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传染性肝炎

合集下载

犬传染性肝炎的诊断与治疗

犬传染性肝炎的诊断与治疗

犬传染性肝炎的诊断与治疗
犬传染性肝炎是狗的一种常见、严重的传染病,由一种RNA病毒引起。

该病常常导致
犬的肝损伤和功能障碍,并可能引起死亡。

以下是关于犬传染性肝炎的诊断和治疗的一些
基本信息。

诊断:
1. 临床观察和症状:病犬可能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黄疸、腹泻等症状。


疸发生时,犬的皮肤和眼球可能会变黄。

2. 实验室检查:病犬可能出现肝酶水平升高、白细胞计数降低、肝功能异常等情况。

此外,进行血液和尿液检测也可以提供有关犬健康状况的信息。

3. PCR检测:PCR技术可以检测狗体内是否存在犬传染性肝炎病毒的DNA分子。

治疗:
1. 抗病毒治疗:对于病情严重的犬,可能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

不过,这种药物需
要在病犬身上进行配制,因此需要兽医的专业指导,并且可能会有风险。

2. 对症治疗:对症治疗包括维持犬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控制恶心、呕吐等症状,
以及补充犬体内的免疫系统支持物质。

3. 手术治疗:在极端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才能减轻犬的症状和治愈病情。

预防:
1. 犬传染性肝炎疫苗是预防犬传染性肝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犬在幼年时接种疫苗
可以有效地预防疾病。

2. 饲养环境和饮食要求:犬生活在干净、健康的环境中,并得到营养均衡的饮食,
可以帮助保持犬的身体健康状况,减少病毒感染的可能性。

总之,及时诊断和治疗犬传染性肝炎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地减轻病情,并提高犬
的生存几率。

预防此疾病需要综合措施,包括接种疫苗、维护健康的环境和饮食等。

犬传染性肝炎的诊断与治疗

犬传染性肝炎的诊断与治疗

犬传染性肝炎的诊断与治疗犬传染性肝炎是由犬传染性肝炎病毒(Canine Infectious Hepatitis Virus,CIHV)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其特点为感染后,病毒迅速在犬体内复制扩散,主要引起肝细胞的坏死和肝功能紊乱。

本文将介绍犬传染性肝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一、犬传染性肝炎的临床表现1. 急性发病:犬传染性肝炎主要在年轻犬中发生,患病动物可出现食欲不振、发热、呕吐、腹痛等常见症状。

少数患病动物可能出现黄疸、肠道出血、水肿等严重症状,甚至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抽搐和谵妄。

2. 体征变化:患犬可能出现腹痛和腹泻,腹部触诊可触及增大的肝脾。

黄疸患犬可呈现黄疸的黏膜。

严重感染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抽搐和谵妄。

二、犬传染性肝炎的诊断方法1. 临床症状:根据患犬的临床症状进行初步诊断。

急性发病、发热、呕吐、腹痛等症状是犬传染性肝炎的典型表现。

2. 实验室检查:采集患犬的血清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常规、肝功能指标、病原学检测等。

肝功能检查可能显示ALT、AST、ALP等酶活性升高,血液常规可能显示白细胞数量减少、贫血等异常指标。

病原学检测即犬传染性肝炎病毒的检测,目前常用的方法为PCR和ELISA。

3. 影像学检查:进行B超或X线检查,观察肝脏的形态和大小,检查腹部有无积液等。

三、犬传染性肝炎的治疗方法1. 对症治疗:根据患犬的临床表现进行对症治疗,包括寒热解毒、止血、解痉等。

如发热可给予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呕吐可给予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如稀释盐酸普鲁克司琼。

2. 营养支持:提供高能量、易消化的饲料,增加营养摄入。

可采用流质饲料或肠外营养支持等方法。

3. 抗病毒治疗:对犬传染性肝炎病毒感染暂无特效药物,但可以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干扰素等进行治疗,以抑制病毒复制。

