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吉安市小学(幼儿)特高级教师 - 吉安人事人才

合集下载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中的挑战与应对策略研究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中的挑战与应对策略研究

244美眉 2024.2下教研与美育观点交流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中的挑战与应对策略研究王娟(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城北第二中学,江西 吉安 343100)摘 要:本研究以英语学科为背景,探讨了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概念、优势、挑战以及应对策略。

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强调将教学与评价相结合,以实现更全面、有效的学生发展和达成教育目标。

然而,实践中面临着评价体系设计、教学与评价融合、教师角色转变等挑战。

为应对这些挑战,本文提出了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评价体系,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和参与评价能力,加强研究与实践等策略。

展望未来,学校应通过创新评价体系、推动教师培训与跨学科合作,进一步发展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以提升教育质量和培养学生能力。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评价体系;教学优化;教育挑战一、引言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石,承担着培养人才、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使命。

在现代社会,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而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旨在实现教学和评价的有机融合,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概念和特征,旨在通过研究该模式的本质、特点以及实践意义,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并探究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在英语学科中的历史与发展。

包括了解该模式在英语教育领域中的发展历程、及应用情况,同时进行将其与其他模式比较,为其应用提供经验和借鉴。

二、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概述(一)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指将教学与评价无缝结合,实现教学和评价的紧密融合。

传统上,教学和评价往往被看作是两个独立的阶段,教学结束后才进行评价。

而在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下,评价不再是教学结束后的简单总结,而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评价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调整和优化,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在这种模式下,评价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更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7年全省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通过人员名单

