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考博辅导班:2019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北师大考博辅导班:2019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北师大考博辅导班:2019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北师大考博辅导班:2019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

分享

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在2018-2019年教育学专业学校排名中,排名第一的是北京师范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华东师范大学,排名第三的是东北师范大学。

作为北京师范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学科,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的教育学学一级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一。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

教育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解决教育问题、揭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教育是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的社会现象,教育学是有目的地培养社会人的活动。它是通过对各种教育现象和问题的研究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教育现象和问题,以及教育的一般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教育学的任务就是要探讨、揭示种种教育的规律,阐明各种教育问题,建立教育学理论体系。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的教育学专业在博士招生方面,划分为2个研究方向:

040100教育学

研究方向:01教育测量、评价与统计02学科素养测评与提升

考试科目:①1101英语②2040教育学基础综合③3149教育测量、评价与统计

①1101英语②2040教育学基础综合③3198学科素养测评与提升

040200心理学

二、考试内容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包括初试和复试。

初试科目:外国语(不含听力)及两门业务课,具体科目名称请查询专业目录。我校不提供参考书目,请自行选择相关书目学习。

初试时间:2019年3月23日、24日。

初试地点:北京师范大学校内,具体地点以准考证为准。

准考证不再寄发,请考生于考试前一周在我校研究生招生网上下载。

同等学力人员须加试两门硕士阶段专业基础课和政治理论。

复试有可能安排在初试后立即进行,也可能在初试成绩公布后再进行,具体安排请于考试前一周在我校研究生招生网查询。

三、申请材料

(1)报名登记表(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打印,打印前请按要求上传本人电子照片,打印后本人须在每页亲笔签字确认);

(2)两份专家推荐信(在网上报名系统下载后请专家填写);

(3)个人自述(在网上报名系统下载后填写,需同时在网上报名系统提交电子版);

(4)本人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所获专利及其他研究成果(原件或复印件均可),需同时在网上报名系统提交本人已发表的代表性学术论文,最多3篇;

(5)已获硕士学位人员提供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在国(境)外获得的硕士学位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书】、毕业证书复印件(单证专业学位研究生和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不必提供)、硕士学位论文,及硕士课程成绩单原件(由考生攻读硕士学位所在院校研究生培养部门提供并加盖公章,也可从本人档案管理部门复印并加盖其公章。下同);

应届硕士毕业生只需提交硕士课程成绩单原件。被录取后,如在入学报到前不能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及毕业证书将被取消入学资格。

同等学力人员提交学士学位证书及本科毕业证书复印件、硕士课程成绩单原件。

四、导师介绍

李凌艳教授

研究方向:儿童青少年心理与行为评价与促进、学校诊断与评估、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制度比较与技术运用

个人学习及工作经历:

北京师范大学学士、硕士、博士毕业,2013-2014学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政策分析与研究中心访问学者。现为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副主任。在《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教育研究》、《心理学报》等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多篇被转载;编著或翻译著作、参与编写教材等十余部;独立主持多个国家、

省部级课题;长年深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实际,以诊断促进学校基于证据的决策与领导,与多所优质学校共同研究并实践卓越学校的发展路径。同时,深度参与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负责与各省(市)教育厅(委)、各地教育质量监测机构的政策咨询与技术服务工作。

杨涛教授

研究方向:儿童青少年认知发展、教育测量与评价等相关研究领域

个人学习及工作经历:

先后参与国家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调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4岁儿童算术认知发展的脑机制”、中美儿童数学能力发展合作研究等项目,主持教育部督导办专项“多题本设计中试题组合方式的研究”、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测量:基于主题追踪图的应用研究”、北京市教委推进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项目“北京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质量分析”等项目。

荣誉奖励:

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心理与行为研究》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相关领域研究论文30余篇,参与编写、翻译书籍若干。

五、习题解析(启道教育提供)

语法关系密切的两个句子成分被其他句子成分分隔的现象称为分割结构。英语中,分割结构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例如,英语句子的主语和谓语一般都紧密相联,它们之间很少插入介词等比较长的结构。但是,在有些情况下,或是为了保持句子的平衡,避免头重脚轻,或是为了语义严密,结构紧凑,在主语和谓语之间有时也会插入其他成分。此外,还有定语(或定语从句)与其中心词被分隔;某些词语与其所要求的介词被分隔;动词与其宾语被分隔;介词与其宾语被分隔等等。总之,英语的分割应遵循尾重原则(应把长而复杂的成分放在句末,使结构匀称)和句尾信息焦点原则(把新信息,即语意重点放在句末)。同时,在阅读时要注意找出原来属于一个整体部分的意义。

1. Most novelists and historians writing in the early to mid-twentieth century who considered women in the West, when they considered women at all, fell under Turner’s spell.

分析:本句的主干结构是:Most novelists and historians…fell under Turner’s spell. Turner 是美国历史学家。under a spell:被迷住,着迷。writing in the early to

mid-twentieth century who considered women in the West, when they considered women at all 修饰主语,起分割主谓的作用。而其中的状语从句when they considered women at all 是定语从句who considered women in the West中的状语成分。

译文:从本世纪初到本世纪中叶从事写作的小说家和历史学家只要描写妇女,就会描述西部妇女,而且都被特纳迷住。

2. In the last eight years there were difficult, almost non-stop negotiations and reported threats of failure, ultimately overcome by a combination of creative compromise and stubborn determination—indeed, some call it unprecedented determination—to succeed.

分析:本句的主干结构是:…there were negotiations and…threats of failure。“overcome by…”是过去分词短语,修饰 threats of failure。stubborn determination 和其定语动词不定式“to succeed”被“indeed, some call it unprecedented determination”分割。

译文:在最后的八年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几乎是不间断的谈判,其间屡经失败之虞,但最终通过创造性的协调和要取得成功的顽强决心——确实有人称之为前所未有的决心——而渡过难关,取得了胜利。

3. Abraham Lincoln is the most famous instance of the claim that Americans often made that in their country a man may rise from the lowest to the highest position.

分析:the claim 和其同位语 that in their country a man may rise from the lowest to the highest position 被 the claim 的定语从句that Americans often made 分割。同位语从句在翻译时可按照顺序翻译,将其翻译为分句。

4. The discovery of surplus value suddenly threw light on the problem, in trying to solve which all previous investigations, of both bourgeois economists and social critics, had been groping in the dark.

