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圈结构设计技术规范方案
密封圈结构设计技术规范方案

密封圈结构设计技术规范方案WORD格式可编辑1适用范围本技术规范适用于灯具外壳防护使用密封圈的静密封结构设计。
包括气密性灯具密封结构设计。
2引用标准或文件GB/T 3452.1-2005 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第1部分:尺寸系列及公差GB/T 3452.3-2005 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沟槽尺寸GB/T 6612-2008 静密封、填料密封术语JB/T 6659-2007 气动用0形橡胶密封圈尺寸系列和公差JBT 7757.2-2006 机械密封用O形橡胶圈JB/ZQ4609-2006 圆橡胶、圆橡胶管及沟槽尺寸《静密封设计技术》(顾伯勤编著)《橡胶类零部件(物料)设计规范》(在PLM中查阅)3基本术语、定义3.1密封:指机器、设备的连接处没有发生泄露的现象(该定义摘自《静密封设计技术》)。
3.2静密封: 相对静止的配合面间的密封。
密封的功能是防止泄漏。
3.3泄漏: 通过密封的物质传递。
造成密封泄漏的主要原因:(1)机械零件表面缺陷、尺寸加工误差及装配误差形成的装配间隙;(2)密封件两侧存在压力差。
减小或消除装配间隙是阻止泄漏的主要途径。
3.4接触型密封:借密封力使密封件与配合面相互压紧甚至嵌入,以减小或消除间隙的密封。
3.5密封力(或密封载荷):作用于接触型密封的密封件上的接触力。
3.6填料密封:填料作密封件的密封。
3.7接触压力:填料密封摩擦面间受到的力。
3.8密封垫片:置于配合面间几何形状符合要求的薄截面密封件。
按材质分有:橡胶垫片,金属垫片、纸质垫片、石绵垫片、塑料垫片、石墨垫片等。
3.9填料:在设备或机器上,装填在可动杆件和它所通过的孔之间,对介质起密封作用的零部件。
注:防爆产品电缆引入所指的填料在GB3836.1附录A2.2条中另有定义,指粘性液体粘接材料。
3.10 压紧式填料:质地柔软,在填料箱中经轴向压缩,产生径向弹性变形以堵塞间隙的填料。
3.11 密封圈:电缆引入装置或导管引入装置中,保证引入装置与电缆或导管与电缆之间的密封所使用的环状物(该定义摘自GB3836.1第3.5.3条对防爆产品电缆密封圈的定义)。
g螺纹din密封圈标准

g螺纹din密封圈标准G螺纹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螺纹连接形式。
而密封圈则是为了保证螺纹连接的密封性能而设计的关键部件。
在G螺纹的连接中,DIN标准的密封圈被广泛使用。
本文将针对G螺纹DIN密封圈标准进行探讨,介绍其特点、应用以及标准规范等方面的内容。
一、G螺纹简介及密封圈的重要性G螺纹是一种外螺纹连接形式,它具有与螺纹的轴向与外径方向相同的螺纹槽。
这种连接方式通常适用于需要经常拆卸的管道连接,如气体、液体等介质的输送管道。
在G螺纹连接中,密封圈被用来填充螺纹间的间隙,以确保连接的密封性。
密封圈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连接的可靠性和密封效果。
因此,在选择和应用G螺纹DIN密封圈标准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标准。
二、G螺纹DIN密封圈的特点1. 材质选择:根据DIN标准,G螺纹密封圈通常采用橡胶或者其他高质量弹性材料制造。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2. 结构设计:G螺纹DIN密封圈采用圆环状结构,其内外表面分别与G螺纹连接形状相匹配。
这种设计有助于提高密封圈与螺纹的密封性能,并且便于安装和拆卸。
3. 尺寸规范:G螺纹DIN密封圈的尺寸和形状是根据DIN标准确定的。
通过遵循这些规范,可以确保密封圈与G螺纹连接的匹配性和可靠性。
三、G螺纹DIN密封圈的应用G螺纹DIN密封圈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管道连接中。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场景:1. 工业管道连接:G螺纹DIN密封圈适用于工业领域的管道连接,例如化工、石化、食品加工等领域。
密封圈的选用要根据介质的特性和工作环境来确定,以确保连接的密封性和安全性。
2. 汽车工业:在汽车工业中,G螺纹DIN密封圈通常用于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燃油系统和液压系统等部件连接。
密封圈的优良性能可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3. 家用电器:某些家用电器产品也会采用G螺纹DIN密封圈连接,例如洗衣机、空调等。
这些密封圈的选择取决于具体的应用要求和产品设计。
