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学历年试题

合集下载

运动训练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运动训练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运动训练学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运动训练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A. 运动技能B. 运动训练过程C. 运动训练方法D. 运动训练效果2. 以下哪项不是运动训练的基本组成部分?()A. 身体训练B. 技术训练C. 心理训练D. 营养训练3. 运动训练中的“超量恢复”是指()A. 训练后的短暂疲劳B. 训练后身体机能的暂时下降C. 训练负荷超过身体适应能力D. 训练后身体机能的提高超过原有水平4. 运动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A. 反复练习B. 观察学习C. 理论知识学习D. 生理适应5. 运动训练中,周期化训练的目的是()A. 避免过度训练B. 提高运动技能C. 增加训练负荷D. 减少运动损伤6. 以下哪项不属于运动训练中的负荷控制?()A. 训练强度B. 训练量C. 训练频率D. 训练环境7. 运动训练中的心理技能训练不包括()A. 目标设定B. 放松训练C. 动作技术分析D. 自我谈话8. FITT原则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是指()A. 频率、强度、时间、类型B. 灵活性、强度、时间、类型C. 频率、个体差异、时间、类型D. 灵活性、个体差异、时间、类型9. 运动训练中,耐力训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A. 肌肉力量B. 肌肉耐力C. 肌肉速度D. 肌肉协调性10. 运动训练中,力量训练的基本原则不包括()A. 循序渐进B. 个别对待C. 持续时间D. 合理恢复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运动训练中周期化训练的意义及其基本要求。

12. 描述运动训练中如何进行运动技能的诊断和评价。

13. 阐述运动训练中营养补充的重要性及其基本原则。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4. 论述运动训练中如何科学安排训练负荷,以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15. 分析运动训练中心理训练的作用及其在不同训练阶段的应用。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B2. D3. D4. A5. A6. C7. C8. A9. B10. C二、简答题11. 周期化训练的意义在于通过有计划的训练阶段安排,使运动员的体能、技能和心理状态达到最佳状态,以适应比赛的需要。

体育运动训练学考试试题

体育运动训练学考试试题

体育运动训练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1、以下哪项不是体育运动训练的主要原则?()A 因材施教原则B 系统性原则C 随意性原则D 周期性原则2、运动员在训练中提高运动成绩的关键是()A 增加训练量B 提高训练强度C 改进技术动作D 合理安排休息3、体能训练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力量、速度B 耐力、灵敏C 柔韧D 以上都是4、运动训练计划的制定应依据()A 运动员的实际情况B 教练的经验C 比赛要求D 以上都是5、以下哪种训练方法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反应速度?()A 重复训练法B 间歇训练法C 变换训练法D 游戏训练法6、力量训练时,负荷重量越大,练习的次数应()A 越多B 越少C 不变D 视情况而定7、耐力训练中,长跑属于()A 有氧耐力训练B 无氧耐力训练C 两者皆是D 两者皆非8、技术训练的核心是()A 掌握动作要领B 提高动作的稳定性C 形成动力定型D 以上都是9、心理训练在体育运动训练中的作用是()A 提高运动员的自信心B 增强运动员的意志力C 帮助运动员应对比赛压力D 以上都是10、恢复训练的目的是()A 消除疲劳B 预防损伤C 提高训练效果D 以上都是11、以下哪种营养物质对于运动员的肌肉恢复最为重要?()A 蛋白质B 碳水化合物C 脂肪D 维生素12、训练过程中,运动员出现过度训练的症状不包括()A 疲劳B 兴奋C 运动成绩下降D 睡眠障碍13、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应注重()A 全面发展B 专项突出C 高强度训练D 大运动量训练14、比赛前的训练调整期,训练量应()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大幅减少15、以下哪种训练手段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协调能力?()A 平衡练习B 跳绳C 体操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体育运动训练的基本任务是提高运动员的_____和_____,培养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2、运动训练的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

运动训练学历年真题

运动训练学历年真题

运动训练学历年真题一名词解释(2’*4=8’)1运动训练2运动负荷3竞技能力4训练过程二填空(0.5’*16=8’)1按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对竞技体育项目分类,可分为()和()两大类,前者又可分为()和()项目,后者又可分为()和()。

2负荷量可通过()、()、()、()四个因素度量。

3竞技状态的形成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4训练目标构成应包括()、()、()三个部分。

