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超高层建筑研究

合集下载

超高层建筑物业管理难点与对策研究

超高层建筑物业管理难点与对策研究

超高层建筑物业管理难点与对策研究一、引言超高层建筑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随着高层建筑的普及,超高层建筑物业管理也面临着诸多难点。

本文旨在分析超高层建筑物业管理的现状,总结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超高层建筑物业管理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现状分析1. 超高层建筑特点超高层建筑由于其高度、复杂性和特殊性,具有一定的特点。

超高层建筑要求建筑结构更加坚固,防火、防震等安全性能要求更高;超高层建筑的空间利用率要求更高,对建筑物功能布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次,超高层建筑的外墙保温、空调系统、电梯等配套设施要求更加精细和复杂。

2. 超高层建筑物业管理难点(1)安全管理难点超高层建筑的安全隐患大、灭火救援困难、消防设备维护复杂等问题使得安全管理成为超高层建筑物业管理的重要难点之一。

(2)设备维护难点超高层建筑的设备维护涉及到大量的电梯、空调、供水、排水等系统,系统复杂,设备繁多,维护工作难度大,同时还需考虑人员安全和物业经济效益问题。

(3)人员管理难点超高层建筑的工作人员数量多,工作内容繁杂,管理起来复杂,且因工作环境特殊,对人员素质要求较高。

人员的流动性大,培训和引进难度较大。

(4)资源管理难点超高层建筑物业管理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

如何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物业管理面临的难题。

三、存在问题1. 安全管理问题(1)消防方面的不足,防火设备不完善,隐患较多。

(2)物业人员对应急处理不够熟悉,灭火救援效率不高。

2. 设备维护问题(1)设备维修保养不及时,影响设备正常运转。

(2)设备维护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导致维护质量无法保证。

3. 人员管理问题(1)管理人员经验不足,无法科学合理组织人员工作。

(2)物业人员流动性大,稳定性不强,培训和引进成本大。

4. 资源管理问题(1)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2)缺乏科学的资源管理模式,无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四、对策建议1. 安全管理对策(1)完善防火设备,定期进行消防设施检查和维修。

关于超高层住宅的研究

关于超高层住宅的研究

关于超高层住宅的研究一、有关概念1、规X中明确的定义、概念的条文。

不同规X的定义(1)、超高层住宅——高度超过100米的住宅。

高层住宅——≥10层的住宅。

(2)、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划分,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规划。

联合国1972年国际高层建筑会议将高层建筑按高度分为四类:(1)9~16层(最高为50米);(2)17~25层(最高到75 米);(3)26~40层(最高到100米);40层以上(即超高层建筑)。

2、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的总结(1)根据我国《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X GB 50045-95》,在我国民用高层建筑分为四类:10-18层住宅,19层-100米住宅,100米以上的住宅。

(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将住宅建筑依层数划分为:一层至三层为低层住宅,四层至六层为多层住宅,七层至九层为中高层住宅,十层与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

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不大于24m者为单层和多层建筑,大于24m者为高层建筑(不包括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注:建筑高度指地面到檐口或屋面面层的高度,屋顶上的水箱间,电梯间,排烟机房和楼梯间出入口不计入建筑高度。

)3、超高层住宅设计三需要应用什么特殊规X?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X(GB50180-93)(2002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X(GB50045-95)(2005版);(简称《高规》)建筑设计防火规X(GB50016-2006);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X(GB50176-93);住宅设计规X(GB50096-1999)(2003版);住宅建筑规X(GB50368-2005);汽车库建筑设计规X(JGJ100-98);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X(GB50067-97);城市道路和建筑无障碍设计规X(JGJ50-200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X(GB50108-2008);当地规X(例如《XX省住宅设计标准》DGJ32-J26-2006)二、平面布局的形式1、核心筒形式核心筒比较多采用”二室合一“的形式,就是消防电梯前室和剪刀梯的一个前室合并,剪刀梯的另一个前室为一个单独的前室。

