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设计美学》期末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大学设计美学复习资料及答案

大学设计美学复习资料及答案

大学设计美学复习资料及答案一判断填空:1、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欧洲艺术与手工业运动的思想的实践者是(现代设计之父)威廉.莫里斯。

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真正倡导者罗斯金。

2、“内在自热的人化”的领域是认识领域、意志领域、情感领域。

3、强调设计的需要,实现艺术与技术的统一,主要始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欧洲的“艺术与手工艺运动”。

4、新建筑运动的三位先驱者:德国的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法国的勒.柯布西埃。

5、抽象思维的典型形态是逻辑和理论思维。

6、手工业运动的真正倡导者罗斯金,他的思想集中在《建筑的七盏灯》、《威尼斯之石》等著作中,其中“为人民的艺术设计”当作一种宣言。

7、李泽厚先生认为的“美”,这个“美”的含义是什么?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8、设计美感的本质特征是功能性特征、社会性特征、形象性特征、变易性特征。

9、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特征(或作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定义)文脉主义、隐喻主义和装饰主义三种特征。

10、关于广义的美感又称审美意识。

11、中国古代设计观念和美学观念是:①推崇宗法礼仪与“拨尔而怒”的审美追求②把握自然规律与“天人合一”的审美意识③倡导兼养形神与“体舒神怡”的审美效能④强调实用功能与“文质相一”的审美价值12、设计美感的心理要素:一方面是个体的、自然的感受;一方面是人类的、社会的感受。

13、文丘里奠定了后现代建筑理论框架。

14、文丘里是作为功能主义建筑,作出了杰出贡献的新建筑运动的先驱者。

15、宗教建筑是宗教观念、宗教情绪或宗教情感的物化形式或者说,它是通过以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宗教观念。

三、名词解释:1、自然的人化:人类通过造物实践使自然人化,所谓自然人化,就是人类通过社会实践使外在自然打上了人的烙印而“人化”。

2、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更多的是以设计成果的视觉造型艺术美学为载体。

3、理解:美感中的理性内容通常成为理解。

所谓理解就是通过揭示事物间的联系而认识新事物的心理过程。

设计美学笔记考前复习资料大题答案

设计美学笔记考前复习资料大题答案

设计美学笔记考前复习资料大题答案形态篇形态可分为自然形态和人工形态两种外在的形和内在的精神、理念、形与态的统一是人类理想的创造物自然形态:在自然法则下形成的各种可视或可触摸的形态,(高山、树木、流水)自然形态的形成与人的意志无关系和要求无关,为大地所制造,人们的美丑观念也是在接触自然、了解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

人工形态:是利用某类材料和加工技术制成的物品的形态(建筑、家具、交通工具),人类在创造人工形态,一方面从自然形态中得到启示,一方面从经济、功能、美观等角度考虑,体现人的思想意识。

仿生设计:主要是运用工业设计的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思维与方法,从人性化的角度,不仅在物质上,更是在精神上追求传统与现代、自然与人类、艺术与技术、主观与客观、个体与大众等多元化的设计融合与创新,体现辩证、唯物的共生美学观。

仿生设计的内容模仿生物的特殊本领,利用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原理来设计产品机械的设计方式。

仿生设计的方式有形态仿生,又可分为具象(丹麦设计师汉斯.维纳的孔雀椅)和抽象仿生。

结构仿生:如飞机,钢的结构的建筑结构防于蜂巢,悬索桥的结构源于蜘蛛结网。

功能仿生:蝇眼照相机源于苍蝇具有高分辨率的双眼,青蛙的眼睛研制电子蛙眼。

其外还有,法国设计师吉恩米歇尔的玛里琳唇沙发。

“蛋椅”等。

功能篇功能主义:就是主张功能至上,其最有影响力的口号是“形式追随功能”其特征是严谨、冷静、简洁,芝加哥学派的建筑,柯布西埃的“机器学”理论,包豪斯“德意坚同盟等,都为功能主义奠定了不衰的历史地位,功能主义发展到现代社会其典型代表是德国功能主义和斯堪的那维亚“软功能主义”。

