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遗人思念明朝的诗
明朝以后的诗词

明朝以后的诗词1、《一剪梅》明代唐寅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
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2、《石灰吟》明代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3、《临江仙·寒柳》清代纳兰性德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
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
湔裙梦断续应难。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4、《所见》清代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5、《别云间》明代夏完淳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6、《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清代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7、《长相思》清代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8、《元夕二首》明代王守仁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
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
堂上花灯诸第集,重闱应念一身遥。
去年今日卧燕台,铜鼓中宵隐地雷。
月傍苑楼灯影暗,风传阁道马蹄回。
炎荒万里频回首,羌笛三更谩自哀。
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
9、《观书》明代于谦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10、《己亥杂诗·其五》清代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1、《村居》清代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2、《虞美人》清代纳兰性德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
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枝花样画罗裙。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的意思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的意思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李白《静夜思》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怀念家乡的感情。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的意思,希望大家喜欢。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唐】李白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在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抬起头来,看到窗外的明月,便思念起远方的家乡。
故乡啊,你到底在哪儿?想着、想着,不知不觉,泪珠从眼角落下。
想到此处,又一阵清风吹过,使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诗人看着明月,想起自己已经离开家乡多年了,回首往事,内心有很多感触。
于是,诗人在诗中写道: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因为这里的“举头”和“低头”都是极力地仰着头,使得他的目光越过高楼,一直投向那最高的山峰,并由此引发出一个联想:故乡啊,我抬头看见的不再是皎洁的明月,而是你的脸庞!但是,当他看见窗前的小树时,又一个联想浮上心头:故乡啊,我低头看见的不再是嫩绿的枝芽,而是你的笑容!我不愿见你的愁眉苦脸,我多么渴望你能开颜一笑啊!“一轮秋月照窗来,一片相思入梦怀”,可是现实呢?这本该是一轮满月的秋夜啊!然而此时却是“一片秋月照窗来”,而这寂寞的月光,无人欣赏,只有进入那甜美的梦境,才能得以缓解!正如李白所说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举头望明月”表现了诗人翘首遥望,急于想见到故乡的心情,而“低头思故乡”表现出诗人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
全诗语言朴素自然,含蕴深厚,想象奇特,构思巧妙,让人产生无穷的遐想,深受人们的喜爱。
“乡愁”是我们每个人的感情世界里永恒的话题。
说起乡愁,有人愁的是物质上的,有人愁的是精神上的,还有人愁的是纯粹的“无形之愁”。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精神上的乡愁”。
