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概论课件-2大气污染及防治课件
合集下载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PPT2 人教课标版

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大气圈中 的原有成分被改变,而且增加了某些有 毒有害的物质,致使大气质量恶化,影 响了原有的生态平衡,严重威胁着人体 健康和正常的工农业生产,并对建筑物 及各种设备设施造成损害,这种现象称 为大气污染。
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
常见大气污染物: 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碳氢化合物、铅等
④我国的酸雨:(以硫酸型酸雨为主)
A.特点:以煤炭为主要能源。随经济 发展,酸雨分布范围亦有扩大的趋势。
B.分布范围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 西南地区,90年代扩大到长江以南、青藏 高原以东,目前扩展到华北和东北地区
补:光化学烟雾形成的条件及危害
条件: (1)氮氧化物和碳氢化物在紫外线作用下 产生的浅蓝色烟雾。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③可吸入颗粒物的危害:
颗粒物中如果含有较多病菌和病 毒时,则可能引发传染病;长期吸入 过量颗粒物,积聚在肺部,可能使人 患“尘肺病”;有些颗粒物沉积在肺 部,还可能引起恶性病变。
利:刺激并锻炼人的免疫机能
④时空分布
我国北方降水量较少,植被覆盖率较低, 有些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加上近年来建筑工 地遍布,城市汽车数量猛增,尾气排放缺乏标 准或不达标,使可吸入颗粒物成为不少城市的 主要空气污染物。
工业污染源 生活污染源 交通污染源
2.大气污染物
(1)可吸入颗粒物 ①总悬浮颗粒物:空气中悬浮着无数固
体颗粒的统称。(技术上标为TSP ) ②可吸入颗粒物:指总悬浮颗粒物中去
掉10微米以上的那些大颗粒,它是空气质 量播报中一个重要参数(。技术上标为PM10)
原因:人的的鼻毛、分泌物和黏膜可以
将大多数大于10微米的粉尘过滤掉,只有 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才会随气流进入气管 和肺部。
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
常见大气污染物: 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碳氢化合物、铅等
④我国的酸雨:(以硫酸型酸雨为主)
A.特点:以煤炭为主要能源。随经济 发展,酸雨分布范围亦有扩大的趋势。
B.分布范围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 西南地区,90年代扩大到长江以南、青藏 高原以东,目前扩展到华北和东北地区
补:光化学烟雾形成的条件及危害
条件: (1)氮氧化物和碳氢化物在紫外线作用下 产生的浅蓝色烟雾。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③可吸入颗粒物的危害:
颗粒物中如果含有较多病菌和病 毒时,则可能引发传染病;长期吸入 过量颗粒物,积聚在肺部,可能使人 患“尘肺病”;有些颗粒物沉积在肺 部,还可能引起恶性病变。
利:刺激并锻炼人的免疫机能
④时空分布
我国北方降水量较少,植被覆盖率较低, 有些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加上近年来建筑工 地遍布,城市汽车数量猛增,尾气排放缺乏标 准或不达标,使可吸入颗粒物成为不少城市的 主要空气污染物。
工业污染源 生活污染源 交通污染源
2.大气污染物
(1)可吸入颗粒物 ①总悬浮颗粒物:空气中悬浮着无数固
体颗粒的统称。(技术上标为TSP ) ②可吸入颗粒物:指总悬浮颗粒物中去
掉10微米以上的那些大颗粒,它是空气质 量播报中一个重要参数(。技术上标为PM10)
原因:人的的鼻毛、分泌物和黏膜可以
将大多数大于10微米的粉尘过滤掉,只有 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才会随气流进入气管 和肺部。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PPT课件

全市 24 万余株紫荆花将集体进入盛花期,同时,柳 州将举办第三届广西·柳州‘鱼峰歌圩’全国山歌邀请 赛。”柳州市委宣传部部长焦耀光说。
据了解,20 世纪八九十年代,柳州以重化工业为主 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带来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造成了 严重的环境污染,酸雨率高达 98.5%,被称为“酸雨之 都”。 柳州痛定思痛,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生态,
2.主要大气污染物
(1)可吸入颗粒物:①指标:空气中直径小于 10 微米 以下的固体颗粒物。
②危害:免疫功能障碍、引发传染病、患“尘肺病”, 引起肺部病变。
③成因:土地荒漠化加剧、建筑工地遍布、汽车尾 气。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2)酸雨:①主要污染物: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 ②危害: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使土 壤酸化、使肥力降低,导致农作物减产;腐蚀树叶,影 响森林生长,林木成片死亡;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 ③中国的酸雨区分布:南方地区严重,现已扩展到 华北和东北地区。 (3)其他污染物:氟利昂破坏大气臭氧层;二氧化碳 大量排放导致气候变暖。
坚持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推进绿色发展理念,实 现了环境美、生态优山水园林城市华丽转身。
思考探究:防治酸雨最根本的途径是什么? 提示:减少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的排放量。