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技术发展与研究

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技术发展与研究

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技术发展与研究摘要:我国建筑行业更是步入了健康化发展的轨道,而在我国城市建设用地日趋紧张的情况下,高层与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受到重视,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数量、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但在我国建筑行业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对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而且也在不断创新,这就需要广大建筑企业必须对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技术的特点以及发展趋势有更加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并且要积极探索符合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有效技术,推动我国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技术步入更加科学、健康、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钢结构;高层建筑的出现极大的减少了住宅对土地资源的需求程度,缓解了城市土地资源的紧张状态。

高层建筑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例如对市区环境的影响、对城市安全的影响等等。

高层建筑需要继续发展但安全隐患同样需要避免,需要建筑行业在设计施工时充分的做好建筑安全性能的考虑。

一、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技术的特点高层与超高层建筑与普遍建筑具有极大的不同,因而,对于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来说,其技术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从当前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技术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特点:1.具有设计基础性的特点。

对于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来说,在设计方面,不仅具有非同质化的特点,而且具有结构复杂的特点,因而对于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技术来说,必须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因而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设计技术就具有极其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特别是由于不同的高层与超高层建筑,在不同的环节都需要采取不同的技术,这就使得高层与超高层建筑必须高度重视设计技术,否则就会对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质量造成重要的影响。

2.具有动态创新性的特点。

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规模化、大型化、复杂化等诸多特点,决定了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技术必须具有动态性和创新性的特点,特别是从当前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整体发展情况来看,各方面的建筑技术都已经日益成熟,但需要进行不断的融合,因而,必须进行技术的技术创新。

国内超高层住宅核心筒研究

国内超高层住宅核心筒研究

国内超高层住宅核心筒研究超高层住宅核心筒是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承重和保护建筑物结构安全的功能。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以及土地资源的紧张,超高层住宅的建设成为现代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对国内超高层住宅核心筒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国内超高层住宅核心筒研究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建筑的结构安全。

超高层住宅核心筒的承重能力对整个建筑的结构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材料和结构的研究,可以确保核心筒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外力的作用,并保持建筑整体的稳定。

其次,国内超高层住宅核心筒研究还涉及对抗震性能的研究。

地震是国内许多地区经常遭受的自然灾害之一、超高层建筑由于其高度和特殊的结构形式,在地震发生时容易受到较大的影响。

因此,通过研究核心筒的抗震性能,可以改善超高层住宅的抗震能力,保证居民的生命安全。

第三,国内超高层住宅核心筒研究还包括对消防安全的研究。

超高层住宅由于高度较大,往往存在难以疏散和救援的问题。

因此,研究核心筒的布局和通道设置,以及消防设备的配置,可以提高超高层住宅的消防安全性,降低火灾发生的风险。

此外,国内超高层住宅核心筒研究还关注节能和环保问题。

超高层住宅在城市中占有较大的面积,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

通过对核心筒的设计和材料的选择,可以降低建筑的能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在国内,超高层住宅核心筒研究的实践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比如,在抗震性能方面,通过优化核心筒结构、选择合适的材料以及采用新的结构形式,提高了建筑的抗震能力。

在节能环保方面,通过改善建筑的隔热性能、利用可再生能源等手段,减少了建筑的能耗。

总之,国内超高层住宅核心筒的研究是为了确保建筑的结构安全、抗震能力、消防安全以及节能环保性能。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内的城市中,对核心筒的研究将继续深入,并取得更多成果,推动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进步。

