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方鉴赏
中药处方的解读

中药处方的解读(一)处方的组成意义中药处方是在运用单味药治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由两味以上药物相互配伍组合而成的。
处方不是药物的任意堆砌,它必须在辨证论治思想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结构组成。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技术的发展,药物学知识的积累,治疗经验的总结,人们逐渐懂得了两味药或多味药配合成处方的优势,并研究出了一套优化组合药物的处方方法,这是药物治疗的重大发展与提高。
临床处方多为中医师为患者“量体裁衣”的复方,其处方组成具有以下意义。
1.增强疗效数味药有选择的配伍组方,可以增强或综合药物的作用,提高原有的疗效。
这种药物疗效的增进,可以有两种情况:一种仅是单纯在有效价的量上的积累,另一种则由于协同作用而大大地超过单味药的量与质的总和。
所谓“药有个性之特长,方有合群之妙用”即是此意。
余在临床需要凉血止血,治疗便血、痔血和脓血便时,常将地榆炭与槐花同用;在治疗气虚病症时,常将炙黄芪、党参、山药、白术同用,其目的都是为了增强疗效。
2.减低烈性和毒性大多数中药是可以安全服用的,但部分中药有一定的毒性,单味大剂量运用时尤为明显,余在临床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中的风寒痹痛喜用《金匮要略》乌头汤加减,经验方中川乌、草乌、细辛具有麻醉止痛作用,虽经炮制后毒性有所减少,但仍有小毒,而且有性热燥烈、伤阴动火之弊病,余与当归、白芍、白芷、生甘草等药配伍运用后,既不影响蠲痹止痛之功效,又防止了小毒和偏性伤人。
此经验曾在20世纪70年代初总结成论文,发表在《云南中医杂志》上。
3.减少弊病和不良反应部分中药服用后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产生一些弊病,处方时可通过合理的配伍得到纠正,如滋阴补血时,余喜用大剂量的熟地黄,效果颇佳,但熟地黄味甘质腻,单味运用有碍胃助湿之弊,对“虚不受补”者更是如此。
余在处方时,必定要配以砂仁、陈皮之类健脾益胃药物,发现不仅增加了熟地黄的功效,又可避免其弊病和不良反应。
4.适应复杂多变的病情单味药虽亦具有多方面的作用,但难以适应复杂而多变的病情变化。
中药药性药味大全

.地肤子寒,去膀胱热,皮肤瘙痒,除湿甚捷。 .楝根性寒,能追诸虫,疼痛立止,积聚立通。 .樗根味苦,泻痢带崩,肠风痔漏,燥湿涩精。 .泽兰甘苦,痈肿能消,打扑伤损,肢体虚浮。 .牙皂味辛,通关利窍,敷肿痛消,吐风痰妙。 .芜美味辛,驱邪杀虫,痔痈癣疥,化食除风。 .雷丸味苦,善杀诸虫,癫痫蛊毒,治儿有功。 .胡麻仁甘,疔肿恶疮,熟补虚损,筋壮力强。 .苍耳子苦,疥癣细疮,驱风湿痹,瘙痒堪尝。 .蕤仁味甘,风肿烂弦,热胀符肉,眼泪立痊。 .青箱子苦,肝脏热毒,爆发赤瘴,青盲可服。 .谷精草辛,牙齿风痛,口疮咽痹,眼翳通用。 .白薇大寒,疗风治疟,人事不知,鬼邪堪却。 .白薮微寒,儿疟惊痫,女阴肿痛,痛疔可啖。