乡愁啊,或许真的像余光中先生说的那样: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是一弯远远的港湾;是一支深深的恋歌;是一种浓浓的期盼……乡愁,有时候也许会像火柴一样擦亮你心中的明灯。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翻译赏析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翻译赏析[译文] 除夕之夜,我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乡;鬓发已雪白如霜。
明天又是新的一年,我将再添一岁了。
[出自] 高适《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我独自在旅馆里躺着,寒冷的灯光照着我,久久难以入眠。
是什么事情,让我这个游客的心里变得凄凉悲伤?故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我的鬓发已经变得斑白,到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年。
高适(702?—765),字达夫,唐渤海蓨(今河北沧县)人。
早年求仕不遇,曾和李白、杜甫在齐赵一带饮酒游猎,怀古赋诗。
在他将近五十岁时,才由宋州刺史张九皋推荐,举有道科,任封丘尉。
后由河西节度使哥舒翰推荐,掌幕府书记。
安禄山之乱发生,他被拜为左拾遗,转监察御史,佐哥舒翰守潼关。
潼关失守后,他奔赴行在,见玄宗陈述军事,得到玄宗、肃宗的重视,连续升迁,官至淮南、剑南西川节度使,最后任散骑常侍,进封渤海县侯。
其诗语言质朴精炼,气势雄健高昂,粗犷豪放,遒劲有力。
以边塞诗著称,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
这是一首凄凉满纸、曲折有味的羁旅诗,虽然诗人只用眼前景、口边语,却道尽了天涯孤客共有的那份旅思羁愁——“我独自在旅馆里躺着,寒冷的灯光照着我,久久难以入眠。
是什么事情,让我这个游客的心里变得凄凉悲伤?除夕之夜,故乡的亲人定是在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我的鬓发已经变得斑白,到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年。
”“旅馆寒灯独不眠”,诗的首句所包涵的内容非常丰富而且启人联想,点明作者在除夕仍羁旅天涯,可以想见,诗人眼看着外面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欢聚一堂,而自己却远离家人,身居客舍。
两相对照,不觉触景生情,连眼前那盏散发光和热的灯,竟也变得“寒”气逼人了。
“寒灯”二字,渲染了旅馆的清冷和诗人内心的孤寂。
除夕之夜寒灯只影自然难于入眠,而“独不眠”自然又会想到一家团聚,其乐融融的守岁的景象,那更是让人心情悲凉。
因此这一句看上去是写眼前景、眼前事,但是却处处从反面扣紧诗题,创造出一个孤寂清冷的意境。
诗词赏析:劝君今夜须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的意思

诗词赏析:劝君今夜须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的意思劝君今夜须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的意思今夜,我劝君只须沉醉,举杯痛饮,别去想明日的是是非非。
《菩萨蛮》韦庄劝君今夜须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
尊重主人心,酒深情意深。
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
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赏析这首词头两句说“劝君今夜须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下半首又说“须漏短,莫诉金杯满”,四句之中竟有两个“须”字,两个“莫”字,口吻的重叠成为这首词的特色所在,也是佳处所在,下面写“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又表现得冷漠空泛。
有的选本因为这重叠和空泛而删去了这首词以为不好,实际上等于割裂了一个完整的生命进程。
“劝君今夜须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是深情的主人的劝客之语,一个“今夜”,一个“明朝”具有沉痛的含义,是说你今夜定要一醉方休,酒杯之前不要说起明天的事情。
人是要有明天才有希望的,明天是未来希望的寄托,可是他现在用了一个“莫”字,今朝有酒今朝醉,明天的事你千万别提起。
为什么莫话明朝事呢?那必然是明天的事情有不可期望,不可以诉说的悲哀和痛苦,所以他这里反映了非常沉痛的悲哀。
这是主人劝客之词,如果联想到他的“红楼别夜”的美人劝他早归家,则当时他的希望原当在未来,在明天,明天回去可以见到他“绿窗人似花”的美人,而现在主人劝他“尊前莫话明朝事”,是明天绝无回去的希望了。
“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纵然是对红楼别夜的美人还是这般的锺情和怀念,但是没有再见的希望,我就珍重现在热情的主人的心意吧,因为主人敬给我的酒杯是深的,主人对我的情谊也是深的。
李白有首诗是这样写的:“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兰陵的美酒散发着郁金花的香气,白玉碗中的酒浆闪泛着琥珀般的光泽,只要主人能使我沉醉,我就忘记了什么地方是他乡。
一般人只知道欣赏李白诗潇洒飞扬的一面,其实李白诗也有非常沉痛的一面,李白写饮酒的诗最多,而且多与“悲愁”联系在一起,像“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都属此类。
明朝末世执政胡乱的古诗词

明朝末世执政胡乱的古诗词别云间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即事复楚情何极,亡秦气未平。
雄风清角劲,落日大旗明。
