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质学-11新构造与新构造运动

合集下载

新构造运动

新构造运动

新构造运动:研究最新构造运动产生的地壳构造和形态构造及其发生、发展演化的科学,它是介于大地构造学与地貌学之间的新兴边缘学科。

新构造运动是指地史上最近一个时期的构造运动。

新构造运动存续的时间:目前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新构造运动是新近纪以来发生的地壳构造运动,其中有人类历史记载的构造运动称为现代构造运动。

新构造:由新构造运动造成的地层、地貌和构造变形或变位叫做新构造。

活动构造:晚更新世至今仍在活动的构造。

活动断层:近代地质时期(晚更新世)和历史时期有过活动(有位移遗迹或古地震),现代正活动或将来有可能活动的断层。

新构造运动学的研究对象:构造地貌,包括断层地貌、褶曲地貌、火山地貌、熔岩地貌以及丹霞地貌等。

构造地貌是研究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关系的学科,是地貌学的重要分支。

研究的内容:1、静态地质构造:指久远地质时期构造运动所造成的各种构造,如岩层褶曲而成的背斜、向斜,岩层错断而成的逆冲断层、正断层等,以及它们的复合体;2、动态地质构造:指新近纪以来的构造运动(即新构造运动)形成的、并还在活动的各种动态构造地貌。

反映大地质构造的地貌有大陆、洋盆、山脉、大盆地、大平原等;反映小地质构造的地貌有背斜、山脊、单面山、断层陡崖等。

新构造运动的主要标志1.地质标志:新地层的变形与变位;新沉积物的成因类型与岩相分布、厚度变化等等。

2.地貌标志:直接地貌标志、间接地貌标志3.地球物理标志:大地测量与三角测量、水准测量、地形变异常;重力异常、磁异常等地球物理异常反映出来。

4.水系标志:5.地震活动标志:6.火山活动标志:7.遥感标志:8.其它标志:地球化学、考古标志新沉积物标志:沉积物分布与新构造运动厚度较大的、面积较广的新近系-第四系分布区反映新构造运动以沉降为主;与新近系-第四系堆积区相邻的物源剥蚀区则是新构造运动的相对抬升区。

沉积物标志--成因类型沉积物标志--第四系沉积厚度地貌标志(1)新构造运动的直接地貌标志即新构造地貌,它是新构造运动直接作用的结果,如断层崖、断块山、山脊被错断等。

普通地质学及构造地质学名词解释汇集

普通地质学及构造地质学名词解释汇集

1.矿物: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在正常情况下呈结晶质的元素或无机化合物,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

2.矿物的集合体即组成岩石或矿石。

3.克拉克值:各种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之百分数。

4.岩石的三大分类:沉积岩、岩浆岩(火成岩)、变质岩。

5.地下水分类:按含水介质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按埋藏条件分为: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

6. 什么是崩塌答:崩塌是指陡坡上的岩体或者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山体发生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7. 什么是滑坡答: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

8. 什么是泥石流?答:由暴雨、冰雪融水或库塘溃坝等水源激发,使山坡或沟谷中的固体堆积物混杂在水中沿山坡或沟谷向下游快速流动,并在山坡坡脚或出山口的地方堆积下来,就形成了泥石流。

9.建筑分类2)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不大于24m者为单层和多层建筑,大于24m 者为高层建筑(不包括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3)建筑高度大于1OO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14.地球化学以矿产勘查为主要目的之外,还可用于:环境质量评价、土地资源评价、水资源调查与评价、海洋资源调查与评价、地震监测、城市工程、考古等。

15.矿床和矿体矿床概念: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所含有用组分的质和量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开采利用的地质体。

矿体概念:是矿床中可供开采利用的部分,是由矿石和夹石组成的地质体。

矿体与矿床的关系:矿体是矿床的主体,一个矿床可有一个或多个矿体。

16.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矿石矿物(有用矿物):矿石中可供利用的矿物。

脉石矿物(无用矿物):矿石中不能利用的矿物。

(例铅锌矿石、金矿石)注意:矿石矿物与脉石矿物是相对于一个具体的矿床而言的,在一个矿床中某种矿物可利用则是矿石矿物,而在另一矿床或矿体中这种矿物不能利用则是脉石矿物,脉石矿物的概念也如此。