一词早在18世纪既已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出现,1907年成立的德意志工业同盟就开始了功能主义在设计中的积极探索,涌现了贝伦斯等一批现代工业设计先驱。

20世纪初“包豪斯”以及后来的马尔姆设计学院都以功能主义作为教育宗旨,并形成独特的教育体系,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结合,简而言之,功能主义就是主张功能至上,贝伦斯(现代设计之父)功能三分法:实用、认知与审美1.实用功能1:技术性能(科学内涵)2.环境性能(产品与环境协调)3.使用性能(可操作性)是产品最基本的功能,通过产品自身完成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过程以满足人的某种物质限额或文化的需要。

设计美学复习资料

设计美学复习资料

设计美学复习资料一、何为美?从六个方面展开1、古典主义:美在物体的形式(从形式方面)比如一个物体的平衡、对称、变化、比例这样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毕达哥拉斯学派强调:美在于变化中的统一,美在于比例,美是和谐与比例,美是杂多与统一美就在与体积大小的秩序。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物体各部分的一种妥当安排,配合到一种悦目的颜色上去就叫美。

——罗马共和国-西塞罗最美的线性是蜿蜒型曲线,因为它最符合于文华与整齐的原则——英-霍加兹美只在形式,不涉及内容——德-康德这些观点可以看出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观点,而且这种美他们认为是不假思索,凭自己的直觉感官作出来的2、新柏拉图主义:美即完善美即完善的哲学基础是有神论。

美表现为内外的相应,同生的相应只有引起人的感应,才产生美。

3、经验主义:美即是愉快将美的研究的重点对象从形式的分析转移到美感活动的心理学和生理学分析。

开始强调主观的人。

代表人:伯克————“我所谓美,是指物体中能引起爱或类似爱的情欲的某一性质。

” 4、德国的古典美学:强调美是理性内容表现与感性的形式。

美是感性与理性、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德-黑格尔。

5、俄国现实主义:美是生活代表人物:车尔尼雪夫斯基论证了艺术的真实性、倾向性、审美性之间的关系,深刻阐述了必须从生活出发的现实主义美学原理高尔基6、叔本华和弗洛伊德:叔本华 1895年弗洛伊德与布洛伊尔出版的作为心理分析正式创立的标志。

他提出美这个概念是根据于性的冲动至终,美是潜意识的本能和性的欲望的表现的命题,他认为人有二种重要的心理动机: 1、自我意识 2、性的欲望。

弗洛伊德确认为审美欣赏和艺术创作的基础是人的本能的欲望的发泄。

何为美学美学是研究有关审美活动的学科二、形态篇形态即形状和神态。

形式外在的轮廓而态是内在的精神、理念。

形与态统一才是人类理性的创造物。

形态可分为1、自然形态:指在自然法则下形成的各种可视或可触摸的形态如高山、树木、瀑布、溪流、、石头2、人工形态:人工形态是利用某类材料和加工技术制成的物品形态,如建筑、家具、交通工具相同点:人工形态、自然形态都有自身的物质特性,并服从于一定自然规律,物质是这两种形态取得统一的基础,都是物质实体不同点:a、人工形态是有目的的劳动成果,直接用于满足某种需要b、人工形态打上了人的烙印c、人工制品具有社会性人工产品的构成要素:材料、结构、形式、功能自然形态衍生出——仿生设计1、形态仿生: a、具象形态仿生b、抽象形态仿生蜂巢是最省材料的结构,且容量大,极坚固此制造出蜂巢式夹层结构板孔雀椅2、结构仿生:悬索桥的结构源于蜘蛛结网 3、功能仿生:蝇眼照相机的发明,源于苍蝇具有高分辨率的双眼,可模仿用于高速照相机。

(完整word版)设计美学期末考试题库(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设计美学期末考试题库(word文档良心出品)

1.[ D ]下列(D )书中指出建筑是一种最引人注目的工业艺术?A.《应用艺术和结构艺术的风格》B.《艺术手工艺美学》C.《通俗美学》D.《艺术分析》2.[ A ]材料、结构、形式和功能成为任何人工产品所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

