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

合集下载

牡丹亭戏曲原文

牡丹亭戏曲原文

牡丹亭戏曲原文
嘿,朋友,今天咱们来摆摆《牡丹亭》那出好戏,不过这次,咱们用
四川话,让这古典的韵味里再添点咱川人的热辣和直爽。

话说那南安太守杜宝的女儿,杜丽娘,生得那叫一个水灵,简直就是“抿甜抿甜”的,让人看了都舍不得挪眼。

但杜老爷呢,一心想把她培养
成大家闺秀,规矩多得跟筛子眼儿似的。

丽娘呢,心里头那个憋屈啊,就
像吃了黄连,苦得“寡苦寡苦”的。

有一天,丽娘实在憋不住了,就拉着侍女春香去游园。

园子里头,百
花争艳,香气扑鼻,那个“䭰香”哦,简直不摆了!丽娘一看这满园春色,心里头那个情愫啊,就像被春风吹动的柳枝,飘飘摇摇的。

她想着,要是
能有个知心人儿,一起赏花游园,那该多好啊!
结果,这一想,还真就入了梦。

梦里头,她和那书生柳梦梅,在牡丹
亭前相遇了。

两人一见如故,情投意合,那场面,简直就像戏文里头唱的
那样,美得不得了。

丽娘在梦里头,笑得那个甜哦,就像吃了蜜糖一样,“嘴巴抿抿甜,心头像把锯锯镰”。

但好景不长,梦醒了,丽娘那个失落啊,就像从云端掉到了地上,摔
得“咚咚”响。

她想着梦中的柳梦梅,心里头那个“焦”哦,比吃了辣椒
还难受。

后来,丽娘相思成疾,临终前还念念不忘那个梦里的书生。

这就是《牡丹亭》里头的故事,用咱四川话一讲,是不是觉得更加亲切、更加生动了呢?咱们四川人嘛,感情丰富,又爱憎分明,就像这出戏一样,爱恨情仇,都来得那么直接、那么热烈。

所以啊,朋友,咱们以后看戏,不妨也试着用咱的方言去感受一下,说不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哦!。

牡丹亭主要故事情节

牡丹亭主要故事情节

牡丹亭主要故事情节
《牡丹亭》是中国明代戏曲作家汤显祖创作的一部优秀的闺戏,其主要故事情节如下:
第一幕:牡丹亭主人杜丽娘在梦境中遇见了江派才子柳梦梅。

两人相互倾心,但随即被妒嫉的人揭发,柳被贬为县衙书吏,杜被迫与县令结婚。

第二幕:柳到县衙后思念杜,痛苦万分。

他向杜写信寄词,表达自己情意。

杜虽然心有所动,但由于婚约的紧束,她不能与柳再次相见。

第三幕:柳在县衙任职期间深受排斥和欺凌。

杜再也无法忍受他们的分离,心生死志。

她借故外出,来到牡丹亭。

她用一根银钗刺穿了自己的手指,意欲吸引柳的注意。

第四幕:柳终于得知杜到了牡丹亭,并且受伤的消息。

他立即带领众人去寻找杜,最终在牡丹亭见到了她。

杜在柳的怀抱中临终,柳悲恸欲绝。

众人为他们的爱情感到感动,并在牡丹亭前立碑纪念这段纯美的爱情故事。

这是《牡丹亭》的主要故事情节,以爱情为主题,以描述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相爱相难为中心,渲染了爱情的伟大和纯洁,情节曲折,情感真挚。

