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合集下载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砌体结构设计规范一、砌体结构设计原则1、尊重地方风格:地方风格应求真实性、典雅性和协调性,不可视而不见;2、体现文化历史:砌体结构要体现当地的文化历史,の引古长今,表现出一定的历史情感;3、多样化的型格:砌体结构的模型看法应扩大到更多的不同场所,以体现不同的场景风格;4、安全性为前提:砌体结构的设计应遵循现行的设计规范,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高效性;5、考虑施工难易程度:砌体结构的设计应考虑施工工艺和施工难易程度,确保施工完成时间和效率;6、不低于质量要求:砌体结构的设计要求勿低于相关国家质量标准,保证结构的安全和可靠性。

二、砌体结构的设计过程1、分析场地评估:在砌体结构设计前,要对建筑所处的场地条件进行分析与评估,包括地基承载力等信息。

2、对建筑形态进行设计:建筑形态包括建筑结构、屋面结构、室内结构等,应考虑结构安全性、场地地势等因素,结合技术要求、功能要求,进行合理评估,科学分析和设计。

3、结合土木结构相关计算:在砌体结构设计过程中,应当运用土木计算的技术来优化结构的布置和设计,确保砌体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材料设计:砌体结构的材料的选择有着重要的作用,要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和结构要求,结合使用环境和工艺条件,科学选择砌体结构材料,保障工程质量。

5、考察构件尺寸:考察建筑构件尺寸,比如梁、柱、墙等构件的尺寸,主要是通过考虑结构安全系数,以及使用材料强度等信息,得出构件尺寸。

6、振动性能优化:在砌体结构设计过程中,还需要根据结构整体的振动状态,对结构进行有效的振动优化分析,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7、施工图绘制:完成砌体结构设计后,要根据设计尺寸以及施工条件,绘制施工图,向施工单位提供指导,以保障施工质量。

三、砌体结构技术要求1、砂重控制:影响砌体强度的因素有很多,但砂重是控制砂浆强度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对砂浆的砂重是有明确的规定的,不得超出规定的范围;2、熟料数控制:砌体结构的竖向抗压强度主要依赖于砂浆的抗压强度,而熟料的质量影响砂浆的抗压强度,因此一般规定砂浆熟料数不低于5;3、砂浆绷度控制:搅拌砂浆时,须用流动性计和检验绷度,保证砂浆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且绷度符合要求,以保证砂浆质量;4、选材要求:砌体结构的材料要求要按照有关规定的规定,以确保所使用材料的施工性能和质量,如水泥、砖石、钢筋等;5、粘结强度检验:砌体结构的性能强度和稳定度决定于砌体细部结构的稳定性,因此,在施工现场进行了粘结强度检验,确定砌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墙体-GB50003-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墙体-GB50003-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煤矸石或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经焙烧而成、孔洞率不小于25%, 孔的尺寸小而数量多,主要用于承重部位的砖。简称多孔砖。目前多孔砖分为 P型砖和M型砖。
第2.1.6条 蒸压灰砂砖 autoclaved sand-lime brick 以石灰和砂为主要原料,经坯料制备、压制成型、蒸压养护而成的实心砖。简 称灰砂砖。 第2.1.7条 蒸压粉煤灰砖 autoclaved flyash-lime brick
γ0----结构重要性系数;
γRE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δ ----混凝土砌块的孔洞率、系数;
δ----托梁支座上部砌体局压系数;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 第2.2.4条 计算系数(续)
第2.2.4条 计算系数 ζc ----芯柱参与工作系数; ζs ----钢筋参与工作系数;
根据施工现场的质保体系、砂浆和混凝土的强度、砌筑工人技术等级综合水平划分的砌 体施工质量控制级别。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 2.2 主要符号 (第2.2.1条 材料性能)
2.2 主要符号 第2.2.1条 材料性能 MU----块体的强度等级;
M----砂浆的强度等级;
Mb---- 混凝土砌块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 C----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第2.1.9条 混凝土砌块砌筑砂浆 mortar for concrete small hollow block 由水泥、砂、水以及根据需要掺入的掺和料和外加剂等组分,按一定比例,采 用机械拌和制成,专门用于砌筑混凝土砌块的砌筑砂浆。简称砌块专用砂浆。
第2.1.10条 混凝土砌块灌孔混凝土 grout for concrete small hollow block
按楼盖、屋盖与墙、柱为铰接,不考虑空间工作的平面排架或框架对墙、柱进行静力计 算的方案。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砌体构造设计规范 GBJ3-88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使砌体构造设计贯彻执行国家旳技术经济政策, 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旳原则, 合理选用构造方案和建筑材料, 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合用、保证质量, 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合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房屋及构筑物旳砌体构造旳设计。