三判断(2’*4=8’)1运动训练学对你从事的专项训练有直接指导作用。

()2间歇训练法是在一次联系后,机体基本恢复后,再进行下次联系的方法。

()3如果能控制好负荷和恢复,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可以保持相当长一段时间。

()4力量耐力训练需要35%以下的强度(负荷量)进行多次数和多组数练习。

()四简答题(13’*2=26’)1简述运动训练过程的基本结构。

2现代运动训练的负荷安排有哪些特点?一填空题(0.5’*26=13’)1训练目标包括()、()、()三个部分。

2训练诊断的基本要求是()、()、()、()。

3战术的内容包括()、()、()、()、()、()六个方面。

4影响技能转移的主要因素是()、()、()、()、()、()等。

5动作要素包括:()、()、()、()、()、()、()等。

6)()、()和()是完成动作的方法的三个组成部分。

二简答题(5’*4=20’)1简述重复训练法与间歇训练法的主要区别。

2简述负荷量与负荷强度之间的关系。

3简述训练适应的作用。

4简述运动训练的目的与任务。

三讨论与分析题(25’)1试述年度训练计划与阶段训练计划的相互关系,并阐述诊断的重要作用。

(10’)2与对手直接对抗的项目(如拳击、乒乓球、足球等)和不与对手直接对抗的项目(如跳高、体操、射击等)的比赛特点有什么不同?这些不同对抗类项目的训练有什么不同的要求?(15’)四方法应用(20’)请说米循环训练法的含义以及应用时注意的问题,试为一个高水平项目运动员(由长跑、铅球、羽毛球、篮球、游泳中任选一项)制定一组包括8个练习的循环练习,并加以说明。

运动训练学试题

运动训练学试题

运动训练学1 1997年(运动训练学专业)之一一名词解释(2’*4=8’)1运动训练2运动负荷3竞技能力4训练过程二填空(0.5’*16=8’)1按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对竞技体育项目分类,可分为()和()两大类,前者又可分为()和()项目,后者又可分为()和()。

2负荷量可通过()、()、()、()四个因素度量。

3竞技状态的形成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4训练目标构成应包括()、()、()三个部分。

三判断(2’*4=8’)1运动训练学对你从事的专项训练有直接指导作用。

()2间歇训练法是在一次联系后,机体基本恢复后,再进行下次联系的方法。

()3如果能控制好负荷和恢复,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可以保持相当长一段时间。

()4力量耐力训练需要35%以下的强度(负荷量)进行多次数和多组数练习。

()四简答题(13’*2=26’)1简述运动训练过程的基本结构。

2现代运动训练的负荷安排有哪些特点?2 1997(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专业)之二一填空题(0.5’*26=13’)1训练目标包括()、()、()三个部分。

2训练诊断的基本要求是()、()、()、()。

3战术的内容包括()、()、()、()、()、()六个方面。

4影响技能转移的主要因素是()、()、()、()、()、()等。

5动作要素包括:()、()、()、()、()、()、()等。

6)()、()和()是完成动作的方法的三个组成部分。

二简答题(5’*4=20’)1简述重复训练法与间歇训练法的主要区别。

2简述负荷量与负荷强度之间的关系。

3简述训练适应的作用。

4简述运动训练的目的与任务。

三讨论与分析题(25’)1试述年度训练计划与阶段训练计划的相互关系,并阐述诊断的重要作用。

(10’)2与对手直接对抗的项目(如拳击、乒乓球、足球等)和不与对手直接对抗的项目(如跳高、体操、射击等)的比赛特点有什么不同?这些不同对抗类项目的训练有什么不同的要求?(15’)四方法应用(20’)请说米循环训练法的含义以及应用时注意的问题,试为一个高水平项目运动员(由长跑、铅球、羽毛球、篮球、游泳中任选一项)制定一组包括8个练习的循环练习,并加以说明。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真题(2001年-2012年)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真题(2001年-2012年)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真题(2001年-2012年)第一篇:成都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真题(2001年-2012年) 2001年成都体育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运动训练学》一、名词解释。

