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卷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共25分)1. 答案:D解析:根据原文第三段“尽管如此,这种尝试并未得到广泛认可”,可知作者对这种尝试持保留态度。
2. 答案:C解析:根据原文第二段“这些作品在表现手法上往往较为新颖,但内容却相对简单”,可知C选项符合原文描述。
3. 答案:B解析:根据原文第四段“这种小说常常以独特的视角、丰富的想象力吸引读者”,可知B选项正确。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5分)4. 答案:(1)D(2)A解析:根据原文“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直挂云帆济沧海”可知,D选项正确;根据原文“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可知,A选项正确。
5. 答案:(1)C(2)B解析:根据原文“文章以‘梦’为线索,通过梦境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可知C选项正确;根据原文“诗中通过‘望岳’、‘归隐’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理想的思考”,可知B选项正确。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6. 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选项A符合语境。
7. 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选项C符合语法规则。
8. 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选项D符合修辞手法。
四、作文(共60分)题目:青春,我们共同书写答案:青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在这个阶段,我们拥有无尽的梦想、激情和活力。
正是这些特质,让我们在青春的道路上,不断追求、不断进步。
青春,是我们共同书写的历史。
从校园生活到社会实践,我们携手前行,共同经历了许多难忘的瞬间。
在学习中,我们相互鼓励、共同进步;在活动中,我们团结协作、共同成长。
这些经历,让我们更加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青春,是我们奋斗的舞台。
在这个舞台上,我们挥洒汗水,追求卓越。
无论是学业、事业,还是兴趣爱好,我们都在努力拼搏,追求更高的目标。
正是这种拼搏精神,让我们在青春的道路上,不断超越自我,成就非凡。
青春,是我们感悟人生的起点。
在这个阶段,我们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探索生活的真谛。
我们懂得了珍惜、懂得了付出,懂得了感恩。
这些感悟,让我们在青春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地走向成熟。
2024-2025学年江西省上饶市语文初一上学期模拟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2025学年江西省上饶市语文初一上学期模拟试卷与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嘈杂(cáo)亢奋(kàng)戛然而止(gá)B. 冗杂(rǒng)矗立(chù)参差不齐(cēn cī)C. 烧灼(zhuó)羁绊(jī)浑身解数(xiè)D. 惬意(qiè)斡旋(wò)锲而不舍(qì)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辨识能力。
A项中“戛然而止”的“戛”应读“jiá”,而非“gá”,故A项错误;B项中所有加点字的注音均正确,故B项正确;C项中“羁绊”的“羁”应读“jī”,但此处已给出正确读音,主要是检查是否所有选项均正确,而实际上此题中的C项并非所有注音都正确,但在此仅针对“羁绊”的注音而言,它本身并无误,但整个选项因其他可能存在的错误而不被选为正确答案(但在此情境下,我们仅基于“羁绊”的注音判断C项本身该部分无误,但非本题答案);然而,根据题目要求和给出的选项,我们实际上应认为C项整体存在其他错误(尽管未明确指出),且B项为正确答案;D项中“锲而不舍”的“锲”应读“qiè”,而非“qì”,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B。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现在的中小学生普遍缺乏劳动锻炼,长此以往,会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B. 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体察民情,对人民的疾苦不可漠不关心。
C. 他在学习上不肯下功夫,却想一步登天,取得优异成绩,这只能是痴心妄想。
D.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善始善终,不能虎头蛇尾。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及运用能力。