2007年全省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通过人员名单

2007年全省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通过人员名单(共503人)一、高校教授62人(其中破格人员7人)(一)省直单位:28人(其中破格人员3人)1、江西公安专科学校(9人)曹云清徐晓玲章剑曾隆满张旭霞吴秋玫谢红英陈雯涂敏2、江西广播电视大学(5人)肖俭伟邱美玲吴维真林顺珠周志明3、江西教育学院(6人)张福荣曾秀应丽君万绍芷郭正航汪小琴4、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7人,其中破格人员3人)欧杰黄春梅洪长礼熊运儿黄俐波(破格)唐勇(破格)罗时万(破格)5、江西省高等院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1人)吴文年(二)南昌市:2人6、南昌教育学院(2人)毛国涛徐灵芝(三)景德镇市:11人(其中破格人员3人)7、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11人,其中破格人员3人)徐艳芳张小萍(破格)洪燕张德山(破格)徐骏宁左梁邦福黄志坚吴丹桂(破格)吴笑萍李建英(四)萍乡市:8人(其中破格人员1人)8、萍乡高等专科学校(8人,其中破格人员1人)马春玲肖善香(破格)李其森官运和何萍黎桂芳郭伟彭豪(五)新余市:4人9、新余高等专科学校(4人)黄健民郭向荣陈裕先付淑英(六)赣州市:5人10、赣南教育学院(5人)王小清江声玉白玛瑞刘志毅刘昌明(七)上饶市:1人11、江西医学院上饶分院(1人)刘巧云(八)抚州市:3人12、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1人)朱荣林13、抚州广播电视大学(2人)吴志康范亚平二、高职教授:103人(其中破格人员7人)(一)省直单位:78人(其中破格人员7人)1、江西财经职业学院(2人)陈宝昌熊熙宝2、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5人)潘建中吴鑫邱国庆章小印张蒂如3、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2人)刘志丽吴良美4、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5人)汪依民卢省花晏志勇胡敏李剑平5、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人)余秀华万峰6、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4人)陆小珍陈世洪曾东东宋墩福7、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人)郑金卢其宜8、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2人)谭吉平黄珍珍9、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6人,其中破格人员2人)吴雪琴吴继锋刘开健张立志黄浩(破格)熊青(破格)10、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4人)武立波周红缨王世瑛刘翌11、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2人,其中破格人员1人)杨旭华黄雪如(破格)12、江西青年职业学院(1人)于波13、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3人,其中破格人员1人)马贵华(破格)张明刘顺华14、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6人,其中破格人员1人)金博(破格)赵维科李健李红饶文英宋君安15、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5人)冯四东聂文广陈华龙涂申年郭文华16、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3人)肖老贵茹军李莲英17、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8人)单津辉李坚利欧阳冬梅陈少华陈杨如蔡泽光袁建新钱泉森18、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4人,其中破格人员1人)张雪黎廖芳曾斌甘祥根(破格)19、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5人)高怀世邹志红王小鸥罗诗文凌浩美20、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1人)邱力21、九江职业大学(6人)康青俞绍阳胡春亮柳新民王国槟胡晓林(二)九江市:5人22、九江职业技术学院(5人)周思勤曾凡龙谢仁明潘展汤自春(三)鹰潭市:5人23、鹰潭职业技术学院(5人)江旭东罗鸣凤林木森王建荣姜亚民(四)宜春市:13人(其中破格人员1人)24、宜春职业技术学院(13人,其中破格人员1人)涂玉萍唐清辉夏玲罗歆廖祖耀王求泰伍经纬罗陆英廖宁怡郑淑贞甘晟光郭健易滨秀(破格)(五)上饶市:1人25、上饶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1人)何平人(六)抚州市:1人26、抚州职业技术学院(1人)游党呈三、高校副教授:48人(其中破格人员9人)(一)省直单位:29人(其中破格人员6人)1、江西公安专科学校(16人,其中破格人员3人)田玮莉(破格)舒琪琳罗云(破格)王占军(破格)黄永强刘须群陈明谢菊兰叶松唐文波马晨刚黄雪金雅兰邓昌海梅林峰乐新宇2、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1人)罗雁3、江西蓝天学院(3人,其中破格人员1人)左振华周青胡平波(破格)4、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2人)陈平管晓琴5、南昌理工学院(4人,其中破格人员1人)章年卿万平和许勤彭跃红(破格)6、江西省高等院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2人,其中破格人员1人)陈志鼎鄢彬华(破格)7、江西省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1人)黄重文(二)南昌市:2人8、南昌教育学院(1人)胡锦章9、南昌市人才开发交流服务中心(1人)熊晴海(三)赣州市:8人(其中破格人员3人)10、赣南教育学院(8人,其中破格人员3人)欧阳菁陈健刘赟孙良溦钟军平赖志群(破格)何青(破格)肖仕琼(破格)(四)上饶市:4人11、江西医学院上饶分院(4人)余秀丰杨凤仙郏弋萍范丽玲(五)抚州市:5人12、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李爱娇吴忠华王燕萍滕艺萍项豪华四、高职副教授:135人(其中破格人员10人)(一)省直单位:111人(其中破格人员7人)1、江西财经职业学院(6人,其中破格人员1人)柯新华齐玲晖梅建安刘心福潘西明徐龙伟(破格)2、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人)何红兵聂剑萍3、江西服装职业技术学院(1人)陈娟芬4、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5人,其中破格人员1人)尹文彬何伟民冯建群文金萍卢运辉(破格)5、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4人)艾晶洪军明李晓云胡晖6、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3人)李颖芬谭惠忠胡蓉7、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5人)曾莉萍徐强邓小英宋君华张明宇8、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5人,其中破格人员1人)肖文罗玉明肖忠优吴建福曾广雄(破格)9、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10人)杨月明刘琳徐卫廖江花黄琳莲陈建昌应明蔡滨魏春雷于艳丽10、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5人)葛敏雁张爱萍杨宛清刘金锋仇丽梅11、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8人,其中破格人员1人)李红宗也萍王永红叶雄英陆亚维徐佩英刘武刘造新(破格)12、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