4. 预防接种:犬传染性肝炎是可以通过疫苗预防的疾病,建议对幼犬在8-10周接种第一针疫苗,接种间隔为3-4周,免疫后维持免疫层级每年进行加强免疫。

犬传染性肝炎

犬传染性肝炎

二、病原
1.犬传染性肝炎病毒(Infectious canine hepatitis virus; ICHV)属腺病毒科(Adenovindae)、哺乳动物腺病毒属 (Mastadenovirus)成员是一种无囊膜的线状单分子双股DNA 病毒,呈20面体对称 ,直径70-80纳米,有衣壳。 世界各地 分离毒株抗原性相同。 2.本病毒为犬腺病毒Ⅰ型病毒,与196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年发现的犬腺病毒Ⅱ型 病毒(Toronto A26/61株)在补体结合、血细胞凝集、中和 抗原以及致病性方面都不同。后者是引发犬的传染性气管炎 的病原,但两者具有70%的基因亲缘关系(Spibeky 等, 1979),所以在免疫上能交叉保护。 3.本病毒易在犬肾和睾丸细胞内增殖,也可在猪、豚鼠和水貂 等的肺和肾细胞中有不同程度增殖,并出现CPE,主要特征 是细胞肿胀变圆、聚集成葡萄串样,也可产生蚀斑。感染细 胞内常有核内包涵体,核内病毒粒子呈晶格状排列,已感染 犬瘟热病毒的细胞,仍可感染和增殖本病毒。
五、病理变化
1.剖检病变相当特征:常见皮下水肿。胸腹腔积有多量清亮、 浅红色液体,暴露空气常可凝固。肠系膜可有纤维蛋白渗出 物。肝略肿大,薄膜紧张,肝小叶清楚。胆囊黑红色,胆囊 壁常水肿、增厚、出血,有纤维蛋白沉着。脾肿大。胸腺点 状出血。体表淋巴结、颈淋巴结和肠系膜淋巴结出血(图 4)。 2.组织学变化:肝实质呈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窦状隙内 有严重的局限性淤血和血液淤滞。肝细胞及窦状隙内皮细胞 内有核内包涵体,呈圆形或椭圆形,一个核内一个。通过肝 切面印片或抹片染色即可检查到。此外脾、淋巴结、肾、脑 血管等处的内皮细胞也见有核内包涵体(图5)。
腺病毒电镜图
腺病毒
腺病毒
腺病毒颗粒
腺 病 毒

犬传染性肝炎的诊断与治疗

犬传染性肝炎的诊断与治疗

犬传染性肝炎的诊断与治疗犬传染性肝炎是一种犬只常见的病情,它是由犬传染性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感染疾病。

该病主要通过尿液及病毒带毒的粪便传播,易感动物主要是犬、狐狸、獾等动物,是一种急性、高度传染的传染病。

如不及时发现和治疗,犬传染性肝炎将会对犬只的生命造成威胁。

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于犬传染性肝炎的控制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一、犬传染性肝炎的诊断1. 临床症状:犬传染性肝炎的潜伏期为3-7天,一旦发病则病程迅速,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呕吐、腹泻、尿黄、黏膜淡黄、水肿等。

由于肝脏受累,犬只还可能出现黄疸、血尿、腹水等肝脏疾病特有的症状。

在临床上,这些症状很容易被误认为其他疾病,因此对于怀疑患有犬传染性肝炎的病例,一定要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以明确诊断。

2. 实验室检查:对于疑似患有犬传染性肝炎的犬只,可以进行血液、尿液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血液检查中,可以发现胆红素升高、ALT、AST升高等,这些指标的异常表明犬只的肝脏功能受到损害。

尿液检查中,可以发现蛋白尿、胆红素尿等情况,这些都是犬传染性肝炎的特征性改变。

3. 病毒学检测:病毒学检测是诊断犬传染性肝炎的关键。

可以使用PCR法检测犬传染性肝炎病毒核酸,也可以使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抗体水平,这些检测方法能够帮助临床医生明确诊断,并进行及时治疗。

