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介绍
政务资源目录体系

政务资源目录体系1.1政务资源目录体系1.1.1概述对数据资源采取目录管理模式,有利于市政府领导和各委办局全面了解和利用全市数据资源和数据共享服务。
目录主要用来管理两类资源:数据资源和服务资源。
数据资源是指从各个委办局的采集的元数据。
服务资源是指可以重用的能完成数据共享应用数据,包括用服务生成器生成的服务和委办局提供的接口服务。
数据资源目录的内容包括:产生该数据资源的部门、业务系统、相关业务(参照权责清单),该数据资源的名称(中文说明,英文名称)、包含的各指标项(中文说明,英文名称,数据类型和大小,公开方式等)、分类、编码、更新周期等。
对目录分级管理,分级包括无条件公开、有条件公开、不公开;并对数据内容进行分类管理,包括主题分类、行业分类、服务分类、标签维度。
系统管理用户可以管理系统内的数据资源目录和数据服务目录,包括查询、批准并发布、拒绝等操作,指定各部门要求报送的资源目录,更新市数据资源目录并管理其订阅、发布状态,对数据资源目录的统计分析(发布、订阅、审批、拒绝等情况)。
1.1.1.1数据资源目次架构数据资源目次是指对政府数据资源分类后,按照一定的次序编排而成的数据资源列表,便于数据资源共享共享的检索、定位与发现。
根据对数据资源使用的方向,进一步细分数据资源目录的层次:委办局数据资源目录:指政府部门内部的数据目录,是对业务部门所经办的业务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或者收集的数据的目录。
其中有些是涉及国家机密或涉及个人隐私,有些是可在内部共享的数据,还有些是可对公众共享的数据。
交换数据资源目次:指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用来做共享交换的目次,通过订阅、审批、服务提供等流程,实现政府内部数据资源之间的共享,使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不再成为壁垒。
该目次可通过预先界说的数据等级,决定是否对公众提供服务。
共享数据资源目录:指可对公众提供数据服务的数据目录。
包括政务息公开的数据、委办局的公开明细数据等。
共享数据资源目录:指通过订阅、汇聚共享交换平台中的数据目录(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抽象、整理、加工,形成的数据模型,例如国家基础数据库的人口基础息库、法人单位基础息、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息库、宏观经济息数据库,以及为专业领域设计的模型库,例如用库、交通库、环境库等各类主题库的资源目录。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系统

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 我国在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政务信 息资源现阶段存在异构化严重,信息难以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受到严 重制约等问题。
政务信息资源缺乏适时的、准 确的、系统的、关联的、深度 的、全面的信息支撑体系
解决“两个问题”
政务信息资源的发现与定位; 政务信息资源规划与整理。
面向“四个服务”
政务协作服务; 专题信息服务; 宏观决策服务; 便民公众服务。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总体架构
目录体系整体应用框架
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基本功能组成
维护是指管理者对信息资源目录
体系内的数据及设置信息进行跟踪 和整理的过程。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建设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信息资源 调查阶段、信息资源目录生成阶段和验收阶段。
准备阶段
资源调查阶段
目录生成阶段
验收阶段
A
B
C
D
准备阶段要进行政 务信息资源目录总 体框架的搭建,制 定政务信息资源采 集、编目、管理和 使用的相关制度。
要对全体参与此项 工作的业务人员进 行填报培训;由业 务人员填写调查表 或利用工具进行填 报,信息资源管理 专家对填报质量把 关。
WebCarrier iCatalog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
1 政务信息资源概述 2 解决信息孤岛的资源目录 3 资源目录的建设过程 4 WebCarrier iCatalog产品介绍
第一部分 政务信息资源发展历程
政务信息资源概述
政务信息资源,指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有利用价值的、数字化、
网络化的信息内容。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技术概述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技术概述1基本概念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是按照信息资源分类体系或其他方式对政务信息资源核心元数据的有序排列。
政务信息资源核心元数据是描述政务信息资源各种属性和特征数据的基本集合,包括政务信息资源的内容信息(例如摘要、分类等)、管理信息(例如负责单位等)、获取方式信息(例如在线获取方式、离线获取方式等)。
