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文学史(十八世纪启蒙时期)

合集下载

十八、十九、二十世纪法国文学批判现实主义

十八、十九、二十世纪法国文学批判现实主义

启蒙主义作家孟德斯鸠、狄德罗、 启蒙主义作家孟德斯鸠、狄德罗、伏尔泰等人的创作的 推崇感情、热爱大自然、赞扬自我, 推崇感情、热爱大自然、赞扬自我,是他文学的三大 主导思想,在于揭露和讽刺世俗人情,针砭时弊。 主导思想,在于揭露和讽刺世俗人情,针砭时弊。他们的 特点,对感伤主义、浪漫主义产生很大影响。 特点,对感伤主义、浪漫主义产生很大影响。 文笔简练明晰,深入浅出,饶有风趣。 文笔简练明晰,深入浅出,饶有风趣。 让·雅克-卢梭(1712~1778),法国启蒙运动中激 雅克-卢梭(1712~1778),法国启蒙运动中激 雅克 ), 进民主派的领袖, 浪漫主义运动之父” 进民主派的领袖, “浪漫主义运动之父”。伟大的思想 家、教育家、文学家。 教育家、文学家。 文学创作着重抒写个人情感。他的文学代表作《 文学创作着重抒写个人情感。他的文学代表作《新爱 洛伊丝》 书信体哲理小1761)--第一个把爱情当作人 洛伊丝》(书信体哲理小1761)--第一个把爱情当作人 1761 类高尚情操来歌颂,第一个把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写进小说。 类高尚情操来歌颂,第一个把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写进小说。 《忏悔录》(1778)。而且这些作品被认为是19世纪初 忏悔录》 1778) 而且这些作品被认为是19世纪初 19 浪漫主义文学的先兆。爱弥尔》教育问题的哲理小说。 的先兆。 期浪漫主义文学的先兆《爱弥尔》教育问题的哲理小说。
1、19世纪30-60年代为第一个时期,空前繁荣。 、19世纪30-60年代为第一个时期,空前繁荣。 世纪30 年代为第一个时期 代表:司汤达、梅里美、 代表:司汤达、梅里美、巴尔扎克 司汤达---从政治角度介入生活; 司汤达---从政治角度介入生活; ---从政治角度介入生活 梅里美---伦理道德和人性角度介入生活; 梅里美---伦理道德和人性角度介入生活; ---伦理道德和人性角度介入生活 巴尔扎克---经济角度介入生活。 巴尔扎克---经济角度介入生活。 ---经济角度介入生活 司汤达1830年发表的长篇小说 司汤达1830年发表的长篇小说 1830 《红与黑》,标志批判现实主义的诞 红与黑》 巴尔扎克的创作, 生。 巴尔扎克的创作,使批判现实 主义得以巩固和确立; 人间喜剧》 主义得以巩固和确立;《人间喜剧》 确立了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主流 确立了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主流 19 地位。 地位。

18世纪法国启蒙文学的定义和特点

18世纪法国启蒙文学的定义和特点

18世纪法国启蒙文学的定义和特点引言在18世纪,法国启蒙文学以其独特的思想和文化影响了整个欧洲大陆。

本文将探讨18世纪法国启蒙文学的定义和特点,以期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历史时期的文化风貌。

定义18世纪法国启蒙文学是指在启蒙时代,法国作家运用理性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思想,以及对知识和科学的追求,创作的一系列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强调人的理性和审慎思考的重要性,倡导人类通过教育和实践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进步。

法国启蒙文学反对封建制度和教会的压迫,主张人民的平等和自由。

特点1.理性主义和人文主义思想18世纪法国启蒙文学的核心思想是理性主义和人文主义。

启蒙作家认为人的理性是最高的权威,应该用来解决社会问题和推动社会进步。

他们追求真理、追求知识,倡导人们用理性思维来看待世界,指导个人的行为和判断。

2.对知识和科学的热情追求启蒙时代被看作是科学革命的时代,法国启蒙文学反映了对知识和科学的热情追求。

启蒙作家鼓励人们通过教育和自学来获得知识,以此拓宽个人的眼界和思维方式。

他们相信科学的进步可以带来社会的进步,推动人类迈向更加文明和繁荣的未来。

3.反对封建制度和教会的压迫18世纪的法国社会存在着严重的封建制度和教会的压迫。

法国启蒙文学作家批判了这种压迫,并倡导人民的平等和自由。

他们主张废除特权制度、取消贵族的特权地位,推动社会的平等和民主。

他们反对教会对知识的垄断,并主张思想的自由和宗教的宽容。

4.文学形式的多样性在18世纪法国启蒙文学中,作家们运用了不同的文学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散文、小说、戏剧等形式都被广泛使用。