分析:in trying to solve插在 the problem 和定语从句which…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of both bourgeois economists and social critics为investigations 的后置定语,起到分割作用。

译文: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使问题明朗化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还是社会批评家所从事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5. A better knowledge of China’s civilization would lay open to us an empire of learning, hitherto fabulously described.

分析:lay open 和 an empire of learning 被介词短语 to us 分割。本句选自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1982年在中国欢迎宴会上的讲话。翻译时要注意转译的应用。如把“better”译为副词“更好地”。

译文: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文明,将为我们打开一个知识的王国,对这个王国迄今只有神话般的描述。

6. It is the insistence, as a first consideration, upon the interdependence of the various elements in, and parts of, the United States—a recognition of the old and permanently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the American spirit of the pioneer.

分析:insistence 后接upon the interdependence of the various elements in, and parts of, the United States, 中间被插入语as a first consideration 分割,做进一步说明。该句选自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在1933年的就职演说。汉语中动词用得较多,翻译时可把名词转译为动词。

7. As they grow old, people also accumulate belongings for two other reasons: lack of physical and mental energy—both of which are essential in turning out and throwing away—and sentiment.

分析:该句包含了并列结构被分割的情况。lack of physical and mental energy和sentiment 是并列结构,作two other reasons的同位语。但是被非限定性定语从句both of which are essential in turning out and throwing away分割。

译文:人们随着日趋年迈,积存物品还有其他两个原因:一是缺乏体力和精神,两者在清理和扔掉无用之物时不可或缺,二是感情上的原因。

8. Those who believe in capital punishment may have arguments for its retention, but surely no reasonable argument can be found for retention of the sickening mumbo-jumbo that accompanies it from the moment that the judge dons the black cap with what looks like a pen-wiper balanced on the top of his wig, to the reading of the burial service over the condemned man before he is dead.

分析:这是一个由but引导的并列句。前一分句较简单,who引导的从句作those 的定语,but 后的从句较复杂,从句套从句,for retention…dead是argument的定语。因为

它比较长,所以把谓语动词can be found放在它和argument之间,形成分割结构。该句较长,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是those…retention,第二层是but…mumbo-jumbo,第三层是that accompanies…dead。基本上可采用顺序法翻译。

译文:那些相信死刑的人可能有保留死刑的理由,但是肯定找不到合理的论据来保留那令人厌恶的繁文缛节。这一套繁文缛节从法官戴上顶在假发上的擦笔布似的黑帽子宣判死刑之时开始,一直伴随到为被判处死刑的人在其毙命之前诵读葬礼祷文为止。

9. The second aspect is the application by all members of society, from the government official to the ordinary citizen, of the special methods of thought and action that scientists use in the work.

分析: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分割结构。主干结构是:The second aspect is the application…of the special methods of thought and action,application和修饰它的介词短语被一个长长的by短语分割。

译文:第二个方面是,社会上的一切成员,从政府部门中任工职的官员到普通公民,都应运用科学家们在研究工作中所采用的专门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

10.Old Henry and his wife Phoebe were as fond of each other as it is possible for two old people to be who have nothing else in this life to be fond of.

分析:连词as 引导的比较状语从句中,it 代替for two old people to be。to be 后省略了fond of each other。to be 做分割成分。

8. As they grow old, people also accumulate belongings for two other reasons: lack of physical and mental energy—both of which are essential in turning out and throwing away—and sentiment.

分析:该句包含了并列结构被分割的情况。lack of physical and mental energy和sentiment 是并列结构,作two other reasons的同位语。但是被非限定性定语从句both of which are essential in turning out and throwing away分割。

译文:人们随着日趋年迈,积存物品还有其他两个原因:一是缺乏体力和精神,两者在清理和扔掉无用之物时不可或缺,二是感情上的原因。

9. Those who believe in capital punishment may have arguments for its retention, but surely no reasonable argument can be found for retention of the sickening mumbo-jumbo that accompanies it from the moment that the judge dons the black cap

with what looks like a pen-wiper balanced on the top of his wig, to the reading of the burial service over the condemned man before he is dead.

分析:这是一个由but引导的并列句。前一分句较简单,who引导的从句作those 的定语,but 后的从句较复杂,从句套从句,for retention…dead是argument的定语。因为它比较长,所以把谓语动词can be found放在它和argument之间,形成分割结构。该句较长,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是those…retention,第二层是but…mumbo-jumbo,第三层是that accompanies…dead。基本上可采用顺序法翻译。

译文:那些相信死刑的人可能有保留死刑的理由,但是肯定找不到合理的论据来保留那令人厌恶的繁文缛节。这一套繁文缛节从法官戴上顶在假发上的擦笔布似的黑帽子宣判死刑之时开始,一直伴随到为被判处死刑的人在其毙命之前诵读葬礼祷文为止。

10. The second aspect is the application by all members of society, from the government official to the ordinary citizen, of the special methods of thought and action that scientists use in the work.

分析: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分割结构。主干结构是:The second aspect is the application…of the special methods of thought and action,application和修饰它的介词短语被一个长长的by短语分割。

六、考博经验

1、关于什么时候开始准备考博和联系导师的一些问题

越来越多的院校随着改革的深入逐渐转向申请——考核制。但不管是申请——考核还是考试,论文在考博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如果决定考博,在硕士期间多发一些核心期刊还是非常重要的,建议各位在发文章的时候,不要贪多,而应对1-2篇文章精心雕琢,以发表在一个好的期刊上,D类文章并没有多大帮助。有心考博的同学不妨在研一的时候多读些书,争取研二在好的期刊上发文章,研三有很多事情要忙,可以把发文章的事情提前。这样,既是研三决定不考博了,这些文章对你找工作也有很大帮助。至于工作之后再考博的同学,发文章同样很重要,可提前准备。研三开始准备考博就可以了,(当然,研一就决定考博的同学,早早准备更好,可以多读书,多发文章,学好英语等。)如果一旦决定了考博就一定要全力以赴,而不要犹豫不决,更不要轻言放弃。在复习的过程中全力以赴,只要你真正的付出了,相信你会取得让自己满意的成绩!