[自主学习]
1.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能源生产和消费。 2.大气污染防治途径包括节能和提高能源效率、开 发洁净煤技术、开发新能源、利用可再生资源、控制机 动车污染,以及工业污染控制等方面。 3.我国治理酸雨的主要措施:建立酸雨控制区和二 氧化硫污染控制区,限制高硫煤的开采,积极发展清洁 燃烧技术和煤炭脱硫技术,调整能源结构等。
[合作探究]
2.相对湿度为 80%~90%时,大气混浊、视野模糊 导致的能见度低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即雾霾。 2013 年 1 月以来,北京多次出现雾霾天气,与此同时, 与空气质量相关的呼吸道疾病病例相应增多,引发了民 众的“空气焦虑”。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ppt课件

02
国务院发布的行动计划,提出了大气污染防治的总体要求、重
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
03
针对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和重点时段,提出了更加严格的大气
污染防治目标和措施。
地方政府实施措施举例
01
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京津冀地区实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通过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
测和统一执法等措施,协同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企业责任
企业应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和政策,积极采取污染治理措施, 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同时,企业还应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环保意识,推动绿色 生产。
个人责任
个人应树立环保意识,从自身做起,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例如,少开私家车、 选择公共交通出行;节约用电、减少能源消耗;不随意焚烧垃圾等。同时,个人 还应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推动社会形成良好的环保氛围。
02
污染源解在诸多不足,导致污 染治理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03
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有 待加强
大气污染具有区域性特征,需要建立 有效的区域联防联控机制。然而,当 前各地在污染治理方面仍存在“各自 为政”的现象,缺乏协同作战的意识 和行动。
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应用
工业领域节能减排技术
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工业领域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环 保水平。
建筑领域节能减排技术
推广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提高建筑领域的能源利用效率和室内环 境质量。
交通领域节能减排技术
发展智能交通系统和绿色交通工具,提高交通领域的能源利用效率 和环保水平。
成功案例分享
PART 04
清洁能源替代与减排技术 应用
REPORTING
WENKU DESIGN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ppt课件图文

详细描述
大气污染的分类
总结词:大气污染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按污染物种类可分为还原型、氧化型和混合型大气污染;按污染范围可分为广域污染和局地污染。
02
大气污染的危害
大气污染可能导致呼吸道疾病、眼睛不适等症状,如咳嗽、呼吸困难、眼睛红肿等。
短期影响
长期接触大气污染会增加患肺癌、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的风险,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某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消耗量大,碳排放较高。
地区概况
推广清洁能源,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应用。
低碳经济发展措施
碳排放强度下降,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实现良性循环。
成果
某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案例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详细描述
大气污染的定义
大气污染的来源
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能源利用、农业活动以及城市生活等方面。
总结词
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包括燃煤、燃油、化工、冶炼等行业的废气排放。交通运输也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如汽车尾气、飞机尾气等。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如燃煤发电厂、燃气电厂等。农业活动如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也会产生一定的空气污染。城市生活排放的废气也是大气污染的一个来源。
酸雨
大气污染物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会导致酸雨的形成,对建筑物和农作物造成损害。