其中,小说成为一种特别受欢迎的文学形式,例如蒙田的散文小说《人类的细微变化》和卢梭的小说《忏悔录》。

5.文学作品的教育意义18世纪法国启蒙文学作品强调教育的重要性。

作家们通过他们的作品传递知识和思想,鼓励人们通过教育来提高自己的素质和智慧。

这些作品不仅给予读者新的思维方式和见解,还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并为他们提供实用的人生指导。

第五章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主义文学

第五章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主义文学

伏尔泰的思想倾向: (一)伏尔泰的思想倾向:属于比较保守一派 1、在宗教方面,其名言是:“即使没有上 在宗教方面,其名言是: 也必须制造出一个。 帝,也必须制造出一个。” 哲学上是自然神论者, 2、哲学上是自然神论者,没有达到无神论 的水平。 的水平。 3、政治上拥护君主立宪制。 政治上拥护君主立宪制。 现实生活中,是一位地主兼资产者。 4、现实生活中,是一位地主兼资产者。
哲理小说
18世纪法国作家伏尔泰创 18世纪法国作家伏尔泰创 立的一种新型小说。 立的一种新型小说。大多采用 半神话或传奇性的故事, 半神话或传奇性的故事,借小 说形式表达哲学思想和政治观 点,以嬉笑怒骂讽刺现实,具 以嬉笑怒骂讽刺现实, 有议论性、分析性、 有议论性、分析性、批判的特 人物缺乏个性, 点,人物缺乏个性,是作家哲 学思想的代言人。 学思想的代言人。 查第格》《老实人》 》《老实人 《查第格》《老实人》 天真汉》 《天真汉》
Hale Waihona Puke 三、文学作品 1、 书信体长篇小说 新爱洛绮丝》 《新爱洛绮丝》(1761) 在法国文学史上, 在法国文学史上,第一 次把爱情当作人类高尚情 操来歌颂, 操来歌颂,第一个把大自 然的美丽风光写进小说。 然的美丽风光写进小说。
2、《爱弥尔》: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哲理 爱弥尔》 小说。在此, 小说。在此,卢梭所提倡的按年龄分阶 段的针对性教育的思想是教育史上的一 个重大进步。 个重大进步。
5、社会观 启蒙思想家不满意政治上的无权地位, 启蒙思想家不满意政治上的无权地位,提出 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 “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主张人民参与政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法国启蒙主义文学的两大主题 1、反对封建等级森严的封建专制统治, 反对封建等级森严的封建专制统治, 宣扬自由平等的资产阶级理性王国。 宣扬自由平等的资产阶级理性王国。 2、抨击教会黑暗,反对宗教迷信,宣 抨击教会黑暗,反对宗教迷信, 传无神论或自然神论。 传无神论或自然神论。

法国启蒙文学

法国启蒙文学

法国启蒙文学启蒙运动——欧洲十八世纪的一次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

十七世纪发源于英国(弥尔顿,洛克),十八世纪在法国形成高潮。

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和发展。

如果说,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文化创新运动,那么启蒙运动的实质就是制度创新,制度转型。

把文艺复兴四百年来的思想发展和文化变革落实在制度层面上,体现在制度变革上,创立“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

(马克思)启蒙运动倡导平等,自由,人权,民主,友爱。

在文化、经济、政治各领域建构了比较完整的现代思想体系。

创建了自然权利论(斯宾诺莎,洛克,伏尔泰),社会契约论(洛克,卢梭),市场经济论(亚当斯密,大卫休谟),三权分立论(孟德斯鸠),法治理论(洛克,孟德斯鸠)和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牛顿,培根),为现代化制度转型奠定了基础。

(“广义地说,启蒙思想家的目标与二十世纪理论家所提出的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是一致的。