项目管理-国内著名超高层住宅项目研究3-1

项目管理-国内著名超高层住宅项目研究3-1

目录北京 CBD 最高纯公寓 御金台北京 CBD 银泰中心 柏悦府上海 陆家嘴 盛大金磐上海 陆家嘴 汤臣一品上海 陆家嘴 鹏利海景公寓上海 陆家嘴 财富海景花园上海 陆家嘴 世茂滨江花园上海 陆家嘴 仁恒滨江园上海 南外滩 绿城黄浦湾上海 南外滩 华润外滩九里上海 北外滩 白金湾府邸(新外滩花苑) 上海 静安区 御华山上海 静安区 嘉里华庭上海 静安区 静安四季苑上海 新天地 巴卡拉 济南路8号上海 新天地 锦麟天地雅苑上海 新天地 翠湖天地上海 新天地 华府天地上海 卢湾区 海珀日晖上海 徐汇区 尚海湾豪庭上海 徐汇区 百汇园上海 长宁区 华山夏都苑无锡 九龙仓•时代上城无锡 润华国际大厦无锡 时代国际无锡 世贸国际公寓南京 世茂滨江新城杭州 钱江新城 钱江•水晶城杭州 钱江新城 滨江•金色海岸杭州 钱江新城 东方润园杭州 钱江新城 滨江•城市之星重庆 珊瑚水岸 御天下重庆 瑞安重庆天地 雍江苑重庆 北城国际中心重庆 长江国际重庆 佳禾钰茂香港城重庆 海客瀛洲重庆 龙湖春森彼岸成都 华润二十四城 天津 河西区 江胜天鹅湖天津 滨海新区 伴景湾天津 南开区 招商钻石山青岛 崂山区 海信•天玺烟台 世茂海湾1号武汉 武昌 水岸星城G53武汉 世茂锦绣长江武汉 汉口 武汉时代广场福州 世茂天城福州 世茂外滩花园福州 万科金域榕郡福州 中天金海岸•领江十栋福州 三迪•凯旋枫丹厦门 厦门国际广场珠海 万科金域蓝湾深圳 蛇口 半岛城邦深圳 万象城 华润•幸福里深圳 福田 港丽豪园深圳 福田 万科金域蓝湾深圳 福田 天安高尔夫珑园广州 凯旋会广州 天河区 珠江新城 富力•公园28 广州 天河区 珠江新城 中海观园国际 广州 天河区 珠江新城 星汇云锦广州 天河区 珠江新城 誉峰海口 外滩中心三亚 半山半岛香港 港岛 晓庐香港 港岛 渣甸山名門香港 港岛 南湾御園香港 嘉亨湾香港 九龙 天玺香港 九龙 君临天下香港 九龙 擎天半岛香港 九龙 凯旋门北京 CBD 最高纯公寓 御金台北京CBD核心区最高的纯公寓-御金台日前在其配套的北京千禧大酒店举行盛大入住酒会,这座199.9米高的建筑将与其一街之隔的央视新址及南侧的国贸三期共同构筑北京CBD核心区超高层建筑新景观。

我国高层建筑现状及发展研究

我国高层建筑现状及发展研究

我国高层建筑现状及发展研究0引言随着城市的发展,原有城市建筑特点无法满足人口聚集的需要,所以城市建筑向空间、纵向发展已成为必然。

高层建筑的发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其根本原因主要有:经济发展、城市人口密集、土地资源减少、科技进步等。

随着钢结构技术的发展和多种高性能建筑材料的产生,对于高层建筑的要求已不仅限于满足使用,建筑形式和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重要。

1、我国高层建筑的历史及现状我国最早的高层建筑始源于公元524年,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嵩岳寺塔,高度约为50米,比它晚约500年的山西应县木塔(见下图)堪称世界木结构的奇迹。

近代我国高层建筑起源于20世纪初的上海,起初由于经济、技术水平有限,高层建筑发展较为缓慢。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建设用地紧缺,高层建筑迅速成为城市建筑的主体。

主要分以下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60年代末,属于初步发展阶段,主要以20层以下的框架结构为主。

例如北京民族饭店、广州人民大厦等建筑。

第二阶段为70年代,以20-30层建筑为主,主要用于住宅、旅馆、办公楼等。

以北京饭店新址、广州白云宾馆为例。

第三阶段为80年代,仅1980~1983年所建的高层建筑就相当于建国年以来30多年中所建高层建筑的总和。

这其中比较突出的有深圳发展中心大厦、广州国际大厦。

第四阶段从90年代开始,高层建筑兴建速度加快,1990-1994年间,每年建成10层以上建筑在1000万平方米以上,占全国已建成的高层建筑的40%。

同时,超高层建筑也在发展,其层数和高度增长更快,建成了多座20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

