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配套教案全集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习生字词,掌握正确的读音和书写方法。
2. 理解词语的意思,学会在具体语境中运用。
3.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
4.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生字词学习:共计20个生字,100个词语。
2. 课文学习:《春夏秋冬》、《姓氏歌》、《小青蛙》、《猜字谜》。
三、教学过程1. 《春夏秋冬》教案(1)导入:通过观察四季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四季的特点,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并尝试读准字音。
(3)讲解生字词:教师讲解生字词的正确读音、书写方法及词语意思。
(4)朗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5)课后练习:让学生用生字词造句,巩固所学知识。
2. 《姓氏歌》教案(1)导入:通过讲述姓氏的起源,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并尝试读准字音。
(3)讲解生字词:教师讲解生字词的正确读音、书写方法及词语意思。
(4)朗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5)课后实践:让学生调查班级同学的姓氏,进行交流分享。
3. 《小青蛙》教案(1)导入:通过讲述青蛙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并尝试读准字音。
(3)讲解生字词:教师讲解生字词的正确读音、书写方法及词语意思。
(4)朗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5)课后活动:让学生观察青蛙的生活习性,进行绘画或写作。
4. 《猜字谜》教案(1)导入:通过讲述字谜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猜出字谜答案,并尝试读准字音。
(3)讲解生字词:教师讲解生字词的正确读音、书写方法及词语意思。
(4)朗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人之初》教案(2020年春季)

8人之初新课教学()分钟二、介绍《三字经》。
老师向大家简单介绍《三字经》(教师读,学生听)。
(课件出示2)《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
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
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纠正读音。
四、学习生字,检查预习。
1.借助拼音(课件出示3),自由读生字新词。
第一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幼.不学玉器..知义..要求:(1)读准字音,词连读。
(2)四人一小组交流:哪些字的读音容易读错,在书上用“.”做记号,多读几遍。
2.去拼音,自由读生字新词。
(课件出示4)要求:(1)读准字音,词连读。
(2)四人一小组交流:哪些字的读音不会读了,可以问问小组的同学,也可以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检查指导。
(1)指名读生字及词语。
(2)相机指导:“之、初、善、专”是前鼻音还是都是翘舌音,“专、迁”是前鼻音,“性”是后鼻音。
(3)齐读生字及词语。
捺交叉点对上位置,而是偏左,高度居中,撇最高,捺最低,撇捺交叉点在笔画中部,呈对称式。
4.学生描红,仿写。
5.展示书写作品,进行讲评。
6.读读写写:之后、相当、近来、走近、远近、习气、学习、远山、白玉、玉石。
六、指导朗读,播放视频。
1.自由读课文。
2.播放《三字经》的视频朗读。
(课件出示9)3.学生练读。
4.配乐朗读。
课堂作业新设计1.将下列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___ū___uì____ì____òu 初贵器幼2.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画“√”。
性.别(xīnɡxìnɡ)教.师(jiāo jiào)善.良(sàn shàn)迁.动(qiān qiàn)3.看拼音,写汉字。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2020年春季)

5 小公鸡和小鸭子备课素材【写作背景】《小公鸡和小鸭子》讲是小公鸡和下鸭子一起玩,小公鸡捉虫给小鸭子吃,小鸭子在小公鸡后落水时救小公鸡的故事。
全文共有4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交代了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出去玩,为后面的互相帮助做铺垫;第2、3、4自然段分别写了发生在草地里、小河边、水里的三个场景,草地里小公鸡捉虫给小鸭子吃,小河边小公鸡想跟着小鸭子下水捉鱼,水里小鸭子救起落水的小公鸡。
全文字里行间表达着伙伴间互相帮助,友好相处的情感。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1.公鸡,家禽,品种很多,翅膀短,不能高飞;啼能报晓。
2.鸭子,是一种常见家禽。
是一种水、陆两栖动物。
但不能在水中待太久,是卵生动物。
鸭有野鸭,家鸭之分。
野鸭的体型相对较小,颈短,常年生活在水面上,潜水能力较强,以水中小动物(小鱼,小虾等)为食。
家鸭体型相对野鸭较大,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以水中的小动物(鱼,虾,泥鳅等),植物(水草,稗子,稻子等)为食。
【其他资料】互相帮助名人名言格言警句1.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
——雷锋2.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后,比花岗岩还坚韧。
——王杰3.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
——鲁迅4.人民是土壤,它含有一切事物发展所必需的生命汁液;而个人则是这土壤上的花朵与果实。
——别林斯基5.人是要有帮助的。
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
一个篱笆打三个桩,一个好汉要有三个帮。
——毛泽东6.貌合心离者孤。
7.助人要从日常小事做起,不因善小而不为。
8.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雷锋9.你若聪明,莫把那人当做朋友,假如他和你的敌人交情深厚。