溺涩眼赤,小便能通,大便能安。 解肌退热,有汗骨蒸,强阴凉血。 湿肿脚气,霍乱转筋,足膝无力。 腰膝冷痛,消痰疙癖,风湿皆用。 破血通经,血分有热,无汗骨蒸。 清无根火,消肿骨蒸,补肾亦可。 消肿提脓,补肝益肺,退热除风。 破积调经,生新去恶,祛除带崩。 痈肿疮疥,下血肠风,眉脱赤癞。 疗眼赤痛,下焦湿肿,肝经热烦。 --♦麻一 065.五加皮寒,祛痛风痹,健步坚筋,益精止沥。 066.防己气寒,风湿脚痛,热积膀胱,消痈散肿。 067.地榆沉寒,血热堪用,血痢带崩,金疮止痛。
.榆皮味甘,通水除淋,能利关节,敷肿痛定。 .钩藤微寒,疗儿惊痫,手足契丛,抽搐口眼。 --♦麻一 .稀苍味甘,追风除湿,聪耳明目,乌须黑发。 .葵花味甘,带痢两功,赤治赤者,白治白同。 .辛夷味辛,鼻塞流涕,香臭不闻,通窍之剂。 .续随子辛,恶疮蛊毒,通经消积,不可过服。 .海桐皮苦,霍乱久痢,疳匿疥癣,牙痛亦治。 .石楠藤辛,肾衰脚弱,风淫湿痹,堪为妙药。 .鬼臼有毒,辟瘟除恶,虫毒鬼在,风邪可却。 .大青气寒,伤寒热毒,黄汗黄疸,时疫宜服。 .侧柏叶苦,吐崩痢,能生须眉,除湿之剂。 .槐实味苦,阴疮湿痒,五痔肿痛,止涎极莽。 .瓦楞子咸,妇人血块,男子痰癖,症痼可愈。
中草药之四维

中草药之四维熟地功劳大熟地性甘,微温,入肝肾二经,滋阴补血。
万物法于阴阳,药亦分阴阳,熟地正阴分之药也。
大补肾水之药,合用者不甚多。
祖曰:肾阴不能骤生。
补阴不可求速效,且阴药须大剂重剂投之。
而熟地正合也。
或曰:熟地腻滞,重投则腹泻,不可重用。
信乎?曰:有之。
其因有二也。
一曰制不得法也。
熟地未制为生,性甘苦,凉。
虽可说滋阴清热,凉血止血,但其性寒,脾胃冷者确不适宜也。
祖尝告曰:古法制熟地九蒸九晒,方显其滋阴强肾水之性。
然观市面上之熟地,多一蒸一晒就上市。
世人急功近利也。
一蒸一晒若何?半生半熟也。
生地寒之性未能全制之,试问大剂用之何能不腹泻乎?一曰配伍不当也。
祖曰:熟地滋阴补肾水之药,须配山萸肉也。
熟地带腻滞,配山萸肉则力更专,生肾水更快。
或问曰:其配量若何?曰:熟地二,山萸肉用一可矣!或问熟地何者为良?有辨法乎?曰:六字尽矣,即“黑而亮,触即沾” 也。
何解?熟地质黑,但乌亮有光泽者为上品。
轻触之,易沾上药者(润泽)为上品。
凡多蒸晒者,俱具此也。
上似离题,然则熟地何功劳大也?此须从肾说起也。
肾中水火既济,一阳寄于二阴之中。
尝谓人病多犯色欲及气郁也。
犯色者气血大动,水尽耗,久则干涸,火不安于肾宫矣。
再久则火亦消亡。
肾为先天之本,命门为十二经之主,今水火大亏,何能生生不息于无形哉?然肾中之火,须于水中补之,水足而火自生。
肾水初亏,肾火须于补水中引之归元(参附少用,肉桂可矣);肾水大亏致肾火微弱者,必久病之症,须于大补肾水中生火也(参附重用)。
然补水则须臾不离也。
补肾水,舍熟地又何能乎?是故熟地功劳大也。
药中之良将大黄1.论大黄泄热通便活血之功① 寇宗爽:“大黄损益,前书已具。
仲景治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用大黄、黄芩、黄连。
或曰,心气既不足矣,而不用补心汤,更用泻心汤,何也?答曰,若心气独不足,则不当须吐衄也,此乃邪热因不足客之,故吐衄。
以苦泄其热,就以苦补其心,盖两全之。
有是证者,用之无不效,量虚实用药。
《中医实战笔记》常用中药100味推荐目录

《中医实战笔记》常用中药100味推荐目录本篇文章中所推荐的100余味中药,只是作者个人在学习与工作当中的一点经验总结,难免偏颇不足,仅代表个人观点。
希望能对初学中医的朋友,起到一点参考作用。
之所以会推荐如下这些中药,而不是其它中药,所考量的指标是多角度的,但总不离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这些中药都是:临床疗效最可靠,使用频率最高,应用范围最广的。