通过政务信息资源核心元数据的描述,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使用者(以下简称“使用者”)能够准确地了解和掌握信息资源的基本概况,发现和定位所需要的政务信息资源。
在查找信息资源的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使用者对政务信息资源的分类方式也会不同。
因此,相同的政务信息资源核心元数据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或者分类方式排列,在表现上形成了不同的目录树结构,但是从目录树所展现的内容上来讲,都是描述政务信息资源的核心元数据。
政务资源目录体系是目录信息与服务、保障与支撑组成的一个总体。
参与的角色包括使用者、提供者、管理者,目录信息与服务指基于政务信息资源核心元数据的、能够提供人机接口查询界面的各种浏览器和旁客户端应用,同时也包括提供计算机系统之间通讯的元数据查询服务接口。
保障和支撑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软环境方面,分为安全保障和标准与管理,安全保障指为保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换安全相关的技术要求、技术标准、法规等,标准与管理的核心是为建立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而必须遵循的相关技术标准,例如目录体系技术要求、核心元数据、分类、唯一标识符、技术管理要求等相关标准。
建设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需要在相关标准的规范和指引下,整合利用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相关的工具软件、中间件、应用系统等技术平台,建立面向特定主题领域的信息资源目录,并按照具体政务信息资源对象的不同以及粒度上的区别,采用不同的应用模式进行建设。
2主要作用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是整个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的基础设施。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主要作用是实现对信息资源的发现和定位,同时对于加强对信息资源的管理以及整合利用也有很大的作用。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导读: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是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础设施,主要介绍了包括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基本概念、主要作用、关键标准、支撑技术及应用模式。
关键字:信息资源目录3 关键标准3.1 主要内容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关键标准包括6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第1部分:总体框架”规定了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总体结构、基本功能等内容;“第2部分:技术要求”规定了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设的基本技术要求;“第3部分:核心元数据”规定了公共资源核心元数据和交换服务资源核心元数据应当遵循的内容标准;“第4部分:政务信息资源分类”规定了政务信息资源的分类与编码;“第5部分:政务信息资源标识符编码方案”规定了政务信息资源的唯一标识符编码方案;“第6部分:管理要求”规定了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基本管理要求。
(1) 总体框架“总体框架”给出了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所涉及的关键术语,定义了政务信息资源、公共资源、交换资源、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等关键概念,明确了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的管理者、提供者和使用者三个角色及其职责。
各级政务部门工作人员和相关的技术开发人员在建设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时,可按照“总体框架”规定的总体结构建立起符合其概念模型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系统,并要实现对目录内容的编目、注册、发布、查询和维护等基本功能。
(2) 技术要求目录技术要求的核心是目录服务规范,它能够整合分布在各部门的政务信息资源,并形成完整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为政务信息资源的交换建立良好的基础。
目录服务规范主要定义由发现和管理两大类接口组成,并为其提供外部接口。
其中,发现服务是对政务信息资源的查找、浏览、定位功能。
发现服务对政务信息资源的查找、浏览及定位是通过元数据进行的,提供对政务信息资源的元数据级的访问。
管理服务提供对目录本身的管理功能,如修改目录信息、增加或删除目录等。