关于联系导师的问题,主要是什么时候联系导师和与导师联系说什么。如果你心仪的导

师是你通过身边的老师同学能接触到的,那是非常好的,如果硕导愿意推荐你那就更好了。当然,也有一些同学报考的导师是硕导不认识、自己更是从未谋面的老师,那就需要你发挥你的人脉,利用各种途径找到老师的联系方式,多读老师的文章和著作了。如果你决定考博了,就可以联系导师了,需要注意的是,考博和考研不同,考研可以只能报一个学校,但是考博可以报很多学校,只要时间不冲突并且你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你各地飞来飞去。虽然可以报很多学校,同学们切记不要一个学校联系两位老师,每个学校联系一位导师即可,导师们都有交流,你若联系了两位老师会非常尴尬的。所以,当你决定考博了,就可以联系导师了,由于考博是学校自主出题,导师们的研究方向也是相差甚远,所以,提前确定学校和导师对你有针对性的复习有很大帮助。那么,与导师联系应该聊些什么呢?可以与导师聊聊你读了导师的什么文章,有何感想;你最近在学习什么或者读什么书;心里有什么想法等都可以跟导师聊。也有人会问,多久联系一次导师呢?这个看个人情况吧,有好的idea的时候或者读到好的文章时都可以,只是不要为了联系导师而联系导师,导师又不是傻子,这样的交流没有任何内容会很尴尬。一两个月联系一次导师就可以,当然,如果你和导师很熟悉,经常联系也是okay的。

2、在复习的过程中如何收集资料和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对需要参加的考试同学而言,真题在复习的过程中起着指导性的作用,还有一些院校会给出参考书目。同学们可以通过报名参加启道考博班来找资料,还可以帮助同学们找师兄师姐师弟师妹等来收集资料。启道辅导班可以为你把这一切都准备好,为你搜集各种资料省下很多时间。再者,如何在考博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有的同学在复习考博的过程中由于内外部的各种原因会不断动摇自己的想法,到底是回归家庭和工作还是继续实现自己更高的理想?考不上怎么办,该何去何从?就算考上博士了,毕不了业怎么办?我想说的是,在当初决定考博的时候,这些问题你都应该考虑清楚,既然决定了,就不要再担心毕业等事情,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外面世界的喧嚣与繁华,忧愁和苦恼和你没有任何关系。这样你才能心无旁骛的投入到复习中,并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

在这里,我额外多说一点,大家都知道,考博不像考研,身边的战友会很少,为了自己能够更好地坚持下来,大家一定要多找几个一同奋斗的小伙伴。如果身边有,那很好;如果身边战友很少,那你就要充分发挥QQ群、微信群、小木虫等各种APP来寻找战友。我记得我当时加了一个特别好的群,群里有考博的各种人群,有像我这种研三的学生,也有宝妈宝爸或者工作人士等,大家每天早起打卡,一起交流英语和专业的问题。

另外,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啊!生病不仅花钱、受罪,更重要的是非常耽误学习!如果你是男孩子,喜欢打球、健身,那就继续坚持;如果你是女孩子,喜欢跳舞、游泳,那也继续坚持;像我这种啥舞蹈都不会,只会通过跑步的来强身健体的人都在坚持!考博复习中,我会经常去跑跑步、拉伸拉伸身体,这么简单的运动却保障了我在复习中没有生过病,不会因为身体耽误复习的进度。

3、英语很重要,专业课也不能落下,要两条腿走路

有很多人考博是死在了英语上,比如我曾听到过以下关于考博英语的传说:浙江大学(考浙大,你要是过线,那么,恭喜你,你就考上博士了);华中科技大学(全国考博英语最变态、最难的学校);北京师范大学(考该校,你可以刷新你的英语最低分,我认识的一位战友最终考上了北大,结果北师大英语考了二十多分!)。所以,如果决定考博了就把英语学好吧,因为,博士是需要读很多外文献的!但是,专业课也很重要,导师要不要你就是看你的专业基础和潜力,如果说英语是你考博的门槛,那专业课就是你站在导师面前的上方宝剑!所以,不要做一条腿的瘸子,要两条腿走路。

4、守得云开见月明

考博,需要的是实力、运气和人脉的综合,但实力才是成功的源头,只有你有实力,幸运之神才会降临到你身上;只有你有实力了,导师才会欣赏你,才愿意给你机会。所以,努力吧,每一个有勇气考博的人都是值得尊重的,而你所有的付出也将给予你最好的回报。

关于考博申博的实质性的专业问题,可以咨询启道考博辅导班,预祝申博-考博成功!

2016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考博真题答案-育明考博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等教育学考博备考资料-育明考博一、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考博招生情况统计(育明考博) 二、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考博招生情况(育明考博)

专业 方向复试人数/招生人数复试方式040106 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比较14年11人/4人15年15人/5人 16年15人/5人专业笔试成绩占30%专业面试成绩占70%外语加试 育明教育杜老师解析: 1、北京师范大学自2013年为更好选拔博士生生源质量试行“申请-审核”选拔博士生制度,与以往的考试制在考查方式、考查测重点方面都有所区别。“申请制”不代表不考试,也不代表考试不重要,最终决定能否被录取的还是考试成绩。选拔流程为提交申请材料-笔试-面试-录取(北师考博真题、资料、辅导咨询育明教育杜老师叩叩:八九三.二四一.二二六)。 2、材料审核中重点打分项:个人自述、科研成果(论文、working paper、参与课题)、外语水平、 本硕院校、博士修习计划 3、初审委员会委员及复试小组成员原则上由相关学科领域副教授(含)以上担任,至少5人。 初审:初审满分值为100分。在初审成绩60分以上(含60分)的考生中,进行成绩排序,并按不低于1:3(即录取名额:复试人数)的比例确定复试名单。 复试:复试包括外语加试、专业笔试和专业面试(含外语口试),满分值为100分,其中,专业笔试成绩占30%、专业面试成绩占70%,外语加试成绩仅记“合格”或“不合格”。复试考核内容主要包括:专业基础知识、科研潜力、学术水平、外语能力、创新意识与能力等。复试成绩60分以上(含60分)且外语加试成绩合格的考生有资格进入最后的录取排名。 (北师考博真题、资料、辅导咨询育明教育杜老师叩叩:八九三.二四一.二二六)育明教育针对北师教育学院考博开设的辅导课程有:考博英语课程班·专业课课程班·视频班·复试保过班·高端协议班。每年专业课课程班的平均通过率都在80%以上。根植育明学校从2006年开始积累的深厚高校资源,整合利用历届育明优秀学员的成功经验与高分资料,为每一位学员构建考博成功的基础保障。三、北师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审核制实施细则(育明考博) 申请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已获硕士学位人员,或应届硕士毕业生,或符合条件的同等学力人员(见学校的招生简章),或已获博士学位人员。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4.外语水平需达到以下条件之一: (1)外语专业本科(含)以上毕业。 (2)近五年内曾在同一语种国家留学一学年(需提供进修或经中国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证明)。