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些著作或中医名家观点来具体了解这些中药。
一、自古中药就有“四维”之说,即中药药性的四个维度,也代表四个用药的方向,同时也能拉开诸多中药的应用空间,了解中药“四维”可以拓宽学习者的思路,对以后建立中药空间性观念很重要。
代表中药“四维”的四味是指:人参、石膏、大黄、附子。
二、对于中药的“四维”,张景岳提出过新的观点。
他认为中药的四维应是:附子、大黄、人参、熟地。
张氏解释言:“参地如良相,附黄如良将”,可谓比喻形象。
三、吴沛衡老先生提出过一个中药“十大主帅”的概念,可谓真正从实战出发。
具体包括:附子、干姜、肉桂、麻黄、桂枝、石膏、细辛、大黄、芒硝、黄连。
皆是祛病攻邪之主药,此实乃中药学之精华提炼,初学者更是不可忽视。
四、《辅行诀》天行病大、小六神汤主药,即:黄芪、柴胡、麻黄、石膏、鸡子黄、附子,作者认为,桂枝与黄连也应当收入其中,所以一共是八味药,要重点掌握。
这八味药,在《伤寒论》的十二经方中,皆得到重用,因此更是不能轻视。
五、《辅行诀》草木药五味五行二十五种常用药。
其中五行(五脏)主药为:桂(木)、旋覆花(火)、人参(土)、五味子(金)与地黄(水)。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作者录制过的《辅行诀》视频合辑中,观看相关内容。
二十五种常用药为:桂、大黄、甘草、枳实、黄芩、椒、旋覆花、大枣、豉、黄连、姜、泽泻、人参、芍药、术、细心、厚朴、麦冬、五味子、竹叶、菔子、硝石、茯苓、山药、地黄。
《辅行诀》作者陶弘景言:“此二十五味,为诸药之精,多疗五脏六腑诸内伤(诸损)病,学者当深契焉。
中药经验方

第十九节四肢风湿痛处方1【组成】马钱子麻黄等量【用法】同煮4~6小时,弃麻黄,取马钱子去皮、芯,麻油炸至黄而不焦,表面起泡即取出,擦去表面油,研末,装胶囊,每晚临睡前服1次,每次0.3g,黄酒一匙或温开水送服,每3天加1次量,每次递增0.3g,以出现轻微头晕和偶然抽搐为度,每次最多0.9~1.2g,不能过量,也不宜白天服用。
【功效】祛风散寒。
【主治】风寒、风湿痹证。
【方源】上海市中医院方处方2【组成】钻地风30g 防风当归各12g 熟地薏苡仁鸡血藤各15g 桂枝全蝎各9g 制乳没生甘草各6g【用法】每日早晚各1剂水煎服。
【功效】通阳散痹。
【主治】风寒、风湿痹阻证。
【方源】时珍国药研究,1992; (2) :86处方3【组成】青风藤海风藤穿山甲追地风五加皮各30g【用法】加入白酒500ml,共装罐内,隔水煮1小时,去药留酒,早晚各服30~50ml。
【功效】通络除痹。
【主治】风寒痹阻。
【方源】《痹病论治学》处方4【组成】人参3g 白术6g 黄芪10g 当归6g 桂枝5g 炙甘草3g 煨姜3g 大枣2枚【用法】水煎服。
【功效】调和营卫。
【主治】痹证属营卫不和者。
【方源】《临证指南医案》处方5【组成】薏苡仁0.2升薄荷1握荆芥1握葱白1握豆豉0.1升【用法】先以水3大碗,煎薄荷等,取汁一盏,入薏苡仁,煮作粥。
随量饮用。
【功效】疏风祛湿。
【主治】风湿痹阻。
【方源】《神巧万全书》处方6【组成】白桑椹500g 白酒1000ml【用法】将桑椹浸酒1周,滤渣饮酒。
每日早晚各饮15ml。
【功效】通阳利湿。
【主治】风湿及风寒痹阻证。
【方源】《痹病论治学》处方7【组成】羊肉100g 大葱30g 生姜15g 大枣5枚白醋30g【用法】加水适量,做汤1碗,日食1次。