(5*4)直观教练原则及适时恢复原则。

2、按战术的攻防性质,可将其分为(进攻战术)、(防守战术)(相持战术)。

3、训练手段的一般分类可分为(一般训练手段)、1、运动技术2、学校体育3、运动训练(专项训练手段)。

4、体育教学过程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体能主导类项目可分为()()和()三个2、战术训练方法可分为分解与完整训练法、减难与加难训练法、虚拟现实训练法()()()和()3、组成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有()()()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6分)1、运动成绩主要由对手情况和裁判员决定()2、成功的参加竞赛是与动员训练的最终目的()3、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由当地经济发展的成都所决定()四、论述题1、简述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2、简述体育课的准备3、简述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2002年成都体育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运动训练学》请将答案写在试题纸上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2、运动成绩: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结果,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运动员及其对手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发挥状况的综合评定。

3、竞技需要原则:指根据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及运动成绩的需要从实际出发,科学安排训练的阶段划分及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和负荷等因素的训练原则。

4、竞技战术:指在比赛中为战胜对手或为表现出期望的比赛结果而采取的计谋和行动。

5、多年训练计划:是对运动员多年训练过程的总体规划。

二、填空(每空1分,共15分)1、运动训练原则包含竞技需要原则、(动机激励)原则、(有效控制)原则、(系统训练)原则、(周期安排)原则、(适宜负荷)原则和区别对待原则、4、技能主导类项群可分为(表现难美性)、(表现准确性)、(同场对抗性)、(隔网对抗性)和(格斗对抗性)等五个亚类。

97-02运动训练学历年试题

97-02运动训练学历年试题

运动训练学(1997年)(运动训练学专业)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8分)1.运动训练3.竞技能力2.运动负荷4.训练过程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8分)1.按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对竞技体育项目分类,可分为( )和( )两大类,前者又可分为( )和( )项目,后者又可分为( )和( )。

2.负荷量可通过( )、( )、( )、( )四个因素度量。

3.竞技状态的形成发展可分为( )、( )、( )三个阶段。

4.训练目标构成应包括( )、( )、( )三个部分。

三、判断(对者划“+”,错者划“-”,每题2分,共8分)1.运动训练学对你从事的专项训练有直接指导作用。

( )2.间歇训练法是在一次练习后,机体基本恢复后,再进行下一次练习方法( )。

3.如果能控制好负荷和恢复,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可保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 )4.力量耐力训练需要35%以下的强度(负重量)进行多次数和多组数练习。

( )四、简答题(26分)1.简述运动训练过程的基本结构。

2.现代运动训练的负荷安排有哪些特点?运动训练试题(1997年)(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专业)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3分)1.训练目标包括( )、( )、( )三个部分。

2.训练诊断的基本要求是:( )、( )、( )、( )。

3.战术的内容包括( )、()、( )、( )四个方面。

4.影响技能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 )、( )、( )、( )等。

5.动作要素包括:( )、( )、( )、( )、( )、( )等。

6.( )、( )和( )是完成动作的方法的三个组成部分。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简述重复训练法与间歇训练法的主要区别2.简述负荷量与负荷强度之间的关系3.简述训练适应的作用4.简述运动训练的目的与任务三、讨论与分析题(共25分)1.试述年度训练计划与阶段训练计划的相互关系,并阐述诊断的重要作用。

(10分)2.与对手直接对抗的项目如拳击、乒乓球、足球等)和不与对手直接对抗的项目(如跳高、体操、射击等)的比赛特点有什么不同?这些不同对抗类项目的训练有什么不同的要求。

运动训练学试题汇编.

运动训练学试题汇编.

第一章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知识点:(一)竞技体育的构成判断题:1、竞技体育包括运动选材、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三方面。

2、竞技体育管理也是竞技体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3、竞技体育是以娱乐为主要目的游戏发展起来的。

单选题:4、在竞技体育的构成中,哪一部分既是竞技体育的组成部分,又是实现竞技运动目标的最重要途径?A.运动选材 B.运动训练 C.运动竞赛 D.体育管理5、在竞技体育的构成中,哪一部分是竞技体育与社会发生关联,并作用于社会的媒介?A.运动选材 B.运动训练 C.运动竞赛 D.体育管理6、在竞技体育的构成中,哪一部分是最重要的?A.运动训练 B.运动选材C.运动训练 D.运动管理多选题:7、竞技体育由哪几部分构成?A.运动选材 B.运动训练 C.运动竞赛 D.教育学因素8、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有那些?、A.生物学因素B.个性心理因素C.社会学因 D.教育学因素(二)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判断题:1、竞技体育中的“竞”是指比赛和竞争,“技”是指运动技艺。

