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美术《我们身边的线条》公开课教案
一年级美术下册第13课我们身边的线条教案

一年级美术下册第13课我们身边的线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年级美术下册第13课“我们身边的线条”。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二章“线条的魅力”中的第三节“身边的线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线条的多样性,认识线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掌握运用线条进行绘画的基本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线条的分类和特点,认识到线条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线条美,提高审美能力。
3. 学会运用线条进行绘画创作,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线条的分类、特点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线条美,运用线条进行绘画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线条图片、绘画作品范例、画纸、画笔等。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橡皮、彩色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富有线条美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线条,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讲解(10分钟)(1)介绍线条的分类和特点,如直线、曲线、粗线、细线等。
(2)讲解线条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家具、服装等。
3. 实践环节(10分钟)(1)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线条进行绘画创作,讲解绘画技巧。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观察教室内的物品,用线条进行绘画创作。
5. 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2)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绘画技能。
六、板书设计1. 线条的分类:直线、曲线、粗线、细线等。
2. 线条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筑、家具、服装等。
3. 绘画技巧:线条的运用、构图、色彩搭配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线条描绘你最喜欢的物品。
2. 答案要求:线条流畅,构图合理,色彩搭配和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线条的理解和运用,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线条美,进行绘画创作,提高审美和创新能力。
我们身边的线条(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生活中常见的线条,了解线条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活动,学生学会运用线条表达情感和创造美。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生活中美的感知和热爱。
教学内容线条的种类:直线、曲线、波浪线等。
线条的特性:长短、粗细、曲直等。
线条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构图、表达情感、创造视觉效果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生能够识别和运用不同类型的线条。
难点:学生如何通过线条表达情感和创造美的效果。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画纸、画笔、美术作品示例。
学具:彩色铅笔、水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线条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线条的来源和作用。
2. 新授:讲解线条的种类和特性,展示美术作品中线条的应用。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线条创作练习,鼓励创新和表达。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反馈。
板书设计我们身边的线条内容:线条的种类、特性、应用示例:美术作品中的线条运用作业设计个人作业:创作一幅以线条为主题的美术作品。
小组作业:合作创作一幅大型线条画作。
课后反思教学效果:学生对线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是否提升。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
此教案旨在通过观察、实践和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线条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在上述教案中,教学重点与难点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这个部分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核心目标和学生可能遇到的挑战,因此需要更深入和详细的说明。
教学重点与难点详细说明教学重点识别和运用不同类型的线条:学生需要能够区分和运用直线、曲线、波浪线等基本线条类型。
这是基础技能,对于后续的美术学习和创作至关重要。
线条的情感表达:线条不仅仅是构图的一部分,它还能传达情感和氛围。
例如,粗犷的线条可能表达力量和动感,而细腻的线条则可能传达温柔和优雅。
线条的创造性应用:学生应学会如何创造性地使用线条来增强作品的视觉效果,比如通过线条的排列、组合和对比来创造深度和动态。
人美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4我们身边的线条

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包括:
-线条在生活中的应用:线条可以用于建筑设计、时尚设计、平面设计等。
-线条的设计原则:线条的设计要符合审美原则,要简洁、流畅、富有变化。
板书设计:
1.线条的种类和特点
-直线
-曲线
-弧线
2.线条的运用方法
-单独使用
-组合使用
3.线条在生活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
-时尚设计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线条的基本概念”,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线条的种类和特点”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线条的种类和特点”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线条的种类和特点”重点,强调“线条的运用方法”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2.创新素养:鼓励学生运用线条进行创意绘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美术创作的乐趣。
3.观察素养: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观察和发现身边的事物和场景中存在的线条,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4.表达能力:通过让学生用语言描述身边的事物和场景中存在的线条,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
-平面设计
教学反思与总结
首先,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讲授法、观察法、实践法和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特别是在实践环节,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小组合作,充分体验到了美术创作的乐趣。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这可能是因为我没有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针对这个问题,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采取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引入游戏、竞赛等形式,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美术教案-《我们身边的线条》