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03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01
02
04
工业污染防治
工业污染防治是防治大气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工业污染源主要包括燃煤、燃油、工业生产过程等。
工业污染防治措施包括采用清洁能源、改进生产工艺、加强排污监管等。
大气污染的分类
总结词:大气污染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按污染物种类可分为还原型、氧化型和混合型大气污染;按污染范围可分为广域污染和局地污染。
02
大气污染的危害
大气污染可能导致呼吸道疾病、眼睛不适等症状,如咳嗽、呼吸困难、眼睛红肿等。
短期影响
长期接触大气污染会增加患肺癌、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的风险,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某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消耗量大,碳排放较高。
地区概况
推广清洁能源,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应用。
低碳经济发展措施
碳排放强度下降,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实现良性循环。
成果
某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案例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详细描述
大气污染的定义
大气污染的来源
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能源利用、农业活动以及城市生活等方面。
总结词
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包括燃煤、燃油、化工、冶炼等行业的废气排放。交通运输也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如汽车尾气、飞机尾气等。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如燃煤发电厂、燃气电厂等。农业活动如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也会产生一定的空气污染。城市生活排放的废气也是大气污染的一个来源。
酸雨
大气污染物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会导致酸雨的形成,对建筑物和农作物造成损害。
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03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01
02
04
工业污染防治
工业污染防治是防治大气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工业污染源主要包括燃煤、燃油、工业生产过程等。
工业污染防治措施包括采用清洁能源、改进生产工艺、加强排污监管等。
《大气污染与防治》PPT课件

氟氯烃:破坏臭氧层
排放的
主要来源:工业生产中
如:
(三)大气污染的类型
常规能源利用中排放的工业废气是引起大 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按能源性质和污染物的种类可 将大气污染划分为四种类型。
1、煤烟型
主要由煤炭燃烧时排放的硫氧化物、烟尘、粉尘等 造成的污染,以及这些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 的硫酸及其盐类所构成的气溶胶而形成的二次污染 物。
b、高温低湿,有逆温出现,无风或风力不大。
烃和NO的最大 值发生在早晨交 通繁忙时刻,属 一次污染物。 随着太阳辐射 的增强,NO2、醛、 O3的浓度迅速增 大,中午时刻已 达到较高浓度, 属二次污染物。
(三)酸雨的形成机制
什么是酸雨?
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降水, 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
(1)主要的氮氧化物:NO2、NO和NH3
硝酸盐气溶胶(主要)
与水、氧分子、金属
(2)化学变化
光化学烟雾
光照条件下,NO、NO2与CxHy等
A、硝酸盐气溶胶的生长(主要形式):
NOX NH4+
NO3 - + A B、光化学烟雾的形成(特殊形式)
NO3 - 、NO2 - 、 A(NO3)X
a:二氧化氮、一氧化氮、臭氧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化学循环反应
第二节 大气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发生机 制
一、大气污染源
污染源:造成环境污染的发生源,一般指向环境排放 有害物质或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和装置等。
大气污染源:指向大气排放污染物质的发生源。
污染源分类: (一)按污染物存在形式分类
固定污染源:发电厂、烟囱 移动污染源:汽车、火车
(二)按污染物排放形式分类 点源:集中一点或可小的当作点的小范围排放污染物 线源:沿线排放污染物 面源:连成一片
第二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优品ppt

主要的大气污染:
污染源
污染物
危害
臭氧 空洞
温室 效应
冰箱、冷冻机、 空调等制冷设备
燃烧化石燃料、 毁林
氟氯烃化合物
二氧化碳、甲 烷等温室气体
①危害人体健康 ②破坏生态环境、 影响农业生产
①海平面上升 ②气候变化
酸 工业、家庭炉灶 雨 燃烧化石燃料
光化学
汽车尾气
烟雾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氮氧化合物 碳氢化合物
硫酸型?
2004年中国年平均降水pH值的分布
酸雨形成条件:
1、大量硫氧化物(SO2)和氮氧化物(NOX) 2、湿润的气候
我国北方冬季采暖消耗的矿物燃料多,但酸雨危 害的面积却比南方小很多?四川盆地为什么成为 我国酸雨的重灾区?
