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场与传输理论B基本概念

合集下载

电磁场与电磁波的理论与应用

电磁场与电磁波的理论与应用

电磁场与电磁波的理论与应用电磁场与电磁波是电磁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在现代科技与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

本文将围绕电磁场与电磁波的理论基础展开讨论,并探索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1. 电磁场的理论基础电磁场是由带电粒子周围的电荷所形成的一种物理场。

根据电场与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可以推导出麦克斯韦方程组,这是电磁场理论的基础。

麦克斯韦方程组包括四个方程式,分别是:高斯定律、高斯磁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安培环路定理。

这些方程式描述了电荷的分布、电流的产生和磁场的形成,从而揭示了电磁场的本质。

2. 电磁波的理论基础电磁波是指由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波动现象。

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组的推导,我们可以得到有关电磁波的方程式,即麦克斯韦方程的波动解。

其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即300,000km/s。

根据频率和波长的不同,电磁波可以分为射线、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不同类型。

3. 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应用电磁场与电磁波的理论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人类的生活与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3.1 通信领域电磁波在通信领域起着关键作用。

无线电通信、手机通讯、卫星通信等都依赖于电磁波的传输和接收。

通过合理的调制和解调信号,我们可以实现远距离的信息传递。

3.2 医学领域医学成像技术如X射线、磁共振成像(MRI)和超声波等都利用了电磁波在物质中的相互作用特性。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为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提供了可能。

3.3 物理学研究电磁场与电磁波在物理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例如,研究电磁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可以揭示光的性质;通过电磁场的分析,可以研究电磁波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规律。

这些研究对于理解自然界和推动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4 能源领域电磁场与电磁波在能源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太阳能板利用光的电磁辐射转化为电能,而微波炉则是利用微波的电磁波来产生加热效果。

这些应用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还为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做出了贡献。

电磁场与传输理论A-8均匀传输线中的导行电磁波

电磁场与传输理论A-8均匀传输线中的导行电磁波

8-17
《电磁场与传输理论A》
第8章 均匀传输线中的导行电磁波
8.1 均匀传输线中导行电磁波的传播模式
8.1.2 均匀传输线中的高次模——TE模和TM模 传输线高次模的传输线方程——麦克斯韦方程+矢量恒等式 均匀无耗传输线上TE模的基本方程
——待定的实常数
8-18
《电磁场与传输理论A》
第8章 均匀传输线中的导行电磁波
第8章 均匀传输线中的导行电磁波
第8章 均匀传输线的导行电磁波
基本要求
♥ 了解传输线以及传输线理论的基本概念; ♥ 掌握传输线方程及其解的基本形式; ♥ 掌握电压、电流、输入阻抗和反射系数的基本概念 和计算; ♥ 掌握简单形式的传输线的分析; ♥ 了解行波、驻波、匹配、驻波比等基本概念。
8-2
《电磁场与传输理论A》
分布和磁场分布
8-10
《电磁场与传输理论A》
第8章 均匀传输线中的导行电磁波
8.1 均匀传输线中导行电磁波的传播模式
8.1.1 均匀传输线中的主模——TEM模 同轴线的TEM模的电磁场分布与等效电压和等效电流
8-11
《电磁场与传输理论A》
第8章 均匀传输线中的导行电磁波
8.1 均匀传输线中导行电磁波的传播模式
均匀输线中TEM模的等效电压和等效电流的定义
8-13
《电磁场与传输理论A》
第8章 均匀传输线中的导行电磁波
8.1 均匀传输线中导行电磁波的传播模式
8.1.1 均匀传输线中的主模——TEM模 TEM模的传输线方程 ——等效电压和等效电流满足的方程 (8.1.19) (8.1.20) ★ 式(8.1.19)和(8.1.20)表示的是均匀无耗传输线的基本 方程,我们也可以讨论有损耗传输线的传输线方程,只是 过程比较复杂。 ★ 此传输线方程是由麦克斯韦方程(“场” 的方法)得到 的,它与下一节利用分布参数电路(“路” 的方法)得 到的是同样的。

