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小玉传PPT课件
合集下载
霍小玉传

如今因为姿色而受到你的爱恋,托身给仁贤君子,只怕 我一旦年老色衰,君的恩情随即转移衰退。使我像女萝一样 没有大树可以你靠,像秋天的扇子一样被抛弃。在欢乐到极 点的时候,不觉悲从中来。」李益听了她的话,不胜感叹。 於是伸过手臂去让她枕著,慢慢地对霍小玉说;「生平的愿 望,今天得以实现,即使粉身碎骨,我发誓绝不丢开你。夫 人为什麼 说出这些话!请拿出白绢来,我写上盟约。」霍小 玉也就止住眼泪,让婢女樱桃挑起帐子拿著蜡烛,递给李益 笔砚。霍小玉在吹禅之余,很喜欢诗书,筐子里箱子里的笔 砚,都是霍王家的旧物。便拿出锦锈的口袋,取出越地女子 织有黑丝直格的三尺白色细绢交给李益。 李益一向富有才思, 拿过笔来就写成文句,引用山河作比喻,指看日月表示诚心, 句句恳切,听了这些话很感动人。书写完毕,便让她收藏在 珍宝箱襄。从此之后相亲相爱,好像翡翠鸟在云中一样。这 样过了两年,日夜相随。
直达胜业坊。到了约会的地方,果然看见一个婢女站著等候,
迎上来问道:「莫非是李十郎吗?」李益随即下马,让她牵进 屋后,急急锁上门。
看见鲍十一娘果然从里面出来,远远笑著说:「何等儿郎,
冒冒失失到这里来。」李益开玩笑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引进中
门。庭院间有四株樱桃树,西北角挂著一个鹦鹉笼,看见李益 进来,便说道:「有人进来,快快放下帘子!」李益本来生性 雅静,心里还在疑惧,忽然听见鸟说话,惊讶得不敢向前走了。 正在踌躇,鲍十一娘已领著净持走下台阶来迎候他了。 进屋后
王宝钏型、崔莺莺型、芸娘型、霍小玉型。
小玉以命相酬,但绝不自认倒霉。亦 没有像三流小说那样,见到情郎来了,回
光返照之际,体恤他的难处,约定来生再
聚,凄美地死去——比如张国荣最后一部 电影《异度空间》,正是女鬼念及旧情,
放弃了索命。
霍小玉传

2020/6/4
2
二、唐传奇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 以寄笔端……”,“作意”即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小说创作。 与六朝小说相比,唐传奇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①唐传奇在内容和题材上有所丰富和扩大。
②小说结构上从六朝笔记小说“粗陈梗概”发展到有头有尾、 结构完整、内容丰富的较长故事。
• [41]数(shuo)巡:斟过几遍酒。
• [42]态有馀妍:犹如说长得够漂亮的。
• [43]巫山、洛浦:以古代两个恋爱神话,比喻男 女欢爱。巫山:宋玉《高唐赋》中叙楚怀王游高 唐曾在梦中与巫山女神欢会。洛浦:曹植《洛神 赋》中写在洛水边见到洛神的故事。
• [44]中宵:半夜。
2020/6/4
13
• [102]遣之:把她“休”掉,就是由男方主 动、片面地离婚。
• [103]蹔:同“暂”字。
• [104]浴斛:澡盆之类。
2020/6/4
22
• [105]周回封署:在周围贴上封条。
• [106]信州葛溪铁:信州,约辖今江西贵 溪以东,怀玉山以南地区,州治在今上 饶市。上饶葛溪铁精而工细,见《清异 录》。
2020/6/4
24
不幸的是,命运把她抛到了社会的底层。也可 以说她的沉沦是偶然所致,因为“出自贱庶”从封 建宗法制度来看,并不一定要沦落到社会下层。如 《红楼梦》中的探春,虽然庶出,依然不失为主子 的身份。小玉的不幸在于霍王死后,因为家庭内部 的原因,才“不甚收录”,“分与资财,遣居于 外”,沦入娼门,等待她的却是无法忍受的屈辱的 娼妓生活。个人命运的巨大落差,必然会在她的性 格深层形成某种巨大的张力。
吏部主持,所以下文说“俟试于天官”
(天官,吏部的别称,中央主管人事的官
霍小玉传

二、人物形象分析
本文塑造了霍小玉和李益这两个文学作品中
“痴心女子薄情郎”的典型形象。 霍小玉本是霍王小女,因庶出而流落教坊。 她高贵的出身,较好的文化教养,天赋的优越条 件又使她与一般妓女明显不同。
她美丽、单纯、机敏、聪慧,敢爱敢恨,有
一定见识,但死后的报复却又一定的局限性。
霍小玉的“短愿”
三、本文的主题
一、对文人才子薄情负心的
批判。(原文观点) 二、社会原因:批判门阀婚 姻制度。(今众人观点)
四、本文的艺术特色
一、情节设置独具匠心。 二、人物刻画细腻真实生动到位,尤其是语言与心 理描写。 三、贴近并反映当时社会生活。 四、体现中国古典小说诗化语言的传统,文字美, 有感染力。 五、注重细节、环境描写。 六、善于运用对比、渲染、映衬、烘托等艺术手 法 ,刻画人物,展开情节。
步安排了一个黄衫豪客的义举来反衬李益的无情无 义。
这篇小说的语言属“文言”系统,文 辞典雅清丽,但文中又能搀杂俗词俗语, 如媒婆鲍十一娘来报喜信时,李益迎问: “鲍卿今日何故忽然而来?”鲍十一娘说: “苏姑子作好梦也未?有一仙人,谪在下 界,不邀财货,但慕风流。如此色目,共 十郎相当矣。”李益“闻之惊跃,神飞体 轻,引鲍手且拜且谢曰:‘一生作奴,死 亦不惮。’”这显得非常真实生动。而小 说中的人物对话,如霍小玉、李益、鲍十 一娘、黄衫豪士等也都很有个性特点,栩 栩如生。
忌,防闲妻妾,过为苛酷,有散灰扃户之谈, 时称为”妒痴尚书李十郎”。
情节设置
1、故事的开端(合)--李益追求霍小玉,相
好之后李益盟誓。 2、故事的发展(分)--李益负心背约,准备 迎娶卢氏,小玉悲痛欲绝。 3、故事的高潮(再合)--黄衫客义挟李益去 与小玉见面,小玉掷杯发誓后,死于李益面 前。 4、故事的结局(再分后冥报)--李益与妻妾 不得安宁。