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
绝句(四首选一)扁舟明月两峰间,千顷芦花人未还;缥缈苍茫不可接,白云空翠洞庭山。
精卫北风荡天地,有鸟鸣空林。
志长羽翼短,衔石随浮沈。
崇山日以高,沧海日以深。
愧非补天匹,延颈振哀音。
辛苦徒自力,慷慨谁为心?滔滔东逝波,劳劳成古今。
卜算子秋色到空闺,夜扫梧桐叶。
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
十二玉阑干,风有灯明灭。
立尽黄昏泪几行,一片鸦啼月。
婆罗门引·春尽夜晚鸦飞去,一枝花影送黄昏。
春归不阻重门。
辞却江南三月,何处梦堪温?更阶前新绿,空锁芳尘。
随风摇曳云。
不须兰棹朱轮。
只有梧桐枝上,留得三分。
多情皓魄,怕明宵、还照旧钗痕。
登楼望、柳外销魂。
鱼服投笔新从定远侯,登坛誓饮月氏头。
莲花剑淬胡霜重,柳叶衣轻汉月秋。
励志鸡鸣思击楫,惊心鱼服愧同舟。
一身湖海茫茫恨,缟素秦庭矢报仇。
《细林夜哭歌》细林山上夜乌啼,细林山下秋草齐。
有客扁舟不系缆,乘风直下松江西。
却忆当年细林客,孟公四海文章伯。
昔日曾来访白云,落叶满山寻不得。
始知孟公湖海人,荒台古月水粼粼。
相逢对哭天下事,酒酣睥睨意气亲。
去岁平陵鼓声死,与公同渡吴江水。
今年梦断九峰云,旌旗犹映暮山紫。
潇洒秦庭泪已挥,仿佛聊城矢更飞。
黄鹄欲举六翮折,茫茫四海将安归!天地跼蹐日月促,气如长虹葬鱼腹。
肠断当年国士恩,剪纸招魂为公哭。
烈皇乘云御六龙,攀髯控驭先文忠。
君臣地下会相见,泪洒阊阖生悲风。
我欲归来振羽翼,谁知一举入罗弋!家世堪怜赵氏孤,到今竟作田横客。
呜呼!抚膺一声江云开,身在罗网且莫哀。
公乎,公乎!为我筑室傍夜台,霜寒月苦行当来!《柬半邨先生》乐今竟如此,王郎又若斯。
自羞秦狱鬼,犹是羽林儿。
月白劳人唱,霜空毅魄悲。
英雄生死路,却似壮游时。
明代诗词 明代诗词特点

明代诗词明代诗词特点1、清· 龚自珍· 《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2、清·龚自珍·《夜作》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
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
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
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点评:龚自珍可谓满清为数不多的诗词大家,虽无唐宋一流诗人的气度和格局,但是也有很多优秀作品。
(句意隐晦、思想曲折的弊端。
)3、明·唐寅·《桃花庵歌》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换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
点评: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名不虚传也,五百年后,为吾知己。
世人皆谓其风流,然此风流非彼风流。
前半生放纵不羁,孤高自傲,不可一世,奈何生不逢时。
后经宁王叛乱,性情大变,绝意仕宦。
余生潦倒病困,诗文画盈车,却换不来一碗粥,一包药,一件棉衣,落花缤纷,斯为绝唱矣。
明诗中的清流,一代奇才!4、唐寅·《把酒对月歌》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我当李白对明月,月与李白安能知?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
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
点评:伯虎兄诸多诗词中,余绝爱此首,深得我心。
当邀友二三,春酒一缸,置于花树下,对酒当歌,慷慨痛饮,只愿复醉不复醒;或于秋江白月,澄水轻舟之上,拥炉煨酒,以诗唱和。
夜静啸月长歌,人生如此,夫复何求?明代黄道周诗词明代黄道周诗词明代黄道周的诗词,有以下几首:1、《绝命诗》朝代:明代作者:黄道周纲常万古,节义千秋。
含蓄表达思念的诗句

含蓄表达思念的诗句1、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李白《长相思·其二》2、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3、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
——周紫芝《踏莎行·情似游丝》4、尽日相思罗带缓。
——严仁《玉楼春·春思》5、长相思,摧心肝!——李白《长相思·其一》6、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7、一寸相思千万绪。
——李冠《蝶恋花·春暮》8、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
——李白《秋思》9、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于谦《立春日感怀》10、还作一段相思,冷波叶舞愁红,送人双桨。
——吴文英《解蹀躞·醉云又兼醒雨》11、叹雨濡露润,还思宰柏,风柔日媚,羞看飞花。
——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12、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
——朱彝尊《忆少年·飞花时节》13、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14、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张九龄《望月怀远》15、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晏几道《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16、自君之出矣,宝镜为谁明?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
