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图文详解液晶面板制造工艺流程

合集下载

液晶面板工艺流程

液晶面板工艺流程

液晶面板工艺流程液晶面板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显示屏幕的技术,它能够产生高质量的图像和视频。

液晶面板的制造过程非常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艺流程才能完成。

本文将详细介绍液晶面板的工艺流程。

1. 基板制备液晶面板的制造过程首先需要准备基板。

通常使用的基板材料有玻璃和塑料,其中玻璃基板是应用最广泛的。

基板制备的工艺流程包括切割、抛光、清洗等步骤,以确保基板表面的平整度和清洁度。

2. 透明导电层制备液晶面板需要具有透明导电性能,以便传输电信号和显示图像。

透明导电层通常使用氧化铟锡(ITO)薄膜材料,通过物理气相沉积(PVD)或化学气相沉积(CVD)技术在基板上制备。

3. 涂覆对齐层液晶面板需要通过液晶分子的排列来显示图像,而对齐层的作用就是确保液晶分子能够按照规定的方向排列。

对齐层通常使用聚酯树脂等材料,通过旋涂或者喷涂的方式在基板上形成薄膜。

4. 真空蒸发色彩滤光片液晶面板需要通过色彩滤光片来产生彩色图像,而色彩滤光片通常使用红、绿、蓝三种颜色的滤光膜。

这些滤光膜通过真空蒸发技术在基板上制备,以确保色彩的纯净和准确。

5. 涂覆液晶材料液晶面板的核心部分就是液晶材料层,它能够根据电场的作用产生不同的光学效应。

液晶材料通常是通过涂覆技术在基板上形成均匀的薄膜,以确保液晶分子的排列和运动。

6. 蒸发金属电极液晶面板需要通过电极来施加电场,以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

金属电极通常使用铝或者铜等材料,通过真空蒸发技术在基板上制备。

7. 封装液晶面板的制造过程最后一步就是封装,将两块基板通过粘合剂封装在一起,并且在中间注入液晶材料。

封装工艺需要保证液晶材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以确保最终的显示效果。

以上就是液晶面板的工艺流程,液晶面板的制造过程需要经过多道复杂的工艺步骤才能完成。

通过精密的工艺控制和先进的制造技术,液晶面板能够产生高质量的图像和视频,广泛应用于电视、显示器、手机等产品中。

{生产工艺流程}液晶面板制造工艺流程概述

{生产工艺流程}液晶面板制造工艺流程概述

{生产工艺流程}液晶面板制造工艺流程概述液晶面板是一种重要的光电显示器件,广泛应用于电视、电脑显示器、智能手机等各种电子产品中。

液晶面板制造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工艺过程,其中包括多个工序,如玻璃基板制备、涂覆对位、光罩图形化、薄膜沉积、光刻/显影、腐蚀、切割、封装等。

以下将对液晶面板制造的工艺流程进行详细介绍。

1.玻璃基板制备玻璃基板是液晶面板的基础材料,它需要经过清洗、切割、退火等工艺来获得具有一定尺寸和表面质量的玻璃基板。

2.涂覆对位在玻璃基板上涂覆一层透明导电膜,通常使用氧化锡,以形成液晶面板的电极结构。

涂覆过程中需要对基板位置进行精确定位。

3.光罩图形化利用光罩对涂覆的电极层进行曝光和显影处理,以形成液晶显示单元的电极和对位结构。

光罩是一种用于制造集成电路、光电设备中的图形化薄膜工艺的模具,通过光刻技术将所需图形化的图案光阻到底片上,再通过显影等工艺将多余的光刻胶去除。

4.薄膜沉积在制造液晶显示单元时,还需要在基板上沉积一层絮凝剂和一层液晶层。

絮凝剂层是为了增强液晶层的对比度和视角特性,而液晶层则是液晶显示单元的最关键部分。

5.光刻/显影在液晶显示单元上的透明导电膜和光透层上涂覆感光胶,然后通过光刻技术,在光刻胶上显影出设计好的图形化结构,以实现液晶显示单元的驱动电路。

6.腐蚀通过化学腐蚀技术,将光刻/显影得到的结构化设计清晰的电极、透明导电膜等化学材料腐蚀掉,以便于后续电路连接。

7.切割将大面积的液晶面板切割成所需尺寸的小面板,通常使用钢丝或者激光切割机进行。

8.封装将液晶显示单元和背光源、驱动电路等组装在一起,并用粘合剂进行密封,以便实现液晶面板的功能。

整个液晶面板制造工艺流程十分复杂,需要多个工序的精密制造和严格控制。

每个工序的参数设置、材料选择、设备操作等都对最终产品的品质和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液晶面板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制造工艺流程也在不断演进和改进,以满足市场对更高分辨率、更低功耗、更高刷新率等要求。

