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文学概述
外国文学之启蒙文学

第二节 卢梭
著作《社会契约论》提出“人是生而自由”的著名论断。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指出:人类不平等起源 于私有观念及私有财产制的产生。 《论科学与艺术》认为人类创造艺术、科学和其他文明 推动了社会进步,但也包含着退步,因为这种风尚、文 明具有“邪恶虚伪的共同性”,在它的束缚下,源自人 的天性的美德不能举步,出自虚伪文明的恶性畅行无阻。 “回归自然”的口号。
基本特点
– 第一,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革命性。以自由、平等、
博爱、“天赋人权”等“理性原则”全面批判封建统 治。 – 第二,主人公较之以往的文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启 蒙文学把资产阶级和其他平民当作主人公甚至英雄人 物进行描写,成功地塑造了如鲁滨逊、汤姆·琼斯、 拉摩的侄儿、费加罗、维特、浮士德等一系列不朽的 艺术典型 。 – 第三,启蒙文学具有鲜明的哲理性。 – 第四,在文体形式方面,启蒙作家打破了自古以来诗 体文学独尊的局面,开创了文学史上的散文时代。小 说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书信体、游记体、自传体、对 话体等等,以英国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和法国的哲理小 说成就最为杰出。戏剧方面的创新突出地表现在市民
德国:
莱辛 《拉奥孔——论诗与画的界限》
“狂飚突进运动” 狂飚突进运动”
德国启蒙文学在十八世纪70—80年代迅猛发展。作家 多是市民阶级出身的青年,青年歌德和席勒成为这一 运动的中坚。运动参加者反对封建枷锁,鼓吹个性, 崇拜天才,主张民族统一和创作具有民族风格的文学。 他们受英国感伤主义和卢梭的影响,歌颂大自然,强 调感情。这个运动因克林格尔的同名剧本《狂飙突进》 而得名。狂飚突进运动在德国促进了民族意识和个性 的觉醒,把启蒙文学推向更为繁荣的新阶段。该运动 到80年代中期之后便沉寂下来。 席勒 《阴谋与爱情》“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 剧” 菲迪南 露易丝 宰相 秘书
第五章第一节:启蒙主义文学概述

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最为发达, 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最为发达, 的资本主义经济最为发达 基本完成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 基本完成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 对英国资产阶级而言, 对英国资产阶级而言,主要任 务是“将革命进行到底” 务是“将革命进行到底”;
法国封建社会已腐朽不堪, 法国封建社会已腐朽不堪,尖 封建社会已腐朽不堪 锐的社会矛盾,导致1789年 锐的社会矛盾,导致 年 资产阶级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是启蒙运动的 标本” 中心” “标本”和“中心”。
(一)、英国 )、英国
英国的启蒙运 动是在资产阶 级取得政权之 后发生的。 后发生的。
任务: 任务: 扫除封建主义因素是英国启 蒙运动的一大任务; 蒙运动的一大任务; 同时也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下 的一些丑恶现象。 的一些丑恶现象。
主要成就: 主要成就: 现实主义小说 这是18世纪英国文学的主要 这是 世纪英国文学的主要 贡献。 贡献。
第一节 概 述 一、影响文学的诸因素 二、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 的比较 三、启蒙文学的基本特征 四、启蒙文学发展概况
一、影响文学的诸因素 18世纪仍然是欧洲社会、欧洲 世纪仍然是欧洲社会、 世纪仍然是欧洲社会 文化的理性调整时代。 理性调整时代 文化的理性调整时代。 18世纪是欧洲先进知识分子大 世纪是欧洲先进知识分子大 张旗鼓的进行思想启蒙和张扬 理性的时代。 理性的时代。
后者充满着个性解放的激情, 后者充满着个性解放的激情, 充满着个性解放的激情 前者则以冷静而又富有哲理的 前者则以冷静而又富有哲理的 眼光透视现实生活, 眼光透视现实生活,更能把握 其本质。 其本质。 启蒙现实主义更鲜明地表现出 启蒙现实主义更鲜明地表现出 客观性、社会性和理性的特征。 客观性、社会性和理性的特征。
发展经历: 发展经历: 1.17世纪末——18世纪30 世纪末——18世纪30年 1.17世纪末——18世纪30年 形成时期。 代,形成时期。 诗歌方面的代表:蒲柏, 诗歌方面的代表:蒲柏,英 国第一个启蒙文学作家。 国第一个启蒙文学作家。 现实主义小说的代表: 现实主义小说的代表:笛福 斯威夫特。 和斯威夫特。
外国文学_18世纪启蒙文学概述