二、犬传染性肝炎的治疗1. 药物治疗:犬传染性肝炎的治疗主要是针对肝脏功能的损害及病毒感染进行的。

常用的药物包括肝素、酚喹酮、二磷酸胂等,这些药物能够减轻肝脏炎症、促进肝脏细胞修复,同时还可以对抗病毒的感染,防止病情继续恶化。

2. 营养支持:对于患有犬传染性肝炎的犬只,保证其足够的营养摄入是非常重要的。

在治疗期间,可以给予高营养价值的流质饮食,保证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各种营养物质的充足摄入,这样能够帮助犬只加快康复,恢复肝脏的功能。

3. 对症治疗:在犬传染性肝炎的治疗过程中,还需要根据犬只的具体症状进行对症治疗。

狗狗得了慢性肝炎-犬传染性肝炎

狗狗得了慢性肝炎-犬传染性肝炎

狗狗得了慢性肝炎-犬传染性肝炎狗狗得了“犬传染性肝炎”怎么办狗狗得了“犬传染性肝炎”怎么办?犬传染性肝炎,是肝炎的一种。

是由犬传染性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主要侵害1岁以内的幼犬,常引起急性坏死性肝炎,在临床上常与犬瘟热混合感染,使病情更加复杂严重。

本病几乎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是一种常见的犬病。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犬传染性肝炎”的详细情况:一、犬传染性肝炎的病因:1、病初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犬的血液中,以后在各种分泌物、排泄物中都有大量病毒,并排出体外,污染外界环境。

病愈后还可从尿中排毒达6-9个月之久。

因此,病犬和带毒犬是本病的传染源。

2、健康犬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也可经胎盘传染。

3、该病毒抵抗力相当强,低温条件下可长期存活,在土壤中经10~14天仍有致病力,在犬窝中也能存活较长时间。

但加热能很快将病毒杀死。

二、犬传染性肝炎的诊断要点:此病的流行特点是:犬不分品种、性别、季节都可发生,尤以1岁以内的幼犬和冬季多见。

相关的临床特征如下:1、初期症状与犬瘟热很相似。

病犬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渴欲明显增加,甚至出现两前肢浸入水中狂饮,这是本病的特征性症状。

病犬体温升高达40摄氏度以上,并持续4-6天。

2、呕吐与腹泻较常见,若呕吐物和粪便中带有血液,多预后不良。

多数病犬剑状软骨部有痛感。

3、急性症状消失后7~10天,部分犬的角膜混浊,呈白色乃至蓝白色角膜,称此肝炎性蓝眼,数日后即可消失。

齿龈有出血点。

该病虽叫肝炎,但很少出现黄疸。

若无继发感染,常于数日内恢复正常。

根据上述流行特点和临床症状,可以作出初步诊断。

最后确诊有赖于病料的实验室检验。

三、犬传染性肝炎的治疗与预防:1、尽早隔离病犬,并用高免血清或成年犬血清治疗,每天1次,每次10~30毫升。

此外,每日应静脉注射50%葡萄糖液20~40毫升,维生素C每日250毫克或三磷酸腺昔15~20毫克,每日1次,连用3-5天。

口服肝泰乐片Q2、要节制饮水,可每2-3小时喂1次5%葡萄糖盐水。

犬传染性肝炎的诊断与治疗

犬传染性肝炎的诊断与治疗

犬传染性肝炎的诊断与治疗犬传染性肝炎(Canine Infectious Hepatitis,CIH)是一种由犬传染性肝炎病毒(Canine Adenovirus-1)引起的犬只感染性疾病,主要影响犬科动物,特别是犬和狼。

病毒主要通过尿液和唾液传播,同时也可通过各种体液和排泄物传播。

由于犬传染性肝炎病毒可以在环境中长期存活,因此传染性很强,造成了全球范围内的流行。

犬传染性肝炎通常分为急性期和恢复期两个阶段。

急性期症状主要包括呕吐、黄疸、腹泻、腹部疼痛、食欲减退和体温升高。

恢复期的症状主要包括食欲增加,粪便恢复正常,体温正常,但肝脏可能仍然肿大。

在急性期,犬传染性肝炎病毒侵入犬的体内,通过淋巴系统迅速传播到全身,引起肝脏和其他脏器的炎症反应。

在此过程中,犬的肝脏受损,导致肝细胞坏死,肝功能丧失,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

而在恢复期,犬传染性肝炎病毒已经被犬的免疫系统清除,犬体渐渐恢复健康。

犬传染性肝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病毒学检测。

临床症状包括腹泻、呕吐、体温升高、呼吸急促、精神沉郁、尿色深等;实验室检查可以发现白细胞数量减少,血小板数量减少,肝酶水平升高等;病毒学检测则是通过血清学检测、病毒分离培养和PCR检测来确定犬传染性肝炎病毒的存在。