两个世纪的术语虽然不同,但二十世纪社会科学家所说的‘现代化’,就是启蒙思想家所说的‘合理化’。

启蒙的主张和理想反映了现代化的性质,现代化也就是实现启蒙理想的历史过程。

”(阿瑟·威尔逊))《浮士德》主题通过序幕里上帝和梅菲斯特的赌赛,通过浮士德上下求索、往返古今的生活经历,表达了对人和人类历史的启蒙主义认识和信念:人性是复杂多元的。

存在着种种弱点和罪性。

但归根到底,人能够从自己身上、从人性深处找到内在的动力和活力,克服惰性和迷误,超越片面和狭隘,追求人生的完整和充实,走向自由。

相应的,人类历史必然充满罪恶、灾难和曲折,但归根结底,会展现向上、向前的发展趋势。

《浮士德》艺术特点1,不同元素相融合的创作方法。

既要克服现实生活的狭隘性(由德国的专制落后以及现实生活本身的制约性而来),又要克服神话、传奇的虚拟性,表达对人生社会的真切关注,歌德在《浮士德》中把古代神话,民间传奇和当代生活的真实表现结合起来,以自由开阔的方式深入地探索和表现了人性。

法国文学史与文学作品选读

法国文学史与文学作品选读

法国文学史与文学作品选读(实用版)目录一、法国文学史简介1.中世纪法国文学2.文艺复兴时期3.17 世纪古典主义4.18 世纪启蒙运动5.19 世纪浪漫主义6.20 世纪现代主义二、法国文学作品选读1.《悲惨世界》2.《九三年》3.《巴黎圣母院》4.《亚历山大·仲马》正文一、法国文学史简介法国文学史悠久且丰富,对其他语言的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法国文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中世纪法国文学:这一时期的文学基本上都是韵文,是便于行吟诗人传诵的口头文学。

按类型分有宗教文学、英雄史诗(武功歌)、宫廷文学等。

2.文艺复兴时期:这一时期的法国文学受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开始出现新的文学形式和主题,如人文主义、个人主义等。

3.17 世纪古典主义:这一时期的法国文学以理性、秩序、均衡为特点,代表作品有《红楼梦》、《吉尔·布拉斯》等。

4.18 世纪启蒙运动:这一时期的法国文学主张启蒙、自由、平等,代表作品有《哲学通信》、《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等。

5.19 世纪浪漫主义:这一时期的法国文学以感性、个性、想象力为特点,代表作品有《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6.20 世纪现代主义:这一时期的法国文学呈现出多元化、实验性、反思性等特点,代表作品有《荒原》、《局外人》等。

二、法国文学作品选读1.《悲惨世界》:作者是 19 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家雨果。

该作品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充满悲欢离合的故事,反映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光辉。

2.《九三年》:作者是 19 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家巴尔扎克。

该作品以 1793 年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

3.《巴黎圣母院》:作者是 19 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家卡西莫多。

该作品以 15 世纪巴黎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充满爱情、悲剧和救赎的故事,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

4.《亚历山大·仲马》:作者是 19 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家大仲马。

《法国启蒙时代文学与社会变革》

《法国启蒙时代文学与社会变革》

法国启蒙时代文学与社会变革一、介绍法国启蒙时代是18世纪欧洲思想运动的重要阶段之一,也是人文主义和理性思维兴起的时期。

在这个时代,文学不仅仅是艺术创作的一种形式,还成为了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的工具。

本文将介绍法国启蒙时代的背景及其对文学和社会产生的影响。

二、法国启蒙时代背景法国启蒙时代发生在17世纪晚期至18世纪初期,当时欧洲社会正面临政治、宗教和社会结构等方面的巨大变革。

经过长期的专制统治,在路易十四统治下,人们开始怀疑传统权威体系并追求个人自由和知识解放。

这个时期见证了科学与理性在思想领域中的崛起。

三、法国启蒙时代文学特点1. 反对神权和封建传统法国启蒙文学强调个体权利和平等,并批评教会及封建贵族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

作家们呼吁人们放弃迷信和追求真理,主张通过理性思维解决社会问题。

2. 文学形式的革新在法国启蒙时代,文学的表达形式也发生了重大变革。

德伏尔、卢梭等作家开创了小说和散文的新篇章,同时写作风格更加简洁明快,并以人物典型和情节丰富来传播理性思想。

3. 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法国启蒙时代文学与政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许多作家积极参与社会变革运动,用他们的笔调批评政府腐败、铲除不平等现象,并提出建设一个更加公正平等的社会。

