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系统介绍
工业互联网系统架构-(版本2

工业互联网系统架构-(版本2简介本文档旨在介绍工业互联网系统的架构设计,版本为2.0。
工业互联网系统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将生产设备、工艺流程、供应链和企业管理等综合起来,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系统架构系统组成工业互联网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组成:1. 物联网设备:包括传感器、执行器等硬件设备,用于采集生产过程中的数据。
2. 数据采集与传输层:负责将物联网设备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传输,通常采用传统的网络协议和通信技术。
3. 数据存储与处理层: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和处理,可以使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
4. 应用与分析层:负责对存储和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应用,提供各种功能和服务。
架构设计原则在设计工业互联网系统架构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模块化设计:将系统划分为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负责特定的功能,方便扩展和维护。
2. 松耦合与高内聚:模块间的耦合度应尽量低,模块内的组件与功能应尽量紧密相关。
3. 可扩展性:系统应具备良好的扩展性,能够方便地添加新的功能模块。
4. 高可用性:系统应具备高可用性,能够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常工作。
5. 安全性: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安全性保障措施,确保数据的隐私和机密性。
架构图示以下是工业互联网系统架构的示意图:结论工业互联网系统架构的版本2.0在前一版本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系统的模块划分和功能设计,提高了系统的性能和可维护性。
通过合理的架构设计和技术应用,工业互联网系统能够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实现数字化转型的目标。
互联网+安全管理系统介绍

互联网+安全管理系统介绍一、系统开发背景1、国家政策要求2014年12月,交通运输部安全与质量监督管理司以交安监发【2014】233号文发布了《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强公路水运工程和安全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第十九条强调“着力开展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和安全形势评估预警,施工质量和安全风险源辨识、评估与控制技术,质量和安全控制与信息化监管技术,为强化工程质量和安全工作提供科技支撑“,明确要求在公路水运工程领域实现信息化监管技术。
杨传堂部长在全国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中关于扎实做好2016年安全生产重点工作中指出“要做实'互联网+安全',加快推进安全生产监管、交通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等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安全风险防控关键技术和安全生产先进装备设施研发运用”,明确要求开展“互联网+安全”信息系统建设。
2016年12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提升现代信息技术与安全生产融合度,统一标准规范,加快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构建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信息化全国“一张网”和建立政府购买安全生产服务制度的要求。
同时要求加强安全生产理论和政策研究,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安全生产规律性、关联性特征分析,提高安全生产决策科学化水平。
2、行业管理要求在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实践中,由于没有统一的、细化的、标准的安全管理要求,行业监管人员和企业安全人员对于安全生产工作具体该管些什么,管到什么程度,如何评判管理的是否尽责、到位等,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标准的可遵循的依据。
现有的监督管理模式还主要依靠法律法规条文和工作经验,依赖管理人员到实地进行调研和工作检查,管理质量欠佳、效率低下,难以应对复杂的生产局面。
同时,监理企业、施工企业等从业单位员工并不全面掌握自身工作和项目所面临的风险,通常无法辨别自身在工作时的安全措施是否规范、是否真正有效,无法保证必要的安全生产资金、设备设施投入。
互联网信息发布系统