美术教案-《我们身边的线条》篇一:美术教学设计:我们身边的线条《我们身边的线条》教学设计设计理念:线条是绘画造型的基本元素,也是作者用来表达情感爱情的要素,由于运动的方向,使用的材料、排列的方式、描绘的速度以及用力的轻重不同,线条会产生许多变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古今中外的许多绘画名家为我们创作了大量的线绘画画经典作品,在本课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观体验,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有圆润线条,这些线条美化了我们的校园生活,感受艺术作品中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乐趣用线作画的趣味性。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引导学生从生活见到中发现线条,认识线条,感受线条。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用线条进行表现的能力。
情意目标:培养学生偏爱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发现艺术作品中线条的美感,并初步尝试其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线的组织。
学习材料:线条丰富的自然物、艺术作品、彩笔、电线等。
教学设计:一、情景导入,认识线条。
1、梦境导入:昨天晚上老师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根新线,今天早上起来后,老师就把它画下来了吗?想看吗?(出示范画)2、讲解梦意。
“早晨起来,我伸了伸懒腰,起床站了起来(—、︱)接下来洗脸刷牙(C)吃完早饭,我蹦蹦跳跳的回去上学(~~~~~)到了学校知道自己考试得了100分,高兴得跳起来(),可是因为太高兴了,我有点头晕(@)高兴了一天,回到家我又安静地离开躺在屋里睡着了(—)。
”3、认识线条:这些线条你们确实认识吗?学生交流。
4、寻找线条:线条非常的淘气喜欢和人捉迷藏,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不信你在手上、身上、教室里找一找。
在我们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它们。
如蜗牛@,彩虹^,打雷$,下雨!!!,·??5、板书课题———我们身边的线条。
二、欣赏探究,感受线条。
(1)线条与性格。
这些线条不仅可以讲故事,还能心理表现人的性格和情绪呢?如果用电线、毛线、彩带来形容我们的姐姐、妈妈、你,哪一种最象爸爸?为什么?哪一种更旬妈妈?哪一种才象你呢?(2)线条与音乐。
《我们身边的线条》教案1

《我们身边的线条》教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美术》第五章第一节《我们身边的线条》。
内容包括线条的基本概念、线条的分类及特点、线条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线条的基本概念,掌握线条的分类及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线条,学会运用线条表达自己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表达自己的情感。
重点:线条的分类及特点,线条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学具:铅笔、橡皮、绘画纸、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线条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线条。
(2)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线条,激发他们对线条的兴趣。
2. 新课讲解(15分钟)(1)教师讲解线条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点。
3. 实践环节(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表达自己的情感。
(2)学生进行线条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15分钟)(1)教师展示优秀线条作品,分析其创作思路。
(2)学生结合自己的作品,思考如何提高线条表现力。
5.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布置线条创作练习。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个别辅导。
六、板书设计1. 线条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点。
2. 线条在生活中的应用。
3. 线条创作方法及技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线条描绘自己的心情。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线条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但在表达情感方面仍有待提高。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线条,尝试用线条创作故事、漫画等作品,提高线条表现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表达自己的情感。
2. 实践环节:线条创作方法及技巧的指导。
3.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的具体要求和答案的展示。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针对学生表现的情感表达和线条运用能力的提升。
我们身边的线条美术教案

我们身边的线条美术教案第一章:线条的基础知识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线条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掌握线条的绘制技巧。
1.2 教学内容:1.2.1 线条的定义:线条是由无数个点连成的,具有长度和方向的图形。
1.2.2 线条的分类:直线、曲线、折线、螺旋线等。
1.2.3 线条的绘制技巧:用铅笔、钢笔、圆珠笔等工具,通过力度、速度、方向的变化来绘制不同效果的线条。
1.3 教学活动:1.3.1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线条,如教室里的桌子、椅子、窗户等。
1.3.3 教师示范线条的绘制技巧,学生跟随练习。
1.4 作业布置:让学生用线条绘制一幅简单的图案,如树木、花草等。
第二章:线条在生活中的应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线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2.2 教学内容:2.2.1 线条在自然界中的应用:如山水、动植物等。
2.2.2 线条在建筑中的应用:如房屋、桥梁等。
2.2.3 线条在艺术作品中的应用:如绘画、雕塑等。
2.3 教学活动:2.3.1 教师展示线条在自然界、建筑和艺术作品中的应用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
2.3.2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线条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服装、家具等。
2.3.3 学生进行创意绘画,运用线条表现生活中的场景或物品。
2.4 作业布置:让学生选取一个生活中的场景或物品,用线条绘制出来。
第三章:线条的表达力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线条的表达力,学会通过线条传达情感和氛围。
3.2 教学内容:3.2.1 线条的表情:如快乐、悲伤、愤怒等。
3.2.2 线条的氛围:如安静、热烈、紧张等。
3.2.3 线条的绘制技巧:通过线条的粗细、长短、曲直、颜色等变化来表达情感和氛围。
3.3 教学活动:3.3.1 教师展示线条表达情感和氛围的实例,如漫画、插画等。
3.3.2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线条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氛围。
3.3.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线条创作,尝试绘制具有表达力的图案。
3.4 作业布置:让学生用线条绘制一幅表达自己情感的图案,如快乐、悲伤等。
美术《我们身边的线条》教案

