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14河北经济发展分析
2014年1~4月份水泥经济运行分析报告

2014年1~4月份水泥行业经济运行情况中国水泥协会据国家统计局统计, 2014年前四个月份全国累计完成水泥产量 6.72亿吨, 同比增长4.34%, 增速同比去年下降4.11个百分点。
其中, 4月份单月产量2.26亿吨, 同比增长3.9%。
受基建、房地产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移影响, 前4个月整体水泥市场需求表现偏弱, 各区域表现分化:西北、西南、中南、东北地区表现尚可, 华东地区产量基本维持上年同期水平, 华北地区需求下滑。
从价格和盈利情况看, 在全国整体水泥价格依然明显高于去年同期的情况下, 全国盈利情况依旧表现较好, 前四个月利润达到172亿元, 同比去年大幅上涨109%, 从区域看, 依旧呈现去年的特点:南高北低。
一、宏观经济: 固定资产投资月度增速下滑2014年1-4月份,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7078亿元, 同比名义增长17.3%, 增速比1-3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
从环比速度看, 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17%。
基础设施投资保持较好增速, 为水泥需求提供了支撑, 但房地产投资增速的快速下滑, 导致需求偏弱, 对未来需求走向, 尤其是东部地区起到关键因素。
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16865亿元, 同比增长22.8%, 增速比1-3月份提高0.3个百分点。
其中, 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35.8%, 增速提高0.1个百分点;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24.6%, 增速提高1个百分点;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23.9%, 增速提高0.9个百分点。
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8.6%, 增速回落7.3个百分点。
2014年1-4月份, 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2322亿元, 同比名义增长16.4%, 增速比1-3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
其中, 住宅投资15299亿元, 增长16.6%, 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 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8.5%。
1-4月份, 铁路公路水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83亿元, 同比增长6.6%。
基于索洛模型的河北省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

基于索洛模型的河北省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赵 杨(河北经贸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1)[摘 要]近年来河北省的经济发展迅速,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对经济增长做出分析就显得十分重要,文章通过1990年到2015年的相关数据和以计量经济学的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河北省的经济进行实证分析,并给出来相应的意见,得出固定资产投资对河北省的经济增长处于主导地位的结论。
[关键词]经济增长;索洛模型;贡献率;生产要素[DOI]10 13939/j cnki zgsc 2017 14 139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2016年全年河北省经济总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全省的国民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增长速度达到6 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规模经济增长9%左右,城镇新增就业76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 5%左右。
在可喜的成绩之下依然存在问题需要解决,扩大有效投资仍是重要的任务,经济下行压力的形势依然很严峻,科技创新依旧是重点。
经过研究发现在以索洛模型为基础对河北省的经济做出全面的分析的论文较少,找出哪些因素对河北省的经济增长贡献率起重要作用,对于发展河北省经济就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2 前人相关理论的研究宋景华等在《科技进步对于河北省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一文中以索洛模型为基础,运用1978—2013年的相关数据通过SPSS分析出科技进步对于河北省经济增长贡献率的作用是逐渐增加的,并且发现1990年后的贡献率超过了之前年份贡献率,科技进步对于经济的贡献超过了劳动力和投资的投入,成为促进河北省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
