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解析
课件:第七章失业

美国1960年以来的失业率
70年代两次石油冲击,1973-1975;1978-1981 引起了较高的失业。
失业率
10
8
失业率
6
4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2
0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失业率
10
美国1960-2005年的自然失业率为5.5%
失业率
8
6
5.5%
4
2
自然失业率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在实际统计中,用长期的平均失业率表示自然失业率
0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自然失业率与充分就业
• 充分就业:当一个国家经济的现实失业率等于自然失 业率时,我们就说这个国家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
麦可思:毕业三年后薪资较高的 主要本科专业(前20位)
《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 红牌专业
• 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且薪资较低的专业中综合考虑前10个专 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
• 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技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 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
• 黄牌专业 • 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且薪资较低的综合考虑的专业: • 美术学、艺术设计、统计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公共事业管理、信
影视艺术技术 给水排水工程
奥肯定律分析

发挥人力资源的比较优势,扩大劳动密集型产
品出口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 推动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大力发展"三非"就 业。首先,要培育非公有制企业,它可以为消 化大量的国有企业富余劳动力创造环境。其次, 提倡非正规就业。第三,大力发展非农产业, 为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
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和驱动因素正在悄然变化,新 一届中央政府提出了许多创造性和革新性的思路,这将 引导和推动未来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呈现新的变化趋势 经过最近几年的调整转型,可以确认,我国经济增 长逐渐由过去的高增长步入中速增长时期。未来一个时 期将会维持6%~8%的中速增长。 针对现有情况,政府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调整。 核心任务是提升质量效益。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和 投入产出比,引导企业向技术、品牌、质量、管理要效 益,拓展生产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创新企业运营模 式,推动经济以适当的速度,实现没有水分的健康增长 新型城镇化构筑经济持续发展新动力提高中国人的 生活水平,改变人的身份被限制的状况,最终打破中国 城乡二元结构 调整产业结构,服务业引领经济转型发展新引擎。 体制改革红利进一步释放。简政放权 保护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常态化,建设五位一体新 格局。
就业压力:中国的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大
劳动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是另一
原因
对策
调整产业结构,以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发展服务
业为主来带动需求,积极扶持支柱性产业,通 过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深加工附 加值,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和延长产品链,创 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三是要加速制造业的调整, 推动传统产业的重组。 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程度相对较高、资本密集 程度和技术能力适中的产业,增加产业中的劳 动含量,提高劳动投入的贡献率。
宏观经济学-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货币数量论的解释,强调货币在通货膨胀过程中的 重要性;
利用总需求与总供给解释,包括从需求的角度和供 给的角度的解释;
从经济结构因素变动的角度来说明。
19
一、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 源于货币数量论。
基本思想:过多的钞票追逐过少的商品。每一次 通货膨胀背后都有货币供给的迅速增长。 出发点: MV=Py
注意:
是一般物价水平上涨。 是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上涨,是一种非稳定状态。 是以较高的幅度上涨。
13
二、通货膨胀的衡量
1.价格指数 用以描述整个经济中的各种商品和劳务价格的总体
平均数。 GDP折算指数
GDP折算指数=名义GDP/实际GDP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一组相对固定的商品和劳务当期价格与基期价格的 比值。 生产者价格指数(PPI)
致新的产品和产业变化、新技术的进步导 致产业的变化等。
4
3.周期性失业: 又称需求不足的失业、非自愿失业。 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失业,一般 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
5
4.其他的失业类型: 季节性失业 技术性失业 隐性失业
6
三、自然失业率和自然就业率
1.自然失业率
定义:指当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 实现了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就是自然失业率。
17
3.按照人们的预期程度加以区分
➢ 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价格上升速度超出人 们的预料,或者人们根本没有想到价格会上 涨。
➢ 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也称为惯性的通货膨胀, 指物价有规律的变动。
18
第五节 通货膨胀的原因
宏观经济主体及其行为、微观经济主体及其行为, 都会从货币供给数量、总需求、总供给、经济结构等方 面促成通货膨胀。
奥肯定律在我国失效的原因

奥肯定律在我国失效的原因分析摘要:本文在结合奥肯定律的概念的基础上,探索奥肯定律在我国具体国情下失效的原因,本文从奥肯定律存在的条件、数据的统计、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技术进步等众多因素进行分析奥肯定律在中国失效的原因。