第1.0.3条本规范合用于五列砌体旳构造:一、砖砌体, 涉及烧结一般砖(粘土砖和硅酸盐砖)、非烧结硅酸盐砖和承重粘土空心砖砌体。

二、砌块砌体, 涉及混凝土中型、小型空心砌块和粉煤灰中型实心砌块砌体。

三、石砌体, 涉及多种料石和毛石砌体。

第1.0.4条本规范是根据《建筑构造设计统一原则》(GBJ68—84)规定旳原则进行制定旳。

第1.0.5条地震区和特殊条件下或有特殊规定旳房屋及构筑物旳设计, 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旳有关原则规范旳规定。

第二章材料第一节材料强度级别第2.1.1条块体和砂浆旳强度级别, 应按下列规定采用:一、烧结一般砖、非烧结硅酸盐砖和承重粘土空心砖等旳强度级别: MU30(300)、MU25(250)、MU20(200)、MU15(150)、MU10(100)和MU7.5(75)。

二、砌块旳强度级别: MU15.MU10、MU7.5.MU5和MU3.5。

三、石材旳强度级别: MU100、MU80、MU60、MU50、MU40、MU30、MU20、<U15和MU10。

四、砂浆旳强度级别: M15.M10、M7.5.M5.M2.5.M1和M0.4。

注: ①括号内为相应材料原原则规定旳标号。

②石材旳规格、尺寸及其强度级别可按附录一旳措施拟定。

③拟定硅酸盐块体旳强度级别时, 块体旳抗压强度应乘以自然碳化系数。

对粉煤灰中型实心砌块, 当无自然碳化系数实验时, 可取人工碳化系数旳1.15倍, 且不得不小于0.9。

注: 对下列各类料石砌体, 应按表中数值分别乘以系数:细料石砌体1.5;半细料石砌体1.3;粗料石砌体1.2;周边密缝石砌体0.8。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9简介-PPT精品文档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9简介-PPT精品文档

ai M 3.8 8 l0i
表1-1
砌体类别 砖砌体 砌块砌体
砌体轴压构件的可靠指标
0.1

0.25
4.098 4.235

0.5
平均 4.093 4.230

4.038 4.176
4.142 4.278
表1-2
砌体类别
砌体通缝抗剪时可靠指标
0.1
4.007 4.198
0.25
4.067 4.172
3-1 墙梁研究概况
88规范前: 258个简支墙梁试验。 88规范后:21个连续墙梁;
28个框支墙梁试验; 40个框支墙梁拟静力; 8个框支墙梁模型震动 台和拟动力试验,
图3-1 框支墙梁的计算简图
托梁界面上txy分布
主应力轨迹线
图7-13 偏开洞墙梁应力分布和主应力迹线示意图
图7-12 中开洞墙梁 工作机理: 带拉杆的拱
2.3 2.5 2.5 2.8 3.1 3.5 1.5
GBJ3—88
表3—11 砌体结构可靠指标 生产控制 B级 生产控制 B级 施工控制 B级 施工控制 B级
CIB58
标 准
5.67
BS5628
5.98
GBJ3—88
生产控制 B级
施工控制 B级
3.7
二、砌体局部受压计算的补充规定
2-1 梁端有效支承长度
a 0.2 h
0 f m
k 0 0.03
约束力矩变化规律图
(2-9)
表2-2 约束系数值 L0=9m
0.1 0.083 0.2 0.122 0.3 0.166 0.4 0.214
M1 0 .4 L0=9m 0 f m