文详解液晶面板制造工艺流程

文详解液晶面板制造工艺流程

文详解液晶面板制造工艺流程引言液晶面板是现代平板电视和显示器等设备的核心组件之一。

液晶面板的制造工艺经过多年的发展和优化,已经非常成熟。

本文将深入介绍液晶面板的制造工艺流程,包括基础材料的准备、面板的切割和加工、光学层和电路层的制备,以及最后的封装和组装等关键步骤。

1. 准备基础材料1.1 玻璃基板的选择液晶面板的基础材料是两片玻璃基板,一片作为显示面板,另一片作为背光源。

玻璃基板的选择非常重要,需要具备以下特点:透光性好、热膨胀系数低、表面质量高、机械强度好等。

常用的玻璃材料包括普通玻璃、石英玻璃和钢化玻璃等。

1.2 光学膜层的涂覆在玻璃基板上需要涂覆一层透明的光学膜层,用于提高液晶面板的光学性能。

光学膜层包括抗反射膜、偏振膜、红、绿、蓝色滤光片等。

这些膜层需要在洁净的无尘环境下进行涂覆,以确保光学性能的稳定和一致。

2. 面板的切割和加工2.1 面板切割在玻璃基板上切割出具体的面板尺寸。

切割需要使用特殊的切割工具和技术,以保证切割的精准度和平整度。

切割后的面板需要经过清洗和检验,确保表面无划痕和杂质。

2.2 黑色基板制备黑色基板是液晶面板的背光源,其作用是增强显示效果。

黑色基板通常由有机材料制成,并通过热压、剪切等工艺加工成所需的尺寸和形状。

2.3 细微加工在面板切割后,还需要进行一些细微的加工,例如边框打磨、孔位加工等。

这些加工步骤对于最终产品外观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需要进行高精度的加工操作。

3. 光学层和电路层的制备3.1 光学层制备光学层主要包括透光层和液晶层。

透光层负责将后面的光源传递到液晶层,而液晶层则根据电压的变化来调节透过光源的光线的亮度和颜色。

制备光学层需要使用特殊的化学溶液和加热设备,以确保层间的平整度和均匀度。

3.2 电路层制备电路层主要包括导电层和绝缘层。

导电层用于控制液晶层的电压变化,绝缘层则起到隔离作用。

电路层的制备采用光刻技术和蒸镀技术,通过控制光的波长和导电材料的形状,来实现复杂的电路结构。

液晶面板切割工艺浅谈PPT课件

液晶面板切割工艺浅谈PPT课件
黄磊宝龙达光电事业部产品部2020214一液晶面板切割工艺介绍二液晶面板切割工艺流程三重点工序讲解四qacontent2020214一液晶面板切割工艺介绍一液晶面板切割工艺介绍刀轮切割镭射切割普通
2020/2/13
编撰:黄磊 宝龙达光电事业部产品部
1
content 一、液晶面板切割工艺介绍
二、液晶面板切割工艺流程
2020/2/13
5
断面检查
检测手法:显微镜下放大倍数50倍,无毛刺,锯齿,崩角。 边缘光滑平顺,无裂痕。
电测
在R、G、B、W、B画面下检查五大不良:无显、少线、白点、 异显、色差。
2020/2/13
6
清洗
1.液晶洗涤剂清洗(P3 kaltfin+ P3 Etarap ES,5min) 2.漂洗(纯水,3min)
3
二、液晶面板切割工艺流程
1.拆包装
2.切割
3.断面检测 4.电测
7.包装
6.ITO&外观检查
5.清洗
2020/2/13
注:红色为关键岗位
4
三、重点工序讲解
拆包装
打开大板TFT-LCD泡沫外包装,拆开真空防静电膜。
切割
将大板TFT-LCD平摊在切割设备操作台上,调节好 机台行程(单大于玻璃宽度5mm)。刀轮前进速 度(900mm/s),刀轮转速3500r/min,刀轮押入量 0.3mm。 X,y方向切割完毕后,沿X方向裂下条状单行玻璃, 左手握持中央位置,右手逐个裂下单个TFT-LCD, 装入吸塑盘,等待断面检查。
水滴角实验:检查玻璃清洗洁净度
2020/2/13
7
清洗后水滴效果
2020/2/13
8
ITO和外观检查