四、法国启蒙时代文学影响1. 对知识普及的贡献法国启蒙时代文学推动了普通民众对知识和教育的追求。

通过提供易于理解和读者友好型的作品,人们获取到了先前被限制在少数特权阶级内部享受的知识。

2. 对政治和社会改革的推动法国启蒙时代文学呼吁人们思考社会问题,有力地推动了政治和社会的变革。

《社会契约论》等著作触动了人们对于民主、平等和自由的认识,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3. 对艺术和文化的创新法国启蒙时代涌现出一批杰出的作家和思想家,他们以独特而创新的方式创造着文学、艺术和哲学。

这些作品成为后世的重要参考,对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结论法国启蒙时代是欧洲思想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之一,其对社会变革和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法国启蒙时期的文学思潮与大思想家

法国启蒙时期的文学思潮与大思想家

法国启蒙时期的文学思潮与大思想家法国启蒙时期(17世纪末至18世纪末)是欧洲思想解放和文化进步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诸多大思想家和文学家通过他们的作品,引领了法国社会的变革。

本文将从文学思潮和大思想家两个方面探讨法国启蒙时期的重要性。

一、文学思潮法国启蒙时期的文学思潮是法国文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反思旧有的专制体制,提倡自由、理性和人权,这种思想的影响不仅局限于政治和哲学领域,也深刻地影响了文学创作。

1. 理性主义启蒙时期的法国文学家倡导理性主义,强调人类通过理性和思考来解决问题。

其中最重要的代表是文学家维尔贝尔,他的作品《塞辛芬娜》通过对人性的深入探讨,呼吁通过理性来改善自身和社会。

2. 指导性文学启蒙时期的文学作品往往具有一定的指导性,致力于启迪读者的思想和道德。

例如,小说家蒙特古在其作品《波尔图加历险记》中揭示了政治权力的腐败和社会不公,呼吁人们要勇于表达对不公正现象的批评和反抗。

3. 风格多样性与之前的文艺复兴时期相比,启蒙时期的文学作品更加多样化。

一方面,许多文学家注重通过散文和小说的形式来传达思想。

另一方面,诗歌也保持着重要的地位,例如,文学家卢梭通过诗歌表达了自然和爱的情感。

二、大思想家启蒙时期的法国涌现出许多伟大的思想家,他们通过自己的著作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的社会和后世的发展。

1. 卢梭卢梭是一个多产而又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他的作品涵盖了政治、教育和哲学等多个领域。

他的《社会契约论》提出了人民主权的观念,对后来的民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2. 蒙田阿方索·蒙田是一位思想深邃的哲学家和文人,他以他的《论怀疑》和《随笔集》而闻名。

他对传统观念的质疑和对人性的深入思考,使他成为法国启蒙时期最有影响力的大思想家之一。

3. 狄德罗狄德罗是法国启蒙时期的另一位重要思想家,他的观点涉及到政治、文化和哲学等多个领域。

他的作品《百科全书》致力于收集和传播知识,为当时的读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启迪。