美术《我们身边的线条》教案第一章:课程引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线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线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意识。
1.2 教学内容:线条的定义和分类:直线、曲线、粗线、细线等。
线条的特点:长度、方向、密度等。
1.3 教学方法:观察法: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线条,如建筑物、自然景观、日常用品等。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对线条的观察和感受。
第二章:线条的绘画技巧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线条的绘画技巧。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2 教学内容:线条的绘制工具:铅笔、墨水、毛笔等。
线条的绘制技巧:压力、速度、方向等。
2.3 教学方法: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绘制线条,体验不同工具和技巧的效果。
示范法:教师进行线条绘制示范,引导学生模仿和实践。
第三章:线条在艺术作品中的应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线条在艺术作品中的应用和意义。
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3.2 教学内容:线条在绘画、雕塑、设计等艺术领域的应用。
著名艺术作品中线条的运用案例分析。
3.3 教学方法:欣赏法:让学生欣赏各种艺术作品,注意其中的线条运用。
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线条在艺术作品中的作用和意义。
第四章:身边的线条创意作品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发挥创意,利用身边的线条创作作品。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意识。
4.2 教学内容:利用身边的线条进行创作的技巧和方法。
学生创意作品的展示和评价。
4.3 教学方法:创作法:让学生利用身边的线条进行创意作品的创作。
展示法: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评价和交流。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和总结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培养学生的反思和评价能力。
5.2 教学内容:回顾和总结线条的基本概念、绘画技巧和在艺术作品中的应用。
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学习过程和作品创作。
5.3 教学方法:讨论法:让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悟,进行互相评价和反思。
评价法: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
我们身边的线条教案(精选8篇)