治疗犬传染性肝炎的方法主要包括对症治疗、支持疗法和预防控制。

对症治疗主要是通过抗病毒、抗炎和镇痛药物来减轻犬的症状,保持犬的生命体征稳定。

支持疗法主要包括输液、营养支持和维持体温等,以帮助犬增强免疫力,促进康复。

预防控制则包括加强犬的免疫力,定期接种犬传染性肝炎疫苗,加强犬舍和环境的消毒和清洁,从而减少犬传染性肝炎的传播。

犬传染性肝炎是一种常见并且严重的犬只传染病,对犬只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威胁。

对犬传染性肝炎的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及时诊断出疾病,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病毒对犬只健康的影响。

通过预防控制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犬传染性肝炎的传播,降低疫病对犬只的危害。

犬传染性肝炎的诊断与治疗

犬传染性肝炎的诊断与治疗

犬传染性肝炎的诊断与治疗犬传染性肝炎是一种由犬传染性肝炎病毒(Canine Hepatitis Virus,CHV)引起的犬科动物的传染病。

该病主要通过接触感染的尿液、唾液和粪便等途径传播,且病毒可在体内长期潜伏,导致犬只的感染和传播。

犬传染性肝炎的临床症状包括发热、厌食、呕吐、腹泻、尿黄等。

正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对于控制病情和降低病毒传播至关重要。

该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

如果犬只有上述症状,并且有接触过可能传染病毒的动物,就需要进行犬传染性肝炎的诊断。

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病毒抗原检测、抗体检测和核酸检测。

病毒抗原检测是最常用的诊断方法,可以通过检测血液、尿液或肝脏等样本中的病毒抗原来确认感染。

抗体检测可以用于检测犬只是否已经产生了病毒抗体,判断感染状况和免疫水平。

核酸检测则可以直接检测病毒基因组,确定感染情况和病毒类型。

治疗犬传染性肝炎的方法主要包括对症治疗和抗病毒治疗。

对症治疗主要是提供支持性疗法,包括保持犬只的水电解质平衡、补充营养、控制发热和呕吐等症状,保持机体的功能和免疫力。

抗病毒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病毒药物来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减轻病情和促进康复。

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药物。

干扰素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核苷类似物药物则可以与病毒的基因组结合,阻碍病毒的复制过程。

除了药物治疗,预防和控制犬传染性肝炎的传播也是非常重要的。

犬只的疫苗接种是预防犬传染性肝炎的主要方法之一。

疫苗可以有效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的抗体来抵抗病毒感染。

目前市场上有多种犬传染性肝炎疫苗可供选择,其中最常用的是灭活疫苗。

加强卫生管理,定期清洁消毒饲养环境,避免犬只与可能感染病毒的动物接触,也是预防犬传染性肝炎的重要措施。

对于犬传染性肝炎的诊断和治疗,早期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非常重要。

通过病史、症状和实验室检测可以确定诊断,并结合对症治疗和抗病毒治疗来控制病情。

犬传染性肝炎的诊断与治疗

犬传染性肝炎的诊断与治疗

犬传染性肝炎的诊断与治疗犬传染性肝炎是一种常见的犬病,主要由一种特定的病毒引起,对犬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犬传染性肝炎的主要症状包括食欲不振、呕吐、黄疸、腹泻、尿血和肝脏肿大等,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犬的死亡。

及早对犬传染性肝炎进行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犬传染性肝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以帮助养犬人士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宠物。