地质学:构造运动和构造变动

地质学:构造运动和构造变动

构造运动和构造变动:暴露于地表的岩石,在外力地质作用下不断受到改造和破坏。

但是外力对于地下深处的岩石却不能产生影响。

不过,人们还是发现组成地壳乃至岩石圈的岩石发生了变形或变位,可见另有一种力量在起作用,这就是内力或内动力。

内力引起地壳乃至岩石圈变形、变位的作用,叫作构造运动。

把概念扩大来说,海底增生(扩大)和消亡也属于构造运动。

有人把构造运动看成是地壳运动的同义语。

狭义的地壳运动,主要指由内力作用引起的地壳的隆起、拗陷和形成各种构造形态的运动,从这一概念看,两个述语大体相当;但广义的地壳运动,指地壳内部物质的一切物理的和化学的运动,其中包括地壳的变形、变质和岩浆活动等,从这一概念看,地壳运动的涵义要广一些。

然而地壳运动的概念未包括整个岩石圈,从当前来看使用这一术语,似乎又有它的局限性。

由构造运动引起岩石的永久变形,称为构造变动。

在前苏联,构造运动和构造变动是同一术语,但在西方,构造变动主要指岩石受内力作用所产生的岩石永久变形,这种变形包括两大类,即褶皱变动和断裂变动。

根据构造运动发生的时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老构造运动(通常不必加一“老”字),一类是新构造运动。

一般认为,晚第三纪和第四纪的构造运动称为新构造运动,在这以前的构造运动称为老构造运动。

但对于新构造运动的涵义有很大分歧,有的认为第四纪的构造运动即新构造运动,也有的认为第三纪和第四纪的构造运动即新构造运动,还有的认为凡是形成现代地形基本轮廓的运动(未有时间限制)即新构造运动。

总起来说,新构造运动是指地史上最近一个时期的构造运动。

如果把时间尺度再拉短些,即把人类历史时期所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构造运动,称为现代构造运动。

现代构造运动是新构造运动的一部分,它对于人类的经济活动关系更为密切。

从本质上讲,新老构造运动都是内力引起的,都会产生岩石的变形与错位,但老构造运动是很早以前发生的,它所产生的结果和痕迹,主要记录在地层里,当时的地貌形态已不存在了;而新构造运动特别是现代构造运动除了在新地层中有显示外,常常表现在隆起、沉陷、掀斜以及各种地貌形态上。

5. 0 新构造运动与新构造

5. 0   新构造运动与新构造

岩 山 体
闪电河T1—T4横剖面示意图和平面示意图
夷平面
间接地貌标志---夷平面
阿尔泰山
阿尔泰山东段夷平面剖面图
河流阶地的变形与变位
洛 河 阶 地 位 相 图
地 貌 标 志 * * 洪 积 扇 的 研 究
洪积扇水平方向的迁移
洪积扇垂直方向的迁移
1 .
地 貌 法 * * 洪 积 扇 的 研 究
二、新构造运动的标志(表现)
• 1、地质表现:新地层的变形与变位 • 2、地貌标志:直接地貌标志、间接地貌标志 (夷平面、阶地、溶洞) • 3、沉积物标志:分布、成因类型与岩相、厚度 • 4、火山活动 • 5、地震 现代地震与古地震 • 6、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异常:
三角测量、水准测量、地形变异常、重力异常、磁异常等
• 大多数人的观点:新第三纪(N)以来发生的地壳 构造运动;
3. 新构造运动的概念
• 新构造运动—新第三纪(N)以来发生的地壳构
造运动。
• 新构造—由新构造运动造成的地层和地貌的变形
与变位
• 现代构造运动—有人类历史记载以来的构造运动。
• 活动构造—现今仍在活动的构造。
• 活动断层—晚更新世以来活动的断层
1957年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第一届学术会议,专家讨论了新构 造运动及编制中国新构造运动图的问题
• 上世纪60年代我国新构造研究快速发展
2. 新构造运动的时限
• ①第四纪(Q)时期发生的构造运动
• ②从新第三纪(N)开始至现代的构造运动 • ③新第三纪(N)和第四纪(Q)前半期发生的构造运动 • ④无时间限制,只要是造成现代地形基本特点的构 造运动都叫新构造运动。
6、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异常
新都桥-新店现代地壳垂直形变剖面图 (引自四川地震局测量队资料,以新都桥 为零点起算)

构造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

1新构造运动:一般是指晚第三纪及其以来发生的地壳构造变动表现为垂直升降运动和水平运动两种表现形式2风化壳:不整合的标志,由于长期的风化剥蚀,残留难分解的物质,一般是铁和硅质物。

3莫霍面:是一级的不连续的界面,在地下33公里处,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4标准化石:演化速度最快,分布最广的化石,可以鉴定地层的时代的化石。

5岩石圈:地壳与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圈以上部分),都是由固态岩石组成的,统称为岩石圈。

