。

怎么看待过去的一年?马建堂表示,首先是总体平稳,第二是结构优化。

从产业结构看,去年服务业比重继续提升,这意味着中国经济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加快转变,201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1,快于第一、第二产业,服务业的比重提高到482,这是衡量中国经济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超美国?购买力平价标准高估中国2019年中国经济稳中有进,近期不时有说法称,按照购买力平价标准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对此,马建堂表示,国家统计局不认同这种说法。

购买力平价,简单地说,就是一篮子装了很多服务和商品,购买这一篮子的不同的货币是等价值的,难在一个篮子里的复合商品并不总是完全一样的。

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七

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七

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七
佚名
【期刊名称】《税务(辽宁)》
【年(卷),期】1999(000)009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七位,标志着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显示,在1952年到1998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679亿元增加到79553亿元,年均增长7.7%,远高于同期世界年均增长3%左右的水平。

目前中国经济总量排在美、日、德、法、英、意之后。

目前,中国的谷物、肉类、棉花、花生、油菜籽、水果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已位居世界第一位,茶叶、大豆、甘蔗等产量居世界第三位,钢、煤、水泥、化肥、电视机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发电量、棉布、化纤等产量居世界第二位,糖、原油等产量分居世界第四、第五位。

电话网络规模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

中国用占世界10%的耕地解
【总页数】1页(P33-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10.42
【相关文献】
1.中国经济总量近几年将跃居世界第5位 [J], 吴
2.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三 [J], 邮通达
3.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六位 [J], 无
4.中国经济总量近几年将跃居世界第5位 [J], 无
5.我国化工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一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

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

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当代世界经济格局正在由美国一极向美、欧、亚三极方向发展,其中亚洲的中国经济持续的快速增长尤为令人瞩目。

国内一些媒体乐观地将21世纪称为“中国世纪”,而西方一些人士则将中国的崛起视为威胁,认为中国的生产与消费造成世界能源的短缺、价格的上扬、它国就业机会的丧失、世界粮食紧张、环境恶化……如何看待中国在当代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影响中国和平崛起的主要因素又有哪些?一、中国还不是一个经济强国毫无疑问,中国的国际地位正在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而逐步提高。

从1979年到2003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超过9%,人均GDP从181美元提高到1090美元,2003年GDP达到3.4万亿美元;出口从世界第33位上升到第4位,进口从第24位上升到第3位(见表1)。

2004年1-9月中国进出口贸易达到8285亿美元,全年突破1万亿美元,成为继美国、德国之后世界第三大出口国。

此外,年中外汇储备达到4700亿美元。

2002年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服装出口地。

2003年中国钢铁产量达到2.2亿吨,位居世界第一位。

由于拥有13亿人口,进入小康水平的中国呈现出巨大的消费能力:世界第一大铁、钢、铜消费国,第一大手机销售市场,第二大个人计算机消费市场,第二大石油进口国,第三大汽车销售市场;第五大白金消费国……旺盛的需求吸引跨国公司纷至沓来。

2003年中国成为外资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达到530亿美元。

显然,中国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经济大国,其经济增长对世界其它地区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中国进口的激增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增长的引擎。

不过,应该看到:中国正在走向富裕,正在成为一个消费大国和某些产品的生产大国,但她还不是一个经济强国或世界强国。

从表1中可以看到,中国出口在世界出口比重不到696。

2004年中国在世界经济论坛发表的《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发展竞争力指数排名第44位,企业竞争力指数位居第46位;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发表的国际竞争力排名中位居第24位。

中国经济发展奇迹数数世界第一

中国经济发展奇迹数数世界第一

中国经济有多少个世界第一(2013-10-31 07:24:01)(这是我正在写的新书中的一节,发到博客上与大家分享。

)用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有多少个世界第一,来描述中国今天的强盛程度,也许是相当贴切的。

因为无论对任何好的和有意义的事情,取得第一的成绩都表明在这样一个特定的领域、特定的场合和特定的时点上,你是最棒的。

因此,无论对中国经济的看法如何,只要中国经济发展的哪项指标能够占到世界第一的位置,那绝对是真实地表明中国在这个方面实现了超越和达到强盛的过硬指标。

世界第一工业大国2010年,中国就超过了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

2010年世界制造业总产值为10万亿美元。

其中,中国占世界制造业产出为19.8%,略高于美国的19.4%;但如果用联合国的统计数字,按2011年年初的汇率计算,中国制造业产值为2.05万亿美元,而美国制造业为1.78万亿美元,那么中国制造业产值高出美国就不只是0.4%,而是高达15.2%。