10.趋炎附势的小人,不可共患难!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比一比,看谁写得好。
(部编版)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优质教案(名师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新教材)学校:_________教师:_________2020年1月教材目录第一单元快乐识字“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
挂在天空放光明,好像许多小眼睛……”深蓝的夜空中到处都是闪亮亮的小星星,汉字家园里也满是闪亮亮的“生字小星星”呢!要想认识每颗“生字小星星”,就得依靠特殊的“天文望远镜”——识字方法。
本单元由四篇识字课组成,包含看图识字、韵语识字、字族文识字、字谜识字四种识字方法。
课文编排既充满传统文化色彩,又富有童趣。
我们既要学会生字、掌握多种识字方法,又要了解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本单元朗读的要点是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在发挥拼音识字功能的同时巩固汉语拼音的学习。
分类具体内容内容简说教学要点课时安排识字春夏秋冬本课用图画和短语来展现四季最有代表性的物候现象,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多姿多彩的四季画面。
认识8个生字和2个偏旁,会写7个字和1个笔画;了解四季景物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
2课时姓氏歌本课将一些常用姓氏寓于朗朗上口的儿歌之中,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了解中国的一些姓氏文化。
认识12个生字和3个偏旁,会写7个字;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传统姓氏文化。
2课时识字1春夏秋冬文本分析本文为看图识字。
课文含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插图以扇形图画呈现,文字内容体现了中国传统蒙学读物的编排特点。
整个识字课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由一组与四季相关联的词语以及由这些词语扩展的短语组成,表现了四季最有代表性的物候现象。
第二部分借鉴了传统文学的一些表达方式,呈现的是两行意义相关联的词语和短语,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多姿多彩的四季画面。
这些词语和短语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语言典雅,富有文化内涵。
两部分皆图文对照,便于诵读。
因此,教学中要以“图文结合”为主要方式引导学生看图读文,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理解词义,识记字形,感受汉语言文化之美。
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熟字比较等方法,认识“霜、吹”等8个生字和雨字头、双耳旁2个偏旁;会写“春、冬”等7个字和横斜钩1个笔画。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识字1春夏秋冬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预习生字,做字卡。
(学生)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出示词语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2.出示图片,做游戏。
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
声音、图画、颜色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
顺应儿童的心理,开课伊始,创设新奇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
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
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春风夏雨秋霜冬雪(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冬翘舌音:霜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霜和雪(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
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
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
(3)相机识记生字。
认识部首“雨字头”。
(4)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5)教师范写生字“雪”,学生书空,并口头说出笔顺。
4.教学词串: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1)出示短语。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
(3)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4)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
(5)了解“霜降”。
认识部首左耳旁。
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这个部首的其他字。
(6)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轻盈。
(7)有感情地齐读第二组词串。
5.教学词串:青草红花游鱼飞鸟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春夏秋冬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春夏秋冬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春夏秋冬教案第【1】篇〗1《春夏秋冬》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课文通过四幅分别表现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某一个气象特点的扇面画,引出了四个季节的气象词语和词串;再通过一幅春天大地的图画,引出了图中的事物词语,以及表现春季欣欣向荣的物象词串,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有趣、形象、感性的识字环境,有利于学生学习掌握。