其中(A )是产品的物质基础?A.材料B.结构C.形式D.功能3.[ B ]完形心理学是由德国心理学家(B)开创的。

A.马赫B.特墨C.本泽D.苛勒4.[ C ]与产品相关的技术包括不同的三个方面,以下(C )个不属于这三个方面的?A.产品技术B.生产技术C.科学技术D.操作技术5.[ C ]所谓经济的合理性指可取得较大的经济效果,一下说法正确的是(C )?A.减少投入,增加劳动消耗B.增加产出,增加能源消耗C.提高产品的功能,降低原材料消耗D.降低产出和能源消耗6.[ A ]精神分析学创始人(A )把人的精神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个层面。

A.弗洛伊德B.赫尔巴特C.费希纳D.荣格7.[ D ]( D )在建筑学领域中明确地提出了“形式依随功能”的观点?A.居维埃B.达尔文C.穆特修斯D.沙利文8.[ D ]波特兄弟在《市场要素设计》一书中列举了五种不同类型的产品,分别给出它们对使用性能、人机特性、审美要素和工艺性的侧重顺序。

其中普及型高尔夫轿车是把(D )放在首位?A.使用性能B.人机特性C.审美要素D.工艺性9.[ B ]据有关统计,到20世纪70年代之前,各国文献中对文化的定义已经达到(B )多种。

A.164 B.250C.264 D.15010.[ A ]下列(A )不属于我国历史上不同地域形成的不同类型的文化?A.中国文化B.齐鲁文化C.楚文化D.两广文化11.[ C ]19世纪初叶,物质产品的生产出现两种不同的趋势,下列(C )符合手工艺单件生产的产品?A.设计简陋,能为广大消费者接受B.注重装饰,价格低廉C.精工细作,只能为少数有钱阶层消费D.制作粗糙,价格昂贵12.[ A ]设计美的性质、构成,设计美的类型、风格,设计的文化意蕴,设计的形式美,设计的创造性和设计美的境界等等属于( A )。

设计美学课本考试题及答案

设计美学课本考试题及答案

设计美学课本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设计美学中,以下哪一项不是色彩设计的基本要素?A. 色相B. 明度C. 纯度D. 形状答案:D2. 以下哪种设计风格不属于现代主义设计?A. 包豪斯风格B. 装饰艺术风格C. 极简主义风格D. 功能主义风格答案:B3. 在设计美学中,“形式追随功能”这一原则是由哪位设计师提出的?A. 威廉·莫里斯B.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C. 勒·柯布西耶D. 贝聿铭答案:B4. 以下哪一项不是设计美学中的视觉元素?A. 线条B. 形状C. 声音D. 空间答案:C5. 设计美学中的“黄金分割”比例是多少?A. 1:1.618B. 1:1.414C. 1:2D. 2:1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设计美学中的“对比”原则是指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来增强视觉效果。

答案:色彩对比、形状对比2. 色彩的三要素包括色相、明度和________。

答案:纯度3. 在设计中,________是指通过视觉元素的排列和组合来创造平衡感。

答案:视觉平衡4. 现代主义设计强调“少即是多”,其核心理念是________。

答案:功能主义5. 设计美学中的“节奏”是指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的重复来创造动感。

答案:形状、颜色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设计美学中“对称”与“均衡”的区别。

答案:对称是指物体或图形沿着一条中心线或中心点均匀分布,形成镜像效果。

均衡则是指通过视觉元素的分布和重量感来达到平衡,不一定要求严格的对称性。

2. 描述现代主义设计的主要特征。

答案:现代主义设计的主要特征包括简洁的线条、功能主义、去除装饰、强调材料的自然质感和形式的几何化。

它追求形式与功能的统一,反对过度装饰,强调设计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设计美学在当代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

设计美学复习资料(二)2024

设计美学复习资料(二)2024

设计美学复习资料(二)引言:设计美学是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它与设计作品的审美、表达和用户体验密切相关。