当然,其实中国比美国高出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美国从1895年直到2009年,已经在制造业世界第一的“宝座”上稳坐了114年,而中国制造业能够在产值上一举超过美国,这无疑是中国的一个伟大“历史性跨越”,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的新纪元。

今天,我们在网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少不更事的年轻人,他们居然发议论说,中国现在的成就没有什么了不起,因为中国有13多亿人,就应当有这样大的制造业产值贡献。

他们实在是太无知了。

所以我们还要给他们算另外一笔账,给他们上一课,让他们知道中国这30多年来创造了怎样令人难以置信的经济发展奇迹。

改革开放刚开始的1978年,中国人口9.6亿,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以上,但工业总产值仅为1607亿元人民币,按当时汇率折算,仅为1074.1亿美元,在全球排名远落后于人口比中国少得多的美日德英法意加等发达国家,也大大落后于某些快速发展的新兴国家。

但是,到了2010年,在不到两代人的32年时间里,中国的人口仅增长了不到40%,但中国制造业总产值却增长了18.1倍,翻了九番,试问在世界经济史上,有哪个国家能够做到这一点?再从人均水平看,1978年按当时中国9.6亿人口计算,人均工业产值仅为168.1元人民币(每月只有14元人民币),折合美元为111.9元(每月只有9.3美元);而到了2010年,按此时中国13.41亿人口计算,人均工业产值已达到1528.7美元。

中国经济的世界第一

中国经济的世界第一

中国经济的世界第一用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有多少个世界第一,来描述中国今天的强盛程度,也许是相当贴切的。

因为无论对任何好的和有意义的事情,取得第一的成绩都表明在这样一个特定的领域、特定的场合和特定的时点上,你是最棒的。

因此,无论对中国经济的看法如何,只要中国经济发展的哪项指标能够占到世界第一的位置,那绝对是真实地表明中国在这个方面实现了超越和达到强盛的过硬指标。

世界第一工业大国2010年,中国就超过了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

2010年世界制造业总产值为10万亿美元。

其中,中国占世界制造业产出为19.8%,略高于美国的19.4%;但如果用联合国的统计数字,按2011年年初的汇率计算,中国制造业产值为2.05万亿美元,而美国制造业为1.78万亿美元,那么中国制造业产值高出美国就不只是0.4%,而是高达15.2%。

当然,其实中国比美国高出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美国从1895年直到2009年,已经在制造业世界第一的“宝座”上稳坐了114年,而中国制造业能够在产值上一举超过美国,这无疑是中国的一个伟大“历史性跨越”,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的新纪元。

今天,我们在网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少不更事的年轻人,他们居然发议论说,中国现在的成就没有什么了不起,因为中国有13多亿人,就应当有这样大的制造业产值贡献。

他们实在是太无知了。

所以我们还要给他们算另外一笔账,给他们上一课,让他们知道中国这30多年来创造了怎样令人难以置信的经济发展奇迹。

改革开放刚开始的1978年,中国人口9.6亿,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以上,但工业总产值仅为1607亿元人民币,按当时汇率折算,仅为1074.1亿美元,在全球排名远落后于人口比中国少得多的美日德英法意加等发达国家,也大大落后于某些快速发展的新兴国家。

但是,到了2010年,在不到两代人的32年时间里,中国的人口仅增长了不到40%,但中国制造业总产值却增长了18.1倍,翻了九番,试问在世界经济史上,有哪个国家能够做到这一点?再从人均水平看,1978年按当时中国9.6亿人口计算,人均工业产值仅为168.1元人民币(每月只有14元人民币),折合美元为111.9元(每月只有9.3美元);而到了2010年,按此时中国13.41亿人口计算,人均工业产值已达到1528.7美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读懂了多少中国经济数据里的世界第一?2016-04-15 09:34 来源:贷金所中国/数据/美国用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有多少个世界第一,来描述中国今天的强盛程度,也许是相当贴切的。

然而,你读懂了多少中国经济数据里的世界第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30多年快速发展,年均增速达到9%以上。

高速增长期持续时间和增速都超过了经济起飞时期的日本和亚洲“四小龙”。

用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有多少个世界第一,来描述中国今天的强盛程度,也许是相当贴切的。