四、G螺纹DIN密封圈的标准规范关于G螺纹DIN密封圈的标准规范,DIN标准规定了其尺寸、材料、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密封结构设计技术规范

密封结构设计技术规范一、一般要求1.遵循功能需求:密封结构设计应满足产品所需的功能要求,包括防水、密封、隔音、减震等。
2.材料选择:根据产品的使用环境、温度、压力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密封材料,如橡胶、塑料、金属等。
3.工艺要求:密封结构设计应考虑制造工艺的可行性,保证产品的加工和组装过程中不受影响。
4.成本控制: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密封结构设计需要控制成本,避免使用过于昂贵或过于复杂的材料或工艺。
二、具体细节1.设计思路:密封结构应尽量简化,避免出现过多的密封接触面,以减少密封的难度和加工工艺复杂度。
2.密封面设计:密封面的设计应尽量保持平整、光滑,避免出现毛刺、凹凸、磨损等缺陷。
同时,密封面的尺寸和形状需要精确控制,确保密封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3.密封材料选择:根据产品使用环境和工作条件,选择合适的密封材料。
需要考虑材料的耐腐蚀性、耐温性、耐压性以及密封性能等指标。
4.密封结构的加工和组装:在产品加工和组装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密封结构的安装和固定方式。
确保密封结构的紧密连接,避免出现松动和漏气等问题。
5.密封结构的测试和检验:在产品制造完成后,需要对密封结构进行测试和检验,确保其密封性能符合要求。
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水压试验、气密性测试和拉力测试等。
三、重要性分析1.影响产品质量:密封结构的设计质量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如果设计不合理或者制造工艺不良,可能导致产品的漏气、漏水等问题,降低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2.提高产品竞争力:通过合理的密封结构设计,可以提高产品的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降低产品成本:密封结构设计的合理化,可以降低材料的使用量和加工难度,减少产品的制造成本。
4.提升用户体验:优秀的密封结构设计能够有效防止尘埃、水分、噪音等外界物质的侵入,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和舒适度。
综上所述,密封结构设计技术规范对于产品的质量、竞争力和用户体验具有重要影响。
企业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规范要求,确保产品的密封性能符合要求,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密封设计规范方案

密封设计规范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密封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航空、航天到家电、汽车,密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整体性能和寿命。
因此,制定一套完善的密封设计规范方案,对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缩短研发周期具有重要意义。
二、设计目标1.确保密封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提高密封产品的使用寿命。
3.降低密封产品的成本。
4.提高密封产品的兼容性和互换性。
三、设计原则1.遵循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确保设计方案的合规性。
2.充分考虑密封产品的使用环境和条件,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
3.优化设计流程,提高设计方案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四、设计内容1.密封材料的选择密封材料是密封设计的关键,要根据产品的使用环境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密封材料。
如耐高温、耐腐蚀、耐磨等特性,同时要考虑材料的成本和供应情况。
2.密封结构的优化密封结构设计要充分考虑产品的使用条件和安装方式,确保密封效果。