10人,其中破格人员1人)王小婕罗荷英杨福盛周海龙史晓红涂小华王翠芳郑利敏余建青陈晓龙(破格)13、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3人)罗水秀陈金如肖君14、江西青年职业学院(3人)熊建勤闵靓余素芳15、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5人)熊瑶程艳阳东青蒋萍萍欧阳清芳16、江西省城乡建设培训中心(1人)古春华17、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2人)徐国强朱理18、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2人,其中破格1人)赖秀珍李青(破格)19、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3人)尹笔锋张美忠邓湧20、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7人)温彩秀罗建武邹炳文孙淑敏李莹文方凌小平21、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7人)卢六清祖文英夏侯赟邓旭华何薇胡颖辉杨红22、江西艺术职业学院(1人)龙路23、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1人)黄惠媛24、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4人)吴秋梅刘世权李珺谢素雯25、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2人,其中破格人员1人)聂固国刘斯远(破格)26、南昌理工学院(2人)杨秀英刘雪梅27、江西省高等院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2人)万淑华左江江28、江西省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2人)龙平岚徐小祥(二)九江市:2人29、九江职业大学(2人)夏敏玲黎苇(三)鹰潭市:9人(其中破格人员3人)30、鹰潭职业技术学院(9人,其中破格人员3人)艾琳梅夏翠英潘平远鄢华平朱爱云李早水李光华(破格)黄儿松(破格)甘露(破格)(四)宜春市:5人31、宜春职业技术学院(5人)彭敏林蓉范文群刘松涛胡振红(五)上饶市:5人32、上饶职业技术学院(5人)叶红珍黄兴黄筱琴上官斌胡勇(六)抚州市:3人33、抚州职业技术学院(3人)曾群浪黄德辉王金龙五、高校高级实验师:2人(其中破格人员1人)(一)省直单位:2人(其中破格人员1人)1、江西蓝天学院(1人,其中破格人员1人)崔桂华(破格)2、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1人)陈光六、高职高级实验师:3人(其中破格人员1人)(一)省直单位:3人(其中破格人员1人)1、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1人,其中破格人员1人)姚伟(破格)2、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1人)周志宏3、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1人)汪欣久七、中专高级讲师:97人(其中破格人员5人)(一)省直单位:31人(其中破格人员5人)1、江西广播电视学校(3人,其中破格人员2人)郭建华张刚昌(破格)陈常青(破格)2、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6人,其中破格人员1人)朱福祺熊晓林黄晓斌刘诗泆万远红张国芳(破格)3、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9人)刘晓金罗永妃温常青钟滨左诸葛王俊廖忠明李平刘寿平4、江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学校(1人)郑敏5、江西省化学工业学校(1人)梅鑫东6、江西省商务学校(2人)喻云峰付坊英7、江西省税务学校(2人)倪娟张伟华8、江西省体育运动学校(1人,其中破格人员1人)刘晓强(破格)9、江西省通用技术工程学校(3人,其中破格人员1人)曹忆文娟谭亦桉(破格)10、江西省信息科技学校(2人)曾群助曹晓冬11、南昌保险学校(1人)吴方来(二)南昌市:8人12、南昌市人民警察学校(3人)胡东平刘齐刘瑛13、南昌市卫生学校(5人)熊小鸳计卫曾昕伍明高西祥(三)九江市:4人14、九江市财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1人)邵晨15、九江市科技进修学校(1人)黄建华16、江西省九江农业学校(2人)包贻文彭淑玲(四)景德镇市:1人17、景德镇市卫生学校(1人)余日初(五)萍乡市:2人18、萍乡市粮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1人)曾友根19、萍乡市卫生学校(1人)张晓萍(六)鹰潭市:1人20、鹰潭应用工程学校(1人)刘学禄(七)赣州市:16人21、江西省赣州农业学校(3人)陈昌国黄玉生欧阳荣华22、江西省赣州卫生学校(6人)赖晓琴曾昭慨谭奕华谢癸亮邹轶敏沈红23、江西省宁都师范学校(7人)曾松林谢科郑长江卢斌谢芹彭韵华(八)上饶市:15人24、江西省上饶师范学校(5人)刘健胡黎明魏胜刘懿黄心群25、江西省万年师范学校(5人)严弋琴王燕霞何志坚李子平李香娥26、江西省婺源茶叶学校(2人)汪文高李永火27、上饶市商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1人)黎霞28、上饶卫生学校(2人)冯亚平姜虹(九)吉安市:17人29、江西省吉安师范学校(11人)欧阳岩刘洁龙溪华肖福民颜尧妹龙向东吴志斌李树保钟青玉肖世扬龚著剑30、江西省井冈山经贸学校(2人)赖章龙高学英31、江西省井冈山应用科技学校(4人)匡建民周兴瑜杜献聂佳如(十)抚州市:2人32、抚州市体育运动学校(1人)应宗平33、江西省崇仁师范学校(1人)吴新蓉八、中专高级实验师:4人(一)省直单位:4人1、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1人)周理云2、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1人)喻晓3、江西省化学工业学校(1人)李新华4、江西省水利水电学校(1人)尹学勇九、中学高级教师:42人(其中破格人员1人)1、赣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5人,其中破格人员1人)凌小斌谢乐泉朱隆祝仲小罗钟贵文(破格)2、江西江氨化学工业有限公司(1人)涂晓桃3、江西教育学院附属实验学校(1人)喻晔4、江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1人)周玲5、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职工子弟学校(3人)张萍媚刘伟张卫年6、江西省邓家埠水稻原种场(2人)姜金秀殷艾生7、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1人)殷文清8、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九一五探矿工程大队(1人)聂剑锋9、江西省儿童少年活动中心(1人)李国庆10、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267大队职工子弟学校(1人)黄关印11、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教材研究室(2人)温爱英卢筱红12、江西省煤田地质局223地质队子弟学校(1人)陈岗松13、江西省人才流动中心(4人)许俐琴张武慧周玲赵士杰14、江西省双金园艺场双金学校(2人)陈建国刘志兰15、江西省体育运动学校(3人)廖香琴陈海荣戴艳16、江西省未成年犯管教所(1人)严芳17、江西省中小学师资培训工作站(2人)何筱雯游英18、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8人)周东华许长荣赖家珍刘策熊光华罗蕴瑜徐唐发丁国强19、南昌大学附属中学(1人)彭国兵20、新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人)罗平十、小学特高级教师:7人(其中破格人员3人)1、江西铜业集团(1人)毛玉娇2、江西广播电视发展中心(1人,其中破格人员1人)赵倩(破格)3、江西省八一保育院(2人,其中破格人员2人)唐玉华(破格)徐萍(破格)4、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幼儿园(1人)方燕5、南昌大学医学院子弟小学(1人)熊年红6、江西农业大学保育院(1人)陈凤兰。

