秤的发展史PPT课件
杆秤的发展历史

杆秤的发展历史杆秤,也被称为悬臂秤或悬臂天平,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重量的工具。
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经过了数千年的演变和改进。
本文将详细介绍杆秤的发展历史,从古代到现代,展示了这一测量工具的进步和演变。
1. 古代杆秤最早的杆秤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的古埃及文明。
这些早期的杆秤由一根悬臂杆和一个悬挂物组成,用于测量物体的重量。
古埃及人使用这些杆秤来进行贸易和商业交易,确保公平和准确的交易。
2. 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的杆秤在古希腊和罗马时期,杆秤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和发展。
这些文明国家的工匠们改良了杆秤的设计,使其更加精确和可靠。
他们使用了更坚固的材料,如铁和铜,来制作杆秤的悬臂杆和悬挂物。
古希腊和罗马人广泛使用杆秤来测量物体的重量,包括货物、粮食和金属。
3. 中世纪的杆秤在中世纪,杆秤的设计和制造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
工匠们开始使用更精确的测量方法和材料,如铁和黄铜。
他们还增加了一些刻度和标记,使杆秤更易于读数和使用。
这些改进使得杆秤在商业和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4. 工业革命时期的杆秤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杆秤的设计和制造技术发生了重大变革。
工业化生产使得制造杆秤的成本大大降低,使其更加普及和可负担。
工匠们开始使用更先进的材料和技术,如钢铁和机械制造,来制造更准确和可靠的杆秤。
这些改进使得杆秤在工业生产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测量原材料的重量和监控产品的质量。
5. 现代杆秤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杆秤已经越来越精确和高效。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得杆秤能够自动记录和计算测量结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现代杆秤还具有更多的功能和特性,如内置的传感器和自动校准功能,使其更加智能和便捷。
现代杆秤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商业、工业、医疗和科学研究等。
总结:杆秤作为一种测量工具,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和改进。
从古代文明到现代科技,杆秤的设计和制造技术不断进步,使其更加精确、可靠和高效。
杆秤在商业、工业和科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帮助人们进行准确的测量和计量。
衡器基础知识培训

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当杠杆平衡时,作用于杠杆上的力对支点 的合力矩等于0。其平衡方程式为
mgLa=m1gLb 由于杠杆两端重力加速度g相等,故式上式可写成
m=mo
由此得到被称物体的质量。
3.2弹性组件变形原理
弹性组件变形原理的理论依据是虎克定律,即在弹性限度内,弹性 物体的变形量与产生此变形量的外力成正比。
4、衡器称重原理及方法
大多数衡器均采用力学原理制成,如杠杆原理、弹性原理、液压 原理等。除此之外,还可应用各种物理现象的压电效应、电磁效应 来测量物体的质量,还有利用射线衰减效应制造的核子皮带秤等。
3.1 杠杆原理
绝大多数的机械式衡器都是根据杠杆原理制成的。如图所示, o为杠杆支点,A为杠杆重点,La和Lb表示两臂长,m1为已知 砝码的质量,m为被称量物体的质量。
据1952年的统计,全国已经建立了l5个国营衡器厂,私营作坊有 2379家。又经过十来年的发展,在24个省、市建立了大型专业衡器厂, 衡器步入了机械化生产的阶段。但是,多年以来,人们都是利用杠杆等 机械原理制造衡器,技术上没有太大突破。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开始了电子衡器的研制。电子衡器用传感 器将质量转化为电信号,再用仪表显示出来,是称重技术的一次革命。 衡器产品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品种与功能,形成了一个多品种多系列的产 品大家族。改革开放以来,电子衡器在我国得到普及和高速发展,制造 电子衡器的厂家达到数百家。20世纪末,电子衡器已在中国担当主角, 衡器进入了电子化时代。
由力—电转换组件构成的衡器称为电子衡器。电子衡器通常 由称重传感器、显示仪表和承重传力系统构成。称重传感器是 电子衡器的核心,根据力—电转换组件的不同形式,常用的称 重传感器形式有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电容式称重传感器、 压电式称重传感器等。
秤的发展史