6矿物:是在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均质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7向斜:两翼基本对称,核部地层较年轻两翼地层较老的褶皱。

8转换断层:是指发生在大洋中脊处的一种特殊的平移断层9角度不整合:不整合的一种类型,由于构造运动使不整合面的上、下两部分地层的地层产状不平行二者之间有一个交角的地层接触关系。

10断层:沿着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错动的断裂。

11磨拉石建造:是地层由海相转化为陆相后,在山间盆地、山前盆地等地形成的一套陆相的砾岩、砂岩沉积。

12背斜:是一种褶皱构造,岩层向上突出的弯曲,核部地层较老,两翼地层较年轻的褶皱。

13沉积相:根据沉积地层的颜色、沉积物的矿物成分、颗粒粗细、结构构造、生物化石种类等进行岩相分析,从而恢复古环境,根据沉积环境可以把地层分为海相、海陆过渡相、陆相三大类。

14矿物: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均质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15倒转褶皱:是指褶皱的一翼地层倒转,而另外一翼地层正常的褶皱。

16地层倾向:沿着地层斜面与地层走向垂直所引的线叫倾斜线,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指的方向就是岩层的倾向。

18整和接触:新老地层产状一致,岩性变化及古生物演化渐变而连续,新老地层时代连续,其间没有地层缺失。

地层形成的过程中基本保持稳定的沉积环境,构造运动主要是地壳缓缓下降,即使有上升,也未使沉积表面上升到水面之上遭受到剥蚀。

19岩层走向:走向线指岩层面同任意水平面的交线(岩层层面上的任意一条水平线)。

第十三章 新构造运动

第十三章  新构造运动
运动都叫新构造运动。
大多数人的观点: 新构造运动:新近纪(N)以来发生的地壳构造
运动;其中有人类历史记载以来的构造运动称 为现代构造运动。
新构造:由新构造运动造成的地层、地貌和构 造变形或变位叫做新构造(即新地质构造)。
活动构造:现今仍在活动的构造。 活动断层:近代地质时期(第四纪)和历史时
期有过活动(位移或古地震),现代正活动 或将来有可能活动的断层。
强烈差异断块(位移大)和微弱差异断块(位移小)
3. 挤压褶皱和断裂构造
受新构造时期的挤压,常沿着盆地边部产生一系列 挤压小褶皱和逆断层。
4. 活动断层
正经历运动或在近代地质和历史时期曾有移动, 在未来有复活倾向的断层。
1.5m
7
日本地震博物馆
第四节 新构造运动的研究方法
新构造运动研史考古法
合研究
夷平面研究:高度与时代;变形变位 海岸地形研究:海成阶地、海蚀凹槽的分布与高度 构造地貌研究:断层崖、断块山、断陷盆地
3. 定性方法-考古法 古文物研究:古文化遗址分布的古今对比;古建筑
的破坏原因与变形、变位
古文字记载:历史地震、群发性古崩塌、古滑坡
10
4. 定量方法-地球物理探测
地震、重力勘探 重力场与磁场变化 地热 地热流异常带、温泉的线状排列 水声探测及探地雷达
沉积物的厚度 沉积物的厚度取决于堆积区与其物源区(剥
蚀区)的相对高差和两者之间的距离,高差越 大,距离愈近,其沉积厚度也就越大。地形的 高差是受新构造运动控制的,所以新第三纪-第四纪沉积物的堆积速度与厚度,一定程度上 代表新构造远动的速度与幅度。
注意:沉积物压缩量、地壳剥蚀量和均衡补 偿等问题。
李世杰 等,第四纪研究,2008