牡丹亭的故事

牡丹亭的故事

牡丹亭的故事
牡丹亭的故事
一、牡丹亭的背景
牡丹亭是一部中国古代经典戏剧,是明代戏曲家汤显祖所著,被誉为中国戏曲文化的珍品之一。

该剧通过唐婉和柳梦梅之间的爱情来表现封建社会的严酷、爱情的纯洁以及人性的善恶。

二、剧情梗概
牡丹亭的故事发生于南宋时期,主要表现唐婉和柳梦梅之间的纯爱。

唐婉是一位千金小姐,柳梦梅则是一位才貌双全的书生。

两人在牡丹亭相遇,并在那里相爱。

然而,唐婉的父亲安排了她的婚姻,让她嫁给了富家子弟刘彻。

唐婉的心思只有柳梦梅,无法接受这样的婚姻安排,于是她在婚礼前夕溜出家门,前去寻找柳梦梅。

经历了一番曲折,唐婉终于和柳梦梅团聚。

但是,柳梦梅的家人发现此事,将唐婉逐出门外并斩断了柳梦梅的右臂,残忍地将他软禁在家中。

唐婉因为思念柳梦梅,而在步入寂寞的紫荆花下悲怨而终。

三、故事的意义
牡丹亭以古代中国爱情悲剧为主旨,描绘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它表现了封建社会中的爱情观和家庭道德观念,反映出家族的霸权和变态的礼教之害。

牡丹亭更揭示出了封建统治危害人民生命和幸福的真相,反映了人民追求自由和幸福的强烈愿望和抵抗精神。

尽管这个故事非常悲伤,但它仍然有一种情感和崇高的使命,告诉我们要珍爱真诚的感情和自由的精神,敬畏人性的本质,保持人性的高度。

牡丹亭的故事鼓舞人们面对困难时,坚持真理和勇往直前,相信美好的事情会发生。

牡丹亭翻译

牡丹亭翻译

牡丹亭翻译《牡丹亭》是明代杂剧大师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

下面给出《牡丹亭》的翻译。

《牡丹亭》第一幕白天。

在牡丹亭前。

花拂袖正在等待牡丹花开放。

花拂袖:啊,终于到了牡丹花开放的时候了。

我来这里等了这么久,终于可以看到美丽的牡丹花了。

花开:(与花拂袖相遇)哦,原来你也喜欢牡丹花。

我们是同道中人啊。

花拂袖:是啊,我一直以来都很喜欢牡丹花。

看到它们盛开,我觉得心灵也变得明亮起来。

花开:我也是这样想的。

牡丹花虽然只开放了几天,但每一刻都是如此美好。

花拂袖:对啊,我也觉得牡丹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

花开:我们真是一见如故啊。

不如我们做个约定,每年这个时候都来牡丹亭等待牡丹花的开放。

花拂袖:好啊,我非常愿意跟你一起来这里等待牡丹花开放。

第二幕夜晚。

在牡丹亭前。

花拂袖和花开守候在亭前。

花拂袖:我们来的正是时候,牡丹花们开得正盛。

它们好像在向我们招手状示。

花开:是啊,每一朵花都是那么美丽而鲜艳。

真希望能永远停留在这一刻。

花拂袖:可是,我们要回去了。

时间已经很晚了,家里的人一定在等着我们。

花开:我们明年再来吧。

我真的很喜欢这里,喜欢这里的牡丹花。

花拂袖:好吧,我们来年再来,继续我们的约定。

第三幕第二年春天。

花拂袖和花开再次来到牡丹亭。

花开:花拂袖,我有一件事要告诉你。

我今天收到一封终止我们约定的信。

花拂袖:啊?为什么呢?难道他不喜欢牡丹花了吗?花开:他写信说他已经找到了一个更美丽的花朵,所以不能继续我们的约定了。

花拂袖:那太可惜了。

我一直以为我们之间的友谊会一直持续下去。

花开:我也是这样想的。

但是,我们还是要继续前进。

也许,下一个牡丹花会变得更美丽。

花拂袖:好吧,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的离去而放弃我们对牡丹花的热爱。

第四幕第三年春天。

花拂袖一个人来到牡丹亭。

花拂袖:(一个人低声自语)花开,我一个人独自来到这里等待牡丹花的开放。

我虽然感到孤单,但我依然喜欢这里的美景。

第五幕第四年春天。

花拂袖再次出现在牡丹亭前。

花拂袖:(一个人低声自语)花开,你也好久没来了。

最完整的《牡丹亭》释义

最完整的《牡丹亭》释义

《牡丹亭》与“俺答封贡”之寓意明代自从张居正改革“万历中兴”以来,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都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各种思想学派横空出世,互相交叉,掺杂,甚至冲撞。