一、诊断方法1. 临床症状犬传染性肝炎的临床症状往往是最容易察觉的,如果犬出现食欲不振、呕吐、黄疸、腹泻、尿血和肝脏肿大等症状,就需要及时带它去兽医处进行检查。

2. 实验室检查兽医会对犬进行血液和尿液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肝功能异常和病毒感染。

血液检查常常会发现白细胞数量减少、血小板减少、肝酶升高等异常情况,尿液检查则可以发现蛋白质和红细胞增多等现象。

3. 影像学检查如果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都不能确定诊断,兽医可能会建议进行X光、超声波和CT 等影像学检查,以观察犬的肝脏情况。

通过这些检查可以发现肝脏大小、形态和血流情况,有助于诊断犬传染性肝炎。

4. 病毒学检查通过血清学检查可以检测犬是否携带犬传染性肝炎病毒抗体,对于明确诊断犬传染性肝炎非常重要。

犬传染性肝炎病毒抗体阳性可以作为诊断依据。

二、治疗方法1. 对症治疗犬传染性肝炎的治疗首先是要针对犬的临床症状进行对症治疗。

对于食欲不振、呕吐和腹泻等症状可通过护肝、抗病毒和润肠等药物进行治疗,及时止血、解除胆碱受阻等。

还需要对犬进行营养支持,确保其正常的营养摄入。

2. 抗病毒治疗犬传染性肝炎的病因是一种特定的病毒所致,因此抗病毒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经过细菌学检查确定病原体后,兽医可以根据犬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以杀灭犬传染性肝炎病毒并减轻犬的症状。

3. 营养支持犬传染性肝炎患犬由于病情较重,常会出现食欲不振和营养不良的情况,因此营养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兽医会根据犬的病情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添加适宜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保证犬的身体有足够的营养供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犬传染性肝炎
犬传染性肝炎(infectious canine hepatitis,ICH)是由犬腺病毒(Canine adenovirus,CAV)引起的犬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为血液循环障碍、肝小叶中心坏死以及肝实质细胞和内皮细胞出现核内包涵体,为全身性感染,尤其是肝脏病理变化显著,故名犬传染性肝炎。

本病最早于1947年由Rubarth发现,所以也叫Rubarth病。

1954年由Cabasso 等首次从患犬体内成功分离到该病毒。

该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发病率达40%~70%,死亡率10%~40%,是养犬业和养狐业危害严重的疾病之一。

我国于1983年发现此病,1984年分离到犬传染性肝炎病毒(A8301),1989年从患脑炎的狐狸中分离到了犬腺病毒I型,也即狐狸脑炎病毒。

【病原】犬传染性肝炎的病原为犬腺病毒,属于腺病毒科(Adenoviridae)哺乳动物腺病毒属(Mastadenovirus)的成员。

核酸为双股DNA。

病毒粒子直径为70~80nm,无囊膜,呈二十面体对称。

DNA包裹于蛋白衣壳内,衣壳由252个壳粒组成,其中240个是六邻粒,另外12个是五邻粒,位于病毒二十面体的12个顶上,五邻粒由基部和从基部向外伸出的纤丝构成,纤丝顶端为直径4nm的球形物,后者是病毒血凝素存在的部位。

犬腺病毒可分为I型和Ⅱ型,犬腺病毒I型引起犬传染性肝炎和狐狸脑炎,还可引起呼吸道病、眼病、慢性肝炎和间质性肾炎;犬腺病毒Ⅱ型只引起呼吸器管疾病,包括喉气管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性肺炎,如代表株Toronto A26/61株。

两者在补体结合、血细胞凝集、中和抗原以及致病性方面都不同,但两者具有70%的基因同源性(Spibeky等,1979),在免疫上能交叉保护。

犬腺病毒I型在4℃、pH为7.5~8.0时能凝集鸡红细胞,在pH为6.5~7.5时能凝集人O型红细胞、豚鼠红细胞和鸡红细胞,这种血凝作用能被特异性抗血清所抑制。

利用这种特性可进行血凝抑制实验。

犬腺病毒II型仅能凝集人O型红细胞。

本病毒易在犬肾细胞和睾丸细胞内增殖,也可在猪、豚鼠和水貂等的肺和肾细胞中不同程度增殖,并出现CPE,主要特征是细胞肿胀变圆,聚集成葡萄串样,也可产生直径l~3um蚀斑。