如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共97层、高492米,是地标性建筑。

2、我国高层建筑特点我国高层建筑在不断崛起的同时也形成了自身的特点,主要有一下几点:建筑高度不断增加;结构形式趋于复杂;组合或混合结构为主体;新型结构不断涌现。

2.1建筑高度不断增加起初,我国建筑的层数都不高,例如12层的北京民族饭店,高度为47.4米,1968年建成的广州宾馆高为27层,这主要受限于当时的经济水平和建筑技术水平。

超高层建筑土建施工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超高层建筑土建施工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超高层建筑土建施工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导言】超高层建筑是当代建筑领域的一大亮点,其威严的身姿和复杂的结构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而,超高层建筑的土建施工技术却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关键技术更是牵扯到多个学科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应用。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探讨超高层建筑土建施工的关键技术,希望能为读者展现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

【一、超高层建筑土建施工的挑战】1. 挑战一:地基基础工程超高层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是整个建筑工程的关键,而超高层建筑的自重和地震荷载使得地基基础的选址和设计变得极为困难。

2. 挑战二:结构体系设计超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设计涉及的力学、材料和结构分析等多个方面,需要根据建筑的高度、形状和所处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和设计。

3. 挑战三:施工工艺与安全超高层建筑的土建施工需要应对风压、自重、温度等影响,同时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施工工艺。

【二、关键技术的研究】1. 地基基础工程的关键技术研究(1)基坑支护技术(2)桩基设计与施工技术(3)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4)软土地基处理技术2. 结构体系设计的关键技术研究(1)高强混凝土的制备与施工技术(2)高强钢材的选用与焊接技术(3)结构抗震设计和减震控制技术(4)超高层建筑的风荷载及抗风设计技术3. 施工工艺与安全的关键技术研究(1)超高层混凝土的浇筑技术(2)高空作业与安全防护技术(3)超高层建筑施工管理与监控技术(4)应急救援与安全预案研究【三、关键技术的应用】1. 上海中心大厦地基基础工程上海中心大厦的地基基础采用了先进的桩基设计与施工技术,有效解决了沉降和承载力问题,确保了建筑的安全和稳定。

2. 台北101结构体系设计台北101采用了创新的结构体系设计,通过大直径桩基和超高强钢材的运用,有效抵抗了台湾地震的影响,成为了全球令人瞩目的超高层建筑之一。

3.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施工工艺与安全深圳平安金融中心的混凝土浇筑技术和高空作业安全防护技术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和实践,在保障质量的有效保障了施工人员的安全。

关于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关于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关于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研究[摘要] 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快,使得超高层建筑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平地而且。

但是,由于超高层建筑所具备的种种特点,使得其工程质量的要求变得尤为严格。

因此在这个背景下,便需要工程人员在施工阶段给予严格的思考。

比如:如何有效控制施工的质量,如何确保施工现场的稳定等。

而本文笔者就以超高层建筑的基本特点、发展历史、技术的优化模式,以及运用方式等展开分析,从而系统地阐述我国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要点。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建筑工程建筑施工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众所周知,超高层是一种直接展现国家建筑能力水平和科技能力的标志,同时也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

而现阶段,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越加快速,以及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使得我国城市化人口越来越多,这便使得土地资源变得尤为紧缺起来。

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大对超高层建筑的修建力度便成为了解决土地资源问题,以及人口占地问题的重要方式。

所以,可以说超高层建筑的发展是时代发展的一个必然历程。

一、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及特征当前,随着超高层建筑在我国的越加普及,使得我国建筑领域的施工技术变得越来越完善。