清华大学高等教育学考博真题-参考书-分数线

清华大学高等教育学考博真题-参考书-分数线 一、专业的设置 王晓阳、李曼丽、史静寰的高等教育学,是一个考博热门方向,一方面是因为老师们长期从事此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对此领域很有造诣,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一个方向本身有研究的学术价值,并且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这个专业的人才正是是社会所需要的,有很好的就业前景。 二、考试的科目 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①101英语或103日语②632高等教育原理③501综合考试,综合考试为面试。 三、导师介绍 王晓阳,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教育部新课程改革教师培训专家组成员,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社会学会教育社会学研究会副秘书长。近年来,主编、参编教育研究专著7部;在《高等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世界教育信息》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公开发表论文60余篇;获全国、省部级科研奖励及校、院级工作奖励多次;目前承担教育部、北京市课题多项。 李曼丽,1970年生,陕西咸阳人,先后获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1992年)、硕士学位(1995年)和北京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1998年,导师汪永铨)。现任职于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高等教育中的通识教育、高等工程教育、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讲授“高等教育学”、“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等研究生课程。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访问学者(2002-2003),德国DAAD学者(2005),中美福布赖特学者(2007-2008)。曾任亚洲高等教育联合董事会(United Board of Asian Christian Higher Education)、雅礼协会(Yale Association)在华项目评估专家。 史静寰,女,汉族,出生年月:1955年6月10日,现任职: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及社会兼职:北京市第11届政协委员;首都女教授协会会长。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教育史、国际与比较教育、教师教育等。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解析:考博如果能够提前联系导师的话,不论是在备考信息的获取,还是在复试的过程中,都会有极大的帮助,甚至是决定性的帮助。育明教育考博分校经过这些年的积淀可以协助学员考生联系以上导师。 四、参考书目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考博真题-参考书-分数线-分析资料-复习方法-育明考博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考博指 导与分析 一、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考博资讯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由于招生数少于导师人数,实际录取名单由环境学院学位分会讨论后决定,其中蔡宴朋老师招生名额为2人,黄海鸥老师招生名额为2人。 (一)考试科目及各方向导师: 1.020106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研究方向01:生态价值评估。导师分别是李巍、徐琳瑜。 研究方向02:环境经济政策。导师是毛显强。 考试的科目: (1)1101英语(100%)。 (2)2282环境学原理(100%)。 (3)3776环境经济学(100%)。 (二)复试分数线: 1.复试原则与分数线: 此分数线是各专业的最低复试/录取分数要求。只适用于报考普通博士生、高校辅导员在职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不适用于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和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定向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 未组织复试的导师,将在此分数线基础上,按照一定比例确定复试名单,并在4月中旬前组织复试,具体复试名单由报考院系通过院系网站或电话告知。已经复试的导师,将在此分数线基础上,依据录取规则,按顺序录取。 专业代码及名称外国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总分020106人口、资源与环境 456565185 经济学 2.复试方案: 复试将对考生科研及实践经验、学术潜力、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进行全面考查。复试形式为面试,考生需参加两个小组的面试。 实践组(复试一组):重点考察考生实践经验及实践能力、实践案例分析。考生进场后,自我陈述3分钟左右,然后回答案例问题,考官提问。

北师比较教育考博真题

比较教育学专业考博真题 05教育哲学:1、名词:善端、个体文化内化、教育平等、自然教育、教育主体;2、全球化下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理论及现实意义;论述教育无能论和教育万能论 06教育哲学:名词:1、生活准备说 2、道德相对主义 3、有道者劝以教人(墨子)4、政教分离原则 5、学校消亡论。论述:1、讨论对教育现象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的必要性、可能性。2、运用主客体理论关系分析《学会生存》中“人在创造活动中并通过创造活动来完善自己”加以评论。 07教育哲学:名词解释:教育成层、良知良能、伊凡伊里奇、要素主义。论述:1、根据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谈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得与失。2、从全球化背景探教育的国际性与民族性。 北师大2009年比较教育学专业考博真题 2009年北师大教育哲学原理试题 1、比较终身教育思潮、全民教育思潮和全纳教育思潮的异同。 2、试析当前我国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3、试论大众化时代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4、试析文化传统与教育变革的关系。 2009年北师大比较教育试题

1、试析实证主义与相对主义的基本主张。 2、论金融危机对世界教育改革的影响。 3、以比较的视角分析我国高中的文理分科制度。 4、以英美为例制度环境对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 就今年的试题而言,考察的大都是教育热点问题,像高中文理分科、金融危机对教育的影响等等,直接从书本上找到的题目很少。 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比较教育学考博真题 1.试用比较教育理论分析"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观点 2.试论比较教育研究中的主观性和客观性 3.试评述全球化时代比较教育在国家和地方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价值 4.试分析发达国家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经验 教育哲学: 1.试评述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的学术贡献与局限 2.试论教育发展中政府、学校与市场的权力关系 3.试从进步主义及其批判的视角评析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4.试分析高等教育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作用 2011年比较教育学考博真题 1.试从国际比较的角度谈教育发展中的社会参与。 2.试从国际比较的角度谈高中教育发展的多样性。

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王树荫、张润枝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考博真题-参考书-状元经验