常见的密封结构有O型圈、垫片、迷宫密封等,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密封结构。
3.密封参数的计算密封参数包括密封压力、密封间隙、密封接触面等,这些参数的计算直接影响到密封效果。
要根据产品的工作原理和性能要求,进行详细的计算和分析。
4.密封系统的集成密封系统不仅仅包括密封件,还包括密封辅助件、密封介质等。
要将这些组件合理集成,形成一个完整的密封系统,确保密封效果。
5.密封设计的验证密封设计完成后,要进行严格的验证,包括实验室测试和现场测试。
通过测试,验证密封设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五、设计方案实施1.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明确任务分工和时间节点。
2.开展密封设计培训,提高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3.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确保密封材料的供应和质量。
4.建立密封设计数据库,方便设计人员查询和参考。
六、方案评估与改进1.定期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估,收集使用反馈,分析问题原因。
2.根据评估结果,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和改进。
密封圈设计标准

密封圈设计标准
密封圈设计标准是指用于密封圈设计的一系列要求和规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密封圈设计标准:
1. 尺寸和公差:密封圈的尺寸和公差应符合相关的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如ISO、ASME、JIS等。
2. 材料选择:密封圈的材料应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的要求进行选择,例如耐温度、耐化学腐蚀性能等。
3. 密封性能:密封圈的密封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包括静密封性和动密封性。
4. 压缩率:密封圈的压缩率是指在装配时,密封圈被压缩的程度。
压缩率应根据具体的设备和应用要求进行选择。
5. 安装和拆卸:密封圈的安装和拆卸应方便快捷,并要求不会对密封圈和设备造成损坏。
6. 使用寿命:密封圈的设计应考虑到其使用寿命的要求,包括耐磨损性能和使用环境的影响。
7. 标志和标识:密封圈上应标明相关的标志和标识,以便于识别和追溯。
这些标准旨在确保密封圈在各种应用中具有合适的性能和可靠的密封效果。
具体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和应用相应的标准。
密封圈防水设计结构

密封圈防水设计结构
密封圈防水设计结构包括以下几部分:
密封圈材质选择:密封圈的材质应具备耐腐蚀、耐老化、耐高温等性能,常见的材质有橡胶、硅胶、氟胶等。
同时,材质应具备足够的弹性和压缩性,以确保密封效果良好。
密封圈形状设计:密封圈的形状应与配合件相匹配,一般采用O形圈或异形圈。
O形圈具有较好的弹性和密封性能,适用于静态密封和低速运动密封。
异形圈具有较好的耐压和耐磨性能,适用于高压和高速运动密封。
密封圈槽设计:密封圈应安装在相应的槽内,因此槽的设计也很重要。
槽的尺寸应与密封圈的尺寸相匹配,槽的深度和宽度应合适,以使密封圈能够自由伸缩,同时也不会脱落。
此外,槽的边缘应光滑,以减少摩擦和磨损。
密封圈表面处理:密封圈的表面应进行相应的处理,以提高其耐腐蚀、耐磨损和耐老化等性能。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有喷塑、镀锌、镀铬等。
配合件设计:与密封圈配合的配合件应具备足够的硬度和耐磨性,以确保密封圈能够正常工作。
同时,配合件的表面应光滑,以减少摩擦和磨损。
以上是密封圈防水设计结构的主要内容,设计时应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和要求进行选择和优化。
同时,使用和维护过程中也应注意检查和维护,以保证密封圈的正常使用和寿命。
轴承密封圈标准规范最新

轴承密封圈标准规范最新轴承密封圈是用于保护轴承免受灰尘、水分和其他污染物影响的重要部件。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轴承密封圈的标准规范也在不断更新以满足更高的性能要求。
以下是最新的轴承密封圈标准规范的概述:1. 材料选择:轴承密封圈的材料应根据其工作环境和介质来选择。
常用的材料包括橡胶、聚氨酯、PTFE(聚四氟乙烯)等。
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化学腐蚀性和适应温度变化的能力。