主要原因是:北方降水少,酸雨频率 小。 四川盆地除了气候因素外还与盆地地形有 关。
(2)温室效应
指由于石化燃料的燃烧,以及森林植被的破坏使空气中
CO2、氟氯烃(CFCS)、甲烷(CH4)、二氧化氮(NO2) (其中 主要是CO2)等温室气体的温室作用加剧,使大气变暖的 效应。
被大气辐射射向 宇宙空间
太阳辐射到达地面
热辐射被co2吸收
从地面发出的热辐射
CO2使热辐 射返回地面
温室效应增强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 环境产生什么影响?
物(石油燃烧)等。
d.文物、建筑物: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铁轨、桥梁和文物古迹的损坏。 放SO2和NO2等酸性气体所致 c.植物生长:腐蚀树叶,使光合作用受阻,影响森林生 长,林木成片死亡;
世界最严重的三大酸雨区的分布是西北欧、北美
和中国。欧洲酸雨较突出的国家是瑞典和挪威。
思考:
我国的酸雨主要是什么类型?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PPT课件

光化学烟雾对人体的另一些 危害则与臭氧浓度有关。当 大气中臭氧的浓度达到200 -1000微克/立方米时,会 引起哮喘发作,导致上呼吸 道疾患恶化,同时也刺激眼 睛,使视觉敏感度和视力降 低;浓度在400--1600微克/ 立方米时,只要接触两小时 就会出现气管刺激症状,引 起胸骨下疼痛和肺通透性降 低,使机体缺氧;浓度再高, 就会出现头痛,并使肺部气 道变窄,出现肺气肿。接触 时间过长,还会损害中枢神 经,导致思维紊乱或引起肺 水肿等。
链传递反应:
RH +·OH → RO2·+ H2O RCHO +·OH → RC(O)O2·+ H2O RCHO + hν → RO2·+ HO2·+ CO HO2·+ NO → NO2 + ·OH RO2·+ NO → NO2 + R′CHO + HO2· RC(O)O2·+ NO → NO2 + RO2·+ C O2
X片:
成病原理:
CClF2
Cl
2O3==3O2
社会危害:
使皮肤发生癌变。
治疗方案:
停止氟氯烃的生产和使 用。
1号通缉令
嫌疑犯:二氧化硫 年龄:不详 性别:酸性 地址:all over the world 籍贯:化石燃料的燃烧、含硫矿石的 冶炼,硫酸、磷肥、纸浆生产等产生 的工业废气。 逮捕原因: 1、刺激呼吸道。 2、二氧化硫和悬浮颗粒物的联合毒 性作用。此外,当悬浮颗粒物中含有 三氧化二铁等金属成分时,可以催化 二氧化硫氧化成酸雾,吸附在微粒的 表面,被吸入呼吸道深部。 3、二氧化硫的促癌作用。
(8)
·OH + NO2 → HNO3 RC(O)O2· + NO2→ RC(O)O2NO2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30张ppt)

第三节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迁移应用
1.(2012年高考广东卷)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 用能够对大气中CO2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 作用。该作用可能 (A) A.缓解全球变暖 B. 缩小臭氧层空洞 C.减轻酸雨污染 D.加快海洋流速
2.(2010 年高考上海卷)工业化时代,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影响 越来越显著,环境的变化影响人类的生活。我国云南某地的 大理石雕像,天长日久变得“面目残破”。这主要是因为 ( )增加。 (A) A.酸雨淋蚀加剧 C.沙尘暴频繁肆虐 B.紫外线辐射强烈 D.大气二氧化碳含量
开发新能源
利用可再生资源
控制机动车污染 控制工业污染
案例⑦ 北京的空气污染和蓝天工程
思考 1.造成北京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什么? 可吸入颗粒物是造成北京大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 2.这些污染物质的来源是什么? 主要来源为燃煤、机动车尾气、工地扬尘,以及 北京干燥、多风的天气。 3.调整能源结构对北京防治大气污染有什么 意义? 在污染防治上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极大地 改善了北京近年来的空气质量。
4、南方降雨多,产生酸 雨的机会多。
概念
原因
类型Leabharlann 危害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风力发电
●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能源生产和消费
●大气污染的防治:
1.控制污染源:节能和提高能源效率、 开发洁净煤技术、开发新能源、利用可再 生资源、控制机动车污染,以及工业污染 方面。 2.消除污染物措施:不仅能绿化环境, 还能净化大气、吸附粉尘、吸收大气中 的污染物等。
