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

合集下载

小学主题班会 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课件(共20张PPT)

小学主题班会  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课件(共20张PPT)
· 冲突性 ·
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激烈的矛盾冲 突在戏剧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感謝聆聽 華
中国传统文化
人物画 描绘人类社会和人类之间的关系 山水画 整合人与自然,代表人与自然的关系 花鸟画 表达可自然与人和谐相处

诗词歌赋
/
古代诗歌均为韵文,即押韵的文体 中国有美感强、气势劲力和情感抒发真挚的主要审美性
古代自由诗
格律诗
/

词起源自何时,尚无定论。 词兴于唐,盛于宋,后世作品也甚多。 词对平仄、押韵要求更高,断句字数有 定而各异。
代表人物 苏轼、柳永、晏几道、欧阳修、 辛弃疾、纳兰性德等
代表作品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柳永《望海潮》等
/
古代文学上的曲主要指 金、元的曲
代表作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楚辞 汉赋 文赋பைடு நூலகம்
/

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 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
/
中国戏剧 传统节日 传统文学 琴棋书画
/
/


琴棋书画
/

现称古琴,也叫玉琴、七 弦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很 盛行的乐器,距今至少有 三千年以上的历史,是我 国最早的弹拨乐器之一。
最负盛名的四大名琴
齐桓公 楚庄王 司马相如 蔡邕
好钟 绕梁 绿绮 焦尾
主要指古琴这一种乐器, 但也可以泛指中国其他 乐器,如胡琴、月琴、 箫、筝、琵琶、笛等。
/

古代主要指围棋,少数情况下 也可以指中国象棋。
围棋在古代称为弈,意思是你 投一子我投一子,围棋的含义 是一种以包围和反包围战术决 出胜负的棋戏。

泱泱华夏巍巍中华 ——中国传统文化 课件(共35张PPT) 小学班会

泱泱华夏巍巍中华 ——中国传统文化 课件(共35张PPT)    小学班会
法家思想与现代社会治理
探讨法家思想在现代社会治理中的应用,如法治建设、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实践。
法家思想与企业管理
阐述法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现实意义,同时指出其存在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如过于强调法治 而忽视德治等。
第五章 佛教文化及其影响
泱/泱/华/夏/巍/巍/中/华
佛教的起源与传播
01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由释迦牟尼创立。
诚信、仁爱等价值观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体现。
儒家思想与个人修养
自省、自律等品质在个人修养中的培养与实践。
第三章 道家思想及其影响
泱/泱/华/夏/巍/巍/中/华
老子与道家学派
老子的生平与著作
介绍老子的生平和主要著作,包括《道德经》的创作背景和内容概述。
道家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阐述道家学派的形成过程、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传承,如庄子、列子等。
《商君书》的法治思想
解读《商君书》中关于 法治、耕战等方面的思 想,分析其对秦国政治 和法制建设的影响。
其他法家著作简介
简要介绍《管子》、 《慎子》等其他法家著 作的主要内容和思想。
法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法家思想的现实意义与局限性
阐述法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现实意义,同时指出其存在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如过于强调法治 而忽视德治等。
韩非子的生平与著作
介绍韩非子的生平和主要著作,阐述其在法家学派中的地位 和影响。
法家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概述法家学派的起源、形成过程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 状况。
韩非子的法家思想
详细阐述韩非子的法、术、势等法家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在 当时的政治、社会背景下的意义。
法家经典著作解读
《韩非子》的主要内容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主题班会ppt课件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主题班会ppt课件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民族凝 聚力具有重要作用。
02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传统艺术
绘画
中国绘画注重意境和气韵,包括 山水、花鸟、人物等多种题材。
陶瓷
陶瓷是中国工艺美术的代表,其 技艺传承千年,独具特色。
01
02
书法
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通 过笔墨纸砚展现汉字之美。
中国传统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的古代 文明,历经夏、商、周三代的发展, 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
秦汉时期,中国传统文化逐渐形成了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合法家、道家 等多元思想的文化格局。
宋明时期,理学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 传统文化的内涵,影响深远。
近现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文 化的冲击下经历了转型与变革,但仍 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
改进建议
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应加强教育引导,提高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兴趣;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应 加大对传统技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对未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前景展望
文化自信
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国民对传统文化 的自信心逐渐增强,这将为弘扬中国传统文 化提供有力支撑。
多元化传播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多元性、包容 性、和谐性等特点,强调人与人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 生,注重道德伦理和人文精神。
03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长 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并传 承下来的各种物质文化、制度文 化、精神文化以及行为文化的总 和。
04
历史背景与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演变与传承发展 •·
02
03
04
汉服
宽袍大袖的汉服是中国传统服 饰的代表,彰显古人的审美和