2. 设计要求:密封圈设计应确保其与轴承座和轴的配合紧密,以防止污染物进入。
同时,设计应考虑到密封圈的安装和拆卸的便利性,以及在轴承运行过程中的灵活性。
3. 尺寸精度:密封圈的尺寸精度应符合国际或国家标准,以确保其与轴承的兼容性。
尺寸偏差应严格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4. 性能测试:密封圈在生产过程中应经过严格的性能测试,包括耐磨性测试、耐温性测试、耐化学性测试等,以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
5. 环境适应性:密封圈应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包括高温、低温、高湿、化学腐蚀等条件。
6. 安装与维护:密封圈的安装应遵循制造商的指导,确保正确安装以发挥最佳性能。
同时,定期的维护和检查也是必要的,以延长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7. 安全标准:密封圈的设计和生产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以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
8. 环保要求:在材料选择和生产过程中,应考虑到环保因素,避免使用有害物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9. 认证和合规性:密封圈的生产和销售应符合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规,获取必要的认证,如ISO认证、CE标志等。
10. 用户手册和技术支持:制造商应提供详细的用户手册,指导用户正确使用和维护密封圈。
同时,应提供技术支持,帮助解决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工业需求的提高,轴承密封圈的标准规范也在不断完善。
制造商和用户都应密切关注最新的规范更新,以确保使用的密封圈能够满足当前和未来的应用需求。
密封设计规范

密封设计规范目录目录------------------------------------------1 参考资料--------------------------------------21.目的----------------------------------------32.适用范围------------------------------------33.密封概述------------------------------------3 3.1垫片静密封-------------------------------3-----------------3---------------3法兰面垫片密封的压紧型式-----------43.2密封胶静密封-----------------------------5 3.2.1密封胶密封结构及原理----------------53.2.2密封胶密封的压紧型式----------------63.3成型填料密封-----------------------------6 3.3.1非金属O型圈的密封结构机理----------63.3.2非金属O型圈失效模式----------------203.3.3其他型式的密封圈-------------------253.3.4金属空心O型环密封------------------25 4密封试验-------------------------------------25 参考资料:1)<<机械设计手册>>第五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机械设计图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3)国标GB700–86,GB4208等密封标准4)1.目的:统一规范电池组箱体密封设计标准,方便开发人员进行密封结构设计。
2.适用范围:标准适用于天津市捷威动力有限公司动力电池开发部开发的电池组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ORD格式可编辑1适用范围本技术规范适用于灯具外壳防护使用密封圈的静密封结构设计。
包括气密性灯具密封结构设计。
2引用标准或文件GB/T 3452.1-2005 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第1部分:尺寸系列及公差GB/T 3452.3-2005 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沟槽尺寸GB/T 6612-2008 静密封、填料密封术语JB/T 6659-2007 气动用0形橡胶密封圈尺寸系列和公差JBT 7757.2-2006 机械密封用O形橡胶圈JB/ZQ4609-2006 圆橡胶、圆橡胶管及沟槽尺寸《静密封设计技术》(顾伯勤编著)《橡胶类零部件(物料)设计规范》(在PLM中查阅)3基本术语、定义3.1密封:指机器、设备的连接处没有发生泄露的现象(该定义摘自《静密封设计技术》)。