十八世纪文学

十八世纪文学
十八世纪文学
二、启蒙文学在各国的发展
(一)、英国启蒙文学 但尼尔•笛福(1661—1731)是英国现实
主义小说的开创者之一,代表作《鲁滨逊漂 流记》塑造了一个“真正资产者”的艺术形 象。
约拿旦•斯威夫特(1667—1745)讽 刺名著《格列佛游记》用夸张讽刺的艺 术手法揭露英国社会的丑恶,宣扬起启 蒙主义的社会原则和价值观念。
(四)、艺术特点
①象征手法的运用使作品 的艺术形象达到了形象性与哲 理性、客观性与主观性的高度 融合。
②运用多种诗歌艺术体裁和包容多种戏剧艺术形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③矛盾对比的人物形象与一正一反一合的情节结构。
思考题
①试分析浮士德这一艺术形象。 ②谈谈你对靡非斯特这一艺术形象的 理解。
3、创作思想
歌德关注的目标始终是人,其创 作中包含着人道主义和个性完善思想。 他的思想历程同欧洲近代思想发展历 程相吻合,是文艺复兴以来欧洲资产 阶级思想和艺术发展中具总结性的艺 术大师。
二、《浮士德》
诗体悲剧《浮士德》是歌德最主要的代表作, 从1770年开始构思到1831年脱稿,前后达 六十年时间,它是歌德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的概括, 熔铸了他在欧洲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和德国现实生活 中全部的体验。
书斋悲剧:对中世纪精神束缚的批判
爱情悲剧:对文艺复兴时期“享乐 人生”主张的否定
政治悲剧:对为封建王朝服务的妥协道路的批判 艺术悲剧:古典主义美学理想的幻灭
事业悲剧:19世纪初期欧洲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反映
(二)、浮士德形象分析
引言.ppt一方面浮士德是 “善”与 “肯定”精神的代表,另一方面他的性格 也充满了矛盾:理智与情欲、进步与停滞、 上升与沉沦。
①对人性的复杂矛盾的揭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德斯鸠 Montesquieu
1721年孟德斯鸠化名“波尔· 马多”出版了他的讽刺性的 哲理小说《波斯人信札》,并一举成名。书中描写两位波斯 青年初到法国,以东方人的标准和波斯社会眼光来衡量法国 社会,对他们在欧洲和巴黎旅行的见闻发表了种种观感。书 中揭露和抨击了封建社会的罪恶,用讽刺的笔调,勾画出法 国上流社会中形形色色人物的嘴脸,如荒淫无耻的教士、夸 夸其谈的沙龙绅士、傲慢无知的名门权贵、在政治舞台上穿 针引线的荡妇等。信中有许多戏剧性和刺激性的细节,合乎 读者猎奇心理。总之,他借书中人物之口,指出封建专制的 法国是一个极不合理,极不平等的社会。如果君主不能给自 己的臣民创造幸福的生活,反而想压迫和毁灭他们,那么, 服从的理由就没有了。艺术上,没有完整的情节结构,没有 人物性格的深入探讨,主要是形象、片断的短故事和寓言, 是法国启蒙文学最早的哲理小说。此书一经问世,顿时风行 一时,连出4版。
伏尔泰Voltaire
伏尔泰的诗体悲剧,在创作方式上很大程度上效仿高乃依 和拉辛。1718年,他的作品《俄狄普斯王》获得成功,被 称为拉辛的继承人,从此用伏尔泰这个笔名。伏尔泰的悲 剧承袭了古典主义形式,但内容却贯穿着启蒙主义精神。 《布鲁图斯》是一部政治悲剧,宣扬效忠共和政体的思想。 由于自己的儿子将祖国出卖给共和国的敌人,被驱逐出的 罗马暴君,罗马元老布鲁图斯毫不犹疑地判处他的死刑。 待他的儿子被处决后,他说:“罗马自由了,这就行了!” 这部悲剧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年月里起过很大作用,它激 起人们对专制暴政的仇恨,宣传自由的思想。 就文学创作而言,伏尔泰是多产作家。他写过哲学、历史 著作,出版过史诗、抒情诗、讽刺诗、哲理诗、哲理小说, 更不用说他50多部悲剧和喜剧、一万多封信札。伏尔泰著 作虽然品种多样,卷帙浩繁,他的创作虽然曾左右过欧洲 文化发展的方向,但是他大多数作品好似缺乏文学永恒的 魅力。
狄德罗Denis Diderot
四大启蒙思想家
卢梭 孟德斯鸠 狄德罗 伏尔泰
孟德斯鸠 Montesquieu
代表作: 《波斯人信札》Lettres Persanes