本文旨在总结设计美学的关键概念和原则,帮助设计师进一步加深对设计美学的理解和运用。

正文:一、色彩搭配1. 色彩理论:介绍色相、明度和饱和度的概念,探讨色彩相互作用和色彩心理学对设计的影响。

2. 色彩搭配原则:讲解常见的色彩搭配方案,如互补色、类比色、渐变色等,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主色调和辅助色调。

二、形状与布局1. 形状表达:介绍不同形状的特点和意义,如方形的稳定感、圆形的柔和感和三角形的动感等,以及如何运用形状表达设计意图。

2. 布局原则:探讨对齐、平衡、重复和对比等布局原则的应用,讲解如何组织元素和空间来创造视觉效果和流畅的用户体验。

三、文字排版1. 字体选择:介绍不同字体的特点和适用场景,探讨字体的表达能力和与设计风格的匹配。

2. 字距和行距:讲解调整字距和行距对阅读体验的影响,探讨如何合理设置字距和行距以提升可读性。

四、图像与图表1. 图像处理:介绍图像处理的基本原则,如色彩调整、尺寸优化和去除背景等,以及如何运用图像来增强设计作品的表达力。

2. 图表设计:探讨如何设计清晰、简洁的图表,包括选择适当的图表类型、调整比例和增加注释等。

五、动效与交互1. 动效设计原则:讲解应用动效的关键原则,如平滑过渡、呼应和反馈等,以及如何运用动效来引导用户、传达信息和增强用户体验。

2. 交互设计原则:介绍用户行为和心理学原理对交互设计的影响,探讨如何设计直观、易用的用户界面和流畅的交互操作。

总结:通过对设计美学的概念、原则和应用进行系统总结,本文提供了设计美学的复习资料。

设计师可以通过深入理解色彩搭配、形状与布局、文字排版、图像与图表以及动效与交互等方面的知识,提升设计作品的美学价值和用户体验。

(完整)设计美学复习资料

(完整)设计美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视觉的恒常性:(在视网膜成像不断变化过程中,我们的知觉映像却保持不变)形状大小颜色明度恒常性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物需要(包括安全需要,即对饥、渴、性、休息和安全防护等方面需要的满足)归属关系和爱的需要受尊重的需要(既保持自身人格的独立和取得个人价值认同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即求的对于事物认知和理解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即对于秩序感、和谐和美感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既发挥自身潜能以求得发展的需要。

3,生态设计:依据生态学原理对人工自然进行生态优化的设计活动,在设计过程中着重于人与生态环境的共生关系,使产品降低消耗、防止对外界污染,以构成良性循环的人工生态系统。

二、简答1,设计艺术的形态范畴以人、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划分为哪三大类: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空间环境设计2,人的需要表现出的特点:a指向一定的对象(指向性b周而复始的周期性;(周期性c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随对象范围的扩大和满足方式的改变而不断丰富;(发展性d具有一定的共同特性(共同性三、论述完形原则阐述及运用P24-P26完形理论可以较好地说明人的审美经验和艺术所具有的表现性,对于知觉形式的组织,完形理论认为:人的视知觉是集中在视觉域中一部分事物上的,这部份称为图形,而其余部分则称为背景.人所知觉的事物可能是由不同的刺激物构成的,它们之间的组合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 接近组合2 相似组合3 良好图形组合4 组合中的竞争与联合5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6 参照系的影响7 知觉定势四、材料分析设计产品的功能价值和审美价值审美价值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价值关系,产品的审美价值是产品所具有的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具有的是精神功能。

功能价值即要满足适用性,具有物质功能。

《设计美学》第一章复习要点主要概念部分:形态:事物与其特定功能结构相关联的外在特征。

人工形态:是指人工制作物这一形态,它是由天然形态的物质材料经过人的有目的的加工而成。

设计美学概论复习知识点

设计美学概论复习知识点

设计美学概论复习知识点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而设计美学作为设计学中的重要分支,研究的是设计的美感和审美特征,为设计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指导。

下面将给大家复习设计美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设计美学的概念设计美学是一门关于设计的哲学和审美学的学科,它主要研究设计作品的美感和审美特征,探讨设计与美的关系。