液晶显示屏lcd液晶显示模块lcm公司工艺流程展示图

液晶显示屏lcd液晶显示模块lcm公司工艺流程展示图
彩色滤光片是LCD/LCM工艺流程中 的重要环节,用于实现图像的彩色显 示。
彩色滤光片的精度要求非常高,需要 保证每个像素的位置和大小精确无误。
制作彩色滤பைடு நூலகம்片需要使用光刻技术和 染料扩散技术,将红、绿、蓝三种滤 光片分别制作在玻璃基板上。
彩色滤光片的品质直接影响 LCD/LCM产品的色彩表现和画质。

05 LCD/LCM工艺流程的未 来发展
高分辨率技术
总结词
随着消费者对显示品质要求的提高, 高分辨率技术已成为液晶显示领域的 重要发展方向。
详细描述
高分辨率技术通过提高像素密度和清 晰度,提供更为逼真的图像效果,满 足用户对高品质视觉体验的需求。此 技术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 电视等显示设备。
液晶残影问题
总结词
液晶残影是指在液晶显示屏上留下的影像痕迹,影响显示效果。
详细描述
液晶残影问题通常是由于液晶分子长时间处于某一固定位置,导致分子排列发生 变化,形成影像痕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动态驱动技术,定期改变液 晶分子排列,以消除残影。
色彩失真问题
总结词
色彩失真问题是指液晶显示屏显示的色 彩与实际颜色存在偏差,影响显示质量 。
液晶显示屏LCD/液晶显示模块 LCM公司工艺流程展示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LCD/LCM工艺流程简介 • LCD/LCM工艺流程详解 • LCD/LCM工艺流程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 LCD/LCM工艺流程的未来发展 • 结论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介绍液晶显示屏LCD/液晶显示模 块LCM在电子产品中的重要地位 ,以及其工艺流程的必要性。
03 LCD/LCM工艺流程详解

液晶面板制造工艺流程齐全图文讲解

液晶面板制造工艺流程齐全图文讲解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海内三大面板厂地兼并事宜也是闹得沸沸扬扬,工业低谷时,想着抱团共渡难关,还没抱在一块地时候,工业景气了,又把伤痛忘得一尘不染。

短少临时持续展开目光,不得不让人对海内液晶面板工业地展开担忧。

??? 最后是工业配套,即便本人有面板厂,面板做出来,下游厂商不买账,与上游零组件厂商合作不到位,在市场竞争中,管理、营销、鼓吹、产品方面无上风,被韩系、台系打得鼻脬脸肿,然后跑去向家长告状,用行政干涉干与市场,到达短期地目地,最后仍是年年亏损,无人收摊,无法只要纳税人买单。

怎样样建立以液晶面板工业为中央,高低游厂商配套完好地工业链才是行业安康展开地基本。

??? 其次是技术,我国大陆地区无自主研发地液晶面板制造相关工艺技术,当然“抄袭改正后重新冠名”地除外。

之前,大陆地区曾经有选购韩系面板厂但无获得技术专利地示例,最后还得重新花钱去选购技术,这又需求钱。

??? 首先是资金,液晶面板工业是砸钱地行业,就拿最小可以承担液晶电视面板出产义务地6代线来说,前后投资需求上百亿元群众币,同时还要触及到资产负债率、高银行本钱以及后期增资地疑问。

更不必说8代线、10代线以及11代线,从这个层面来看,大陆地区地面板厂已经是在“耍别人剩下地”,更不必说次世代显示技术OLED相关地投资布局。

面板产线代数越高,能出产地单块玻璃基板尺寸就越大,以更低地本钱切割大尺寸液晶面板??? 液晶面板工业,并不是具有了几座面板厂,就了事,需求资金、技术、工业配套,能支持液晶面板厂运营地同时,可以吸收高低游厂商参加不外触及核心技术地液晶面板前中段制程,不管是台系仍是韩系,临时都无意在大陆地区设厂地意义,因此我国大陆想要具有本人地液晶面板工业,轻车熟路。