现阶段,我国超高层建筑的框架结构已然发生全新的变化,开始向剪力墙和框架等构造演变;而钢筋混凝土结构也开始发生全新的变化,开始向多元化递进,并渐渐呈现出“更高、更深,更复杂”的特点。

不过,因为超高层建筑具备着其他形式建筑所不具备的特点和差异,因此在对其进行施工的时候,主要会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 投资大、时间长,以及投入大。

(2)因为超高层建筑的高度太大,而且其造型千奇百怪,所以在施工的时候会显得越加困难。

(3)地基深,混凝土要求高,板层控制严格。

(4)施工空间不大,增加了施工的难度。

二、优化施工技术的重点现阶段,随着超高层建筑在我国的越加普加,使得施工技术变得越加完善起来,同时更随着建筑难度的扩大而得到良好的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492米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总建筑面积38.1 6万平方米,地上101层,地下3 层。其中,94层至100层为观光 层,79层至93层将建成宾馆,7 层至77层为办公楼层,3层至5层 为会议设施;2层至地下2层是商业 设施。此外,大楼3至5层的裙房部 分将建成美术展览馆。 环球金融中心在设计上有许多亮点。 大楼顶部镶嵌了一个倒梯形的"风洞", 用来避免强风侵袭时超高层建筑可能 产生的轻微摇晃;在"风洞"顶部、距离 地面472米处的第100层,设计 了一个长约55米的"观光天阁";在" 风洞"底部的第94层,还有一个面积 700平方米、室内净高8米的观光 大厅。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的设计方案, 是经由广州市城市规划局于 2004年组织的国际邀请竞赛征 集的12个方案中选出的,其设 计意念为“通透水晶”。建筑 结构采用钢管混凝土巨型斜交 网格外筒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内筒的结构体系,在世界超高 层建筑中是唯一的一例。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二期--415.8 米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二期楼高 415.8米,完工于2003年,一 般说有地上88层,但事实上建 筑结构(蓝图)有90层楼,地 下6层,楼面面积18万5,805平 方米,设有22层交易楼层,有 多达62部电梯。其外型设计与 国金一期相似,外墙均为玻璃 幕墙,在顶层设计皇冠式和象 牙形装饰,晚间由投射灯照射。 香港金融管理局总部设于国金 二期,是金管局于2001年4月 以接近37亿港元向发展商购入, 包括顶楼在内共14层办公室面 积,曾被部份人士批评浪费公 帑。金管局目前持有34万平方 呎楼面,分别位于55至56楼、 77至88楼,部份楼层出租予香 港按揭证券公司及国际结算银 行等相关金融机构。金融管理 局总裁任志刚的办公室位于88 楼,并可使用私人专用电梯出 入,以加强保安及私隐。
沈阳国际金融中心--427米
项目斥资超过100亿元人民 币,楼高89层427米,当中 包括甲级写字楼、商场、服 务式公寓及五星级酒店,涉 及楼面面积570万平方英尺, 较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多约 100万平方英尺,预计于 2012年落成。
大连中心裕景A座--403.9米 大连中心裕景由菲律宾首富、著名 侨领,被业界称为最具传奇色彩的 工商巨子陈永栽博士旗下的裕景地 产集团投资开发建设。总占地约 6.2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80万 平方米,项目计划总投资约60多个 亿元。项目由五栋高层和部分商业 裙楼构成。地上建筑约62万平方米, 其中,三栋43层的公寓面积约23万 平方米,两栋超高层(一栋约60层和 一栋约80层)的酒店式服务公寓和高 档写字间及超5星级酒店,地下设有 大型停车场约18万平方米。拟建成 集超5星级酒店、公寓式酒店、5A甲 级写字间、豪华公寓、商业为一体 的国际化大型综合性建筑,项目最 高建筑体大连中心裕景A座建成后将 成为市内目前最高建筑,81层403.9 米,北可眺望壮丽的大连港和优美 的大连湾,南可远瞻绵延的山峦。
