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老高考地理全国通用二轮复习课件 第1部分 专题6 人口与城市

合集下载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6人口城市与交通课件人教版.pptx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6人口城市与交通课件人教版.pptx

A.人口出生率逐渐提高
B.人口增长较为缓慢
C.2025年迎来生育高峰
D.人口总量逐渐减少
( B)
【解析】 第1题,2001-2005年出生的人在2010年是5~9岁, 1991-1995年出生的人在2010年是15~19岁,1981-1985年出生的人在 2010年是25~29岁,1971-1975年出生的人在2010年是35~39岁,据图 可知,这四个年龄段育龄妇女人数35~39岁最多,说明当时出生率最 高,D正确,故选D。
青壮年人口迁移:经济因素或婚姻因素 (3)看年龄分布特点老年人口迁移:家庭因素或环境因素
青少年人口迁移:家庭因素或教育因素
(4)看性别与文化素质差异 重工业发达地区,往往吸引大量男性人口迁入;而轻工业发达地 区,则对女性人口迁移吸引力较大;文化素质高的人口大量迁入地区, 一般高新技术产业发达;文化素质较低的人口大量迁入地区,一般劳动 力导向型产业较多。
2.人口问题表现、原因、影响及对策
表现
原因
影响
措施
①经济落后,现代化
①粮食供给不足;②教
水平低,需要的劳动
人口
育、就业问题突出;③ 主要是实施计划生
力多;②社会保险和
增长
人民生活贫困化;④人 育政策,降低人口
福利制度不完善;③
过快
口素质偏低;⑤产生持 自然增长率等
政治独立、经济发展、
久的环境压力等
要点提炼 一、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影响分析: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不同,导致人口 增长的速度不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同。这种影响有利有弊, 如下图所示:
二、人口问题 1.人口问题的判断 首先,明确主要的人口问题有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老龄化、人口性 别比失调等。 其次,在解题时要注意对材料或图中数据信息的提取。关于人口问 题的判断,经常通过关于人口的新概念切入,比如人口红利等,分析时 要注意对新概念的理解,注意新概念中各人口年龄段的关系,根据各人 口年龄段数据的变化,尤其是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的变化,对具体的人 口问题进行判断。

专题六 人口、城市与交通 课件-2021届高考二轮复习

专题六 人口、城市与交通 课件-2021届高考二轮复习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微专题(七)
对点训练迁移巩固
(2020广东东莞一模)读吉林省近年来常住人口数据(单位:万人),完成1~2题。
年份 2015 2016 2017 2018
总人口 2 753.30 2 733.03 2 717.43 2 704.06
城镇人口 1 522.90 1 529.68 1 539.42 1 555.65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微专题(七)
错误;2025年时,2010年为5~14岁的女性进入生育峰值,而2010年为5~14岁 的女性人数没有显著增多,所以2025年不会迎来生育高峰,C错 误;2010~2030年人口增长缓慢,但不一定出现人口负增长,D错误。故选B。
答案 (1)D (2)C (3)B
核心专题


专题六 人口、城市与交通
地理
内容索引
价值引领 备考定向 知识体系 网络构建
价值引领 备考定向
通过本专题的复习,提高人口统计图的判读能力以及分析人
核心 口迁移的成因与影响;根据现实情境分析人口问题、城市规
价值 划和交通区位建设的能力;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现实生活
中有关人口、城市与交通的实际应用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微专题(七)
(3)推测2010~2030年该市人口发展的变化是( ) A.人口出生率逐渐提高
B.人口增长较为缓慢
C.2025年迎来生育高峰
D.人口总量逐渐减少
试题情景 试题以人口统计图为背景材料,考查城市人口出生率、年龄结构、
人口增长的特征等。
学科素养 区域认知:通过人口统计示意图判断2010年该城市的人口特征。

(全国卷地区专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六 人口与城市课件

(全国卷地区专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六 人口与城市课件

归 纳
,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为正值,所以人口规模继续扩大。
总 第(2)题,生育政策不变,出生率下降,但一直为正值,
结 人口规模仍然持续增加;放开单独二孩,少年儿童比例会
增加,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返回目录
专题六 人口与城市


【考点透析】
归 纳
1.人口增长模式
总 (1)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
般在2%左右) (一般在1%以下)
返回目录
专题六 人口与城市