a
7
杆秤种类
a
8
杆秤种类
a
9
药房里使用的不同重量的杆秤
a
10
天平秤
一种用来称质量的工具,一端是砝码,放在天平的一端作为 重量标准的金属块或金属片,大小不一,各有一定重量;另一
端有一个托盘,用来放置被称的物品。
a
11
近年来,电子衡器已愈来愈多地参与到数据处理和过程控
1 现代称重技术和数据系统已经成为工艺技术,储运技术, 技术,收货业务及商业销售领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在未来的发展中呈现:小型化、模块化、高 精度、集成化、智能化、综合性、组合性的 发展趋势。
a
13
我们身边随处都可以看到各种类型的电子称 菜市场、超市等
a
14
秤 就在秤
a
16
•谢谢欣赏
a
17
就这样,秤这种计量工具便一代一代地流传
了下来,并一直沿袭了两千多年,直至今天。
a
4
我国古时候的秤
a
5
我国古时候的秤
a
6
杆秤是秤的一种,是利用杠杆平衡原理来称重量的简易衡器,由木
制的带有秤星的秤杆、金属秤锤、提绳等组成。
以带有星点和锥度的木杆或金属杆为主体,并配有砣(砝码)、砣绳 和秤盘(或秤钩)的小型衡器。按使用范围和秤量的大小分为戥子、 盘称和钩秤3种。
2
我国的衡器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还全是机械式的,40年代 开始发展了机电结合式的衡器。50年代开始出现了称重传 感器为主的电子衡器。由于称重传感器各项性能不断有新
的突破。为电子秤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a
12
电子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电 子秤技术自20世纪开始得到迅猛发展,我国 电子秤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称的发展史及使用方法

称的发展史及使用方法一、称的发展史下面按各种称的历史出现顺序,讲述称的发展史:原始秤:最早的秤可能追溯到公元前2400年至2000年间的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当时的人们使用一种叫做"天平"的简易装置,通过平衡原理来衡量物品的质量。
杆秤:中国的杆秤起源较早,据考古发现,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初步的杆秤雏形,到了汉代已经相当成熟,通过杠杆原理,利用秤砣与秤杆两端的平衡关系来称量物体。
戥子秤:明清时期,戥子秤(也叫戥秤)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药材行业中,它可以精确到厘,极大地提高了称量精度。
弹簧秤: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出现了弹簧秤,利用弹簧的弹性变形原理来测量物体的重量。
电子秤:20世纪中期以后,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秤开始取代传统的机械秤,它通过传感器(如电阻应变片、压电晶体、磁悬浮传感器等)将物体的重量转化为电信号,再通过电路进行数字化处理,显示出重量值,大大提高了称量的精确度和效率。
智能秤:进入21世纪,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智能秤应运而生,不仅可以精准测量重量,还可以通过蓝牙、Wi-Fi等方式与手机、电脑等设备连接,实现数据的云端同步和健康管理等功能。
二、称的使用方法下面介绍现在人们常用的主要两种称的使用方法:杆秤:将秤砣挂在秤杆的零点位置(通常标注有“0”或“起点”字样),确保秤杆处于平衡状态,不偏倚任何一侧。
将待称重的物品轻轻放在秤盘上,手持秤杆或悬挂在固定支架上,慢慢调整秤砣的位置,让秤杆在秤砣的作用下保持水平平衡,即秤砣一侧下沉的长度与另一侧秤盘上物品的重量成正比。
当秤杆平衡后,秤砣所在的秤杆刻度就是所称物品的重量。
最后读取并核实重量。
电子秤:打开或激活电子称,等待显示屏显示出“0.00”等信息,将待称重的物品轻轻地放在秤盘中心位置,读取显示屏上的数值,这就是物品的重量。
以上就是称的发展史及使用方法,希望对您有帮助,欢迎分享!。
杆秤的发展历史

杆秤的发展历史引言概述:杆秤是一种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介绍杆秤的发展历史,包括古代杆秤的起源、中世纪的改进、近代的技术革新以及现代杆秤的应用。
一、古代杆秤的起源1.1 早期的天平在古代,人们开始使用简单的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这种天平由一根横杆和两个悬挂的托盘组成,物体被放置在托盘上,通过调整横杆上的秤砣来平衡物体的质量。
1.2 古埃及的杆秤古埃及是杆秤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他们使用了更加精确的杆秤,通过将杆秤的托盘与杆的中心对齐,使得测量更加准确。
这种杆秤被广泛用于贸易和建造领域。
1.3 古希腊的贡献古希腊人在杆秤的发展中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引入了刻度线,使得测量更加精确。
此外,他们还发明了一种称为“比例秤”的杆秤,可以通过挪移杆上的秤砣来实现不同质量物体之间的比较。
二、中世纪的改进2.1 静态杆秤的浮现中世纪时期,人们开始使用更加稳定的静态杆秤。
这种杆秤使用了支撑杆和固定的秤砣,使得测量更加准确和稳定。
2.2 机械杆秤的发展在中世纪晚期,机械杆秤开始浮现。
这种杆秤通过使用齿轮和其他机械装置,实现了更加精确和便捷的测量。
机械杆秤在商业和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2.3 杆秤的标准化中世纪后期,人们开始制定杆秤的标准化规范,以确保测量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这些标准化规范为贸易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也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近代的技术革新3.1 电子杆秤的浮现近代,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杆秤开始被广泛应用。
电子杆秤利用传感器和电子设备,可以实现更加精确和快速的测量。
它们在工业生产和实验室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3.2 数字化和自动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杆秤逐渐实现了数字化和自动化。
数字化杆秤可以直接输出测量结果,减少了人工操作的错误。
自动化杆秤可以通过程序控制,实现更加高效和精确的测量。
3.3 远程监测和数据分析现代杆秤还可以通过网络连接实现远程监测和数据分析。
秤的发展史

