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教材——《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案例及分析

合集下载

小学五年级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教案设计优秀5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教案设计优秀5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教案设计优秀5篇教学目标篇一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挡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园明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篇二教学内容:(一)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毁灭来叙述内容的。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1课,读课题。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识了圆明园,圆明园烧毁之前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呢?(板书:美)(二)学习新课,组织学生自学。

1、上节课的学习,大家意犹未尽,今天我们将通过孩子们的自学进一步品读课文2、3、4段,感受圆明园的美。

上节课,我们通过大家的推选,邀请了三位自学小组的负责人,他们在课前已经做好了准备,今天就将由他们带领大家进一步品读课文。

请大家看自学提示。

2、请三位自学负责人到小黑板前,其他的同学也早就选好了自学的段落,请你们到自学小组负责人那里,进行今天的学习。

3、分组学习。

学生借助小黑板进行学习活动,并且汇报自己在自学中的收获。

4、按照学习小组的顺序进行汇报。

汇报时,由学习负责人选择参加汇报的同学,其他同学面向相关学习小组,听取其他组学习的收获。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点评)5、这三个段学完了,孩子们口中传出的,全是溢美之词,正是因为我们走进课文,用心去读了、才能真正领略到圆明园无穷的魅力。

请你用你能用上的最美的词汇来赞美圆明园。

教师小结:孩子们说得真好。

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历经一百五十年才建成。

多少能工巧匠的心血和智慧,多少稀世珍宝汇聚园中,才凝结成这座旷世名园。

五年级《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五年级《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毁灭的原因和过程。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提高学生的朗读、默读和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文化遗产的情感。

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圆明园毁灭的悲惨命运。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理解圆明园毁灭的原因和过程。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手段,展示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文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生字词,解释词语的意思,并让学生尝试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课堂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圆明园毁灭的原因是什么?圆明园毁灭的过程是怎样的?你对圆明园毁灭有什么感想?学生分小组讨论,每组选代表汇报讨论成果。

4.案例分析教师展示圆明园毁灭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圆明园毁灭的原因和过程。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5.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感受圆明园毁灭的悲惨命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惜文化遗产的情感。

6.延伸拓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延伸拓展:你认为如何才能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你能为保护文化遗产做些什么?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7.课堂小结8.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圆明园毁灭的读后感。

搜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了解圆明园的历史和文化。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深入了解了圆明园毁灭的原因和过程。

2.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相关推荐《圆明园的毁灭》教案(精选9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圆明园的毁灭》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篇1【教材简析】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

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题目为“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把美的东西毁灭了,这真是一个悲剧,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选编本课的意图是,引导学生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把搜集与整理、运用资料结合起来,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让学生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设计理念】这篇课文文字优美,字里行间饱含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教学时可以以情激情,以读激情,以景激情,以史实激情,特别是要重视以读激情,充分体现阅读教学“以读为本”。

通过读书,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运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创设的情境中,引导他们把最感兴趣的景观想象出来,并谈一谈自己的脑海里浮现的画面。

感受到圆明园的瑰丽与辉煌再去读圆明园的毁灭,更能激发学生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挡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园明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教案范文(精选5篇)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教案范文(精选5篇)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教案范文(精选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经常要依据教学须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胜利、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

以下是我整理的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教案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一】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教案《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震撼人心的作品。

文章用墨不多,但给读者留出的想象空间较大。

语言精确而概括。

每个读过此文的人,都会为圆明园的毁灭心升缺憾情;每个读过此文的中国人,都会为圆明园的毁灭心升耻辱感,激起浓浓爱国情。

而这正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为了帮助学生深化理解课文,与作者、教者产生共鸣;为了落实新课标中提出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目标。

教学设计中留意了以下四方面内容:1、关注整体,以疑激趣:“读文贵有疑”培育学生读文问难的阅读习惯,激励学生在质疑──解疑──回读的阅读过程中,达到情感的共鸣。

2、关注写法,积累运用:针对高年级学生特点,讲文更要渗透写法。

真正做到读写的结合。

3、重视读文,读中自悟:书读百遍,其意自现。

有的专家说:读的过程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过程。

教学中设计多种形式的读:对读、引读、对比读、自读、默读等形式,引导学生读中理解、感悟。

4、电教媒体,从旁协助:对于不熟识的事物,孩子是很难想象的。

多媒体的引入,帮助学生对圆明园从前的辉煌和侵略者入侵的丑恶行径理解。

更好地解决了语言文字想象艰难的问题。

【教学背景分析】本案为其次课时,第一课时对文章进行了初步解读,指导学生搜集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学习探讨了当时的时代背景。