电磁场百科全书

电磁场百科全书

电磁场百科全书在电磁学里,电磁场(electromagnetic field)是因带电粒子的运动而产生的一种物理场。

处于电磁场的带电粒子会感受到电磁场的作用力。

电磁场与带电粒子(电荷或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用麦克斯韦方程组和洛伦兹力定律来描述。

电磁场可以被视为电场和磁场的连结。

追根究底,电场是由电荷产生的,磁场是由移动的电荷(电流)产生的。

对于耦合的电场和磁场,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场会随着含时磁场而改变;又根据麦克斯韦-安培方程,磁场会随着含时电场而改变。

这样,形成了传播于空间的电磁波,又称光波。

无线电波或红外线是较低频率的电磁波;紫外光或 X-射线是较高频率的电磁波。

电磁场涉及的基本相互作用是电磁相互作用。

这是大自然的四个基本作用之一。

其它三个是引力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

电磁场倚靠电磁波传播于空间。

从经典角度,电磁场可以被视为一种连续平滑的场,以类波动的方式传播。

从量子力学角度,电磁场是量子化的,是由许多个单独粒子构成的。

目录 [隐藏]1 概念2 电磁场的结构2.1 连续结构2.2 离散结构3 电磁场动力学4 电磁场是一个反馈回路5 数学理论6 电磁场性质6.1 光波是一种电磁辐射7 健康与安全8 参阅9 参考文献10 外部链接[编辑] 概念静止的电荷会产生静电场;静止的磁偶极子会产生静磁场。

运动的电荷形成电流,会产生电场和磁场。

电场和磁场统称为电磁场。

电磁场对电荷产生力,以此可以检测电磁场的存在。

电荷、电流与电磁场的关系由麦克斯韦方程组决定。

麦克斯韦方程共有四条,是一组偏微分方程,其未知量是电场(E)、磁场(B)、位移电流(D)、辅助磁量(H)。

其中包括这些未知量对时间和空间的偏导数。

给定了源(电荷与电流)和边界条件(电场与磁场在边界上的值),可以用数值方法求解麦克斯韦方程,从而得到电场和磁场在不同时刻和位置的值。

这一过程称为电磁场数值计算,或者计算电磁学(英语:computational electromagnetics),在电子工程尤其是微波与天线工程中有重要地位。

高等电磁理论-基本电磁理论

高等电磁理论-基本电磁理论

卫星导航系统
卫星导航原理
卫星导航系统通过接收来自卫星的信号来确定接收设备的 位置。高等电磁理论在卫星导航原理、信号处理和误差修 正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
导航精度提升
为了提高卫星导航的定位精度和稳定性,需要进行深入研 究和系统优化。高等电磁理论为导航精度提升提供了重要 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多系统兼容与互操作
天线辐射原理
01
02
03
偶极子天线
是最简单的天线结构,由 两个相反的电荷或电流源 组成,能够向空间辐射电 磁波。
磁偶极子天线
由长直导线绕成线圈构成, 其辐射场呈现环状结构。
电偶极子天线
由两个相距很近的等量异 号点电荷组成,其辐射场 呈现向外的发散状。
电磁散射原理
散射系数
散射相移
描述散射场强度的物理量,与散射体 的形状、大小、介电常数等有关。
电磁场具有物质性,可以与物质 相互作用,产生力的作用和能量
的传递。
电磁场具有波动性,其传播方式 为电磁波,包括无线电波、可见 光、不可见光(紫外线和红外线)
等。
麦克斯韦方程组
麦克斯韦方程组是描述电磁场运动和变化的数学 模型,由四个基本方程构成。
方程组揭示了电场和磁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 它们与电荷和电流密度的关系。
麦克斯韦方程组是经典电磁理论的基石,是研究 电磁波传播、辐射和吸收等问题的基本工具。
电磁波的传播特性
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时,会受 到介质的影响,其传播速度、 波长和频率会发生变化。
电磁波的传播方向与电场和磁 场的振动方向相互垂直,符合 横波的特征。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性 质有关,不同的介质对不同频 率的电磁波有不同的折射率和 吸收系数。