《论法的精神》De l'esprit des lois
孟德斯鸠 Montesquieu
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法学家,文学家。 19岁获法学学士学位,出任律师。孟德斯鸠 博学多才,对法学、史学、哲学和自然科学 都有很深的造诣,曾经撰写过许多有关论文。
法国文学史
18世纪启蒙时期文学 ---l’ère des lumières
十八世纪的法国
法国十八世纪的基本特点是: 封建社会已经腐朽不堪,在整个世纪中,逐 渐酝酿和准备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最后 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由封建贵族阶 级的统治形式到资产阶级统治形式的历史转 变。
十八世纪的法国
社会结构分为三个等级: 一、教会(人口13万,但占全国土地四分之一) 二、贵族阶级(人口14万,占全国土地的三分 之一) 三、资产阶级和由手工业者,工薪阶层,农民 所构成的城乡劳动人民
伏尔泰Voltaire
伏尔泰的诗体悲剧,在创作方式上很大程度上效仿高乃依 和拉辛。1718年,他的作品《俄狄普斯王》获得成功,被 称为拉辛的继承人,从此用伏尔?这个笔名。伏尔泰的悲剧 承袭了古典主义形式,但内容却贯穿着启蒙主义精神。 《布鲁图斯》是一部政治悲剧,宣扬效忠共和政体的思想。 由于自己的儿子将祖国出卖给共和国的敌人,被驱逐出的 罗马暴君,罗马元老布鲁图斯毫不犹疑地判处他的死刑。 待他的儿子被处决后,他说:“罗马自由了,这就行了!” 这部悲剧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年月里起过很大作用,它激 起人们对专制暴政的仇恨,宣传自由的思想。 就文学创作而言,伏尔泰是多产作家。他写过哲学、历史 著作,出版过史诗、抒情诗、讽刺诗、哲理诗、哲理小说, 更不用说他50多部悲剧和喜剧、一万多封信札。伏尔泰著 作虽然品种多样,卷帙浩繁,他的创作虽然曾左右过欧洲 文化发展的方向,但是他大多数作品好似缺乏文学永恒的 魅力。
十八世纪的法国
如果说十七世纪的法兰西一派繁荣的话,那 么在十八世纪则出现了不满与骚动。由于时 代的变迁,十八世纪再次掀起反封建反教会 的思想文化运动。这场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 性,理性是衡量一切的尺度。为了实现自由、 平等、博爱等天赋人权的理想,小说成了启 蒙思想家宣扬哲理的工具,这些“哲学”作 家们将自己的思想寓于作品之中.
十八世纪的法国
巨大的政治危机 路易十四晚年:连年对外战争,对新教徒的迫 害和宫廷生活的奢侈浪费,使得民不聊生, 国库空虚。 路易十五:完全沉溺在醉深梦死的荒淫生活中, 他的可耻的名言是:我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 路易十六:国政腐败,财政危机严重。国王昏 庸无能。
十八世纪的法国
在封建专制国家日益走向崩溃的过程中,新 兴资产阶级不断地发展自己的力量,从政治, 经济,思想理论体系各方面,准备了推翻封 建贵族阶级而取而代之以资产阶级统治的历 史条件,最后,以“整个受苦人类的代表” 自居,领导了1789年的资产阶级革命

在古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的父亲以怨报德地拐走珀罗普斯的 儿子,最终导致了那个漂亮男孩的死亡。因此,阿波罗神庙降 下神谕,预言这位国王必将为亲生儿子所杀。为了摆脱命运之 神的安排,俄狄浦斯一生下来就被刺穿双脚,扔到荒郊。但执 行命令的牧羊人因为同情,把他送给了邻国的另一位牧羊人。 而邻国国王没有子嗣,便把这个弃婴像亲生儿子一样养大。这 位王子长大成人后,听到有人搬弄是非说他不是国王的亲生儿 子,心情郁郁不乐,便只身来到阿波罗神庙,乞求神示。结果 听到了一个可怕的神谕:“你将杀死亲生父亲,娶生母为妻, 生下一群可恶子孙。”为了逃避这可怕的命运,俄狄浦斯离开 国家,以邻国漂泊。结果在一个十字路口与人发生冲突,失手 打死了微服出行的亲生父亲。然后,俄狄浦斯又猜中了斯芬克 斯的谜语,致使其坠崖而死。杀死斯芬克斯之后,俄狄浦斯成 了底比斯国王,娶了老国王的遗孀,也就是自己的生母为妻。 婚后,妻子给他生了两儿两女。俄狄浦斯的智慧使他在尘世取 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他却无法摆脱杀父娶母的命运。 古然腊戏剧家索福克勒斯根据这则神话创作了《俄狄浦斯王》, 通过这种命运的不可变更,无法逃避表现了宇宙的秩序、罪与 罚的申张、神圣者的绝对统治。
概述
从十八世纪二十年代起,启蒙作家开始发 表作品。孟德斯鸠和伏尔泰是老一辈的启蒙 文学作家,狄德罗和卢梭属于年轻的一代。 他们的共同目标是反封建、反教会、争取自 由平等,但是他们之间也有分歧。在政治问 题上,孟德斯鸠主张君主立宪制,要求立法、 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伏尔泰和狄德罗提倡 开明君主制,只有卢梭提出更先进的共和制。
伏尔泰Voltaire