然而,你读懂了多少中国经济数据里的世界第一?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多项经济数据,海外机构对中国经济也纷纷发表乐观评论。

IMF12日公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在下调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的同时,将中国今明两年增长预期均上调0.2个百分点,分别升至6.5%和6.2%。

就在IMF发布报告的前一天,世界银行发表半年一次的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形势报告称,中国经济增长逐渐转向平缓和更可持续的增长模式,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长6.7%。

《华尔街日报》此前刊文称,即使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人均GDP只排在全球第99位,远落后于美国的第12位。

这一事实说明,过度关注GDP总量,容易产生误导。

对于中国经济,有人“捧杀”,也有人“棒杀”。

那么,中国经济家底究竟有多厚,实力有多强?来看看下面这些数据。

中国的房价收入比世界第一中国的房价与收入比已达世界之最。

房价收入比是衡量一个国家房地产价格是否超出居民经济承受能力的最通用指标。

通俗地讲,是指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房价越高,房价收入比越大,购房压力也就越大。

通常情况下正常水准以美国为例大概为5倍,而韩国首尔地区为15倍,日本东京圈为8倍,中国一线及沿海城市大概水平经过去一年的疯涨,深圳已经到达令人咋舌的25倍左右。

据相关数显示,中国房价收入比的上行主要是受2015年一线城市和重点二线城市房市回暖导致房价增幅明显攀升,收入增幅远小于房价增幅的影响。

据说,房价收入比在4至6倍之间是比较合理的。

而据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2007年中国的房价收入比平均为15倍,北京为23倍,上海为17倍。

倘若在房价起步阶段就将“房价收入比”指标作为调控参考信号的话,可能各地的“房价收入比”也不会如此“高成长”。

中国外汇储备世界第一中国外汇储备迄今仍居全球之首。

中国央行公布的3月外汇储备数据显示,中国3月外汇储备32125.8亿美元,相比2月的32023.2亿美元,当月实现外汇储备增长102.6亿美元,也是5个月来的首次正增长,这表明跨境资金流出压力明显缓解。

去年12月在美联储加息的冲击下,中国外储规模一度创纪录地下降1079亿美元;今年1月,中国的外储下降994亿美元,2月下降了285.72亿美元。

兴业银行兼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3月外汇储备的增加,估计与贬值趋势暂缓、市场主体选择减少购汇、国有企业将外汇调回国内使用,以及货币互换增加当期储备等因素有关。

此外,由美元贬值、其他货币升值所带来外汇储备汇兑损益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中国电商规模世界第一花旗银行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电子商务规模占到全球规模的39.5%;预计2018年,中国电子商务规模将占到全球的一半以上。

而此前,美国知名电商营销平台Remarkety也曾预测,2015年按网购开支排名的全球十大电商市场中,中国将以5626.6亿美元居全球首位,是排名第二美国的1.6倍。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手机网络购物用户已经达到3.4亿,增长43.9%。

手机网络购物使用比例从2014年的42.4%上升到了54.8%。

同时,中国电商的迅速发展背后有政府的大力推动,2015年的力度尤为明显。

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线上线下互动加快商贸流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意见》,极大地推动了线上线下的协同发展。

各类APP在手机终端的广泛安装、二维码扫码应用的普及,O2O端口、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便捷,极大推进了吃、住、行及旅游、娱乐等生活服务在线化。

中国人出境游消费世界第一2015年中国人超过美国人成为全球出境旅游消费最多的群体。

世界旅游旅行理事会发布的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游客境外旅游消费额高达2150亿美元,较2014年增长了53%,在全球游客消费额中排名第一。

“2150亿美元”,比海湾国家卡塔尔年度经济产出还要多。

世界旅游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国际旅游人次有近11.8亿,相比2014年增长5000万人次(增长4.4%)。

中国继续成为国际游客最大的来源国,其次是美国和英国。

中国人也是境外旅游花销最多的群体,其次是美国人、英国人和德国人。

中国高铁创下多个世界第一运营里程最长。

2014年,贵阳至广州、沪昆高铁杭州至南昌段和长沙至怀化段、兰新等一批高铁新线相继开通。

截至2015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9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

运营时速最高。

时速486.1公里——这是喷气飞机低速巡航的速度!2010年12月3日,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试验段,CRH380AL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创造了时速486.1公里的世界铁路运营第一速。