A项中“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原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后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使用恰当;B项中“漠不关心”指态度冷淡,毫不关心,与句中的“对人民的疾苦”搭配,意思变成了对人民的疾苦不关心,这与句意相悖,因为句中表达的是领导干部应该关心人民的疾苦,所以使用不恰当;C项中“痴心妄想”指一心想着不可能实现的事,也指愚蠢荒唐的想象,用于形容他学习上不努力却想取得优异成绩的想法,使用恰当;D项中“虎头蛇尾”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用于劝诫人们做事要善始善终,不能半途而废,使用恰当。
河南省新乡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河南省新乡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戏剧受到舞台表演的局限,演员的表演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必须在一个有限的空间(舞台),完成一个由连续的“动作”构成的戏剧事件(剧情)的展示。
电视剧则不同,时间上可以随意跨越,空间也基本不受限制,场景的设置可以根据剧情不断地变换。
戏剧要求情节高度浓缩。
一般情况下,戏剧冲突从一开始就展开,然后逐渐发展,到高潮,再到最后的结局。
电视剧的情节结构一般以集为单位,每集都要有悬念,且集与集之间留有明确的发展空间以吸引观众。
因此,情节发展相对比较迟缓,矛盾的解决速度也较慢。
戏剧演员一般按照时间和剧情发展的顺序来塑造自己的角色,在这个顺序之中努力使人物性格的发展连贯、有层次、有起伏,而且前后和谐统一。
电视剧的制作过程与戏剧的创作过程不同,因此,电视表演不像戏剧表演那样在创作中有连续性。
电视剧在制作过程中的这种特点使演员的创作无法连续进行。
因此,电视演员必须在短暂的、独立的时间单位中进行表演,而不像戏剧表演那样可以在规定的时间里,不间断地塑造他的角色。
电视表演和创作永远是在虚构与假定的条件下进行的,演员必须能够把这种虚构变为令人可信的真实。
演员之间明明是同事,但在假定的情景之中则可能成为父子、兄弟、姐妹、夫妻、君臣、仇敌、情侣等。
还有那生生死死、是是非非、恩恩怨怨的虚构的故事情节,都需要演员把它创造成为艺术的真实。
戏剧是“演员的艺术”。
在戏剧演出中,导演的构思主要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实现。
尽管在当代的戏剧艺术中,舞台美术等部门的独立性越来越强,但根本目的还是为演员的表演服务。
在舞台上,只要大幕一拉开,演员就成为演出的主宰,演员表演的优劣,往往决定了一个戏的成败。
电视剧是“导演的艺术”。
一部电视剧的完成是靠整体的屏幕造型,演员的表演只是这个整体的屏幕造型中的一个元素。
2024年江苏省宿迁地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2024年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4分)1.(8分)(1)bǔ suǐ膺遐(4分,每个1分)(22分,每个1分)(3)缺少主语。
删去“使”或删去“随着”。
(2分)2.(8分,每个1分)①造化钟神秀②大漠孤烟直③燕然未勒归无计④回乐烽前沙似雪⑤饿死真吾志⑥梦中行采薇⑦毅魄归来日⑧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3.(8分)(1)示例:立大志,敢教日月换新天(2分,答案不唯一)(2)内容:一位爸爸手里拿着《红色教育》的书籍,和背着书包的儿子手牵手走向革命纪念馆(1分)。
寓意:加强红色教育,不仅要依靠学校,家庭教育更加重要(2分)。
(共3分)(3)示例:小语同学的朗诵让我们在抑扬顿挫的语调中感受到中华激昂澎湃的爱国精神(1分),曾经的祖国饱受屈辱,如今的祖国繁荣昌盛,我们要为祖国歌唱(1分),下面,请小文同学带来歌曲《七子之歌》,在歌声中感受对祖国的挚爱(1分)。
(共3分)二、古诗文阅读(21分)4.诗的首句描写了黄昏时分,边城阴雨绵绵,雁儿在阴沉沉的暮雨天中低飞的景象,渲染了边塞城镇荒凉萧瑟的气氛(或阴沉抑郁的气氛)(1分)。
第二句描写了河边芦苇发芽似笋抽枝吐叶,争着向上生长的景象(1分)。
(共2分)5.虚实结合(或想象联想)(1分)。
一列长长的骆驼队远远的走过沙漠,驼铃发出悦耳的声响,使人不由的想起往日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1分),而现在的安西都护府辖境为吐蕃控制,骆驼商队再不能到达安西了(1分)。
抒发了诗人对唐王朝落寞衰微的无奈而产生的辛酸沉痛之情(1分)。
(共4分)6.(共4分,每个1分)(1)防御(抵御)(2)责备(3)舍弃(4)布置(排列)7.(共3分,一处1分)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8.(共4分)(1)李牧每天宰杀几头牛犒赏士兵,教士兵练习射箭骑马,小心看守烽火台,多派侦察敌情的人员,对战士待遇优厚。
(2分)(2)李牧称病闭门不出,赵王强行让李牧复起带领兵将。
2024年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第II卷(主观题)和答题卷三部分。
講用2B铅笔将第壹卷的答案规范地填涂在机溃卡上,用蓝黑墨水笔将第二卷答案规范地写在答题卷上。
满分150分,考试用峙150分钟。
第1卷(选择题共30分)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加贴字注音全都封的的壹项是()A.煤屑(x诠)踱步(duo)雯眭 C sha) 袅娜(nu6) 梵娴玲C fa n)B.嗜好(pi)明眸(m的)混浊(du n)落器(rui)廿四桥(ga n)C.平仄(注)譬如(pi)沿枕(1的)拓木(zh仓)残垣断壁(yua n)D.倍笘(b妇)覃菌(xu n)瞥见(p还)佩傥(ti)桀赘不驯(xu n)2.下列祠晤中字形没有金昔误壹项是A.闲暇镶嵌攀缘巫篮熊与士耽B.座落陨落括量展姿没精打采C.颤栗厮打萧萦遐迩游目骋怀D.缭渺宣泄斑驳贴缀不容置喙3.下列各句中,加贴的成韶使用恰棠的壹项是() (2分)A.迼种大肆砍伐森林来发展工业的行帣,照异于杀鸡取卵,涸辙冬钊寸,严重破壤了生态平衡。
