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安全性鉴定工程实例

合集下载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实例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实例

建筑质量事故分析实例最近几年来,在对工程质量事故鉴定工作中,我收集了一些典型的工程质量事故案例。

这些案例涉及基本建设程序、工程地质勘察、工程设计、工程施工、材料供应以及质量检测等各方面。

现列举一部分,供大家参考。

案例一:某工厂新建一生活区,共14 幢七层砖混结构住宅(其中10幢为条形建筑,4幢为点式建筑)。

在工程建设前,厂方委托一家工程地质勘察单位按要求对建筑地基进行了详细的勘察。

工程于一九九三年至一九九四年相继开工,一九九五年至一九九六年相继建成完工。

一年后在未曾使用之前,相继发现10幢条形建筑中的6幢建筑的部分墙体开裂,裂缝多为斜向裂缝,从一楼到七楼均有出现,且部分有呈外倾之势;3幢点式住宅发生整体倾斜。

后来经仔细观察分析,出现问题的9幢建筑均产生严重的地基不均匀沉降,最大沉降差达160mm 以上。

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对该工程质量事故进行了鉴定,审查了工程的有关勘察、设计、施工资料,对工程地质又进行了详细的补勘。

经查明,在该厂修建生活区的地下有一古河道通过,古河道沟谷内沉积了淤泥层,该淤泥层系新近沉积物,土质特别柔软,属于高压缩性、低承载力土层,且厚度较大,在建筑基底附加压力作用下,产生较大的沉降。

凡古河道通过的9栋建筑物均产生了严重的地基不均匀沉降,均需要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生活区内其它建筑物(古河道未通过)均未出现类似情况。

该工程地质勘察单位在对工程地质进行详勘时,对所勘察的数据(如淤泥质土的标准贯入度仅为3,而其它地方为 7~12)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地下土层出现了较低承载力的现象未引起重视,轻易的对地基土进行分类判定,将淤泥定为淤泥质粉土,提出其承载力为 100kN, Es为4Mpa.设计单位根据地质勘察报告,设计基础为浅基础,宽度为2800mm,每延米设计荷载为270kN,其埋深为- 1.4m~2m左右。

该工程后经地基加固处理后投入正常使用,但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经法院审理判决,工程地质勘察单位向厂方赔偿经济损失329万元。

以某住宅楼为例谈建筑物安全性评价

以某住宅楼为例谈建筑物安全性评价

以某住宅楼为例谈建筑物安全性评价贺关平【摘要】根据某住宅楼的实际情况,对其材料强度与构件外观质量进行了检测,并从地基基础、上部承重结构、围护结构等方面,鉴定了该住宅楼的安全性,提出了一些加固改造建议.【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7(043)008【总页数】2页(P45-46)【关键词】住宅楼;外观质量;地基基础;安全性【作者】贺关平【作者单位】大宁县住房保障和城乡建设管理局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山西大宁042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714某住宅楼位于某县某村,建于2011年,该住宅楼为砖混结构,地下1层,地上6层,局部7层。

建筑面积约8 913.14 m2,建筑总高为21.6 m,该住宅楼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板,地基处理采用换土垫层法,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

该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

该住宅楼至2011年建成投入使用以来,一直用作民用住宅楼,未改变使用功能。

2014年初,局部(二、三、四单元)墙体出现裂缝。

业主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其构件出现裂缝,为了解该住宅楼的安全性,某单位委托检测机构对住宅楼进行了安全性鉴定。

1)GB 50292—2015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2)GB 50344—2004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3)GB/T 50315—2011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4)GB 50203—2011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CECS 03:2007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6)该住宅楼建筑结构施工图;7)某单位出具的该住宅楼地质勘查报告。

4.1 材料强度检测及构件外观质量经检测,该住宅楼地下1层砂浆强度为11.3 MPa,地上1层~地上3层砂浆强度为11.0 MPa,地上4层~地上5层砂浆强度为7.8 MPa,地上6层~地上7层砂浆强度为5.7 MPa;砖强度等级达到MU10,均满足设计要求。