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王树荫、张润枝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研究考博真题-参考书-状元经验 一、专业的设置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每年招收博士生7人,下设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共四个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下设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两位导师分别为王树荫和张润枝。 二、考试的科目 思想政治教育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②224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③3003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 三、导师介绍 王树荫: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学科带头人. 张润枝: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改革研究会常务理事。 四、参考书目 专业课信息应当包括一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关于参考书和资料的使用。这一点考生可以咨询往届的博士学长,也可以和育明考博联系。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灵活运用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来答题,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另外,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叩叩:肆九叁叁,柒壹六,贰六,专业知识的来源也不能局限于对参考书的研读,整个的备考当中考生还需要阅读大量的paper,读哪一些、怎么去读、读完之后应该怎么做,这些也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分数。

第二,专题信息汇总整理。每一位考生在复习专业课的最后阶段都应当进行专题总结,专题的来源一方面是度历年真题考点的针对性遴选,另一方面是导师研究课题。最后一方面是专业前沿问题。每一个专题都应当建立详尽的知识体系,做到专题知识点全覆盖。 第三,专业真题及解析。专业课的试题都是论述题,答案的开放性比较强。一般每门专业课都有有三道大题,考试时间各3小时,一般会有十几页答题纸。考生在专业课复习中仅仅有真题是不够的,还需要配合对真题最权威最正统的解析,两相印证才能够把握导师出题的重点、范围以及更加偏重哪一类的答案。 第四,导师的信息。导师的著作、研究方向、研究课题、近期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另外就是为研究生们上课所用的课件笔记和讨论的话题。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初复试出题的考察重点。同时这些信息也是我们选择导师的时候的参照依据,当然选择导师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还应当考虑到导师的研究水平、课题能力、对待学生的态度和福利等等。 第五,时事热点话题分析。博士生导师在选择博士的时候会一般都会偏重考查考生运用基础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热点问题的能力,这一点在初试和复试中都有体现。近几年的真题中都会有联系实际的热点分析。所以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就应单多阅读一些本专业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方向研究成果,权威的期刊上面“大牛们”都在关心、探讨什么话题,以及一些时事热点问题能不能运用本专业的知识来加以解释解决。 五、北师考博英语 北师的考博英语满分100分,题型有阅读、翻译和写作等。北师考博英语的整体难度介于六级和老托福之间,对词汇量有很高的要求,特别注重对形近字、意近词和固定搭配以及语法的考察。做阅读理解一定要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翻译这一个题型很容易丢分,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叩叩:肆九叁叁,柒壹六,贰六,要想得高分,每一天都要遵循“八步法”练习三个句子。作文对于考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要求很高,要做到“厚重、灵动和美观”,复习资料建议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考博真题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考博真题 040101教育学原理(2004,2006---2013) 具体清单: 科目一:教育原理2004,2006---2013 科目二:中外教育思想史2006---2013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2002,2004,2007---2013) 具体清单: 科目一:教学论2002,2004,2007---2010,2012,2013 科目二(01,02方向):教育心理学2002,2003,2004(1),2004(2),2005,2007---2010,2012,2013 科目二(03方向):数学教育学2002,2004,2009---2011 科目二(04方向):语文教育学 040103教育史(2006---2012) 具体清单: 科目一:中外教育史: 中国近现代教育史2009---2012 中外近现代教育史2007 外国教育史2009---2012 科目二:史学理论与方法2009 040104比较教育学(2007,2009---2011) 具体清单: 科目一:外国教育史2009---2012 中外近现代教育史2007 科目二:比较教育学2007,2009---2011 040105学前教育学(2003---2011) 具体清单: 科目一:学前教育学2003---2011 科目二:儿童心理学2004---2011 040106高等教育学(2002---2011) 具体清单: 科目一:高等教育学原理2002---2011 科目二:高等教育的历史与比较2002---2011 040107成人教育学(2012新增) 具体清单: 科目一:成人教育原理

2017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考博真题答案-育明考博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特殊教育学考博备考资料-育明考博一、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考博招生情况统计(育明考博) 二、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考博招生情况(育明考博)

专业 方向复试人数/招生人数复试方式040109 特殊教育学特殊儿童生理心理研究特殊教育基本理论 融合教育14年10人/3人15年8人/3人16年11人/3人专业笔试成绩占30%专业面试成绩占70%外语加试 育明教育杜老师解析: 1、北京师范大学自2013年为更好选拔博士生生源质量试行“申请-审核”选拔博士生制度,与以往的考试制在考查方式、考查测重点方面都有所区别。“申请制”不代表不考试,也不代表考试不重要,最终决定能否被录取的还是考试成绩。选拔流程为提交申请材料-笔试-面试-录取(北师考博真题、资料、辅导咨询育明教育杜老师叩叩:八九三.二四一.二二六)。 2、材料审核中重点打分项:个人自述、科研成果(论文、working paper、参与课题)、外语水平、 本硕院校、博士修习计划 3、初审委员会委员及复试小组成员原则上由相关学科领域副教授(含)以上担任,至少5人。 初审:初审满分值为100分。在初审成绩60分以上(含60分)的考生中,进行成绩排序,并按不低于1:3(即录取名额:复试人数)的比例确定复试名单。 复试:复试包括外语加试、专业笔试和专业面试(含外语口试),满分值为100分,其中,专业笔试成绩占30%、专业面试成绩占70%,外语加试成绩仅记“合格”或“不合格”。复试考核内容主要包括:专业基础知识、科研潜力、学术水平、外语能力、创新意识与能力等。复试成绩60分以上(含60分)且外语加试成绩合格的考生有资格进入最后的录取排名。 (北师考博真题、资料、辅导咨询育明教育杜老师叩叩:八九三.二四一.二二六)育明教育针对北师教育学院考博开设的辅导课程有:考博英语课程班·专业课课程班·视频班·复试保过班·高端协议班。每年专业课课程班的平均通过率都在80%以上。根植育明学校从2006年开始积累的深厚高校资源,整合利用历届育明优秀学员的成功经验与高分资料,为每一位学员构建考博成功的基础保障。三、北师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审核制实施细则(育明考博) 申请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已获硕士学位人员,或应届硕士毕业生,或符合条件的同等学力人员(见学校的招生简章),或已获博士学位人员。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4.外语水平需达到以下条件之一: (1)外语专业本科(含)以上毕业。 (2)近五年内曾在同一语种国家留学一学年(需提供进修或经中国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证明)。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考博真题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考博真题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考博真题040101教育学原理(2004,2006---2013) 具体清单: 科目一:教育原理2004,2006---2013 科目二:中外教育思想史2006---2013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2002,2004,2007---2013) 具体清单: 科目一:教学论2002,2004,2007---2010,2012,2013 科目二(01,02方向):教育心理学2002,2003,2004(1),2004(2),2005,2007---2010,2012,2013 科目二(03方向):数学教育学2002,2004,2009---2011 科目二(04方向):语文教育学 040103教育史(2006---2012) 具体清单: 科目一:中外教育史: 中国近现代教育史2009---2012 中外近现代教育史2007 外国教育史2009---2012 科目二:史学理论与方法2009 040104比较教育学(2007,2009---2011) 具体清单: 科目一:外国教育史2009---2012