2、竞争性是竞技体育赖以存在的基础。

3、竞技体育是只有很少的人参与的社会行为。

单选题:4、在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中,哪一个是竞技体育运动区别于其他体育运动的最本质特点?A.竞争性B.公平性C.规范性D.公开性5.竞技体育主要是由哪些人组成的群体行为?A.教练员B.运动员C.裁判员D.球迷和观众6.下列四种选项中,有一项不属于竞技体育社会功能的选项。

A.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生理潜力B.振奋民族精神C.丰富人们的文化和精神生活D.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多选题:7.下列哪些选项属于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A.竞争性 B.规范性 C.公平性 D.观赏性8.为了保证竞技运动中的公平性,要求参加者共同遵循哪两个主要方面的行为规范?A.比赛项目B.比赛规程C.比赛规则D.比赛安排二、运动训练与运动训练学知识点:(一)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及内容判断题:1.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目的。

自考运动训练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运动训练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运动训练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运动训练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运动技能的掌握B. 运动表现的提高C. 运动员的体能发展D. 运动训练的方法与手段答案:B2. 以下哪项不属于运动训练的基本组成部分?()A. 技术训练B. 战术训练C. 心理训练D. 休闲活动答案:D3. 运动训练的最终目的是()A. 增强运动员体质B. 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C. 培养运动员兴趣D. 完成训练计划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4. 运动训练学的研究内容包括()A. 运动训练的理论与方法B. 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基础C. 运动训练的心理学基础D. 运动训练的社会学基础答案:ABCD5. 运动训练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包括()A. 系统性原则B. 循序渐进原则C. 周期性原则D. 个性化原则答案:ABCD三、判断题6. 运动训练中的“超量恢复”是指运动员在训练后,体能水平会超过训练前的状态。

答案:正确7. 在运动训练中,只要运动量足够大,就可以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8. 简述运动训练中“周期化训练”的概念及其意义。

答案:周期化训练是指将运动训练过程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和任务要求,划分为不同的训练阶段,每个阶段有特定的训练目标和内容。

这种训练方法的意义在于,它能够使训练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避免运动员出现过度训练,同时通过不同阶段的递进,逐步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五、论述题9. 论述运动训练中“负荷”的概念及其在运动训练中的作用。

答案:运动训练中的“负荷”是指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所承受的生理和心理负担,包括训练强度、训练量、训练频率等。

负荷在运动训练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着运动员的适应和进步。

适当的负荷可以激发运动员的生理潜能,促进技能和体能的提高;而不适当的负荷则可能导致运动员过度疲劳甚至受伤。

因此,合理控制和调整训练负荷是运动训练科学化的重要内容。

六、案例分析题10. 某运动员在一次重要的比赛前,因为紧张和焦虑导致表现不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训练学(1997年)(运动训练学专业)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8分)1.运动训练3.竞技能力2.运动负荷4.训练过程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8分)1.按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对竞技体育项目分类,可分为( )和( )两大类,前者又可分为( )和( )项目,后者又可分为( )和( )。

2.负荷量可通过( )、( )、( )、( )四个因素度量。

3.竞技状态的形成发展可分为( )、( )、( )三个阶段。

4.训练目标构成应包括( )、( )、( )三个部分。

三、判断(对者划“+”,错者划“-”,每题2分,共8分)1.运动训练学对你从事的专项训练有直接指导作用。

( )2.间歇训练法是在一次练习后,机体基本恢复后,再进行下一次练习方法( )。

3.如果能控制好负荷和恢复,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可保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 ) 4.力量耐力训练需要35%以下的强度(负重量)进行多次数和多组数练习。

( )四、简答题(26分)1.简述运动训练过程的基本结构。

2.现代运动训练的负荷安排有哪些特点?运动训练试题(1997年)(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专业)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3分)1.训练目标包括( )、( )、( )三个部分。