点 人口增长模式
原始型
归 纳 总 结
根据所处的历 史发展阶段判

农业社会及其 以前
发展中国家
根据目前的分 布地区判断
的个别地区, 如热带雨林中 的一些原始部

传统型 工业化初期
大多数发展 中国家
现代型
后工业化时期
发达国家和韩 国、新加坡、 中国等少数发 展中国家

人口增长模 式
原始型
传统型
现代型
出生率高,死亡 出生率高(一 出生率低(一
率高,自然增长率 般在3%左右), 般在2%左右),
根据模式的 低(出生率、死亡率 死亡率低(一般 死亡率低(一般
特征判断 多在4%左右,自 在1%左右),自 在1.5%左右),
然增长率一般在 然增长率高(一 自然增长率低
1%以下)
总 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2013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
结 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图61甲是1978年以来我
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图61乙是我国未来基于不同生
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规模预测图。读图回答(1)~(2)题。


图61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6 人口与城市课件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6 人口与城市课件

人生活孤单、生活困难 移民等
问题;④劳动力不足;
⑤青壮年负担过重
加强非法性别鉴定的监管;
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妇女
人口性别比失调带来 影响经济发展和
地位,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的影响
社会稳定
加强宣传教育,转变婚育观
念等
2.巧判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生产力水平较低时:自然环
(1)看生产力的 境因素影响较大
发展水平
3.巧析人口迁移的影响 (1)从地理环境的变化角度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 人口迁移利于迁入地自然资源的开发,加大环境压力;也有利 于缓解迁出地的人地矛盾,减轻环境负担;促进迁入、迁出地区的 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2)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 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注入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用地规模也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布局也随 之发生变化,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促进了郊区城市化的进程。 (3)从就业结构变化的角度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 某地人口的大量迁入,会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会影响迁入地就 业结构的变化。如学龄儿童迁移人口增多,则迁入地应增加或加强中小 幼教师的师资配备;老年人口的大量迁入,则应增加老年护理、保健等 相关工作人员的比重。
(1)与欧盟籍相比,2015 年非欧盟籍( )
A.男性人口数量较多
B.25~50 岁女性比例较小
C.劳动人口比例较大
D.50 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大
(2)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人均消费剧增
B.老龄化进程趋缓
C.人均收入剧降
D.劳动力供给过剩
(1)C (2)B [第(1)题,读图可知,在 2015 年欧盟人口结构中, 25~50 岁非欧盟籍人口比重大于同年龄段欧盟籍人口。而 25~50 岁 人口是劳动力人口的主体部分,说明非欧盟籍劳动力人口比例较大。 第(2)题,由图可知,非欧盟籍人口以青壮年人口为主,因此其比例 持续增大有利于延缓欧盟人口老龄化进程。]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人口与城市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人口与城市
实践意义
合理的功能分区能够提高城市运行效率,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同时,功能分区也是城 市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指导城市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案例分析:某大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分区
案例背景
空间结构特点
功能分区特点
某大城市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人口 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 分区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原因
经济因素(就业、投资、土地等)、 社会因素(教育、家庭、政策等)、 环境因素(气候、资源、灾害等)、 个人因素(追求更好生活、实现个人 价值等)
人口流动对城市化影响
积极影响
提供劳动力资源、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推动社会文化交流与融合等
消极影响
增加城市基础设施压力、引发社会问 题(如治安、教育等)、加剧城乡差 距等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 件专题人口与城市
汇报人:XX
20XX-01-28
目录
• 人口增长与分布 • 城市化进程及特点 • 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分区 • 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目录
• 人口迁移、流动与城市化关系 • 高考真题回顾与备考策略
01
人口增长与分布
世界人口增长趋势
人口总量持续增长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 高,世界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总量 呈持续增长趋势。
该城市的空间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多核 心模式,除了市中心的核心区外,还 出现了多个副中心和新城。这些核心 点和新城之间通过高效的交通网络相 连,形成了紧密的城市空间联系。
该城市的功能分区非常清晰,商业区 、工业区、住宅区、文化区等各自相 对独立且布局合理。商业区主要集中 在市中心和副中心的核心区域,工业 区则主要分布在城市的边缘地带,住 宅区则广泛分布于城市的各个区域。 文化区则结合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 观进行布局,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人口与城市问题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人口与城市问题