比较有名的是朱子学派、阳明心学、甚至有用地名区分的GA派、东林派、泰州派、还有用感性命名的气学派、竞陵派、左派王学等。

这些学派或保守,或抨击时政,或寻求标新立异、脱离传统束缚。

而其中最为激进的一派是王阳明的弟子王艮吸取“阳明心学”之精华,脱胎换骨而来的“王学左派”,因为王艮是江苏泰州人,又称之为泰州派。

它对传统朱子学派的“存天理,灭人欲”进行了反击,企望能够冲破封建的枷锁,恢复人性,反对封建禁欲思想,认为人们应该有正当的生存需求和追求物质生活的快乐。

这一思想在当时轰动一时,被很多人欣赏和接受。

王艮有一嫡传弟子,名叫颜钧,也十分热心推广这种不重在教人如何“做官、治世”,而是如何“做人、救世”的平民思想。

嘉靖三十六年,颜钧因为懂得兵法而为总督胡宗宪所用。

玩世不恭的徐渭也在这一年和他共事,徐渭不拘俗规,个性张扬,我行我素,和“王学左派”所推崇的理念有些不谋而合。

不过仅一年,更热衷于讲学的颜钧就离开了。

颜钧有一弟子,名叫罗汝芳,也是“王学左派”的极端人士,十分热心推广学说,“公事多决于讲座”,他率领弟子到处讲学集会,宏扬“王学左派”的思想。

在他任官期间,有贫穷兄弟为争遗产来投诉,“汝芳对之泣,民亦泣,讼乃止”。

他还让诉讼者坐上讲坛,体会他的思想,用道理分析判案,让人动容。

甚至大发善心,把政府的库藏馈赠给穷人。

他不分尊卑,与普通民众打成一片,身体力行的证明了这一思想。

他的所作所为深深的影响了他的学生汤显祖,汤显祖继承其衣钵,行为之大胆,更胜一筹。

汤显祖一生经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他出生在嘉靖二十九年,当时沿海倭匪非常猖獗,势力一直延伸到他的家乡-江西。

他所处的时代,从嘉靖最开始的“南倭北虏”的剧烈动荡,到最后仅有的辽东战事,战争贯穿了他的一生,他对战争的概念也刻骨铭心。

牡丹亭--戏文

牡丹亭--戏文

《牡丹亭》牡丹亭作者题词作者:汤显祖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

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

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

传杜太守事者,仿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

予稍为更而演之。

至于杜守收拷柳生,亦如汉睢阳王收拷谈生也。

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

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万历戊戌秋清远道人题牡丹亭第一出标目【蝶恋花】〔末上〕忙处抛人闲处住。