【功效】调和营卫。
【主治】营卫不和之痹阻证。
【方源】《痹病论治学》处方8【组成】枸杞叶500g 羊肾2对羊肉250g 葱1茎粳米50g 五味子佐料适量【用法】先煮前3味,并入佐料,汤成,下米熬成粥。
中医特效处方

特效处方、偏方甲状腺肿瘤:夏枯草六两加水熬成药汤九碗(三天的药量),喝之前加适量红糖(这是重点中的重点,红糖是此配方的药引,没有加红糖喝了不起作用),一般一个星期见效。
另外告诉大家:桔子和萝卜同食,很容易得甲状腺肿瘤!!!祛除黄褐斑的方子,药只有四味,并且喝起来也不苦。
它的组成是:山药30克、茯苓30克、白术10克、甘草6克。
在药物加600毫升水熬好,早晚服用一次就可以了。
风湿骨伤科特效药:乌梢蛇.全蝎.木瓜.葛根.白芷.枸杞子.肉桂.丁香。
研粉装入0号胶囊,一次三粒,一天三次。
可以治疗关节炎.肩周炎.颈肩腰腿痛.骨质增生等骨伤科疾病。
效果不错,值得推广。
习惯性感冒,体虚感冒:党参15克,苏叶10克,开水冲泡,不拘时饮用。
血瘀治疗月经过期不来特效: 山楂50g,水煎冲红塘25g老中医治疗阑尾炎的简便方: 金银花100克、生地100克、紫花地丁100克。
治阑尾炎。
神效!此方煎水一日服完,连服三剂。
金银花现在太贵可以用藤100再加红藤30,败酱草30效果更好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有特效: 蜜炙款冬花10克,冲泡开水后加适量冰糖,当茶饮,每日1剂。
糖尿病特效方症状:渴而饮水不止,久病服药不效者。
药方:白芍、淮山、甘草各等份研末,每用一钱,开水送服,每天早、午、晚饭前各服一次,连续服用7日可愈。
有人患糖尿病数载,服此方已断根。
(此方是本人昨日刚从某流通处所请到的,未曾使用过,希望在确定使用前最好咨询一下有经验的中医师)武某某,男,20岁,学生。
1983年3月因手挤面部痤疮,感染化脓,治愈后留一瘢痕。
1983年8月,求诊,经用山楂粉调黄酒外敷,半月后瘢痕消失,患外皮肤光润如常。
仉雁子,33岁,患面部雀斑十余年.用生姜酊(鲜姜50克,去掉杂质洗净,待凉干后装入瓶中,然后加入白酒或50%酒精500毫升,加盖密封浸泡十五天即可)外擦治疗半个月,面部色素逐渐变浅。
继续治疗半个月后雀斑完全消退,无其它痕迹。
二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执业药师中药鉴定图谱及归纳

残留金黄色绒毛,边缘有1条棕黄色隆起的木质部环纹或条纹表面密被叶柄残基及鳞片,断面黄白色维管束5~13个,环列。
辽细辛,常卷曲成团。
根茎横生成不规则圆柱形髓部可见星点,嚼之黏牙,有沙粒感。
切面皮部较薄,木部宽广,皮部与木部较易分离。
根茎髓中有隔或呈空洞状。
皮部有4~11个圆形异性维管束环列,形成云锦状花纹外围散有多数黄白色点状维管束,断续排列成2~4轮 筋脉点维管束点状,排列成数轮同心环筋脉点木部隆起,形成数个突起同心环环轮,“罗盘纹”呈细长纺锤形或条形,稍弯曲。
凹陷处有须根痕,质硬而脆,断面平坦乌头的母根(主根),呈不规则圆锥形,弯曲,顶端有残茎,中部向一侧膨大,有小瘤状侧根,形成层环纹呈多角形断面皮部较广,木部淡黄色,略呈方形,皮部与木部常有裂隙北乌头的块根,一侧具圆形或扁圆形不定根残基(钉角)乌头的子根(侧根)加工品,泥附子,浸入食用胆巴水溶液,煮至透心,取出,去皮,纵切,蒸,晒乌头的子根(侧根)加工品,泥附子,浸入食用胆巴水溶液,煮至透心,取出,水漂,纵切,染色,蒸出油,烘,晒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菊花心木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有的有裂隙有髓形如鸡爪,有的节间长而表面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