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目录服务规范规定了针对公共资源的服务接口规范和交换服务资源的服务接口规范两部分的技术规定。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总体架构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总体架构大唐电信软件业务单元副总工程师邓洁霖【摘要】本文介绍了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元数据、信息分类等概念,提出了目录体系的总体技术架构和服务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分析。
【关键字】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元数据一、政务信息资源的概念《关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若干意见》(第十稿,2002.12)中对信息资源的定义是:信息资源指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有利用价值的、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内容。
政务信息资源是一个国家信息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
它是政府部门在履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职责的业务过程中和政务信息化过程中产生的、有利用价值的、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内容。
从数量看,政府信息资源占到全社会信息资源总量的60-70% ;从地位看,它在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文化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作用看,它是政府部门、企业单位、公众个人社会经济活动以及信息内容产业发展普遍需要、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因此,有效管理、合理开发和利用政务信息资源对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效率、增强监管和服务能力、推动全社会信息化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录体系是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的基础设施之一中办发17号文【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中指出:规划和开发重要政务信息资源。
为了满足对政务信息资源的迫切需求,国家要组织编制政务信息资源建设专项规划,设计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
我国电子政务经过20多年的发展,各级政府部门已建设了相当数量的应用系统。
这些系统主要包括3大类。
其一是与部门业务相关的各种专项业务应用系统,特别是十二金工程的实施,在各个行业管理领域内积累了大量可利用的业务信息资源,这些信息资源为跨部门的共享应用奠定了数据基础。
其二是各级政府部门已建设了相当数量的以提供对公服务为主要目的门户网站,这些网站的建设为对公服务积累了大量服务类信息资源。
其三是办公自动化平台的建设,使日常文件资料(包括各类文本和图象资料)数字化、网络化日趋普遍,为信息共享积累了大量文件资料类信息资源。
政务信息资源库、交换体系及目录体系介绍

提供精细化的文件管理服务
信息资源库
主题数据 库系统
信息资源库
电子文件 库系统
信息资源库是什么
主题数据库
是一套基于数据管理和全文检索技术的数据采集、加工和管理平台。
电子文件库
利用资源目录的理念管理离散的电子文件的电子文件管理平台
它们能干什么?
信息资源库能干什么?
关系型数据库中数据或离散 电子文件收集
支持“三个应用”
信息集成整合应用;
政务信息 资源目录
面向“四个服务”
政务协作服务; 专题信息服务;
各业务部门办公应用;
面向突发事件的决策应用。
宏观决策服务;
便民公众服务。
收集、加工
为什么要收集、加工资源?
合理配置资源
基础性、完整性和权威性
是为了 更好的
建立健全制度、规范和标准
广东省财政局 广东省经贸委 新疆劳动保障厅 新疆工商局 新疆纪检委 新疆民政厅 新疆民宗委 新疆卫生厅 陕西省委组织部 陕西省广电局 陕西省财政厅 甘肃省公安厅 甘肃省教育厅
宁夏自治区农牧厅 北京司法局 湖南省人事厅 贵州省发改委 贵州省委组织部 西藏自治区商务厅 昆明市旅游局 上海市科委 上海静安教育局 苏州计生委 合肥规划局 成都规划局 西安市经济委员会 ……
跨部门综合业务
核心业务信息化
电子政务业务分类
应用系统建设要求
主题信息资源
基础信息资源
部门信息资源
管 理 体 制 机 制
信息资源
采集更新 公开共享 开发利用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梳理及发布系统

主
要
二 相关部门目录梳理案例
内
三 目录编制工作原则和方法
容
四 系统使用说明
(一)国办目录梳理及服务案例
➢ 空间地理信息
➢ 文本类型数据
• 人民日报
• 新华社通稿
• 互联网舆情 • 中经财经
• 国研报告
• 安邦资讯
• 大讲堂等
➢ 结构化类型数据
• 宏观经济数据 • 保障房信息
• 经济监测数据 • 央企运行数据
优秀PPT下载:www.1p pt.co m/ xiazai/
PPT教程: /powerpoint/
Word教程: /word/