传输线理论

传输线理论

传输线理论传输线理论是电磁场理论的一个分支,是电磁能量从一点被传输到另一点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重要理论基础。

在微波技术应用日益普及的今天,传输线理论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本文重点介绍传输线理论的基本概念、分类以及应用,并且结合实例进行论述,分析传输线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传输线理论的基本概念传输线理论主要研究的是介质中的电磁辐射,即电磁能量在电磁介质中传播和分布的过程。

它主要包括电磁辐射在几何形式上的观察,以及电磁能量在传输过程中的放射衰减和折射等问题。

传输线理论最常见的应用就是传输线模型,这是由于它可以有效地模拟在真实环境中电磁能量传播的过程。

传输线模型是建立在电磁介质的假定和电磁场的理论基础上的,它们可以计算和预测电磁场在真实环境中的变化。

传输线理论的分类传输线理论可以根据其应用的电磁传播介质以及传导介质的性质来分类。

根据介质的性质,可以分为空气传输线理论、水平传输线理论和垂直传输线理论。

空气传输线理论是指在空气中传输电磁能量的理论,这种方法通常用于汽车、开关、网络线等相关系统。

水平传输线理论是指在水平或者正交介质中传输电磁能量的理论,这种方法比较常用于平面波传播系统。

垂直传输线理论是指在垂直介质中传输电磁能量的理论,这种方法一般用于地下电缆传输系统。

传输线理论的应用传输线理论在高频、微波技术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它可以预测和控制电磁辐射在传播过程中的折射率,从而控制电磁辐射的传播范围。

此外,传输线理论还能够模拟各种电磁介质系统,从而更好地预测电磁辐射的分布和传播过程。

例如,传输线理论可以用于推算微波炉或者无线网络的辐射强度,以评估辐射的安全性。

传输线理论也可以用来表示和模拟对电磁环境的影响,帮助制定和实施保护措施。

结论传输线理论是电磁场理论的一个分支,是电磁能量从一点被传输到另一点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重要理论基础。

传输线理论可以根据传输介质特性分类,应用在高频、微波技术等领域,可以预测和控制电磁辐射在传播过程中的折射率,解决实际工程中的电磁相关问题,并且更好地实现电磁介质系统的传输。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件7.4传输线理论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件7.4传输线理论
当信号频率很高时,其波长很短,
如 f = 300MHz时,l=1m, f = 3GHz时,l=0.1m
l
场和等效电压的相位变化2p的相应距离为一个波长。 而传输线的长度一般都在几米甚至是几十米之长。 因此在传输线上的等效电压和等效电流是沿线变化的。 ——→与低频状态完全不同。
传输线理论 长线理论
传输线是以TEM导模方式传 输电磁波能量。
W
ln d
d
2.传输线方程
传输线方程是研究传输线上电压、电流的变化规律及 其相互关系的方程。
1)一般传输方程
传输线上的电压和电流是 距离和时间的函数, 则线元 Dz<<l上电压和电流的差为
v(z z,t) v(z,t) v(z,t) z z
i(z z,t) i(z,t) i(z,t) z z
Dz传输线上的等效电路
ez , ez 分别表示向+z和-z方向传播的波。
用双曲函数来表示
V (d ) V0chd Z 0 I 0 shd
I (d)
V0 Z0
shd
I 0chd
写成矩阵形式:
V (d)
I
(d )
chd
shd
Z0
Z 0 shd chd
V0
I
0
③信号源和负载条件解
第二章 传输线理论
已知
v(z Dz,t) v(z,t) v(z,t) Dz z
应用基尔霍夫定律:
i(z Dz,t) i(z,t) i(z,t) Dz z
第二章 传输线理论
L上: v L di ,C上: i C dv
dt
dt
v(z,t) z
z i(z,t) z
z
Rl z i(z,t) Gl z v(z,t)