互联网信息发布系统一、引言互联网信息发布系统是指基于互联网技术,用于向用户提供多种信息服务的系统。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信息发布系统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
本文将介绍互联网信息发布系统的定义、特点、架构以及发展趋势。
二、定义互联网信息发布系统是指通过互联网向用户发布各类信息的系统。
这些信息可以包括新闻、音乐、视频、图片、购物信息等。
用户可以通过不同的终端设备,如计算机、手机、平板等,访问互联网信息发布系统,浏览并获取所需的信息。
三、特点互联网信息发布系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多样化的内容互联网信息发布系统可以提供各类不同内容的信息,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浏览新闻、娱乐、音乐、电影等不同类型的信息。
2. 实时更新互联网信息发布系统可以实时更新信息内容,保证用户获取到最新的信息。
这是与传统媒体相比的一个显著优势,用户无需等待,即可获取到最新的新闻、资讯等内容。
3. 个性化推荐互联网信息发布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兴趣和偏好,进行个性化推荐。
系统通过分析用户的浏览历史、行为习惯等信息,推送用户感兴趣的内容,提高用户的浏览体验。
4. 全球范围的服务互联网信息发布系统可以提供全球范围的服务,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访问并获取所需的信息。
这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地域限制,用户可以跨越地域界限,获取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
四、架构互联网信息发布系统的架构通常由前端、后端和数据存储三部分组成。
1. 前端前端是用户与系统进行交互的界面,包括用户界面和用户交互逻辑。
用户界面通常采用网页或移动应用的形式呈现,用户通过界面进行浏览、搜索、评论等操作。
2. 后端后端是互联网信息发布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处理用户请求并提供相应的信息服务。
后端包括服务器、处理逻辑和数据库等组件,通过接收用户请求,进行信息处理,并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3. 数据存储数据存储是互联网信息发布系统的基础,用于存储系统的各类数据。
互联网的体系结构

互联网的体系结构互联网的体系结构包括七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第一层:物理层(PhysicalLayer)规定通信设备的机械的、电气的、功能的和规程的特性,用以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连接。
具体地讲,机械特性规定了网络连接时所需接插件的规格尺寸、引脚数量和排列情况等;电气特性规定了在物理连接上传输bit流时线路上信号电平的大小、阻抗匹配、传输速率距离限制等;第二层:数据链路层(DataLinkLayer)在物理层提供比特流服务的基础上,建立相邻结点之间的数据链路,通过差错控制提供数据帧(Frame)在信道上无差错的传输,并进行各电路上的动作系列。
第三层:网络层(Network layer)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通信的两个计算机之间可能会经过很多个数据链路,也可能还要经过很多通信子网。
网络层的任务就是选择合适的网间路由和交换结点,确保数据及时传送。
网络层将数据链路层提供的帧组成数据包,包中封装有网络层包头,其中含有逻辑地址信息- -源站点和目的站点地址的网络地址。
第四层:传输层(Transport layer)第4层的数据单元也称作处理信息的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但是,当你谈论TCP等具体的协议时又有特殊的叫法,TCP的数据单元称为段(segments)而UDP协议的数据单元称为“数据报(datagrams)”。
这个层负责获取全部信息,因此,它必须跟踪数据单元碎片、乱序到达的数据包和其它在传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
第五层:会话层(Session layer)这一层也可以称为会晤层或对话层,在会话层及以上的高层次中,数据传送的单位不再另外命名,统称为报文。
会话层不参与具体的传输,它提供包括访问验证和会话管理在内的建立和维护应用之间通信的机制。
如服务器验证用户登录便是由会话层完成的。
第六层: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这一层主要解决用户信息的语法表示问题。
互联网的生态系统分析

互联网的生态系统分析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之一。
互联网的生态系统是指由网络技术、互联网企业、用户和服务等组成的全球性、复杂性的生态系统。
互联网生态系统由多个不同的体系建立,这些体系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支持,使互联网生态系统拥有强大的自主协调和适应能力。
一、网络技术体系网络技术体系是互联网生态系统的基础。
互联网的网络技术体系主要包括:网络基础设施、网络通信协议、安全技术和大数据技术。
网络基础设施是指构成互联网的基本硬件和软件设施,例如计算机、路由器、交换机等。
网络通信协议是指互联网交流和传输数据的方式和规则,例如TCP/IP协议、HTTP协议等。