第三章 新构造运动与新构造

第三章 新构造运动与新构造

煤矿采空区引起的地面沉降模式图
美国怀俄明州Tongue河煤矿自1914年废弃以来 形成的地面沉降坑(图右上角的公路大约6m宽)
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以西8.1级地震造成的 五雪峰北侧的地震塌陷(据党光明等,2002)
4.地面沉降与地裂缝
地面沉降:地面缓慢下沉的现象。 绝大多数由地下水超量开采所致,西安是 新构造运动所致,大庆、任丘、塘沽等是 由于石油开采所致。 地裂缝:地面上延伸较长、深度较大而且 往往呈带分布的缝隙。 成因也较多,基本有抽排水、采矿、新构 造运动和岩土体变形等,以后一种最为主 要。西安、大同、广西宣县城等都比较严 重
据统计,仅2001年,全国就成功预报地 质灾害231起,至少避免4200多人伤亡
六、火山
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喷发时6米多厚的火山灰吞噬了附近的庞贝城。考古学 家在一个洞中发现的已腐烂的尸体的印痕。
七、新构造运动的研究方法
1. 地质构造法 2. 地貌方法 3. 考古法 4. 地球物理探测 5. 地球化学测量 6. 形变测量 7. 地震学
意大利 比萨斜塔
中亚地区相对于“稳定的”欧亚板块的GPS矢量图 (据Reigber等,2001)
1.活断层对工程建筑物的影响 (1)活断层的地面错断及其附近伴生的 地面变形,往往会直接损害跨断层修建或 建于其邻近的建筑物。 (2)活断层发震使附近建筑物受到损害
中国主要活动断裂分布图
2.崩塌、滑坡和泥石流
• 活动构造:现今仍在活动的构造。 • 活动断层:近代地质时期(第四纪)和历
史时期有过活动(位移或古地震),现代 正活动或将来有可能活动的断层。
二、新构造运动的表现形式
新构造运动具有与老构造运动相同的表现形式,但也 有自己特征的表现形式。

新构造运动

新构造运动

一、新构造运动
含义:发生在新地质时期的构造运动
表现:火山、地震、断裂、温泉、地热异常等
任务:研究地壳的各种不同的新构造运动及其变形
(一)新构造运动的特点
1、新构造运动的方向与速度
从运动方向上看,新构造运动有垂直升降运动和水平运动
(1)水平运动
水平运动的幅度和速度比垂直升降运动的速度和幅度要大很多
(2)垂直运动
A垂直运动速度也是变化的,有时快,有时慢
B 垂直升降运动的方向、性质、及强度等在不同的地区是不一样的
C 具有明显的震荡和节奏性,因此在计算升降运动的速度时,往往分为似速度和真速度,真速度是在很短的时间内,用仪器测量的方法测量的运动速度的平均值,比较接近当地当时地壳运动的实际速度。

似速度是在一个较长的地质时期内,根据保存下来的新构造运动遗址所代表的综合幅度计算出来的速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远
建水
35km
个旧
蒙自
元阳
砚山
盘 文山 龙

西畴
富宁 那坡
李 仙 绿春 江
屏边 金平
马关
河江 泸 锦
江城
河口 老街


沱江

南 丰沙里

莱州

宣光
安沛
太原
河 102癊
103癊
山萝 104癊
105癊
越池 河内
元江-红河及其邻区水系分布图
23°N
37?N
阿尔金断裂造成的水系向同方向偏转现象(卫星图片)
新构造的主要特点:(1)表现形式与古老地质构造类似;
(2) 由于变形时间短,变形量相对比较小。
本章主要内容
一、新构造、新构造运动及其相关概念 二、新构造与新构造运动的表现形式 三、新构造类型 四、新构造与新构造运动的主要研究方法 五、活动断层 六、中国及其邻区新构造与新构造运动的
主要特点
二、新构造与新构造运动的表现形式
第十一章 新构造与新构造运动
——与工程地质和地质灾害关系极 为密切的地质构造
背景图片是新西兰罗托鲁阿库瑞公园的地热温泉
本章主要内容
一、新构造、新构造运动及其相关概念 二、新构造与新构造运动的表现形式 三、新构造类型 四、新构造与新构造运动的主要研究方法 五、活动断层 六、中国及其邻区新构造与新构造运动的
新构造和新构造运动有可能通过地貌、地质构造、沉积物、 地震、火山、温泉和地球物理异常等标志表现出来。
1. 地貌标志
由新构造运动造成的新构造地貌可以表现为多级漂流阶地、 V字形河谷、多级夷平面等形式。
阳霞河 级阶地
级阶地 Q3-4
级阶地 Q3-4
南天山山前阳霞河多级河流阶地露头照片
图Q3-4与下伏地层之间呈角度不整合接触。N1 j-中新统吉迪克组
侵蚀
水流下切 块体坡移 冰川过程
(A)增加高度
气候
降水 地表温度
然需求。
(E)增强降雨 (F)高山冰川
构造、气候和侵蚀过程的相互作用与反馈路径
一、新构造、新构造运动及其相关概念
目前地学界对新构造运动开始的时间有不同看法,
大部分研究者主张新构造运动指新近纪以来的构造运动, 由新构造运动形成的地质构造就是新构造。
主要特点
引言
新构造运动通过与气候和侵蚀作用之间的
物质与能量交换深刻地改变着地壳上部的
地质-地理环境,
充分认识和掌
(G) 减小造山带 高度和面积
构造
地壳增厚 均衡隆起
变形
握新构造运动 (H)重力应力
(B)增加地势
改变 (C)增大盆地规模
特征及其规律,
(D)增强侵蚀性
(I)风化作用、 有机碳埋藏
是人类与自然 和谐相处的必
540
Qp1x
西南天山山前喀什地区木什背斜构造剖面
295
银川地堑东界黄河断 裂井沟段探槽剖图
①表层风积砂;②砾石层;
③细粉砂;④灰白色黄土, 有小砾石和钙质结核;⑤ 粉砂土;⑥黄色黏土夹砾 石;⑦黄土。I和II分别是 两个崩积楔