轮轨试验时速最高。

2011年12月,由中国南车研制的更高速度试验列车,又称500公里试验列车,在中国南车四方股份公司落成,设计速度500公里,在高速列车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创造了605公里的最高轮轨试验速度。

世界等级最高的高铁。

2011年6月,京沪高铁建成投产,这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

它贯穿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江苏、上海7省市,连接环渤海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区,全长1318公里。

世界首条新建高寒高铁。

2012年12月1日,中国首条也是世界第一条新建高寒地区长大高速铁路哈尔滨——大连高铁投入运营。

哈大高铁纵贯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

根据最近30年的气象记录,东北三省全年温差达到80℃,是中国最为寒冷、也是温差最大的地区。

中国高铁在这样冷的地方经受住了考验。

世界单条运营里程最长高铁。

2012年12月26日,全球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京广高铁全线开通运营,全长2298公里,全线设计时速350公里。

最惊人的高铁运量。

高铁以方便、快捷、舒适征服了不少人的心。

2014年,有8亿多人次选择高铁出行,其中最繁忙的是京沪高铁,一条线就有过亿人次乘坐。

中国汽车产销量世界第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汽车产销量均超过2450万辆,创全球历史新高,连续七年蝉联全球第一。

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50.33万辆和2459.76万辆,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分别增长3.3%和4.7%,总体呈现平稳增长态势。

月度产销呈现“中间低两头高”特征,前八个月累计增速逐月下滑,从9月开始回升。

2015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107.94万辆和2114.63万辆,比上年分别增长5.8%和7.3%。

目前,乘用车是我国汽车产品的主体,今年的比例进一步提高,已达到汽车总量的86%。

手机市场世界第一多年以来,中国一直被认为是诸如三星以及苹果等知名品牌的手机代工地。

然而,现在中国自主品牌的智能手机脱颖而出,正在走向成功。

在世界前12家手机制造商中,有9家厂商的总部都位于中国,他们占据了全球智能手机销量的三分之一。

去年,国产手机小米和华为智能手机在华销量首次超越苹果和三星,分别占据了第一和第二的市场份额。

现在,诸如小米、华为、OPPO等智能手机的户外广告在中国各个城市随处可见。

这些自主品牌在零售终端的扩张速度同样惊人。

目前华为在全国拥有逾30000家零售店。

而苹果在全球的零售店不到500家。

中国政府的政策扶持也是智能手机发展的重要因素。

通过采取税收减免、放宽用工限制和环境政策,已经吸引了苹果和三星等知名手机品牌雇佣当地工人制造手机、设立旗舰店。

由此带来的经济发展有目共睹。

产钢和钢铁出口世界第一尽管今年世界钢产量减产了2.8%,中国一如既往仍是世界第一大产钢国。

中国在世界钢铁生产中的份额从去年的49.3%增至49.5%。

日本在排行榜上仍居第二,但因国内需求和出口供应的减少,该国产量下降了5%。

与此同时,美国则跌出了三甲,该国一年来减产超过900万吨,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油价急剧下跌后,来自油气和轧管工厂的美国钢铁产品内需减少。

煤炭排名世界第一中国每年煤炭产量为36.6亿吨,为全球最大产煤国,产量占到全球总产量的一半;为1978年6.1亿吨的6.6倍。

造船排名世界第一中国的造船完工量6021万吨,虽然受全球主要是欧美市场萎缩的影响比上年下降21.4%,但仍位居世界第一位,占到世界总造船量的41%。

水泥排名世界第一中国水泥产量为21.84亿吨,排名世界第一,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0%以上;是1978年6524万吨的33.5倍。

化纤产业排名世界第一中国化纤产量7939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70%;平板玻璃产量7.14亿重量箱,超过世界总产量的50%;工程机械销售总额达590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43%。

集成电路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中国的集成电路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占全球出货量的比重达到90.6%。

黄金产量世界第一受黄金价格低迷影响,2015年我国黄金产量首次出现负增长,但仍将连续9年成为全球最大黄金生产国。

具体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累计生产黄金450.053吨,同比减少1.746吨或0.39%。

其中,黄金矿产金完成379.423吨,有色副产金完成70.630吨。

互联网用户世界第一中国现在可以说五个第一:网络规模全球第一;网络用户全球第一,6.3亿网民;手机用户全球第一,12亿,利用手机上网的人数60%-70%,也是全球第一;再一个就是互联网的交易额大概是全球第一。

这五个第一说明中国确实已经成为一个网络大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