——辛弘智《自君之出矣》17、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18、夜寒微透薄罗裳,无限思量。
——秦观《画堂春·春情》19、寻思依样到心头。
——龚自珍《浪淘沙·写梦》20、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高適《除夜作》21、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李商隐《锦瑟》22、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李清照《点绛唇·闺思》23、斜倚栏干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
——白居易《春词》24、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
——冯延巳《采桑子·花前失却游春侣》25、旧相思、偏供闲昼。
明代招魂诗

明代招魂诗明代的“招魂诗”通常是指在明末清初时期,一些文人学士为了怀念明朝而创作的诗歌。
这些诗歌表达了作者对明朝的怀念和对清朝的不满,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以下是明代招魂诗赏析的 5 个例子:1. 《招魂》- 陈子龙三户亡秦信不虚,一朝兵起尽熊罴。
堂堂中国空无人,天下为家皆自如。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荒地老无人识,斜日寒烟独倚楼。
赏析:陈子龙是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充满了对明朝的怀念和对清朝的不满。
这首《招魂》通过描绘明朝灭亡后的凄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2. 《招魂》- 夏完淳地下应无酒可沽,人间只有泪堪流。
头颅一掷万事空,只有青山依旧在。
人生聚首能几时,死别相逢更何有。
魂魄归来兮,哀江南!赏析:夏完淳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和抗清义士,他的诗歌充满了悲壮和慷慨。
这首《招魂》通过描绘明朝灭亡后的悲惨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和对清朝的不满。
3. 《招魂》- 屈大均故国江山在,荒城草木深。
兴亡何足问,且自把金樽。
赏析:屈大均是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充满了对明朝的怀念和对清朝的不满。
这首《招魂》通过描绘明朝灭亡后的荒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4. 《招魂》- 顾炎武万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赏析:顾炎武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和学者,他的诗歌充满了对明朝的怀念和对清朝的不满。
这首《招魂》通过描绘明朝灭亡后的荒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5. 《招魂》- 钱谦益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赏析:钱谦益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和诗人,他的诗歌充满了对明朝的怀念和对清朝的不满。
这首《招魂》通过描绘明朝灭亡后的凄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这些“招魂诗”都表达了作者对明朝的怀念和对清朝的不满,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同时,这些诗歌也反映了明末清初时期文人学士的思想和情感,对于了解当时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朝遗人思念明朝的诗
“万古遗民此恨长,中华无地作边墙”
——明朝遗人思念明朝的诗句
时志明著的《山魂水魄——明末清初节烈诗人山水诗论》中说:“明末的士子学人,忠臣英烈,远甚前朝各代,纵然南宋之遗臣烈士在形态上亦非其比”。
又说“无论时世之艰迫,阵容之强盛,气节之凛然,任何一个时代的节烈之士都不能与明清易代相比”。
[ 转自铁血社区]
“明末清初,激于大义振臂而起的英烈之士,何止万计,在二十四桥之地顿成焦土,六朝繁华皆为人间地狱,千里莺啼的江南顷刻成罪恶渊薮的危殆之际,从朝堂到草野,凡具忠义之心,受天地正气熏染的志士仁人,他们不管是伏处民间的布衣,还是世受国恩的廷臣,都欲奋力做飞蛾一扑,以期用鲜血和生命与凶残骄悍的民族入侵做殊死搏斗,最终存中华民族一线正统之脉”。
《明遗民录》作者写的《异史氏与诸同志书》中说“又思宋明以来,宗国沦亡,孑遗余民,寄其枕戈泣血之志,隐忍苟活,终身穷恶以死,殉为国殇者,以明为尤烈”。
夏完淳被清兵所抓,过江宁,望见钟山的时候,大笑说:“我得归骨于高皇帝(朱元璋)孝陵,千载无恨!”他写的《南仙吕.傍妆台.自叙》:
“我本是西笑狂人。
想那日束发从军,想那日霜角辕门,想那日挟剑惊风,想那日横槊凌云。
”
“盼杀我当日风云,盼杀我故国人民,盼杀我西笑狂夫,盼杀我东海孤臣。
月轮空,
风力紧。
夜如年,花似雨,英雄双鬓。
”
[ 转自铁血社区]
《别云间》“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精卫》“北风荡天地,有鸟鸣空林。
……辛苦徒自力,慷慨谁为心?”