吉安五方面人员选拔公告

吉安五方面人员选拔公告

吉安五方面人员选拔公告亲爱的吉安市民,为了进一步推进吉安市发展,提高市政府服务水平,满足市民对高质量公共服务的需求,经吉安市政府研究决定,拟在未来两个月内从吉安市各行业中选拔五方面人员,现将相关招聘事宜公告如下:一、招聘范围本次招聘范围涉及五个方面,包括教育、卫生、环保、交通和信息技术五个领域。

我们欢迎对各个领域有志于为市政府服务的优秀人才积极参与。

二、招聘条件1.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遵守宪法和法律。

2.年满18周岁,具备政治法律面前的良好表现。

3.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相关从业资格证书或职称。

4.具备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能够适应市政府工作强度和工作环境。

三、招聘岗位和职责1.教育类岗位:担负起教育部门的重要职责,负责教育管理、教育政策制定和实施等工作。

2.卫生类岗位:担负起卫生部门的重要职责,负责卫生健康方面的管理、服务和政策制定等工作。

3.环保类岗位:担负起环保部门的重要职责,负责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生态建设等工作。

4.交通类岗位:担负起交通部门的重要职责,负责交通规划、交通运输和交通安全等工作。

5.信息技术类岗位:担负起信息技术部门的重要职责,负责信息技术领域的管理和服务等工作。

具体岗位职责将在招聘面试过程中详细说明。

四、招聘流程1.报名时间:报名时间为公告发布之日起10天内,逾期不予受理。

2.报名方式:请下载填写招聘报名表,并于规定时间内将报名表、个人简历及相关证书扫描件发送至邮箱XXXXXXXX。

3.初审和面试:市政府将组织对所有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初审,初审合格者将进入面试环节。

面试时间、地点将另行通知。

4.体检:面试合格者将参加体检,体检不合格者将被取消招聘资格。

5.公示和聘任:体检合格者将按岗位需求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天。

公示无异议后,市政府将组织相关程序进行聘任。

五、其他事项1.报名费:本次招聘不收取任何报名费用,请广大市民警惕虚假中介。

2.保密原则:各招聘环节将严格保密,对个人信息和面试内容进行保护。

关于印发吉安市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关于印发吉安市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关于印发吉安市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发布时间:2012-10-02来源:市政府办井冈山管理局,井开区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庐陵新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吉安市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并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批复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12年9月29日吉安市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为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人社部发〔2011〕98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江西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意见的通知》(赣府厅发〔2012〕48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江西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赣人社发〔2012〕63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按照国家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方向和总体要求,建立与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相衔接,符合教师职业特点,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制度,充分调动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为中小学聘用教师提供基础和依据,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和人才支持。

(二)基本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遵循中小学教师成长规律和职业特点,提高中小学教师职业地位,促进中小学教师全面发展;2、坚持统一制度,分类管理,建立统一的制度体系,体现中学和小学的不同特点;3、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切实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4、坚持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激励中小学教师提高教书育人水平;5、坚持与中小学教师岗位聘用制度相配套,积极稳妥、协同推进,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三区人才支持计划个人工作总结3篇