B.徙下午拿到任务俊,研究所全体员工夙兴夜寐,连夜奋战,终千在第二天早上拿出了科学的行勤方案。
C.张大箭和他弟弟都九拾多岁了,尽管都满顽白发,但身子骨都遗硬朗,像迼样臼顽偕老的亲兄弟,....目前遗真不多见。
D.春晚俊,刘谦的魔术壹跃成帣虎年网络的第壹同,多种“揭秘"的版本也层出不穷。
4下列各句中.没有捂病的壹句是() (2分)A.长期的睡眠局限性,曾使人体生物钟功能失调,正常的生活节奏发生紊乱,徙而促使人早衰和引起某些不必要的疾病。
B.据《环球时报》报道,中国淡判代表持续两天在哥本哈根剒美欧曰迪行了直接粘名式的批评,历来在媒体面前低调的中国本次的直率受到关注。
C.虽然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泉校畏向大睾推荐优秀睾生的现象很普遍,但在富下中国,把推荐的权力交给校长,谁又能保证他们与否帣权钱而勤?D."贾君鹏,你嫣嫣喊你吃饭"迼佪帖子也许由千太好玩了,很快网友们转至各大网站,诸多不明真相的网友纷纷同“贾君鹏是何訰人也”,但没有任何人出来解答。
2024年全新初一语文上册模拟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不属于汉字六书中的“指事”?A. 上B. 下C. 本D. 未2.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论语》?3. 下列哪个朝代不属于“上古三代”?A. 黄帝B. 颛顼C. 帝喾D. 尧4.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早C. 日D. 月5. 下列哪个字是会意字?A. 林B. 休C. 众D. 莫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论语》是孔子所著的书籍。
()2. 汉字是表音文字。
()3.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4.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出自《史记》。
()5. “一曝十寒”这个成语出自《左传》。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籍,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所编撰,共______篇。
2. 汉字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3.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是指______。
4.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出自《史记》中的______。
5. “一曝十寒”这个成语出自《孟子》中的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论语》的主要内容。
2. 简述汉字的六书。
3. 简述《诗经》的艺术特点。
4. 简述《史记》的作者及主要内容。
5. 简述“一曝十寒”这个成语的含义及出处。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形声字的方法,构造一个字,并解释其意义。
2. 请用会意字的方法,构造一个字,并解释其意义。
3. 请用指事字的方法,构造一个字,并解释其意义。
4. 请用转注字的方法,构造一个字,并解释其意义。
5. 请用假借字的方法,构造一个字,并解释其意义。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的含义。
2. 请分析《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首诗的意义。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用楷书书写《论语》中的一句话。
浙江省语文小学六年级上学期2024-2025学年模拟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4-2025学年浙江省语文小学六年级上学期模拟试卷及解答参考一、基础知识与积累(本大题有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1、题干: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水天一色沉鱼落雁轻歌慢舞B. 奋发向前迅雷不及掩耳鸡犬升天C. 妙手回春雪中送炭言简意赅D. 碧波荡漾画龙点睛胸无城府答案:C解析:A项中“慢”应为“曼”,B项中“掩”应为“掩”,D项中“胸无城府”应为“胸无城府”,只有C项所有词语均无错别字。
2、题干: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学校决定在下周三举行一场关于环保的讲座,目的是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
B. 他的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这得益于他平时刻苦学习。
C. 我们班上的同学都热爱学习,特别是李明,他每天早上六点钟就起床读书。
D.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
答案:D解析:A项中“目的”与“是为了”表达重复,应删去“目的是”;B项中“得益于”与“这”搭配不当,应改为“这都得益于他平时刻苦学习”;C项中“特别是李明”应改为“尤其是李明”,表示强调的用法更准确。