霍小玉传

2[编辑本段]【相关评论】
霍小玉与李益这桩爱情悲剧,正是风尘女子的血泪控诉。李益的负心寡情薄义固然使人生厌,造成悲剧根源的封建门阀制度更是令人痛恨。 批判李益的负心,在于他前后不一的感情态度,在于他以逃避来回应小玉的痴心,这段爱情,李益原可以选择更委婉的方式结束,小玉并不是个被爱情冲昏头,看不清现实的女人,若非如此,她就不会向李益提出共度八年的愿望;说李益无情,因为他对小玉这样卑微的希冀并非没有能力实现,由他之后迎娶歌妓营十一娘便可知,没道理可以娶回营十一娘,却不能陪伴小玉八年! 这段爱情,还透露出一个可悲的人性弱点:得之容易,舍之不难!李益对小玉,在爱情的天枰上,有着绝对的优势,他对美色的贪欲,促使他在当下可以与小玉海誓山盟,勾勒一个地老天荒、至死不渝的爱情远景;然物过境迁,誓言恰如南柯一梦。或许不能否定李益在说出那些甜言蜜语的时候,仍是有着几分真诚,只是霍小玉于他、一个贱民妓女的爱情,实在太容易得到,欢场之爱逢迎作戏尚可,两人之间再如何难分难舍,摆上现实的秤量,终究难登大雅之堂。 一个歌女,不值得拥有大好前程的自己驻足,即使小玉渴望的,仅是八年相伴。会对小玉采取那样伤人的逃避态度,也该是李益对这段爱情游戏,已然生厌,尝鲜过的美色,总是会腻,小玉于他,终是定位在玩物而已。再加上李益的个性,贪求色欲以外,软弱又无主见,一旦到了必须面对社会现实,自然屈服于门阀制度与社会眼光;且观李益被迫带到小玉面前,小玉的一番血泪泣诉,读者看来为其动容,心伤垂泪哀叹,可李益的反应犹是十分麻木不仁,在此写李益的冷酷无情又更推上一层。 唐代社会,多有假托高门出身,用以哄抬身价的妓女,霍小玉就是其一。她生得美丽脱俗、资质艳绝,且有通解诗书之才,因此小玉虽明知自己的地位低下,依旧爱慕才子;但这并不代表她遗忘了门阀制度这项现实,她一个卑下的歌女,是不可能与才子长相厮守,所以她才萌生那看似较有可能达到的想愿;不料事实的打击,真不是她能想像得到,李郎离去前的声声保证,怎一别就成水中泡沫? 思念煎熬着这样一个对爱情倔强、执着,拥有热情与勇气的女子,小玉的早逝是必然,亦是李益无心的催化。社会给小玉寄予无限的同情,斥责李益的负心,其中黄杉客豪士的出现,为本文增添一抹浪漫色彩;黄杉客可谓社会舆论的化身,人民的希望。 本文最大败笔在于小玉的死后复仇。小玉的复仇,就算成功惩罚了李益本人,却也苦了数名无辜的女子,到头来,小玉报复的究竟是妒痴成性的李益?还是同为女子的李益之妻?后者真是何其无辜又可怜啊!她这样的报复,最终伤害的是受夫权压迫的不同阶层出身的妇女,而非李益。 霍小玉形象刻画的相当成功,她对李益的表白,每回读每回为之心悸;李益最后落得一个妒痴之名,终不得安息,这一切后果可说是他咎由自取、自作自受,不值得同情;黄杉客这角色,现身的真是又巧又新奇,实在教人读之拍案叫好。 《霍小玉传》是文人妓女生活的一面镜子。唐代的礼教较宋元为轻,官员、书生狎妓为常事。唐时妓女众多,尤以艺妓最富特色,不能以淫秽相看。但当时门阀制度严格,艺妓毕竟是社会最下层的被污辱的妇女,在与书生交往中,纵有真情,也多为悲剧告终。霍小玉正是封建门阀制度的牺牲品。 霍小玉本是霍王小女,因庶出而流落教坊。她美丽、纯洁、机敏、聪慧,敢爱敢恨,极具见识,更有强烈的反抗性格。初见李益时,“低鬟微笑、细语、初不肯”,“言叙温和,辞气宛媚。解罗衣之际,态有余妍,低帏昵枕,极尽欢爱”,可见其温婉娴淑、娇美可人无与伦比。小玉在欢娱中仍保持了清醒的头脑,“流涕视生曰‘极欢之际,不觉悲至’”,流露出她内心的凄苦。在李益辞别之时,小玉已有不祥的预感;李益一去无消息,她忧思成疾,委顿床枕;黄衫客愤而挟李益来,小玉“掷杯于地,长恸号数声而绝”。足见她用情之深、用情之专。小玉虽为厉鬼,却给李益以惩罚,更见她勇敢坚强、爱憎分明的一面。 李益出生高贵,富有才华,但庸俗自私,虚浮不实。他“自矜风流,思得佳偶,博求名妓”;遇说小玉,“闻之惊跃,神飞体轻”、“浣衣沐浴,修饰容仪,喜跃交并,通夕不寐”;初见小玉,只觉“若琼林玉树,互相照耀”,“以为巫山、洛浦不过也”,闻小玉身世之悲愿“粉身碎骨,誓不相舍”;相别之时“且愧且感”;然而,在议娶卢氏时却“逡巡不敢辞让”,对小玉“欲断其望,遥托亲故,不遣漏言”。他感情碎弱,屈从母命,对封建制度不敢有半点反抗,采取拖延蒙混的态度,背盟负义,绝情寡义,辜负了小玉一片痴情。李益之薄行惹众人之怒,被豪士奴仆抱持而入,受小玉痛斥,遭小玉冤魂报复,皆是咎由自取。诚然,李益背信弃义有其社会原因,揭露封建门阀制度的腐朽和黑暗,正是《霍小玉传》得以千古流传的原因所在。 《霍小玉传》故事情节完整,描写细腻,多处采用烘托、对比、映衬的写法,尤其是心理刻画十分成功,有强烈的生动情趣。霍小玉、李益的性格鲜明,形象生动,是艺妓和望族子弟的典型代表。就连鲍十一娘、黄衫客的侠义和媒婆形象也都十分逼真,寥寥数语,便跃然纸上,充分展现了唐传奇的艺术魅力。至于化鬼一说所反映的唯心思想,我们就不能苛刻古人了 霍小玉的死讯传出后,长安街头有人传出这样的诗句: 一代名花付落茵,痴心枉自恋诗人; 何如嫁与黄衫客,白马芳郊共踏春。