某剪力墙结构住宅安全性检测鉴定

某剪力墙结构住宅安全性检测鉴定

3. 76 4 2. 4O 6 03 . 9 2. 40 6 19 .4 97 . 0 11 . 6 1. 28 0
09 .7 O6 .2 00 .1 06 .2 00 .5 O2 .5 O 3 . 0 0 33
Y方 向 X 方 向
3号
Y 方 向 X 方 向
建 筑 为地 上 1 2层 , 层 突 出 屋 面 , 建 筑 面 积 为 顶 总
52 . 建筑总高度为 3 . 抗 震设 防烈度 为 8 , 25 m , 3 88 m, 度 基础形式为预 应力混凝 土管桩——承 台式基础 。设计
依据为 8 9版 系列 规 范 。
为 00 0 6 满 足 现 行 《 筑 地 基 基 础 设 计 规 范 》 . 1, 0 建
S ft n p ci nEv l to faS a - al sd n e a ey I s e to auain o he rW l Re i e c
Y ANG o FENG i z n Ha We - ho g
g nnC nt co q c Q a t Iset nC n GKumi , un L 5 0 2 C ia u a os u t n n r i et uly n ci et n n Y n  ̄ 0 3 hn ) i p o e g 6
c n i o f t i b i ig o aey is e t n e d t e d n .T e s f t n p c in w r n r p s r r p s d a d o d t n o h s u l n ,s me s f t n p c i s n e o b o e h a ey i s e t o k a d p o o e we e p o o e n i d o o

泰州地区硬山搁檩结构民房安全性鉴定戴洋

泰州地区硬山搁檩结构民房安全性鉴定戴洋

泰州地区硬山搁檩结构民房安全性鉴定戴洋发布时间:2022-02-27T05:44:16.290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30期作者:戴洋[导读] 江苏泰州地区村镇民居大多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修建泰州中度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江苏泰兴 225400摘要:江苏泰州地区村镇民居大多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修建,由于建造年代久远且大部分未经正规设计和施工,急需进行安全可靠性鉴定,本文对江苏泰州海陵地区某硬山搁檩建筑的鉴定过程进行了介绍,提出了针对硬山搁檩建筑的可靠性鉴定方法,指出后续使用硬山搁檩结构的房屋可增加构造柱和圈梁,同时将檩条固定在圈梁上的建造方法,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硬山搁檩;砌体结构;鉴定硬山搁檩结构,是我国农村地区广泛采用的建筑结构形式。

这种结构形式的做法主要是将建筑物的承重墙按照屋顶所要求的坡度砌筑成相应的三角形,通过建筑的山墙来承托木檩条,在檩条上面铺设椽皮,椽皮上再铺设小青瓦[1],典型的硬山搁檩结构房屋见图1。

其结构受力特点是屋面荷载由椽皮传递给木檩条,最终传递给山墙承重。

这种结构形式省掉了屋架,而且施工方便、造价低廉,适用于小开间的房屋。

图1典型的硬山搁檩结构硬山搁檩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风性能,对于双坡屋面风压减小具有独特优势[2],但其没有足够的抗震构造措施,纵横墙之间、墙与楼屋盖之间没有可靠连接措施,抗震性能较差[3]。

同时由于木檩下没有设置刚性垫块或者垫梁,而是直接搁置在山墙上,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过大,容易出现开裂。

随着近几年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农村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这种硬山搁檩形式的房屋成为了农村房屋鉴定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选取泰州海陵地区典型的硬山搁檩民房鉴定工程实例,对硬山搁檩建筑的安全性鉴定方法进行分析讨论。

1工程概况泰州市海陵地区某硬山搁檩民房建于1982年,单层砌体结构,东西总长约21.6m,南北总长约6m,建筑面积约126.6m2。

房屋依靠墙体承重,基础为墙下条形基础,檐口高3.2m,屋脊高4.6m,承重墙厚240mm,局部内隔墙墙厚120mm,房屋纵向布置有5根方木檩条,檩条尺寸为8mm×13mm,檩条间距1m,木椽条尺寸为5mm×5mm,木椽条间距250mm。

