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阅读方法(研究生必读)
研究生毕业论文文献阅读与梳理

研究生毕业论文文献阅读与梳理研究生毕业论文是研究生阶段的重要学术成果,而文献阅读与梳理是撰写高质量论文的基础和关键。
通过系统、深入的文献阅读与梳理,研究生可以更好地把握研究方向,理清研究思路,提升论文的学术水平和研究深度。
本文将从文献阅读的重要性、文献梳理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如何有效进行文献综述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文献阅读的重要性文献阅读是研究生进行科研工作的基础,也是研究生毕业论文写作的第一步。
通过广泛的文献阅读,研究生可以了解某一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主题,并确定研究的方向和目标。
此外,文献阅读还可以帮助研究生建立起扎实的理论基础,提高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为撰写高水平的毕业论文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文献阅读的过程中,研究生应该注重文献的质量而不是数量,选择与自己研究课题相关的文献进行阅读,深入挖掘文献中的观点、方法和结论,理解作者的研究思路和逻辑,积累相关领域的知识和经验。
同时,研究生还应该注重文献的更新性和权威性,及时关注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不断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保持学术的活力和创新性。
二、文献梳理的方法和技巧文献梳理是指对已阅读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的过程,目的是提炼出文献中的关键信息和观点,为撰写论文提供有力的支撑。
在进行文献梳理时,研究生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和技巧:1.建立文献数据库:将已阅读的文献按照主题、作者、时间等分类建立数据库,方便查找和管理文献信息。
2.制定梳理计划:根据研究课题的要求和自身的研究方向,制定文献梳理的计划和目标,明确梳理的重点和内容。
3.筛选文献信息:对已阅读的文献进行筛选,挑选出与研究课题相关、内容丰富、观点新颖的文献进行梳理。
4.归纳总结:对选定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出文献中的关键观点、结论和数据,形成清晰的梳理框架和逻辑。
5.撰写梳理报告:根据梳理框架和逻辑,撰写文献梳理报告,包括文献综述、研究现状、问题分析等内容,为后续的论文撰写提供参考。
(完整版)专业文献阅读报告的写法(研究生必读)

专业文件阅读报告的写法(研究生必读)专业文件阅读报告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采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解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件的一种。
文件阅读报告是反响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经常能反响出有关问题的新动向、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要求同学们学写阅读报告,最少有以下好处:①经过采集文件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件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②查找文件资料、写文件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所以学习文件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③经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解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④文件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
关于毕业设计的课题综述,则要结合课题的性质进行书写。
文件综述与“读书报告”、“文件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
但是,文件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文件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件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度,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件资料进行综合解析、归纳整理,使资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件进行比较特地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