2.训练诊断的基本要:( )、( )、( )、( )。

3.战术的容包括( )、()、( )、( )四个方面。

4.影响技能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 )、( )、( )、( )等。

5.动作要素包括:( )、( )、( )、( )、( )、( )等。

6.( )、( )和( )是完成动作的方法的三个组成部分。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简述重复训练法与间歇训练法的主要区别2.简述负荷量与负荷强度之间的关系3.简述训练适应的作用4.简述运动训练的目的与任务三、讨论与分析题(共25分)1.试述年度训练计划与阶段训练计划的相互关系,并阐述诊断的重要作用。

(10分) 2.与对手直接对抗的项目如拳击、乒乓球、足球等)和不与对手直接对抗的项目(如跳高、体操、射击等)的比赛特点有什么不同?这些不同对抗类项目的训练有什么不同的要求。

(15分)四、方法应用题(共20分)请说明循环训练法的含义以及应用时注意的问题。

试为一个高水平项目运动员(由长跑、铅球、羽毛球、篮球、游泳中任选一项)制定一组包括8个练习的循环练习,并加以说明。

运动训练学试题(1998年)(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一、名词解释1.运动训练2.训练适应3.合理安排运动员负荷原则4.间歇训练法5.运动训练6.一般训练7.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8.循环训练9.协调能力二、填空题10.竞技体育主要由( )、( )和( )组成。

11.若按动作结构对竞技体育项目进行分类,可将其分为( )、( )和( )三大类。

12.训练适应的特征包括( )、( )、( )、( )。

13.确定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的主要依据是( )和( )。

14.构成间歇训练法的因素包括( )、( )、( )、( )、( )五个因素。

15.运动技术的形成可分为( )、( )和( )三个阶段。

16.训练适应具有( )、( )、( )、( )四个特征。

17.运动训练过程的周期有( )、( )、( )、( )、( )五种。

18.循环训练法由以下四个因素组成( )、( )、( )、( )。

19.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获得分为( )的和( )的。

后者的获得又称为( )和( )。

三、判断题1.运动训练学实际上就研究各运动项目训练过程规律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 ) 2.虽然恢复过程从运动后开始,但是它对于掌握负荷后的疲劳程度,安排下一次负荷是至关重要的。

( )3.传统的训练周期理论对于全年双周期训练安排明确表明;第一个准备期训练时间应短于第二个准备期训练时间,因为决赛往往安排在第二个训练周期。

( ) 4.为了提高短跑运动员的速度素质,尤其是最后冲刺的能力,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往往采用短距离如200.400米跑的训练。

( )5.赛前阶段的训练,为了适应连续比赛的要求,教练员往往连续安排不同训练任务的大负荷训练课。

( )四、选择题1.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主要体现在:( )A、研究和阐明训练过程的一般规律;B、研究和阐明同类项目固有的属性和规律;C、研究和阐明各个专项的所有规律2.小周期负荷安排的秩序主要考虑:( )A、不同的训练任务;B、负荷的大、中、小;C、A和B3.最大力量的增长主要途径有( )A、肌肉协调功能的改善:B、动力性力量;C、增大肌肉的体积4.运用间隙训练法发展运动员的无氧乳酸供能能力,若采用跑的手段其负荷常用:( )A、95%以上强度:B、80—90%的强度;C、距离50米;D、距离200米5.在大周期训练中其准备期的专门准备阶段的负荷安排主要以:( )A、负荷量大,负荷强度小;B、负荷强度大,负荷量适中:C、负荷量大,负荷强度适中五、问答与论述题1.简述运动训练过程的基本结构?2.举例说明运动素质的同类转移和非同类转移?3.试述训练过程中为什么要划分大周期?4.论述完整的运动训练理论对训练实践的指导意义?5.试述身体训练的基本要求?6.论述现代运动训练的主要特征?(不少于4点)运动训练学试题(1998年)(运动训练学专业)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运动训练2.竞技能力3.运动负荷4.周期性原则5.重复训练法二、简答(每题4分,共20分)1.运动训练的特点是什么?2.举例说明什么是间歇训练法及其特点?3.大周期训练计划中各时期,各阶段的运动负荷是什么概念?4.力量素质有哪些种类?谈谈实际训练中发展某一种力量素质的基本做法?5.运动负荷和恢复与训练适应的关系?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根据训练的任务容不同把小周期分为哪几种类型?试制定某一种小周期训练计划(要点)?2.结合某运动项目,谈谈如何对运动员进行现实状态的诊断?运动训练学试题(2001年)(一般训练学方向)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1.爆发力3.负荷强度2.运动训练(狭义) 4.竞技潜力二、判断正误(在正确答案后划“B”,错误答案后划“A”。

