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学知识点完整版

合集下载

营养学重点精选全文完整版

营养学重点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人体所需六大类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碳水化物、无机盐、维生素和水换算:1kcal=4.184kJ 1kJ=0.239kcal人体热能消耗:1.基础代谢(basal metabolism)2.食物特殊动力(specific dynamic action,SDA)-食物热效应3.体力、脑力活动4.生长发育基础代谢basal metabolism:指人体在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排除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和精神紧张等因素影响时的能量代谢。

空腹(进食后12-14小时)清醒,静卧0.5h以上,全身肌肉放松避免精神紧张室温保持在20-25 ℃食物特殊动力specific dynamic action, SDA:1.摄食后人体对食物中的营养素进行消化、吸收、代谢转运及储存等,都需要额外消耗能量,这种由摄取食物而引起的能量消耗,称为食物特殊动力。

2.不同食物引起的SDA不同摄入Cho消耗的能量相当于Cho本身产能5-6%。

Pr:30%Fat:4-5%混合食物,SDA相当于基础代谢的10%。

三大生热营养素体内氧化供热能:碳水化物:4kcal/克脂肪:9kcal/克蛋白质:4kcal/克酒精:7kcal/克三大供热营养素供给适宜比例:碳水化合物:55-65% 蛋白质:10-15% 脂肪:20-30%膳食纤维(dietary fibre):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多糖膳食纤维生理功能:1.降低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2.预防胆石形成3.降低血糖:有助于糖尿病的治疗4.预防肥胖5.预防结肠癌、直肠癌6.膳食纤维摄入过多,可造成体内钙、铁、镁、锌的缺乏膳食纤维来源: 1.蔬菜:芹菜、韭菜、豆芽、油菜、小白菜、菠菜、笋类2.水果:富含果胶3.谷类和薯类:粗粮(麦麸、米糠、玉米、小米、糙米)4.豆类碳水化物生理功能:1.供给能量2.构成细胞和组织成分3.保肝解毒4.参与其它营养素的代谢①抗生酮作用(antiketogenesis)②节约蛋白质作用(protein sparing action)必需脂肪酸(essential fatty acid,EFA):为机体生理需要,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称必需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稀酸)必需脂肪酸最好的食物来源是植物油类脂肪的生理功能:1.供给热能2.脂肪组织有维持体温、保护脏器及关节的作用3.提供必需脂肪酸4.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5.促进食欲、增加饱腹感植物固醇可竞争抑制胆固醇的吸收,有降低血胆固醇的作用脂类食物来源:1.脂肪①动物性食物②植物性食物2.胆固醇:广泛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含量高的有动物内脏(脑、肝、肾)、蛋黄、蟹黄、鱼子等3.磷脂:动物的肝、肾、脑、瘦肉、蛋黄、大豆、麦胚、花生供给量:1.脂肪能量占总能量20-30%。

营养学考试必背考点

营养学考试必背考点

营养学考试必背考点
本文档旨在帮助准备营养学考试的学生了解必背考点,以便更好地备考和取得好成绩。

1. 营养学基本概念
- 营养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 营养素的分类和功能
- 必需营养素和非必需营养素
2. 营养素的消化与吸收
- 消化道中的消化过程
- 营养素在小肠中的吸收机制
3. 营养素的代谢与利用
- 营养素的能量产生和利用
- 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途径
4. 营养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 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危害与疾病关联
- 营养素缺乏和缺陷病的相关性
5. 膳食指南和营养评估
- 不同国家的膳食指南和推荐摄入量
- 营养评估方法和指标
6. 特殊人群的营养需求
- 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营养需求
- 孕期和哺乳期妇女的营养要求
7. 膳食补充剂与功能性食品
- 膳食补充剂的定义和分类
- 功能性食品的特点和作用
8. 营养学实验研究方法
- 营养学实验的基本设计和方法
- 营养学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方法
请注意,以上内容只是营养学考试必背考点的概括,具体内容还需根据教材和课程要求进行详细研究和复。