关键字:奥肯定律;失业率;原因一、奥肯定律的真实含义及其前提条件奥肯定律(Okun’s Law) 又称奥肯定理或奥肯法则, 是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Arthur Okun) 在 20 世纪 60 年代提出来的。
这一定律并不是简单地指失业率与实际 GDP 增长率之间的反方向变动关系, 而是指如果实际 GDP 增长比潜在 GDP 增长快 2%, 失业率将下降1 个百分点; 如果实际 GDP 增长比潜在 GDP 增长慢 2%, 失业率则将上升 1 个百分点。
这就是奥肯定律的真实含义, 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失业率的变动= 1/2× ( 实际 GDP 增长率-潜在 GDP 增长率) ( 1)从公式( 1)看, 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期内虽然实际 GDP 增长了, 但其增长率等于或低于潜在 GDP 增长率, 失业率就不变或上升, 即失业率与实际 GDP 增长率之间出现零相关或正相关关系。
但是, 这种零相关或正相关关系完全符合公式( 1)所表示的奥肯定律的内容本身, 因而是奥肯定律显灵的一种表现, 而不是其失灵的表现。
所以, 奥肯定律失灵并不一定表现为失业率与实际 GDP 增长率出现正相关或零相关的变动关系。
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期内失业率与实际 GDP 增长率之间出现零相关或正相关变动关系, 且实际 GDP 增长率高于潜在 GDP 增长率, 奥肯定律是否真正失灵, 就要看导致这种零相关或正相关变动关系出现的原因是否与奥肯定律本身的前提条件相符了。
奥肯定律与需求定律不同,不仅奥肯本人而且其他经济学家都没有指出过这一定律成立的前提条件。
但是, 任何定律的成立都是有前提条件的, 只不过有些定律成立的前提条件是不言而喻的, 因而没有必要明确指出。
宏观经济学 失业与通货膨胀

失业与通货膨胀一、失业的描述1.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中有没有工作而又在寻找工作的人所占的比例,失业率的波动反映了就业的波动情况,失业率常常用来反映就业或者失业状况。
2.宏观经济学中失业往往分为三类:(1)摩擦性失业是指在生长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摩擦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
(2)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也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
(3)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者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失业,这种失业是由整个经济的支出和产出下降造成的。
3.自然失业率:由于摩擦性失业具有不可避免性,因此定义自然失业率为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它是劳动力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这里的稳定状态被认为是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造成通货紧缩的状态。
二、失业的影响和奥肯定律1.失业的影响:既有社会影响也有经济影响。
2.奥肯定律: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两个百分点。
它的一个重要结论是,实际GDP必须保持与潜在GDP同样快的增长,以防止失业率的上升,如果政府想让失业率降下来,那么,该经济社会的实际GDP增长必须快于潜在GDP的增长。
三、通货膨胀的描述1.通胀的衡量:当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宏观经济学究称这个经济经历着通货膨胀。
①宏观经济学中用价格指数来描述整个经济中各种上平和劳务价格的总体平均数。
②宏观经济学中经常涉及到得价格指数包括GDP平减指数,消费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
③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
④有了价格水平,通货膨胀率就被定义为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用公式表示为:11---=t ttt p ppπ2.通货膨胀的分类1)按照价格上升速度进行分类温和的通货膨胀:指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10%以内。
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W/P 失业 (W/P)1
S
(W/P)0
E
D
0
L1
L
L
图4.4 实际工资刚性和失业
§2
实际工资刚性
工会力量
工会工人的工资并不是由供求均衡决定的,而是由工会领导 人与企业经理之间的集体议价决定的。通常是最终的协议把 工资提高到均衡水平之上,而所雇用的工人数量减少了。
支付搜寻成本、考 核及培训等成本 雇佣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19851990 19911995 19961999 GDP年平均增长 率 就业人口平均增 长率 就业增长率与 GDP增长率的比 值
1、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的显著特点是大规模发行国债,并 将银行信贷与国债投资密切配合,重点投向基础设施领域。 而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与积极财政政策相配合, 在财政投资尤其是国债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予 以贷款配套,加大对这些领域的信贷投入。 在这种政策 下,政府主导和引导的投资行业取向非常明显,主要是将 农林水利、交通通信、环境保护、城乡电网改造、粮食仓 库和城市公用事业等作为重点投资领域,而这些投资领域 恰恰是吸纳就业能力较弱的行业,也就是说,扩张性政府 投资具有逆就业倾向。 短暂提供就业岗位
• 4、劳动力市场的分割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资本替代劳动的倾 向。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主要表现为农村劳动力难以进入城 市正规部门就业,一般劳动力难以进入国有部门尤其是国有 垄断部门就业。正如上文分析的那样,这些正规部门、国有 垄断部门恰恰是具有充足廉价资本供应的部门,在资本的价 格长期被压在均衡水平之下、就业存在体制性障碍的条件下 ,这些部门必然进一步使用资本替代劳动,导致高投资、低 单位就业的经济增长模式。
奥肯定律的启示

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1928-1980)于1962年提出一个被称为“奥肯定律”的论断,它说明的是失业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之间的经验统计规律。
他在对美国经济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失业率每增加1%,则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会减少2.5%左右。
由此,反过来讲,如果要使失业率降低1%,则国民生产总值就增长2.5%。
失业率与经济增长之间有替代关系。