我们身边的线条教案我们身边的线条教案(精选8篇)作为美术教师,在授课前应该制定一份教案。
《我们身边的线条》意在提高学生发现美和感受美的能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术《我们身边的线条》的教案设计,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我们身边的线条教案篇1教学目标1.在自然和生活中寻找各种形态的线条,使学生认识到艺术表现手法来自于生活,艺术中线条的存在使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2.认识不同形态的线条会产生多种感觉,提高学生发现美和感受美的能力。
3.学习用线条的不同形态表现思想情感,探索艺术的共性。
教学重点认识线条的不同形态了解线条表现出的情感,学会用线条的不同形态表达思想和情感教学过程1.游戏导入每一位同学小时候大概都玩过这种游戏,它可以是一个人单独操作,也可以是两三个人共同操作。
让学生利用自己事先准备好的毛线,自由选择游戏方式。
在翻线的过程中要注意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线条变化的不同形式。
2.欣赏幻灯片幻灯片的内容涉及到建筑、服装、雕塑、动物等。
天安门城楼:红柱子——竖线民族舞蹈动作——波浪线老虎虎皮——虎皮纹线教师边带学生欣赏边让学生回答,这些线条的特点是什么,不同点表现在哪些方面?3.让学生观察思考,在你的身边,在大自然中,哪些方面存在着线条表现出的美。
(可以将这些线条的存在形式进行分类)例如,斑马身上存在着线条的表现形式,(动物)竹林中也有线条的存在,(植物)还有北大桥、烈士塔等等(建筑物)教师总结:A.线条无处不在B.它可以分为视觉的和听觉的线指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视觉的线4.学生思考,课本上《红色娘子军》和《飞天》都是舞蹈图片,但它们给人的感觉确是不同的,这是为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去认识用不同形态的线条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
5.阅读,阅读课本30~35页的图片,欣赏图片中指示的线条,并谈一谈自己的感觉。
6.听文章画线,要求学生用笔在纸上画出如下意境:平静的湖面,没有一丝风;调皮的小鸟,投进了一粒小石子,湖面上泛起层层涟漪;狂风掀起了一层巨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下册美术《我们身边的线条》公
开课教案
一年级下册美术《我们身边的线条》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的]
1、引导孩子从生活中发现线条、认识线条、感受线条,培养孩子从生活中表现美、体验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初步培养孩子运用线条进行表现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培养孩子的观察习惯及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发现生活中、艺术品中线条的美感,并初步尝试其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线的组织及变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认识线的种类(4分钟)
1、心情导入新课
老师折电线
师:你们知道老师此时的心情吗?
生:紧张、乱……
师:老师现在心情平静了应怎样表现?请每个小朋友拿起电线把老师的心情表现出来。
生齐折电线并展示
师:谁能变出更多的心情?你能叫出这些线的名字吗?
生用电线变出直线、折线、曲线……相互交流,并归纳。
师投影直线、折线、曲线、交叉线
2、做找线游戏并揭题
(1)师:看准能找到我们身边哪儿有这些线?谁能找出最多。
生自由走动在教室内寻找(地板、黑板、桌椅、风扇、服装、头上、窗外……)
(2)在他们发现身边的线后美术字揭题——《我们身边的线条》
二、授新课——线的美感及表现力(17分钟)
1、感受生活中的线
师: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本组课桌上摆放的工艺品上的线,摸一摸、看一看、想一想、找一找,这上面有些什么线?
师生共同找出各类线
2、看课件:自然物和人造物中的线
引导孩子观察并思考:这些线给我们什么感受?
师生共同讨论,谈谈各自的感受。
3、线的情感性
师生一起用彩带、电线分别体验曲线、直线、折线给人的不同感受。
师:刚才各种不同的线分别给我们什么感受?
小组讨论、记录,回答。
师投影部分词汇(活泼、快乐、坚硬、挺拔、严肃、安详、温暖、兴奋、感动、惊奇、赞叹)。
小结:线也能表达各种感情。
4、线的运用和表现
(1)欣赏课件中中外画家的几幅线造型艺术,感受美感
(2)赏析赖利的《洪流》和克利的《奔流》
师:小组讨论这两幅画给我们什么感受?为什么?
全班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回答:……
师总结:波状弧线,整体又规律性的层次横跨画面,造成律动的幻觉,给我们强烈而又刺激的感觉。
(3)赏析线画《缅甸仰光大金塔》
师:比较这幅画和刚才两幅有什么区别?
生讨论:以直线为主,表现了严肃、庄严的氛围。
师:画家用不同种类的线表现不同的情感,我们国家对线的研究更为精深。
从古代就非常重视用线造型。
(4)赏析李公麟白描人物画
师:这幅画在线的运用中有什么变化?
师生共同体会线的疏密变化产生的节奏美感。
(5)小游戏
师:每人手中都持有一小张黑卡,现在请大家在黑卡上画用自己喜爱的工具和色彩画一根线,然后各组谈谈每张画给人不同感受。
生画出并讨论
师:不同色彩、不同工具材料表现出来的线能表现出不同的美感。
小结:线有丰富的表现力,古今中外大师、画家、小朋友都在用不同的工具、不同种类、不同粗细、疏密变化的线表达自己的情感,创作出了一幅幅优秀的美术作品。
三、布置作业(3分钟)
1、讲述“我的梦”(语言描述)
引导孩子们回忆自己的梦,请一位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讲述自己记忆最深最感兴趣的梦。
2、请大家把最感兴趣的部分用线画出来,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
3、作业要求:可自己创作,也可自由组合共同完成。
选择适合自己所画内容的纸、笔把它通过不同种类、不同粗细、不同疏密变化的线表现出来。
四、学生作画(12分钟)
教师巡视辅导(选择轻松、愉快的钢琴曲作为背景音乐、创设愉快乐的氛围。
)
1、巡视作业中构图情况及线的组织。
2、作画中间集中辅导:针对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进行具体指导。
3、分组指导:针对小组个别问题及时辅导。
4、对孩子进行个别差异指导。
五、作品评价,课外延伸(4分钟)
1、展示各组的绘画作品
(1)各组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互评,推选出一名代表;
(2)请各组代表到前面展示自己的作品。
选两、三名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从构思、线的组织、工具、材料的使用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3)师进行客观评价。
2、总结延伸:展示几幅用线表现自己对这段背景音乐感受的作品。
师:音乐与美术是姐妹艺术。
我们回家听一段音乐,用线表现自己对这段音乐的感受,体会音乐与美术有什么联系。
画完后可以与父母共同欣赏,装饰自己的作品,装饰自己可爱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