安全技术是互联网保护用户的信息和资产安全的关键所在,例如防火墙、加密技术等。
大数据技术是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兴技术,涵盖了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可视化等方面。
网络技术体系的发展,为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互联网企业体系互联网企业体系是互联网生态系统的核心要素,也是推动互联网发展、创造商业价值的重要力量所在。
互联网企业主要包括平台企业、内容企业、服务企业、技术企业等。
平台企业是指提供互联网服务的运营商,拥有大量的用户群体,例如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等。
内容企业是指互联网上提供各种内容和信息的企业,例如今日头条、优酷、爱奇艺等。
服务企业是指基于互联网提供各类服务的企业,例如滴滴出行、饿了么、淘宝等。
技术企业则是指提供互联网技术和服务的企业,例如华为、中兴等。
互联网企业体系极大地促进了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数字经济的繁荣。
三、用户体系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数以亿计的用户。
互联网用户体系包括企业、政府和公众三个主要群体。
企业作为互联网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参与者,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管理效率、扩大业务范围和开展多元化服务。
政府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公共服务的智能化、数字化,提高防灾减灾、救援和管理能力。
计算机网络 主流的网络操作系统

计算机网络主流的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 主流的网络操作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操作系统成为了计算机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的网络操作系统拥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场景,本文将会介绍主流的网络操作系统。
一、Windows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是由微软公司开发的一款操作系统,主要用于个人计算机。
Windows操作系统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和用户友好的界面,使其成为目前最广泛使用的网络操作系统之一。
它支持多用户访问和管理,提供了强大的网络连接和共享功能。
Windows操作系统也支持许多常用的网络协议和服务,如TCP/IP协议,文件传输协议(FTP)和域名系统(DNS)等。
同时,Windows操作系统还提供了丰富的应用程序和开发工具,方便用户进行应用开发和管理。
二、Linux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是一种开源免费的操作系统,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可定制性。
Linux操作系统广泛应用于服务器和嵌入式设备领域,它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能够有效地支持大规模的网络环境。
Linux 操作系统支持多用户访问和管理,提供了丰富的网络服务和工具,如Web服务器(Apache)、邮件服务器(Postfix)和数据库服务器(MySQL)等。
此外,Linux操作系统还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自定义配置,实现个性化的网络环境。
三、macOS操作系统macOS操作系统是苹果公司开发的一种操作系统,主要用于苹果电脑。
macOS操作系统具有优雅的界面设计和卓越的用户体验,非常适合个人和小型办公网络环境。
macOS操作系统基于Unix操作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它支持多用户访问和管理,提供了丰富的网络功能和应用程序,如网络共享、远程登录和云服务等。
同时,macOS操作系统还与其他Apple产品无缝集成,实现了便捷的跨设备共享和协作。
四、UNIX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是一种多用户、多任务的操作系统,广泛应用于大型网络环境和服务器端。
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

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是当今工业领域中的一种先进技术,它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解决方案,以实现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
本文将深入探讨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的定义、核心功能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挑战。