GB50003-20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13条】3.2.1 龄期为 28d 的以毛截面计算的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 B 级时,应根据块体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分别按下列规定采用:1 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 3.2.1-1采用。

注:当烧结多孔砖的孔洞率大于30%时,表中数值应乘以0.9。

2 混凝土普通砖和混凝土多孔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2.1-2采用。

3 蒸压灰砂普通砖和蒸压粉煤灰普通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3.2.1-3 采用。

注:当采用专用砂浆砌筑时,其抗压强度设计值按表中数值采用。

4 单排孔混凝土和轻集料混凝土砌块对孔砌筑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2.1-4 采用。

注: 1 对独立柱或厚度为双排组砌的砌块砌体,应按表中数值乘以0.7;2 对T 形截面墙体、柱,应按表中数值乘以0.85 。

5 单排孔混凝土砌块对孔砌筑时,灌孔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g,应按下列方法确定:1)混凝土砌块砌体的灌孔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b20,且不应低于1.5倍的块体强度等级。

灌孔混凝土强度指标取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强度指标。

2) 灌孔混凝土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g,应按下列公式计算:6 双排孔或多排孔轻集料混凝土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 3.2.1-5 采用。

7 块体高度为180mm~350mm 的毛料石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3.2.1-6采用。

注:对细料石砌体、粗料石砌体和干砌勾缝石砌体,表中数值应分别乘以调整系数1.4 、1.2 和0.8 。

8 毛石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2.1-7 采用。

3.2.2 龄期为28d 的以毛截面计算的各类砌体的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弯曲抗拉强度设计值和抗剪强度设计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 级时,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2.2 采用:2 单排孔混凝土砌块对孔砌筑时,灌孔砌体的抗剪强度设计值f vg应按下式计算:式中: fg——灌孔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MPa) 。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砌体结构设计规范是指对砌体结构设计进行规范和规定,以确保砌体结构的安全可靠,满足使用要求和使用寿命的设计指南。

下面是一份大致的砌体结构设计规范,供参考。

一、基本概念和术语1. 砌体结构:指以砖、石块、混凝土块等为主要材料,通过一定方式组合成的建筑结构。

2. 砌体墙体:指砌体结构中的墙体部分,可分为承重墙体和非承重墙体。

3. 外墙体:指砌体结构中与外界环境接触的墙体。

4. 分隔墙体:指砌体结构中用来分隔空间的墙体。

5. 非承重墙体:指不直接承受上部荷载作用的墙体。

6. 承重墙体:指直接承受上部荷载作用的墙体。

7. 砌体材料:指砌体结构中所使用的砖、石块等材料。

二、设计要求1. 砌体结构应符合国家建筑设计规范的要求,并经过结构计算和验算。

2. 砖砌体结构的垂直度、水平度、尺寸偏差等应符合国家建筑标准的要求。

3. 砌体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上部荷载的作用。

4. 砌体结构应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抗风性能。

5. 砌体结构应具有良好的隔热隔声性能。

6. 砌体结构应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和防潮性能。

7. 砌体结构应能够满足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和使用寿命。

三、材料选择和使用1. 砌体结构中所使用的砌体材料应符合国家建筑标准的要求。

2. 砌体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其强度、耐久性、隔热性能、吸水性能等因素。

3. 砌体材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建筑材料质量标准的要求。

4. 砌体材料的储存、运输和使用应符合规范要求,避免损坏和质量问题。

四、砌体结构设计与施工1. 砌体结构的设计应根据建筑结构的要求进行,包括墙体的尺寸、位置、开口等设计。

2. 砌体结构的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包括墙体的砌筑、砂浆配制、墙体的抹灰等施工工艺。