??? 后段Module制程是在LCM(LCDModule)工厂完成,这一部门基本不触及液晶面板制造地核心技术,主要就是一些组装地义务,因此一些台系面板厂如(chimei)奇美,韩系面板厂如(samsung)三星,都在我国大陆地区设定有LCM工厂,进行液晶面板后段模组地组装,这样可以利便大陆地区各大显示器代工厂与液晶电视厂商采购,可以在整个制造环节中升高人力与运输本钱。

液晶显示器制造工艺流程液晶显示屏工艺LCD

液晶显示器制造工艺流程液晶显示屏工艺LCD
21
紫外改质
UV Cure
经过无机材预烤后之 基板,需经过"UV"照 射,使无机材膜预先 固化,防止固烤后表 面空洞产生。
22
TOP主固化
Main Cure
经过无机材印刷并预 烤之ITO基板,需通 过高温烘烤,使基板 上之无机材膜固化。
23
PI前洗净 PI Cleaning
•配向膜前洗净 配向膜前洗净机,彻 底清洗基板表面,脏 点、油污,以达到配 向膜印刷最佳效果。
刻前处理
15
蚀刻 Etching
产品进行显影后,准 备蚀刻制程,此制程 将基板上无光阻部份 之ITO利用蚀刻液去 除,成为需要之图形 。
16
回顾图案段工艺示意图
导电材料 玻璃基版
UV光
掩膜版 光刻胶
玻璃基版
光刻胶 光刻胶
KOH显影液 光刻胶
17
脱膜 Stripping
剥膜制程,目的将其 ITO基板上剩余光阻 清除,使整片基板上 无光阻覆盖,成为有 ITO图形之基板。
18
蚀刻检查 Pattern Inspection
基板剥膜完成后,以 图案检查机确认基板 有无短路& 断路。
19
涂TOP
TOP Coating
利用APR凸版将无机 材图形转印于ITO基 板上之出pin 端或面 内,增加产品可靠性 。
20
预固化
Pre Cure
经过无机材印刷后之 ITO基板需将印刷在 上方之无机材烤过, 让其中的有机溶剂挥 发。
一、液晶显示器制造工艺流程
液晶显示屏 工艺(LCD)
前工序(生 产一部)
后工序(生 产二部)
图形段
定向段
组合段 切割 灌晶

工艺流程)图文详解液晶面板制造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图文详解液晶面板制造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图文详解液晶面板制造工艺流程液晶显示器的核心是液晶面板。

液晶面板的重要性体现在用户对其类型的关注,以及液晶显示器技术提升的直接关系。

液晶面板占据液晶显示器80%的成本,决定了液晶显示器的品质。

液晶显示器的生产过程基本上是组装的过程,但液晶面板的生产制造过程非常繁复,需要在XXX、精密的环境下进行至少300道流程工艺。

液晶面板的大体结构分为液晶板和背光系统两部分。

背光系统的作用是照亮液晶,但目前所用的CCFL灯管或LED背光不具备面光源的特性,需要导光板、扩散片等组件,使光均匀到整个面,尽量减少亮度的不均匀性。

液晶板的构造像三明治,从外到里分别是水平偏光片、彩色滤光片、液晶、TFT玻璃、垂直偏光片。

液晶具备固态晶体的光线折射性质和液体的流动特性,在电极的驱动下,可以按照主控想要的方式进行排列,控制光线透过的强弱,然后在彩色滤光片上,通过红、绿、蓝三基色进行每个像素的调色,最终得到完整画面影像。

着特定方向排列。

这个过程需要非常细致的操作,以确保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准确无误。

接下来是液晶层的制备。

液晶层是液晶面板的核心部分,也是最为关键的一部分。

在液晶层的制备过程中,需要先将液晶材料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其变成液态,然后在TFT玻璃上均匀涂布一层液晶材料,再将彩色滤光片放置在液晶层上,并用高精度的压力机进行压合,最后再用紫外线照射将液晶材料固化。