3.2静密封: 相对静止的配合面间的密封。
密封的功能是防止泄漏。
3.3泄漏: 通过密封的物质传递。
造成密封泄漏的主要原因:(1)机械零件表面缺陷、尺寸加工误差及装配误差形成的装配间隙;(2)密封件两侧存在压力差。
减小或消除装配间隙是阻止泄漏的主要途径。
3.4接触型密封:借密封力使密封件与配合面相互压紧甚至嵌入,以减小或消除间隙的密封。
3.5密封力(或密封载荷):作用于接触型密封的密封件上的接触力。
3.6填料密封:填料作密封件的密封。
3.7接触压力:填料密封摩擦面间受到的力。
3.8密封垫片:置于配合面间几何形状符合要求的薄截面密封件。
按材质分有:橡胶垫片,金属垫片、纸质垫片、石绵垫片、塑料垫片、石墨垫片等。
3.9填料:在设备或机器上,装填在可动杆件和它所通过的孔之间,对介质起密封作用的零部件。
注:防爆产品电缆引入所指的填料在GB3836.1附录A2.2条中另有定义,指粘性液体粘接材料。
3.10 压紧式填料:质地柔软,在填料箱中经轴向压缩,产生径向弹性变形以堵塞间隙的填料。
3.11 密封圈:电缆引入装置或导管引入装置中,保证引入装置与电缆或导管与电缆之间的密封所使用的环状物(该定义摘自GB3836.1第3.5.3条对防爆产品电缆密封圈的定义)。
3.12 衬垫:用于外壳接合处,起外壳防护作用的可压缩或弹性材料。
(该定义摘自GB3836.1第6.5条和GB3836.2第5.4条对防爆产品密封衬垫的定义)。
3.13 压缩率:密封圈装入密封槽内受挤压,其截面受压缩变形所产生的压缩变形率。
也称作压缩比。
注1:上述术语除3.1、3.11和3.12条外,其余均摘自《GB/T6612-2008静密封、填料密封术语》。
注2:本规范所述的密封圈泛指用于密封作用的橡胶密封圈或橡胶密封垫片。
4我司灯具常见密封结构型式4.1灯具外壳防护常见密封型式一般均属于静密封。
4.2灯具使用密封圈进行外壳防护密封的结构型式常分为平面密封、轴向密封、径向密封。
(1)平面密封:密封圈承受的压力方向垂直于密封接触面的密封结构,见图1。
(2)轴向密封:O型橡胶密封圈承受的压力方向平行于密封件回转轴线方向的密封结构,密封位置在轴或孔的端面。
见图2。
(3)径向密封:O型橡胶密封圈承受的压力方向垂直于密封件回转轴线方向的密封结构,密封位置在轴或孔的径向。
见图3。
图1 平面密封图2 轴向密封图3 径向密封5静密封基本原理5.1密封泄露主要形式密封泄露主要形式有两种:渗透泄露、界面泄露。
5.2 渗透泄露失效机理密封件材料多孔、组织疏松、致密性差、产生裂纹时,内部组织之间会存在微小孔隙,容易被密封介质浸透,存在压力差时,被密封的介质会透过材料内部的孔隙渗透出来。
材料内部微小孔隙与流体分子直径、流体的表面张力、作用在密封表面的流体压力差有关。
当最小密封间隙大于流体分子直径时,作用在密封表面的流体压力大于流体的表面张力时,就会发生毛细孔渗露现象。
以下是比较典型的毛细间隙渗露现象:(a)铸件砂眼、裂纹:如8100砂铸外壳推针筒时有水流出此处有缝隙,水流出(b)塑胶嵌件裂纹:如RHJ60A塑胶嵌件受应力脆裂后产生裂纹发生渗漏(c)电缆铜芯、导线之间毛细间隙:如带电缆灯具的电缆芯线间隙在负压下可以吸水。
灯具电缆铜芯、导线之间间隙在灯腔负压下可以吸水发生细小间隙渗漏5.3 界面泄露失效机理作用在密封圏上的压应力不足,流体、气体介质压力P1大于密封接触面的最小密封接触力P2时,在密封接触表会发生界面泄露。
见下图4示意:图4 最小密封接触力密封接触面的最小密封接触力的大小与橡胶压缩弹性应力、壳体最大变形应力、壳体密封槽与橡胶密封件尺寸极限公差大小有关。
以下是比较典型的界面泄露现象:(1)无损泄露。
橡胶密封圈没有发生任何损坏的情况下而产生的泄露。
橡胶密封圈与密封圈安装沟槽的尺寸不匹配、密封面粗糙、机械变形、振动、高温或低温变形等原因造成密封圈安装后的压缩率太小没有产生足够的压力,密封面不能紧密贴合而产生的泄露。
(2)老化变形。
橡胶密封圈长时间存在或长时间在高温、低温及介质压力的作用下,弹性降低,产生塑性变形后,不能恢复到初始状态,密封效果下降;当塑性变形率大于40%时,密封圈失去密封能力,最终发生泄露。
(3)表面损伤。
摩擦与摩损、密封零件表面粗糙、划痕、棱角边切伤、密封圈变形压缩率过大等原因造成密封圈损伤或损坏,或工作环境的灰尘和杂质积聚在密封圈两侧形成磨料,加速密封圈磨损,使密封效果降低或失效。
(4)扭曲泄露。
装配中橡胶密封圈沿周向发生扭转或扭曲而产生的泄露。
密封圈扭曲后,其不同部位的密封高度会不相等,使密封圈各部分所受压缩变形不等,使密封效果降低或失效。
(5)间隙咬伤。
密封配合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间隙,橡胶密封圈在装配时或高压介质挤压作用下被挤入间隙而咬伤、剪切或撕裂而导致密封效果降低或失效。