祝您考试顺利!。

(完整版)营养学基础知识

(完整版)营养学基础知识

营养学的基本概念一、营养(nutrition):指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营养物质以满足机体生理需要的生物学过程。

二、营养学:是研究营养规律及其改善措施的科学。

三、营养素: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机体构成成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

(1)宏量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2)微量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

(3)能量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

第一节蛋白质一、蛋白质的功能1、人体组织的构成成分——结构蛋白。

如:骨骼、牙齿——胶原蛋白;指甲——角蛋白2、构成体内各种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功能蛋白。

如:酶——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3、供给能量。

如:1g食物蛋白质在体内产生约16.7kJ的能量二、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一)氨基酸、肽、蛋白质关系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它们是:Ile、Leu、Lys、Met、Phe、Thr、Trp、Val、His、Ala、Arg、Asp、Asn、Glu、Gln、Gly、Pro、Ser、Cys、Thr (二)必需氨基酸概念: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直接获得的氨基酸。

Ile、Leu、Lys、Met、Phe、Thr、Trp、Val、His条件必须氨基酸:Cys、Tyr(可由Met、Phe转化)(三)氨基酸模式和限制氨基酸1、氨基酸模式: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

①以蛋白质中Trp的含量定为1,分别计算出其它必需氨基酸的相应比值,这一系列比值就是该种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

②食物蛋白质氨基酸模式与人体蛋白质氨基酸模式越接近,营养价值也相对越高。

③实验中常以鸡蛋蛋白质作为参考蛋白。

2、限制氨基酸:蛋白质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相对含量较低,导致其它的必需氨基酸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而浪费,这些含量相对较低的必需氨基酸称限制氨基酸。

3、蛋白质互补作用:为了提高植物性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往往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物混合食用,以相互补充必需氨基酸的不足。

(完整版)营养学复习资料

(完整版)营养学复习资料

营养学第一章1、人类健康饮食的最基本法则:均衡营养(考填空)2、均衡营养:营养的平均和平衡,具体包括食物的种类,食物的数量,营养素的比例,摄取食物的时间。

3、平衡是有机结合的整体内,各因素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自然界最基本的法则。

4、营养与健康的关系(简答)【什么是营养;什么是健康;什么叫亚健康;营养与优生(营养不良对优生有什么后果,举三到四个例子)生长发育(什么是生长发育,解释后果),衰老的关系(什么是衰老,一般认为人道45岁以后便进入初老期,65岁之后才算老年期,如果在45岁之前出现两鬓斑白,鼻毛白化,耳聋眼花,……早衰症状……生长发育衰老死亡是人类生命的必然过程,长生不老是不可能的,但是防止过早的衰老是可能的)】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身体虚弱,而是要有健全的身心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一个只有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高度完满状态,才是完全健康的人。

过去认为没有疾病就是健康②亚健康:是健康与疾病的过渡状体,是健康与疾病相互转化的“中介点”。

要预防疾病就必须改善“亚健康”,“亚健康”改善了,也就增进了健康。

③营养:营养机体通过摄取食物。

经过体内的消化,吸收和代谢,利用食物中对身体有益的物质作为构建机体组织器官,满足生理功能和体力活动需要的过程。

④均衡营养健康营养不足【不足(数量、比例)和过剩】疾病(营养缺乏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寿命,生活质量。

⑤营养与优生:(缺失什么导致什么)妊娠期营养不良,新生儿体重较轻,死亡率高。

妊娠期蛋白质摄入不做,会影响胎儿脑发育,成人后脑细胞数量也较正常人少。

妊娠期缺锌,新生儿身材矮小,畸形发生率高。

妊娠期缺乏维生素A可导致流产、畸形、发育迟缓。

妊娠期缺乏叶酸可导致神经管畸形。

吃了被有机汞污染的鱼,可致“水俣病”。

妊娠期缺叶酸会导致神经管畸形(填空)⑥营养与生长(什么影响)●生长:指细胞的繁殖、增大及细胞间质增加,表现为全身各部分各器官、各组织的大小、长度及重量的增加。

营养知识大全

营养知识大全

营养知识大全营养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篇文章将为您介绍一些关于营养方面的知识,帮助您了解如何获得均衡的饮食,提供给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