每题1分,共10分)1.战术训练的目的是使运动员掌握专项运动的战术,并能在比赛中合理地应用。

( )2.同类转移是指不同类运动素质在同一种运动形式中的转移。

( )3.柔韧素质是指在各种突然变换的条件下,运动员能够迅速、准确、协调改变身体运动的能力。

( )4.动作速度寓于某一动作之中。

( )5.无氧耐力训练的目的在于提高运动员机体承受氧债的能力。

无氧耐力亦称速度耐力。

( )6.运动员在做等动练习时,肌肉的长度和力都有变化。

( )7.采用金字塔式的安排方法进行力量训练时,负荷强度不能采用跳跃式增加的方式。

( )8.横向转移包括顺向横向转移与逆向横向转移。

( )9.变换练习法的特点是可以任意变换练习条件进行训练。

( )10.极限负荷是绝对的,是就某一运动员个体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而言的。

( )三、填空题(每空0.5分,共13分)1.训练目标包括( )、( )、( )三个部分。

2.训练诊断的基本要:( )、( )、( )、( )。

3.战术的容包括( )、( )、( )、( )四个方面。

4.影响技能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 )、( )等。

5.动作要素包括:( )、( )、( )、( )、( )、( )等。

6.( )、( )和( )是完成动作的方法的三个组成部分。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简述重复练法与间歇训练法的主要区别。

2.简述负荷量与负荷强度之间的关系3.简述训练适应的作用4.简述运动训练的目的与任务五、讨论与分析题(共25分)1.试述年度训练计划与阶段训练计划的相互关系,并阐述诊断的重要作用。

(10分) 2.与对手直接对抗的项目(如拳击、乒乓球、足球等)和不与对手直接对抗的项目(如跳高、体操、射击等)的比赛特点有什么不同?这些不同对抗类项目的训练有什么不同的要求(15分)六、方法应用题(共20分)请说明循环训练法的含义以及应用时注意的问题。

试为一个高水平项目运动员<由长跑、铅球、羽毛球、篮球、游泳中任选一项)制定一组包括8个练习的循环练习,并加以说明。

运动训练学试题(2002年)(应用心理学专业、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1.竞技需要原则2.程序训练法3.变异组合练习手段4.耐力素质5.训练课结构二,方法运用题(共1题,每题15分,共15分)1.为什么基本训练周负荷的主要特点是加大负荷?请说明加大负荷的途径。

三、综合分析题(共1题,每题20分,共20分)1.适宜的、过大或过小的训练负荷对运动员的机体各会产什么样的影响?安排训练负荷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运动训练学试题(2002年)(应用心理学专业、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1.制胜规律2.运动训练手段3.训练性比赛4.移动速度5.训练大周期二、方法运用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1.请说明100米跑与10000米跑两个运动项目专项耐力的表现特点。

并说明上述两个运动项目采用重复训练法训练时,在距离、强度、负荷量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2.请设计一个能够提高运动员有氧代系统工作能力的循环训练法三、综合分析题(共1题,每题15分,共15分)1.试述贯彻有效控制训练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运动训练学试题(2002年)(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1.竞技水平2.适宜负荷原则3.变换训练法4.爆发力5.运动智能二、填空题(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1.排球、武术、举重和中跑项目决定其运动成绩的因素不同,它们归属的项群分别为技能隔网对抗性项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完整的训练目标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在教学训练中,分解训练方法往往又可分为单纯分解训练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速度素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比赛的目的可将比赛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适应性比赛四种类型。

三、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1.简述运动训练学与各专项训练理论的关系。

2.简述运动负荷的量与强度之间的关系。

3.简述用极限强度法发展运动员最大力量的要点。

4.简述周训练计划的类型及适用围。

四、方法运用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1.请选择跳水、射击、柔道、排球中任意两个运动项目,分析两个运动项目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的特征。

2.试述持续训练法、间歇训练法、重复训练法的主要负荷特征,并为每种训练方法举出两个不同项目运动员运用该方法的训练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