这样就完成了TFT玻璃与彩色滤光片的贴合过程。

整个中段Cell制程非常繁琐,需要非常高的技术水平和精密的设备。

液晶面板的质量和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段Cell制程的质量和精度。

总的来说,液晶面板的生产制造是一项非常复杂和细致的工作,需要涉及到多个工艺环节和多种材料的使用。

只有在每个环节都做到精益求精,才能生产出高品质、高性能的液晶面板产品。

以分为两个步骤。

首先是驱动IC的压合,将驱动IC粘贴在液晶基板上,并与印刷电路板连接,以实现液晶屏的驱动。

这个过程需要使用高精度的设备和技术,以确保驱动IC的精准定位和连接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文详解液晶面板制造工艺流程时间:2009年11月02日来源:PCPOP作者:周冰【大中小】液晶显示器的核心:液晶面板曾经爆发过的面板门事件,足以解释用户对于液晶显示器所采用液晶面板类型的重视,不仅如此,液晶显示器重要的技术提升,如LED背光,超广视角,都与面板有着直接的关系。

而占一台液晶显示器80%成本的液晶面板,足以说明它才是整台显示器的核心部分,它的好坏,可以说直接决定了一台液晶显示器品质是否优秀。

如此来看,民用的液晶显示器的生产只是一个组装的过程,将液晶面板、主控电路、外壳等部分进行主装,基本上不会有太过于复杂的技术问题。

难道这是说,液晶显示器其实是技术含量不好的产品吗?其实不然,液晶面板的生产制造过程非常繁复,至少需要300道流程工艺,全程需在无尘的环境、精密的技术工艺下进行。

液晶面板的大体结构其实并不是很复杂,笔者将其分为液晶板与背光系统两部分。

液晶面板的LED背光系统背光系统包括背光板、背光源(CCFL或LED)、扩散板(用于将光线分布均匀)、扩散片等等。

由于液晶不会发光,因此需要借助其他光源来照亮,背光系统的作用就在于此,但目前所用的CCFL灯管或LED背光,都不具备面光源的特性,因此需要导光板、扩散片之类的组件,使线状或点状光源的光均匀到整个面,目的是为了让液晶面板整个面上不同点的发光强度相同,但实际要做到理想状态非常困难,只能是尽量减少亮度的不均匀性,这对背光系统的设计与做工有很大的考验。

液晶板在未通电情况下呈半透明状态可弯曲的柔性印刷板起到信号传输的作用,并且通过异向性导电胶与印刷电路板(蓝色PCB板的部分)压和,使两者连接想通液晶板从外到里分别是水平偏光片、彩色滤光片、液晶、TFT玻璃、垂直偏光片,此外在液晶面板边上还有驱动IC与印刷电路板,主要用于控制液晶板内的液晶分子转动与显示信号的传输。

液晶板很薄,不通电的情况下呈半透明状态,它的大体构造就像三明治,下层TFT玻璃与上层彩色滤光片中间夹着液晶。

微观液晶面板,会看到红绿蓝为一组三原色,一般一组或两组为一个像素液晶具备固态晶体的光线折射性质,同时具备液体的流动特性,在电极的驱动下,可以按照主控想要的方式进行排列,控制光线透过的强弱,然后在彩色滤光片上,通过红、绿、蓝三基色进行每个像素的调色,最终得到完整画面影像。

按照功能的划分可以将液晶面板分为液晶板与背光系统部分,而要生产一块液晶面板,却需要经过“前段Array制程、中段Cell制程、后段模组组装”三个复杂的过程。

今天我们将在此,为大家详细介绍液晶面板的生产制造流程。

● 前段Array制程:薄膜/黄光/蚀刻/剥膜(一)液晶面板制造的前段Array制程主要是“薄膜、黄光、蚀刻、剥膜”四大部分,如果仅仅是这样看,很多网友根本不解这四步的具体含义,以及为什么会这样做。

首先,液晶分子的运动与排列都需要电子来驱动,因此在液晶的载体——TFT玻璃上,必须有能够导电的部分,来控制液晶的运动,这里将会用ITO(Indium Tin Oxide,透明导电金属)来做这件事情。