霍小玉与李益这桩爱情悲剧,正是风尘女子的血泪控诉。李益的负心寡情薄义固然使人生厌,造成悲剧根源的封建门阀制度更是令人痛恨。 批判李益的负心,在于他前后不一的感情态度,在于他以逃避来回应小玉的痴心,这段爱情,李益原可以选择更委婉的方式结束,小玉并不是个被爱情冲昏头,看不清现实的女人,若非如此,她就不会向李益提出共度八年的愿望;说李益无情,因为他对小玉这样卑微的希冀并非没有能力实现,由他之后迎娶歌妓营十一娘便可知,没道理可以娶回营十一娘,却不能陪伴小玉八年! 这段爱情,还透露出一个可悲的人性弱点:得之容易,舍之不难!李益对小玉,在爱情的天枰上,有着绝对的优势,他对美色的贪欲,促使他在当下可以与小玉海誓山盟,勾勒一个地老天荒、至死不渝的爱情远景;然物过境迁,誓言恰如南柯一梦。或许不能否定李益在说出那些甜言蜜语的时候,仍是有着几分真诚,只是霍小玉于他、一个贱民妓女的爱情,实在太容易得到,欢场之爱逢迎作戏尚可,两人之间再如何难分难舍,摆上现实的秤量,终究难登大雅之堂。 一个歌女,不值得拥有大好前程的自己驻足,即使小玉渴望的,仅是八年相伴。会对小玉采取那样伤人的逃避态度,也该是李益对这段爱情游戏,已然生厌,尝鲜过的美色,总是会腻,小玉于他,终是定位在玩物而已。再加上李益的个性,贪求色欲以外,软弱又无主见,一旦到了必须面对社会现实,自然屈服于门阀制度与社会眼光;且观李益被迫带到小玉面前,小玉的一番血泪泣诉,读者看来为其动容,心伤垂泪哀叹,可李益的反应犹是十分麻木不仁,在此写李益的冷酷无情又更推上一层。 唐代社会,多有假托高门出身,用以哄抬身价的妓女,霍小玉就是其一。她生得美丽脱俗、资质艳绝,且有通解诗书之才,因此小玉虽明知自己的地位低下,依旧爱慕才子;但这并不代表她遗忘了门阀制度这项现实,她一个卑下的歌女,是不可能与才子长相厮守,所以她才萌生那看似较有可能达到的想愿;不料事实的打击,真不是她能想像得到,李郎离去前的声声保证,怎一别就成水中泡沫? 思念煎熬着这样一个对爱情倔强、执着,拥有热情与勇气的女子,小玉的早逝是必然,亦是李益无心的催化。社会给小玉寄予无限的同情,斥责李益的负心,其中黄杉客豪士的出现,为本文增添一抹浪漫色彩;黄杉客可谓社会舆论的化身,人民的希望。 本文最大败笔在于小玉的死后复仇。小玉的复仇,就算成功惩罚了李益本人,却也苦了数名无辜的女子,到头来,小玉报复的究竟是妒痴成性的李益?还是同为女子的李益之妻?后者真是何其无辜又可怜啊!她这样的报复,最终伤害的是受夫权压迫的不同阶层出身的妇女,而非李益。 霍小玉形象刻画的相当成功,她对李益的表白,每回读每回为之心悸;李益最后落得一个妒痴之名,终不得安息,这一切后果可说是他咎由自取、自作自受,不值得同情;黄杉客这角色,现身的真是又巧又新奇,实在教人读之拍案叫好。 《霍小玉传》是文人妓女生活的一面镜子。唐代的礼教较宋元为轻,官员、书生狎妓为常事。唐时妓女众多,尤以艺妓最富特色,不能以淫秽相看。但当时门阀制度严格,艺妓毕竟是社会最下层的被污辱的妇女,在与书生交往中,纵有真情,也多为悲剧告终。霍小玉正是封建门阀制度的牺牲品。 霍小玉本是霍王小女,因庶出而流落教坊。她美丽、纯洁、机敏、聪慧,敢爱敢恨,极具见识,更有强烈的反抗性格。初见李益时,“低鬟微笑、细语、初不肯”,“言叙温和,辞气宛媚。解罗衣之际,态有余妍,低帏昵枕,极尽欢爱”,可见其温婉娴淑、娇美可人无与伦比。小玉在欢娱中仍保持了清醒的头脑,“流涕视生曰‘极欢之际,不觉悲至’”,流露出她内心的凄苦。在李益辞别之时,小玉已有不祥的预感;李益一去无消息,她忧思成疾,委顿床枕;黄衫客愤而挟李益来,小玉“掷杯于地,长恸号数声而绝”。足见她用情之深、用情之专。小玉虽为厉鬼,却给李益以惩罚,更见她勇敢坚强、爱憎分明的一面。 李益出生高贵,富有才华,但庸俗自私,虚浮不实。他“自矜风流,思得佳偶,博求名妓”;遇说小玉,“闻之惊跃,神飞体轻”、“浣衣沐浴,修饰容仪,喜跃交并,通夕不寐”;初见小玉,只觉“若琼林玉树,互相照耀”,“以为巫山、洛浦不过也”,闻小玉身世之悲愿“粉身碎骨,誓不相舍”;相别之时“且愧且感”;然而,在议娶卢氏时却“逡巡不敢辞让”,对小玉“欲断其望,遥托亲故,不遣漏言”。他感情碎弱,屈从母命,对封建制度不敢有半点反抗,采取拖延蒙混的态度,背盟负义,绝情寡义,辜负了小玉一片痴情。李益之薄行惹众人之怒,被豪士奴仆抱持而入,受小玉痛斥,遭小玉冤魂报复,皆是咎由自取。诚然,李益背信弃义有其社会原因,揭露封建门阀制度的腐朽和黑暗,正是《霍小玉传》得以千古流传的原因所在。 《霍小玉传》故事情节完整,描写细腻,多处采用烘托、对比、映衬的写法,尤其是心理刻画十分成功,有强烈的生动情趣。霍小玉、李益的性格鲜明,形象生动,是艺妓和望族子弟的典型代表。就连鲍十一娘、黄衫客的侠义和媒婆形象也都十分逼真,寥寥数语,便跃然纸上,充分展现了唐传奇的艺术魅力。至于化鬼一说所反映的唯心思想,我们就不能苛刻古人了 霍小玉的死讯传出后,长安街头有人传出这样的诗句: 一代名花付落茵,痴心枉自恋诗人; 何如嫁与黄衫客,白马芳郊共踏春。
中国古典小说PPT课件

曹 雪 芹 满,这就为创作《红楼梦》
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红楼梦》,又名《石头 记》,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 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在 我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 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全书以 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 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统治阶 级的罪恶和腐朽本质,揭示 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 发展趋势。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谨慎自尊
肖像描写
身体怯弱 自然风流 多愁善感 弱柳扶风
娇美柔弱
语言描写 刚念了《四书》 认得几个字 细心周到
“舅母爱惜赐反饭,原不应