一、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

它包括简单的单糖和复杂的多糖。

单糖主要存在于水果、蔬菜和蜂蜜中,而多糖则主要存在于米、面、土豆等食物中。

合理的碳水化合物摄入可以提供持久的能量,但过量摄入会导致体重增加和血糖波动。

二、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单位之一,在身体的生长和修复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蛋白质可以通过动物性食物如肉、鱼、乳制品来获取,也可以通过豆类、坚果和全谷物来补充。

合理的蛋白质摄入有助于肌肉的生长和修复,但过量摄入可能会对肾脏造成负担。

三、脂肪脂肪在人体中发挥多种重要功能,例如维持正常的体温和提供脂溶性维生素。

脂肪可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两种。

饱和脂肪酸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而不饱和脂肪酸则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

合理的脂肪摄入可以提供能量和重要的营养素,但过量摄入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四、维生素维生素是人体所需的微量营养素,对人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常见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B、C、D、E和K等。

我们可以通过多样化的饮食来摄入足够的维生素,以满足身体的需求。

维生素的不足可能会导致各种健康问题。

五、矿物质矿物质是人体所需的无机元素,对骨骼、血液和其他生理功能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

常见的矿物质包括钙、铁、镁、锌和钾等。

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食物如奶制品、肉类、豆类和蔬菜来摄入足够的矿物质。

不同的矿物质缺乏可能导致不同的健康问题。

六、纤维素纤维素是一种不被人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但它对于促进消化和预防便秘非常重要。

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包括全谷物、水果和蔬菜。

合理的摄入纤维素可以帮助维持肠道健康和预防慢性疾病。

七、水分水是人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维持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每天摄入足够的水分可以维持水平衡,促进新陈代谢和废物排出。

营养学知识点

营养学知识点

营养学知识点1. 营养素分类- 宏量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是身体的主要能量来源。

- 微量营养素:包括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身体的生长、发育和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2. 碳水化合物- 作用:主要的能量来源,供给大脑和肌肉使用。

- 类型:简单碳水化合物(如糖)和复杂碳水化合物(如淀粉和纤维)。

3. 蛋白质- 作用:身体的构建块,用于细胞修复、生长和免疫系统功能。

- 类型:动物蛋白(如肉类、鸡蛋)和植物蛋白(如豆类、坚果)。

4. 脂肪- 作用:能量储存、维持细胞结构、合成激素和保护内脏。

- 类型:饱和脂肪、单不饱和脂肪和多不饱和脂肪,包括必需的ω-3和ω-6脂肪酸。

5. 维生素- 分类: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C和B群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和K)。

- 作用:促进生化反应、维持身体结构和功能。

6. 矿物质- 常见矿物质:钙、磷、钾、钠、镁、铁、锌、碘等。

- 作用:构成骨骼和牙齿、调节生理功能、参与酶的活性。

7. 水分- 作用:维持体液平衡、调节体温、运输营养素和废物、润滑关节。

- 每日需求:根据气候、活动水平和个人健康状况而定。

8. 能量平衡- 概念:能量摄入与消耗的平衡状态,影响体重和健康状况。

- 计算:通过基础代谢率(BMR)和总能量消耗(TDEE)来估算。

9. 营养缺乏与过量- 缺乏:可导致各种疾病和健康问题,如贫血、佝偻病、坏血病等。

- 过量:过量摄入特定营养素也可能有害,如维生素中毒、脂肪过多等。

10. 饮食指南- 建议:多样化饮食、适量摄入各类营养素、限制加工食品和高糖食品。

- 目标: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维持适宜体重。

11. 营养标签阅读- 重要信息:包括份量、热量、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

- 目的:帮助消费者做出明智的食品选择。

12. 特殊人群营养- 儿童:需要充足的营养支持生长发育。

- 老年人:可能需要关注骨骼健康和蛋白质摄入。

-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需要额外的叶酸和钙等营养素。

营养学知识点整理

营养学知识点整理

营养学知识点整理一、什么是营养学营养学是一门研究食物、营养成分与人体健康和疾病关系的科学。

它旨在通过合理的饮食来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维持健康以及预防和治疗疾病。

简单来说,我们每天吃进嘴里的食物,都在影响着身体的每一个细胞、每一个器官的运作。

而营养学就是要告诉我们,怎样吃才能让身体这部“机器”运转得更好。

二、人体所需的营养素人体需要的营养素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一)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身体的主要能量来源。

