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总结

合集下载

中医诊断学专业知识点总结

中医诊断学专业知识点总结

中医诊断学专业知识点总结一、中医诊断学的理论基础1.中医诊断学的基本概念中医诊断学是指利用中医理论和方法,通过观察、问诊、望诊和切诊等手段,对患者的疾病进行判断、区分和诊断的学科。

中医诊断学主要包括病因诊断、病机诊断、病位诊断和病证诊断等内容。

2.中医诊断学的理论基础中医诊断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中医的整体观念、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藏象学说和辨证论治等内容。

其中,中医的整体观念是中医诊断学的根本,包括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医诊断学的基础,经络学说和藏象学说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理论基础,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学的核心内容。

二、中医诊断的原则1.辩证分型的原则中医诊断的原则是辨证论治,辨证分型是首要的诊断步骤。

辩证要根据患者的症状、脉象、舌象和眼底等进行综合分析,把患者的病证分类为阴证、阳证、表证、里证、寒证、热证、虚证、实证、气血津液证等种类,以便进一步明确病候特点。

2.四诊合参的原则中医诊断的原则是四诊合参,四诊是指望、闻、问、切,要全面准确地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望色、望舌、望脉、望形态、望精神等望诊资料,通过听声、听气味等闻诊资料,通过询问病史、病情等问诊资料,通过切脉、切腰胁、切部位等切诊资料,全面地掌握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便分析评估患者的病证特点。

3.辨证施治的原则中医诊断的原则是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辨证分型及四诊资料,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和方剂,遵循辨证论治的基本理念,综合运用治则、药食、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

三、中医诊断的方法1.望诊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体形、胸腹、面色、目睛、舌苔等外部特征,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

望诊的主要内容包括望色、望舌、望眼睛、望鼻、望声音等。

2.闻诊闻诊是通过听取患者的声音、呼吸、腹音等来判断患者的病情。

闻诊的主要内容包括闻声、闻味、闻气味等。

3.问诊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的病史、病情、生活、饮食等方面的信息,获取患者的诊断资料。

问诊的主要内容包括询问病史、病情、身体状况、饮食习惯、睡眠情况等。

诊断学基础重点知识点总结

诊断学基础重点知识点总结

诊断学基础重点知识点总结一、诊断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1. 诊断学的概念诊断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对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医学影像学检查等手段的综合分析和判断,确定疾病的性质、原因、发展情况和预后,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的一门学科。

2. 诊断学的基本原理(1)综合性原理:诊断学是对疾病的诊断不是单一的检查结果决定,而是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需要全面分析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医学影像学检查等信息。

(2)客观性原则:诊断过程要客观、科学,不受主观情感和经验的影响,要根据确凿的事实和科学的依据来作出诊断。

(3)可靠性原则:诊断结果要可靠、准确,不能含糊不清,对患者的病情判断要有一定的把握。

(4)预防性原则:诊断应该有预见性,要对患者的病情发展趋势有一定的预测,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二、诊断学的方法和技巧1. 病史采集(1)病史采集的目的: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疾病的病程、症状的变化和有无诱因等,为后续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提供线索。

(2)病史采集的方法:有问诊、查阅病历、询问家属和通过患者自述等方式。

(3)病史采集的重点: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生活史、治疗史等。

2. 体格检查(1)体格检查的目的:了解患者的体征和病理性状,为诊断提供依据。

(2)体格检查的方法:包括望、闻、切、诊四个方面,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和专用检查器械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检查。

(3)体格检查的重点:包括一般状况、营养情况、皮肤黏膜、淋巴结、头面颈部、胸部、心脏、肝脾、腹部、生殖泌尿系统、脊柱四肢等。

3. 实验室检查(1)实验室检查的目的:通过检查患者的血液、尿液、粪便、体液等,了解患者的病理生理状态,为诊断提供依据。

(2)常规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血生化、C反应蛋白、肿瘤标志物、风湿因子等。

(3)特殊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病原学检查、免疫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查、遗传学检查等。