3. 砌体结构的施工质量应符合国家建筑标准的要求,包括墙体的垂直度、强度、尺寸偏差等要求。

4. 砌体结构的施工应注意防水防潮措施,避免渗漏和潮湿问题。

五、砌体墙体的设计要求1. 承重墙体的厚度和强度应按照结构设计要求确定。

墙体-GB50003-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墙体-GB50003-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以粉煤灰、石灰为主要原料,掺加适量石膏和集料,经坯料制备、压制成型、 高压蒸汽养护而成的实心砖。简称粉煤灰砖。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 2.1 主要术语(续-混凝土砌块)
2.1 主要术语 第2.1.8条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concrete small hollow block 由普通混凝土或经骨料混凝土制成,主规格尺寸为390mm×190mm×190mm、 空心率在25%~50%的空心砌块。简称混凝土砌块或砌块。
第2.1.9条 混凝土砌块砌筑砂浆 mortar for concrete small hollow block 由水泥、砂、水以及根据需要掺入的掺和料和外加剂等组分,按一定比例,采 用机械拌和制成,专门用于砌筑混凝土砌块的砌筑砂浆。简称砌块专用砂浆。
第2.1.10条 混凝土砌块灌孔混凝土 grout for concrete small hollow block
ρs----按层间墙体竖向截面计算的水平钢筋面积率;
φ ----承载力的影响系数、系数; φn----网状配筋砖砌体构件的承载力的影响系数;
φ0----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φcom ----组合砖砌体构件的稳定系数; Ψ----折减系数;
ΨM----洞口对托梁弯矩的影响系数。

砌体材料的选用——3.1 材料强度等级
Cb----混凝土砌块灌孔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f1----块体的抗压强度等级值或平均值; f2----砂浆的抗压强度平均值;
f、 fk ----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标准值;
fg ----单排孔且对孔砌筑的混凝土砌块灌孔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简称灌孔砌体抗 压强度设计值); fvg ----单排孔且对孔砌筑的混凝土砌块灌孔砌体抗剪强度设计值(简称灌孔砌体 抗剪强度设计值);

(完整版)GB50003-20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完整版)GB50003-20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13条】3.2.1 龄期为 28d 的以毛截面计算的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 B 级时,应根据块体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分别按下列规定采用:1 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 3.2.1-1采用。

注:当烧结多孔砖的孔洞率大于30%时,表中数值应乘以0.9。

2 混凝土普通砖和混凝土多孔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2.1-2采用。

3 蒸压灰砂普通砖和蒸压粉煤灰普通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3.2.1-3 采用。

注:当采用专用砂浆砌筑时,其抗压强度设计值按表中数值采用。

4 单排孔混凝土和轻集料混凝土砌块对孔砌筑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2.1-4 采用。

注: 1 对独立柱或厚度为双排组砌的砌块砌体,应按表中数值乘以0.7;2 对T 形截面墙体、柱,应按表中数值乘以0.85 。

5 单排孔混凝土砌块对孔砌筑时,灌孔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g,应按下列方法确定:1)混凝土砌块砌体的灌孔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b20,且不应低于1.5倍的块体强度等级。

灌孔混凝土强度指标取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强度指标。

2) 灌孔混凝土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g,应按下列公式计算:6 双排孔或多排孔轻集料混凝土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 3.2.1-5 采用。

7 块体高度为180mm~350mm 的毛料石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3.2.1-6采用。