百计思量,没个为欢处。

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

玉茗堂前朝复暮,红烛迎人,俊得江山助。

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汉宫春〕杜宝黄堂,生丽娘小姐,爱踏春阳。

感梦书生折柳,竟为情伤。

写真留记,葬梅花道院凄凉。

三年上,有梦梅柳子,于此赴高唐。

果尔回生定配。

赴临安取试,寇起淮扬。

正把杜公围困,小姐惊惶。

教柳郎行探,反遭疑激恼平章。

风流况,施行正苦,报中状元郎。

杜丽娘梦写丹青记。

陈教授说下梨花枪。

柳秀才偷载回生女。

杜平章刁打状元郎。

牡丹亭第二出言怀【真珠帘】〔生上〕河东旧族、柳氏名门最。

论星宿,连张带鬼。

几叶到寒儒,受雨打风吹。

谩说书中能富贵,颜如玉,和黄金那里?贫薄把人灰,且养就这浩然之气。

〔鹧鸪天〕“刮尽鲸鳌背上霜,寒儒偏喜住炎方。

凭依造化三分福,绍接诗书一脉香。

能凿壁,会悬梁,偷天妙手绣文章。

必须砍得蟾宫桂,始信人间玉斧长。

”小生姓柳,名梦梅,表字春卿。

原系唐朝柳州司马柳宗元之后,留家岭南。

父亲朝散之职,母亲县君之封。

〔叹介〕所恨俺自小孤单,生事微渺。

喜的是今日成人长大,二十过头,志慧聪明,三场得手。

只恨未遭时势,不免饥寒。

赖有始祖柳州公,带下郭橐驼,柳州衙舍,栽接花果。

橐驼遗下一个驼孙,也跟随俺广州种树,相依过活。

牡丹亭最美的十首诗

牡丹亭最美的十首诗

牡丹亭最美的十首诗
1.莫道牡丹亭下春,已逝年华不再回。

唯有花开人欣喜,欲觅佳人未得追。

2. 牡丹亭畔芳草绿,春风拂面醉人趣。

半夜微雨催心急,谁家独坐听琴曲。

3. 牡丹亭前柳影斜,绿草如茵醉客家。

红英碧叶香飘溢,花香袅袅醉人家。

4. 昔日牡丹亭留恋,今朝风雨不相见。

梦里花开春未央,醒时空留泪两边。

5. 牡丹亭中艳阳天,丽人佳客观花鲜。

一段佳话传千古,笑看红袖舞翩翩。

6. 牡丹亭边绿草长,春风送来香气香。

独坐花前心自醉,月明星稀寂寥凉。

7. 一日牡丹亭畔过,细雨如丝柳如腰。

碧绿杨花飘满地,萧瑟寂静似禅高。

8. 牡丹亭下春风起,绿草如茵独自立。

倚栏凭望思悠远,心事难诉风吹急。

9. 牡丹亭畔花烂漫,红英碧叶绕人间。

寂寞佳人独自赏,花开花落自成歌。

10. 牡丹亭前柳影斜,绿草茵茵春意娇。

浅笑红裙踏绿草,芳草如茵心自骄。

- 1 -。

牡丹亭翻译

牡丹亭翻译

恁今春关情似去年?〔乌夜啼〕“〔旦〕晓来望断梅关,宿妆残。

〔贴〕你侧着宜春髻子恰凭阑。

〔旦〕翦不断,理还乱,闷无端。

〔贴〕已分付催花莺燕借春看。

”〔旦〕春香,可曾叫人扫除花径?〔贴〕分付了。

〔旦〕取镜台衣服来。

〔贴取镜台衣服上〕“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镜台衣服在此。

【步步娇】〔旦〕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停半晌、整花钿。

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

〔行介〕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贴〕今日穿插的好。

【醉扶归】〔旦〕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

恰三春好处无人见。

不堤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贴〕早茶时了,请行。

〔行介〕你看:“画廊金粉半零星,池馆苍苔一片青。

踏草怕泥新绣袜,惜花疼煞小金铃。

”〔旦〕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

〔合〕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贴〕是花都放了,那牡丹还早。

【好姐姐】〔旦〕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茶蘑外烟丝醉软。

春香啊,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贴〕成对儿莺燕啊。

〔合〕闲凝眄,生生燕语明如翦,呖呖莺歌溜的圆。

〔旦〕去罢。

〔贴〕这园子委是观之不足也。

〔旦〕提他怎的!〔行介〕【隔尾】观之不足由他缱,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

到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

〔作到介〕〔贴〕“开我西阁门,展我东阁床。

瓶插映山紫,炉添沉水香。

”小姐,你歇息片时,俺瞧老夫人去也。

〔下〕〔旦叹介〕“默地游春转,小试宜春面。

”春啊,得和你两留连,春去如何遣?咳,恁般天气,好困人也。

春香那里?〔作左右瞧介〕〔又低首沉吟介〕天呵,春色恼人,信有之乎!常观诗词乐府,古之女子,因春感情,遇秋成恨,诚不谬矣。

吾今年已二八,未逢折桂之夫;忽慕春情,怎得蟾宫之客?昔日韩夫人得遇于郎,张生偶逢崔氏,曾有《题红记》、《崔徽传》二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至情”论