三区人才支持计划个人工作总结3篇

三区人才支持计划个人工作总结3篇三区人才支持计划个人工作总结3篇总结是在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快快来写一份总结吧。

你想知道总结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区人才支持计划个人工作总结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区人才支持计划个人工作总结3篇1一、明确目标,精心组织实施我县地处丘陵又属革命老区,“三区”学校较多,近年来,教体局非常重视农村教育的发展,通过加强对农村中青年教师的培训、加大农村学校教师的招聘力度以及发放农村边远学校教师补贴等多种方式加强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农村教师队伍素质。

“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的实施,对我县农村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为做好此项工作,县教体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人事局领导为副组长,各相关职能股室、中小学校长为成员的“三区”支教工作领导小组,由局人事股牵头制定“三区”支教计划,及时召开全县中小学校长会传达“三区”支教精神并明确选派学校和受援学校,要求各相关学校要提高思想认识,切实理解“三区”支教工作对加强“三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推动我县“三区”教育的发展以及城乡均衡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要求选派学校要派出最优秀的骨干教师去帮助、带动、示范、引领受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受援学校要精心安排好支教教师的工作生活,给支教教师充分的展示平台,通过各种集体备课、公开课、讲座等教研活动相互学习、借鉴,促进受援学校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

二、严格选派资格,确保支教教师素质按照市教育局等五部门下达的选派支教人数的要求,我县20xx年“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选派教师共40人。

县教体局明确选派的教师要求是学校的中青年骨干,原则上须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年龄在45周岁以内。

人选由各校选拔推荐,县教体局考核合格后确定。

高校教师证岗前培训总结5篇

高校教师证岗前培训总结5篇

高校教师证岗前培训总结5篇高校教师证岗前培训总结篇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一转眼,在湖南师范大学参加为期1个月的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就结束了。

这次新教师培训由湖南高师培训中心主办,湖南师范大学人事处承办,培训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对高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法规、教育教学技能和职业道德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学习。

通过培训,我得到了很大的收获,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一是在政治思想上有了明显的进步。

高等教育就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天职,“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既当“经师”,又当“人师”。

经师教学问,人师则要教行为、教品德、教学生怎样做人。

高等学校教师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高校教师既是学术方面的专家,又是培养造就人才的行家。

这就要求我们应具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的教育法规、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树立依法从教的观念和科学的教育观念,熟悉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懂得教育规律,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只有具备了这些方面的知识,自己才能更好地履行教师的职责,胜任教育教学工作,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

二是在教学业务技能方面有大幅度的提高。

在培训中,几位老师根据他们自己的实际经验给我们介绍了一些当好高校教师的要点和方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谈到教师的发展问题上,都强调了适时调整和更新自身知识结构、终身学习的做法;在谈到面对困难如何克服的问题上,各位老师们还提出了如何加强教师之间团结合作的方法;在教学教法经验方面,培训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绘声绘色的课,通过这次课,我们认识到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

只有在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大学教学技能后,在欣赏别人的教学科研成果时才能看出其中的“门道”,把它用于实践,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素养,并在教学活动中进一步开拓和创新,取得新的成果。

吉安市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制度

吉安市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制度

吉安‎市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制度‎‎篇一‎:‎20‎17‎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办法‎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办‎法‎第一‎条‎为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社厅‎省教‎育厅‎关于‎江西‎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赣‎府厅‎发〔‎20‎17‎〕1‎9号‎),‎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是指‎对通‎过参‎加岗‎位竞‎聘,‎拟聘‎为一‎级教‎师、‎高级‎教师‎或正‎高级‎教师‎职务‎人选‎进行‎品德‎、知‎识和‎专业‎水平‎的综‎合评‎价,‎是中‎小学‎教师‎岗位‎聘用‎的重‎要依‎据和‎关键‎环节‎。

‎第‎三条‎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必‎须在‎核定‎的教‎师岗‎位结‎构比‎例内‎进行‎,不‎再进‎行岗‎位结‎构比‎例之‎外、‎与岗‎位聘‎用相‎脱离‎的资‎格评‎审。

‎‎第四‎条‎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要‎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坚‎持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激‎励中‎小学‎教师‎提高‎教书‎育人‎水平‎,确‎保评‎审质‎量。