《电磁场理论》课件

《电磁场理论》课件
《电磁场理论》PPT课件
探索电磁场的奇妙世界。从电磁场的基本概念出发,深入了解麦克斯韦方程 组的原理,并探究电场和磁场的相互作用。
电磁场的基本概念
1 电磁场的定义
介绍电磁场的基本概念和特性,包括电场和磁场的形成和作用。
2 电磁场的方程
了解麦克斯韦方程组,掌握其含义并探索其丰富的物理意义。
3 场强和场线
电场和磁场的相互作用
洛伦兹力
探讨洛伦兹力的作用机制和应用,以及电磁场与带电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电磁感应
解释电磁感应的原理和应用,研究磁场变化对电流和电动势的影响。
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电磁波的产生
深入了解电磁波的产生机制,探究电场和磁场的交 替在空间中的传播特性,包括传播速度、 衰减和反射等现象。
深入了解电磁感应在电动机、变压器等
电磁波的应用
2
设备中的应用原理和工作机制。
探索电磁波在通信、遥感和医学等领域
的广泛应用和前沿技术。
3
磁共振成像
介绍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探 究其在医学和科研领域的重要性。
总结和展望
总结电磁场理论的核心概念和主要内容,并展望未来电磁场理论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解释电磁场强度的概念和场线的作用,以及如何分析和表示电磁场的分布情况。
麦克斯韦方程组的介绍
1
高斯定律
详细阐述高斯定律的原理和应用,探讨电场和磁场的产生和分布规律。
2
法拉第定律
深入理解法拉第定律,包括电磁感应的原理、电动势的产生和磁场变化的影响。
3
安培定律
解释安培定律的含义和应用,了解电流和磁场的相互作用及其影响。
电磁场的能量和动量
1 能量守恒定律
探究电磁场能量的来源和 转化,以及能量守恒定律 在电磁场中的应用。

电磁场理论中的能量分布与传输研究

电磁场理论中的能量分布与传输研究

电磁场理论中的能量分布与传输研究引言:电磁场理论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电磁场的性质和行为对于理解和应用电磁现象至关重要。

其中,能量分布与传输是电磁场理论中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探讨电磁场中能量的分布和传输方式,以及相关研究的进展和应用。

一、电磁场中的能量分布电磁场中的能量分布是指电磁场中能量的分布情况。

在电磁场中,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并在空间中分布。

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组,电磁场的能量密度与电场和磁场强度有关。

能量密度的大小取决于电场和磁场的强度大小和方向。

在电磁波传播过程中,能量密度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小,符合能量守恒定律。

二、电磁场中的能量传输电磁场中的能量传输是指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的过程。

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的能量传播形式。

电磁波的传输是通过电磁场中的相互作用实现的。

在电磁波传输过程中,电场和磁场的变化相互影响,形成电磁波的传播。

电磁波的传输速度是光速,即299,792,458米每秒,这是由电磁场的性质决定的。

三、电磁场能量分布与传输的研究进展近年来,电磁场能量分布与传输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

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和理论模拟,深入探索了电磁场能量分布和传输的规律。

例如,研究人员发现,在电磁场中存在着能量聚焦现象,即能量在某些区域集中分布。

这一发现对于光学聚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应用于显微镜、激光切割等领域。

另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了电磁场中的能量传输方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电磁波传输。