D项句子没有语病。
3、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惊涛骇浪(hài)、触类旁通(bàng)、众志成城(zhì)B. 惊愕(è)、蜻蜓点水(qīng)、栩栩如生(xǔ)C. 融会贯通(rónɡ)、画龙点睛(jiānɡ)、蔚为大观(wèi)D. 纷至沓来(tà)、迎刃而解(yí)、不翼而飞(yì)答案:C解析:选项A中,“旁通”应为“旁通(páng)”,“众志成城”中的“志”应读作“zh ì”。
选项B中,“蜻蜓点水”中的“蜻”应读作“qínɡ”。
选项D中,“迎刃而解”中的“迎”应读作“yíng”,“不翼而飞”中的“翼”应读作“yì”。
2024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模拟试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模拟试卷及答案(各版本)(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沉默(mò)B. 担忧(dān)C. 倔强(jiàng)D. 理睬(cǎi)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眺望B. 萌发C. 豁达D. 谛听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你知道,这道题怎么做吗?”小明问我。
B. “你知道,这道题怎么做吗?”小明问我。
C. “你知道,这道题怎么做吗?”小明问我。
D. “你知道,这道题怎么做吗?”小明问我。
4. 下列词语中,不是比喻的一项是()。
A. 老黄牛B. 铁公鸡C. 狗腿子D. 猫头鹰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我昨天去图书馆借了几本书,有小说、散文和诗歌。
B. 我昨天去图书馆借了几本书,有小说、散文和诗歌。
C. 我昨天去图书馆借了几本书,有小说、散文和诗歌。
D. 我昨天去图书馆借了几本书,有小说、散文和诗歌。
6. 下列句子中,表达最准确的一项是()。
A. 我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感兴趣。
B. 我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感兴趣。
C. 我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感兴趣。
D. 我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感兴趣。
7. 下列词语中,感情色彩相同的一项是()。
A. 赞美B. 责备C. 嘲笑D. 嘲笑8.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风轻轻地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B. 风轻轻地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C. 风轻轻地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D. 风轻轻地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9.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叠词的一项是()。
A. 哗啦啦B. 悄悄地C. 慢慢地D. 快快地10.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我昨天去图书馆借了几本书,有小说、散文和诗歌。
B. 我昨天去图书馆借了几本书,有小说、散文和诗歌。
C. 我昨天去图书馆借了几本书,有小说、散文和诗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伟培训2010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校名、姓名和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4.考试结束后,上交试题卷和答题卷。
试题卷一(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针砭.(biān)啜.泣(chuî)不容置喙.(huì)B. 诘.问(jié)嗔.视( chēn)鳞次栉.比(jié)C.哂.笑(shěn) 斫.痕(zhuï)风雪载.途(zǎi)D.瞰.望(kàn)跻.身(qí)戛.然而止(jiá)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 ( )A.制裁因地治宜取缔根深蒂固B 呕吐沤心沥血直接直截了当C.伦理巧妙绝伦奋发义愤填膺D.按照相安无事销亡消声匿迹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为了彻底解决山区的用电供应,县政府正在筹办..建设新的水电站。
B.这是一本很有趣的书,许多深邃..的哲理,作者只用几个浅显的事例就讲透彻了。
C.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需要积累语言、深入理解,这种寻章摘句....的方法值得大力提倡。
D.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势在必行,因为与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相比,一时的损失就显得人微言轻....。
4.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3分) ( )▲,中午及有好月亮的夜里,椰影的整齐的线条,印在柏油马路上,有如图案画;焦影饱满纵恣的笔致,则令人想起来木匠出身的画家齐白石的特有风格。