(2021·厦门三检)常住人口是指在某设区市实际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在常住人口中,户
籍地不在本设区市的称为流动人口。我国某省流动人口规模大,以省外流动人口为主。
2000年,该省流动人口已达2 105.41万;2010年增至3 139万,约占全省常住人口的30%,且
不同年龄组的性别比(男性与女性人口的比值)较2000年均匀。下图示意该省2000年和
【考题·精细剖析】
(2021·山东等级考)刚果首都布拉柴维尔在老城区东北方向的滨河湿地规划建设新城。下

图示意新城区的功能分区,其中住宅区规划为三个不同等级。O、P区的住宅设计为装配式木
质建筑, Q区的住宅设计为钢筋混凝土建筑。据此完成(1)、(2)题。
(1)新城区内设计“串珠状”湖泊的首要目的是 ( )
2021年北京卷 2021年湖南卷 2021年天津卷
18题(2) 区域图+文字 以区域地图为背景,考查人口分布特点
1-2
统计图+文字 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8
统计图+文字 以民工流为背景,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专题1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人口迁移与人口问题 【热点情境·地理思考】
安徽省作为外出人口大省,2012年以前净流出人口持续增加,2013年首次出现外出人口 回流现象,至2018年已连续六年持续回流。随着安徽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长三角一体化 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人口迁移出现新特点。如下图。 (1)(区域认知)2019年安徽人口流动呈现哪些新特点? 提示:区域间人口流动双向加速,省际间流动更加频繁;流向外 省人口远多于流入人口。 (2)(综合思维)安徽人口大多流向江苏和上海,影响因素是什么? 提示:距离和经济发展水平。

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一篇专题重难突破专题六人口与城市课件

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一篇专题重难突破专题六人口与城市课件

答案:(2)C
考向二 城市功能分区及空间结构
真题回忆
(2021·四川卷,5~6)以下图反映我国某城市某工作日0:00时和10:00时的人口集聚状况, 该图由 定位功能获取的人口移动数据制作而成。读图,答复(1)~(2)题:
(1)按城市功能分区,甲地带应为( )
A.行政区 B.商务区
C.住宅区
D.工业区
答案:(1)C (2)B
命题角度三 我国的人口流动及带来的影响 (2021·海南卷,10~11)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安徽省 2021年常住人口达6 254.8万人,比上年增加59.3万人。2001~2021年安徽省常住人口 年增长率如下图,同期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据此答复(1)~(2)题:
工业化、城市 化对人口迁移 的影响
城市就业机会多,工资水平高,是农村人口迁移的主 要影响因素
产业结构调整 对人口迁移的 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要求发生变化 5.影人口响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命题角度
命题角度一 人口的数量计算及增长模式判断 (2021·海南卷,1~2)据世界人口组织预测,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2000年的60亿增长到 90亿。以下图示意某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据此答复(1)~(2)题:
答案:(3)C
命题角度二 城市合理规划
(2021·全国Ⅰ卷,4~6)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屡次空间规划,形成
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 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
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
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人口与城市ppt1(16份打包) 人教课标版1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人口与城市ppt1(16份打包) 人教课标版1