他们通过设计新颖的结构和材料,实现了电磁场中的能量传输的调控和控制。

例如,通过制造纳米结构,可以实现电磁场中的局域化能量传输,这为纳米光子学和纳米电子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四、电磁场能量分布与传输的应用电磁场能量分布与传输的研究不仅仅是理论探索,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在能源领域,研究人员通过电磁场能量分布与传输的研究,开发出了新型的太阳能电池和热能转换装置,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此外,在通信领域,电磁场能量分布与传输的研究也有重要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磁场与传输理论B基本概念
1.1什么是右手法则或右手螺旋法则?
1.2标量函数的梯度的定义是什么?物理意义是什么?
1.3什么是通量?什么是环量?
1.4矢量函数的散度的定义是什么?物理意义是什么?
1.5矢量函数的旋度的定义是什么?物理意义是什么?
1.6什么是拉普拉斯算子?
1.7直角坐标系中梯度、散度、旋度和拉普拉斯算子在的表示式是怎样的?
1.8三个重要的矢量恒等式是怎样的?
1.9什么是无源场?什么是无旋场?
1.10在无限大空间中是否存在既无源又无旋的场?为什么?
2.1什么是自由空间?什么是线性各向同性的电介质?什么是线性各向同性的磁介质?什
么是微分形式欧姆定律?
2.2电磁学的三大基本实验定律是哪三个?
2.3穿过任一高斯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与该闭合曲面所包围的哪些电荷有关?穿过任一高斯
面的电位移通量与该闭合曲面所包围的哪些电荷有关?高斯面上的场矢量与高斯面外的电荷是否有关?为什么?
2.4磁场强度沿任一闭合回路的环量与哪些电流有关?磁感应强度沿任一闭合回路的环量
与哪些电流有关?闭合回路上的磁场强度与闭合回路以外的电流是否有关?为什么?
2.5什么是位移电流?什么是位移电流密度?
2.6什么是电磁场的边界条件?他们是如何得到的?在不同媒质分界面上,永远是连续的
是电磁场的哪些分量?电磁场的哪些分量当不存在传导面电流和自由面电荷时是连续的?
2.7边界条件有哪三种常用形式?他们有什么特点?什么是理想介质?什么是理想导体?
3.1静电场是无源场还是无旋场?
3.2静电场边界条件有哪两种常用形式?他们有什么特点?
3.3什么是静电场折射定律?
3.4静电场中任一点的电位是否是唯一的?电场强度是否是唯一的?
3.5什么是等位面?电场强度矢量与等位面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3.6什么是电位的泊松方程和拉普拉斯方程?什么是电场强度的泊松方程和拉普拉斯方
程?
3.7静电场的能量和能量密度是如何计算的?
3.8导体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与导体的电位和所带的电量是否有关?
3.9什么是电容器?电容器的电容是如何定义的?电容器的电容与其电场储能有什么关
系?
3.10静电场的边值问题可以分为哪三类?
3.11什么是直接积分法?什么情况下可以采用直接积分法?直接积分法的基本步骤是什
么?
3.12直角坐标系中一维电位分布的拉普拉斯方程的通解是怎样的?电荷均匀分布和线性分
布区域电位的通解各是怎样的?
3.13什么是分离变量法?什么是分离常数?什么是分离方程?
3.14直角坐标系中的分离常数有哪几个?直角坐标系中的分离方程是怎样的?
3.15直角坐标系中的分离方程的通解与分离常数有什么关系?
3.16直角坐标系中分离变量法的的两种常见的二维问题是指什么情况?
3.17什么是直角坐标系中分离变量法的基本问题?
3.18如何根据基本问题的边界条件选取通解的具体形式?
3.19什么是镜像法?什么是镜像电荷?如何确定镜像电荷?
3.20点电荷关于无限大导体平面的镜像电荷是如何确定的?此时导体表面的感应电荷有什
么特点?
3.21两个无限大相交理想导体平面之间的夹角满足什么条件才能采用镜像法?镜像电荷的