在《河北省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证分析》中,采用了1991—2014年的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指标,以索洛模型的方式进行分析,得出河北的经济增长方式为粗放型为主导并且发现全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增长率是互相增长彼此促进的关系,进而指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同时发展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王小彩在《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实证》中利用河北省1978—2015年的时间数列数据对河北省的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固定资产投资对于经济增长有较强的带动作用。
河北省碳排放现状及对策

河北省碳排放现状及对策王冲;史宝娟【摘要】对2005‐2013年河北省碳排放现状进行分析,分别从碳排放量及碳排放源进行分析。
首先分析了河北省的碳排放,并简要阐述了河北省高排放的两个直接原因。
其次,从排放源的角度分析了生活消费、交通和工业三方面的碳排放情况。
最后提出促进河北省减排的对策建议,包括减少煤炭使用、生活方式实现低碳、完善公共交通系统和提升工艺技术等。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arbon emission in Hebei Province in 2005‐2013 was analyzed from two aspects of the carbon emission and carbon emission sources .Firstly ,carbon emission was analyzed in Hebei Province ,and the two direct causes of high emission in Hebei Province were briefly elaborated .Secondly ,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ource of carbon emission ,carbon emission was analyzed from three aspects of living consumption ,transportation and industries .Finally ,the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to pro‐mote the policies of emission reduction in Hebei Province ,including the reduction of coal consumption , low‐carbon lifestyle ,the improvement of public transport system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echnology ,etc .【期刊名称】《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5页(P33-37)【关键词】碳排放;排放源;河北省【作者】王冲;史宝娟【作者单位】华北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河北唐山 063009;华北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河北唐山 063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60河北省碳排放现状及对策王冲,史宝娟(华北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河北唐山063009)文章编号:2095-2708(2015)05-0033-05关键词:碳排放,排放源,河北省摘要:对2005-2013年河北省碳排放现状进行分析,分别从碳排放量及碳排放源进行分析。
中国区域粮食自给率测算与分析

中国区域粮食自给率测算与分析曾福生;何友【摘要】粮食作为国计民生的物质基础,是立国之本,基于中国人口多、粮食需求量大等基本国情,必须守住"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底线.依据各地区粮食(稻谷、小麦和玉米)生产量和消费量计算自给率变化,结果表明,2000~2014年,全国稻谷自给率呈"下降-上升"趋势,中南和东北地区及华东部分省份具有比较优势;小麦自给率呈"下降-上升"趋势,中南和华东地区具有比较优势;而玉米自给率始终总体呈"W"型趋势,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优势较大.综合而言,东北、华东和中南地区在粮食自给方面优势较大,而华北、西南和西北地区粮食自给能力相对较弱,因而需要协调区域间利益,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期刊名称】《农业经济与管理》【年(卷),期】2017(000)001【总页数】11页(P25-35)【关键词】自给率;区域;主粮;粮食安全【作者】曾福生;何友【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长沙 410128;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长沙4101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6.11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历来为国内外学界和政界关注。
威廉·福格特、莱斯特·布朗等学者在20世纪中期便对中国未来能否解决粮食问题表示担忧。