总之,文件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先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远景等内容进行谈论的科学性论文。
写文件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采集阅读文件资料、拟订大纲(包括归纳、整理、解析)和成文。
一、选题和采集阅读文件撰写文件综述平时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件资料等等,所以,文件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
文件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算法、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依照自己的需要而定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采集与文题有关的文件。
10种方法文献检索_1

1 研究生学习要会熟练运用三个工具最近让几个研究生查阅一些文献资料,结果几天下来查不到所需要的资料。
由此想到,现在可能还有一些研究有类似情况,今天在这里啰嗦几句,给还没有掌握基本获取文献信息的在研究生们几个建议。
这就是:(1)对国际文献资料的查阅,要熟练并灵活运用WEB OF SCIENCE(/)。
这个数据库是世界公认的从事科学研究必备的数据库之一。
关于它的介绍,这里引用一个从学校网站上下载的ppt供大家参考。
web of science(2)对于中文文献,建议熟练使用“中国知网”(/index.htm)。
目前这个网络数据库已经逐步在向WEB OF SCIENCE靠近,增加了很多功能。
具体可到网上查看。
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见到类似上述ppt的介绍。
但其网站上有“帮助”(含使用手册和视频)可供大家学习参考。
(3)对于中英文兼顾的资料搜索,建议使用“Google 学术搜索”(/)。
Google 学术搜索提供可广泛搜索学术文献的简便方法。
您可以从一个位置搜索众多学科和资料来源:来自学术著作出版商、专业性社团、预印本、各大学及其他学术组织的经同行评论的文章、论文、图书、摘要和文章。
Google 学术搜索可帮助您在整个学术领域中确定相关性最强的研究。
Google 学术搜索的功能有:从一个位置方便地搜索各种资源、查找报告、摘要及引用内容、通过您的图书馆或在Web 上查找完整的论文、了解任何科研领域的重要论文等。
有了以上这三个数据库工具,能熟练操作和使用,并针对具体的问题能做到得心应手,对学习和研究来讲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来源: /blog/vcitym.htm2 推荐一个可以下载文献的好网站/该网站能搜索到的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各杂志能够下载的年限不太一致,具体情况可能使用过之后才有更多的了解。
3广东省科技图书馆免费虚拟参考咨询与原文传递系统使用说明感谢rjgene的宣传,把广东省科技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和原文传递系统推介给广大虫友,不过有一点需要更正的是:这个地址不是一个免费下载原文的地址,而是一个基于用户互助和积分激励机制的免费原文传递和虚拟参考咨询平台,在合理使用网络资源的前提下为用户提供少量用于个人学习和科研活动的原文,请大家在使用本平台时,注意遵守知识产权的相关规定;平台有一批热情的原文传递专家为大家服务;用户们通过该平台可以获得别人的帮助,也可以通过帮助其他人获得积分奖励;提交原文请求的方式有两个,一个是通过平台的统一检索功能在指定的数据库中检索到所需文献题录后直接提交原文申请,也可以点击“原文请求”手动提交申请。
研究生文献阅读及课题研究计划

研究生文献阅读及课题研究计划研究生文献阅读及课题研究计划一、文献阅读1、什么是文献阅读文献阅读是科研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以文献研究为基础,以科学方法和良好的科研思维,通过阅读文献,来开展科研工作的一种方式。
2、文献阅读的作用(1)为开展科研工作提供基础性参考资料:文献阅读是科研工作中的必要环节,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某一学科、了解研究的背景,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
(2)为深入研究提供材料:文献阅读可以帮助科研人员搜集有关信息,收集有关研究成果,提高科研质量。
(3)增强科研方法、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文献阅读可以帮助科研人员增强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科学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严谨的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3、文献阅读的方法(1)根据研究的题目:要全面了解自己的研究课题,要明确其重点及其要求,在此基础上找出有关信息。