最后,创造和运用新的文学体裁,小说形式 多种多样。
二、启蒙主义文学的发展概况
英国启蒙文学是欧洲启蒙运动中最早产生的文
英 学。亚历山大·蒲柏是英国文学中第一个启蒙 国 文学作家,但是他的诗歌创作在形式上却是古 文 典主义的。而现实主义小说是英国启蒙文学的 学 第一个潮头,且成就最高。
1、现实主义小说
《费加罗的婚姻》讲述的是费 加罗与苏珊娜为了维护自己的 真挚爱情与尊严,在伙伴们的 帮助下机智地同伯爵进斗争的 故事。
《百科全书》与百科全书派
《百科全书》(1751-1766)的全称是“各门科学、艺
术和技艺的据理性制定的词典”,其宗旨是阐明从 古至今人类思想发展的过程和各种科学的分类,反 对旧的传统思想,反对封建统治和天主教会,提倡 科学技术,振兴工业,按照理性主义改造人类社会。
其他作品 《辛格顿船长》(1720) 《摩尔·弗兰德斯》(1722) 《杰克上校》(1722) 《罗克姗娜》(1724)
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二)
斯威夫特 (1667-1745):英国激 进民主派作家,最著名的作品是 《格列佛游记》(1726)。这部寓 言小说通过主人公格列佛在游历 四个幻想国家(小人国、大人国、 飞岛国、贤马国)时所见的种种荒 谬现象的描写,对英国社会进行 全面的讽刺与批判。 《格列佛游记》开创了英国文学中的讽刺传统,对 后世影响很大。
前浪漫主义
布莱克的诗歌打破了古典主义的束缚,在创作中重 热情、重想象,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先驱,作品 有《经验之歌》、《天真之歌》。
彭斯的诗歌歌颂大自然和纯真的 爱情,反对专制压迫和民族压迫, 向往自由、民主、平等,其感情 热烈而真挚,具有苏格兰民歌的 特色。代表作《苏格兰方言诗 集》。
法国启蒙主义文学(一)
外国文学——18世纪文学 (启蒙主义文学)

第五章 18世纪文学(启蒙主义文学)第一节概述启蒙运动:18世纪兴起于欧洲的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是文艺复兴的继续和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它比文艺复兴具有更强的政治革命性质,直接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制造舆论;启蒙运动中形成的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称为启蒙主义。
启蒙主义的矛头主要是对准宗教迷信和封建专制制度的。
启蒙主义的体系的核心是理性。
启蒙主义者把资产阶级的“理性”(合乎自然、合乎人性的原则)作为衡量一切的准则,最高理想是建立一个永恒完美的“理性王国”。
简述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1 18古典主义仍占重要地位,但启蒙主义成就最高。
2有鲜明的倾性,要求文学为现实服务。
属于资产阶级性质文学思潮,反对国王,宣传启蒙思想。
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三分之二是抨击时政,揭露宗教,只有“后房故事”才具有一点文学色彩。
3把第三等级的资产阶级和平民作为主人公来正面歌颂。
过去文学作品的主人公都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王公贵族,18世纪以第三等级为正面主人公,王公贵族成了批评对象。
如鲁宾孙、苏珊(《修女》)、费加罗、露伊斯(《阴谋与爱情》)。
4创造性地运用了多种形式的文体:正剧、哲理小说等。
缺点:有时忽视文学的审美功能,把人物形象变成作者的代言人。
代表作家有:菲尔丁、伏尔泰、卢梭等。
主要成就:法国启蒙运动、英国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和德国民族文学。
18世纪文学状况:一英国文学笛福(英国实现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英国小说之父、现代新闻主要作品:《鲁滨逊漂流记》标志着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诞生。
鲁滨逊是一个新兴资产阶级理想中的英雄形象。
鲁滨孙在荒岛依靠火药和文明的工具,用自己的双手建造了一个文明世界,他是西方商业英雄。
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征服世界、占有世界的雄心。
在他身上有着创造者和劳动者的品格,精力充沛,百折不挠,富于实干精神和进取精神。
鲁滨逊又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一个“真正的资产者”(恩格斯语)的典型。
启蒙文学的名词解释_特点_影响