诊断学考试重点总结完整

诊断学考试重点总结完整

诊断学考试重点总结完整《诊断学》重点1.症状:患者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躯体验和感受2.体征:患者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可察觉的改变3.咨询诊的内容:普通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系统回忆、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与生育史、家族史4.主诉:患者感觉最要紧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和体征,是本次就诊最要紧的缘故及持续时刻5.现病史的内容:①起病的事情与发病时刻②要紧症状的特点③病因与诱因④病情进展与演变⑤伴随症状⑥治疗通过⑦病后普通事情6.发热:机体体温升高明出正常范围,分度: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热型: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波状热(布氏杆菌病)、回归热(霍奇金病)、别规则热(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 7.稽留热:体温恒定的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温水平,达数日或数周,24h 内体温波动别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8.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h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9.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落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高热与无热反复交替,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10.发热的缘故:①感染性发热:病原体代谢产物或毒素作为发热激活物经过激活单核细胞产生内生致热源细胞,释放内生致热源而导致发热(细菌最常见)②非感染性发热,如无菌性坏死物质的汲取(汲取热:由于组织细胞坏死、组织蛋白分解及组织坏死产物的汲取,所致的无菌性炎症引起的发热),抗原-抗体反应,内分泌和代谢障碍,皮肤散热减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中枢性发热的特点是高热无汗),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③缘故别明发热11.水肿: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12. 全身性水肿:心源性水肿、XXX性水肿、肝源性水肿、营养别良性水肿14.发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和黏膜呈青紫群改变的表现。

诊断学实验心得范文(15篇)

诊断学实验心得范文(15篇)

诊断学实验心得范文(1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公文写作、党团资料、总结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party and youth information,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letter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诊断学实验心得范文(15篇)心得体会是一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通过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可以更好地提升自己。

诊断学实训报告本周总结

诊断学实训报告本周总结

一、实训背景本周,我参加了诊断学实训课程,这是医学专业学生必备的实践环节之一。

通过本周的实训,我对诊断学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掌握了部分诊断技能。

二、实训内容1. 病历书写实训过程中,我学习了病历书写的基本原则和格式,掌握了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方面的内容。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完成了3份病历的书写,并得到了老师的肯定。

2. 体格检查本周,我重点学习了全身系统体格检查。

在老师的示范和指导下,我掌握了望、触、叩、听等基本检查方法,并进行了实际操作。

通过实训,我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常见疾病的诊断要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3. 辅助检查本周,我学习了常用辅助检查项目,如血液、尿液、粪便常规检查、心电图、胸部X光片等。

在老师的讲解和示范下,我了解了各项检查的目的、原理和方法,并学会了如何分析检查结果。

4. 案例分析实训过程中,我参与了多个病例的讨论和分析。

通过查阅文献、请教老师和同学,我对病例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三、实训成果1. 理论知识方面通过本周的实训,我对诊断学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技能方面在实训过程中,我掌握了病历书写、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基本技能,为今后的临床工作奠定了基础。

3. 团队协作方面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与同学和老师沟通交流,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不足与改进1. 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在实训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理论知识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对某些疾病的诊断要点掌握不够熟练。

为了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我将在课后加强自学,查阅相关资料,巩固所学知识。

2. 实践操作能力有待提高在实训过程中,我的实践操作能力还有待提高。

为了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我将在课后多进行模拟操作,熟悉各种检查方法。

3. 团队协作能力需加强在实训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团队协作方面还有待提高。

为了提高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我将在课后加强与同学和老师的沟通交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

诊断学心得体会6篇

诊断学心得体会6篇

诊断学心得体会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心得体会、计划方案、条据文书、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reflections, plans, policy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more.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诊断学心得体会6篇心得体会的出现是能够让我们清楚的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感受的,心得体会的写作是可以引起大家的共鸣的,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诊断学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诊断学重点总结

诊断学重点总结

诊断学重点总结
1. 诊断学的定义与目的
- 诊断学是医学中的一个学科,它通过分析和判断病人的症状和体征,确定疾病的种类或性质。

- 诊断学的目的是尽快、准确地确定疾病的诊断结果,为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2. 诊断学的主要方法和步骤
- 主要方法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 诊断学的步骤一般包括:获取病史、进行体格检查、选择适当的实验室检查或影像学检查、分析数据、做出诊断。

3. 诊断学的重要原则
- 客观性原则:诊断应基于客观的证据和科学的判断,而不是主观臆断。

- 准确性原则:诊断应尽可能准确,少有误诊和漏诊。

- 综合性原则:诊断应综合考虑病史、体格检查和各种实验室
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4. 诊断学的难点与挑战
- 诊断学的难点在于病人可能存在多种疾病、疾病的表现形式
变化多样、一些症状和体征可能相互重叠等。

- 诊断学的挑战在于新的病种和疾病难以准确诊断、医学知识
的更新迭代速度较快等。

5. 诊断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 随着科技的发展,诊断学将更加注重个体化诊断和精准医疗。