①世界是有情世界,人生是有情人生。 • “世总为情”(《耳伯麻姑游诗序》) • “人生而有情”(《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 记》) • ②有情人生的极境是“至情”。 •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 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 情之至也。” (《牡丹亭· 题词》) • ③“至情”的感悟方式是借戏剧来演绎。 • “因情成梦,因梦成戏”(《复甘义麓》)。
分析: 在性爱自由被完全排除的礼教 现实中,历代情爱作品多从男性视角写性幻 梦、写女性的美 艳及荐枕行为, 实是表现男性在 现实中受压抑、 遭挫折的欲望。
从女性角度表现
《牡丹亭》摆脱了这种男性中心主义 的性视角,把关注的目光转向女性这一弱 势群体,它以杜丽娘为主角,从女性角度 正面表现比任何前代更受封建礼教束缚的 明代妇女所受的压迫,表现她们性的苦闷 以及对性爱的渴望和追求。这一性视角的 转换,显示出作者对女性同情和尊重,显 示了性爱中男女平等和女性解放的内容。
审美化描写性爱
《牡丹亭》对性爱作了审美化的描写, 它把性爱的描写置于“原来是 姹紫嫣红开遍”的花园,又 安排专管怜香惜玉的花神 “竟来保护他,要他云雨十 分欢幸也”,用诗的语言描 绘美满幽香的性之美。 《牡丹亭》在性爱表现上 的成就,是铺张肉欲的淫秽 小说所无法望其项背的。
【山桃红】(生、旦携手上)(生)这一霎那老 天留给人方便,早枕着花眠。小姐你可好么? (旦低头介)(生)一个劲地把头点,红松翠偏。 小姐休忘了呀,见了你紧紧相偎,慢慢厮连, 恨不得肉儿般团成一片, 逗的个日下胭脂雨上鲜。 (旦)秀才,你可要走了 吗?(合)在哪里曾相见, 相看的眼熟,难道这樣 相好未曾说过一言?
【山桃红】 为了你这如花一样的美眷,流年似水,到 处把你寻遍。在幽闺自怜。小姐,我和你那边儿 讲话去。(旦作含笑不行)(生作牵衣介)(旦 低问)到哪里去?(生)转过这芍药栏向前,紧 靠着湖山石边。(旦低问)秀才,去干什么呀? (生低答)和你松领扣,宽衣带,用袖梢儿遮盖 着身体。你要忍耐,我要将你抚爱一会儿。(旦 作羞)(生前抱)(旦推介) (合)是在哪处 曾经相见过,相看眼熟,难道这么相好相逢却没 说一句话?(生强抱旦下)
1、主题上: 为演绎生死“至情”,剧中主人公对“情” 执著追求,对“理”强烈反叛,最终如愿 以偿,实现理想,主题具有浓重的浪漫主 义、理想主义色彩。
2、情节构思和人物塑造上:
杜丽娘由梦生情,由情生病,因病而 死,死而再生。与意中人先有梦中结合, 继而阴间结合,最终人间结合。 没有爱可得到爱,没有情人可生出情 人,现实生命死亡可作为理想人生起点。 奇幻情节和感人形象,既充满浪漫色 彩,又带有时代特征。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 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 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 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 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 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 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 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 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 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 皆非情之至也。
牡丹亭记
题词
汤显祖
牡丹亭记题词
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 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 皆形骸之论也。 传杜太守事者,彷彿晋武都守李仲文, 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予稍为更而演之。至 于杜守收考柳生,亦如汉睢阳王收考谈生也。 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自非 通人,恒以理相格耳。第云理之所必无,安 知情之所必有邪!
(《牡丹亭· 游园》曲谱收藏)
传奇每出不限只用一个宫调,可以换 韵。杂剧演唱用北曲,传奇多用南曲,并 吸收北曲,创造了“南北合套”的方法。 例如《桃花扇》中的《哀江南》就是一 套北曲。北曲豪迈雄壮,南曲婉转柔媚, 因而传奇与杂剧的音乐风格各异。
4.传奇的角色与杂剧大同小异,但角 色增多,分工更细。杂剧的主角是末、 旦,传奇的角色是生、旦。 总之,传奇与杂剧相比,规模更宏大, 曲调更丰富,角色分工更细致,形式更 自由灵活,因此更便于表现生活。
也正是基于一个日渐成熟的女性生理上的追求, 她的梦并没有滞留在那“画眉深浅入时无”的 儿女缠绵之中,而是“将奴抱去牡丹亭畔,芍 药阑边,共成云雨之欢。两情初合,真是个千 般爱情,万种温存”;是“和你把领扣松,衣 带宽,袖稍儿愠着牙儿苫也,则待你忍耐温存 一晌眠”;是“看他似虫儿般蠢动把风情扇, 一般儿娇凝翠绽魂儿颤”《牡丹亭· 惊梦》。惊 梦之后,她念念不忘的还是梦中品尝的欢娱, “只图旧梦重来”。
(末扮花神束发冠,红衣插花上) “催花御史惜花天,检点春工又一年。 蘸客伤心红雨下,勾人悬梦彩云边。”我 是掌管南安府后花园的花神。因杜知府小 姐丽娘,与柳梦梅秀才,后日有姻缘之分。 杜小姐游春感伤,导致柳秀才入梦。我们 花神专掌惜玉怜香,所以来保护她,使她 云雨之情十分欢快。
【鲍老催】(末)真是混阳蒸变,看 他像虫儿般蠢动搧情。娇凝翠绽魂儿 都在颤抖。这是梦幻中的情缘,前世 注定,必将要实现的情缘。呀,淫邪 弄脏了花台殿。让我拈片落花儿惊醒 她(向鬼门丢花介)他正梦酣,梦中 春情正浓,怎生留连?花片拈碎红了 一片。秀才才到半梦;梦结束之后, 好送杜小姐仍回香阁。我去了。(下)