数目与夹角有什么关系?
3.22接地导体球外的点电荷的镜像电荷是如何确定的?导体表面的感应电荷有什么特点?
3.23接地导体球内的点电荷的镜像电荷是如何确定的?导体表面的感应电荷有什么特点?
4.1恒定电场是无源场还是无旋场?
4.2线性和各向同性的均匀媒质中是否存在体电荷?
4.3什么是静电比拟法?它有什么用处?电容器的漏电导与电容的对应关系是怎样的?4.4恒定磁场是无源场还是无旋场?
4.5什么是恒定磁场折射定律?
4.6什么是库仑条件或库仑规范?
4.7什么是恒定磁场矢量磁位的泊松方程和拉普拉斯方程?
4.8恒定磁场的能量和能量密度是如何计算的?
5.1什么是时谐电磁场?什么是时谐电磁场的复振幅和复振幅矢量?
5.2时谐电磁场的基本方程(基本方程的复数形式)是怎样的?
5.3时谐电磁场的结构方程(结构方程的复数形式)是怎样的?
5.4时谐电磁场的边界条件(边界条件的复数形式)是怎样的?
5.5时谐电磁场边界条件有哪三种常用形式?他们有什么特点?
5.6理想导体表面的面电流密度等于时谐电磁场的什么分量?理想导体表面面电荷密度等
于时谐电磁场的什么分量?
5.7什么是导电媒质的复介电常数?什么是导电媒质的损耗角正切?
5.8矢量磁位和标量电位是如何定义?什么是洛伦兹条件或洛伦兹规范?
5.9矢量磁位和标量电位满足齐次达兰贝尔方程和亥姆霍兹方程是怎样的?
5.10什么情况下矢量磁位和标量电位满足齐次达兰贝尔方程和亥姆霍兹方程?
5.11什么情况下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满足齐次达兰贝尔方程和亥姆霍兹方程?
5.12什么是滞后位?什么是超前位?为什么在无限大自由空间中只有滞后位?
5.13矢量磁位和标量电位的滞后位是怎样的?
5.14瞬时坡印廷矢量是如何定义的?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它有什么特性?
5.15什么是瞬时坡印廷定理的微分形式和积分形式?瞬时坡印廷定理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5.16复坡印廷矢量是如何定义的?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5.17什么是平均坡印廷矢量?它与瞬时坡印廷矢量和复坡印廷矢量有什么关系?
5.18天线的作用是什么?天线有哪些类型?什么是电基本振子?
5.19什么是线天线?什么是对称天线?什么是半波天线?
5.20什么是近区场?什么是远区场?
5.21电基本振子的近区场有什么特性?
5.22点基本振子的远区场有什么特性?
6.1什么是平面波?什么是柱面波?什么是球面波?
6.2什么是均匀平面波?什么是非均匀平面波?
6.3什么是均匀球面波?什么是非均匀球面波?
6.4什么是横电磁波(TEM波)、横电波(TE波)和横磁波(TM波)?
6.5均匀平面波的传播特性有哪些?
6.6均匀平面波的传播参数有哪些?
6.7什么是均匀平面波的极化?均匀平面波的极化有什么特点?
6.8什么是线极化?什么是圆极化?什么是椭圆极化?
6.9什么是右旋圆极化波?什么是左旋圆极化波?
6.10什么是传播矢量?沿任意方向传播的均匀平面波的电磁场的一般形式是怎样的?
6.11什么是传播常数?什么是衰减常数?什么是相位常数?
6.12导电媒质中传播的均匀平面波具有什么特点?
6.13什么是弱导电媒质(低损耗媒质)?什么是良导体(强损耗媒质)?
6.14什么是趋肤效应?什么是趋肤深度(透入深度)?
6.15什么是表面阻抗?什么是表面电阻?什么是表面电抗?
6.16什么是入射波、反射波、透射波和折射波?
6.17什么是垂直入射?什么是斜入射?
6.18什么是入射面?什么是反射系数?什么是透射系数(折射系数)?
6.19垂直入射的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有什么关系?
6.20垂直入射到理想导体表面时合成电磁场的振幅分布是怎样的?
6.21什么是反射定律?什么是折射定律?
6.22什么是驻波比?什么是波腹?什么是波节?什么是行波?什么是驻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