(2)认真阅读:要细致阅读,把握文献的研究思路和发现,以便运用其观点及方法,利用其结果指导研究工作。
(3)对比分析:阅读时要全面了解文献的内容,把其归纳总结,把不同文献进行对比分析,以便更加深入地掌握科学研究的思路。
二、课题研究计划1、什么是课题研究计划课题研究计划是为了更好地实施课题研究工作而制定的计划,该计划包括课题的定义、目的、内容与任务、实施方法与步骤、执行时间等,目的是更加高效、有序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达到最优效果。
2、课题研究计划的作用(1)为研究提供指导:课题研究计划是科研工作的指南,可以为研究人员指出研究的方向,指导研究人员解决研究中的实际问题。
(2)节约研究成本:课题研究计划能够帮助科研人员更好地利用资源,有效地控制研究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3)增强研究针对性:课题研究计划能够帮助科研人员更加清晰地把握研究目标,不断检视研究的进展,提高研究的针对性。
3、课题研究计划的撰写(1)课题研究的范围、目的及方式:首先要明确研究的范围、目的及方式,这是计划的基础,要确定研究的关键点,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研究工作。
研究生经典文献阅读要求

经典文献目录要求:1.每名同学结合本专业某一部经典著作写一份2000字以上的读书报告,入学时交到学院办公室。
2.每位硕士阅读经典文献时力求课内和课外相结合,以课内阅读监督课外阅读。
必须在第二学期期末之前提交一份2000字书面文献阅读报告。
无机化学专业学术规范与科技写作:1.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01年修正)。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
中国出版,2002(9)。
高等有机化学:1.K. Fukui, “Molecular Orbitals in Chemistry,Physics, and Biology,” P.0. Löwdin and B.Pullman, Ed., Academic Press, New Y ork, N. Y., 1964, p 513,2.R.B.Woodward and R.Hoffmann,J.Am.Chem.Soc.,87,395(1965)3.Alvarez S, Vicente R, R. Hoffmann, J.Am.Chem.Soc.,107,6253-6277(1985)4.Cao Y W,Cai X D, Li T J et al. mon, 1999:16055.Pope M, Kallmann H P, Magnante P. J Chem Phys, 1963,38:2042.配位化学:1.Stynes, H. C. and Ibers, J. A. Inorg. Chem., 1971, 10, 2304.2.Gaswick, D. and Haim, A. J. Am. Chem. Soc., 1974, 96, 7845.3.Basolo, F., Gray, H. B. and Pearson, R. G. J. Am. Chem. Soc., 1960, 82, 4200. 4.Cannon, R. D. and Gardiner, J. Inorg. Chem., 1974, 13, 390.高等无机化学:1.Ralph G. Pearson, J. Am. Chem. Soc.; 1969; 91(5); 1252-1254.2.Steven A. Sunshine, Douglas A. Acc. Chem. Res.; 1987; 20(11); 395-400.3.William C. Bray, Chem. Rev.; 1932; 10(1); 161-177多酸化学:1.Pope, M. T., Heteropaly and Isopaly Oxometalates, Berlin, Heidelberg New York, Spring Verlay,1983.2.王恩波,等:《多酸化学导论》,北京化工出版社。
(已完成)研究生如何有效阅读文献

为什么要阅读文献我们很多的时候,闷在实验室闭门造车,实在不如稍抽出一点时间看看文献,看看别人是否有同样的困惑。
我们的大老板说,要想有成绩别无他法只有读,读大量的读文献,尤其国外的。
阅读文献的来源精研数据库,对于文献数据库和专业数据库应该深入研究。
重要的如ISI,Medline,Ncbi等了。
因人而异添加数据库到你的收藏夹。
做一个课题首先是要看专利的!!这是我的经验之谈。
通过研读专利正文,可以体会申请人的研发思路;研读专利权要求,可以少走弯路,还可以找出未覆盖的漏洞,进一步提出自己的专利;有的专利还有参考文献,可以了解这个专利的来龙去脉。
了解与自己研究方向有关的机构,密切关注在该研究领域和方向的顶尖group所发表的论文并认真研读.对于本研究领域的国际领袖人物和实验室,应该多花一点时间去研究他们的主页。
可以在google上免费订购你所感兴趣的alert,他24小时更新,会不间断的向你信箱发送网上出现该话题的文章。
经常上网看看最新的资讯说不准会激发你一时的灵感。