ITO是透明的,也成薄膜导电晶体,这样才不会阻挡背光。

液晶分子排列的不同以及快速的运动变化,才能保证每个像素精准显示相应的颜色,并且图像的变化精确快速,这就要求对液晶分子控制的精密。

ITO薄膜需要做特殊的处理,就犹如在PCB板上印刷电路一般,在整个液晶板上画出导电线路。

首先,需要在TFT玻璃上沉积ITO薄膜层,这样整块TFT玻璃上就有了一层平滑均匀的ITO薄膜。

然后用离子水,将ITO玻璃洗净,准备进入下一步骤。

接下来,要在沉积了ITO薄膜的玻璃上涂上光刻胶,在ITO玻璃上形成一层均匀的光阻层。

然后烘烤一段时间,将光刻胶的溶剂部分挥发,增加光阻材料与ITO玻璃的粘合度。

用紫外光(UV)通过预先制作好的电极图形掩模版照射光刻胶表面,使被照光刻胶层发生反应,在涂有光刻胶的玻璃上覆盖光刻掩模版在紫外灯下对光刻胶进行选择性曝光。

● 前段Array制程:薄膜/黄光/蚀刻/剥膜(二)我们以一个像素单位为例,如上图,这个像素中,浅色部分未曝光,而深色的是曝光部分。

接着,用显影剂将曝光部分的光刻胶清洗掉,这样就只剩下未曝光的光刻胶部分,然后用去离子水将溶解的光刻胶冲走。

显影之后需要加热烘烤,让未曝光的光刻胶更加坚固的依附在ITO玻璃上然后用适当的酸刻液将无光刻胶覆盖的ITO膜的蚀刻掉,只保留光刻胶下方的ITO 膜。

ITO玻璃为(In2O3 与SnO2)的导电玻璃,未被光刻胶覆盖的ITO膜易与酸发生反应,而被光刻胶覆盖的ITO膜可以保留下来,得到相应的拉线电极。

● 前段Array制程:薄膜/黄光/蚀刻/剥膜(三)剥膜:用高浓度的碱液(NaOH 溶液)作脱膜液,将玻璃上余下的光刻胶剥离掉,从而使ITO玻璃形成与光刻掩模版完全一致的ITO图形。

用有机溶液冲洗玻璃基本标签,将反应后的光刻胶带走,让玻璃保持洁净状态。

这样就完成了第一道薄膜导电晶体制程,一般至少需要5道相同的过程,在玻璃上形成复杂精密的电极图形。

用相同的方法在玻璃上拉出其他的ITO电极图形形成复杂精密的电极图形,可以更好的控制液晶分子的运动这样,前段Array制程就结束了。

从整个过程不难看出,前面在TFT玻璃上沉积ITO 薄膜、涂光刻胶、曝光、显影、蚀刻,最终是为了在TFT玻璃上形成前期设计好的ITO电极图形,以便于在玻璃上控制液晶分子的运动。

整个生产过程的大致步骤并不复杂,但是技术上的细节和注意事项非常繁琐,这里我们就不多做介绍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阅相关资料。

液晶板所用玻璃的制造工艺也是非常讲究。

目前,全球最大的液晶面板用玻璃,主要由美国康宁、日本旭硝子等厂商提供,处于液晶面板生产制造的上游,这些厂商都掌握着玻璃生产工艺的技术专利。

前几个月,由于地震造成康宁玻璃停炉事件,对液晶面板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可看出其在行业内的地位。

● 中段Cell制程:TFT玻璃与彩色滤光片贴合(一)前面我们提到过,液晶板的结构就像三明治,下层TFT玻璃与上层彩色滤光片中间夹着液晶。

在液晶面板制造的终端Cell制程,就是TFT玻璃与彩色滤光片的上下贴合,不过这不是简单的粘合,需要做很多细节上的技术工作。

下层TFT玻璃与上层彩色滤光片中间夹着液晶层中段Cell制程首先分为TFT与CF(彩色滤光片)两部分首先将经过前段Array制程的TFT玻璃用去离子水洗净从上图中大家可以看到玻璃上分为相同大小的6块,也就是说这块玻璃做出的液晶板,最后要切割成6块,而每一块的大小则是最终尺寸。

在玻璃投片的时候,每块玻璃要切什么规格什么尺寸就已经提前设计好了。

在配向膜为溶液状态时屠宰TFT玻璃基本上表面然后将有机高分子配向材料涂布在玻璃的表面,即采用选择涂覆的方法,在ITO 玻璃上的适当位置涂一层均匀的配向层,同时对配向层做固化处理。