免疫 功能障碍、引发传染病,可使 (2)危害:出现⑥__________ 人患“⑦__________” ,还可能引起恶性病变。 尘肺病 (3)分布:可吸入颗粒成为我国⑧__________ 地区城市的主 北方 要空气污染物。 3.酸雨 硫氧化物 和⑩__________ 氮氧化物 。 (1)主要污染物:⑨__________ (2) 中国的酸雨分布区:南方地区严重,现已扩展到 ⑪ 华北 和⑫__________ 东北 地区。 __________ 氟利昂 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⑭ 4.其他污染现象:⑬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2/12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1 大气圈结构与大气组成
➢中间层
A. 高度大约至85km处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迅速降低,是大气层中最冷的一层
C. 空气稀薄,有强烈的垂直对流运动
➢暖层(电离层)
A.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白天气温可达1250-1750K
样的固体、液体和气溶胶。其中有固体的灰尘、烟尘、烟雾以及液 体的云雾和雾滴,其粒径范围主要在200μm~0.1μm之间。按粒径 的差异,可以分为降尘和飘尘两种。
降尘:粒径大于 10μm,在重力作用下可以降落的颗粒状物
质。其多产生于固体破碎、燃烧残余物的结块及研磨粉碎的细 碎物质。自然界刮风及沙暴也可以产生降尘。
主要内容
1 大气圈结构与大气组成 2 大气污染与类别 3 大气污染防治技术 4 全球性大气污染对策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20/12/12
2.1 大气圈结构与大气组成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1.1 大气圈结构
大气圈:是指包围着整个地球的空气层,实 际上它是由气体和悬浮物所组成的复杂的流 体体系。 厚度:1000km ,质量:5.2×1015t。 空气密度分布特点:海平面处空气密度较大 ,随高度的增加,空气密度逐渐变小。
2020/12/12
2.1 大气圈结构与大气组成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20/12/12
2.1 大气圈结构与大气组成
➢对流层
A. 对流层是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最大的一个层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 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主要在对流层中聚集
C. 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6.5℃/1km
➢外层(散逸层)
A. 大气极为稀薄,气温高,分子运动速度快
2020/12/12
2.1 大气圈结构与大气组成
离地球最近的两大行星的大气组成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20/12/12
2.1 大气圈结构与大气组成
2.1.2 大气的组成
大气的组成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20/12/12
2.2 大气污染与类别
2.2.2 大气污染物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大气污染物的种类
按迁移转化规律 可将大气污染
物分为一次污染 物(原发性污染 物)与二次污染 物(继发性污染 物)。
2020/12/12
按照物理状态
可分为固体、 液体和气体等形 式。源自中90%以 气体形式存在, 10%是以气溶胶 形式存在。
碳氧化物:碳化物主要有两种物质,即CO和CO2。CO主要是由含
碳物质不完全燃烧产生的,而天然源较少。1970年全世界排入大气中 的CO约为3.59吨,而由汽车等移动源产生的CO占总排放量的70%, 可见,CO主要是由汽车等交通车辆造成的。
2020/12/12
2.2 大气污染与类别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2 大气污染与类别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2.1 大气污染的定义
定义:由于自然的或人为的过程,改变了大气圈中某些
原有成分和增加了某些有毒有害物质,致使大气质量恶化, 影响原来有利的生态平衡体系,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和正 常工农业生产,以及对建筑物和设备财产等的损坏,这种 现象称为大气污染。
干燥清洁的空气
有固定成分和可变 成分。 固定成分主要是氧 气,氮气等。 可变成分主要二氧 化硫,硫化氢等。