它分为简单碳水化合物(如白糖、糖果)和复杂碳水化合物(如全麦面包、糙米)。

简单碳水化合物会迅速提高血糖水平,而复杂碳水化合物则能提供更持久稳定的能量。

(二)蛋白质蛋白质对于身体的构建和修复至关重要。

它由氨基酸组成,我们可以从肉类、鱼类、蛋类、豆类等食物中获取。

(三)脂肪脂肪并非都是坏的,有不饱和脂肪(如橄榄油、鱼油)和饱和脂肪(如动物脂肪)之分。

适量的不饱和脂肪对身体有益,而过多的饱和脂肪则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四)维生素维生素有很多种,比如维生素 C 可以增强免疫力,维生素 D 有助于钙的吸收。

(五)矿物质像钙、铁、锌等矿物质,在维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钙对于骨骼健康必不可少,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

(六)水水是生命之源,它参与了身体的各种代谢过程,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至关重要。

三、饮食的均衡与多样化(一)食物金字塔食物金字塔是一个直观展示各类食物合理摄入量的工具。

底层是谷类食物,往上依次是蔬菜和水果、奶类和豆类、肉类和蛋类、油盐等。

(二)三餐的合理搭配早餐要吃好,提供足够的能量开启一天;午餐要吃饱且营养均衡;晚餐适量,避免过度进食影响消化和睡眠。

(三)多样化的重要性不同的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素,多样化的饮食能够确保我们摄入全面的营养。

四、特殊人群的营养需求(一)儿童与青少年他们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需要充足的蛋白质、钙、铁等营养素,以支持身体和智力的发展。

(完整版)营养学基础知识点

(完整版)营养学基础知识点

一、绪论决定健康四大因素:1.内因:即父母的遗传因素,占15%。

2.外界环境因素:其中社会环境占10%,自然环境占7%,共占17%。

3.医疗条件:占8%。

4.个人生活方式的影响:占60%。

食物与健康一、营养学的基本概念1.食物(食品):①定义: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饮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②食物的作用:..营养功能..感观功能生理调节功能2.营养(nutrition):人体摄取、消化吸收食物,利用食物中营养物质以足机体生理需要的生物学过程。

3.营养学(nutriology):是研究食物营养、人体营养规律,从而指导人合理膳食,预防疾病,提高国民素质的科学。

4.特殊人群营养学:是以营养学为基础,用以指导特殊人群合理膳食,预防疾病的科学。

二、营养学的研究内容及意义5.营养素(nutrients)定义: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是机体构成成分、参与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节的食物中的化学成分。

分类:宏量营养素(macronutrient):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三大能量营养素),需要量相对较大微量营养素(micronutrients ):维生素、矿物质,需要量相对较小其他:水、膳食纤维、植物化学物等..内容:食物营养、人体营养..意义:指导人群合理膳食,预防疾病,提高国民素质量营养素与能量代谢适合中国成年人的BMI范围(kg/m2)≥28 24-27.9 18.5-23.9中国≥30 25-29.9 20-24.9 WHO肥胖超重正常1斤体重有多少能量?1斤体脂=3850千卡(kcal)一般速度跑步15分钟耗能1.95×62kg=120kcal半小时240kcal能量代谢Energy metabolism人类所需能量来自何方?光合作用的产物食物能量的释放和利用能量是无形的,它是以食物为载体。