中国传统文化主题班会 课件(共18张PPT)

中国传统文化主题班会 课件(共18张PPT)

传统建筑
宫殿建筑
故宫、颐和园等宫殿建筑,展现了中
国古代皇家的权威与尊贵。 01
园林建筑
苏州园林、颐和园等园林建筑,展现
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精髓。
03
寺庙建筑
少林寺、布达拉宫等寺庙建筑,体现
了中国宗教文化的深厚底蕴。 02
中 传国 承传 与统 发文 展化

传统文化的现状
传承方式多样
传统文化通过教育、媒体、艺术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承,保 持其活力和影响力。
化。
传统思想在现代社 会的体现
传统思想如儒家思想在现代社
会中的体现和影响。
谢 谢
中秋节是庆祝秋收和家庭团聚 的节日,习俗包括赏月、吃月
饼等。
端午节
端午节是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 原的节日,习俗包括赛龙舟、
吃粽子等。
传统艺术
书法
以笔墨纸砚为工具,通过书写汉 字表达情感和意境的艺术形式。
绘画
以线条、色彩、构图等手段表现 自然和人物的艺术形式,如国画、 工笔画等。
陶瓷
以瓷土为原料,经过成型、烧制 等工艺制成的具有艺术价值的器 皿和装饰品。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目录
中国传统文化的概述 中国传统文化的分类 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元素
与发展


概 述
传 统 文


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 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独特的精神财富和物质 财富的总和。
文化的外延
文化包括语言、文学、 艺术、哲学、道德、法 律、习俗、信仰等多个 方面。
文化的特点
文化具有传承性、多样 性、地域性、民族性等 特点,是民族认同和国 家认同的重要基础。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

称 中 秋 ︒
又 因 农 历 八 月 十 五 日 ︐ 在 八 月 中 旬 ︐ 故
月 三 部 分 ︐ 因 此 秋 季 的 第 二 月 叫 仲 秋 ︐
季 三 个 月 ︐ 分 别 被 称 为 孟 月 ︐ 仲 月 ︐ 季
根 据 我 国 古 代 历 法 ︐ 一 年 有 四 季 ︐ 每
最 早 见 于 ︽ 周 礼 ︾ ︒
中 国 传统
文化
目 录
第 一 章 传 统 节 日
中除 秋夕 节夜 七端 夕午 节节 元清 宵明 节节
第 三 章 传 统 艺 术
捏 泥 人 京 剧
第 四 章 传 统 用 具
陶 瓷 文 房 四 宝
第一章
传统节日
除夕夜 中秋节 端午节 七夕节 清明节 元宵节
小 月 時 为 廿 九 日 ︐
年 三 十 夜 ︒ 而 十 二 月
日 ︒ 因 为 相 传 年 兽 怕 红 色 ︐ 怕 火 光 和 怕 响 声 ︐
春 节 是 中 国 及 一 些 亚 洲 民 族 一 个 古 老 的 传 统 节
要 民 间 习 俗 ︒
舞 狮 子 等 是 元 宵 节 几 项 重
中 吃 元 宵 ︐ 赏 花 灯 ︐ 舞 龙 ︐
全 国 各 地 也 不 尽 相 同 ︐ 其
二 零 零 六 年 五 月 二 十 日 ︐ 七 夕 被 中 国
少 女 节 ︐ 女 儿 节 ︒
巧 为 主 ︐ 所 以 人 们 称 这 天 为 乞 巧 节 或
是 少 女 ︐ 而 节 日 活 动 的 内 容 又 是 以 乞
七 日 ︶ ︒ 因 为 此 日 活 动 的 主 要 参 与 者
祝 ︵ 日 本 在 明 治 维 新 后 改 为 阳 历 七 月
节......本来是夏季的 一 个驱除瘟疫的 节日。 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 纪念屈原的 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 溢, 遗世独立的 楚国大 夫屈原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民 俗文化 共享,屈原之名人 尽皆知,追怀华夏民族的 高洁情怀。 但有例外,东吴一带的 端午节历来不纪念屈原,而是纪念五月 五日被投入大江的 伍子胥,且吴越地区以龙舟竞渡在此日举行 部落图腾祭祀的 习俗更是早于春秋很久。