《哲学书简》Les lettres philosophiques 戏剧:《扎伊尔》ZaÏ re 《俄狄浦斯》œdipe 《中国孤儿》L’Orphelin de la Chine 哲理小说:《查弟格》Zadig 《老实人》Candide 史学作品:《查理十二史》Denis Diderot
狄德罗的文学声誉不是建立在他的戏剧创作上,而是建立在他死后出版 的三部小说上。 《修女》中的女主人公少女苏姗娜•西蒙南天真无邪,喜爱生活。然而她 却被天主教会强关在修道院里,过着有违自然的禁欲生活。她因忍受不 了女院长的迫害,逃出修道院。然而法院不仅没给她提供保护,反而同 教会一道迫害她。在最后一封信里,她说如果教会和法院逼她回到修道 院去,她宁愿以自杀了此一生。小说以苏姗娜表示决心告终,使读者对 她的命运感到极大的不安,激起人们对封建制度和天主教的仇恨。 出版于1796年的《定命论者雅克》,这部由故事组成的作品揭露了当时 贵族阶级的腐朽生活。小说的主人公雅克是个仆人,跟随主人出外旅行。 雅克将一路的见解讲成故事。作者借助暗示手法启发读者去思考,激发 他们去愤恨封建社会中的不合理现象。 《拉摩的侄儿》也是一部揭露性很强的作品。狄德罗从启蒙思想家的角 度出发,通过主人公的卑鄙丑恶行为,也通过他那些有的正确、有的谬 误的言论,谴责了人欲横流的法国“上流社会”。
伏尔泰Voltaire
在伏尔泰的哲理小说中,无论人物、故事和 背景均出于虚构,似乎荒诞不经。然而荒诞 中隐藏着严肃的思想、深刻的哲理,具有摧 毁力量。他继承拉伯雷的传统,使他的哲理 小说具有法国民族特点。伏尔泰是个语言大 师,他的语言精炼简洁,三言两语便击中要 害。伏尔泰的思想不仅深入十八世纪法国第 三等级人们的心里,为法国大革命准备了思 想条件,并且对十九世纪欧洲许多国家争取 民族独立自由的斗争起过很大作用。
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美学家、文学家、 百科全书派代表人物,第一部法国《百科全书》主 编。他在主编《百科全书》的25年中,深受F培根 等人思想的影响,坚定地献身于《百科全书》的事 业。狄德罗还是资产阶级现实主义美学的先驱之一, 在绘画、雕刻、音乐、戏剧、表演艺术等方面均有 创造性的见解。在造型艺术理论方面,他的代表作 是《沙龙》和《论绘画》。他反对浮华纤巧的罗可 可 艺术,批评迎合贵族趣味的艺术家。他主张艺术 要模仿自然,他说:“自然所创造的一切都是正确 的。”
孟德斯鸠 Montesquieu
孟德斯鸠最突出的贡献,莫过于提出了“三权分立”的学 说,即把国家的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分开,使其相互 平衡、相互牵制,只有这样公民的自由才有保证,才能防 止君主滥用权力。 在他用 22年心血写成的《论法的精神》 一书中,他用资产阶级的革命观点,阐述了国家的本质和 起源。他把国家的政体分为共和、君主和专制三种,并提 出了各种政体的不同原则:“共和国需要品德,君主国需 要荣誉,而专制政体则需要恐怖。”如果说孟德斯鸠是温 和的改革派,是因为他认为君主立宪制的政治制度是最理 想的。按他的分析,共和政体是“德行”,但做不到;专 制政体是“恐怖”的,必须坚决反对;只有君主政体是一 种最理想的政体,只要有法可循,君主依法行事就可以达 到“政治自由”
概述
尽管启蒙作家之间存在着意见分歧,但他们却曾一 度联袂,共同为宣传启蒙思想而斗争。几乎所有的 启蒙思想家都通力撰写过《百科全书》,这部极具 深远历史意义的作品。“百科全书派”几乎成了 “启蒙活动家”的代名词。因为该书的主编狄德罗, 副主编达朗贝外,启蒙主义作家孟德斯鸠和伏尔泰 都参与了该书的项目,写过文艺批评和历史的稿件, 卢梭写过有关音乐的条目,还有哲学家爱尔维修、 霍尔巴哈等等,这些都是《百科全书》的撰稿人。 这些积极参加过《百科全书》的编纂工作的唯物主 义启蒙思想的人士,在历史上就被称为百科全书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