将食物中的能量营养素加以“处理”,便能使其中的能量释放出来。

能量的表示来自食物的能量..卡路里(calorie)、千卡(kcal) ..焦耳(joule)、千焦(kJ) ..单位换算关系1 kcal=4.18kJ营养素能量系数的研究..每克营养素在体内体内体内氧化释放的能量;..至今,三大营养素能量系数也称做Atwater能量转换系数”Atwater (1844-1907)三大营养素的能量系数..蛋白质(4 Kcal/g)碳水化合物(4 Kcal/g).脂肪(9 Kcal/g)能量系数的应用.计算摄入能量的多少指导食物的选择推荐的能量来源分布..碳水化物(55%-65%)..蛋白质(10%-15%)..脂肪(20%-30%)KFC香辣鸡腿堡营养标识..能量571千卡..脂肪35克(55%)..蛋白质23克(16%)..碳水化合物42克(29%)评价:典型高能量食品;蛋白质供能比例合理,脂肪供能比例远远超过30%,而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例太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1.1营养学的基本概念1.营养(nutrition)指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以维持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良好健康(脑力与体力)等正常生理状态的总过程,即人体摄取并实现营养的过程。

2.营养素(nutrients)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机体构成成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

3.营养学(Nutriology)就是研究人体营养规律、营养与健康的关系以及营养改善措施的一门学科。

食品营养学就是研究食物、营养与人体生长发育及健康的关系;提高食品营养价值的方法;食物资源的开放;是营养学的分支学科。

4.营养价值(Nutritional Value)指食物中营养素及能量满足人体需要的程度。

5.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DRIs)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包括营养素平均需要量、推荐摄入量、适宜摄入量、可耐受最高摄入量等指标。

6.健康与亚健康(health inferior health or sub-heanlth)健康:指生理、心里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状况。

亚健康: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过渡状态,亦称“第三态”。

7.营养素的生理功能①供能②参与机体构成③调节机体生理功能8.宏量营养素与微量营养素①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因为需要量多,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大,称之为宏量营养素。

②矿物质和维生素因需要相对较少,在膳食中所占比重也较少,称为微量营养素。

矿物质中有7种在人体内含量较多,叫做常量元素,有8种在人体内含量较少,称为微量元素。

9.人体需要的营养素①蛋白质protein②脂类lipids③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④矿物质minerals⑤维生素vitamins⑥水water⑦膳食纤维Dietary fiber10.营养不良(malnutrition)亦称营养失调,是指由于一种或几种营养素的缺乏或过剩造成的机体健康异常或疾病状态,包括两种表现即营养缺乏(nutrition deficiency)和营养过剩(over nutrition)。

11.平衡膳食(balanced diet)是指能量及各种营养素能够满足机体每日需要的膳食,且膳食中各种营养素之间比例适宜,有利于人体吸收。

12.合理营养(rational nutrition)是指通过合理的膳食搭配和科学的烹饪加工,能向机体提供足够数量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并保持各营养素之间的数量平衡,以满足人体的生理需要,保持人体健康的营养。

核心:营养素要“全面、平衡、适度”13.为什么要合理营养?答:营养失衡,过度或不足都会给健康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

如饮食无度、营养过剩可导致:肥胖病、糖尿病、胆石症、高血压及其它心血管疾病,还可成为某些肿瘤和多种疾病的诱因,严重影响健康。

而营养缺乏所产生的影响更为复杂、严重而深刻涉及优生优育、劳动能力、免疫功能、预期寿命等各个方面。

营养状况可决定人体的机能状态,关系到脑力、体力劳动能力、竞技状态和运动成绩。

营养不良使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易感疾病,且病程迁延。

第二章食物的消化与吸收2.1人体的消化系统1.消化:食物通过消化器管的运动和消化液的作用被分解为可吸收成分的过程,即食物在消化道内进行分解的过程。

2.吸收:食物的可吸收成分透过消化管壁的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

不被吸收的残渣则由消化道末端排出体外。

2.1.1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1.消化道:一条长而盘曲的肌性管道。

据位置、形态、功能不同可分为: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及肛门等。

消化道中除咽、食管上端和肛门的肌肉是骨骼肌外,其余均由平滑肌组成。

特点:1)兴奋性低,收缩缓慢;2)富于伸展性,最长时可为原来长度的2-3 倍,如胃可容几倍于自己初始体积的食物;3)有一定紧张性,各部分如胃、肠等能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位置。