尽管2016年全球饥饿指数(Global Hunger In⁃dex)我国得分为7.7分,较2008年下降3.8分,即我国饥饿状况得到改善,但不代表已完全实现粮食安全。
现行条件下,我国未来粮食安全仍面临较大压力(张元红,2015)。
截至2015年,我国实现粮食“十二连增”,有力支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但谷物“三量齐增”(生产量、进口量和库存量)现象引发社会对粮食自给水平的担忧。
部分学者认为国内粮食生产波动是导致粮食不安全最主要原因(Bruins等,2006;DelNine等,2007)。
国际先进钢铁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与启示——以河北省钢铁产业为例

国际先进钢铁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与启示——以河北省钢铁产业为例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日益突出,国际先进钢铁国家为了更好的应对环境和气候的挑战,在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均取得了很多的成功经验。
河北省钢铁行业在不断的探索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有必要学习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使得自身在技术和管理方面不断提升,实现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国际先进钢铁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新特点(一)充分利用能源,积极开发突破性节能技术由于发达国家长期致力于开发和采用节能技术,能效水平较高,进一步降低能耗的潜力有限,因此先进钢铁国家纷纷致力于突破性节能技术的研发。
ESTEP(欧洲钢铁技术平台)于2004年专门设立了欧洲超低二氧化碳排放项目(ULCOS),该项目计划持续的时间为15—20年,目标是至少实现一项碳排放量减半的突破性炼钢技术。
环境和谐型炼铁工艺技术(COURSE50)是日本钢铁业为实现温室气体大幅减排而正在进行的突破性技术研发项目。
该项目是通过减少高炉CO2排放以及分离、回收高炉煤气中CO2,将CO2排放量减少约30%的技术,预计2030年前后确立该技术,2050年前后应用和普及。
韩国浦项钢铁公司全氢高炉炼铁技术是将碳排放降至最低程度的长期技术,这一技术路线设定的可行期限是2050年,目前,浦项钢铁公司正致力于二氧化碳捕获与分离技术(CCS) ,到2030年有10%的减排任务将依靠CCS 技术完成,该技术与FINEX 工艺相结合,还可以获得45%的CO2减排目标。
美国钢铁协会目前正致力三项降低钢铁工业CO2排放的技术研发项目,一是用氢闪速熔炼生产生铁,通过氢作燃料替代炼铁生产过程中所用的煤和焦炭,目前该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
二是熔融氧化物电解工艺炼铁,该项技术不产生二氧化碳。
三是新型悬浮炼铁技术、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研究。
(二)保持高水平的环保投入强度目前国际先进钢铁国家纷纷投入巨额经费进行节能减排研发工作。
2014年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4年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一、国际宏观经济形势(一)美国经济增速不及预期,但回升势头良好受异常严冬和减少购债规模的影响,美国经济增速一季度有所放缓,预计为1%-1.5%左右。
2月份,美国贸易逆差增加7.7%至423亿美元,为去年9月以来最大。
3月份,由于严寒天气的影响下降,服务业活动加速。
谘商会消费者信心指数升至82.3,远超过预期的78.6,达到2008年1月以来最高值。
就业市场正进一步改善,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4月5日止当周初次申请失业金的人数为30万人,是2007年5月以来最低水平。
预计美国经济将在第二季度加速,全年经济增长率有望达到3%。
3月19日,美联储宣布从4月起将月度资产购买规模从650亿美元缩减至550亿美元。
预计美联储将稳步缩减量化宽松规模,并有望在2015年第一季度正式加息。
(二)欧元区经济缓慢复苏,复苏动力依然不足自去年二季度走出衰退以来,欧元区经济一直保持温和复苏势头。
欧盟委员会预计,欧元区2014年和2015年的经济增长率有望达到1.2%和1.8%。
2月份,欧元区经济景气指数(ESI)为101.2点,比1月上升0.2点,是2011年7月以来的最高位。
欧元区5个大经济体中,意大利、荷兰和德国的经济景气指数分别上升2.4点、0.6点和0.4点,法国和西班牙的经济景气指数均下降了1.4点。
尽管欧元区经济缓慢复苏,但失业率仍然维持历史高点(西班牙和希腊等国情况尤其严重),目前0.7%的通胀水平也远低于欧洲央行设定的2%左右目标。
高失业率和通胀率持续走低表明,欧洲经济复苏未传导至所有部门,动力仍然不足。
(三)日本经济继续温和复苏,结构改革进展较慢在超宽松货币政策的作用下,日本经济已实现连续五个季度的扩张。
近日IMF预计2014年日本经济增速为1.4%,2015年为1.0%。
近期,日本出口趋稳,资本投资出现明显增长,但由于消费税上调,日本大型企业对未来三个月内的商业景气预期有所下滑。
FDI对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