水汽
水汽含量随时间、 地点、气象条件等 不同变化很大。
悬浮颗粒物
由于自然因素而生 成的颗粒物,如岩 石的风化、火山喷 发等,是大气中的 杂质成分,含量、 种类和化学组成随 时间和地点变化。
2020/12/12
飘尘:指粒径小于 10μm的煤烟、烟气和雾在内的颗粒状物
质。由于这些物质粒径小、重量轻,在大气中呈悬浮状态,且 分布极为广泛。飘尘可以通过呼吸道被人吸入体内,对人体造 成危害。
2020/12/12
2.2 大气污染与类别
➢ 常见大气污染物的产生及其迁移转化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常见大气污染物的产生及其迁移转化
氮氧化物:主要是NO和NO2,它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天然排放的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常见大气污染物的产生及其迁移转化
硫化物:硫常以二氧化硫和硫化氢的形式进入大气,也有一部分以亚
硫酸及硫酸(盐)微粒形式进入大气。大气中的硫2/3来自天然源,其 中以细菌活动产生的硫化氢最为重要。人为源产生的硫排放的主要形式 是SO2,主要来自含硫煤和石油的燃烧、石油炼制、有色金属冶炼和硫 酸制造等。在80年代,每年约有1.5亿吨SO2被人为排入大气中,其中 2/3来自煤的燃烧,而电厂的排放量约占所有排放量的一半。
总悬浮颗粒 (TSP):
指能悬浮在空气中, 空气动力学当量直 径≤100m的颗粒 物的总称。
三个重 要 概念
可吸入颗粒物
(PM10):
指悬浮在空气中,空
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10m的颗粒。
2020/12/12
可入肺颗粒物(PM2.5):
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2.5m的颗粒。
2.2 大气污染与类别
根据化学性质
① 碳氧化物, ② 氮氧化物, ③ 硫氧化物, ④ 碳氢化合物, ⑤ 卤素化合物, ⑥ 氧化剂, ⑦ 颗粒物及气溶胶; ⑧ 放射性物质。
2.2 大气污染与类别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常见大气污染物的产生及其迁移转化
颗粒物质:是指除气体之外的包含于大气中的物质,包括各种各
D. 集中了占大气质量80%的空气和几乎全部的水蒸气量
E. 空气具有剧烈的对流运动 →雷、雾、雨、雪等
F. 厚度相当于大气圈厚度的12/1000,而质量为3/4
2020/12/12
2.1 大气圈结构与大气组成
➢平流层
A. 高度大约至50-55km处 B. 污染物一旦进入平流层,滞留时间可长达数十年 C. 温度基本随高度增加温度上升 D. 15-35km处有一层臭氧层 E. 平流运动占显著优势 F. 对地球起保温作用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1 大气圈结构与大气组成
➢中间层
A. 高度大约至85km处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迅速降低,是大气层中最冷的一层
C. 空气稀薄,有强烈的垂直对流运动
➢暖层(电离层)
A.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白天气温可达1250-1750K
样的固体、液体和气溶胶。其中有固体的灰尘、烟尘、烟雾以及液 体的云雾和雾滴,其粒径范围主要在200μm~0.1μm之间。按粒径 的差异,可以分为降尘和飘尘两种。
降尘:粒径大于 10μm,在重力作用下可以降落的颗粒状物
质。其多产生于固体破碎、燃烧残余物的结块及研磨粉碎的细 碎物质。自然界刮风及沙暴也可以产生降尘。
主要内容
1 大气圈结构与大气组成 2 大气污染与类别 3 大气污染防治技术 4 全球性大气污染对策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20/12/12
2.1 大气圈结构与大气组成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1.1 大气圈结构
大气圈:是指包围着整个地球的空气层,实 际上它是由气体和悬浮物所组成的复杂的流 体体系。 厚度:1000km ,质量:5.2×1015t。 空气密度分布特点:海平面处空气密度较大 ,随高度的增加,空气密度逐渐变小。
2020/12/12
2.1 大气圈结构与大气组成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20/12/12
2.1 大气圈结构与大气组成
➢对流层
A. 对流层是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最大的一个层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 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主要在对流层中聚集