第一部分: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的定义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简称IIoT OS(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 Operating System),是一种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综合性操作系统。
它以实时数据采集和分析为核心,通过连接传感器、设备、工厂和企业内外部数据源,实现数据的快速传输、处理和应用。
第二部分: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的核心功能1. 实时数据采集与监控: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可以通过各种传感器和设备,对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监控。
这些数据包括温度、湿度、压力、振动等工艺参数,以及设备的状态、能耗、维修记录等。
2. 数据存储与管理: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具备强大的数据存储和管理能力,能够将采集的数据以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形式存储在云端或本地服务器上。
同时,它还能够对数据进行分类、分析和清洗,以提供更高效的数据管理服务。
3. 数据分析与智能应用: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以发掘潜在的问题和优化机会。
通过机器学习和预测算法,它能够提供实时的决策支持和智能化的优化方案。
4. 设备连接与集成: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支持各种设备和系统的连接和集成,包括PLC、SCADA、MES等。
它可以与现有的工业自动化设备进行无缝对接,实现设备之间的协同工作和实时数据传输。
第三部分: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的优势和挑战1. 优势a. 增强企业的生产力: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能够提供全面的实时数据监控和分析,帮助企业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异常和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b. 降低成本和能耗:通过对设备的远程监控和优化控制,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可以减少人力资源和能源的浪费,降低运营成本和能耗。
互联网支付系统概要设计

互联网支付系统概要设计一、引言互联网支付系统(Online Payment System,简称OPS)是指通过互联网技术以及相关的支付协议和工具实现在线支付功能的系统。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于便捷、快速的支付方式的需求越来越高。
互联网支付系统应运而生,一方面为用户提供了便利的在线支付方式,另一方面也为商家提供了更加安全、高效的收款方式。
二、系统概述2.账户管理模块:负责用户账户信息的管理,包括资金管理、账户绑定和解绑、账户充值和提现等功能。
用户可以绑定多种支付方式,如银行卡、第三方支付平台等用于资金充值和提现。
3.支付系统模块:负责用户之间的资金转移和支付过程的实现。
用户可以通过输入对方账户和支付金额进行转账和支付操作,系统通过支付协议和安全认证机制来确保支付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4.交易记录模块:负责记录用户的交易历史,包括转账和支付记录等。
用户可以通过查看交易记录模块了解自己的历史交易信息。
5.安全管理模块:负责系统的安全管理,包括用户身份验证、支付安全协议、账户安全等。
系统需要保证用户的支付过程和账户信息的安全性,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不当使用。
三、系统设计1.安全性:系统需要提供安全的用户身份验证机制,确保只有合法用户才能进行支付操作。
同时,支付过程和用户账户信息需要通过加密和防护措施确保安全性。
2.高可用性:系统需要具备高可用性,能够保证用户随时随地进行支付操作。
系统需要考虑故障恢复和容灾备份机制,确保服务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3.便捷性:系统需要提供简洁、易用的用户界面,以及便捷的支付方式。
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支付,如扫码支付、快捷支付等,同时也可以支持多种货币和多种支付渠道。
4.数据分析与反欺诈:系统需要通过数据分析和反欺诈机制,准确判断用户的支付行为是否存在风险。
同时,系统也要实现异常支付的自动拦截和风险监控。
5.第三方接入与合作:系统需要支持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接入和合作,提供更多支付方式和支付渠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8/7
目录
1 系统介绍 2 网络拓扑 3 业务实现能力 4 维护模式 5 业务流程 6 计费原则
系统介绍