⑥ I
⑦Hale Waihona Puke II①②③
断面产状32075
1m
两盘地层不对称,厚度差别大。
二、新构造与新构造运动的表现形式 1. 地貌标志
24°N
38?N
水系也可能反映新构造运动。在河流出山口的地方, 水系向同一方向偏转,则说明河流弯曲很可能受到 活动断层控制。河流在相当长的距离内成直线延伸, 则河床很有可能沿着活动构造延伸。
84癊
85癊
塔 里 木盆 地
安迪尔 开希木库勒 库木库都克

金 尔 阿
裂 断
新构造运动造成的洪积扇顶点线性排列现象(卫星影像)
二、新构造与新构造运动的表现形式
2. 地质构造标志
发育在新近系和第四系中的褶皱、断层和单斜构造均是新构
造,反映新构造运动。
海拔(m)
2000
2km
木什背斜
30 卡帕卡向斜
1600 1200
Qp1x (西域组)
21520
N2a (阿图什组)
二、新构造与新构造运动的表现形式
4. 地震
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地面振动。根据地震成因可以把 地震分为5种类型: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诱发地震和人工地 震。对人类社会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绝大多数地震都是构造 地震。 全球主要有四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或地中海-喜马 拉雅地震带)、大洋中脊地震带和大陆裂谷地震带。
二、新构造与新构造运动的表现形式 1. 地貌标志
柞水溶洞所在位置, 已经远远高于乾佑河
陕西省柞水县柞水溶洞远景
二、新构造与新构造运动的表现形式 1. 地貌标志 裂




祁连山西端被阿尔金断裂截断造成地貌突变
二、新构造与新构造运动的表现形式 1. 地貌标志
天山南部 山前巴楚 地区的走 滑断层错 断山脊的 现象(卫 星影像)
二、新构造与新构造运动的表现形式 2. 地质构造标志
新疆阿克陶县奥依塔克西域组(Q1x)的倾斜变形
二、新构造与新构造运动的表现形式
3. 沉积物标志 厚度较大的、面积较广的新近系(上第三系) -第四系分布区反映新构造运动以沉降为主; 与新近系(上第三系)-第四系堆积区相邻的 物源剥蚀区则是新构造运动的相对抬升区。 例如:鄂尔多斯地块南缘渭河地堑新近纪以 来的沉积物厚达2000余米,反映新近纪以来 渭河盆地主体处于持续沉降状态。
活动构造一般指第四纪晚期曾经活动或者正在活动的地质 构造,但是地学界对活动构造的起始时间也有不同看法。 动构造包括活动断裂和活动褶皱两大类。
活动构造运动是人类活动历史时期的构造运动,现代构造 运动指近代以至现今正在发生的构造运动。
新构造运动的主要特点: (1)正在发生,可以直接观察和
测量;(2)有可能通过岩石变形、地形地貌、火山、地震等 表现出来;(3)有一套特定的研究方法,如地貌学、考古学、 大地测量学、地震学、地球物理学和空间遥测技术等。

通 古 安迪尔兰干

莫 勒
拉 米








喀帕
叶 兰

尔 金断 裂



阿尔帕
叶亦克 河
阿克塔什
6748

84癊
85癊
86癊 且末 车
尔臣河上游哈阿迪尔勒阿金克断尔裂金
阿克亚 阿羌


35km
86癊
山 山
阿尔金山-东昆仑山北缘水
系分布略图
102癊
103癊
104癊
105癊
106癊
元江 元 红河 江
欧亚板块
非洲板块
全球板块边 界与地震震 中分布图
印度-澳大 利亚板块
会聚型板块边界
北美洲板块
圣安德列斯断层 菲律宾板块
加勒比 板块
太平洋板块
柯柯斯板块
南美洲
板块

西
纳兹卡板块




离散型板块边界
南极洲板块 转换型板块边界
地震震中
二、新构造与新构造运动的表现形式
4. 地震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8.0级地震由龙门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