中外近现代教育史2007 科目二:比较教育学2007,2009---2011 040105学前教育学(2003---2011) 具体清单: 科目一:学前教育学2003---2011 科目二:儿童心理学2004---2011 040106高等教育学(2002---2011) 具体清单: 科目一:高等教育学原理2002---2011 科目二:高等教育的历史与比较2002---2011 040107成人教育学(2012新增) 具体清单: 科目一:成人教育原理 科目二:家庭与社会教育 040108职业技术教育学(2008---2011) 具体清单: 科目一:技术与职业教育原理2008---2011 科目二:科学技术概论2008---2011 040110教育技术学(2002,2003,2006---2011) 具体清单: 科目一:教育技术综合基础2002,2003,2006---2011 科目二(01方向):软件基础2002,2003,2006---2011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育学考博真题-参考书-状元经验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育学考博真题-参考书-状元经验 一、专业的设置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每年招收博士生12人,下设教育学、教育、公共管理三个专业。 教育学专业下设两个方向,王晓阳、李曼丽、史静寰的高等教育学;韩锡斌的教育技术学,综合考试为面试,要求全日制脱产学习。。 二、考试的科目 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①101英语或103日语②632高等教育原理③501综合考试,综合考试为面试。 三、导师介绍 王晓阳,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教育部新课程改革教师培训专家组成员,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社会学会教育社会学研究会副秘书长。近年来,主编、参编教育研究专著7部;在《高等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世界教育信息》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公开发表论文60余篇;获全国、省部级科研奖励及校、院级工作奖励多次;目前承担教育部、北京市课题多项。 李曼丽,1970年生,陕西咸阳人,先后获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1992年)、硕士学位(1995年)和北京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1998年,导师汪永铨)。现任职于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高等教育中的通识教育、高等工程教育、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讲授“高等教育学”、“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等研究生课程。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访问学者(2002-2003),德国DAAD学者(2005),中美福布赖特学者(2007-2008)。曾任亚洲高等教育联合董事会(United Board of Asian Christian Higher Education)、雅礼协会(Yale Association)在华项目评估专家。 史静寰,女,汉族,出生年月:1955年6月10日,现任职: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及社会兼职:北京市第11届政协委员;首都女教授协会会长。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教育史、国际与比较教育、教师教育等。 韩锡斌,博士、副教授、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研究方向:数字化学习环境的理论与技术、教学资源建设、共享、应用与评价、数字校园规划与设计。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解析:考博如果能够提前联系导师的话,不论是在备考信息的获取,还是在复试的过程中,都会有极大的帮助,甚至是决定性的帮助。育明教育考博分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考博真题-主要导师-内部资料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考博真题-主要导师-内部资料 一、专业的设置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每年招收博士生12人,下设教育学、教育、公共管理三个专业。 教育学专业下设两个方向,王晓阳、李曼丽、史静寰的高等教育学;韩锡斌的教育技术学,综合考试为面试,要求全日制脱产学习。。 教育专业下设教育博士一个专业,综合考试为面试,入学后双向选择导师。 公共管理专业下设一个专业,林建的教育经济与管理,综合考试为面试,要求全日制脱产学习。 二、考试的科目 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①101英语或103日语②632高等教育原理③501综合考试,综合考试为面试。 教育技术学:①101英语②649教育技术研究进展③501综合考试,综合考试为面试。教育: 教育博士:①101英语或103日语②634教育管理概论③501综合考试,综合考试为面试。 公共管理: 教育经济与管理:①101英语或103日语②633教育管理学③501综合考试,综合考试为面试。 三、导师介绍 王晓阳,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教育部新课程改革教师培训专家组成员,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社会学会教育社会学研究会副秘书长。近年来,主编、参编教育研究专著7部;在《高等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世界教育信息》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公开发表论文60余篇;获全国、省部级科研奖励及校、院级工作奖励多次;目前承担教育部、北京市课题多项。 李曼丽,1970年生,陕西咸阳人,先后获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1992年)、硕士学位(1995年)和北京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1998年,导师汪永铨)。现任职于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高等教育中的通识教育、高等工程教育、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讲授“高等教育学”、“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等研究生课程。美国伊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学博士2018年真题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学博士2018年真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学博士2018年真题(回忆) 【新闻传播史论】 1.(35分)“门户型”的媒体已经逐渐衰落,请问未来谁在决定我们读什么内容? (这道题回忆中,衰落这个词不确定,但基本意思是。决定这个词非常肯定,觉得这是题眼) 2.(35分)以媒介发展史的视角,分析大数据、VR、人工智能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这道题回忆基本上不差字,是原题) 3.(30分)简要说一下,调查法、内容分析法、实验法、质性分析方法,并比较这些方法同计算传播学的差异。 (计算传播学这个名词绝对没问题,那几个方法回忆的也保证正确。不过这题……张洪忠出的有点偏门,俺就不大了解啥叫计算传播,下来后看看鼻子差点歪了,就这个啊……) 【新媒体与媒介文化】 (这张卷子题目太多了,每个导师题目不同。话说俺怎么那么倒霉,每次考试都是前两排,抄题也没法啊。。。复旦是第一排,抄题监考的小男孩发现过来找事,被俺骂了一顿,但题也没抄成) 喻国明老师:第一道题是内容分发方式的,第二道题是postman的娱乐至死说信息娱乐化的,各50分。 王长潇老师:三道题,记不住,好像有新媒体赋权和身份啥的,还有道题让用理论分析电视直播,这和去年差不多啊。 *安伦:这老师出了四道题,原谅老师名字都记不住了。唯一记住的是,让分析技术对中国出版事业发展的作用,和去年的题目一模一样——话说他命题前不上网搜搜么,去年抄的题可是在网上放着呢…… 秦艳华:这个不知道为啥记得那么清楚。大约这个老师的题目根本不是新媒体和媒介文化吧,首先让列举10个近现代出版史上的节点事件,每个都要清楚论述过程意义啥的。 第二道题是论述商务印书馆现代出版业成功的啥啥。话说这两道题是送分吗,出版的硕士都不能这么简单考吧。 还有两个老师,不记得名字,题也模糊了。那么多题目咋能靠回忆呢…… 【英语】