感染细胞内常有核内包涵体,核内病毒粒子呈晶格状排列。

已感染犬瘟热病毒的细胞,仍可感染和增殖本病毒。

本病毒的抵抗力强大,对乙醚和氯仿有耐受性,在室温下能抵抗75%酒精达24h,苯酚、碘酊及烧碱是常用的有效消毒剂。

在0.2%石炭酸中可存活数天,0.1%甲醛液中经24h可被灭活。

在污染物上能存活10~14d,在冰箱中保存9个月仍有传染性。

在室温下能活存2~3个月,低温条件下50%甘油中可保存数年,冻干可长期保存。

37℃可存活2~9d,60℃3~5min灭活。

【流行病学】犬I型腺病毒除能感染狐和犬外,还能感染狼、貉、山犬、黑熊、负鼠和臭鼬。

Shortidge等人通过血清学调查认为,马、兔、松鼠、刺猬和黑猩猩也是犬腺病毒的敏感动物。

本病毒能实验感染豚鼠,也能使大熊猫发生感染。

人群中抗体阳性率很高(35%),兽医人员更高(49%),而且也能检出补反抗原,但不表现任何临诊症状,由此可知人也隐眭感染本病毒。

病犬和带毒犬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病犬在发病初期,血液含毒较多,随后病毒见于所有分泌物和排泄物中,严重污染环境。

康复犬肾脏中持续带毒,可经尿排毒达6~9个月,成为重要传染源。

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也可经胎盘感染。

呼吸型犬传染性肝炎也可能经飞沫通过呼吸道传播。

外部寄生虫可能也是本病的传播媒介。

本病无明显季节性。

不同品种和年龄的犬均易感,但以1岁以内幼犬的感染率与死亡率最高。

【临诊症状】临诊症状可分为3型,即犬肝炎型、犬呼吸型和狐脑炎,其中以犬肝炎型分布最广。

也有的根据发病轻重分为突然致死型、重症非致死型、轻症型及无临诊症状型。

1.犬肝炎型又称为古典型,由腺病毒I型引起,潜伏期6~9d。

病犬体温升高至40~41℃,持续1d,又降至常温,持续1d,再次升高,呈马鞍型体温曲线。

心跳加强,呼吸加快,步样不灵活,弓背,腹部有压痛,无力,食欲不振,口渴,下痢,呕吐,眼睑、头、颈及腹部皮下发生水肿,扁桃体肿大,黏膜潮红,齿龈、口腔有点状出血。

常有蛋白尿。

白细胞减少到健康时的1/2~2/3,血液凝固时间延长。

一般不发生神经临诊症状,也很少出现黄疸。

病程较犬瘟热短,多在感染后2~12d死亡或康复,幼犬若能耐过48h则多能康复,其病死率为25%~40。

成年犬多能耐过。

在恢复期,病犬往往见角膜混浊(眼色素层炎),1~2d内可迅速发现白色乃至蓝白色的角膜翳(称为肝炎性蓝眼),持续2~3d,不经治疗即可逐渐恢复,不留任何痕迹。

耐过犬可产生坚强免疫力。

2.犬呼吸型主要由腺病毒Ⅱ型引起,在美国和加拿大多见,潜伏期5~6d,发热持续1~3d。

发生粗粝干咳,持续1周左右,严重的发生致死性肺炎。

病犬表现精神委顿,食欲减退呼吸闲难,肌肉震颤,流浆液性或黏脓性鼻涕。

有些病例发生呕吐,粪便变软带黏液。

3.狐脑炎型本病主要见于狐狸和黑熊等野生动物,潜伏期6~7d,常突然发不超过24h。

在出现食欲丧失后很快死产。

有时可见发热、眼球震颤、流鼻液和腹泻。

神经临诊症状包括过度兴奋、痉挛、共济失调、麻痹、瘫痪和昏迷。

发病率有时超过5%,病死率几乎是100%.每年可反复发生,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病理变化】
1.犬肝炎型急性死亡病例,可见腹腔内有血样腹水,遇空气则凝同。