启蒙文学的名词解释_特点_影响启蒙文学的名词解释启蒙文学是指盛行于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文学。
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启蒙文学”并不是如浪漫主义文学或自然主义文学一样的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流派,而是席卷整个欧洲的启蒙思想在文学上的延伸和体现。
启蒙文学并没有独立的纲领,在文学史上对这一流派的界定也存在很多争议,但通常认为奥古斯都时期的英国文学、大革命之前的法国文学以及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都可以算作启蒙文学范畴。
启蒙文学的特点第一,启蒙文学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内容,较之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学具有更强烈的政治性和革命性。
弘扬人的价值和个性尊严,宣传自由、平等、博爱为核心的人道主义,创立天赋人权。
第二,启蒙文学的主人公较之以往的文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把资产阶级和其他平民当做主人公甚至英雄进行描写,成功塑造了鲁滨逊、浮士德、费加罗等艺术典型,显示出丰富复杂的人性内涵。
第三,启蒙作家的理性崇拜和渴望参加现实斗争的倾向,使得启蒙文学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政论性。
有的以一定的哲理论点作为中心,讨论哲学、教育、政治、宗教等问题,如《爱弥儿》;有的主人公时作者代言人,随时发表深刻的理论见解,如《波斯人信札》《格列佛游记》等;有的塑造富于哲理意蕴的艺术典型,以人物性格的丰富内涵具体显现某种哲理如《浮士德》。
哲理小说也影响其他文体。
第四,在文体形式方面,启蒙作家为宣传启蒙思想,扬弃古典主义体裁分高低的清规戒律,平等地采用小说、诗歌、戏剧和文艺性的政论等各种文体,打破了诗体文学独尊的局面,开创了文学史上的散文时代。
第五,启蒙文学的艺术手法也丰富多彩。
启蒙文学特征:(1)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和教诲性。
(2)具有民主性,提出为第三等级的文学地位而斗争。
(3)注重运用人民的语言和人民乐于接受的文学形式。
启蒙文学的影响启蒙文学对西方文学的影响是巨大而持久的。
歌德是西方文学历史上的文学大师歌德是西方文学历史上的文学大师正是由于启蒙文学和作为哲学、思想、政治潮流的启蒙运动结合紧密,因此启蒙文学无论在思想的深度还是体裁的广度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启蒙文学名词解释

启蒙文学名词解释1、“启蒙文学”概念的提出与确立2、“启蒙文学”的特征与功能“启蒙文学”一词是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创造的一个文学概念。
从晚清到五四运动前后,伴随着中国近代启蒙思潮的兴起和发展,中国启蒙文学思想家将“启蒙”和“文学”联系在一起,以文学观念促进启蒙思想的传播,以启蒙文学作品拓宽启蒙思想的表达领域,最终以启蒙文学著作建构了启蒙主义理论体系。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分析“启蒙文学”的文学观念及其特征与功能,并对其独特的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进行评析,旨在揭示这一文学思潮的基本面貌和历史地位。
3、“启蒙文学”的审美特征( 1)对现实的审美再现(2)具有批判精神(3)诗意的栖居:精神上的还乡(4)淡远情调:人格与天地精神为一体,最终呈现了一种淡远的境界( 5)直觉式的生命体验:心灵经验的捕捉与表现3、“启蒙文学”的审美特征( 1)对现实的审美再现( 2)具有批判精神( 3)诗意的栖居:精神上的还乡( 4)淡远情调:人格与天地精神为一体,最终呈现了一种淡远的境界4、启蒙文学的历史地位作为一个文学思潮,启蒙文学孕育于五四时期,成型于20世纪30年代,影响波及当代中国文坛近百年。
由于五四时期所处的特殊历史背景,它既是中国现代启蒙运动的产物,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组成部分。
在我们这个时代,从一定意义上说,今天启蒙文学的繁荣正是启蒙思想的延续与传承。
“启蒙文学”启蒙者运用其文学手段为文学宣传的过程,以此改变旧有的知识分子形象,阐释革命的社会功能,促使人民大众形成新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而且这种启蒙文学又强化了启蒙思想。
因此,它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时代的精神之光,在历史发展中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不同的历史时期,它有着不同的内涵,体现了不同的特点,呈现出不同的审美价值。
启蒙文学之所以在历史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启蒙文学的本质在于它作为启蒙运动的成果,无论是题材范围还是写作方法都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
其次,启蒙文学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启蒙文学的文学思潮,更加明显地体现出时代的烙印。
外国文学启蒙文学