注:对细料石砌体、粗料石砌体和干砌勾缝石砌体,表中数值应分别乘以调整系数1.4 、1.2 和0.8 。

8 毛石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2.1-7 采用。

3.2.2 龄期为28d 的以毛截面计算的各类砌体的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弯曲抗拉强度设计值和抗剪强度设计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 级时,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2.2 采用:2 单排孔混凝土砌块对孔砌筑时,灌孔砌体的抗剪强度设计值f vg应按下式计算:式中: fg——灌孔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MPa)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新内容有关调整部分:新规范于2002年3月1日启用,原规范(GBJ3-88)于2002年12月31日废止;新规范规定必须严格执行的强制性条文共29条,具体分配为:第3章有4条、第5章有3条、第6章有6条、第7章有6条、第8章有1条、第9章有2条、第10章有7 条;新规范主要修订内容是:砌体材料:引入了新型砌体材料及砼小型空心砌块灌孔砌体的计算指标;补充了以重力荷载效应为主的组合表达式,对砌体结构的可靠度作了适当调整;引进了与砌体结构可靠度有关的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调整了无筋砌体受压构件的偏心距取值;增加了无筋砌体构件双向偏心受压的计算方法;补充了刚性垫块上局部受压的计算及跨度≥9m的梁在支座处约束弯矩的分析方法;修改了砌体沿通缝受剪构件的计算方法;提高了砌体材料的最低强度等级;增加了砌体夹芯墙的构造措施;加强了砌体结构房屋的抗裂措施,特别是对新型墙材砌体结构的防裂、抗裂构造措施; 补充了连续墙梁、框支墙梁的设计方法;补充了砖砌体和砼构造柱组合墙的设计方法;增加了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的设计方法;增加了砌体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取消了原标准中的中型砌块、空斗墙、筒拱等内容。

新规范第1.0.2条中明确规定: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的下列砌体的结构设计:砖砌体,包括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无筋和配筋砌体; 砌块砌体,包括砼、轻骨料砼砌块无筋和配筋砌体;石砌体,包括各种料石和毛石砌体。

强制性条文部分:第3章“材料”之强制性条文:第3.1.1条:块体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应按下列规定采用: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等的强度等级:MU30、MU25、MU20、MU15和MU10;砌块的强度等级:MU20、MU15、MU10、MU7.5和MU5;砂浆的强度等级:M15、M10、M7.5、M5和M2.5。

(2)第3.2.1条: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下表采用: 烧结普通砖和烧结多孔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表3.2.1-1摘录)砖强度等级砂浆强度等级砂浆强度M15 M10 M7.5 M5 M2.5 0MU20 3.22 2.67 2.39 2.12 1.84 0.94MU15 2.79 2.31 2.07 1.83 1.60 0.82MU10 - 1.89 1.69 1.50 1.30 0.67(3)第3.2.2条、第3.2.3条:(略)。

第5章“无筋砌体构件”之强制性条文:第5.1.1条:受压构件的承载力应按“第5.1.1公式”计算:(本规范第24页)第5.2.4条:梁端支承处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应按“第5.2.4-1公式”计算:(本规范第28页)。

第5.2.5条:在梁端设有刚性垫块的砌体局部受压应符合下列规定:刚性垫块的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应按“第5.2.5-1公式”计算:(本规范第28页)。

刚性垫块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刚性垫块的高度不宜小于180mm,自梁边算起的垫块挑出长度不宜大于垫块高度;在带壁柱墙的壁柱内设刚性垫块时,其计算面积应取壁柱范围内的面积,同时,壁柱上垫块伸入翼墙内的长度不应小于120mm;第6章“构造要求”之强制性条文:第6.1.1条:墙、柱高厚比应按“第6.1.1公式”验算:(本规范第33页)。

第6.2.1条:五层及五层以上房屋的墙,以及受振动或层高大于6m的墙、柱所用的材料最低等级,应符合下列要求:砖采用MU10;砌块采用MU7.5;砂浆采用M5。

对安全等级为一级或设计年限大于50年的房屋,墙、柱所用材料的最低强度等级应至少提高一级。

第6.2.2条: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的砌体,潮湿房间的墙,所用材料的最低强度等级应符合下表6.2.2的要求。