精品课件
电子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电 子秤技术自20世纪开始得到迅猛发展,我国 电子秤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未来的发展中呈现:小型化、模块化、高 精度、集成化、智能化、综合性、组合性的 发展趋势。
精品课件
我们身边随处都可以看到各种类型的电子称 菜市场、超市等
精品课件
秤 就在我们的身边 人体秤
精品课件
爷爷奶奶买菜用的便携秤
精品课件
•谢谢欣赏
精品课件
就这样,秤这种计量工具便一代一代地流传 了下来,并一直沿袭了两千多年,直至今天精。品课件
我国古时候的秤
精品课件
我国古时候的秤
精品课件
杆秤是秤的一种,是利用杠杆平衡原理来称重量的简易衡器,由木
制的带有秤星的秤杆、金属秤锤、提绳等组成。 以带有星点和锥度的木杆或金属杆为主体,并配有砣(砝码)、砣
秤的发展史
唐俊祺
精品课件
秤的由来 世界上最原始的秤,其实物证据(石块砝码)
发现于今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度河文明遗址,距今已 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古埃及人在同时代的记载中 也有提及,但至今没有发现实物。 在中国,秤的出现也很早。春秋中晚期,楚国已经 制造了小型的衡器 — 木衡.铜环权,用来称黄金 货币。完整的一套环权共十枚,大体以倍数递增, 分别为一铢、二铢、三铢、六铢、十二铢、一两、 二两、四两、八两、一斤。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有一 支战国时的铜衡杆,这种衡器即不同于天平也不同 于后来的称杆,但与不等臂天平类似。
精品课件
秤的定义
测定物体质量的衡器。常见的有杆秤、 台秤、案秤等。弹簧秤在一般情况下可以用所测 的物体的重量来代替物体的需求量。
精品课件
发明传说
《秤的发展史》课件

六、总结
1 秤的发展历程
从原始秤到智能化秤, 秤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 程。
2 秤的意义和未来
秤不仅为我们提供便利 的计量工具,还承载着 文化和科技的发展。
3 引出对于秤的思考
与探讨
探讨秤的发展如何影响 我们的生活和文化,以 及我们对计量工具的未 来期望。
《秤的发展史》PPT课件
秤是人类使用最古老的计量工具之一。本课件将带您走进秤的发展历程,从 原始秤到智能化秤的嬗变,探讨秤在文化中的地位和未来的趋势。
一、秤的起源
1
原始秤的出现
远古时期,人们用简单的天平原理制作了最早的秤。
2古代秤的发展Fra bibliotek古代文明逐渐改进了秤的设计,使其更加准确和便于使用。
3
传统秤的特点
传统秤通常采用机械结构,依靠平衡原理进行测量。
二、现代秤的诞生
电子秤的出现
20世纪60年代,电子技术的进 步引发了电子秤的问世。
电子秤的优点
相比传统秤,电子秤具有更高 的精确度和便利性。
电子秤的应用
电子秤广泛应用于超市、厨房、 医疗等领域。
三、智能秤的兴起
1
智能秤的定义
智能秤是指具有计量功能并能连接互联网的高科技秤。
纳米技术在秤上的应用
纳米技术的进步可能给秤带来 更高的精确度和稳定性。
五、秤的文化意义
秤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公正和公平的象征。
秤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秤在不同国家和文化中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如平衡和和谐。
秤的历史和现代文化遗产
秤作为一种重要工具和符号,留下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2
智能秤的特点
智能秤拥有各种智能功能,如健康监测和数据分析。
杆秤的发展历史