一、启蒙主义文学概述18世纪,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打破了它和封建贵族阶级势均力敌的状态。
为了夺取和巩固政权,资产阶级发起了一场规模巨大,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
18世纪欧洲文学主潮是启蒙文学,它是欧洲启蒙运动在文学上的表现和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背景:英国:已经建立其资本主义制度,继续扫荡清除封建势力残余。
法国:呼唤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声势最大,战斗性最强。
德国:反对割据,争取民族统一。
启蒙运动:18世纪西方资产阶级继文艺复兴后掀起的一场更激烈、更广泛的反封建、反教会的全欧性的思想文化运动。
启蒙运动追求政治和学术思想上的自由,有两大特点,一是反对宗教蒙昧主义,宣扬理性与科学;二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宣扬民主与法制。
启蒙文学(运动)的基本特征1、理性崇拜是启蒙运动的思想核心,也是启蒙文学的思想基础。
人们把理性作为裁判一切的真理标准。
启蒙学者崇拜的理性同样受笛卡儿唯理主义学说的影响,同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的哲学基础有共同之处,但启蒙学者所崇拜的是“自然理性”,而“自然”在启蒙学者看来就是“自由”就是没有受封建文明所污染的纯真和清明,就其思想内涵说,它不同于17世纪崇尚君主王权和教条的理性主义,甚至与之根本对立2、启蒙文学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内容,较人文主义文学相比具有更强烈的政治性和革命性。
以自然神论或者无神论为武器对教会进行猛烈抨击。
他们以自由、平等、博爱、天赋人权等理性原则全面批判封建统治。
3、主人公较以前文学发生了根本变化。
把第三资产阶级和平民作为主人公加以歌颂,成功塑造了诸如鲁滨逊,汤姆琼斯,费加罗,浮士德等形象。
4、启蒙作家的理性崇拜和渴望参加现实斗争的倾向,使启蒙文学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政论性。
在哲理小说方面体现尤为明显。
5、在文体形式方面,摒弃古典主义关于体裁方面高低之分的清规戒律,平等广泛采用小说、诗歌、戏剧和文艺性政论等文体,打破了自古以来诗体文学独尊的局面,开创了文学史上的散文时代。
启蒙文学概述

(二)各国启蒙文学概况 英国——启蒙文学的发源地 • 英国的启蒙文学产生于资产阶级革命后,以扫 除封建残余、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主要任务。 • 十八世纪英国文学的主要成就在现实主义小 说领域。
英国风光
• 十八世纪英国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17世纪末至18世纪30年代:
启蒙文学形成。
笛 福
* 是法国第一部重要的启蒙文学作品;
* 是书信体小说,由160封长短不等的信组成;
* 是反封建、宣传启蒙理想的哲理小说。
§伏尔泰(1694—1778) • 是法国启蒙运动的精 神领袖,是欧洲思想界 的泰斗; • 代表作是哲理小说《老实人》:
* 通过“老实人”与哲学家邦葛罗 等人的不幸经历与见闻,无 情嘲笑了“一切皆善”的哲学, 描述了乌托邦理想国“黄金国”,
提出改造社会的途径是劳动。
伏 尔 泰 画 像
《 老 实 人 》 书 影
2、1750年至1789年: 启蒙文学高潮阶段。
§狄德罗(1713—1784) • 是法国启蒙运动的中 坚,《百科全书》的 主编; • 提出了建立正剧 (“严 肃剧”、 “市民剧”) 的 美学纲领,创立了正 剧;
狄德罗画像 与塑像
斯 特 恩 画 像 《感伤的旅行》书影
法国——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主战场
“十八世纪主要是法国的世纪。” ——恩格斯
• 法国的启蒙文学有特别强烈的 革命性、政论性与哲理性;
• 法国重要的启蒙文学家都是著 名的启蒙思想家与社会活动家。
• 法国启蒙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 1、1715年至1750年: 启蒙文学形成、发展。 §孟德斯鸠(1689-1755) • 是法国第一个启蒙作家; • 代表作是《波斯人信札》: 孟德斯鸠画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