汤显祖的创作
后四种合称
“临川四梦”
传奇五种:《紫箫记》 《紫钗记》《牡丹亭》
《南柯记》《邯郸记》
汤显祖主要著作图影
汤显祖与“临川四梦”
汤显祖流传下来 的戏剧主要有《紫钗 记》、《牡丹亭》、 《邯郸记》、 《南柯 记》,因为这些戏的 内容都和梦有关系,又 被称为“临川四梦”。汤显祖的“四梦”在明代末年影 响极 大,不少戏剧家都学习他的风格,在明末形成了戏剧 史上的“临川派”。
身子困乏了,姑且靠着几案睡上一觉。 (睡介)(梦生介)(生持柳技上)“莺逢 日暖歌声滑,人遇风情笑口开。一径落花随 水久,今朝阮肇到天台。”小生顺路儿跟着 杜小姐回来,怎么看不见小姐?(回看介) 呀,小姐,小姐!(旦作惊起介)(相见介) (生)小生寻找杜小姐哪一处没找遍?却在 这里!(旦作斜视不语介)(生)恰好在花 园内,折取了半枝垂柳。姐姐,你既精通书 史,可以作诗以赞赏这柳枝吗?(旦作惊喜, 欲言又止介)(背想)这个后生素昧平生, 怎么到这里?(生笑介)小姐,我可喜欢你哩!
杜丽娘的爱情表现经历了
萌芽、毁灭、新生、圆聚四个阶段。
从《言怀》至《惊梦》(2——10) 写爱情的萌芽。 从《寻梦》至《闹殇》(11——20) 写爱情的毁灭。 从《谒遇》至《回生》(21——35) 写爱情的新生。 从《婚走》至《圆驾》(35——55) 写爱情的圆聚。
《惊梦》是《牡丹亭》中的一出重戏。
汤显祖的思想
汤显祖不仅是位优 秀的作家,他的文 学思想在晚明时代 也是具有代表性的。 其要点是顺应时代变 化提出的对于文学创作原则的新认识, 大体可以归纳为尊情、抑理、尚奇。
汤显祖的思想
汤显祖思想儒、释、道兼有。其师 罗汝芳是泰州学派王艮三传弟子,又曾与 李贽相会,深受其个性解放、市民意识影 响。与佛学大师达观神交多年。 汤显祖辞官归隐也受祖传家风影响。 祖父40岁后隐居乡村;祖母对佛经诵读不 倦;启蒙老师徐良傅景仰蓬莱仙境,业师 罗汝芳深通神佛吐纳之旨,都潜移默化地 影响其人生信仰。
这出戏前半出写游园,后半出才是 惊梦。作者通过杜丽娘要求冲破封建礼 教牢笼的强烈愿望和对自由爱情的热烈 追求,表达了以“隋”反“理”的进步 思想。从情节发展上看,它是杜丽娘由 生到死的关键,而前半出“游园”,是 杜丽娘冲破封建礼教牢笼的第一个实际 行动。
《惊梦》
可以想见,如果没有“游园”,杜丽娘就不会 受 到美好春光的强烈刺激,因而也就不会做那样离奇 的梦,不会有 “寻梦”、“写真”、 “诘病”、“闹病” 等一系列的戏 剧情节。
《惊梦》精讲