杆秤的发展历史杆秤是一种测量物体质量的传统工具,具有悠久的历史。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杆秤一直是重要的计量工具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杆秤的发展历史,从古代到现代,逐步展示了杆秤的演变和改进。
1. 古代杆秤古代杆秤最早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的古埃及文明中。
最初的杆秤由两个悬挂在杆子两端的盘子组成,中间的杆子上悬挂着一个可移动的重物。
物体放在一个盘子上,重物移动到另一个盘子上,通过平衡两个盘子的位置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2. 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的改进在古希腊和罗马时期,杆秤经历了一些改进。
人们开始使用更精确的材料制作杆秤,如青铜和黄金。
同时,杆秤的设计也得到了改进,杆子上增加了刻度,使测量更准确。
这些改进使得杆秤在贸易和商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3. 中世纪的杆秤在中世纪,杆秤的设计和制造变得更加精细。
人们开始使用更精确的秤砣,如铁球和铅球,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此外,杆秤的外观也变得更加华丽,常常用贵重的材料装饰,成为贵族和富商的象征。
4. 工业革命时期的改进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杆秤的制造工艺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
人们开始使用先进的材料,如钢铁和铝合金,制造更坚固和精确的杆秤。
此外,机械化的生产使得杆秤的制造成本降低,使得它更加普及。
5. 现代杆秤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杆秤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机械杆秤。
电子杆秤使用传感器和电子显示屏来测量和显示物体的质量。
它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和便捷性,广泛应用于商业和工业领域。
总结:杆秤作为一种古老的计量工具,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古代到现代,杆秤经历了多次改进和演变,从简单的杆子和盘子到精确的刻度和电子显示屏。
无论是古代的商业贸易还是现代的科学研究,杆秤都是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期待杆秤在未来继续发展和改进,更好地满足人类的计量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汲水,方法极巧妙:在井边竖一高高的木桩,
再将一横木绑在木桩顶端;横木的一头吊木桶,
另一头系上石块,此上彼下,轻便省力。范蠡顿
受启发,急忙回家模仿起来:他用一根细而直的
木棍,钻上一个小孔,并在小孔上系上麻绳,用
手来掂;细木的一头拴上吊盘,用以装盛货物,
一头系一鹅卵石作为砣;鹅卵石搬动得离绳越远,
能吊起的货物就越多。于是他想:一头挂多少货
.
7
杆秤种类
.
8
杆秤种类
.
9
药房里使用的不同重量的杆秤
.
10
天平秤
一种用来称质量的工具,一端是砝码,放在天平的一端作为 重量标准的金属块或金属片,大小不一,各有一定重量;另一
端有一个托盘,用来放置被称的物品。
.
11
近年来,电子衡器已愈来愈多地参与到数据处理和过程控
1 现代称重技术和数据系统已经成为工艺技术,储运技术, 技术,收货业务及商业销售领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就这样,秤这种计量工具便一代一代地流传
了下来,并一直沿袭了两千多年,直至今天。
.
4
我国古时候的秤
.
5
我国古时候的秤
.
6
杆秤是秤的一种,是利用杠杆平衡原理来称重量的简易衡器,由木
制的带有秤星的秤杆、金属秤锤、提绳等组成。
以带有星点和锥度的木杆或金属杆为主体,并配有砣(砝码)、砣绳 和秤盘(或秤钩)的小型衡器。按使用范围和秤量的大小分为戥子、 盘称和钩秤3种。
2
我国的衡器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还全是机械式的,40年代 开始发展了机电结合式的衡器。50年代开始出现了称重传 感器为主的电子衡器。由于称重传感器各项性能不断有新
的突破。为电子秤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12
电子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电 子秤技术自20世纪开始得到迅猛发展,我国 电子秤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物,另一头鹅卵石要移动多远才能保持平衡,必
须在细木上刻出标记才行。但用什么东西做标记
好呢?范蠡苦见了天上的
星宿,便突发奇想,决定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
做标记,一颗星代表一两重,十三颗星代表一斤。
从此,市场上便有了统一计量的工具——秤。
短命)!”
在未来的发展中呈现:小型化、模块化、高 精度、集成化、智能化、综合性、组合性的 发展趋势。
.
13
我们身边随处都可以看到各种类型的电子称 菜市场、超市等
.
14
秤 就在我们的身边 人体秤
.
15
爷爷奶奶买菜用的便携秤
.
16
•谢谢欣赏
.
17
秤的发展史
唐俊祺
.
1
秤的由来
世界上最原始的秤,其实物证据(石块砝码) 发现于今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度河文明遗址,距今已 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古埃及人在同时代的记载中 也有提及,但至今没有发现实物。
在中国,秤的出现也很早。春秋中晚期,楚国已经 制造了小型的衡器 — 木衡.铜环权,用来称黄金 货币。完整的一套环权共十枚,大体以倍数递增, 分别为一铢、二铢、三铢、六铢、十二铢、一两、 二两、四两、八两、一斤。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有一 支战国时的铜衡杆,这种衡器即不同于天平也不同 于后来的称杆,但与不等臂天平类似。
.
2
秤的定义
测定物体质量的衡器。常见的有杆秤、 台秤、案秤等。弹簧秤在一般情况下可以用所测 的物体的重量来代替物体的需求量。
.
3
发明传说
相传范蠡在经商中发现,人们在市场买卖东
西,都是用眼估堆,很难做到公平交易,便产生
了创造一种测定货物重量的工具的想法。 一天,
范蠡在经商回家的路上,偶然看见一个农夫从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