设计美学将设计和美学结合起来,通过理论和实践的交叉探讨,旨在培养设计师的审美素养和创造力,提升设计作品的美学价值。

二、设计美学的基本原理1. 美的客观存在性原理:美不仅存在于人的主观感受中,更存在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中。

设计师需要通过对客观美的探索和理解,创造出富有美感的设计作品。

2. 美的统一原理:美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通过形式、色彩、结构等要素相互关联,形成和谐统一的。

设计师需要注意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和统一,避免出现不协调的情况。

3. 美的变异原理:美是多样的,不同的文化、时代和审美观念都会对美产生不同的诠释。

设计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境和受众需求,对美的表现形式进行变异和创新。

4. 美的客观标准原理:美并非主观的感受,而是有客观的标准和规律可循。

设计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设计原则和规范,将其应用于实际设计中,使设计作品更加合理和美观。

三、设计美学的重要要素1. 形式美:形式是设计作品的外在表现形式,是美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形式美强调形状、线条、比例等要素之间的和谐和平衡,使设计作品具有美感和吸引力。

2. 色彩美:色彩是设计作品中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通过巧妙运用色彩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情绪和氛围。

设计师需要了解色彩的基本原理和心理效应,合理运用色彩来增强设计作品的美感。

3. 结构美:结构是设计作品的内在组织形式,决定了作品的稳定性和功能性。

结构美强调各部分之间的有机组织和联系,使作品具有合理性和完整性。

4. 反差美:反差是设计作品中产生视觉冲击和张力的一种手段,通过对比、矛盾和突出可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文艺复兴三杰是指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
19、巴洛克美学设计史16-17世纪交替时期,巴洛克设计风格开始流行,其主要流行地区是意大利,经荷兰传遍欧洲。
20、巴洛克家具设计有两个突出特点。
答:(P45 最后第二段)一是强调家具本身的整体性和流动性,追求大的和谐韵律效果和舒适感的统一;二是注重装饰与实用的统一
《设计美学》期末复习资料2010.12
试题类型:
判断题:2’X5
简答题:20’X2
论述题:20’X1;30’X1
1、先秦至两汉是我国设计美学形成的基础阶段,许多设计美学观念在这时开始形成。
2、先秦时期理论上较为突出的成就就是设计典籍《考工记》的出现。
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体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16、从美学上分析文艺复兴运动有以下特点:文艺复兴反对宗教的束缚,注重人本身;关注使用美的辩证关系;沿用古希腊美学的审美标准。
17、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美学思想产生原因。
答:(P43 第三段) 一是工商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使资产阶级的地位稳固,作为住在封建社会思想的宗教神学思想受到严重冲击,艺术家和美学领域注重“人”本身的口号逐渐喊响;二是自然科学的日益发达,给人文主义者带来理性和经验两大武器,搜易关注人本身的口号的到不断巩固;三是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由于受到古代思想家的启发,结合事件进行自由的探讨,比如对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的研究,在16世纪达到高潮。在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充分肯定和强调人的作用和价值、尊重人的地位的时代,文艺复兴时期的设计尽量摒弃繁琐的装饰,在设计造型上以简洁单纯、实用和谐为其基本特征。