①它们仿佛是挂在我家墙上的一幅画②早上,是水彩;中午,是摄影;黄昏,是油画;月夜,是粉画③左边,十几棵椰树;右边,三丛芭蕉④窗外有两片绿A.①②④③ B.④③①② C.③①②④ D.④①③②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B.公司常年坚持节能管理的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能耗预测制度和能源跟踪分析制度,做到节能工作常抓不懈。
C.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真的感到很迷惘,面对这片绿茵场,不知道是继续呐喊助威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D.他觉得今天晚上的路灯格外地亮,亮得耀眼;空气中也仿佛有种醇美的甜味6.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旬。
(只选做三小题)(3分)①黄梅时节家家雨,▲。
(赵师秀《约客》)②▲,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③鸟向檐上飞,▲。
(吴均《山中杂诗》)④▲,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7.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信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字)。
(3分)近日,在杭州滨江区浦沿街道社区,一所“儿童友好家园”对孩子开放。
“儿童友好家园”是5.12地震之后,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及其他中国项目合作伙伴联合创建的儿童保护综合服务机构。
这所“儿童友好家园”面积800余平方米,包括阅读园、巧手园、智慧园、健身园、家长学校、少儿活动室、课外课堂等10余个项目。
8.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面三个短句组合成一个复句。
(句序合理,语意贯通;可以增删和调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①野菊花那看似单薄的生命能留下几缕缥缈的馨香。
②野菊花尽情地绽放自己的美丽。
③野菊花总是默默地开放。
9.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3分)①专家认为,这个家庭悲剧说明了留守儿童亲子关系的不沟通。
②父母两个至少要有一个留在孩子身边,如果做不到,在外打工的父母最好把孩子带在身边抚养。
③当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时,应求救心理专家,根据专家的建议来矫正孩子。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上补写一段话,要求语意明确,语言得体。
(3分)妈妈反对女儿与同学通信,这让女儿很不开心。
妈妈:“还生气呢?妈妈爱你才不让你与同学通信的。
”女儿说:“▲”二(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8题。
(一)北方的冬天没有雪,似乎就不是冬天。
南方的冬天,除了山区,一般城市里是不见雪的。
有的人一辈子都没见过雪。
有的人去过人造的冰窟,大夏天的,一张门票几十块钱。
那叫雪吗?混杂着煤灰一样的杂质,了无生机。
看的人太多了,踩的人太多了,雪就没了形状,没了精髓。
逗人玩呢。
看雪还是要去北方。
进入冬天,雪就成了北方唯一的风景。
城市里白雪皑皑,山野上苍茫一片,真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尤其是在林区,倘若大雪遮天蔽日地下上几天几夜,清早忽然起来,顺着窗户霜花的缝隙,猛地发现雪停了,世间万般寂静,无声无息。
连鸟叫都没有——那么冷的天,鸟如何抵挡得了?若是孩子,心里就乐了。
孩子们要结伴去上学;他们穿得像熊似的出门,路上的雪太厚,厚度和他们的个子几乎一般高,一不小心,掉进雪里,却没什么恐惧。
孩子,都希望自己满头满脸都是雪,跟白胡子老人似的。
当然,一般都小心翼翼,手牵着手,顺着树根走,无风,说不上有阳光,天却是晴的,抬头望去,干枯的枝头都挂着雪,像棉花糖。
孩子们的小拳头捶在树干上,雪受到惊吓,都纷纷扬扬地落了,如柳絮飘飞。
孩子们笑着,松开了小手,手舞足蹈,声音惊着了寂静的林区,树上的雪都矜持不住,更洋洋洒洒。
雪地并不很滑,不像结冰的地面,而孩子们穿的棉鞋大都是胶鞋底子或布鞋底子,有阻力。
学完功课的孩子们不安分了,边走,边玩雪球,打雪杖。
戴着棉手套,团出小雪球,狠狠地朝对方头上、脸上掷去,一般打不中,但打中的话,很疼,却没人哭;追着闹着,偶尔完全击中脸、甚至精确到鼻子,那可惨了,谁闯的“祸”谁去收拾。
那是内蒙古小兴安岭的冬天。
经历过那样的冬天,后来不管到哪里,都找不到冬天的感觉了。
即便有一点,又总觉得意犹未尽,不够味儿。
比如兰州和济南的冬天属于干冷,也下一点雪,却很短暂,又及时地消融;又不会完全消融,夜晚彻底结冰。
而广州或者深圳呢,雪是见不到的,仿佛那是另外世界的风物。
北方的冬天总归是有雪的,尤其是农村,外面大雪飘飘,如梦如痴,城里的亲戚回到乡下,和爹妈兄弟姐妹们坐在热炕头上,孩子们则见缝插针地躺了坐了。
旺火上煮上热茶,烧上烈酒,炖上一大锅猪排骨——其他调料都不要,有点盐就够。
一大口烈酒下肚,胃都滚了;不喝酒的喝茶,东北人唠嗑,西北人喧话,都一个意思,再听着窗外呼啸的北风和偶尔门开时捎进来的雪花——感情,好极了。
(有删改)11.文章从哪些方面描写北方的冬天?请结合文意分点概括回答。