2.课文是识字课文,因此更要突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这一个课标要求,在教学时间、精力等分配上,要突出“识字与写字”这个教学重点。
3.从这一课开始,会写字的学习进入以写合体字为主的学习阶段,记认字形,尤其是记认字形的细部是保证会写字掌握的关键,因此,从这一课开始,在写字指导环节中,要设计字形学习的步骤,引导学生运用识字方法,引导进行形近字比较,音形义结合,认记会写的字。
学情分析:1.学生度过了入学后的第一个寒假,较长时间的放松,可能会造成一些知能的遗忘。
因此,在进入新的学习前,有必要对新知学习的原有基础进行诊断测试(复习),了解学生状况,进行调整。
2.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课堂常规、课堂纪律已经初步形成,但是由于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加上较长的假期,要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及学习是一定困难的,因此有必要将学习过程融入一定的激励、激趣活动中,例如“比比谁的红花多”(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奖励一朵小红花,课堂教学结束后统计并给予奖励)“闯关”“登高峰”(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就闯过一关或登上一坡,完成所有学习,就闯关成功或登上高峰)寓学于玩中,以唤起注意,维持学习兴趣。
(注:这类激励、激趣活动应根据教师教学风格、习惯不同而选择设置,并成为常态,故教学设计无需呈现这类活动的设计。
)教学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词语、词串)。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词语、词串的意思,感受了解四季各自的气象特点和春季的某些物象。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春夏秋冬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春夏秋冬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春夏秋冬教案第【1】篇〗活动目标:1、交流、分享几种具有明显季节特征的花:迎春花、桃花、荷花、菊花、桂花、腊梅花。
2、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加深对四季花卉的认识。
活动准备:1、录像,四季花卉的拼图、布置“春夏秋冬”四个板块。
2、花卉与幼儿人数相等,自制骰子(上面有春夏秋冬四个字,供游戏时使用。
)3、幼儿已有认识四季的基础。
活动过程:一、放录像——校园里的花1、教师:“这都是些什么花它们在哪个季节开放其他季节有些什么花开放”2、说说自己喜欢的花,并谈谈喜欢它的原因。
二、操作活动——拼图(认识四季常见的花)1、教师:“我把录像里的花拍成了照片,可是被小朋友剪破了,你们能帮我拼好它们吗”2、幼儿操作,拼好后并互相讨论自己一组拼的是什么花。
3、每组幼儿交流、分享活动。
(1)教师:“你们拼出来的是什么花”(将幼儿拼的放在黑板上展示)(2)要求语言流畅的从花的颜色、花瓣、叶子等方面介绍。
(介绍过程中教师帮助幼儿认识不认识的花。
)(3)找一张自己喜欢的。
三、分类1、教师:“想一想,这些花分别在什么季节开放花儿说:‘我们想回家,小朋友,你们能不能送我们回家呢’”2、幼儿按自己的想法给花儿分分类,还要说出这么分类的理由。
展示“春夏秋冬”的四个板块(让幼儿一一指出,教师引导幼儿归类)3、教师:“你还见过什么花他们在哪个季节开放”教师小结:四季有不同的花,花有各种颜色和各种形状,有的有香味,有的没香味。
四、游戏巩固1、教师出示骰子:“这个游戏玩过吗平常怎么玩的”(请一幼儿示范)2、介绍游戏要求:骰子掷到哪一面朝上,掷的小朋友就要根据说一句话,如春天就说“暖和的春天到,迎春花迎春花开”夏天就说“炎热的夏天到,荷花荷花开”。
3、幼儿游戏,教师指导观察。
五、活动延伸这些花除了可以观赏,还有其他用处吗你还想了解更多关于花的知识吗关于哪方面的内容呢(引导孩子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春夏秋冬教学设计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春夏秋冬教学设计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春夏秋冬教学设计第【1】篇〗【我读教材】《春夏秋冬》所在的第一单元是以“自然”为主题的识字单元,具有浓浓的中国传统汉字文化意蕴。
本文是一篇看图识字课文,以词串的形式呈现。
全文共有八个词语、八个短语,分成两个部分(四组)。
第一部分先以四幅扇形图呈现了一年四季的代表性天气: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又揭示了这些天气的特点: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第二部分展现了四季的代表性景物:青草、红花、游鱼、飞鸟,以及景物的特点: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配图是一幅春暖花开的场景。
本课要认识两个新偏旁:雨字头和双耳旁;结合“风”“飞”两个生字学写新笔画“横斜钩”。
在识字过程中,既要引导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发挥汉语拼音的“拐杖”功能,又要引导学生运用已习得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借助“形旁表义”的规律识记字形,发现中国汉字之美。
【教学目标】1.认识“霜、吹、落”等8个生字和雨字头、双耳旁2个新偏旁;会写“春、风、花”等7个生字及新笔画横斜钩。
2.读懂文中词语和短语的意思,想象画面,感受一年四季景物的特点,体会四季之美。
3.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积累课内外丰富的语言,用上积累的词语练习说话。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春”字导入,感知四季之美一、认识古字“春”,导入课题。
1.出示小篆“春”。
看,一颗种子从土里钻出来,柔嫩的小芽冒出来了,太阳照在大地上,暖和和的,这些种子长出了一片绿林。
这个字变呀变,变成了四季中的第一个季节的名字,它就是——春。
2.出示字卡“春”,认读、书写。
你会给“春”找哪些朋友?开火车组词。