‎‎第五‎条‎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按‎人事‎隶属‎关系‎和职‎称层‎级实‎行分‎级管‎理,‎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负‎责全‎省正‎高级‎教师‎、省‎直单‎位高‎中级‎教师‎职称‎评审‎工作‎;设‎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教育‎局负‎责所‎辖区‎内高‎中级‎教师‎职称‎评审‎工作‎。

‎第‎六条‎学‎校根‎据人‎社部‎门核‎定的‎教师‎岗位‎空缺‎数量‎和工‎作需‎要,‎公布‎拟聘‎岗位‎数及‎竞聘‎条件‎,并‎制定‎竞聘‎工作‎方案‎,竞‎聘工‎作方‎案须‎经学‎校全‎体职‎工大‎会或‎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组‎织实‎施。

2007年全省优秀教师全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全省德育和思

2007年全省优秀教师全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全省德育和思

2007年全省优秀教师(全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全省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个人拟表彰
人选公示名单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认真做好2007年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评选推荐工作的通知》(教人[2007]5号)精神,各市、各有关单位和学校推荐的人选已经省教育厅审议通过,现将周仁伦等495名“全省优秀教师(全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孔腊姐等107名全省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个人拟表彰人选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8月17日至8月24日。

任何个人和单位如对拟奖人选持有异议,请在8月24日(以邮戳为准)前向全省教育系统评选表彰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并以书面形式写明异议内容和事实根据。

个人提出异议的,应写明本人真实姓名、工作单位和联系电话;以单位名义提出异议的,应写明单位负责人和联系人姓名,并加盖公章,以便联系。

全省教育系统评选表彰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教育厅人事处。

地址:合肥市金寨路321号,邮政编码:230061。

安徽省教育厅
二○○七年八月十七日
2007年全省优秀教师(全省优秀教育工作者)
拟表彰人选名单
2007年全省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个人拟表彰人
选公示名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吉安市小学(幼儿)特高级教师
评委会评审细则
根据省人事厅《关于印发江西省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试行)的通知》(赣人发[2005]10号)、市人事局《关于印发〈吉安市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业绩和论文认定暂行办法〉的通知》(吉人发[2007]5号)等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2010年我市小学(幼儿)特高级教师评委会的评审细则如下:
一、工作业绩和论文论著评审原则
(一)评审条件
按省人事厅《关于印发江西省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试行)的通知》(赣人发[2005]10号)文件规定执行。

(二)评审细则
1、工作业绩
①“市级以上荣誉称号”包括市级以上的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标兵、劳动模范、优秀校长、优秀班主任、优秀幼儿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及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以及经评委会认定与上述荣誉称号相同层次的荣誉称号。

②“本人或指导学生获奖”指由教育主管部门主办或参与的本学科竞赛(以获奖证书上教育主管部门盖章为准)。

③个人单项荣誉。

工会、团委、妇联、教育局、宣传部颁发的荣誉称号及相应主管部门所颁发专业性较强学科的单项荣誉称号可归入本人获奖范围。

⑤论文获奖只作为个人获奖,不作为论文对待。

⑥不予以认可范围。

非教育主管部门主办或参与的论文征集大赛获奖不予认可;与教师本人所从事专业无关的比赛、竞赛获奖的不予以认可。

2、论文论著
①论著是指公开出版的专著或教材;论文是指公开发表的本专业学术论文(包括教育教学论文,不含境外举办刊物、征文式刊物和各类报纸上发表的篇幅未达5000字的论文),除条件中特别说明外,均为独撰或第一、二作者。

②刊物指各种公开发行的刊物以及由省级、市级、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科研机构主办的刊物。

③艺术类专业技术人员其创作的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上发表(或参加省级以上宣传、文化、艺术主管部门主办的展览会、音乐会等专业艺术活动;或在全国公开征集活动中被采用)的高水平艺术作品,可视为相应层次论文数;
④《井冈山学院学报》认定为省级刊物,《井冈山医专学报》、《吉安教育》认定为市级刊物。

⑤同一内容的论文只计最高级别。

⑥征文式刊物和各类报纸上发表的篇幅未达5000字的论文不予以认可。

⑦境外举办刊物不予以认可。

二、评审通过细则
1、将面试答辩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3个等次。

2、严格对照《资格条件》并参考面试答辩结果,最终确定评审通过人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