奥肯在《平等与效率———重大的抉择》(1975)一书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平等与效率两者之间存在着矛盾。
这矛盾表现在:市场根据经济效率向生产要素的供给者提供报酬,这些报酬构成了人们的收入;要促使经济效率增长,就必须使报酬有差别,使收入有差距;这样,要做到收入均等化,就难以使社会保持高效率。
因而一国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目标时,就常常会使这种矛盾表现为平等与效率的交替。
效率与平等都是社会目标,二者之间又存在矛盾和交替关系,对我国社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在分配制度中,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
只有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才能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近年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逐步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并且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连续多年保持在10%以上。
到2007年,我国GDP总量跃升全球第4位。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46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8910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21381亿元,增长13.4%;第三产业增加值96328亿元,增长11.4%。
经济的增长使失业率得到一定的控制。
2007年9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从十六大到十七大经济社会发展回顾系列报告之三:就业规模持续稳步扩大》。
报告指出:全国就业总量稳步增长,新增就业人数继续增加。
我国城乡就业人员从2002年的73740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76400万人,年均增加665万人。
奥肯定律

中国经济对奥肯定律的偏离与失业问题研究1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邹薇2一、引言奥肯定律是有关实际产出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定律。
实现经济增长与降低失业率是两个重要的宏观经济指针。
在中国经济中,由于改革前长期实行低工资高就业政策,失业问题基本上被掩盖住了。
改革以来,随着国内国外市场竞争的加剧,各种非国有经济的出现和发展,失业问题逐渐公开化。
尤其是90年代下半期以来,由于出口下降,国有企业效益低迷,失业和下岗人数日益增多,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宏观经济问题。
奥肯(Okun,A. 1928-1980)研究经济增长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出发点是为了测度“可能的产出额”(potential output)。
奥肯认为“可能的产出额”是指“在充分就业条件下整个经济所能生产出来的产出额”,它确立在总需求正好处于失业率4%(美国六十年代自然失业率)的基础上。
奥肯定律即奥肯用来测量“可能的产出额”的方法。
奥肯把失业率作为一个变量,代表由于资源闲置而对产出额产生的一切影响。
他将求出的失业率对自然失业率的偏差给与产出量的损失再加上已达到的实际产出额,便是“可1本项研究得到了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203008)和中国国家教育部重大课题(JAZJD790022)的资助,特此感谢。
作者感谢武汉大学“增长与发展”研讨班和由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青年科学家论坛”的参与者对本文提出的有益见解和建议。
2邹薇,女, 经济学博士,武汉大学商学院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百所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武汉大学商学院经济系副主任,发展经济学研究所副所长。
主要研究涉及经济增长理论、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中国经济的长期动态分析等领域。
Email: zouwei@; zouwei@; 湖北武汉, 43007212 能的产出额”。
反过来考虑,奥肯定律反映了失业率给GDP 造成的损失(Okun, 196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影响:
失业的经济影响可以用机会成 本的概念来理解。当失业率上 升时,经济中本由失业工人生 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就损失了。 衰退期间的损失,就好像是将 众多的汽车、房屋、农物和其 他物品都销毁掉了。
从产出核算的角度看,失业者 的收入总损失等于生产的损失, 因此,丧失的产量是计量周期 失业损失的主要尺度,因为它 表明经济处于非充分就业状态。
第二年末他的全部财富还买不到一 块糖果。
2020/9/22
16
中国的超通货膨胀解释:
中国四十年代曾发生过超级通货膨胀。导 致这次超速通货膨胀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战争环境使当时国民党政府财政 支出压力增大,面临严重入不敷出的财政 不平衡危机,因而有动机通过滥发钞票来 增加收入;另一方面,30年代中期进行的 法币改革,为政府通过发行钞票应对财政 危机提供了现实可能,最终把内外交困的 国民党政府推上了超速通货膨胀的不归路。
2.公式表示:
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
CPI= —————————————————————×100
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
例题: 设1993年为基年,如果1993年某国
普通家庭每个月购买一组商品的费用 为857元,197年购买同样一组商品的 费用是1174元,那么该国1997年消费 价格指数就为:
奥肯定律重要结论:
实际GDP必须保持在与潜在GDP 同样快的增长,以防止失业率的上 升。
如果政府想让失业率下降,那么, 该经济社会的实际GDP的增长必 须快于潜在GDP的增长。
第四节 通货膨胀的描述
一、通货膨胀的数据 二、通货膨胀的衡量 三、通货膨胀的分类
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称为通货膨胀。
它描述了实际GDP的短期变动与 失业率变动的联系。根据奥肯定律, 可以通过失业率的变动推测或估计 GDP的变动也可以通过GDP的变 动预测失业率的变动。
GDP缺口:
GDP偏离其潜在的值的 百分点
用公式表示奥 肯定律:
y-yf
_________=-α(u-u*)
yf
其中: y为实际产出; 为潜在产出; u为实际失业率; 为自然失业率; α 为大于零的参数。
二 奥肯定理的概念
奥肯定律: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 家阿瑟.奥肯根据美国的数据, 提出的经济周期中失业与铲除 变动的经济关系。
奥肯定律的内容:
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的一个百 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 两个百分点。
————失业的代价很沉重!