同时学习了文章出现的重点词语,并理解了他们的意思。

激励学生在初读之后提出问题。

解决一些例如词语方面的简洁问题。

激发学生深化读文,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

【本课教学目标设计】1、学问与技能:⑴ 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⑴ 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2、过程与方法:⑴ 关注整体,以疑激趣。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优秀9篇)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优秀9篇)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优秀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应急预案、演讲致辞、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emergency pla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圆明园的毁灭》教案(优秀9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13《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反思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13《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反思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13《圆明园的毁灭》教案+反思一. 教材分析《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描写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圆明园在英法联军侵略战争中遭受毁灭性破坏的文章。

通过文章的阅读,让学生了解我国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观念。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历史文化有一定的认知,但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可能较为陌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圆明园的历史背景,理解文章所传达的情感和价值观。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圆明园的历史背景,理解文章内容,掌握相关词汇和句子。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文化遗产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明园的历史背景,文章的情感态度。

2.难点:理解英法联军的侵略行为,感受作者对圆明园毁灭的痛心疾首。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增强学生的代入感。

2.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对圆明园毁灭的看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3.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从情感上理解作者的态度,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圆明园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教材: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3.教案:详细的教学过程和环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圆明园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圆明园的美丽和宏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气和情感。

朗读过程中,教师适时停顿,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发表自己对圆明园毁灭的看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5.拓展(10分钟)学生进行写作练习,以“如果我是一名圆明园的守护者”为题,发挥想象,撰写一篇短文。

五年级《圆明园的毁灭》教案(精选3篇)

五年级《圆明园的毁灭》教案(精选3篇)

五年级《圆明园的毁灭》教案(精选3篇)五年级《圆明园的毁灭》教案(精选3篇)《圆明园的毁灭》是小学语文的课文。

用对比手法写是为了通过昔日圆明园的辉煌壮观来让读者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读者的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下面给大家带来了五年级《圆明园的毁灭》教案,希望大家喜欢!五年级《圆明园的毁灭》教案【篇1】教研课《圆明园的毁灭》,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要求通过朗读、学习,想象曾经的圆明园辉煌的景观,了解它被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是介绍“圆明园的辉煌的过去”。

在设计这部分的讲读内容时,我抓住课文中的三个评价圆明园的句子“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是当时世界上的博物馆、艺术馆”“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让学生依序朗读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在读中思考、想象。

因为当年的景观早已不复存在,在做课前的准备工作时,我安排学生搜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资料,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自己了解到的圆明园,并思考课后练习题。

在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找出*该段落的重点句,然后展开想象,了解文字介绍中的圆明园。

当学生逐渐梳理出*层次与想象空间后,再借助课件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加深文字印象。

我认为,只有充分了解圆明园曾经是一座怎样宏伟与丰富的建筑,对孩子才会有震撼力与感染力。

因此该课时主观的朗读与课件直观的音像图片资料双管齐下的教学手段非常重要,相得益彰。

当同学们对祖国的壮丽山河与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对祖国丰富馆藏,杰出艺术品发出声声由衷的赞叹时,再顺势导出圆明园的毁灭这一部分。

课前搜集准备的资料使学生对这一部分的原因不再陌生,但学习有关圆明园被毁灭前的前期准备工作,经过读与看,充分的酝酿后使学生完全地领悟了为什么老师说,圆明园这三个字是国人心中永久痛,*中介绍说它的毁灭也是世界文化史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样才能对圆明园的毁灭最深刻的感触,对英法侵略军可耻行径感受愤怒与屈辱。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认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三、四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1.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辉煌景观,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

2.文章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

教学准备:1.课前搜集圆明园的相关资料。

2.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一构建话题,导入课文。

1在我们国家的广州市,刚刚举办了一场亚洲最高级别的赛事,你们知道吗?说说你的了解。

我们的祖国国力日益强盛,相继举办了奥运会亚运会,引起了世人的瞩目。

可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百五十年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一件屈辱的事情,美丽的东方园林被西方强盗毁于一旦。

2.板书课题。

强调“毁”写法。

3.轮流读课文,检查预习,随时正音。

二.细读课文,感悟“毁灭”。

1.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圆明园是怎样毁灭的?把最让你气愤的地方用“——”画出来并作一作批注。