基土的潮湿程度烧结普通砖、蒸压灰砂砖砼砌块石材水泥砂浆严寒地区一般地区稍潮湿的MU10 MU10 MU7.5 MU30 M5很潮湿的含水饱合的MU15 MU20 MU10 MU15 MU7.5 MU10 MU30 MU40 M7.5 M10第6.2.8条:填充墙、隔墙应分别采取措施与周边构件可靠连接。

第6.2.10条:砌块砌体应分皮错缝搭砌,上下皮搭砌长度不得小于90mm。

当搭砌长度不满足上述要求时,应在水平灰缝内设置不少于2φ4的焊接钢筋网片(横向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m),网片每端均应超过该垂直缝,其长度不得小于300mm)。

第6.2.11条:砌块墙与后砌隔墙交接处,应沿墙高每400mm在水平灰缝内设置不少于体应分皮错缝搭砌,上下皮搭砌长度不得小于90mm。

当搭砌长度不满足上述要求时,应在水平灰缝内设2φ4、横向钢筋的间距不大于200mm的焊接钢筋网片。

第7章“圈梁、过梁、墙梁及挑梁”之强制性条文:第7.1.2条:车间、仓库、食堂等空旷的单层房屋应按下列规定设置圈梁:砖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5~8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为大于8m时,应增加设置数量;砌块及料石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4~5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为大于5m时,应增加设置数量。

第7.1.3条:宿舍、办公楼等多层砌体民用房屋,且层数为3~4层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

当层数超过4层时,应在所有纵横墙上隔层设置。

多层砌体工业房屋,应每层设置现浇钢筋砼圈梁。

设置横墙的多层砌体房屋应在托梁、墙梁顶面和檐口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砼圈梁,其他搂层处应在所有纵横墙上每层设置。

第7.3.2条、第7.3.12条:关于墙梁的内容(略)。

第7.4.1条:砌体墙中钢筋砼挑梁(俗称牛腿梁、悬挑梁)的抗倾覆应按“第7.4.1公式”计算:(本规范第53页)。

第7.4.6条:砌体墙中钢筋砼挑梁设计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砼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外,尚应满足下列要求;纵向受力钢筋至少应有1/2的钢筋面积伸入梁尾端,且不少于2φ12。

其余钢筋伸入支座的长度不应少于挑梁埋入砌体墙中长度的2/3;挑梁埋入砌体墙中长度与挑出长度之比宜大于1.2;当挑梁上无砌体时,挑梁埋入砌体墙中长度与挑出长度之比宜大于2.0。

第8章“配筋砖砌体构件”之强制性条文:第8.2.8条:砖砌体和钢筋砼构造柱组合砖墙的材料和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构造柱的砼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柱内竖向受力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应符合下述规定:在室内正常环境下,钢筋的砼保护层最小厚度应≥25;在露天或室内潮湿环境下,钢筋的砼保护层最小厚度应≥35;构造柱的截面尺寸不宜小于240mm*240mm,其厚度不应小于墙厚,边柱、角柱的截面宽度宜适当加大。

柱内竖向受力钢筋,对于中柱,不宜少于4φ12;对于边柱、角柱,,不宜少于4φ14。

构造柱的竖向受力钢筋的直径也不宜大于16Mmm。

其箍筋,一般部位宜采用φ6、间距200mm,楼层上下500mm范围内宜采用φ6、间距100mm。

构造柱的竖向受力钢筋应在基础梁和楼层圈梁中锚固,并应符合受拉钢筋的锚固要求;组合砖墙砌体结构房屋,应在纵横墙交接处、墙端部和较大洞口的洞边设置构造柱,其间距不宜大于4m。

各层洞口宜设置在相应位置,并宜上下对齐;组合砖墙砌体结构房屋应在基础顶面、有组合墙的楼层处设置现浇钢筋砼圈梁。

圈梁的截面高度不宜小于240mm;纵向钢筋不宜小于4φ12,纵向钢筋应伸入构造柱内,并应符合受拉钢筋的锚固要求;圈梁的箍筋宜采用φ6、间距200mm;砖砌体与构造柱的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并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2φ6 拉结钢筋,且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600mm;组合砖墙的施工程序应为先砌墙、后浇砼构造柱。