房屋安全性鉴定报告

房屋安全性鉴定报告

目录1 鉴定目的、依据和内容 01.1 鉴定目的 01。

2 鉴定依据和参考的技术标准 01。

3 现场检测使用的仪器 01.4 鉴定内容及方法 (1)1.4。

1 鉴定内容方法 (1)1.4。

2 安全性鉴定评级标准 (1)1。

4.3 适修性评级标准 (2)2 安全性鉴定和适修性评级 (4)2.1 工程概况 (4)2.1.1 建筑概述 (4)2。

1。

2 结构概述 (5)2.1。

3 使用历史概述 (5)2.2 现场检查、检测 (5)2.2。

1 地基基础检查 (5)2。

2。

2 上部结构构件检查 (5)2。

2.3 其它检查 (8)2。

2。

4 材料强度检测 (10)2。

3 结构承载力验算 (11)2。

3。

1 受压承载力验算 (12)2.3。

2 抗震承载力验算 (13)2。

3。

3 高厚比验算 (14)2.4 安全性鉴定及评级 (14)2。

4。

1 构件安全性鉴定评级 (15)2。

4.2 子单元安全性鉴定评级 (15)2.4。

3 鉴定单元安全性综合评级 (16)2.5 适修性评价 (16)2.5.1 上部承重结构适修性评级 (17)2.5。

2 鉴定单元适修性评级 (18)3 结论和建议 (19)3.1 结论 (19)3。

2 建议 (20)鞍山路63#公建装修改造工程安全性鉴定报告1 鉴定目的、依据和内容1。

1 鉴定目的鞍山路63#公建,2004年左右曾经过一次装修改造.自2015年8月中旬开始改造装修,该楼局部剪力墙及消防通道进行拆改,为了解该楼目前的结构安全状态,大连鑫豪商务有限公司委托大连北辰房屋鉴定有限公司对该楼进行安全性鉴定。

1.2 鉴定依据和参考的技术标准1)现场检测依据的标准《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136—2001《回弹仪评定烧结普通砖标号的方法》ZBQ 15002—89《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2)结构验算依据的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GB 50009—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3)鉴定评级依据的标准《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292-1999《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20091。

房屋安全检测鉴定案例的详细介绍

房屋安全检测鉴定案例的详细介绍

我司大多数鉴定案例的详细介绍鉴定目的为了解该房屋主体结构现状安全性能,青岛市某消防职业培训学校特委托我公司对青岛市某消防职业培训学校用房进行安全性鉴定与抗震鉴定。

鉴定范围济宁市某酒店主体结构用房。

鉴定内容主要依据《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2015),对房屋地基基础、上部承重结构、围护系统三部分进行现场检测、检查,通过综合分析进行房屋现状安全性鉴定。

鉴定依据《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2015)《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784-201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其它相关技术规范、国家及地方检测管理规定及相关资料等。

鉴定方法和仪器房屋安全性鉴定依据《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2015),分三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评定房屋单个构件安全性等级。

根据不同材料种类,按不同检查项目,分别评定每一受检构件的等级,并取其中最低一级作为构件安全性等级。

混凝土构件应按承载能力、构造、位移或变形、裂缝或其他损伤等四个检查项目;砌体构件应按承载能力、构造、位移或裂缝、损伤等四个检查项目。

第二阶段评定房屋子单元安全性等级。

包括地基基础、上部承重系统、围护系统承重部分三个子单元。

地基基础子单元安全性评级根据地基变形和不均匀沉降在上部结构中的反应确定;上部结构子单元根据结构承载功能等级、结构整体性等级、结构侧向位移等级确定;围护系统承重部分安全性,按建筑物目前围护系统的位移、变形及与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情况来判定。

挡土墙安全性鉴定

挡土墙安全性鉴定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挡土墙安全性鉴定篇一:挡土墙鉴定报告一、工程概况昆明市西山区车家壁知哩箐综合整治项目1#、2#、3#挡土墙位于车家壁居民小组;老昆安公路(原320国道)西北侧;春雨路西侧,车家壁居民小组后山。