人口增长与人口自然 增长是不同的。上海 市人口不断增加,主 要是由于外来人口迁 入。但人口自然增长 率为负。
能力提升
结合“东京城市规划示意图”总结合理布局城市功能 区的主要原则
读图思考: 1.如何选择合理的城市空间 地域结构模式? 2.如何布局工业区、商业区 和住宅区(包括高级住宅区 和低级住宅区)? 3.如何城市交通运输网? 4.如何凸显保护城市生态环 境的理念并留有发展余地? 5.如何保持城市特色?
• • •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如果放弃太早,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会错过什么。 3、你特么的看看你现在的样子?还是我爱的那个你么? 4、你的选择是做或不做,但不做就永远不会有机会。 5、你必须成功,因为你不能失败。 6、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7、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8、心灵纯洁的人,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 9、遇到困难时不要抱怨,既然改变不了过去,那么就努力改变未来。 10、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11、用理想去成就人生,不要蹉跎了岁月。 12、永不言败是追究者的最佳品格。 13、目标的实现建立在我要成功的强烈愿望上。 14、保持激情;只有激情,你才有动力,才能感染自己和其他人。 15、别人能做到的事,自己也可以做到。 16、学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 17、通过辛勤工作获得财富才是人生的大快事。 18、努力了不一定能够成功,但是放弃了肯定是失败。 19、人活着就要快乐。 20、不要死,也不要的活着。 21、有努力就会成功! 22、告诉自己不要那么念旧,不要那么执着不放手。 23、相信他说的话,但不要当真。 24、人不一定要生得漂亮,但却一定要活得漂亮。 25、世事总是难以意料,一个人的命运往往在一瞬间会发生转变。 26、活在当下,别在怀念过去或者憧憬未来中浪费掉你现在的生活。 27、一份耕耘,份收获,努力越大,收获越多。 28、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吱声。 29、一切事无法追求完美,唯有追求尽力而为。这样心无压力,出来的结果反而会更好。 30、进则安居以行其志,退则安居以修其所未能,则进亦有为,退亦有为也。 31、有智者立长志,无志者长立志。 32、在生命里寻觅快乐的方法,就是了解你被赋予生命是为了奉献。 33、纯洁的思想,可使最微小的行动高贵起来。 34、心作良田耕不尽,善为至宝用无穷。我们应有纯洁的心灵,去积善为大众。就会获福无边。 35、坚强并不只是在大是大非中不屈服,而也是在挫折前不改变自己。 36、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37、世间上最美好的爱恋,是为一个人付出时的勇敢,即使因此被伤得体无完肤,也无悔无怨。 38、梦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会沐浴在梦想的光辉之中。 39、人生最困难的不是努力,也不是奋斗,而是做出正确的抉择。 40、不管现在有多么艰辛,我们也要做个生活的舞者。 41、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向前冲。 42、有智慧才能分辨善恶邪正;有谦虚才能建立美满人生。 43、无论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要思考。 44、不属于我的东西,我不要;不是真心给我的东西,我不稀罕! 45、我们从自然手上收到的最大礼物就是生命。 46、失败的定义:什么都要做,什么都在做,却从未做完过,也未做好过。 47、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 48、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对于困境与磨难,微笑面对。 49、太阳照亮人生的路,月亮照亮心灵的路。 50、生活中的许多事,并不是我们不能做到,而是我们不相信能够做到。 51、不要说你不会做!你是个人你就会做! 52、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53、能够说出的委屈,便不是委屈;能够抢走的爱人,便不是爱人。 54、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55、胜利女神不一定眷顾所有的人,但曾经尝试过,努力过的人,他们的人生总会留下痕迹! 56、勤奋是学习的枝叶,当然很苦,智慧是学习的花朵,当然香郁。 57、人不能创造时机,但是它可以抓住那些已经出现的时机。 58、没有斗狼的胆量,就不要牧羊。 59、有时候,垃圾只是放错位置的人才。 60、不要怕被人利用,人家利用你,说明你还有利用的价值。 61、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62、与积极的人在一起,可以让我们心情高昂。 63、向日葵看不到太阳也会开放,生活看不到希望也要坚持。 64、才华是血汗的结晶。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 65、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对措施
人口增长 ①粮食供给不足;②教育、就业问题 主要是实施计划生
过快带来 突出;③人民生活贫困化;④人口素 育政策,降低人口
的影响 质偏低;⑤产生持久的环境压力等 自然增长率等
人口增长过 ①社会经济负担加重;②影响社会劳动生
主要是鼓励
慢(人口老龄 产率的提高;③产生老年人生活孤单、生
生育、接纳
A.2001~2005年
B.1991~1995年
C.1981~1985年
D.1971~1975年
2.造成该市20~24岁年龄组人数明显偏多的原因可能是该组
人口出生期间( )
A.生育政策放宽
B.经济发展提速
C.育龄妇女较多
D.生育观念转变
3.推测2010~2030年该市人口发展的变化是( )
A.人口出生率逐渐提高 B.人口增长较为缓慢
C.2025年迎来生育高峰 D.人口总量逐渐减少
[审答流程]
获取解读信息