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高等教育学》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1、《高等教育学》是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学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而设置的两门专业基础考试课程之一。 2、考试对象为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研究生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或同等学力人员。 二、考试范围 1、高等教育基本理论; 2、高等学校的课程、专业与教学; 3、高等教育思想、制度的变革与发展。 4、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 5、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 三、评价标准 1、全面掌握高等教育基本理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状况、高等教育学研究动态。 2、准确理解高等教育学的基本概念、范畴、命题。 3、准确把握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 4、能利用所掌握的高等教育理论分析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并能阐明自己的思想或观点。 5、能对高等教育理论提出自己的见解。 四、考试形式与试题结构 1、本课程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题型及试题结构:简述题占30%,论述题占70%。 五、参考书目 1、潘懋元、王伟廉主编:《高等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2、伯顿·克拉克等著,王承绪等编译:《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3、约翰·布鲁贝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4、《高等教育研究》(华中科技大学主办)2000年以来各期。 第二部分考查要点 一、高等教育的本质与特点。 二、高等教育与人的发展、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三、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及其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的运用。 四、高等学校的教学、课程与专业。 五、大学的组织特性、内部结构与社会职能的变革与发展。 六、高等教育思想、制度的演变与未来发展趋势。 七、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八、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 第三部分试题举例 一、简述题 1、试述通才教育观与通识教育观的联系与区别。 2、谈谈你对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与中小学教学过程的联系与区别的看法。 二、论述题 1、试述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的主要内容,并运用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分析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2、高等教育学的体系,大致可分为三种——教材体系、经验体系(或工作体系)、理论体系。请你谈谈不同体系高等教育学的特点,并着重谈谈你对建构理论体系的高等教育学的看法。 3、论述中世纪大学产生以来西方大学教育理念的变革与发展。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考博历年试题

2009年山东大学考博–分子生物学试题 by admin on 2010年01月25日· 2 comments in 专业真题 一、名词解释: 1、顺式作用元件; 2、模序与结构域; 3、岗崎片段; 4、Southern Blotting; 5、遗传密码的简并性和摇摆性 二、简答: 1、基因治疗中常用病毒载体类型及特点? 2、IP3-PKB介导的受体信号转导途径? 3、蛋白质(酶)活性的快速调节方法有哪些?举三例说明磷酸/脱磷酸化是酶活性快速调节的重要方式。 4、细胞死亡受体蛋白的分类,组成成员的作用? 5、细胞周期Cdk的调控作用。 6、原核生物DNA复制后随链合成中参与的酶和蛋白质及作用? 7、举出5种类型RNA并简述其作用。 三、论述: 1、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表达调控的层次有哪些?调控机制。 2、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DNA复制的起始、延长和终止有哪些不同点?复制过程参与的因子及功能? 08中科院分子生物学试题 1、表观遗传,及调控方式,还有蛋白质通过哪些共价修饰调控其功能? 2、蛋白质与DNA结合的方法和比较,EMSA和DNase1足迹法? 3、密码子改造研究新蛋白药物,原理,关键和方法 4、设计研究未知基因(预测两个跨膜区域)功能的实验方案(不低于4个) 5、质粒改造原则 6、诱导全能干细胞的方法,实验方案等。(去年的nature上发表的) 个人认为除了第二和五题之外,其它的题目都属于一骑绝尘的,要么会,要么不会,想蒙是绝对没门的。 这门专业课能及格,我想都不错了,特别是1,3,6题。 不知道大家做的如何,反正第一题,我是意思都没看懂,不知道连续的3问是不是指1个东西。还是最后1问是单独的,与前面的2问无关

教育学考博-人大教育学考博真题

2016人民大学教育学专业考博专业课资料 一、人大教育学院教育学专业考博考试内容招生统计(育明教育整理) 专业及方向招生人数初试科目考试科目复试考试科目 1204Z3教育学约3人 ①中国社会发展与教育; ②教育学与教育史; ③外语(可申请免试) 1、外语水平测试(满分50分, 其中听力测试20分,口语测试 30分) 2、专业课和综合素质(满分150 分) 育明考博陈老师解析: 1、人大教育学专业考博的报录比平均在6.5:1 2、初试英语拉开的分差较小,两门专业课拉开的分差非常大。要进入复试就必须在两门专业课中取得较高的分数。专业课的复习备考中“信息”和“方向”比单纯的时间投入和努力程度更重要。 3、总成绩=初试总分/3*50%+复试总分/2*50%(初复试各占50%)。录取中导师比较看重初试的成绩,历年初试的排名顺序与最终排名顺序相差较小。 4、满足相应外语等级要求的考生可以申请初试外语免试,初试外语中不含听力。 5、学院并不指定外语和专业课复习的参考书。 6、复试加试科目:跨一级学科考生复试笔试加试科目:教育管理学、教育学;同等学力考生复试笔试加试科目:教育管理学、教育学、政治理论。 育明教育针对人民大学教育学专业,考博开设的辅导课程有:考博英语课程班·专业课课程班·视频班·复试保过班·高端协议班。每年专业课课程班的平均通过率都在80%以上。根植育明学校从2006年开始积累的深厚高校资源,整合利用历届育明优秀学员的成功经验与高分资料,为每一位学员构建考博成功的基础保障。 (人大教育学院考博信息获取、高分辅导课程咨询陈老师叩叩:伍四七,零六叁,捌六贰)二、人民大学教育学院考博历年复试分数线 年份 复试人数 (不含硕博连读) 录取人数复试分数线 2012年15人12人初试外语55分,专一60,专二60,总分180分 2013年26人15人 初试外语55分,专一60,专二60,总分180分 免试外语考生:专一60,专二60,总分120分 2014年18人13人 初试外语60分,专一60,专二60,总分205分 免试外语考生:专一60,专二60,总分145分