第9章“配筋砌块砌体构件”之强制性条文:第9.2.2条、第9.4.3条:配筋砌块砌体构件的计算和构造要求(略)。

第10章“砌体结构构件抗震设计”之强制性条文:第10.1.8条: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砌体结构房屋应符合的规定(略);第10.4.14条、第10.4.19条: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的钢筋要求、圈梁设置(略);(3)第10.5.5条、第10.5.6条:墙梁的有关内力计算、及要点(略)。

三.有关构造要求:第6章“构造要求”方面:在第6.2.3条中规定:承重的独立砖柱截面尺寸不应小于240*370mm。

在第6.2.4条中规定:跨度大于6m的屋架和跨度大于4.8m的砖砌体上的梁,应在支承处砌体上设置砼或钢筋砼垫块;当墙中设置圈梁时,垫块与圈梁宜浇成整体。

在第6.2.5条中规定:当梁跨度大于或等于下列数值时,其支承处宜加设壁柱,或采取其他加强措施:对240mm厚的砖墙为6m,对180mm厚的砖墙为4.8m。

在第6.3.1条中规定:为防止或减轻房屋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有温差和砌体干缩引起的墙体竖向裂缝,应在墙体中设置伸缩缝。

伸缩缝应设在因温度和收缩变形可能引起应力集中、砌体产生裂缝可能性最大的地方。

伸缩缝间距见本规范第39页之表6.3.1。

在第6.3.2条中规定:为防止或减轻房屋顶层墙体的裂缝,应采取下列措施:采用装配式有檩体系钢筋砼屋盖和瓦材屋盖;顶层屋面板下设置现浇钢筋砼圈梁,并沿内外墙拉通,房屋两端圈梁下的墙体内宜适当设置水平钢筋;顶层挑梁(俗称牛腿梁、悬挑梁)末端下墙体灰缝内设置3道焊接钢筋网片(纵向钢筋不宜少于2φ4,横筋间距不宜200mm)或3道2φ6钢筋,钢筋网片或钢筋应自且挑梁末端伸入两边墙体不小于1000mm;顶层墙体有门窗等洞口时,在过梁上的水平灰缝内设置3道焊接钢筋网片或3道2φ6钢筋,并应伸入过梁两端墙内不小于600mm;顶层及女儿墙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5;房屋顶层端部墙体内适当增设构造柱。

在第6.3.3条中规定:为防止或减轻房屋底层墙体的裂缝,应采取下列措施:增大基础圈梁的刚度;在底层的窗台下墙体灰缝内设置3道焊接钢筋网片或3道2φ6钢筋,并应伸入两边窗间墙内不小于600mm;采用钢筋砼窗台板,窗台板嵌入窗间墙内不小于600mm。

在第6.3.4条中规定: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宜沿竖向每隔500mm设拉结钢筋,其数量为每120mm墙厚不小于1φ6或焊接钢筋网片,埋入长度从墙的转角或交接处算起,每边不少于600mm(一般:墙厚≤240mm时,设置2φ6拉结钢筋;墙厚>240mm时,设置3φ6拉结钢筋)。

(二)第7章“圈梁、过梁、墙梁和挑梁”方面:(1)在第7.1.5条中规定:圈梁应符合下列构造要求:圈梁宜连续地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并形成封闭状;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中到中垂直间距的二倍,并不得小于1000mm;纵横墙交界处的圈梁应有可靠的连接,包括与屋架、大梁等构件的可靠连接;钢筋砼圈梁的宽度宜与墙厚相同,圈梁高度不应小于120mm,纵向钢筋不应少于4φ10,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按受拉钢筋考虑,箍筋间距不应大于300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