上海中心大厦
设计总高度达632米的上海中心 大厦将于29日进行主楼桩基开工,它 将超过420.5米的金茂大厦和49 2米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成为中国第 一高楼,也将成为完全符合“绿色建筑” 标准的摩天大楼。 “上海中心”位于浦东小陆家嘴地 区,其建筑设计方案由美国Gensl er建筑设计事务所完成,主体建筑结 构高度为580米,总高度632米, 是目前中国国内规划中的第一高楼。 “上海中心”建筑外观呈螺旋式上 升,建筑表面的开口由底部旋转贯穿至 顶部,与金茂大厦经典隽永的塔形和环 球金融中心简洁明快的立体造型形成鲜 明对比。从天空向下俯瞰,“上海中心” 非对称的顶部卷折状造型,与金茂的点 状和环球金融中心的线状顶部遥相辉应, 将进一步丰富上海的城市天际线。 “上 海中心将是一座‘绿色’摩天楼。绿色 建筑评价体系和美国LEED绿色建筑 认证体系的摩天大楼,“上海中心”将 是首开先河。
香港环球贸易广场--484米
环球贸易广场是一座118层高的综合式 大楼,为九龙站(Union Square)的 最后一期发展项目。大厦外型由世界 著名建筑事务所Kohn Pedersen Fox Associates(KPF)设计。其可用楼层 的水平高度达490米,实际高度则为 484米。 大楼内提供250万平方尺甲级写字楼, 每层楼面面积约35000平方尺,净楼底 高度最高达3.15米,拥有先进的设计 及高智能设施。大楼顶层设有一间六 星级酒店,提供312间房间。此外,大 楼的100楼设有公众观景层,让游客可 在高处欣赏维港璀璨美景。
深圳地王大厦
地王大厦,正式名称为信兴广场, 是一座摩天大楼。因信兴广场所 占土地当年拍卖拍得深圳土地交 易最高价格,被称为“地王”, 因此公众称之为地王大厦。大厦 高69层,总高度383.95米,实高 324.8米,建成时是亚洲第一高 楼,现在是深圳第一高楼,也是 全国第一个钢结构高层建筑,位 居目前世界十大建筑之列。大楼 于1996年完工。主题性观光项目 "深港之窗",就坐落在巍峨挺拔 的地王大厦顶层,是亚洲第一个 高层主题性观光游览项目。在此 可以俯览深圳市容,远眺香港市 容。 大楼位于深圳市罗湖区的深南东 路、解放路与宝安南路交汇的三 角地带。地王大厦信兴广场由商 业大楼、商务公寓和购物中心三 部分组成。是深圳的重要标志。
台北101大厦--448米
台北101大厦原名台北国 际金融中心,是位于台湾 台北市信义区的一栋摩天 大楼。由建筑师李祖原设 计,KT大楼类结 构物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432米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亦称广州西 塔,有432米高,103层。位于 中国广州市珠江新城西南部, 毗邻花城大道和珠江西路。它 由套间式办公楼、裙楼、主塔 楼三部分组成,建筑总面积约 44.8万平方米,是集办公、酒 店、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 商务中心。
徐家汇中心--400米
备受关注的“徐家汇中心项目”详 细规划草案日前正式出炉,向公众 征询意见。根据规划,今后在港汇 广场的西侧,将诞生一处集商业、 商务、酒店业和文化休闲等一体的 综合功能区。徐家汇中心项目建成 后,将打造一个“建筑绿色中庭”, 在繁华的徐家汇地区开辟出一片舒 适、绿色的林荫休闲空间。 “徐家汇中心项目”是位于虹桥路、 宜山北路,以办公和酒店功能为核 心、以超高层主塔楼为标志的建筑 群。项目集合了国际甲级办公楼、 五星级酒店和特色酒店、国际化时 尚特色商业等多样化功能,形成特 色鲜明的商务活动、时尚商业、信 息发布和公共活动中心。根据最新 的项目规划,徐家汇中心项目将会 建造三栋超高层建筑,最高建筑为 80层400米。