2015年北师大大学考博英语真题试卷

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考博英语真题试卷 (总分68, 做题时间90分钟) 1. Reading Comprehension The human ear contains the organ for hearing and the organ for balance. Both organs involve fluid-filled channels containing hair cells that produce electrochemical impulses when the hairs are stimulated by moving fluid. The ear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regions: outer, middle, and inner. The outer ear collects sound waves and directs them to the eardrum separating the outer ear from the middle ear. The middle ear conducts sound vibrations through three small bones to the inner ear. The inner ear is a network of channels containing fluid that moves in response to sound or movement. To perform the function of hearing, the ear converts the energy of pressure waves moving through the air into nerve impulses that me brain perceives as sound. Vibrating objects, such as the vocal cords of a speaking person, create waves in me surrounding air. These waves cause the eardrum to vibrate with the same frequency. The three bones of the middle ear amplify and transmit the vibrations to the oval window, a membrane on the surface of the cochlea, the organ of hearing. Vibrations of me oval window produce pressure waves in the fluid inside me cochlea. Hair cells in the cochlea convert the energy of the vibrating fluid into impulses that travel along the auditory nerve to the brain. The organ for balance is also located in the inner ear. Sensations related to body position are generated much like sensations of sound. Hair cells in the inner ear respond to changes in head position with respect to gravity and movement. Gravity is always pulling down on the hairs, sending a constant series of impulses to the brain. When the position of the head changes—as when the head bends forward—the force on the hair cells changes its output of nerve impulses. The brain then interprets these changes to determine the head's new position. 1. What can be inferred about the organs for hearing and balance? A Both organs evolved in humans at the same time. B Both organs send nerve impulses to the brain. C Both organs contain the same amount of fluid. D Both organs are located in me ear's middle region. 2. Hearing involves all of the following EXCEPT______. A motion of the vocal cords so that they vibrate B stimulation of hair cells in fluid-filled channels C amplification of sound vibrations

北师大教育学考博试题

2011年比较教育学考博真题: 比较教育: 1.试从国际比较的角度谈教育发展中的社会参与。 2.试从国际比较的角度谈高中教育发展的多样性 3.试述“博洛尼亚进程”及其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 4.试论比较教育研究的开放性。 教育哲学原理: 1.试评述杜威“教育即生活”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2.试评述新自由主义思潮及其对世界教育改革的影响。 3.试分析知识论变迁对教育的影响。 4.谈谈你对现代学校制度的理解。

2011年教育学原理方向 教育学A 1. 公#意识教育。 2. 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的解释关系,及其现实意义。 3.当代知识观变革,及其对课程改革的影响。 4.分向论述。 中外教育史A 1.Ivan Illich《非学校化教育》评述,及其对于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意义。 2. 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在教育观点方面的异同。 3. 20世纪以来,中国文化教育变迁中的“中西体用”问题。 2010年试题集 比较教育 1.试用比较教育理论分析“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观点。 2.试论比较教育研究中的主观性和客观性。 3.试评述全球化时代比较教育在国家和地方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价值。

4.试分析发达国家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经验。 教育哲学: 1.试评述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的学术贡献与局限。 2.试论教育发展中政府、学校与市场的权力关系。 3.试从进步主义及其批判的视角评析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4.试分析高等教育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作用。 教育学 1.当代教育改革蕴藏的价值追求。 2.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的关系。 3.信息社会学习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教育理论与实践如何应对这些变化。 4.我国建国年以来教育学发展的主要历程,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以及以后的发展趋势。 中外教育史 1.孟子和荀子人性观的主要分歧及其教育意义。 2.(暂缺) 3.改革开放以来国外哪些教育思想、流派对我国的教育改革产生了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教育学(含中外教育史): 1、阐述当代教育的现代化发在趋势,并评述中国教育现代化? 2、简述近代以来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主要观点? 3、论述中国科举制的产生、发展和考试内容和形式等?、 4、论述二战后苏联教育改革与教育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考博真题

武汉大学2008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博士考试试题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原著宣读 1、论述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30分) 2、论述“灌输”理论(30分) 3、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是什么?如何促进人的社会化?(40分)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 1、如何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30分) 2、心理疏导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30分) 3、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科学内涵和提升的措施。(40分) 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思政专业考博真题 《马克思主义学说史》 1.试论述马克思主义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2.试论恩格斯《反杜林论》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阐述。 《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观 2.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统一的 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 《马克思主义学说史》 1.试论《德意志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 2.试论列宁关于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思想 3.试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基本经验 《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 2.试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相互关系 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 《马克思主义学说史》 1.试述马克思主义工农联盟理论,并结合当前我国实际谈谈这一理论的现实意义 2.试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与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2.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评析现实社会主义国家都犯了“原罪”,及还在 不具备发展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中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沙夫:《处在十字路口的共产主义运动》的观点。 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思政专业考博真题: 《马克思主义学说史》 1.试述列宁的社会主义一国胜利论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2.试论构建社会和谐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渊源. 《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2.试论社会主义在20世纪发展的历史贡献及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 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思政专业考博真题 《马克思主义学说史》 1.在评述马克思主义史上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态度的基础上,阐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 义理论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

2007年北京师范大学考博英语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07年北京师范大学考博英语真题及详解 I.Listening Comprehension(15points) (略) II.Reading Comprehension(30points) Directions:Read the following passages carefully and then select the best answer from the four choices marked A,B,C,and D by marking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 with a single line through the center. Passage1 Since the first brain scanner was constructed several years ago,computed tomography or computed medical imagery has become fairly widely used.Its rapid acceptance is due to the fact that it has overcome several of the drawbacks of conventional X-ray technology. To begin with,conventional two-dimensional X-ray pictures cannot show all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a three-dimension object.Things at different depths are superimposed,causing confusion to the viewer.The computer is able to reconstruct pictures of the body’s interior by measuring the varying intensities of X-ray beams passing through sections of the body from hundreds of different angles.Such pictures are based on series of thin“slices”. In addition,conventional X-ray generally differentiates only between bone and air,as in the chest and lungs.They cannot distinguish soft tissues or variations in tissues.The liver and pancreas are not discernible at all,and certain other organ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