配向摩擦:用绒布类材料以特定的方向摩擦取向层表面,以使液晶分子将来能够沿着配向层的摩擦方向排列,保证液晶分子排列的一致性。

配向摩擦之后,会有一些绒布线等污染物,需要通过特殊的清洁流程将污染物冲洗掉。

TFT玻璃基板清洗完毕之后,进行密封胶涂布,其目的是为了让TFT玻璃基板能与彩色滤光片粘合固定,同时也能防止液晶外流。

● 中段Cell制程:TFT玻璃与彩色滤光片贴合(二)TFT玻璃基板的终端Cell制程基本已经完成,下面就该进行彩色滤光片的Cell制程。

与TFT玻璃基板配向相同,彩色滤光片也需要涂配向膜然后在已经固定在滤光片表面的配向膜上进行配向在彩色滤光片表面喷洒垫料,让TFT玻璃基板与彩色滤光片之间有一定的间隔距离接下来,再次进入TFT玻璃基板的制程在TFT玻璃基板上已经涂好的密封胶框内注入液晶最后,在彩色滤光片的玻璃的粘合方向上的边框涂上导电胶,以保证外部电子能够流通进入液晶层,然后,根据TFT玻璃基板、彩色滤光片上的粘合标记,将两块玻璃粘合,通过高温将粘合材料固化,使上下玻璃贴合稳定。

彩色滤光片是液晶面板非常重要的零组件,制造彩色滤光片的厂商与玻璃基板厂商一样,处于液晶面板厂商的上游,其供应过剩或不足,能够直接影响液晶面板的生产进度,间接影响终端市场。

● 中段Cell制程:TFT玻璃与彩色滤光片贴合(三)贴合完毕的液晶板就可以根据之前设计好的切割尺寸进行切割,得到最终尺寸通过上图,可以看到,切割完的每块液晶板都留有两个边框,是做什么用的呢?在后面的模组制程中,大家可以找到答案最后,在每块液晶基板的两面都贴上的偏光片,其中朝外方向贴的是水平偏光片,朝内方向贴的是垂直偏光片。

偏光片是一种只允许某方向的光线才能通过的光学片板,能将自然光转换成直线偏光的光学元件。

其作用机制是将直交的入射光线经过垂直偏光片后,使垂直方向光线通过,另一份水平方向光线则被吸收,或利用反射和散射等作用使其遮蔽。

制作液晶面板时,必须上下各用一片,且呈交错方向,在有电场与无电场时,使光线产生位相差而呈现明暗的状态,用于显示字幕或图案。

至此,中段Cell制程就全部完成。

下面,就可以进入液晶面板制造的最后一个流程:后段模组组装。

● 后段模组组装:驱动IC/印刷电路板压合后段Module制程主要是液晶基板的驱动IC压合与印刷电路板的整合,这一部分可以将从主控电路接受到的显示信号传输到驱动IC上,驱动液晶分子转动,显示图像。

此外,背光部分在此环节会与液晶基板整合,完整的液晶面板就完成了。

首先在两个边框上压合异向性导电胶,这样可以让外部电子进入到液晶基板层,是电子传输的桥梁压合在液晶基板上的驱动IC接下来是驱动IC的压合。

驱动IC的主要功能是输出需要的电压至每个像素,控制液晶分子的扭转程度。

而驱动IC分为两种,位于X轴的源极驱动IC负责资料的输入,特性为高频并具备影像功能;位于Y轴的闸极驱动IC负责液晶分子的扭转程度与快慢,其直接影响着液晶显示器的响应时间。

不过目前已经有很多液晶面板只有X轴方向有驱动IC,也许是将Y轴驱动IC功能做了整合简化。

柔性电路板的压合,可以传输数据信号,充当外部印刷电路与液晶板电子传输的桥梁。

其可以弯曲,因此成为柔性或软性电路板在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端贴上异向性导电胶,并且印刷电路板贴合柔性电路板与印刷电路板实物(图片拍自三星2693HM)液晶基板的制造过程还有很多细节以及注意事项,例如离子水清洗、烘干、吹干、风干、超声波清洗、曝光、显影等等等等,都有非常严格的技术细节与要求,这样才能生产出质量合格的眼睛面板,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自行查阅相关的技术资料。

● 让液晶面板发光:不可忽略的背光系统液晶(Liquid Crystal,简称LC)是一种液态晶体,具备固态晶体的透光与折射性质,同时还具有液体的流动性质,正因为它的这种特性才会被应用到显示领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