上海金茂大厦--395米
1999年初,上海市又一座 标志性建筑傲然屹立黄浦江 畔,人们期待已久的世界第 四、亚洲第二、中国内地第 二(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刷新 的历史)的88层395米的金 茂大厦(Jinmao Tower) 终于推向市场,这幢集现代 办公楼、豪华五星级酒店、 商业会展、高档宴会、观光、 娱乐、商场等综合设施于一 体,深富中华民族文化内涵, 溶汇西方建筑艺术的智慧型 摩天大楼,已成为当今沪上 最方便舒适、最灵活安全的 办公、金融、商贸、娱乐和 餐饮的理想活动场所。
华润集团总部大厦“春笋” 在深圳破土动工。这座高 度将达到500米的新摩天 大楼,将一举超过目前已 建成的深圳最高建筑—— 高441.8米的京基100大厦, 不过这个高度却不一定能 站上深圳最高建筑的顶点。 即使是在深圳已规划和在 建中的项目中,春笋的这 一高度也仅仅能排到第四。
南京绿地紫峰大厦--380米
南京绿地紫峰大厦位于南京南鼓楼 区鼓楼广场,建筑实际高度约380 米,建筑楼层89层,锁定了江苏 第一高、世界第七高的地标地位。 总建筑面积约24.5万平方米,其中 地上89层,总建筑面积约18万平 方米。南京绿地紫峰大厦主体结构 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体——钢 结构外框架混合体系。该项目集高 档办公、顶级酒店和商业等于一体, 建成后将成为南京档次最高、影响 力最大的城市新地标和现代服务业 集聚区。
北京国贸三期--330米
位于北京东三环中路与建国门外 大街交接构成的金十字黄金地带, 其具体用地范围为:东起东三环 中路,西至光华机电大厦,南起 国贸大厦2座,北至光华路。占地 6.27公顷,总建筑规模54万平方 米,与国贸一二期的56万平方米 加起来,共计110万平方米。国 贸三期将以其75层共330米的身 高,超越209米高的京广中心(商 铺写字楼详情 户型图 楼盘图 论 坛)和正在建设中的249.9米高的 银泰中心,成为北京第一高楼。
杭州众安国际办公中心--360米
杭州国际办公中心共72层360米,荣获 "2008-2009中国城市建筑新地标"的荣 誉称号,由外资企业--恒利企业管理 (杭州)有限公司投资开发总投资约50 亿元。位于杭州未来的"城市新贵"--钱 江世纪城,毗邻杭州奥体中心、国际博 览中心,与钱江新城隔江相望,正在开 工中的庆春路隧道未来将贯通两大新城。 整个项目由写字楼、酒店式商务公寓、 高端商务配套、商务综合体构成,主楼 高约360米,建成后将成为目前浙江省 第一高楼,是杭州规划100个综合体项 目之一。同样也将是钱江世纪城核心区 块内首个集国际商务办公、金融贸易、 酒店餐饮服务及其配套等功能于一体的 现代化城市综合体,旨在为各国企业开 展多方位的经贸投资活动,提供一个个 性化、标志性,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服 务基地。杭州国际办公中心充分展现了 新地标在追求建筑高度、建筑体量、新 材料、新装备、新技术等建筑设计特色 的同时,更彰显了新地标对历史和文化 的传承。
重庆万豪国际金融中心-400米 重庆国际金融中心是重庆 老牌五星级酒店——万豪 酒店的二期工程。该工程 位于较场口得意世界对面, 民生路与民权路的交会处。 在渝中半岛城市形象设计 中,这个地方恰好是渝中 半岛民生城市之冠所在地, 大楼也就成为了名副其实 的解放碑商业中心的“巅 峰”。 沉寂数年后,最新消息称, 重庆国际金融中心的复工 工作正低调进行着。今年5 月,重庆国际金融中心投 资方重庆杭热进行了一次 增资,今年8月初,新的设 计方案也出炉,目前规划 为100层400米,成为了中 国本土设计院中“原创最 高建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