Excel教程:www.1ppt.c om/excel/
资料下载:www. 1ppt.co m/zilia o/
PPT课件下载:www.1p pt.co m/ kejian/
清单,为各部门、各地方建立政务信息
资源“台账”。
统一标准,促进共享
通过编制政府内网政务信息资源目录规 02
范,为各部门、各地方梳理本单位信息 资源目录提供统一基础元数据,有利于 开展各部门、各地方数据需求对接,推 动各部门、各地方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在 政府内网公开、共享。
汇聚发布,整合利用
03
各部门、各地方信息资源目录汇聚到内网、外
数据报送
信访
文电转运
领导批示
委托评估
政务督查
综合办公
权力运行监管 绩效考核 档案
建议提案
政务信息
人事管理
电子政务事项申请
会议室管理
行政管理
工资查询 账务核算 委属单位财务集中核算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
公务员选聘
门诊部就诊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1)目录体系总体技术框架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政务信息查询、检索和定位的服务平台,并在规定的安全机制下,通过交换体系获得信息资源,向信息使用考提供信息访问服务。
其目录体系总体技术框架见图4—6。
资源层是指各级政府部门可以公开和可以在部门问共享的政务信息资源,包括各类共享信息库、共享文件库、门户网站等资源。
目录层包括专项资源目录库和共享资源总目录库。
各级政府部门可以根据协同应用的需要建立部门间共享指标项目目录库、根据对公服务应用的需要建立门户网站服务目录库、根据本领域应用特点建立相应的专项资源目录库。
随着专项资源目录库建设的不断成熟,共享资源总目录库也逐渐形成。
服务层主要包括日录体系向应用层或其他应用系统提供各类应用服务接口,以方便应用的调用、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的互通、目录体系之间的信息交换和访问。
应用层是目录服务向用户的展示层。
用户使用应用层提供的各类工具进行信息资源的检索、查询、访问,也可进行信息资源的著录和注册,以及对目录库进行管理。
(2)目录体系服务模型目录体系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目录体系生产系统、目录体系管理系统和目录体系查询系统,其使用者包括三类用户:元数据生产者、目录体系管理者和信息查询者。
目录体系服务模型见图4—7。
生产者使用生产系统,对本单位需要共享的信息资源按照相关的无数据标准进行著录,并通过管理系统提供的服务向管理系统注册。
目录体系管理者根据各种分类体系构建相关的目录库,审核生产者提交的元数据,并将其列入相关目录下发布,同时维护和管理目录库。
信息查询者通过目录体系提供的查询和检索工具,查询所需的目录信息,并根据目录信息的指引,在一定的权限范围内访问相关的信息资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公众、企业和市场都对政府管理能力和政府服务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政务信息公开,同时利用政务资源向社会提供增值服务都以依靠郑州建网站。
而政务信息资源的特点是信息量大、增长快速、存放分散、表现形式各异、传输方式不统一,这些特点首先为信息资源的查找和共享带来了技术亡的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务信息 资源目录
支持“三种应用”
信息集成整合应用;
面向“四个服务”
政务协作服务;
各业务部门办公应用;
面向突发事件的决策应用。
专题信息服务;
宏观决策服务; 便民公众服务。
概念解析 – 信息资源目录对信息化建设的支撑
智能办案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
信息化标准 资产信息 业务信息 数据信息 信息安全
服务对象
服务内容
服务渠道
业务与 应用系统
部门业务系统
跨部门综合业务
核心业务信息化
电子政务业务分类
Hale Waihona Puke 应用系统建设要求主题信息资源
基础信息资源
部门信息资源
管 理 体 制 机 制
信息资源
采集更新 公开共享 开发利用
基础设施
政务网络
目录与交换体系
信息安全
概念解析 --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
《GB/T 21063.1-2007 政务信 息资源目录体系》,包括第1部 分: 总体框架、第2部分: 技术 要求、第3部分:核心元数据、 第4部分:政务信息资源分类、 第6部分: 技术管理要求。 《GB/T 21062.1-2007 政务信 息资源交换体系》,第1部分: 总体框架、第2部分:技术要求、 第3部分:数据接口规范、第4 部分:技术管理要求。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国 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和国家 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2年1月印 发。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政府信 息公开目录系统实施指引(试 行)》,即国办[2009] 6号文 件。
实现效果 -- 资源利用&展示
让数据会说话:实现可视化接入数据源、可视化定义数据集、自助式可视化分析工具和交互式故事板等功能,旨在以自 助式数据探索与可视化分析方式,洞悉数据背后隐藏的潜在价值,让决策更“有据可依”!
谢谢!