细心自尊这辞一…主… 要性格源于她寄人篱下的思想
在黛玉眼中,他是一个眉清目秀、 英俊多情的年轻公子。他具有反对封建 束缚,要求自由平等的思想。他蔑视世 俗,卓然独立的种种表现,正反映了他 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反抗。
明:《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 《金瓶梅》、《封神演义》等
清:《儒林外史》、《红楼梦》、《老残游记》 《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
明、清短篇小说集有《“三言”》《“二拍”》(明)和《聊斋志异》(清) 注意“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和“我国古典四大名著”这两个常识概念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 号雪芹。曹雪芹的一生经历 了曹家由兴衰到衰败的过程, 早年过着豪华的公子生活, 晚年却穷愁潦倒,卖画度日, 生活于贫困之中。这种天壤 之别的生活变化,促使曹雪 芹深刻地思考自己的经历, 对社会上种种黑暗产生了不
课文对林黛玉性格特点的刻画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心理描写谨慎自尊惟恐被别人耻笑身体怯弱自然风流肖像描写多愁善感弱柳扶风语言描写娇美柔弱刚念了四书认得几个字细心周到1出场前的侧面描写2出场后的肖像描写3西江月二词的总结课文对贾宝玉性格特点的刻画出场前的侧面描写孽根祸胎混世魔王疯风傻傻顽劣异常极恶读书内帷厮混出场后的肖像描写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西江月二词的评判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红楼梦》,又名《石头 记》,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 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在 我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 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全书以 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 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统治阶 级的罪恶和腐朽本质,揭示 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 发展趋势。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谨慎自尊
肖像描写
身体怯弱 自然风流 多愁善感 弱柳扶风
娇美柔弱
语言描写 刚念了《四书》 认得几个字 细心周到
“舅母爱惜赐反饭,原不应
细心自尊这辞一…主… 要性格源于她寄人篱下的思想
在黛玉眼中,他是一个眉清目秀、 英俊多情的年轻公子。他具有反对封建 束缚,要求自由平等的思想。他蔑视世 俗,卓然独立的种种表现,正反映了他 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反抗。
明:《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 《金瓶梅》、《封神演义》等
清:《儒林外史》、《红楼梦》、《老残游记》 《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
明、清短篇小说集有《“三言”》《“二拍”》(明)和《聊斋志异》(清) 注意“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和“我国古典四大名著”这两个常识概念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 号雪芹。曹雪芹的一生经历 了曹家由兴衰到衰败的过程, 早年过着豪华的公子生活, 晚年却穷愁潦倒,卖画度日, 生活于贫困之中。这种天壤 之别的生活变化,促使曹雪 芹深刻地思考自己的经历, 对社会上种种黑暗产生了不
课文对林黛玉性格特点的刻画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心理描写谨慎自尊惟恐被别人耻笑身体怯弱自然风流肖像描写多愁善感弱柳扶风语言描写娇美柔弱刚念了四书认得几个字细心周到1出场前的侧面描写2出场后的肖像描写3西江月二词的总结课文对贾宝玉性格特点的刻画出场前的侧面描写孽根祸胎混世魔王疯风傻傻顽劣异常极恶读书内帷厮混出场后的肖像描写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西江月二词的评判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霍小玉传

参考论文
·关四平 唐传奇《霍小玉传》新解 ·庞钦月 论蒋防《霍小玉传》中的人物形象—以霍小玉、李益、黄衫客、鲍十一娘为例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协年第期总第协期 ·闫振华《霍小玉传》之人物意象分析 文史博览
谢谢观看!