现代经济信息466FDI对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刘泽平 河北大学经济学院摘要: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本质转变,大量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FDI)是推动东道国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2015年3月,国务院正式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把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到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
本文分析了京津冀地区的FDI 产业分布特征及发展状况,并采用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2005-2014年间FDI 对地区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FDI 对北京市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最大,其次是天津,最后是河北。
关键词:京津冀;FDI;产业结构中图分类号:F127;F832.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6-000466-01一、FDI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机制分析FDI 的技术溢出是一种正外部效应,指的是FDI 所带来的先进人力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通过一定的渠道融入到东道国的生产过程中去,导致东道国生产技术和效率的提高,促进其经济增长,FDI 的技术外溢由三种途径实现:1.产业关联效应。
跨国公司子公司入驻到东道国以后,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当地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而且子公司对中间产品的采购往往执行国际化标准,这就对当地企业的生产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促进其改进生产技术。
在此过程中,外资企业也会对东道国企业提供技术援助和金融支持,以使当地企业生产的中间产品符合要求。
2.示范带动效应。
外资企业进入到当地,其先进产品、生产理念以及高效的管理机制都会对当地企业起到带动示范作用,使企业认识到生产技术的重要性,加大研发投入,注重人才引进,促进技术创新,健全经营管理。
而且,外资企业在雇佣当地劳动力所提供的员工培训可以极大提高劳动力素质。
3.竞争效应。
外资企业的进入增加了当地企业数量,带来巨大的外部冲击,有利于加强市场竞争,间接促进当地企业生产技术与的提高。
2016年8月时事政治

2016年8月1日时事政治(国内)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以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激励机制,加大激励力度,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2.7月31日,在北京携手张家口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一周年之际,北京冬奥组委在长城脚下隆重举办“从长城发出的邀请”活动,面向全球征集2022年冬奥会会徽和冬残奥会会徽设计方案。
与此同时,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官方网站正式上线。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7月31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招待会,热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9周年。
(1927.8.1)4.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ChinaJoy)7月31日在沪闭幕。
展会合计入场人次达到32.55万,同比增长19.2%,创历史新高。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孙寿山透露,“十二五”期末(2015年)我国游戏市场实现年销售收入1407亿元,已是“十一五”期末(2010年)的4.35倍,年均增长高达34.2%。
5.以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派出所”为目标,河北石家庄市2011年初全面启动警务改革,将市区划分为110个网格,在网格显要位置建立110座综合警务服务站。
经过5年实践,户政、交管、出入境等与群众最为密切相关的行政事权,最大限度地前移至警务站。
6.中国智力运动产业基地落户海南签约仪式日前在中国棋院举行。
基地坐落于海南省生态软件园,未来将举办一系列国际级和全国性赛事以及智力体育常态化活动,培育一批智力运动的优秀项目和企业,力争将海南打造为“智力运动之都”。
2016年时政热点:8月国内外时政热点汇总2016年8月1日时事政治(国际)1.也门政府7月31日宣布准备签署联合国方面提出的协议,总统哈迪31日主持召开高级别会议,并宣布全面接受联合国提出的路线图。