雅连,“过桥”过长。
云连,形如蝎尾形似猪大肠,富粉性,饮片,有稀疏的放射状纹理 “车轮纹”不规则扁球形,顶端凹陷,断面有蜡样光泽根头略大,疣状突起;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 金井玉栏关药。
呈结节状,有数个圆形空洞的茎基痕,洞内壁显网状沟纹切面较平坦,粉红色、淡黄色或黄棕色,木部略显呈放射状排列;或皮部有多数黄棕色绵状纤维(长叶地榆,绵地榆)外皮薄,常破裂反卷,较为粗糙,鳞片状剥落。
味极苦。
饮片切面具放射状纹理及裂隙,有时可见同心环断面有粉性,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有裂隙,显“菊花心”味甜而特殊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
放射状纹理及裂隙“菊花心”,嚼之有豆腥味,微甜 金井玉栏园参,根茎(芦头)多拘挛而弯曲,具不定根(艼)和稀疏凹窝状茎痕(芦碗),须根有细小疣状突起,皮部棕黄色小点有较密深陷的横皱纹,略呈结节状。
100味常用中药口诀

100味常用中药口诀(一)中药的药性之最清热解毒之最———银花芳香化湿之最———藿香重镇安神之最———朱砂利水渗湿之最———茯苓芳香开窍之最———麝香清热之最———石膏泻火之最———黄连降气之最———沉香生津之最———石斛温痰之最———半夏平肝之最———羚羊角辛凉之最———薄荷止痛之最———元胡止血之最———三七补阳之最———鹿茸补阴之最———女贞子攻下之最———大黄凉血之最———犀角理气之最———枳实舒肝之最———郁金活血之最———丹参补气之最———人参补血之最———当归补脾之最———山药消食之最———神曲清痰之最———贝母退黄之最———茵陈祛风之最———独活安神之最———枣仁温里之最———附子(二)百味中药功效相似与差异的介绍一、山楂、神曲、麦芽:共性为消食化积;差异为山楂主消肉食、并有行气散瘀的作用,神曲主助金石药的消化、并略兼带解表之功,麦芽主消米面一切诸果食积、并有回乳及一定疏肝的作用。
二、泽泻、泽兰、泽漆:共性为利水;差异为泽泻主泄相火,泽兰主活血化瘀、通经消肿,泽漆主化痰止咳、散结。
三、茯苓、赤茯苓、茯神:共性为利水渗湿、健脾安神;差异为茯苓主偏于健脾安神,赤茯苓主健脾安神力弱、但能泻热行水、治膀胱湿热、湿热白带尤佳,茯神主专供安神、其他作用弱。
四、鹿角、鹿角胶、房角霜:共性为温补肾阳;差异为鹿角主可作为鹿茸的替代品、并有活血散瘀消肿功能,鹿角胶主益精血、并有止血作用,房角霜主收敛止血、还可治疮疡久不愈合的功能。
五、生首乌、制首乌、首乌藤:共性为补血;差异为生首乌主润肠通便、解毒、截疟、补血弱,制首乌主补益精血、固照用乌发,首乌藤主养心安神、且具祛风通络的作用。
六、大青叶、板蓝根、青黛:共性为清热解毒、凉血功能;差异为大青叶主消斑,板蓝根主利咽,青黛主消斑、清肝泻火。
七、附子、肉桂、干姜:共性为散寒止痛、治脾胃虚寒的胃脘痛、食少便溏;差异为附子主回阳救逆、补火助阳、下温肾阳、中温脾阳,肉桂主补火助阳、并有温经通脉的作用,干姜主回阳、且温肺化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学方鉴赏中药方鉴赏A、忌见妇人1.《肘后方》:治疟……忌鸡犬、妇人见。