-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为诊断学带来新的突破和进展。

- 多学科合作和资源共享将提升诊断学的研究和应用能力。

诊断学病例实训报告总结

诊断学病例实训报告总结

一、实训背景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诊断学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我们的临床诊断能力,学校组织了诊断学病例实训,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加深我们对诊断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以下是我对本次实训的总结。

二、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在实训开始前,我们首先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学习,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内容。

通过学习,我们对诊断学的基本理论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2. 病例分析实训过程中,我们接触了大量病例,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各个科室。

在分析病例时,我们遵循以下步骤:(1)仔细阅读病历,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基本信息;(2)结合病史和体征,分析可能的诊断;(3)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等;(4)根据诊断标准,确定最终诊断。

3. 临床实践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临床实践。

通过模拟病例,我们实际操作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过程,加深了对诊断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三、实训收获1. 提高了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技能通过实训,我们掌握了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的基本技巧,能够根据病史和体征,初步判断患者的病情。

2. 加深了对诊断学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分析病例,我们了解了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等,提高了对诊断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3. 增强了临床思维能力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分析病例、推理诊断,提高了临床思维能力。

4. 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在实训过程中,我们与同学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病例分析,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四、实训反思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训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只有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临床诊断能力。

2. 注重细节在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细节,力求全面、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病情。

3. 持续学习医学知识更新迅速,我们要不断学习,跟上医学发展的步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断学总结诊断学一般症状症状是患者主观感受到的不适感、痛苦感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

一、发热1、发热:是各种原因致使机体产热和散热失衡,体温超出正常范围。

2、分类: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

3、临床表现:低热(37.3-38)中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4、三个阶段:体温上升期,高热期,体温下降期。

5、热型及临床意义?类型:1稽留热(肺炎球菌肺炎、伤寒、斑疹伤寒)2弛张热(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炎症、重症肺结核)3间歇热(疟疾、败血症、严重性化脓感染)4波状热(布氏杆菌病)5回归热(回归热、霍奇金病)6不规则热(结核病、支气管肺炎、风湿热)临床意义:不同的发热性疾病各具有相应的热型,根据热型的不同有助于发热病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但必须注意:1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时控制住了感染,或因解热药或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可使某些疾病的特征性热型变得不典型或呈不规则热型2热型也与个体反应的强弱有关。

二、疼痛1、疼痛:是机体组织受损害的刺激所引起的。

2、疼痛分类:皮肤痛,内脏痛,深部痛,牵涉痛,放射痛。

3、头疼:是指额、顶、颞及枕部疼痛,但反复发作或持续性头痛是某些器质性疾病的信号。

头疼病因:颅脑病变,颅外病变,全身性疾病,神经症。

4、胸痛病因:胸壁疾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纵隔疾病,其他。

临床表现:青壮年胸痛多见于结核性胸膜炎、自发性气胸、心肌炎、心肌病、风湿性心瓣膜病;40岁以上须注意心绞痛、心肌梗死和支气管肺癌。

5、腹痛:可分为急性腹痛和慢性腹痛。

6、腰背痛病因:脊椎疾病,脊柱旁软组织疾病,脊神经根疾病,内脏疾病。

7、关节痛:分为急性和慢性。

三、水肿1、水肿:是指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导致组织肿胀。

2、心源性水肿:主要是右心衰的表现。

首先出现于身体下垂部位,能起床活动者,最早出现于踝内侧,行走活动后明显,休息后减轻或消失;经常卧床者以腰骶部位明显;颜面部一般不肿。

水肿呈对称性、凹陷性。

此外,常有颈静脉怒张、肝肿大、静脉压升高,严重时出现胸水、腹水等右心衰表现。

3、肾源性水肿,见于各型肾炎和肾病。

4、心源性水肿和肾源性水肿的鉴别肾源性水肿心源性水肿开始部位从眼睑、颜面开始而延及全身从足部开始,向上延及全身发展快慢发展常迅速发展常缓慢水肿性质软而移动性大比较坚实,移动性较小伴随病症伴有其他肾脏病征,如高血压、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眼底伴有心功能不全病征,如心脏增大、心杂音、肝改变肿大、静脉压升高5、肝源性水肿,失偿性肝硬化主要表现为腹水。

6、内分泌代谢性疾病7、营养不良性水肿,由于慢性消耗性疾病,长期营养缺乏、重度烧伤等所致低蛋白血症或维生素B1缺乏引起水肿。

8、局部性水肿,常见于炎症性水肿,淋巴回流受阻,静脉回流障碍,局部粘液性水肿,血管神经性水肿,神经原性水肿。

四、皮肤黏膜出血1、皮肤黏膜出血:是机体止血和凝血功能障碍所致,通常以全身性或局限性皮肤黏膜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难以止血为特征。