肌肉的各部分收缩均是在紧张性的基础上发生的;4)进行节律性运动;5)对化学、温度和机械牵张刺激较敏感,对内容物等的各种刺激引起的内容物推进或排空有重要意义。

2.消化腺:大消化腺:大唾液腺、肝和胰腺,是体内主要的消化腺;小消化腺:位于消化管壁内,如食管腺、胃腺和肠腺等。

消化腺都有导管与消化道相通,使分泌的消化液能流入消化道。

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由水、无机盐和少量有机物组成,其中最重要的成分是具有蛋白质性质的消化酶。

2.2食物的消化1.机械性消化:靠消化道的运动把大块食物磨碎叫机械性消化或物理性消化。

2.化学性消化:通过消化液及消化酶的作用把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叫化学性消化。

2.2.1各种消化液的成分及作用Ⅰ唾液①成分:pH6.6-7.1,其中水分约占99%,有机物主要为黏液蛋白,还有唾液淀粉酶和少量无机盐(Na+、K+、Ca 2+、Cl-、HCO3-及微量CNS-),另有少量气体如N2、O2和CO2等。

正常人日分泌唾液1-1.5L。

②作用:湿润与溶解食物并刺激味蕾引起味觉;清洁和保护口腔的作用;唾液淀粉酶可使淀粉水解成麦芽糖,对食物进行化学性消化。

Ⅱ胃液①成分:主要是水、HCl、Na+、K+等无机物,以及胃酸、胃蛋白酶、粘蛋白、内因子等有机物。

纯净胃液是一种无色透明的酸性液体(pH0.9-1.5)。

②作用:Ⅰ胃酸:激活胃蛋白酶原,胃酸进入小肠后能刺激胰液和小肠液的分泌,并引起胆囊收缩排出胆汁。

胃酸造成的酸性环境有助于小肠对Fe 2+、Ca 2+的吸收。

Ⅱ胃蛋白酶:主细胞分泌出来时为无活性的蛋白酶原,在HCl 作用下被激活(最适pH2),是胃液中的主要消化酶。

能将Pro .进行初步水解。

Ⅲ黏液:胃黏膜表面的上皮细胞和胃腺中的黏液细胞分泌。

主成分是糖蛋白,其次为粘多糖等大分子。

可中和HCl和减弱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故可保护胃黏膜,使其免于受到HCl 和蛋白酶的消化作用。

同时,黏液还有润滑作用,可减少胃内容物对胃壁的机械损伤,对胃有保护作用。

Ⅳ“内因子”:是分子量为53000 的一种糖蛋白,与VitB12 结合并促进其吸收。

Ⅲ胆汁①成分:胆盐、胆色素、磷脂、胆固醇及粘蛋白等,无机物除水外,有Na+、K+、Ca 2+、HCO3-。

胆汁pH7.4 左右。

一般认为胆汁中不含消化酶。

②作用:实现其消化机能,对脂肪的消化吸收具有重要意义。

Ⅳ胰液①成分:无色无臭的碱性液体,pH7.8-8.4。

主成分有NaHCO3 和各种消化酶。

②作用:对食物的消化有重要作用。

胰液含大量NaHCO3 能中和由胃进入小肠的盐酸,使肠内保持弱碱性环境,以利肠内消化酶的作用。

Ⅴ小肠液①成分:pH7.8 呈弱碱性。

成人分泌1-3L/d。

小肠中除含多种粘蛋白、肠激酶外,还含多种消化酶,此外还常混有脱落的上皮细胞、白细胞和微生物等。

②作用:进一步分解肽类、二糖和脂类使其成为可被吸收的物质。

如蔗糖酶分解蔗糖;麦芽糖酶分解麦芽糖;乳糖酶分解乳糖。

Ⅵ大肠液①成分:分泌少量碱性液体,pH8.3-8.4,主成分为黏液蛋白,保护黏膜和润滑粪便。

②作用:含酶很少,没有明显的消化作用。

大肠内容物主要受细菌的分解作用。

细菌所含的酶能使食物残渣与植物纤维素分解。

对糖类和脂肪进行发酵式分解,蛋白质进行腐败式分解。

正常情况下,机体一方面通过肝脏对这些毒物进行解毒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大肠将这些毒物排出体外。