性格软弱
生且愧且感,不觉涕流。因谓玉曰:“皎日之誓,死生以 之。与卿偕老,犹恐未惬素志,岂敢辄有二三。固请不疑,但 端居相待。至八月,必当却到华州,寻使奉迎,相见非远。”
太夫人素严毅,生逡巡不敢辞让,遂就礼谢,便有 近 期。
生性夘疑
县旬日,生方与卢氏寝,忽帐外叱叱作声。生惊视之,则 见一男子,年可二十馀,姿状温美,藏身映幔,连招卢氏。生 惶遽走起,绕幔数匝,倏然不见。生自此心怀疑恶,猜忌万端, 夫妻之间,无聊生矣。或有亲情,曲相劝喻。 卢氏既出,生或侍婢媵妾之属,暂同枕席,便加妒忌。 或有因而杀之者。生尝游广陵,得名姬曰营十一娘者,容态润 媚,生甚悦之。每相对坐,尝谓营曰:“我尝于某处得某姬, 犯某事,我以某法杀之。”日日陈说,欲令惧己,以肃清闺门。
是“负约”还是“负心”?
·卢亦甲族也。 ·太夫人素严毅,生逡巡不敢辞让。 ·生自以辜负盟约,大愆回期,寂不知闻,欲断期望,遥托亲 故,不遗漏言。 ·生字以愆期负约,又知玉疾候沈绵,惭耻忍割,终不肯往。 晨出暮归,欲以回避。 ·为之缟素,旦夕哭泣甚哀。 ·生至墓所,尽哀而返。 ·后月余,就礼于卢氏。伤情感物,郁郁不乐。 ·顾谓生曰:“愧君相送,尚有馀情。幽冥之中,能不感叹。”
02
李益:软弱夘疑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出身贵族,风流夘情
生门族清华,少有才思,丽词嘉句,时谓无双;先达丈人, 翕然推伏。每自矜风调,思得佳偶,博求名妓,久而未谐。 生遂连起拜曰:“小娘子爱才,鄙夫重色。两好相映,才貌 相兼。” 生闻之,不胜感叹。乃引臂替枕,徐谓玉曰:“平生 志愿,今日获从,粉骨碎身,誓不相舍。夫人何发此言。 请以素缣,着之盟约。”…… 生素夘才思,援笔成章,引 谕山河,指诚日月,句句恳切,闻之动人。
30霍小玉传解析

2018/10/12
11
李益心态分析
李生在长安待试拔萃时确有博求 名妓,玩弄女性的思想。然而当他和霍 小玉见面后,便被霍小玉的才貌品德所 征服,故而自始至终对她是怀有感情的, 对自己的负心,感到羞愧,对同小玉的割 舍也感到痛苦。
2018/10/12 12
四、讨论:
霍小玉与李益孰是孰非?
发言:
2018/10/12
2018/10/12
5
霍小玉形象分析
1.霍小玉是一个沉沦在社会底层的妓女,但她有 着特殊的生活经历。
这种经历,同她的性格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她 本是王府的千金小姐,只因“出自贱庶”,所以霍王死 后与母亲一同被赶出王府,沦入娼门。霍王在世之时, 她颇受宠爱,及笄之时,犹令玉工替她作钗,且酬玉工万 钱。离开王府时业已成人,她不但美丽绝伦,聪慧无比, 而且“音乐诗书,无不通解”,因而被“追风挟策,推为 渠帅”的媒婆鲍十一娘惊为“天人”。高贵的出身, 较好的文化教养,天赋的优越条件……可以说她具备 了一个少女所能有的一切美好的东西。
2018/10/12
26
蒲松龄一生受尽科举之苦楚,每言及此,百 感交加,辛酸无比。书中有《三生》篇,写名士 兴于唐被某考官黜落,愤懑而死,在三世轮回中 与该考官的后身为仇。篇末作者议论道:“一被 黜而三世不解,怨毒之甚至此哉!”这位名士三 生不解的“怨毒”,也正是蒲松龄自身心态的反 映。所以,书中涉及科举的地方特别多。只是, 蒲松龄对科举制度本身并未提出否定,他所特别 加以攻击的,是考官的“心盲或目瞽”(蒲松龄 《试后示箎、笏、筠》)以致良莠不辨。
2018/10/12
3
②小说结构上从六朝笔记小说“粗陈梗概”发展到有头 有尾、结构完整、内容丰富的较长故事。篇幅较六朝志 怪普遍增长,加长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唐代传 奇小说的出现使我国小说从笔记体发展到故事体。 ③故事情节上,已从一般的风趣有致发展到叙述委婉曲 折、波澜埋伏的优美故事。这种写法,一直影响到后来《聊 斋志异》的创作。 ④语言由简率古朴发展到文辞华丽、生动形象的优美文 学语言。 ⑤表现手法由“记实”发展到“尽幻设语”,即有意识 有 目的的进行虚构。 总之,我国小说发展至唐传奇,从内容题材、语言文字、 情节结构、创作方法等都发生根本性Hale Waihona Puke 变化和进步,标志我 国小说进入成熟期。
霍小玉传ppt课件

5
• [2] 拔萃:唐代科举及第,算有了“出 身”,取得做官的资格,但还要经过一定 的期限才可以选任为官,而且不一定都选 得上。如果想马上做官,可参加另一种考 试:试文三篇,叫做“宏词”;试判(撰 以判词,就是下文所指的“书判”)三条, 叫做“拔萃”。合格后就可以分发任用。 科举考试由礼部主持,这种任官考试却由 吏部主持,所以下文说“俟试于天官” (天官,吏部的别称,中央主管人事的官
7
• [9]折券从良:赎身获得自由,嫁人为妻,不再 做人家的奴隶了。“券”,指卖身契一类的文 件。“折券”,毁弃了卖身契。正式成家叫从 良。
• [10] 性便(pian)辟:口才流利,善于迎逢。 • [11] 追风挟策,推为渠帅:追风,指追求女人
的行为。挟策,有主意,有办法。盗贼的首领 叫做“渠帅”。这句的意思是:凡是想追求女 人的,她都可以代为设法,出谋划策,因而大 家推她做一个头儿。
④语言由简率古朴发展到文辞华丽、生动形象的优美文学语 言。
⑤表现手法由“记实”发展到“尽幻设语”,即有意识有目 的的进行虚构。
总之,我国小说发展至唐传奇,从内容题材、语言文字、情