五、发绀1、发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改变的一种表现,也可称紫绀。

常发生在皮肤较薄、色素较少和毛细管较丰富的部位。

2、发绀病因和临床表现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中心性发绀,周围性发绀,混合性发绀。

血液中异常血红蛋白增多: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先天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硫化血红蛋白血3、伴随症状伴呼吸困难,伴杵状指,伴意识障碍及衰竭。

3、中心性发绀病因及临床表现由于某些心、肺疾病导致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血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引发的发绀,为全身性发绀,累及四肢末端、颜面、躯干皮肤、黏膜等。

发绀部位皮肤温暖、局部加温或按摩,发绀不消失。

六、心悸1、心悸是心脏跳动不适感或心慌感。

2、病因:心脏搏动增强,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脏神经官能症,β肾上腺素能受体反应亢进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

七、咳嗽与咳痰1、痰是气管、支气管的分泌物或肺泡内的渗出液,借助咳嗽将其排除,称为咳痰。

2、病因:呼吸道疾病,胸膜疾病,心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疾病。

3、临床表现咳嗽性质:干性咳嗽为咳嗽无痰或痰量极少,常见于急性或慢性咽喉炎、喉癌、急性支气管炎初期、气管受压。

湿性咳嗽为咳嗽伴有咳痰,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肺炎、肺脓肿和空洞型肺结核。

咳嗽的时间与规律:突发性咳嗽常因吸入激性气体或异物,发作性咳嗽可见于百日咳、支气管内膜结核,长期慢性咳嗽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

咳嗽的音色:咳嗽声音嘶哑,多为声带的炎症或肿瘤压迫喉返神经所致鸡鸣样咳嗽,多见于百日咳,会厌、喉部疾患或气管受压金属音咳嗽,常见于纵隔肿瘤、主动脉肿瘤或支气管癌直接压迫气管咳嗽声音低微或无力,监狱严重肺气肿、声带麻痹及极度衰弱者。

八、咯血1、咯血:喉及喉部以下的呼吸器官出血,血液随咳嗽由口腔排出称咯血。

2、病因: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疾病、肺部疾病)和心血管疾病3、临床表现:年龄,青壮年咯血常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二尖瓣狭窄。

咯血量,每日咯血小量100ml以内,中等量100-500ml,500ml以上或一次咯血100-500ml 为大量。

颜色和性状,鲜红色(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脓肿和出血性疾病)铁锈色血痰建宇肺炎球菌肺炎,二尖瓣狭窄咯血多为暗红色,左心衰(粉红色),肺栓塞(黏稠暗红色)九、呼吸困难1、呼吸困难是患者主观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气,客观表现呼吸运动用力,严重时张口呼吸、鼻翼扇动、端坐呼吸甚至发绀、呼吸辅助肌参与呼吸运动,并且有频率、深度、节律地改变。

2、病因: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中毒,神经精神性疾病,血液病。

3、呼吸困难分类:肺源性呼吸困呐,心源性呼吸困难,中毒性呼吸困难,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血源性呼吸困难。

4、混合性呼吸困难:表现为吸气期均感呼吸费力、呼吸频率加快、深度变浅,可伴有呼吸音异常或病理性呼吸音,主要是由于肺或胸膜腔病变导致换气功能障碍。

常见于重症肺炎、重症肺结核、大面积肺梗死、大量胸腔积液、广泛性胸膜增厚。

5、左心衰呼吸困难:轻度活动和休息状态下不能平卧的呼吸困难;夜间入睡后突然发作的哮喘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面色发绀、大汗、有哮鸣音,咳出粉红色泡沫痰。

十、呕血1、呕血:是指由上消化道疾病或全身疾病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若血液经胃从口腔呕出,则为呕血。

2、病因:消化系统疾病(食管疾病、胃及十二指肠疾病、肝胆道疾病、胰腺疾病),消化系统临近器官疾病,全身性疾病3、临床表现:呕血与黑便,失血性周围循环障碍,血液学改变4、咯血和呕血的鉴别咯血呕血病因肺结核、肺炎、肺癌、肺脓肿等消化性溃疡、肝硬化、胃癌等出血前症状喉部痒感、胸闷、咳嗽等上腹不适、恶心等出血方式咯出呕出,可为喷射状出血的血色鲜红暗红色,有时为鲜红色血中混有物痰、泡沫食物残渣、胃液酸碱反应碱性酸性黑便无、若咽下血液量较多时可有有、可为柏油样便出血后痰的性状常有血痰数日无痰十一、尿量异常1、正常成人24h尿量一般1000-2000ml。