协议要求,胡塞武装在45天内撤出其占领的省份,释放拘押的政治人员,并解除对各城市的封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键入公司名称]2005-2014河北经济发展分析[键入文档副标题]2016/9/22通过对人口结构,产业结构、收入、消费等数据的解读,对经济的发展进行分析,以发掘新的市场空间目录经济概览 (3)人口结构 (4)产业结构的发展 (4)第二产业的发展 (6)第三产业的发展 (7)人均收入 (8)人均消费 (9)产值的分配 (10)总结 (11)图表1 2005-2014 河北经济概览 (3)图表2 2005-2014河北人口结构 (4)图表3 2005-2014河北产业发展 (5)图表4 2005-2014 河北第二产业发展 (6)图表5 2005-2014河北第三产业 (7)图表6 2005-2014 河北人均收入 (8)图表7 2005-2014 河北人均消费 (9)图表8 2005-2014 河北产值分配 (10)经济概览河北的人口从2005年的6850万增加到2014年的738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5.419%,在全国的省市人口排名中,位于第6位;河北的国民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10096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29421亿元,占全国总产值的4.299%,在省市的总产值排名中,河北一直保持在第6名;河北的人均产值达到3.98万元,位于在省市排名中从第11位滑落到第18位;人均收入1.707万元,在省市排名中在15到19位之间波动;人均消费1.21万元,人均消费的排名从18位下滑到26位后又逐渐回升到第21位图表 1 2005-2014 河北经济概览人口结构图表 2 2005-2014河北人口结构2014年河北的城市人口达到3741.5万,占全国城镇人口的5.419%,位于省市排名的第6位;河北的农村人口达到3741.5万,占全国城镇人口的6.147%,位于省市排名的第4位;河北的城镇人口比例从37.69%增长到49.33%,在省市城镇人口比例的排名中位于第21位。
河北的城镇人口(2014年)比例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从人口的结构上可以看出,虽然河北的城镇化速度很快,城镇人口的比例增加了12%,但是河北仍然是一个农业大省,这样的人口结构对河北经济和产业的发展有影响。
从人均产值和人均收入的排名变动情况就可以看到,产业结构的发展河北的城镇人口(2014年)比例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从人口的结构上可以看出,虽然河北的城镇化速度很快,城镇人口的比例增加了12%,但是河北仍然是一个农业大省,这样的人口结构对河北经济和产业的发展有影响。
从人均产值和人均收入的排名变动情况就可以看到河北经济的发展速度,低于全国的水平图表 3 2005-2014河北产业发展从2005年到2014年,河北国民经济总产值的复合增长率为12.62%,低于全国的15.41%的水平。
其中第一产业的复合增长率为9.66%;第二产业的复合增长率为12.42%;第三产业的复合增长率为14.04%,全部都低于全国的水平2014年河北的第一产业产值是全省产值的11%,占全国第一产业的5.99%,在全国排名为第5;第二产业的产值占全省产值的51%,占全国的4.64%,在全国排名为第6位;第三产业的产值占全省产值的37%,占全国的3.58%,在全国排位为第12位。
从产业结构上看,第二产业是河北的支柱产业,虽然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高于第二产业,但是短时间内还是不会超越第二产业的产值,这是由河北的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决定的。
第二产业的发展图表 4 2005-2014 河北第二产业发展第二产业主要包括工业和建筑业。
河北工业发展速度为14.36%,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排名稳定在第6位。
河北建筑业的发展速度为11.65%低于全国的发展速度,排位从第6位下降到第11位。
在河北的第二产业中,工业的比重约为90%,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而建筑业占比为10%,也低于全国水平。
河北建筑业发展速度和在工业的占比都小于全国水平,说明河北城镇化的建设速度低于全国水平,这不仅影响到河北经济的发展速度,也会影响第三产业的发展。
第三产业的发展图表 5 2005-2014河北第三产业从发展速度来看,河北省的批发和零售业(14.27%)、房地产(16.74%)、金融业(22.84%)都低于全国的发展速度,而交通通信(19.84%)、住宿餐饮业(13.18%)高于全国的发展速度,2014年河北的交通运输产值与2013年基本相当,而餐饮住宿则出现了下滑。
与本省第三产业发展速度相比房地产、金融、交通运输的发展速度高于河北省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批发零售业的发展速度和河北省的发展速度相当,餐饮住宿的发展速度则低于河北省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
从产业占比的角度看,批发零售、房地产、金融业、交通运输、餐饮住宿的总占比为67%,低于全国水平,其中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的第三产业占比与全国水平相当,金融和房地产的占比低于全国水平,交通运输的产值占比则高于全国水平人均收入图表 6 2005-2014 河北人均收入河北省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4年达到了1.707万元,其中城镇人口的人均收入达到了2.41万元,在全国的排名中位于第21位,相比于排名最高的15位,下滑了6位;农村人口的人均收入达到了1.086万元,在全国排名为第14位,相比于最高时的第10位下降了4位。
河北省城镇(10.77%)和农村(12.67%)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都低于全国的收入水平。
从城镇人口的收入来源看,工资性收入占比为62%,略低于全国水平, 经营性收入占比为7.6%,略低于全国水平;财产性占比为2.2%;低于全国水平转移性收入占比为27%高于全国水平;劳动性收入占比为70%,略低于全国水平。
转移性收入水平较高,说明在福利、保险、退休等方面,河北收入水平较高。
财产性收入占比较低,一方面由于河北的人口基数较大,少数富裕群体的财富被稀释较多,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城镇化速度较慢,通过土地拆迁等获得财产收益的机会相对较少。