节结构、创作方法等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和进步,标志我国小说
进入成熟期。
3
三、课文分析
明代学者胡应麟在论及蒋防的《霍小玉 传》曾道:“唐人小说纪闺阁事,绰有情致。 此篇尤为唐人最精彩动人之传奇,故传颂弗 衰”(《少室山房笔丛》)。
霍小玉传
一、作者 二、唐传奇 三、课文详解 四、讨论
1
一、作者
蒋防,生卒年不详,字征(一作子微),唐义兴(今 江苏宜兴)人。宪宗元和中(806—820)任右补阙,穆宗 长庆元年(821年)官翰林学士,三年加知制诰,四年贬汀 州刺吏。敬宗宝历初年(825年)改任连州刺史。文宗大和 二年(828年)改袁州刺史,大约卒于大和年内。著有《诗 集》一卷。传奇《霍小玉传》是他的成名之作,后收入宋人 李防所编《太平广记》卷四百八十七。另外,陈思《宝刻丛 编》卷十九载有蒋防之《连州放生池铭》一文,《全唐文》 卷七一九也有其《汨罗庙记》。
• [2] 拔萃:唐代科举及第,算有了“出 身”,取得做官的资格,但还要经过一定 的期限才可以选任为官,而且不一定都选 得上。如果想马上做官,可参加另一种考 试:试文三篇,叫做“宏词”;试判(撰 以判词,就是下文所指的“书判”)三条, 叫做“拔萃”。合格后就可以分发任用。 科举考试由礼部主持,这种任官考试却由 吏部主持,所以下文说“俟试于天官” (天官,吏部的别称,中央主管人事的官
7
• [9]折券从良:赎身获得自由,嫁人为妻,不再 做人家的奴隶了。“券”,指卖身契一类的文 件。“折券”,毁弃了卖身契。正式成家叫从 良。
• [10] 性便(pian)辟:口才流利,善于迎逢。 • [11] 追风挟策,推为渠帅:追风,指追求女人
的行为。挟策,有主意,有办法。盗贼的首领 叫做“渠帅”。这句的意思是:凡是想追求女 人的,她都可以代为设法,出谋划策,因而大 家推她做一个头儿。
④语言由简率古朴发展到文辞华丽、生动形象的优美文学语 言。
⑤表现手法由“记实”发展到“尽幻设语”,即有意识有目 的的进行虚构。
总之,我国小说发展至唐传奇,从内容题材、语言文字、情
节结构、创作方法等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和进步,标志我国小说
进入成熟期。
3
三、课文分析
明代学者胡应麟在论及蒋防的《霍小玉 传》曾道:“唐人小说纪闺阁事,绰有情致。 此篇尤为唐人最精彩动人之传奇,故传颂弗 衰”(《少室山房笔丛》)。
霍小玉传
一、作者 二、唐传奇 三、课文详解 四、讨论
1
一、作者
蒋防,生卒年不详,字征(一作子微),唐义兴(今 江苏宜兴)人。宪宗元和中(806—820)任右补阙,穆宗 长庆元年(821年)官翰林学士,三年加知制诰,四年贬汀 州刺吏。敬宗宝历初年(825年)改任连州刺史。文宗大和 二年(828年)改袁州刺史,大约卒于大和年内。著有《诗 集》一卷。传奇《霍小玉传》是他的成名之作,后收入宋人 李防所编《太平广记》卷四百八十七。另外,陈思《宝刻丛 编》卷十九载有蒋防之《连州放生池铭》一文,《全唐文》 卷七一九也有其《汨罗庙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5]拙教训:没有受到好的教育。 • [36]不意顾盼:没有想到承蒙看 • 得起、看中了。 • [37] 閤(ge)子:旁边的小门。
乔光辉 博士
12
• [38]“开帘”二名,见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 曙诗》。
• [39]低鬟:低头,形容少女羞涩的样子。“鬟”, 妇女的发髻。
• [40]见面不如闻名:下文“才子”指闻名,“貌” 指见面,此处似应作“闻名不如见面”。
女婿照例授此官职,是一种虚衔。
• [8] 青衣:婢女。古时以青衣为“贱者” • 的服装,因而称婢女为“青衣”。
乔光辉 博士
7
• [9]折券从良:赎身获得自由,嫁人为妻,不再 做人家的奴隶了。“券”,指卖身契一类的文 件。“折券”,毁弃了卖身契。正式成家叫从 良。
• [10] 性便(pian)辟:口才流利,善于迎逢。
• [28]亭午:正午。
• [29]何等儿郎:犹如说什么样的人。
• [30]造次:随随便便、冒冒失失。
• [31]调诮:开玩笑,说俏皮话。
• [32]愕然:吃惊的样子。
• [33]绰约:姿态舒缓柔弱而优美的样子。
乔光辉 博士
11
• [34]名下固无虚士:指有学问的人,名副其 实,并不虚假。典出《陈书·姚察传》:姚 察聘周,刘臻问他关于《汉书》的疑问十 多条,他详为分析讲解,而且都有根据。 刘臻佩服地说:“名下固无虚士。”
乔光辉 博士
2
二、唐传奇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 以寄笔端……”,“作意”即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小说创作。 与六朝小说相比,唐传奇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①唐传奇在内容和题材上有所丰富和扩大。
②小说结构上从六朝笔记小说“粗陈梗概”发展到有头有尾、 结构完整、内容丰富的较长故事。
乔光辉 博士
4
课文详析
• 大历〔大历〕唐代宗李豫的年号(766—
779)。中,陇西李生名益,〔李生名益〕