师在田字格中范写“春”:三横表示大地的土层,三横间距匀称,长短有不同,第三笔长横起笔横中线,一撇一捺不连笔(重要两笔标红),小草生长要阳光,日字写在正下方;学生在田字格里端端正正写一个“春”。
3.“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季节,我们再来写第二、第三、第四个季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识字1春夏秋冬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霜、吹、落”等8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春、风、冬”等7个生字。
2.学生自主识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初步了解四个季节的自然现象。
3.培养学生能够与伙伴学习、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四个季节的自然现象。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生:四个,春、夏、秋、冬。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及其相应的自然现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谜底。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
(自读、小组读、分段读)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霜、吹、落、降、飘、游、池、入”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 “春、风、冬、雪、花、飞、入”,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学习课文。
(一)认识春、夏、秋、冬。
1、同学们看图说出相应季节。
2、谁能说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最具代表性的自然现象?(教师可引导提示,最终说出:春风、夏雨、秋霜、冬雪)3、出示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图师:谁能用三个字形容一下图上的内容?(教师适当的语言和动作提示)生: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学生齐读、男女生读。
(二)看图学习。
1.出示课本第3页的图师:在图中你发现了什么?生:草、花、鱼、鸟?师:能不能形容一下你发现的草、花、鱼、鸟?比如什么样的草?什么颜色的花?会做什么的鱼、鸟?生:青草、红花、游鱼、飞鸟。
学生齐读、分组读。
1、仔细观察,具体形容草、花、鱼、鸟。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具体来形容一下我们发现的草、花、鱼、鸟?(教师可引导:哪里的草、花怎么样;鱼和鸟在做什么?)生: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全班齐读。
五、总结全文。
学了这一课,你知道了什么?了解了哪些自然现象板书设计:1春夏秋冬春春风夏夏雨四季秋秋霜冬冬雪课后反思:由于学生已初步具备认读生字的能力,教学时我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有利于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
再者,我严格要求学生按照笔画顺序来书写,同时还注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鼓励他们运用各种方法来识记生字。
另外学生边说笔画名称边书空,增加学生对生字的记忆力,然后我对关键笔画进行点拨,最后让学生描红、临写。
我在巡视过程中适当指点,并给学生写得好的字画个小红星,这对学生起到较大的激励作用。
我在学生认识大自然现象时,图字结合,更加形象、直观,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另外本节课我以引导为主,发挥了学生的主导地位,符合新理念教学。
识字2姓氏歌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姓、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王、官”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姓、什、么、双、国、王、方”等七个生字。
2.诵读《姓氏歌》,了解中国人的姓氏文化。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请你自豪地告诉大家,你姓什么。
(抽多个学生回答。
)师:在我们这个小小的班级里,就有姓王的、姓李的、姓刘的……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姓呢?师:我们的姓是从祖辈传下来的。
中国人的姓有几千种。
有些研究中国姓氏的专家把常见的姓氏列了一个表,叫《中华百家姓》,读起来顺口,便于记忆,就像一首歌谣。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改编的一小部分。
(教师板书:《姓氏歌》)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思考你听到了哪些姓?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
(自读、小组读、分段读)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姓、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王、官”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姓、什、么、双、国、王、方”,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文详解。
1、集体齐读《百家姓》。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何吕施张孔曹严华金魏陶姜……哪位同学还可以说出更多的百家姓?2、交流姓氏故事。
师:谁知道中国姓氏的来历呢?其实每一个姓氏背后都有一个传说。
谁愿意告诉大家,你知道哪一个姓氏的故事呢?(1、同桌商量、准备交流2、老师引入故事话题)教师讲张氏背后的故事吧。
在很久远的过去,皇帝的第五个儿子的儿子挥很聪明,喜好狩猎,发明了弓箭,被任命为弓正,赐姓张;此外,晋国大夫解张,字张侯,他的子孙也称为张氏。
张姓氏的名人有:西汉大臣张良;东汉科学家张衡、书法家张芝和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伟大作品;还有现代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等。