2014年城镇财产性收入大幅度上升,而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大幅度减少,原因可能是统计局改变统计方式造成的,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以土地所有权变更带来的收入占比在逐渐增大。
从农村人均收入来源看,工资性收入占比为45%,略高于全国水平;经营性收入占比为45%,略低于全国水平;资产性收入占比2.5%,低于全国水平;转移净收入占比5.3%,低于全国水平;劳动性收入占比88%和全国水平持平。
于2013年相比,2014年的工资性收入出现了下降,反映出工厂开工不足,农民工就业机会减少。
而2014年财产性收入的增加,一方面可能是统计局统计方式调整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依靠土地政策带来收入的比例在增大。
从城乡收入的比较来看,河北的人均收入城乡比例为2.78,低于全国水平,其中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转移净资产的城乡差比都低于全国水平。
而财产性收入的城乡差别则高于全国水平,说明河北城镇人口拥有财产的比例比农村人口更高。
人均消费图表7 2005-2014 河北人均消费2014年,河北城镇人口的人均消费为16204元,农村人口的人均消费为8248元。
人均消费的城乡比例与人均收入的城乡比例相当,都低于全国水平。
在城镇消费中,日常消费包括烟酒、食品、衣着、生活用品等,占整个消费的51%略低于全国52%的水平,居住消费占比12.9%高于全国水平;交通通信占比12.89%低于全国水平;教育文化娱乐占比11.3%,低于全国水平;医疗占比9%高于全国水平。
河北的交通运输行业的产值占比较大,增速较快,却并没有在城镇居民的消费层面上反映出来,说明河北的交通运输更多的是与第一和第二产业相关,与第三产业无关。
河北省城镇消费中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占比较低,说明这两类消费的优先级较低。
医疗占比较高,也反映出由于工业化带来的污染问题,对居民的身体健康带来的影响较大。
居住性消费在2014年出现的大幅度增长,与统计局调整统计方式有关,也反映出房地产开发带来的消费成本增长。
上面的数据也反映出,日常开支和医疗健康在消费方面占有更高的优先级。
在农村消费中,日常生活占比为47%,低于全国水平;居住消费占比21.7%高于全国水平;交通通信占比为11.9%,高于全国水平;教育文化娱乐占比为8.2%,低于全国水平,医疗占比为8.4% 高于全国水平。
河北省农村人口在交通通信方面的消费占比高于全国水平,说明河北省农村人口的流动距离较远,农民工出省打工,特别是到南方打工比例较高。
从城乡比较来看,城乡人均消费比从3%下降到1.96%,一方面说明城乡的差距在缩小,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城镇化的进程(12%的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
城镇人口在日常生活消费、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等方面花费占比较高,而农村人口在居住方面消费占比较高。
河北的消费水平反映出河北和北京虽然都处于现代化的都市,人们的生活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人均收入的差距会反映到人均消费中,同时收入少的地区会抑制交通通信和教育文化娱乐的消费产值的分配产值的分配反映出劳动和生产创造出的价值如何通过收入、支出等方式,在各个行业经行重新分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价值的分配是否合理,最终会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图表8 2005-2014 河北产值分配河北省的消费产值比为25%,低于全国的水平;河北的收入产值比为39%,也低于全国水平,这也是导致消费产值比偏低的影响因素之一;河北的消费收入比为64%,也低于全国水平。
收入产值比较低,反映出产值的增长,并没有带来收入的同步增长。
在河北的产业中工业、2005-2014河北经济发展分析房地产、金融业、交通通信的发展相对较快,其中工业的产能过剩也会是带来收入产值比较低的一个因素之一。
在收入较低的情况下,消费的增长更多是被动的增长,是由于其他费用上涨所带动的。
所以,从河北的产值分配数据可以看出,河北省或者某些地市的实际生活水平是在下降的总结河北省既是人口大省,也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大省。
全国人口排名和生产总值排名都在第6位;河北的人口结构中,城镇人口占比已经接近50%,虽然还低于全国水平,但是发展速度高于全国水平;河北的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全国水平,第二产业占比接近50%,其中工业占比90%;第三产业发展速度低于全国水平,而且占比水平也低于全国水平;河北省的交通运输行业发展较快,并主要和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关,和城镇居民的消费关系不大;农村人口消费中,交通通信的占比高于全国水平,说明河北农村人口的流动性和流动距离高于全国水平。
从人均收入、人均消费的水平来看,河北的人民生活水平处于相对贫穷的状态,其结果就是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的消费占比相对较低。
从目前的阶段看,河北的经济要想实现高速发展,首先还需要靠工业的发展,如何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减少过剩产能,增加收入产值比,是经济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