(《太平圣惠方》卷3页5b-6a引。
)2.《肘后备急方》:治卒发黄疸诸黄病,方……不可使妇人、鸡犬见。
(卷4〈卒发黄疸诸黄病第三十一〉「附」页83b引。
)3.《肘后备急方》:治肠痈肺痈……又方:羊蹄草根独根者,勿见风日及妇女、鸡犬,以三年醋研和如泥,生布拭疮,赤,以傅之。
(卷5〈治肠痈肺痈方第三十七〉页107a引。
)4.《肘后备急方》:治卒中诸药毒救解,方……勿令奴婢、鸡犬见。
(卷7〈治卒中诸药毒救解方第六十五〉页154b引。
)5.《小品方》:别离散,治男女风邪,男梦见女,女梦见男,悲愁忧恚,喜怒无常,或半年或数月日复发者,方……合药勿令妇人、鸡犬见之。
(《医心方》卷13页9b-10a引。
卷21页28b亦引。
)6.《小品方》:治妇人鬼交,方……合药勿令妇人、鸡犬见之。
(无)又令见病者,病者家人见合药、知药者,令邪气不去,禁之为验。
(《医心方》卷21页28b引。
)7.《僧深方》:治蜗癣浸淫日长痒痛,搔之黄汁出,差复发,方……勿令妇人、小儿见。
(《医心方》卷17页10b引。
)8.《古今录验方》:八毒大黄丸,疗天行病三四日,身热目赤,四肢不举。
产乳后伤寒,舌黄白,狂言妄语。
亦疗温病已后,飞尸遁尸,心腹痛隔,上下不通,癖饮积聚,痈肿苦痛,温中摩痛上诸毒病,方……合时勿令妇人、鸡犬见之。
(《外台秘要》卷3页113引。
)9. 《录验方》:五灰煮方,不用鸡狗、小儿、妇女见之。
(《医心方》卷4〈治黑子方第二十一〉引。
)10. 《千金方》:凡合肾气薯蓣及诸大补、五石、大麝香丸、金牙散、大酒煎膏等。
合时煎时,并勿令妇人、小儿、产母、丧孝、痼疾、六根不具足人、及鸡犬、六畜等见之。
大忌,切宜慎之。
其续命汤、麻黄等小汤,不在禁忌之限。
(卷1〈序例〉「合和第七」页13a。
)11. 《千金方》:治心中时恍惚不定者人参丸,方……合药皆忌见妇人,青衣人,犬鼠,勿用青纸。
凡合药皆忌浊秽、鸡犬、六畜、丧孝、不具足人见之。
(卷14〈小肠腑〉「风眩第四」页255a引南朝徐孝嗣。
)12.《千金方》:蛮夷酒,主久风枯挛,三十年着床,及诸恶风,眉毛堕落,方……密室中合药,勿令女人、六畜见之,三日清斋乃合。
(卷8〈诸风〉「诸风第二」页159a-b。
)13.《千金方》:消石大丸,治十二症癖,及妇人带下,绝产无子……欲合药,当先斋戒一宿,勿令小儿、女人、奴婢等见之。
(卷11〈肝脏〉「坚症积聚第五」页213b。
)14.《千金方》:别离散……凡修合勿令妇人、鸡犬及病者、病者家人知见,令邪气不去,禁之为验。
(卷14〈小肠腑〉「风癫第五」页259b。
)15.《千金方》:麋角丸方……其药合之时,须净室中,不得令鸡犬、女人、孝子等见之。
(卷19〈肾脏〉「补肾第八」页359ab。
)16.《千金方》:乌麻膏,主诸漏恶疮……惟男子合之,小儿、女人、六畜不得见之。
(卷22〈痈疽第二〉页399a。
)17.《千金方》:野葛膏,主射工恶核卒中恶毒,方……凡合名膏,皆不用六畜、产妇、女人、小儿、鸡犬见之,惟须清净矣。
(卷25〈蛇毒第二〉页451b-452a。
)18《千金翼方》:杂疗:贮姜黄法,以袋盛置白米大小麦中,袋中着少许米。
悬干燥处。
勿令鸡犬、女人见之。
(卷19页230b。
)19.《千金翼方》:耆婆治恶病:大黑膏方,膏成。
用涂疮上。
日三傅。
先以盐汤洗然后涂之。
勿令妇女、小儿、鸡犬见。
(卷21页252b。
)20.《千金翼方》:耆婆治恶病:(符)先服此符,然后服药,一服之后更不须再服书符。
用六合日。