主 题 数 据
统 计 分 析 模 型
物 理 安 全 信 息
边 界 安 全 信 息
系 统 安 全 信 息
…
资产管理
业务协同
应急演练
公众服务
项目建设
共享交换
视频监控
舆情研判
………
实现效果 -- 主题&数据元管理
实现效果 -- 数据集与分类关联管理
实现效果 -- 交换&传输管理
实现效果 -- 资源目录编目&分类管理
整体背景 -- 国家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发展轨迹
2002年 • 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 见,第一次提出要“研究 和设计电子政务信息资源 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 2004年 • 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 用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 依托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 平台和信息安全基础设施, 建设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 系和交换体系,支持信息 共享和业务协同 2006年 • 在“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 架”中,提出政务信息资 源开发利用是电子政务建 设的核心,依托政务信息 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 实现信息资源横向和纵向 汇聚,逐步实现政务信息 资源按需共享
1
提 纲
3
2
整体背景 -- 现实问题
系统繁杂,彼此孤立, 信息资源不能共享 系统建设“纵强横弱”, 部门间业务不能协同 不适应变化的需求,无 法支撑综合应用
领导 层面
业务 层面 技术 层面
• 面对众多异构且不断扩展的数据源,难以直观呈现宏观数据 • 无统一业务/技术描述,如指标解释不一致,统计口径有差异 • 业务术语的定义没有同业务和系统的发展相适应 • 穷于应付多种系统,理解不一致,难以比较和汇总数据 • 不知道数据是否在正确时间通过何种渠道获取,对数据质量缺乏信心 • 难以及时获取跨部门信息和跨系统信息 • 业务理解与实际开发脱节,数据质量问题突出 • 数据冗余,重复存储,致使系统运行效率下降,资源浪费 • 随着新系统的陆续上线,系统运维质量问题凸显
• 信息在哪里? • 谁提供?谁 使用?
Where
Who
How
• 如何查?如 何用?
What
• 有什么信息 资源?
概念解析 -- 信息资源目录在电子政务中的位置
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 • • 信息资源目录是国家电子政务基础设施 是开发利用政务信息资源的关键 是现阶段政务信息资源工作的核心任务
服务 法 律 法 规 与 标 准 规 范 体 系
党群建设
内部办公 人工智能 大数据应用 电子沙盘
业 务 标 准
管 理 标 准
技 术 标 准
数 据 标 准
设 备 资 产 信 息
系 统 资 产 信 息
应 用 系 统 信 息
运 行 维 护 信 息
组 织 机 构 信 息
岗 位 信 息
业 务 功 能 信 息
业 务 处 理 信 息
共 享 数 据
交 换 数 据
概念解析 --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设目标
建立“一个系统”
建立一个逻辑上集中,物理上分布的、 可扩展的、可集成的、有统一数据模型、 有多种用户视角的、可交换的和安全可 靠的系统,对各类政务资源(信息、服务、 模型、机构、人力)进行组织和管理。
解决“两个问题”
政务信息资源的发现与定位; 政务信息资源规划与数据治理。
最新的国家十三五规 划中提出,要实施国家 大数据战略,推进数 据资源开放共享。
概念解析 --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基本概念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 系是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 对分散在各级政务部门、 各领域、各地区的政务信 息资源进行整合和组织, 形成逻辑上集中,物理上 分散,可统一管理和服务 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为 使用者提供统一的政务信 息资源发现和定位服务, 实现政务部门间信息资源 共享交换和信息服务的政 务信息资源管理体系。
由 信 息 资 源 提 供 方 具 体 执 行 信 息 资 源 划 分
概念解析 --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三大宗旨
数据编目和管理
通过制定元数据和分类法规则,完成 数据梳理和编码工作,实现数据规范 管理。
数据重组和利用
集成、重组各业务系统数据,为业 务协同、决策支持提供便利途径。
数据共享和交换
连通各业务系统,通过数据供需匹 配的方式提供数据共享和交换的途 径。
2007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 若干意见”中提出,依托 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 和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 设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和交换体系,支持信息共 享和业务协同
2015 • 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的意见》里面提出,要推 进政府数据开放,要实施 政府数据资产清单的管理, 要加快建设国家政府数据 的统一开放平台,制定开 放目录和数据采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