CMNET是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简称。它 一方面作为GPRS、WAP、彩信、梦网短信等 移动数据业务的承载平台,另一方面也作为 Internet拨号上网、宽带接入等传统互联网业 务的承载平台。
光端机 器
机
协议转换 接入交换
器
机
企业 政府 小区 网吧
2M
10/100
光纤
M
接入层网络拓扑
● 2M 专线接入方式
城域网边缘层 城域网接入层
用户
S3526/T16c NE08E/GER
光端机
远距离用户 传输
光端机
近距离用户 2M
光纤
企业 政府 小区 网吧
接入层网络拓扑
● 2M 专线接入方式
远距离用户 传输
近距离用户
SDH 155M设备
2M
光纤
用户
企业 政府 小区 网吧
⑴.2M可以通过光端机延伸,也可以通过建设SDH接入点方式延伸; ⑵.成本方面,用SDH方式延伸传输投资较高;
接入层网络拓扑
● 无线接入方式
及基础的网络运行分析,其中CMNET省网层面的相关网元接入到IP综合网管,IP城域网汇聚 层所有网元均接入本地网管平台进行管理。 目前网管所实现的功能和在维护工作中的作用: 设备故障告警监控、网元性能监控:监控互联网所有在网设备,集中产生告警信息,并 利用此平台完成故障处理、本地集中操作、设备关键性能信息监控如CPU利用率、内存利用 率等日常维护工作; 业务性能统计:可基于端口进行分业务、分用户的流量统计,同时配合测试仪表可进行 不同的业务测试工作,提取业务的性能如丢包率、延时等等; 端口监控及统计:按照统计任务可适时进行端口利用情况的统计,为端口预警工作提供 数据; 网络拓扑和设备基础信息管理:形成所接入网元的网络拓扑,并对基础的设备信息进行 管理,便于适时查询。
系统介绍
IP宽带城域网,作为省内骨干CMNET网在市域 内的延伸,将市内互联网业务汇聚后接入骨干层 。互联网网络平台逻辑结构:
LMDS ADSL
LAN
宽带应用
核心层 CMNET骨干网
汇聚层 各市IP宽带城域网
接入层 各市IP宽带接入网
WLAN
◆ 互联网系统整体架构
网络结构 路由协议
维护规程 建设规范
M20 S6505R
网管平台 BRAS
S3526E/T16C
NE08E/GE R
接入层
S3526E/T16C
NE08E/GE R
汇聚节点覆 盖市区到县
GE 100M
IP城域网分为双核心 (含郑州、洛阳、平顶山、南阳、信阳、漯河、焦作、三门峡、周口、 商丘、安阳、濮阳、新乡、驻马店)和单核心(含开封、许昌、鹤壁 ) 两种结构。按照网络扁平 化原则,省干CMNET网的地市骨干节点同时作为各地IP城域网的核心节点。
传输
接入交换机
近距离用户
企业 政府 小区 网吧
100M
光纤
接入层网络拓扑
● 10/100M 专线接入方式 在传输侧使用2M完成用户10/100M接入时,可以以下述方式组网 :
城域网 边缘层
城域网 接入层
光Modem
用户
S3526/T16c NE08E/GER
光端机 远距离用户 传输
近距离用户
协议转换 接入交换
互联网发展规划组织元素
长途传输 骨干网 窄带应用
传输 网络 应用
本地传输
城域网 接入 网
宽带应用
网络管理
管理
业务管理
资费 宣传 内容
业务 培训
市场开发 人员
LAN WLAN LMDS
业务流程 计费
移动互联网建网目标
提高整网容量,优化网络结构 提高整网可靠性,实现设备、链路冗余备份 提供更多的业务,特别是承载业务,如MPLS VPN 提供更好的QoS保证能力 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用户接入方式 提供个性化用户管理
网络规模
全省IP宽带城域网共191个汇 聚节点,每节点上行带宽 2*155M;华为设备144套,中 兴设备共47套,涉及网元设备 共423个,均放置在分公司市区 的中心机房和各县级机房。
宽带接入服务器 汇聚层路由器 汇聚层交换机
网管平台
全省互联网网管平台接入综述: 河南移动互联网的所有网元均接入到各级网管平台进行全面的设备监控、网元管理以
网络结构
武汉
北京
郑州
北环机房
M
20
S6506R
M40e
M20
郑州 M3 商贸路机房 20
M40 M40
S8016
S801 城域网骨干层 城域网汇聚层
单节点分公司(3)
2.5G STM-16 100M FE
155M STM-1 1000M GE
郑州
双节点分公司(13)
接入层网络拓扑
根据上述组网方案,集团客户专线业务的网络建设主要体现在最后一公里的延伸上,根据 带宽需求、接入端口类型、实现方式的不同提供各种接入方式。举例如下:
● 10/100M 专线接入方式
城域网边缘层 城域网接入层
用户
S3526/T16c NE08E/GER
光电转换器 光电转换器 接入交换机
远距离用户
网络结构
国家骨干网层次划分: 在北京、上海、广州各设置一对核心骨干路由器 在西安、成都、沈阳、武汉、南京各设置一对汇聚 骨干路由器 在其余各省会城市各设置一对一般骨干路由器
网络容量
CMNET省际出口2.5G+4×155M=3180M IDC连接带宽2G 郑州城域网出口2G+2×155M=2358M 其他地市城域网出口2×155M=310M 全省191个城域网汇聚节点
目录
1 系统介绍 2 网络拓扑 3 业务实现能力 4 维护模式 5 业务流程 6 计费原则
网络结构
CMNET由国家骨干网、省网、城域网组成。 ❖ 国家骨干网:提供Internet出口,负责转接各省间的 业务; ❖ 省网:提供至国家骨干网的出口,负责转接各地市间 的业务,为省内的数据业务和用户提供接入服务。 ❖ 城域网:作为省网在各地市的延伸,提供地市用户的 接入服务。
城域网接入层 或用户
网络结构
河南移动宽带互联网由CMNET省网和各地市IP城域网共同组成,其中CMNET省网是中国 移动CMNET骨干网在河南省内的延伸,地市IP城域网是省CMNET省网在城域范围内的延伸。
网络结构
CMNET IP宽带城域网 核心层 BRAS
汇聚层
M20 S6505R
CMNET
河南移动各地市IP城域网组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