大肠内细菌还能合成少量VitK 和某些VitB 族。

其中一部分可被人体吸收,对机体的营养和凝血有一定生理意义。

2.2.2.各类食物的消化Ⅰ糖类的消化正常人膳食糖类主要来源为淀粉,存在于所有谷类食物中,其次为蔗糖及牛奶中的乳糖。

食物中糖类经消化道各种酶作用水解成单糖后才被吸收。

消化过程如下:Ⅱ脂肪的消化ⅢPro 的消化2.3营养物质的吸收消化道内的吸收是指消化道内的物质,包括水分、盐类及食物的消化产物透过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

2.3.1小肠是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①口腔:无吸收②胃:酒精、少量水分③小肠(十二指肠和空肠):糖、蛋白质、脂肪的分解产物④回肠:胆盐、维生素B12⑤大肠:水分、无机盐小肠有利吸收的条件①具有巨大的吸收面积;②含有多种消化酶,使食物被充分消化成小分子的物质;③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长;④绒毛运动可加速血液和淋巴液的流动,促进吸收。

2.3.2吸收原理Ⅰ被动转运:包括滤过、扩散和渗透等作用。

Ⅱ主动转运Ⅲ胞饮作用:一种通过细胞膜的内陷将物质摄取到细胞内的过程。

可使细胞吸收某些完整的脂类和蛋白质。

也是新生儿从初乳中吸收抗体的方式。

这种未经消化的蛋白进入体内可能是某些人食物过敏的原因。

2.3.3营养物质的吸收Ⅰ糖的吸收Ⅱ蛋白质的吸收Ⅲ脂肪的吸收须有胆盐参与,吸收部位:1.长链脂肪酸及甘油酯-淋巴途径2.中、短链甘油三酯水解产物-血液途径Ⅳ水的吸收各种溶质,特别是NaCl主动吸收所产生的渗透压梯度,是吸收的主要动力。

Ⅴ无机盐的吸收①钠的吸收②Cl-、HCO3-的吸收ⅠCl----被动扩散→血液②HCO3-----与H+结合→CO2③铁的吸收④钙的吸收Ⅵ维生素的吸收大部分在小肠上段被吸收,VitB12在回肠末端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部位2.4代谢物质的排泄排泄就是指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代谢终产物以及多余的水分和进入体内的各种异物,由排泄器官向体外输送的生理过程。

机体的排泄器官主要是肾,其次是肺、皮肤、肝和肠。

肾脏以尿的形式排出多种代谢终产物和某种异物,如尿素、尿酸、肌酐、马尿酸、水及进入体内的药物等。

肺借助呼气排出CO2 和少量水,以及一些挥发性物质。

皮肤依靠汗腺分泌,排出一部分水和少量的尿素与盐类。

肠和肝把胆色素和无机盐排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

在这些器官中,由肾脏排出的代谢终产物不仅种类多,数量大,而且肾脏还可根据机体情况调节尿的质和量,因而肾脏的泌尿作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4.1肾单位人两侧肾脏有170-240 万个肾单位,每个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

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

肾小管则由近球小管、髓袢和远球小管三部分组成2.4.2尿液的生成肾脏生成尿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过程:①肾小球的滤过作用②肾小管的重吸收、分泌和排泄作用Ⅰ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成分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余的物质都能透过肾小球的膜进入肾小囊囊腔,这种滤过液称原尿。

原尿中含有血浆中各种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Ca、P、K、Cl、尿素、尿酸等,含量与血浆中的含量接近。

Ⅱ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分泌和排泄作用:原尿生成后沿肾小管流入集合管,再汇入肾盂。

在此过程中,原尿中的绝大部分水和有用物质将全部或部分被管壁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组织间液,再重返血液。

管壁上皮细胞对大多数营养素的重吸收是主动转运过程,存在饱和性,如原尿中某种营养素含量过高,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尿液中就会出现这种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