肝肿大,包膜紧张,肝小叶清晰.实质呈黄褐色,并杂有多数暗红色斑点。

胆囊壁由丁高度水肿而显著肥厚,肠系膜有纤维蛋白渗物,并可见体表淋巴结、颈淋巴结和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出血、脾肿大,胸腺点状出血。

组织学变化主要是肝实质呈现不同程度的变忤、坏死,窦状隙内皮细胞核内有富尔根(Feulgen)反应阳性小体,是核内包涵体。

每个核内只有1个。

有包涵体的核,核膜肥厚、浓染,包涵体和核膜之间存在狭小的轮状透明带。

其他脏器的细胞核内也有包涵体。

2.犬呼吸型病理变化主要局限于呼吸道,肺充血和膨胀不全,并常有实变病灶。

肺淋巴结和支气管淋巴结充血或出血。

镜检见有不同程度的肺炎变化,支气管黏膜上皮、肺泡上皮和鼻甲黏膜上皮见有CowdryA型核内包涵体。

3.狐脑炎型刮检见全身各组织、器官,尤其是脑和脊髓均有出血变化。

全身内皮细胞,尤其是血管内皮受损严重,主要表现内皮变性、坏死和出血,脑脊髓和软脑膜血管显袖套现象。

在各器官的内皮细胞特别是血管内皮、脑膜和肝细胞内也可发现核内包涵体。

本型病例神经临诊症状的明冠程度与脑血管受损轻重旱正相关。

【诊断】根据流行病学、临诊表现和病理变化特点,可做出初步诊断,但确诊有赖于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

1.病原学检查生前可采取发热期的血液和尿液,或采取病犬扁桃体棉拭子标本,死后采取有特征性病理变化的组织及腹腔液,用电镜直接检查病犬肝脏中的典型腺病毒粒子,或检查核内包涵体。

还可做病毒分离与鉴定。

2.血清学检查荧光抗体检查扁桃体涂片可提供早期诊断。

采取发病初期和其后14d的双份血清,进行凝集抑制试验。

当抗体升高4倍以上时即可作为现症感染的证明。

此外,补体结合试验、琼脂扩散试验、中和试验和皮内变态反应等亦可用于诊断。

近年来已建立PCR方法,能区分犬腺病毒I型和Ⅱ型,可用于本病的临诊检验。

3.鉴别诊断本病的肝炎型早期临诊症状与犬瘟热、钩端螺旋体病相类似,且有时混合感染,必须注意区别。

【防制】本病无特异性疗法,一般采用输血、输液,注射葡萄糖,予以蛋氨酸、胆碱、胆汁酸盐等对症疗法,以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同时注意饲养卫生管理。

发病早期注射高免血清有较好的疗效。

免疫血清皮下或肌肉注射,免疫犬全血进行静脉注射,血清剂量为每千克体重以2~5ml,全血剂量为每千克体重4~6ml,连用3~4d。

输注葡萄糖、复方生理盐水、维生素C、ATP、辅酶A、氨苄青霉素或林可霉素等药物。

肌注大青叶
注射剂、维生素B
1、维生素B
2
和维生素K。

同时加强护理和饲养管理,饲料中添
加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E。

对CAV一2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同犬副流感,抗菌素可选用林可霉素、先锋霉素、泰妙菌素或利高霉素等。

人工接种疫苗是防制本病的根本方法。

我国当前使用的是犬传染性肝炎与犬瘟热、狂犬病、犬细小病毒病、副流感的五联苗。

幼犬于6~8周龄时进行初次免疫,10~12周龄时进行第二次免疫,13~15周龄时进行第三次免疫。

成年犬每年免疫一次,即可达到有效的免疫目的。

鉴于犬腺病毒弱毒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与稳定的遗传性,包括E3区在内的基因背景已基本查清,国内外正进行以犬腺病毒弱毒株为载体的狂犬病病毒、犬细小病毒以及犬瘟热病毒基因重组疫苗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