定期读几篇cell ,nature,science还是很重要的,不要认为和自己专业无关的就不关心,其实目前生物医学界的许多方法和思路是相通的,nature,science上最新的方法用到自己的领域上完全可能豁然开朗。
对于你从事的领域的重点杂志(NO.1)(<〈国外医学〉〉各个分册每期都有许多可读的综述,注意自己专业的核心刊的专辑,增刊,很重要!),应该是每一期的每一篇文章都阅读一下,然后是重点阅读。
如果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至少每篇的TITLE & ABSTRACT应该阅读的。
特别要注意中文综述文章后的英文参考文献,可以用回顾性的方法查找该问题的最初起源及奠基性文章。
查阅大量外文文献,然后从文献的文献再去查找,如此往复循环,你的idea不知不觉中就被启发开来。
我们老板说过,看文献,最重要,最有权威,也最有深度的是什么,就是你查找的文献的文献。
研究生文献阅读计划300字

研究生文献阅读计划300字
作为一名研究生,文献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通过深入阅读相关文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掌握前沿技术和理论,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
因此,我制定了以下的文献阅读计划。
我打算每周阅读至少5篇与我的研究课题相关的文献。
这些文献可以包括经典的研究论文、综述文章、会议论文等。
通过阅读这些文献,我可以了解到目前的研究热点和难点,掌握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为自己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我计划每月阅读一本与我的研究领域相关的专著。
专著通常会对某一领域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总结和阐述,可以帮助我深入理解研究领域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方法论。
通过阅读专著,我可以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并从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
我还计划定期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
这些会议和研讨会是了解最新研究动态、与同行交流的重要机会。
在会议上,我可以听取专家学者的报告,了解他们的研究成果和观点,并与他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通过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我可以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提高自己的学术能力。
我还计划将阅读的文献和自己的思考整理成读书笔记。
这样可以帮
助我加深对文献内容的理解,整理自己的思路,为将来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同时,读书笔记也是我参与学术讨论和撰写论文的重要参考资料。
通过制定这样的文献阅读计划,我希望能够充分利用研究生阶段的时间,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为自己的学术发展奠定基础。
研究生文献阅读技巧

研究生文献阅读技巧
研究生在进行学术研究时,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
但是,仅仅阅读并不能达到有效的学术研究,还需要掌握一些阅读技巧。
下面是一些研究生可用的文献阅读技巧:
1. 确定阅读目的和范围
在阅读文献前,需要先确定阅读的目的和范围。
如果阅读的目的是了解某个主题的发展历程,那么需要考虑该主题的起源、发展、现状、趋势等方面。
如果阅读的目的是进行某方面的深入研究,那么需要选择相关的文献,并仔细阅读和分析。
2. 选择合适的文献
选择合适的文献是十分重要的。
一些高水平的学术期刊、学术论文集、专业书籍和综述文章是一些较好的选择。
此外,还可以通过参考文献和学术搜索引擎来找到相关文献。
3. 善用批注和笔记
在阅读文献时,可以使用批注和笔记来记录有关信息和想法。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阅读者更好地掌握文献的内容,并且对于后续的研究也有很大帮助。
4. 善用文献管理工具
文献管理工具可以帮助阅读者管理和组织大量的文献,并提供文献引用和参考文献格式化的功能。
一些流行的文献管理工具包括EndNote、Zotero、Mendeley等。
5. 学会批判性阅读
批判性阅读是指在阅读文献时,对文献的内容和观点进行深入的思考、评价和分析。
通过批判性阅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评价文献,并为后续的学术研究提供基础。
总之,研究生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文献阅读技巧,才能在学术研究中更好地应用相关文献,并取得更好的研究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阅读文献的方法总结/m/user_content.aspx?id=22154根据课题研究方向,检索到了大量的文献后,如何阅读是一个问题,在大量看文献前,需要不断总结一些好的文献阅读方法。