(6)介质腐蚀。
密封圈橡胶材料与密封介质的相容性不好而出现密封圈的体积、硬度、强度、塑性和重量等发生变化以及橡胶料发生腐蚀损烂,使密封效果降低或失效。
5.4 影响泄露的主要因素(1)被密封介质的物性参数。
采用同样的密封连接结构,相同的工况条件,被密封介质不同,其泄露率不同。
气体的泄露率大于液体的泄露率,氢气的泄露率大于氮气的泄露率。
被密封流体的粘度越大,其泄露阻力就越大,其泄露率就越小。
(2)工况条件影响。
密封工况条件主要包括介质的压力和温度。
压力越大,泄露阻力越小,泄露率越大;橡胶回弹性能随温度升高面下降,蠕变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老化,松弛会严重。
液体粘度会降低,温度越高,泄露越容易发生。
(3)密封表面粗糙度影响。
表面粗糙度越小,泄露率越小。
(4)最小密封接触力的影响。
最小密封接触力越大,泄露率越小。
(5)密封圈材料基本性能及密封结构尺寸的影响。
密封圈材料基本性能包括两部分,一是密封圈的力学性能(压缩回弹性、蠕变、应力松弛特性等物料性能);二是密封性能(材料组织致密性、压紧残余应力与温度的关系等性能)。
密封结构尺寸是指密封圈和密封槽的结构尺寸。
密封圈越厚,其压缩量越大,界面泄露率越小,但渗透泄露截面积变大,渗透泄露增大。
密封圈宽度越大,其泄露阻力通道越长,泄露率越低,但密封圈的表面积增大,其表面最小密封接触力会越大,宽密封圈的螺栓紧固力则会增大。
5.5灯具密封结构的三个基本要素(1)压力:指密封接触面的密封接触力。
见上图4所示。
防止泄漏方法:P2>P1(2)密封圈横截面积:密封槽横截面积和密封圈横截面积计算如下:(a)平面密封结构图示,见下图5图5 端面密封结构图示S圈=A×B ;S槽=C×D(b) O型橡胶圈轴向密封结构图示,见图2和下图6图6 轴向密封结构图示S圈=πA2/4 ;S槽=C×D(c) O型橡胶圈径向密封结构图示,见下图7图7 径向密封结构图示S圈=πA2/4 ;S槽=C×(φD –φd)/2,尽量减小密封面装配间隙,防止密封圈被压溃损坏失效。
防止泄漏方法:S槽≥S圈实际设计计算时,应根据密封圈和密封槽尺寸公差分别计算出密封圈和密封槽的最大横截面积和最小横截面积,并计算出密封圈在密封槽中的最大截面积占比和最小截面积占比。
通常,密封圈在密封槽中的截面积占比为70%~85%之间(详见后面表5~表7分析)。
(3)橡胶密封圈压缩率(即压缩比):(a)端面密封(见图5尺寸):压缩量:△X= B-C压缩率:δ= △X / B ×100%(b)轴向密封(见图6尺寸):压缩量:△X= A-C压缩率:δ= △X / A×100%(c) 径向密封(见图7尺寸):压缩量:△X= A-(φD –φd)/2压缩率:δ=△X / A ×100%防止泄漏方法:合理选取密封圈材质、硬度,保证密封面有足够的压缩率,并使密封圈最大压率不超出材料的弹性形变范围。
实际设计计算时,应根据密封圈和密封槽尺寸公差分别计算出密封圈的最大压缩率和最小压缩率。
6密封结构设计步骤6.1 明确密封圈使用条件(1)明确密封圈使用环境条件:灯具安装在室内还是室外、环境温度、污染油污、腐蚀气体和液体、耐磨、振动、结晶、聚合、光分解等条件。
(2)明确密封圈工作参数要求:灯具工作温度、灯腔压力、开启次数、维护要求、防护等级。
(3)明确灯具使用要求:灯具形状尺寸、密封部位结构尺寸要求和安装维护要求。
6.2 确定密封圈材料根据6.1条密封圈使用条件选择合适的密封圈材料。
常用橡胶圈的材料及代号见下表1:注:表1内容摘自《JB/T7757.2-2006机械密封用O形橡胶圈》。
各种橡胶材料的主要特点和使用温度见下表2:注:表2内容摘自《JB/T7757.2-2006机械密封用O形橡胶圈》。
注:此表内容摘自《橡胶类零部件(物料)设计规范》(在PLM中查阅)各种橡胶胶料硫化胶的物理性能见下表3:注:表3内容摘自《JB/T7757.2-2006机械密封用O形橡胶圈》。
6.3 确定密封结构型式和密封圈形状(1)确定密封结构型式。
根据6.1条使用条件确定密封结构型式,当密封结构尺寸要求较小(最小压缩量受尺寸限制)、外壳防护等级要求不高于IP66时,采用O形圈径向密封结构比较简单。
当密封结构尺寸要求较大,外壳防护等级要求在IP65及以上时,一般多采用平面密封,或采用O形圈密封轴向密封。
平面密封圈主要结构如图8所示。
注1:(h)、(k)、(l)三种密封圈结构对法兰端盖螺栓预紧力计算要求较高,以防止密封圈长期处于较大压应力作用下压缩后发生永久变形,一般密封结构设计不推荐使用。
注2:图8摘自《静密封设计技术》第七章。
(2)确定密封圈形状和尺寸。
平面密封形状根据结构需要可设计为矩形密封圈、异形密封圈和O形圈。
轴向密封和径向密封均选用O形圈。
O形圈尺寸按《GB/T3452.1-2005 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第1部分:尺寸系列及公差》中表2要求选择合适直径的密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