弘扬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课件(共16张PPT)

弘扬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课件(共16张PPT)

肆 弘 扬 中 华 传 统 文 化
来此 世生 还无 生悔 中如 华华 家夏 。,
目 录
壹 中华传统文化之魂:礼 贰 中华传统文化之日常 叁 中华传统文化之节日 肆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壹 中华传统文化之魂:礼
说文解字
壹 1、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
肆 4、表示庆贺友好或敬意所增之物。
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例:
(例:礼物、礼金)
婚礼、丧礼等)


2、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
5、姓氏
(例:礼教,礼治)

3、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例: 礼让)
你会怎样做?

情景一
情景二
情景三
贰 中华传统文化之日常
传统文化其实早已融入进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衣食住行都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并继续流传下去。
服饰
汉服
汉民族传统服饰
旗袍
中华民国20世纪20年代之后成 为最普遍的女子服装
叁 中 华 传 统 节 日
中国传统节日
春节 正月初一
元宵节 正月十五
清明节 三月初五
除夕 农历年的最后一天
中秋节 八月十五
端午节 五月初五
春节
春节(Spring Festival),即中国 农历新年。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 祭祀演变而来。祈岁祭祀,敬天 法祖。春节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 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 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春节期间, 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 活动,带有浓郁的各地方特色。 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驱邪禳灾, 拜神祭祖,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 , 形式丰富多样,凝聚着中华传统 文化精华。
七夕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是中国民 间的传统节日。经历史发展,七夕被 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 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 认为是中国最具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节 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

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主题班会PPT课件

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主题班会PPT课件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体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
2
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
在中小学教育中设置更多的传统文化相关课程,如中国史、经典导读等。
3
实践活动的开展
组织学生参与传统节日庆祝、工艺品制作等实践活动,增强文化传承的认知和参与。
4
教师培养的重视
加强教师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教学能力,确保课程质量和学生体验。
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保护历史记忆
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记忆,保护它们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的关键。
教育下一代
文化遗产能够培养人们对历史和传统的认识和尊重,为下一代提供宝贵的文化教育。
促进文化交流
文化遗产吸引海内外游客,为国家和地区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促进了文化交流。
维护文化多样性
保护文化遗产有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彰显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魅力。
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智慧与精髓。我们有责任保护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向世界展现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让我们一起探索古老文化的精髓,发掬拯救濒危的传统艺术,并将其融入当代生活,让中华文化永续传承。
by w k
中华文化的特点和内涵
源远流长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始于远古,历经数千年的发展,蕴含了中华民族数以千计的年历史。
1
政府引导
政府制定政策,提供资金支持
2
企业参与
企业投入资金和专业人才
3
公众参与
全民参与传统文化传承活动
4
文化机构合作
博物馆、图书馆等联动交流
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并提供资金支持,企业要投入资金和专业人才,公众要广泛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活动。文化机构如博物馆、图书馆等也要加强合作交流,通力合作,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续发展。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讲座讲课PPT演示课件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讲座讲课PPT演示课件

但有例外,东吴一带的端午节历来不纪念屈原,而是纪念五月五日被投
入大江的伍子胥,且吴越地区以龙舟竞渡在此日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
俗更是早于春秋很久。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
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多情应笑我早 生华发
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多情应笑我早 生华发
英文中的"china"既有中国的意思,又有陶瓷的意思,清楚地表明了中国就是"陶瓷的故乡"。 早在欧洲人掌握瓷器制造技术一千多年前,汉族就已经制造出很精美的陶瓷。中国是世界 上最早应用陶器的国家之一,而中国瓷器因其极高的实用性和艺术性而备受世人的推崇。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多情应笑我早 生华发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多情应笑我早 生华发
传统艺术——京剧
京剧的演义离不开传神的脸谱。画脸谱就特别讲究,不同脸谱 所代表的身份就不同。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黑脸为中性, 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 含贬义,代表凶诈凶恶;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
传统剧目有1000多个,流传较广的有《霸王别姬》、《群英 会》、《三打祝家庄》、《三岔口》等剧目广为流传,深受喜
重阳节与除、清、 盂三节也是中国 传统节日里祭祖 的四大节日。 2012年12月28 日,法律明确每 年农历九月初九 为老年节。
叁 传统艺术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多情应笑我早 生华发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多情应笑我早 生华发
传统艺术——泥人
泥人是北方流 传的一派民间 彩塑,它创始 于清代末年。 “泥人张”创 始人叫张明山, 生于天津,家 境贫寒,从小 跟父亲以捏泥 人为业,养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龙 白虎 朱雀 玄武
• 17.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是什么日子?
七夕节
• 18.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
道教
• 19.春节吃什么东西?
• 20.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祖国大
饺子
陆的人们开始和台湾接触,早在秦汉时期, 台
湾在三国是称为?
夷洲
2020/4/24
.
6