生默读,批注。

交流。

2读了这段文字,你是怎样的心情?3.这心情从何而来?读一读让你感觉到愤慨的句子,读出你的感情。

4.出示: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加点的词语能不能去掉,为什么?是的,侵略者的本性是残暴而贪婪的,让我们带着愤恨读一读。

5.圆明园的最终结局是什么?出示: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语文教材——《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案例及分析
青山铺中心小学任利辉
《圆明园的毁灭》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1课教材,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

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题目为“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把美的东西毁灭了,这真是一个悲剧,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学生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

随着语文课改的深入,图片、文字、音像等资料性课程资源在阅读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如果在结课中资料性资源使用得当,就能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完善地融于一体,取得余音绕梁,回味无穷的效果。

我在《圆明园的毁灭》一文的结课中进行尝试性设计,引导学生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把搜集与整理、运用资料结合起来,让学生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加深学生对文本的领悟,催生学生更深层的思考。

教学片断:
师:现在,让我们假设一下历史,回到145年前。

如果你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一国之君——皇帝,如果你是辅佐皇帝参与国家管理的大臣,如果你是保卫国家领土的士兵,如果你是普普通通的生活在北京的老百姓……面对着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行径,你会怎么做?请选择一个角色静静想一想,一会儿请你说一说。

(生思考、准备)
生:假如我是当时的皇帝,但我没有兵权,兵权掌握在老佛爷慈禧的手中。

我会号召所有的百姓团结起来,即使用长矛,弓箭,也能对付洋枪洋炮。

只要团结,就有希望。

师:虽然兵权掌握在慈禧手中,但你善于发动群众——了不起的皇帝。

生:假如我是士兵,我会和他们血战到底。

即使我牺牲了,我的身体也要倒在圆明园里,成为敌人的绊脚石!
生:假如我是朝中大臣,我会给皇帝建议,派人去留洋,学成归来后制造自己的枪炮。

生:假如我是北京的一位老百姓,我会号召百姓团结起来与洋人展开战斗。

师:同学们,给自己掌声,为自己喝彩!(生鼓掌)但遗憾的是,历史不能假设。

请读下面的资料(课件出示):
圆明园是皇帝亲用的。

当圆明园被烧,咸丰皇帝无奈,只好和慈禧仓皇逃跑了。

焚毁圆明园的前几天,英法联军列队入城,清军士兵夹道跪迎。

英法联军两次洗劫圆明园。

军阀混战时期,一些军阀又进行洗劫,圆明园最后剩下几块残垣断壁。

据说中国人龚橙——著名诗人龚自珍的儿子是火烧圆明园的帮凶,是他带的路。

师:读了上面的资料,现在,再读“圆明园”这三个字的时侯,难道你心中仅仅是仇恨和愤怒吗?
生:说不出来的滋味。

生:我很悲愤!悲愤的是我们自己的少数人怎么会这样?我的心里好像被插了几刀,很难过。

师:现在,你的心中,圆明园仅仅是废墟吗?圆明园在你心中是什么形象?
生:我认为是中国人民的耻辱。

师:圆明园的大火早己熄灭,可是我们思考的脚步不能停止。

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国为什么会被几千个强盗杀到京城?圆明园烧掉的究竟是什么?毁灭的究竟是什么?永远也毁灭不了的是什么?——也许,今天的学习只是给同学们打开了一扇小小的门,希望大家从这扇门出发,怀着更多的思考走向未来的人生。

案例反思: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切实地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位置,注重学生的自我阅读,自我理解和情感体验。

在结课这一环节中,我先引导学生进行角色置换,将自己假想成皇帝,大臣,士兵,百姓,引导学生在深入人物内心的体验中,进一步领会课文要传达出的对侵略者的仇恨和愤怒。

然后及时展现文字资料,学生从资料中看到的是皇帝仓皇出逃,士兵夹道跪迎,军阀趁火打劫……..这时,学生们的心中不仅仅有着“仇恨”和“愤怒”,更在进行着深层思考,在他们的心中,“圆明园”不再是“万园之园”,而是“耻辱”,学生进入了“自省”的状态。

资料性课程资源的运用,加深、丰富了学生对文本的领悟,催生了学生的深层思考,又增加了阅读的分量,扩展了知识,发展了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身心得到体验,能力得到提高,使学生走上文化积累和精神成长的快车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