勿令小儿、女子、六畜、鸡犬等见之。
符成不忌。
(卷21页253b。
)21.《大清经》:黄帝四扇散,仙人茅君语李伟卿宜服黄帝四扇散,方……勿令女人、六畜辈、诸污淹者见。
(《医心方》卷26页2b引。
)22.《广济方》:疗瘦病伏连传尸鬼气疰忤恶气,方……如合药,勿使妇人、小儿、鸡狗见。
(《外台秘要》卷13页358引。
)作者:2007-3-21 19:58 回复此发言--------------------------------------------------------------------------------2 中药方鉴赏(转载之转载)23.《文仲方》:疗伏连,病本缘极热气相易,相连不断,遂名伏连,亦名骨蒸传尸,比用此方甚验……合药时洁净烧香,勿令妇人、小儿、女子、鸡犬、孝子见之。
(《外台秘要》卷13页359引。
)24.《张文仲方》:家有邪气,用真雄黄三钱,水一碗,以东南桃枝咒洒满屋,则绝迹。
勿令妇女见知。
(《本草纲目》卷9〈金石〉页67「雄黄」条引。
)B:女体入药1. 《五十二病方》:人病马不痫者:……以浴病者。
病者女子……,男子……即以女子初有布……燔……。
(〈人病马不痫〉原文86《马王堆医书考释》页441)2. 《五十二病方》:一方,渍女子布,以汁烹肉,食之,(饮)其汁。
(〈肠(病颓)〉原文127页478)3. 《五十二病方》:一方,取女子月事布,渍,炙之令温……四荣蔡,燔量簧,治桂五寸……上……。
(〈肠(病颓)〉原文145页498)4. 《五十二病方》:……一方,牝痔有孔而弯,血出者,取女子布,燔,置器中,以熏痔,三日而止,令。
(〈牝痔〉原文154页516)5. 《五十二病方》:……一方,渍女子布,以汁傅之。
(〈×烂者〉原文193 页555)6. 《五十二病方》:……一方,燔女子布,以饮。
(〈蛊〉原文281页632)7. 《五十二病方》:一方,蛊,渍女子未尝丈夫者布……杯,治桂入中,令勿臭,而以……饮之。
(〈蛊〉原文284页634)8. 《养生方》:一曰:走疾欲善先者,取女子未尝男子者布,悬枲怀之,见旋风以投之,风止,即……带之。
(〈走〉原文86《马王堆医书考释》页737)9. 《玄女经》:疗房劳卵肿或缩入腹,腹中绞痛或便气绝死,方,取妇人经月布衣有血者,汤洗取汁,服之。
今按:《医门方》:为灰酒服方寸匕。
(《医心方》卷7页7b引)10. 《玄女经》:疗房劳卵肿或缩入腹,腹中绞痛或便气绝死,方,取妇人阴上毛二七茎,烧作灰,以井华水服之。
(《医心方》卷7页7b引)11. 《扁鹊方》:热病劳复,丈夫热病后,交接复发,忽卵缩入腹,肠痛欲死,烧女人月经赤衣为末,熟水服方寸匕,即定。
(《本草纲目》卷52页99引。
《千金方》卷10〈伤寒下〉「劳复第二」页193a同)12.《博物志》:解药箭毒。
交州夷人以焦铜为毒药,于镞锋上,中人即沸烂,须臾骨坏,但服月水屎汁解之。
(《本草纲目》卷52页99引)13.《博物志》:令妇不妒,取妇人月水布裹虾蟆,于厕前一尺,入地五寸埋之。
(《本草纲目》卷52页99引)14.《肘后方》:剥死马,马骨伤人手,毒攻欲死,方,以手内女人阴中即愈,有胎者不可,令胎堕。
(卷7页139a)15.《肘后方》:令病不复:取女中下裳带一尺烧,研米饮服,即免劳复。
(《本草纲目》卷38页32引)16.《肘后方》:若疮久不差者……以妇人月经傅上最良。
姚云神验。
(《圣惠方》卷7〈治卒毒及狐溺棘所毒方〉第55页4b引)17.《葛氏方》:治霍乱众治不瘥,烦燥欲死,胀气急方:烧童女月经衣血末,以酒服少少,立瘥。