李益(约749—约827),字君虞,陇西
姑臧(现在甘肃武威)人。曾中进士,
长于诗歌,与李贺齐名。他年轻时多猜
忌,对妻妾防范很严,当时传说他有
“妒病”。这篇小说据说是根据有关的
传闻写成的。
乔光辉 博士
• [15] 苏姑子做好梦也未:这就是当时一句俗谚, 出处未详。意思是来为他介绍佳偶,他应该在梦 里就先有了好兆头,所以问他作了好梦没有。
• [16]不邀财货:不贪图金钱礼物。
• [17]如此色目:犹如说像这一类的人。“色目”, 名目、身份、面貌等。
• [18]一生作奴,死亦不惮:终身服侍他,就是死 也心甘情愿。
• [11] 追风挟策,推为渠帅:追风,指追求女人 的行为。挟策,有主意,有办法。盗贼的首领 叫做“渠帅”。这句的意思是:凡是想追求女 人的,她都可以代为设法,出谋划策,因而大 家推她做一个头儿。
• [12] 当:方、正当。
• [13] 德之:感激他。
乔光辉 博士
8
• [14] 申未间:下午三时前后。申:下午一时至三 时。未:下午三时至五时。
③故事情节上,已从一般的风趣有致发展到叙述委婉曲折、 波澜埋伏的优美故事。这种写法,一直影响到后来《聊斋志异》 的创作。
④语言由简率古朴发展到文辞华丽、生动形象的优美文学语 言。
⑤表现手法由“记实”发展到“尽幻设语”,即有意识有目 的的进行虚构。
总之,我国小说发展至唐传奇,从内容题材、语言文字、情
节结构、创作方法等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和进步,标志我国小说
• [24]参军:“参军事”的简称。是唐代军事 机构、王府和府、州的属官,有录事参军 和诸曹参军之别。诸曹参军里,在军事机 构有仓曹、兵曹、骑曹、胄曹,府、州有 司功、司仓、司兵、司法等种种名目。
乔光辉 博士
10
• [25]黄金勒:饰以黄金的马笼头。
• [26]迟(zhi)明:黎明。
• [27]由帻,戴上头巾,指梳洗打扮。 “巾”,做动词用。
吏部主持,所以下文说“俟试于天官”
(天官,吏部的别称,中央主管人事的官
乔光辉 博士
6
• [3] 门族清华:门第清显华贵。 • [4] 先达丈人:先达:有声望的显达的前
辈。丈人:老先生。
• [5] 翕然:一致地。 • [6] 自矜风调:自以为有风度、才情。 • [7] 驸马:官名,就是驸马都尉。皇帝的
• [19]霍王:名李元轨,唐高祖的儿子。武后垂拱
四年(688),因反武后被杀。此处是托,因为
距大历中有八、九十年了。
乔光辉 博士
9
• [20]不甚收录:不大理睬、不愿容纳。
• [21]胜业坊:长安里名,在兴庆宫西。曲: 唐时坊里的小街巷称“曲”。
• [22]甫上车门:刚进巷口第一个院门。
• [23]从兄:堂兄。
5
• [2] 拔萃:唐代科举及第,算有了“出
身”,取得做官的资格,但还要经过一定
的期限才可以选任为官,而且不一定都选
得上。如果想马上做官,可参加另一种考
试:试文三篇,叫做“宏词”;试判(撰
以判词,就是下文所指的“书判”)三条,
叫做“拔萃”。合格后就可以分发任用。
科举考试由礼部主持,这种任官考试却由
• [41]数(shuo)巡:斟过几遍酒。
• [42]态有馀妍:犹如说长得够漂亮的。
• [43]巫山、洛浦:以古代两个恋爱神话,比喻男 女欢爱。巫山:宋玉《高唐赋》中叙楚怀王游高 唐曾在梦中与巫山女神欢会。洛浦:曹植《洛神 赋》中写在洛水边见到洛神的故事。
霍小玉传
一、作者 二、唐传奇 三、课文详解 四、讨论
乔光辉 博士
1
一、作者
蒋防,生卒年不详,字征(一作子微),唐义兴(今 江苏宜兴)人。宪宗元和中(806—820)任右补阙,穆宗 长庆元年(821年)官翰林学士,三年加知制诰,四年贬汀 州刺吏。敬宗宝历初年(82约卒于大和年内。著有《诗 集》一卷。传奇《霍小玉传》是他的成名之作,后收入宋人 李防所编《太平广记》卷四百八十七。另外,陈思《宝刻丛 编》卷十九载有蒋防之《连州放生池铭》一文,《全唐文》 卷七一九也有其《汨罗庙记》。
进入成熟期。
乔光辉 博士
3
三、课文分析
明代学者胡应麟在论及蒋防的《霍小玉 传》曾道:“唐人小说纪闺阁事,绰有情致。 此篇尤为唐人最精彩动人之传奇,故传颂弗 衰”(《少室山房笔丛》)。
主题:作者通过这出爱情悲剧的描写, 揭露了封建婚姻的罪恶,批判了封建的门阀 制度,对妓女的悲惨遭遇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乔光辉 博士
12
• [38]“开帘”二名,见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 曙诗》。
• [39]低鬟:低头,形容少女羞涩的样子。“鬟”, 妇女的发髻。
• [40]见面不如闻名:下文“才子”指闻名,“貌” 指见面,此处似应作“闻名不如见面”。
女婿照例授此官职,是一种虚衔。
• [8] 青衣:婢女。古时以青衣为“贱者” • 的服装,因而称婢女为“青衣”。
乔光辉 博士
7
• [9]折券从良:赎身获得自由,嫁人为妻,不再 做人家的奴隶了。“券”,指卖身契一类的文 件。“折券”,毁弃了卖身契。正式成家叫从 良。
• [10] 性便(pian)辟:口才流利,善于迎逢。
• [28]亭午:正午。
• [29]何等儿郎:犹如说什么样的人。
• [30]造次:随随便便、冒冒失失。
• [31]调诮:开玩笑,说俏皮话。
• [32]愕然:吃惊的样子。
• [33]绰约:姿态舒缓柔弱而优美的样子。