少尿,无尿,多尿:如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时尿量小于17ml,称为少尿;如24小时尿量小于100ml,12小时完全无尿,称为无尿;如24小时尿量超过2500ml,称为多尿。

2、病因:少尿或无尿(肾前性,肾性,肾后性)多尿(暂时性多尿,持续性多尿,精神性多尿)十二、意识障碍1、意识障碍:是指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力出现障碍。

2、临床表现:嗜睡,意识模糊,昏睡,谵妄,昏迷体格检查问诊:是医师通过对患者或相关人员的系统询问获取病史资料,经过综合分析而作出临床判断的一种诊法。

问诊是病史采集的主要手段。

一、体格检查基本方法1、视诊2、触诊浅部触诊法将手放在被检查部位,通过掌指关节和腕关节的协同动作以旋转或滑动的方式轻压触摸。

深部触诊法:单手或双手重叠由浅入深,逐渐加压以达到深部触诊的目的。

双手触诊用于肝、脾、肾和腹腔肿物的检查,深压触诊法用于阑尾压痛点、胆囊压痛点及输尿管压痛点,浮沉触诊法一般只用于大量腹水时肝、脾及腹腔包块的触及。

3、叩诊直接叩诊法,右手中间三指并拢,用其掌面直接拍击被检查部位。

间接叩诊法,将左手中指第二指节紧贴于叩诊部位叩诊音:清音,注音,鼓音,实音,过清音4、听诊,直接听诊,间接听诊。

二、一般检查1、生命特征体温:36-37;脉搏60-100次\分;呼吸12-20次\分;血压90、140mmhg3、发育与体型体型,无力型(瘦长型)、超力型(矮胖型)、正力型(匀称型)4、营养状态,良好、中等、不良5、面容与表情甲状腺功能亢进面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黏液性水肿面容(甲状腺功能减退)、二尖瓣面容(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满月面容(库欣综合征)。

6、淋巴结表浅淋巴结包括头颈部淋巴结、上肢淋巴结、下肢淋巴结。

三、头颈部1、甲状腺肿大分度?甲状腺肿大可分为三度,不能看出肿大但能触及者为I度,能看到肿大又能触及,但在胸锁乳突肌以内者为II度,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者为III 度。

六、扁桃体增大分度?不超过咽腭弓者为I度,超过者为II度,达到或超过咽后壁中线者为III度。

四、胸部1、胸膜摩擦感:指当急性胸膜炎时,因纤维蛋白沉着于两层胸膜,使其表面变为粗糙,呼吸时脏层和壁层胸膜相互摩擦,可由检查者的手感觉到。

2、正常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肺泡呼吸音,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3、湿啰音:是由于吸气时气体通过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入渗出液,痰液,血液,粘液和脓液等,形成的水泡破裂所产生的声音,故又称水泡音。

特点:断续而短暂,于吸气时或吸气终末较为明显,部位较恒定。

性质不易变,,咳嗽后减轻或消失。

干啰音:是由于气管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狭窄或部分阻塞,空气吸入或呼出时发生湍流所产生的声音。

特点:为一种持续时间较长带乐性的呼吸附加音,音调较高,呼气时较为明显,强度、性质和部位易变。

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心源性哮喘4、心尖搏动:主要由于心脏收缩时,心脏摆动,心尖向前冲击前胸壁相应部位。

5、、心脏瓣膜听诊区二尖瓣区:位于心尖搏动最强点,;肺动脉瓣区: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主动脉瓣区:位于胸骨右缘第2肋间;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在胸骨左缘第3肋间;三尖瓣膜:在胸骨下端左缘,即胸骨左缘第4、5肋间6、心房颤动听诊特点:心律绝对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脉搏短绌。

7、震颤:触诊时手掌感动的一种细小的震动感,与在猫喉部摸到的呼吸震颤类似,又称猫喘。

8、奔马律:奔马律为出现在第二心音后的附加心音,与原有的第一、第二心音组合而成的韵律,酷似马奔跑时马蹄触地发出的声音,故称为奔马律。

常见于心肌梗死、重症心肌炎、心力衰竭、扩张型心肌病。

听诊特点: 1 心尖部最清晰 2 出现在S2后 3 音调低,强度较弱 4 左室奔马率呼气末明显,吸气较弱。

9、心包摩擦音:指脏层与壁层心包由于生物性或理化因素致纤维蛋白沉积而粗糙,以致在心脏搏动时产生的摩擦而出现的声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