为明确该挡土墙结构安全性,云南银华投资有限公司特委托我公司对昆明市西山区车家壁知喱箐综合整治项目中的1#、2#、3#挡土墙进行安全性鉴定。

本次鉴定的挡土墙共三片,挡土墙安全等级为二级,为悬臂式混凝土挡土墙,其中1#挡土墙位于场地最东侧,长度约为63米,1#挡土墙西侧依次为2#挡土墙、3#挡土墙,各墙间距为25m,2#挡土墙长度约98.5m,3#挡土墙长度约长度约为127米。

三片挡土墙高度均为6m,墙体混凝土材料强度为c40,。

挡土墙基础为人工挖孔桩基础,桩间距6.0m,桩呈梅花布置。

挖孔桩进入残坡积土层2.5m,二、安全性鉴定依据1、委托方提供的与该项目有关的批复文件、投资项目备案证、可研报告、地质灾害评估报告、水土保持方案、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地勘资料、设计图纸、监理资料、竣工验收资料等资料。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XX);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XX);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XX;三、委托方提供的有关资料根据委托方提供的资料,我鉴定中心对该项目的有关技术资料、有关批复文件等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如下表:四、现场检测鉴定1、工程地质情况委托方没有提供该项目的地质勘察报告,根据委托方提供的《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车家壁知哩箐环境增和整治建设项目地质灾害评估报告》(西南有色昆明勘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20XX年3月)显示:场地区域出露地层主要有第四系杂填土(Q4ml)、冲洪积层(Q4al+pl)、粘性土含砂、角砾,残坡积层(Q4dl+el)粘性土夹角砾,下伏中生界侏罗系中统上禄丰组小河边段(J2l2)泥岩、粉砂质泥岩、中统上禄丰组打磨山段(J2l1)砂岩夹泥岩、下统下禄丰组甸基段(J1l2)泥岩、钙质泥岩、粉砂岩、下统下禄丰组小海口段(J1l1)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互层;古生界二叠系中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2e1)火山角砾岩、玄武岩。

楼板安全性鉴定报告样板

楼板安全性鉴定报告样板

XX 鉴定报告江苏·南京XXXXX 安全鉴定鉴定报告第JC*******号XX 国际公寓 13 幢 13XX 室顶板质量及对安全性影响鉴定报告委托单位: XXXX 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鉴定对象: XX 国际公寓 13 幢13XX 室鉴定内容:顶板质量及对构造安全性影响资质证书:AX X - 〔*〕-* * * - * **鉴定类别:构造安全与牢靠性评价鉴定时间〔开头〕:2023 年 3 月3 日鉴定工程组技术负责人〔签字〕鉴定:XXX〔教授、一级注册构造工程师〕审核:XXX (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建筑师) 审定:XXX〔教授、一级注册构造工程师〕工程组其他人员:XX 、XXX一、工程概况XX 国际公寓 13 幢建于 2023 年-2023 年间,为二十四层的高层框架剪力墙构造住宅楼,近期 13XX 室房屋业主在进展装修过程中觉察房屋屋面板鼓起、黄色条状锈斑的问题,为保证楼板安全使用,为后续处理供给科学依据,XXXX 建设进展集团工程部托付XXXXX 工程安全鉴定对 13XX 室屋面板钢筋保护层及其对楼板安全性的影响进展检测、鉴定。

二、鉴定对象、内容和依据2.1鉴定对象本次鉴定的对象为XX 国际公寓 13 幢13XX 室次卧房顶板。

2.2鉴定内容依据托付要求,确定本次鉴定工作的主要内容为:〔1〕13XX 室次卧房顶板设计、施工根本状况调查;(2)现场抽样检查 13XX 室次卧房顶板板底保护层厚度、楼板厚度等相关工程;(3)依据现场勘查结果、房屋设计资料与施工资料,结合相关标准与标准的规定,对 13XX 室顶板板底消灭鼓起和条形锈斑的缘由及其对楼板安全性的影响进展分析评价〔鉴定〕。