(4分)12.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4分)(1)城市里白雪皑皑,山野上苍茫一片,真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戴着棉手套,团出小雪球,狠狠地朝对方头上、脸上掷去,一般打不中,但打中的话,很疼,却没人哭。
13.文章第一自然段描写南方的冬天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意简要回答。
(3分)14.本文和老舍《济南的冬天》都写了北方冬天的情景,但作者认为济南的冬天不“够味儿”。
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结合文意和老舍《济南的冬天》,简要阐述理由。
(4分)(二)看了电影《2012》,我们除了感慨于电脑特技的视听震撼外,那就是担忧世界末日是否会到来。
其实世界末日是否会来很大程度取决于你我现在是否有绿色的生存方式。
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业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因此,推行低碳经济被认为是避免气候发生灾难性变化、保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之一。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戒除嗜好!面向低碳经济”的环境日主题,意味着引导公众反思,哪些习以为常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是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从而充分发掘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
戒除嗜好,就是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比如超市敞开式冷柜电耗就是比玻璃门冰柜高出20%。
同时,以“关联型节能环保意识”戒除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费嗜好,比如塑料袋的使用等。
另外,要全面加强以低碳饮食为主导的科学膳食平衡,改进传统的饮食结构和习惯,促进人体的健康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迈向低碳经济,就是全面提升和发展新能源行业,提升节能减排技术,改变能源结构。
虽然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风电、太阳能产业链,形成了新能源产业的群体,但是,与此相对应,传统行业的既有发展模式将遭到严峻挑战。
因此,我们需要要打造新的低碳产业链来解决这一问题,目前我国产业链的价值分布是向资源型企业倾斜的,低碳经济的发展将改变这一分布。
首先是缩短能源、汽车、钢铁、交通、化工、建材等高碳产业所引申出来的产业链条,把这些产业的上、下游产业“低碳化”;其次是调整高碳产业结构,逐步降低高碳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推进产业和产品向利润曲线两端延伸:向前端延伸,从生态设计入手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向后端延伸,形成品牌与销售网络,提高核心竞争力,最终使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逐步趋向低碳经济的标准。
同时,要推进全球碳交易市场的发展。
碳交易将金融资本和实体经济联通起来,通过金融资本的力量引导实体经济的发展,因此它本质上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有机结合,代表了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
总之,节能环保、新能源产业必将是未来各国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和新的利润增长点,世界将大踏步向低碳经济迈进。
15.结合文章内容,给“低碳经济”下个定义。
(3分)16.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指代内容。
(4分)(1)业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2)我们需要要打造新的低碳产业链来解决这一问题....。
17.文章第一段写到电影《2012》的观感,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
(3分)18.推行低碳经济的主要途径有哪些?请结合文意简要回答。
(4分)三(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
(一)诸葛亮之次渭滨,关中震动。
魏明帝深惧晋宣王①战,乃遣辛毗②为军司马。
宣王既与亮对渭而陈,亮设诱谲万方③,宣王果大忿,将欲应之以重兵。
亮遣间谍觇之,还曰:“有一老夫,毅然仗黄钺④,当军门立,军不得出。
”亮曰:“此必辛佐治也。
”(二)司马懿与诸葛亮相守百余日,亮数挑战,懿不出。
亮乃遗懿巾帼妇人⑤之服;懿怒,上表请战,帝使卫尉辛毗仗节为军师以制之。
护军姜维谓亮曰:“辛佐治仗节而到,贼不复出焉。
”亮曰:“彼本无战情,所以故请战者,以示武于其中耳。
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耳!”【注】①晋宣王:就是司马懿。
②辛毗:魏国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