答:(P48 第二段) 以自然为原则,按照确定的美的理念去再现自然;崇尚理性和共性,将艺术纳入规范和有序之中;以古希腊、罗马英雄事迹及当代生活为题材,艺术创作带有更多人的风格追求和时代印迹。注重规则,讲究形式,轻视想象。这也是新古典主义之所以无法使艺术上升到更高的原因。这个领域涉及到设计的美学家有很多,比如法国的文克尔曼、英国的何加斯等。
10、中国设计美学思想来源。
答:道家美学的思想对设计美学的影响。道家哲学和美学的创始人是老子和庄子及其学派,在道家看来,真正的美是一种同自然无为的“道”合为一体、超越人世的利害得失、在精神上不为任何外物所奴役绝对自由的境界。这种心境与自然融合、与道同行的境界是审美的最高境界。佛教美学对中国设计美学的影响,中唐时期的禅宗,通过直觉、顿悟以求的精神解脱、达到绝对自由的人生境界的理论。
4、墨子的“先质后文”、“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进一步强调了实用功能,反对浪费奢靡。
5、杨雄的“言为心声,书为心画”提倡一种博大精深、富于崇高色彩的美。
6、按照郭沫若对青铜器的说法,青铜器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人化——神化——礼化——人化。
7、简要论述《考工记》设计学思想。
答:1、“阴阳五行”的道器统一观。是说各种事物现象都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对立关系。2、“天人合一”“天时地气”“材美工巧”。“天时”、“地气”指的是自然方面的客观因素,“才美”、“工巧”则强调的是主体和主观因素。主张人与自然的融合,强调工艺制作要符合自然生态规律,并认为自然规律可以制约设计的优劣。3、“制器尚象”。《周易》中就已提到“制器尚象”,主张把有形之器与卦象等抽象符号联系起来,运用象征手法表现抽象的“意”。
23、英国工1857年莫里斯设计的“红屋”充分体现了工艺美术运动在建筑设计上的思想,创立了建筑设计的哪四条原则。
14、多利克柱式、伊奥尼亚柱式、科林斯柱式的特点。
答:(P39) 1、多利克柱式的特点是比较粗大雄壮,没有柱础,柱身有20条凹槽,柱头没有装饰,又被称为男性柱式
2、伊奥尼亚柱式的特点是比较纤细秀美,柱身有24条凹槽,柱头有一对向下的涡卷装饰,由于曲线明显,这一柱式结构又被称为女性柱式。
3、科林斯柱式的特点是装饰性强,但是在古希腊建筑中的应用并不十分广泛,典雅的宙斯神庙采用的是科林斯柱式。
21、新古典主义遵循两个信条。
答:(P47 最后一段) 一是文艺具有普遍永恒绝对的标准。人性是符合理性的,符合理性的东西就必然带有普遍性和永久性。二是根据第一条推断,永恒经久的东西就是好的,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是符合这个条件的,就值得学习,因此新古典主义对其的复兴是这一时期艺术的主题。
22、新古典主义有以下美学特征。
11、中国传统设计美学观念的具体体现。
P32 (结合课本适当张开论述答题)
答:1、中国传统设计中的“精气神”
2、中国设计中的“意”与“象”
3、中国设计美学中的“和”与“合”
12、苏格拉底被认为是西方设计美学思想的鼻祖。(P37)
苏格拉地论述美和效用的关系问题对设计产生了较大影响。
13、古希腊简述基本上是三种主要柱式,即多利克、伊奥尼亚和科斯林三种柱式结构。
15、奥古斯汀的美学著作《论美与适宜》中把美区分为“自在之美”和“自然之美”两种类型。
答:(P41第四段)
即事物本身的美和一个事物适宜于其他事物的美。奥古斯丁罗列出美的较为具体的特征和规律,它们包括平衡、类似、适宜、对称、比例、和谐等原则,统摄这些原则的“整体”。美不在于各种成份的量,而在于它们的平衡和相称。奥古斯丁把物质美的一切形式规律看作为最高的真和善的表现,绝对的整体同时就是绝对的真和善。中世纪的手工技艺和绘画。建筑、雕塑都被称为机械艺术。奥古斯丁把世界的结构规范几乎全部归结为审美规律,而审美规律也是艺术的基础。
8、南齐画家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六法论,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等创作原则。
9、简要论述宋代哲学特征。
答:中国哲学美学在宋代现实儒道释三学融合,完成了以道德为本体和主题的中国人格美学.既不向往神仙或宗教的热狂境界,也渴慕治国平天下的世工业绩,它面向现实人生,高度重视生活情趣,任情感自然地流露和表现,鄙视宫廷艺术的富丽堂皇、雕琢伪饰。宋代美学大体可以分为两派,一派提倡“平淡天然的美”,以欧阳修、苏轼、严羽为代表;另一派是提倡客体化的、具有伦理道德性质的“理”,以邵雍、程璟、程颐、朱熹等哲学家为代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