奥肯定律揭示了产品市场和劳动市 场之间极为重要的联系。
Pt-1
Πt为t时期的通货膨 胀率,P t和Pt-1分 别是t时期和(t-1)时 期的价格水平。
例:假定一个经济 的消费价格指数, 从去年的100增加 到今年的127,那 么这一时期的通货 膨胀率就为
127-100 —————=27%
100
三、通货膨胀的分类
1.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进行分类 2.按照对价格影响的差别分类 3.按照人们的预期程度加以分类
1174
CPI1997=———×100=137
857
1.PPI是对给定的一组商品的成本的度 量。
2.与CPI的不同之处:
它包括原料和中间产品,这使得PPI 成为表示一般价格水平的一个信号, 被当作经济周期的指示性之一,受到 政策制定者的密切关注。
通货膨胀率的衡量
3.公式表示:
Pt-Pt-1
πt=—————
1.通货膨胀的主要工具: 通货膨胀率的变化
2.和失业一样,通货膨胀是 经济运行状况的主要指示器
美国通货膨胀情况:
在长达50多年的时间中,美国的 通货膨胀率和不稳定,20世纪80 年代初的通货膨胀率曾达到另人难 以接受的高水平,而在20世纪90 年代,由于美联储的有效控制和叫 嚣的供给冲击,通货膨胀率一直稳 定在较低的水平。
股票价格指数:
股票市场上各种股票价 格的变化情况
1.宏观经济学用价格指数来描述整个
经济中的各种商品和劳务的总体平均 数,也就是经济中的价格水平。
2.常涉及的价格指数: GDP折算指数 p376 消费价格指数(CPI) 生产者价格指数(PPI) 通货膨胀率( πt )
1.基本意思:
人们有选择的选取一组(相对固定) 商品和劳务,然后比较它们按当期价 格购买的花费。
第三节 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
一.失业的影响: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
二奥肯定律概念、内容、结论
社会影响:
失业的社会影响虽然难以估计和衡 量,但他最易为人们所感受到.失业 威胁着作为社会单位和经济单位的 家庭的稳定.没有收入或收入遭受 损失,户主就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家庭的需要和要求得不到满足,家 庭关系将因此而受到损害。
对个人的影响
西方学家已经发现,高失业率常常与吸毒、 高离婚率以及高犯罪率联系在一起。西方 有关的心理学研究指出解雇造成的心里创 伤不亚于亲友的去世或学业上的失败。此 外家庭之外的人际关系也受到失业的严重 影响。一个失业者在就业的人员中失去了 自尊和影响力,面临着被同事拒绝的可能 性,并且可能要失去自尊和自信最终失业 者在情感上受到严重打击。
1.按照上升的速度:
温和的通货膨 胀,指每年物 价上升的比例 在10%以内。
奔腾的通货膨 胀,指年通货 膨胀率在195以 上和100%以内。
超级通货膨胀, 指通货膨胀率 在100%以上。
超级通货膨胀
20 年 代 初 德 国 超 速 通 货 膨 胀 : 物 价水平在1922年1月至1923年11月 不到两年间上升了100亿倍。这意 味 着 , 如 果 一 个 富 翁 在 1922 年 初 拥有300万马克的德国政府债券,
2.如何理解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上升? 我们用价格指数这一概念来说明。 首先来看一下我们熟悉的股票市场情况。
在股票市场上,在开市期间的 每时每刻都有许多股票在进行 交易。在同一时间里,所交易 的股票价格各异,而且都在不 断变化。于是,人们提出了股 票的价格指数来描述整个股票 市场的 变动情况。
中国1978-2000间发生了四次通货膨胀。
25 价格变2动0 率(%)
15 10
5 0 -5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20/9/22
年份
8
二、通货膨胀Leabharlann 衡量1.当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 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宏观经济 学就称这个经济经历着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