《狱中上母书》中说“恶梦十七年,报仇在来世。
神游天地间,可以无愧矣。
”
临死前他写的绝命诗:“今生已矣,来世为期;万岁千秋,不销义魄;九天八表,永历英魂。
”
被清军“寸磔于市”的陈邦彦的诗:“难将忧愤填沧海,剩有悲歌贯白虹”。
张煌言:“予生则中华兮死则大明,寸丹为重兮七尺为轻.,予之浩气兮化为雷霆,予之精神兮变为日星”。
张同敞:“亡家骨肉皆怨鬼,多难师生共哭声。
想见刀头空一切,长宵盼不到天明”,“白刃临头唯一笑,青天在上任人狂”,“破碎山河休葬骨”,“魂兮懒指归乡路,直往诸陵拜旧碑”。
[ 转自铁血社区]
瞿式耜:“四大久拼成泡影,英魂到底护皇明”,“二祖江山人尽掷”“坐看神州已陆沉”“举世滔滔狂不醒,孤臣矫矫行偏危。
无逃大义昭千古,敢望文
山节并垂”,“日月晦朦
天不霁,河山破碎地偏寒。
俘囚血热魂常在,炯炯双眸死后看”,“诗篇留血泪,千载有人知”,“三百年来恩泽久,头丝犹带满天香”。
与侯峒曾一起领导嘉定抗清的黄淳耀临死前血书于墙上:
“大明进士黄淳耀,以弘光元年七月四日自裁于僧舍,读书寡益,学道无成,耿耿不寐此心而已……异日夷氛复靖,中华士庶再见天日,论其事者尚知予心!”
领导江阴抗清的阎应元“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
李定国在“吴三桂缢死朱由樃噩耗传来”的时候,“‘号恸祈死”,曰:“负国负民,使中原沉沦何以对天下?何以对祖宗”,“两眼惟流血珠,号哭自掷地百许,三日不食,自表上帝以祈死,终于愤郁致病,七日而死”。
“有说李定国墓在景线者,景线为旧普洱府管景线宣抚司,其墓“至今寸草不生,蛮人过路,必稽首顿拜,大呼李将军三声而后去”。
虽有同室操戈罪过的绍武帝朱聿鐭,被清兵抓捕后,拒绝饮食,说“吾若饮汝一勺水,何以见先帝于地下”自缢而死。
[ 转自铁血社区]
顾炎武的生母何氏被清兵砍去右臂,两个弟弟遭杀害,好友吴其沆也被捕蒙难。
顾炎武奉嗣母王氏避兵于常熟,王氏闻城陷,绝食十五天死节,临终时给顾炎武留下遗言:‘我虽妇人,身受国恩,与国俱亡,义也。
汝无为异国臣子,无负世世国恩,无忘先祖遗训,则吾可以瞑于地下。
"
清人笔记中有一则这样的记载“本朝开国时,江阴城最后降,……时城中积尸满岸,秽不可闻,女子啮指血题诗‘尸山白骨满疆场,万死孤城未肯降。
寄语路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
另一版本:雪胔白骨满疆场,万死孤忠未肯降。
寄语行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见《小腆纪传·阎应元传》)。
永历皇帝死于昆明的时候“城中士民‘皆垂泪,有恸哭失声者’,时逼死坡脚有法华庵,庵内十八尼姑闻朱由樃殉国,即自焚庵内.吴承爵妻有一女一子,其令儿女先自缢,有人劝之曰:‘何乃如此’吴妻曰:‘国亡种奴,此等小孩,我死谁见怜,与其留之,谓贼作父,莫若与之俱死耳。
’于是自缢死。
屈大均:“师仇兮未复,与国耻兮孳孳。
早佯狂兮不仕,矢漆身兮报之”,“文章总为先朝作,涕泪私从旧内挥。
”“万古遗民此恨长,中华无地作边墙”,“慷慨干戈里,文章任杀身”,“血泪长江泻,愁心日月悬。
千秋兰麝土,万里虎狼天”。
他在满清黑暗统治下的痛愤
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六十六年中,无日不蒙乎患难,无时不处乎困
穷。
险阻艰难,备尝其苦,亦何尝有生之所耶?所受于父母者,而已毁伤。
所秉于天地者,而已戕贼。
无罪而为城旦之髡,无辜而有裸国之逐,亦何尝一日而得为人也耶?则一日之生,非即一日之死耶”。
陈恭尹诗“一二孤臣山岭间,泣尽苍穹还继血。
只期不负方寸心,宁知姓氏千秋列?……身膏草野几何人?毅魄英魂总英杰。
……表往所以勤方将,大书特书吾所望,其副寄我山中藏”他在《先友集序》中说“更变以来,其间毙于行杨,仆于草野,逃于浮屠方士者相继,……想见其淋漓杯酒,掀髯唱酬,奋袂激昂之日。
嗟夫!彼何时也?今一二存者,大抵困卧穷山,愊恻日暮。
有所欲言,咀嚼喉舌间,周视四座之人而后敢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