C. 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6.5℃/1km
➢外层(散逸层)
A. 大气极为稀薄,气温高,分子运动速度快
2020/12/12
2.1 大气圈结构与大气组成
离地球最近的两大行星的大气组成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20/12/12
2.1 大气圈结构与大气组成
2.1.2 大气的组成
大气的组成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20/12/12
2.2 大气污染与类别
2.2.2 大气污染物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大气污染物的种类
按迁移转化规律 可将大气污染
物分为一次污染 物(原发性污染 物)与二次污染 物(继发性污染 物)。
2020/12/12
按照物理状态
可分为固体、 液体和气体等形 式。源自中90%以 气体形式存在, 10%是以气溶胶 形式存在。
碳氧化物:碳化物主要有两种物质,即CO和CO2。CO主要是由含
碳物质不完全燃烧产生的,而天然源较少。1970年全世界排入大气中 的CO约为3.59吨,而由汽车等移动源产生的CO占总排放量的70%, 可见,CO主要是由汽车等交通车辆造成的。
2020/12/12
2.2 大气污染与类别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2 大气污染与类别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2.1 大气污染的定义
定义:由于自然的或人为的过程,改变了大气圈中某些
原有成分和增加了某些有毒有害物质,致使大气质量恶化, 影响原来有利的生态平衡体系,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和正 常工农业生产,以及对建筑物和设备财产等的损坏,这种 现象称为大气污染。
干燥清洁的空气
有固定成分和可变 成分。 固定成分主要是氧 气,氮气等。 可变成分主要二氧 化硫,硫化氢等。
水汽
水汽含量随时间、 地点、气象条件等 不同变化很大。
悬浮颗粒物
由于自然因素而生 成的颗粒物,如岩 石的风化、火山喷 发等,是大气中的 杂质成分,含量、 种类和化学组成随 时间和地点变化。
2020/12/12
飘尘:指粒径小于 10μm的煤烟、烟气和雾在内的颗粒状物
质。由于这些物质粒径小、重量轻,在大气中呈悬浮状态,且 分布极为广泛。飘尘可以通过呼吸道被人吸入体内,对人体造 成危害。
2020/12/12
2.2 大气污染与类别
➢ 常见大气污染物的产生及其迁移转化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常见大气污染物的产生及其迁移转化
氮氧化物:主要是NO和NO2,它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天然排放的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常见大气污染物的产生及其迁移转化
硫化物:硫常以二氧化硫和硫化氢的形式进入大气,也有一部分以亚
硫酸及硫酸(盐)微粒形式进入大气。大气中的硫2/3来自天然源,其 中以细菌活动产生的硫化氢最为重要。人为源产生的硫排放的主要形式 是SO2,主要来自含硫煤和石油的燃烧、石油炼制、有色金属冶炼和硫 酸制造等。在80年代,每年约有1.5亿吨SO2被人为排入大气中,其中 2/3来自煤的燃烧,而电厂的排放量约占所有排放量的一半。
总悬浮颗粒 (TSP):
指能悬浮在空气中, 空气动力学当量直 径≤100m的颗粒 物的总称。
三个重 要 概念
可吸入颗粒物
(PM10):
指悬浮在空气中,空
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10m的颗粒。
2020/12/12
可入肺颗粒物(PM2.5):
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2.5m的颗粒。
2.2 大气污染与类别
根据化学性质
① 碳氧化物, ② 氮氧化物, ③ 硫氧化物, ④ 碳氢化合物, ⑤ 卤素化合物, ⑥ 氧化剂, ⑦ 颗粒物及气溶胶; ⑧ 放射性物质。
2.2 大气污染与类别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常见大气污染物的产生及其迁移转化
颗粒物质:是指除气体之外的包含于大气中的物质,包括各种各
D. 集中了占大气质量80%的空气和几乎全部的水蒸气量
E. 空气具有剧烈的对流运动 →雷、雾、雨、雪等
F. 厚度相当于大气圈厚度的12/1000,而质量为3/4
2020/12/12
2.1 大气圈结构与大气组成
➢平流层
A. 高度大约至50-55km处 B. 污染物一旦进入平流层,滞留时间可长达数十年 C. 温度基本随高度增加温度上升 D. 15-35km处有一层臭氧层 E. 平流运动占显著优势 F. 对地球起保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