【山坡羊】 心里烦乱的时候难以派遣春情,忽然生 起幽怨的思人之情。为我生出个如意郎君, 拣一个生于名门、和我配成神仙眷属。什么 良缘,把青春拋的远!我的梦中之情谁看见? 只得害羞的因循传统。梦中会遇上谁,和我 一同度过春光?拖延,我这心中的话儿何处 言说!遭受着折磨,苦命的人,只有老天才 知!
(宾白部分)讨论: 由杜丽娘与母亲的冲突看杜丽娘爱情观: 杜宝夫妻反对他们相爱,也恰恰因为他们 要求天然本性的自然发展。也就是说,在杜宝 夫妇看来,作为一个姑娘,有男女要求,本身 就犯了天条。所以,杜丽娘追求的是人的自然 要求,“天然之情”,而不仅仅是男欢女爱的 美满婚姻。她父母恰恰不允许她有这种“欲”, 不准她有人性、人的权利,双方发生冲突,矛 头直指封建礼教和程朱理学,直指压制人性的 封建意识。
【绵搭絮】梦中幽会,才到梦边。无奈母 亲,将我唤醒,说不在闺阁的纱窗中不 能睡。使我出了一身冷汗,吓的我内心 发荒脚步歪斜,心意发软发髻偏斜,差 不多费尽神情,坐起来与谁适意?还是 去睡觉吧。(贴上)“晚妆销粉印,春 润费香篝。”小姐,熏了被窝再睡吧。
杜丽娘的春心萌动,借春香之口说出 来的: “俺小姐说:关了的雎鳩,尚然有洲 渚之兴,何以人而不如鸟乎?” 于 是 面对 明 媚春 光 ,杜 丽 娘会 发 出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 颓垣”,“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这样 动人心魄的浩叹;会发出“可惜妾身颜色 如花,岂料命如一叶乎”的抱怨。
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
三年后,柳梦梅前往 临安赴试,路经杜宅,杜 丽娘的魂魄又与柳梦梅相 会,杜丽娘因此得以再生, 二人遂结为夫妇。 但杜宝却竭力反对。后因杜丽娘一再坚持,柳 梦梅又中了状元,加上皇帝亲自作主,杜宝才 认可。
《牡丹亭》题材渊源
①《牡丹亭题词》:“传杜太守事,仿 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 予稍微更而演之。至于杜守收拷柳生,亦如 汉睢阳王收拷谈生也”。 (见《太平广记》之《法苑珠林》、《列异 传》) ②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记》(《重刻 增补燕居笔记》)
明清传奇
明清传奇
讲授要点:
明清传奇与杂剧的区别 汤显祖的生平与思想 汤显祖的作品与贡献 汤显祖的林川四梦 汤显祖的《牡丹亭》 中国的莎士比亚
明清传奇与杂剧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