由其他学生讲述其他姓氏的故事。
3、游戏活动。
(1)出示课件,让学生读一读(边拍手边读《姓氏歌》)(2)介绍自己知道的姓氏,同学评一评,谁介绍的好。
(3)活动总结:同学们,中国的古代传统文化,流传至今。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课外阅读中,学到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大家一起来说:不管我们姓什么,我们都是中国人!五、总结全文。
学了这一课,你学会了什么?板书设计:识字2姓氏歌赵钱孙李……百家姓热爱祖国传统文化李、张、胡、徐、许课后反思:《姓氏歌》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姓氏每个人都有,都不陌生,所以一开始介绍百家姓,孩子不陌生,但是说出大量的姓,对孩子来说可能一时说不完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对百家姓的认识,对姓氏歌的学习,孩子们更多的了解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并且产生了热爱之情。
本堂课自我感觉还不错,我认为主要是内容吸引孩子,孩子的兴趣就被激起,有了兴趣后孩子们会跟着你走,迫不及待想学习后面的。
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愿意学了,这是教学中最最基础的。
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就在于此,你要想办法抓住孩子的兴趣,让他们快乐地学习,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本领。
可是这一点我还欠缺着呢!识字3小青蛙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清、晴、眼”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青、清、气、晴、情、请、生”等七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自主识字,正确区分青、清、晴、请、情,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3.了解青蛙是益虫,我们要保护动物,保护大自然。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了解青蛙是益虫,我们要保护动物,保护大自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它将和我们一起学习,它是谁呢?老师说,请大家动脑筋来猜一猜:“小小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没有腿,长大没尾巴。
”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生:小青蛙。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新朋友吧!(教师板书:《小青蛙》)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思考你听到的青蛙是什么样的?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
(自读、小组读、分段读)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清、晴、眼、睛、保、护、害、事、情、请、让、病”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青、清、气、晴、情、请、生”,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文详解。
1、初读课文。
师:全班齐读课文,课文有几句话?文章的主人公是谁?生:文章有3句话,文章的主人公是小青蛙。
2、深读课文,解析文章主旨。
师:读第一句话,你知道小青蛙是什么样子的?生:小小的,大眼睛。
师:谁还能补充一下生活中了解到的青蛙的样子?生:身穿绿衣裳,白肚皮,四条腿,大眼睛,呱呱的叫。
师:读文章第二句,你知道了什么?生:小青蛙吃害虫,保护禾苗,是益虫。
师:你还知道哪些益虫?生:猫头鹰、蜻蜓、啄木鸟、壁虎……师:读文章第三句,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小青蛙?生:我们应该保护小青蛙。
3、课文小结同学们刚才说的很棒,青蛙是益虫,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也就是保护我们的大自然。
五、课堂练习。
正确区分下列字,并组词。
青()晴()请()清()情()睛()六、总结全文。
学了这一课,你学会了什么?板书设计:识字3 小青蛙大眼睛、四条腿小青蛙吃害虫—益虫课后反思:《小青蛙》这节课的教学内容非常贴近孩子的生活,小青蛙可以说人人都见过,而且深受孩子们的喜欢,所以在一开始,孩子们就显示出了浓厚的兴趣,讲出了好多青蛙的特点。
最后一个环节的情感延伸,学生们都滔滔不绝,懂得了青蛙是对人类有益的,要保护小青蛙的道理。
这种教材本身就非常有童趣的上起来稍微简单点,可是有些内容是要靠教师去挖掘的,去发现其蕴含的乐趣,我深深地明白这一点,在这节课中更是深深体会了。
识字4猜字谜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相、遇、喜”等12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字、左、右”等7个生字。
2.能力目标:学生自主识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能说出自己是怎么猜出谜语的。
3.情感目标:有收集谜语和自编谜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能根据谜面猜出谜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都喜欢猜谜语,这节课我们就来动脑筋、猜谜语,同时还能认识很多生字。
怎样猜谜语,先听老师说说猜谜窍门:“猜谜语,动脑筋,会观察,抓特征,跳出谜面想一想,谜底就在话里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谜底。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
(自读、小组读、分段读)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相、遇、喜、欢、怕、言、互、令、动、万、纯、净”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字、左、右、红、时、动、万”,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