调动运用知识
信息①:户籍人口与常 第 1 题,由图可知,2010 年该市 35~39 岁和
住人口的差值可以表 40~44 岁户籍人口数量最多,据此推断,应
示当地人口常年(半年 是 1971~1975 年和 1966~1970 年该市人口
调动运用知识 第 6 题,通过计算对比可知,1995 年美国本土人口净流入的地区是 南部 第 7 题,从两次的人口迁移数量上可知,2010 年美国本土人口迁移 规模变小 第 8 题,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重要因素
[尝试解答] 6.B 7.C 8.A
1.图表分析人口问题的表现、影响及应对措施
人口问题的影响
南部 160+160+150(470万人) 60+100+100(260万人)
中西部 40+100+80(220 万人) 30+160+75(265 万人) 西部 50+75+100(225 万人) 25+80+150(255 万人)
信息②:1995 年和 2010 年美国本土人口迁移状况 信息③:影响美国本土人口迁移变化的主导因素
第一部分 专题知识突破
专题六 人口与城市
地理
栏目导航
01 建体系·知识回扣 02 析高考·疑难突破 03 专题限时集训
01 建体·知识回扣
答案部分:退休 慢 快 社会生产力 中低纬 地形 宗教 通达度 商业 住宅 工业 动力 缓解 自然资源,人口 少 多 大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低 紧张 拥堵 大气 固体 废弃物污染
4.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 A.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 B.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 C.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 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 5.该直辖市是( ) A.北京市 B.天津市 C.上海市
) D.重庆市
[审答流程] 获取解读信息
信息①:材料中显示的是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含义 信息②:统计对象是我国的某直辖市 信息③:图中显示出户籍人口多于常住人口,且随时间推移二者均 增大,常住人口增长快,与户籍人口之间的差额逐渐缩小
值在 21~29 岁,因此造成该市 20~24 岁年 女生育峰值在 21~29
龄组人数明显偏多的原因可能是该组人口出 岁
生期间育龄妇女较多
第 3 题,2010~2030 年,这 20 年间,2010 信息③:图中显示 2010
年 0~9 岁的女性进入生育峰值,而 2010 年 年该市 35~39 岁和
02 析高考·疑难突破
社会变迁看人口
命题视角一: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2020·全国卷Ⅲ)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差值可以表示当地人口 常年(半年以上)外出的数量。下图显示2010年我国西部某市50岁以 下各年龄组女性人数。调查表明,该市妇女生育峰值在21~29岁。 据此完成1~3题。
1.以下时间段中,该市人口出生率最高的为( )
0~4 岁和 5~9 岁的女性数量相差不大,且比 40~44 岁户籍人口数
其他年龄段数量少,故 2010~2030 年出生率 量最多
较低,人口增长缓慢 [尝试解答] 1.D 2.C 3.B
命题视角二:城市人口发展特点分析 (2018·全国卷Ⅰ)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 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 的人口。下图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 量变化。据此完成 4~5 题。
A.数量减少
B.向中西部大量回流
C.迁移规模变小
D.净流入的地区减少
8.影响美国本土人口迁移变化的主导因素可能是( )
A.经济
B.交通
C.文化
D.教育
[审答流程]
获取解读信息
信息①:1995年人口流入、流出状况
流入人口
流出人口
东北部 25+30+60(115万人) 50+40+160(250万人)
[尝试解答] 4.C 5.D
命题视角三:区域人口迁移及其影响 (2019·海南高考)下图分别示意 1995 年、2010 年美国本土人口迁 移。据此完成 6~8 题。
6.1995 年美国本土人口净流入的地区是( )
A.东北部
B.南部
C.中西部
D.西部
7.与 1995 年相比,2010 年美国本土人口( )
以上)外出的数量
比其他年份出生率要高
第 2 题,由图可知,该市常住人口女性最多 信息②:图中显示 2010
的年龄为 40~44 岁,与 20~24 岁存在一个 年我国西部某市 50 岁
16~24 岁的一个时间差,即存在生育年龄上 以下各年龄组女性人
的相关性,再由材料可知,该市妇女生育峰 数。调查表明,该市妇
调动运用知识 第 4 题,由信息①、③可知该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差额逐渐缩小, 常住人口增长很快,说明当地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外来务工人口增 多 第 5 题,结合信息①、③可知当地户籍人口始终多于常住人口,说明 该市人口以迁出为主,联系信息②及我国的实际情况,可知四个直辖 市中只有重庆市位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总体上人口 以迁出为主
化)带来的影 活困难问题;④劳动力不足;⑤青壮年负
移民等

担过重
人口性别 比失调带 来的影响
影响经济 加强非法性别鉴定的监管;大力发展生产力, 发展和社 提高妇女地位,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加强宣 会稳定 传教育,转变婚育观念等
2.巧判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1)看生产力的
生产力水平较低时:自然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