结合一些论坛总结的经验和自己阅读文献实践,对文献阅读方法进行整理总结。
一、文献阅读的顺序:找到相关文献后,一般先看文献的摘要,看看摘要是否跟自己的研究课题方向相关;接着看参考文献,如果参考文献中80%以上不是最近3-5年的文章,该文献的参考价值就不大了(阅读经典文献除外);然后再看引言,注意引言中是怎么阐述其研究思路的,是怎么得出要做所做研究的想法的。
如果这三个方面都跟自己的研究方向相关,就可以仔细的阅读全文了。
二、泛读与精读相结合:如果一篇文献看完摘要后感觉对自己的研究思路帮助不大,仅仅能够帮助了解别人研究进展,读完摘要即存档不再继续读下去,这种文献阅读叫“略读”;除了读完摘要,还仔细看完参考文献和引言的文献阅读叫“概读”;将全文看完,并结合自己的研究思路进行分析,这种文献阅读叫做“详读”;详读了一篇论文后发现有很多的启发和思路,并且根据自己在读这篇文献时的问题和想法,展开来查看其他的相关文献和书籍,以便弄懂相关概念和问题,这样对一篇文献进行阅读叫“精读”。
在展开文献阅读时,需要将这些阅读方法结合使用,我的经验是“略读”、“概读”的文献占总阅读量的70%,“详读”的文献占总阅读量的20%,“精读”的文献占总阅读量的10%。
三、坚持记笔记和反复阅读:总结一套适合自己记笔记的方法,重要的结论,经典的句子,精巧的试验方案一定要记下来,供以后参考、引用和学习;看完的文献千万不要丢在一边不管,几个月后一定要重新温习一遍,可以根据需要,对比自己的试验结果来看,在以后看文献过程中遇到相似的文献,可以把以前阅读过的论文和笔记拿出来对照阅读。
四、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结合看:对于“略读”、“概读”的文献可以直接看电子版,但“详读”,特别是“精读”的文献一定要找纸质文档来看,可以找期刊或论文集原本,也可以打印出来读,我大部分打印出经典的或重要的文献进行“精读”。
五、抓住主要文献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和评述:阅读完一篇文献后,特别是“精读”过的文献,不能一句一字的读完了就万事大吉了,需要对文献进行总结和评述,这样才能使阅读过的文献对自己写论文真正有帮助。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述:(1)该论文的主题、目的;(2)该论文的前期工作的分析;(3)该文献本身的研究方法、结果;(4)该文献本身的创新之处;(5)该文献可能进行改进的地方,对本人研究课题的启发;(6)通过该论文,提出自己可能的新思路。
2文献阅读方法/bbs/showpost.aspx?id=303051.文献资料检索:1)Elsevier、Google、SPIE、IEE/IEEE、中文期刊、英文期刊等等;2)与部分重要文献的作者联系,索要相关文献;2.文献资料的初步分析(初步分类、相关知识)3.文献阅读:(重点)笔记形成word 文档将检索到的文献按照研究内容分为几部分:(例如,锂离子电池领域可考虑分为: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质材料、研究方法等部分。
其中正极材料可以分为:层状氧化物、橄榄石型磷酸盐、新材料、纳米材料等)每部分内容的相关文献:按顺序将相关论文的论文信息放入word文档,具体包括1)、该论文信息for参考文献要求,格式为[序号] [作者], [论文题目、书名], [期刊、学术会议、出版社], [卷号(期号)]: [页号], [时间、会议地点]举例:Z.C. Shi,A. Attia, W.L. Ye, Q. Wang, Y.X. Li and Y. Yang,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mesoporous FePO4 as cathode material for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ies,Electrochimica Acta,5(36):2665-2673(2008)2)、论文摘要若为英文文献,则贴上英文摘要、同时要将英文摘要译为中文;若为中文文献,则贴上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3)、对期刊论文,摘录论文中比较好的(可用于我们自己写作论文)中英文句子和词组。
4)、通过阅读,写出对该论文的分析与评述®重点论文详细评述;®非重点论文简要评述评述内容包括:(1)该论文的主题、目的;(2)该论文的前期工作的分析(研究中存在问题、解决思路);(3)该论文本身的研究方法、结果(与现有方法的比较);(4)该论文本身的创新之处;(5)该论文的进一步研究思路;(6)该论文可能改进的地方、对本人研究工作的启发;(7)通过该论文,提出自己可能的新思路;4.通过系列文献阅读,可适当考虑修整对文献的分类方式(看具体情况而定)5.通过对他人系列研究工作的分析、对比,进行归纳、综述:1)国际国内研究情况分析;2)现有各类方法对比、创新之处分析;3)研究前景分析;4)开展研究可能采用方法和研究思路、创新之处。
3有关文献阅读方法和技巧/read.php?tid=36396之一:1、由点到面。
选工作实践中的疑点,热点,由一个小枝节,检索较全的文献,一般近期的20 篇左右已经相当多了。