.
7
2020/4/24
.
8
2020/4/24
B
示女性已婚
2020/4/24
.
4
灯谜
5.谜题:妇女节前一天(打一中草药) 谜底:三七 6.谜题:“宝玉不知何处去,林妹玉体瘦半身” (打一姓) 谜底:宋 7.谜题:猪八戒做梦娶媳妇(歇后语) 谜底:尽想好事 8.谜题:孩提的肚兜(打一常用语) 谜底:少来这一套
2020/4/24
.
5
知识大乱头
• 16.中国四大灵兽是指?
2020/4/24
.
24

.
25
弘扬传统节日的意义
中华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 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 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的宝贵资源。
2020/4/24
.
26

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2020/4/24
.
27
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2020/4/24
.
19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发源于中国,是华人地区以及东亚各国
的传统节日,该节日来自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日本在明
治维新后改为阳历7月7日)。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
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所以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
.
2
中国传统文化
•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 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传统文化是 以老子道德文化为本体、以儒家、庄子,墨子的思想、道家文化为 主体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谐包容的实体系。中华传统文化亦叫华夏 文化[1]、华夏文明[2],是中国5000年优秀文化的统领。而流传年 代久远,分布广阔,文化是宇宙自然规律的描述,文化是道德的 外延;文化自然本有,文化是生命,生命是文化;文化是软实力, 是决定一切的内在驱动力;文化又是社会意识形态,是中华民族 思想精神,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根本。
2020/4/24
.
3
问答时间
1.端午节的起源与下列哪位人物有关?
D
A孔子 B郭沫若
C屈原 D张三丰
2.“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中的“三秋”是指?
C
A三个月 B三年 C三个季度
D三十年
3. 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那里的道路?
B
A东海 B西域 C南国 D中原
4.耳环最原始的作用是?
A女性身份的象征 B约束女性的行为 C装扮作用 D表
2020/4/24
.
22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 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 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 项重要民间习俗
2020/4/24
.
23
春节是中国及一些亚洲民族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因为相传年兽 怕红色,怕火光和怕响声,所以人们便有贴春联、放鞭炮、敲锣 打鼓等习俗。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习俗都不相同。
2006年5月20日,七夕被中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七夕节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表达的是已婚男女之间不离不弃、白头偕
老”的情感,恪守的是双方对爱的承诺。随着时间演变,七夕现已成为中国情人
节。2020/4/24
.
20
清明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古时又叫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
双北出品
.
1

(一)、你好,传统文化 1、了解传统文化的
内涵: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诗、词、曲、赋、 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 蹴鞠,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 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 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 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 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 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 成部分。接下来我们看看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到 底有多少?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数千年沉淀下来的精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第一, 可以增加对历史的了解、对文化的了解,丰富自己的知识面;第二,再者也 可以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增加民族凝聚力;第三,万物的发展都有相通之处, 数千年的文化史,也是中国人数千年的思想和行为演变史,以史鉴今,可以 提高我们的思想深度和广度。
扫墓节、扫坟节、植树节、鬼节等。它与七月十五的中元节、
十月初一的寒衣节,并称为中国三大著名“鬼节”。公历四月
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
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2006年,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
国2020/家4/24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21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五月节、五日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1] 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传播 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尽皆知,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但有例外,东吴一带的端 午节历来不纪念屈原,而是纪念五月五日被投入大江的伍子胥,且吴越地区以龙舟竞渡在此日举行部落 图腾祭祀的习俗更是早于春秋很久。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熏苍术、白芷, 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9
2020/4/24
.
10
2020/4/24
.
11
2020/4/24
.
12
2020/4/24
.
13
2020/4/24
.
14

16
2020/4/24
.
17
叁 传统节日
.
18
中秋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为每年农历八月十 五。“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 一年有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被称为孟月、仲月、季月三 部分,因此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又因农历八月十五日,在 八月中旬,故称“中秋”。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 的节日。中秋节一般有吃月饼以及赏月的习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