乔光辉 博士
11
• [34]名下固无虚士:指有学问的人,名副其 实,并不虚假。典出《陈书·姚察传》:姚 察聘周,刘臻问他关于《汉书》的疑问十 多条,他详为分析讲解,而且都有根据。 刘臻佩服地说:“名下固无虚士。”
乔光辉 博士
2
二、唐传奇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 以寄笔端……”,“作意”即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小说创作。 与六朝小说相比,唐传奇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①唐传奇在内容和题材上有所丰富和扩大。
②小说结构上从六朝笔记小说“粗陈梗概”发展到有头有尾、 结构完整、内容丰富的较长故事。
乔光辉 博士
4
课文详析
• 大历〔大历〕唐代宗李豫的年号(766—
779)。中,陇西李生名益,〔李生名益〕
李益(约749—约827),字君虞,陇西
姑臧(现在甘肃武威)人。曾中进士,
长于诗歌,与李贺齐名。他年轻时多猜
忌,对妻妾防范很严,当时传说他有
“妒病”。这篇小说据说是根据有关的
传闻写成的。
乔光辉 博士
• [15] 苏姑子做好梦也未:这就是当时一句俗谚, 出处未详。意思是来为他介绍佳偶,他应该在梦 里就先有了好兆头,所以问他作了好梦没有。
• [16]不邀财货:不贪图金钱礼物。
• [17]如此色目:犹如说像这一类的人。“色目”, 名目、身份、面貌等。
• [18]一生作奴,死亦不惮:终身服侍他,就是死 也心甘情愿。
• [11] 追风挟策,推为渠帅:追风,指追求女人 的行为。挟策,有主意,有办法。盗贼的首领 叫做“渠帅”。这句的意思是:凡是想追求女 人的,她都可以代为设法,出谋划策,因而大 家推她做一个头儿。
• [12] 当:方、正当。
• [13] 德之:感激他。
乔光辉 博士
8
• [14] 申未间:下午三时前后。申:下午一时至三 时。未:下午三时至五时。
③故事情节上,已从一般的风趣有致发展到叙述委婉曲折、 波澜埋伏的优美故事。这种写法,一直影响到后来《聊斋志异》 的创作。
④语言由简率古朴发展到文辞华丽、生动形象的优美文学语 言。
⑤表现手法由“记实”发展到“尽幻设语”,即有意识有目 的的进行虚构。
总之,我国小说发展至唐传奇,从内容题材、语言文字、情
节结构、创作方法等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和进步,标志我国小说
• [24]参军:“参军事”的简称。是唐代军事 机构、王府和府、州的属官,有录事参军 和诸曹参军之别。诸曹参军里,在军事机 构有仓曹、兵曹、骑曹、胄曹,府、州有 司功、司仓、司兵、司法等种种名目。
乔光辉 博士
10
• [25]黄金勒:饰以黄金的马笼头。
• [26]迟(zhi)明:黎明。
• [27]由帻,戴上头巾,指梳洗打扮。 “巾”,做动词用。
吏部主持,所以下文说“俟试于天官”
(天官,吏部的别称,中央主管人事的官
乔光辉 博士
6
• [3] 门族清华:门第清显华贵。 • [4] 先达丈人:先达:有声望的显达的前
辈。丈人:老先生。
• [5] 翕然:一致地。 • [6] 自矜风调:自以为有风度、才情。 • [7] 驸马:官名,就是驸马都尉。皇帝的
• [19]霍王:名李元轨,唐高祖的儿子。武后垂拱
四年(688),因反武后被杀。此处是托,因为
距大历中有八、九十年了。
乔光辉 博士
9
• [20]不甚收录:不大理睬、不愿容纳。
• [21]胜业坊:长安里名,在兴庆宫西。曲: 唐时坊里的小街巷称“曲”。
• [22]甫上车门:刚进巷口第一个院门。
• [23]从兄:堂兄。
5
• [2] 拔萃:唐代科举及第,算有了“出
身”,取得做官的资格,但还要经过一定
的期限才可以选任为官,而且不一定都选
得上。如果想马上做官,可参加另一种考
试:试文三篇,叫做“宏词”;试判(撰
以判词,就是下文所指的“书判”)三条,
叫做“拔萃”。合格后就可以分发任用。
科举考试由礼部主持,这种任官考试却由
• [41]数(shuo)巡:斟过几遍酒。
• [42]态有馀妍:犹如说长得够漂亮的。
• [43]巫山、洛浦:以古代两个恋爱神话,比喻男 女欢爱。巫山:宋玉《高唐赋》中叙楚怀王游高 唐曾在梦中与巫山女神欢会。洛浦:曹植《洛神 赋》中写在洛水边见到洛神的故事。
霍小玉传
一、作者 二、唐传奇 三、课文详解 四、讨论
乔光辉 博士
1
一、作者
蒋防,生卒年不详,字征(一作子微),唐义兴(今 江苏宜兴)人。宪宗元和中(806—820)任右补阙,穆宗 长庆元年(821年)官翰林学士,三年加知制诰,四年贬汀 州刺吏。敬宗宝历初年(82约卒于大和年内。著有《诗 集》一卷。传奇《霍小玉传》是他的成名之作,后收入宋人 李防所编《太平广记》卷四百八十七。另外,陈思《宝刻丛 编》卷十九载有蒋防之《连州放生池铭》一文,《全唐文》 卷七一九也有其《汨罗庙记》。
进入成熟期。
乔光辉 博士
3
三、课文分析
明代学者胡应麟在论及蒋防的《霍小玉 传》曾道:“唐人小说纪闺阁事,绰有情致。 此篇尤为唐人最精彩动人之传奇,故传颂弗 衰”(《少室山房笔丛》)。
主题:作者通过这出爱情悲剧的描写, 揭露了封建婚姻的罪恶,批判了封建的门阀 制度,对妓女的悲惨遭遇寄予了深切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