之所以不必在意3年以前的,是因为知识更新非常快,且网上能查到的多为近几年的全文。
学习别人是怎么发现解决问题的。
知道目前对这个问题的共同看法,和分歧。
然后,扩展开,根据兴趣和研究的目的,知道,在研究的领域:谁的文章被引用的次数多,谁的文章最多最新最有启发性。
去图书馆找他的文章看全文。
逐步扩展自己的视野,构建个人的专业知识结构和看法。
2、由杂到精。
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以后,对于繁杂的文献,要有个人的判断。
追踪某个专题、某个专家的研究进展,比较对于同一专题的论点的发展,掌握其新的方爱猫扑.爱生活,或注意作者观点的改变,探究其原因。
培养个人的学术修养。
对于高质量高水平的期刊,定期浏览,从面上了解学术进展和热点,根据个人的兴趣和工作进展,逐篇仔细阅读新作.3、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无论是工作中的点滴发现,思想火花,都应该写下来。
我和王忠诚院士、顾玉东院士的接触中,发现他们都有记卡片的习惯。
病例随访、文献观点,等等。
到写作文章时,都是现成的材料。
现在有了电脑,但是写文献综述是一个完善知识结构的好方爱猫扑.爱生活点,个人心得,会有事半功倍的成绩。
无论写在纸上,还是记载在电脑内,都应该有一个记事簿,并且经常整理。
4、对于下载的文献,要以其内容建立以专题杂志按时间先后的专门分类。
哪些需要仔细阅读并保存,哪些用处不大,待删除,哪些需要阅读却尚未阅读。
以后想到时,还能及时找到。
5、天天学习。
文献天天有。
如果只作为一个收藏家,就失去了研究的意义。
下载的目的是学习。
通过阅读,掌握专业领域的方法和知识。
只要坚持学习,就会积累起自己的知识架构。
水到渠成,游刃有余。
之二:对于初次进入一个领域的新手,必须阅读大量的文献,才能把握本领域的动态和方向。
记得一个留洋的研究生说,起初导师让他读大量的文献,而且每天都规定了数量,好像是100篇吧?由于刚刚接触这一领域,对许多问题还没有什么概念,读起来十分吃力,许多内容也读不懂。
请教导师,却被告知只要每天把数量读够就行了。
后来随着阅读量的增加,终于最后融汇贯通,也理解了导师的方法。
所以,我觉得对新手而言,应当重视阅读文献的数量,积累多了,自然就由量变发展为质变了。
而且,每个作者的研究方法多少有所区别,读得多了,渐渐就会比较出研究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对自己今后的研究大有裨益。
其实,由于现在科技进步很快,即使是自己从事的领域,也有很多新技术、新观点不停的出现,所以,即使是个“老手”,如果懒于更新自己的知识,也会很快落后。
之三:在文献多如牛毛的今天,其感觉犹如日益增多的帖子,在不想漏掉好东西的前提下1 把握动态,每天入园后先浏览一遍自上次登陆以来的新帖子,感兴趣的再看看,必要时保存或收藏,这大体相当与杂志的目录,以此保证不会漏掉新的东西2 回过头来重点看看感兴趣版块的精华帖、高人气帖、加密帖等,这相当于感兴趣砖头杂志的综述、评论、或是cutting edge(JI)之类的3 好东西不仅仅只在感兴趣版块,其他版块也有一些,在空的时候看看其他版块的精华帖、高人气帖、加密帖等,这相当于相关砖头杂志的综述、评论、或是cutting edge(JI)之类的4 用搜索功能查找特定关键词的帖子,大体相当于定题检索5 随着对领域的熟悉,特别是对大师级人物的熟悉,有时可看看这些作者的帖子6 在信息的今天,没谁敢说已经超一流,不需再接受新的东西;更没有人能够熟悉所有的领域之四:邹承鲁院士写他是如何读文献的:无论题目从何而来,都必需紧密追踪当前有关科学领域发展的动向。
从研究生时代开始,在导师教导下,以周围同学为榜样,我就养成了每周必定去图书馆浏览最新期刊的习惯,几十年如一日,雷打不动。
如果确实有事,下周必定补上。
我当时有一个小记录册,登录所有对本专业重要的刊物,每期读过后,一定做记录,决不遗漏一期,直至今日。
现在可以在网上阅读所有重要刊物的目录和摘要,这就更容易做到了。
掌握文献、对文献进行综合,以批判的眼光评价文献,并从中提取出有用的和正确的信息以指导今后的研究是一个能独立工作的科学工作者必备的能力。
阅读文献以追踪当前发展动态时,务须切记发挥自己判断力,不可盲从,即使是知名科学家和教科书有时也会有错误。
古人说得好:“尽信书不如无书”。
在追踪当前发展的重要方向时切记,你看到的问题别人也同样会看到,越是重要的问题竞争必然越是剧烈,在研究条件不如人时,如果没有创新的研究思想,独到的研究方案是不可能超越他人得到成功的。
虽然国际上也有对于某些重要课题一哄而起的情况,但在我国似乎特别严重。
缺乏自己的创新思想而片面一哄而起追求热点,是一条必然失败的路线,最多只能是为别人成果锦上添花,或做一些小修小补的工作而已。
关键在于自己的创新思想。
创新思想来自何处,虽然灵机一动产生了重要的创新思想,在科学史上确实有所记载,但这毕竟是比较罕见的,而远远更为常见的是天才出于勤奋,创新出于积累,积累可以是个人积累,也可以是本人所在单位的长期积累。
这就是前面提到的旺火炉原理,也是诺贝尔奖经常出在少数几个单位的原因。
只有勤奋努力才能不断有优秀工作的积累,才可能在工作中逐渐产生真正创新的,别人无法剽窃的创新思想,才有可能在重大问题上取得突破。
而在一个炉火熊熊的旺火炉中,不断会有优秀工作的积累,优秀人才的产生,并且创新思想和人才的不断相互作用,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就会不断创造出新的突破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