2.3鉴定依据本次鉴定的主要依据有:〔1〕XX 国际公寓 13 幢13XX 室设计图纸和局部施工资料;(2)现场勘查与检测结果;(3)国家相关标准与标准,主要有:《混凝土构造设计标准》GB50010-2023、《混凝土构造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3-2023 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用建筑安全性鉴定工程实例
发表时间:2017-11-08T10:18:29.2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9期作者:张斌陈凯骎
[导读] 摘要:为了解既有房屋的安全情况,准确判断房屋结构的安全程度,及时处理房屋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房屋结构安全。

浙江中岩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杭州 311113
摘要:为了解既有房屋的安全情况,准确判断房屋结构的安全程度,及时处理房屋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房屋结构安全。

本文通过具体的实例初步分析与论述了民用建筑安全性鉴定。

关键词:民用建筑;安全性;鉴定
0 前言
民用建筑在遇到各种应急鉴定,国家法规规定的房屋安全性统一检查,临时性房屋需延长使用期限,使用性鉴定中发现安全问题等情况时可进行安全性鉴定。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很多民用建筑存在未批先建或缺少相应的设计施工资料,故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施工质量问题从而影响建筑的安全性。

为了解既有建筑的安全情况,相关单位或个人需委托专业资质的鉴定机构分析与评价房屋的安全性并给出鉴定报告,相关部门才能依据鉴定报告给出的结论对相应的建筑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从鉴定的方法及等级划分、现场调查等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为今后民用建筑安全性鉴定的研究提供参考。

1 工程概况
某教育培训中心(以下简称“被鉴房”)位于丽水市,被鉴房主体结构为一幢地上五层(无地下室)的框架结构建筑,建于2010年。

被鉴房基础采用独立基础,承重体系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柱、梁,楼盖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屋盖为不上人平屋面。

建筑面积约1055平方米。

3房屋现场调查及勘测
现场对建筑物各类构件,分地基基础、上部承重结构和围护系统三个子单元进行检查及评级。

3.1地基基础
地基基础(子单元)的安全性涉及地基、基础、边坡场地三个检查项目,以基础为主要构件。

本项目地基位于平地,基础形式为独立基础。

经地基其不均匀沉降在上部结构中的反应的观察:上部墙体(包含门、窗角变形影响敏感部位)未发现明显沉降裂缝。

房屋整体无
明显位移和倾斜情况。

根据地基基础勘查情况,按其中最低一级确定其安全性能为BU级。

3.2上部承重结构
上部承重结构为框架结构体系,主要承重构件为柱、梁。

混凝土结构重点检查混凝土构件的受力裂缝和主筋锈蚀等情况。

3.2.1承载能力危险受损情况
未见混凝土构件出现明显结构性裂缝及其他损伤情况 3.2.2构造与连接危险受损情况
主要承重柱梁构件连接方式正确,构造符合国家现行相关规范要求,未见明显异常情况;受力预埋件无变形、滑移、松动或其他损坏;房屋结构布置及构造合理。

3.2.3 裂缝危险受损情况
承重柱梁构件未见明显结构性裂缝等损坏情况。

未发现该房屋出现不适于承载的非受力裂缝。

3.2.4位移及变形危险受损情况
未见明显变形及位移情况;根据上部承重结构勘查危险点情况,按其中最低一级确定其安全性能为BU级。

3.3上部承重结构
本房屋围护结构危险性涉及砌体结构及屋面等;填充墙体采用烧结普通砖砌筑,未见明显结构性裂缝及其他异常情况;墙体抹灰层基本完好,未见明显渗水情况;屋面完好,未见明显开裂、漏水情况。

根据围护结构勘查危险点情况,以及按围护结构结构等级不能高于上部承重结构安全性能等级的限制,确定其安全性能为BU级。

4鉴定结论
依据《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292-2015)规定结合现场勘测分析,综合评定丽水市某教育培训学校安全性鉴定等级为BSU 级,满足安全使用要求。

5结语
通过对本鉴定工程实例的鉴定的方法及等级划分、现场调查几个方面的阐述,民用建筑在设计及施工资料不齐全的情况下无法准确评定其安全情况,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必须经过必要的安全性鉴定,以确定民用建筑现状的安全情况,确保民用建筑的安全使用。

参考文献:
[1]《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292-2015
[2]《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
[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16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