(《医心方》卷11〈治霍乱欲死方第十三〉页17b 引)18. 《葛氏方》:男女温病差后,虽数十日,血脉未和,尚有热毒,与之交接即病,名曰阴易。
杀人甚于时行,宜急治之。
令人身体重,小腹急,热上冲,头重不能举,眼中生(目蔑),膝胫拘急,欲死,方,取妇人裈亲阴上者,割取烧末,服方寸匕,日三,小便即利。
而阴微肿者,为当愈。
得童女裈益。
若女病,取男裈如此为之。
《千金方》《医门方》同之。
(《医心方》卷14页53a引)19.《葛氏方》:以月经敷上最良。
(《医心方》卷18页28ab引)20.《葛氏方》云:治胞衣不出,月水布烧末,以服少少。
(《医心方》卷23〈治胞衣不出方第十四〉页17b引)21.《小品方》:治箭金在喉咽胸背□中,及在诸处不出,方……取妇人月经衣已污者,烧末,酒服方寸匕,日三,立出。
《集验方》同之。
(《医心方》卷18页17a引)22.《小品方》治虎毒,方:烧妇人月水污衣,末,敷疮中。
(《医心方》卷18 〈治虎囓人方第卅二〉页31a引)作者:2007-3-21 19:58 回复此发言--------------------------------------------------------------------------------3 中药方鉴赏(转载之转载)23.《僧深方》云:妇人时病,毒未除,丈夫因幸之,妇感动气泄,毒即度着丈夫,名阴易病也。
丈夫病毒未除,妇人纳之,其毒度着妇人者,名为阳易病也。
阴易病者,妇人阴毛十四枚烧服之;阳易病者,烧丈夫阴毛十四枚,服也。
(《医心方》卷14页52b引)24.《集验方》:治丹毒疮……又云:若通身赤者,方:取妇人月布薄之,又取汁以浴小儿。
(《医心方》卷17页6a引)25.《集验方》:剥马刺伤,以妇人月水涂之,神效。
(《本草纲目》卷52页99 引)26.《千金方》:妊娠下痢…烧中衣带三寸末,服之。
(卷2(妇人方上)「妊娠诸病第四」页29a)27.《千金方》:治少小犯客忤发作有时者,方:以母月衣覆儿上,大良。
(卷5〈少小婴孺方上〉「客忤第四」页83a)28.《千金方》:取女人手足爪二十枚,女人中衣带一尺烧。
以酒若米饮汁服。
(卷10(伤寒)「劳复第二」页193a)29.《千金方》:治交接损卵缩筋挛,方:烧妇人月经衣灰,服方寸匕。
(卷11 〈肝脏〉「筋极第四」页210b)30.《千金方》:初着,即以女人精汁涂之差。
(卷25(备急)「火疮第四」页459b)31.《千金方》:取葱叶炙取汁涂疮上,即止。
若为妇人所惊者,取妇人中衣火炙令热。
以熨疮上。
(卷25(备急)「火疮第四」页461a)32.《千金方》:治马血入疮中,方:取妇人月水敷之神良。
(卷25〈备急〉「蛇毒第二」页453a)33.《千金方》:治卒为弓弩矢所中不出,或肉中有聚血,方:取女人月经布烧作灰屑,酒服之。
(卷25〈备急〉「火疮第四」页462b)34.《千金方》:治伤寒豌豆疮,妇人月布拭之。
(《医心方》卷14页58b引)35.《千金方》:凡霍乱医所不治,方:童女月衣,合血烧,酒服方寸匕,秘之。
今按《小品方》云:汤药灸周匝,不瘥,服之立愈。
(《医心方》卷11〈治霍乱方第一〉页4ab引。
《千金方》卷20〈膀胱腑〉「霍乱第六」页368b 同,百方不差者用之。
)36.《千金方》:金疮犯内血出不止。
取所交妇人衣带三寸烧末,水服。
(《本草纲目》卷38页32引)37.《千金方》:妇人阴毛,主五淋及阴阳易病。
(《本草纲目》卷52页104引)38.《千金翼方》:治沙虱……取故鞋网如枣大,妇人中衣有血者如手掌大,到棘勾针二七枚,三味合烧作灰,以腊月猪膏和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