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的规律 PPT
合集下载
社会发展的规律(课件)

社会发展代价的制约因素与消减途径
THANKS FOR
感谢您的观看
WATCHING
社会发展的规律(课件)
目录
contents
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社会发展的动力 社会发展的主体 社会发展的趋势 社会发展的代价
01
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总结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时,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会得到有效的发展和进步;反之,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时,社会矛盾和冲突会加剧,甚至导致社会制度的变革。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02
社会发展的动力
03
科技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科技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高效,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
01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生产力的提高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02
科技创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资本主义社会
在封建社会的基础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并占据主导地位,资本家通过雇佣劳动获取剩余价值。
社会主义社会
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取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无法克服财富积累与贫困积累的冲突,导致经济危机频发。
4. 文化引导
通过文化建设,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增强社会责任感。
3. 政策法规
制定合理的政策法规,规范社会发展行为,减少社会代价。
2. 科技创新
通过科技创新减少对资源的依赖和环境的破坏。
社会发展的规律PPT

19、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创造条件向 有利方向转化。
20、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要承认矛盾,坚持全面的观点 看问题,一分为二。
21、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要求我们实现矛盾 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3、①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②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依赖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 转化。①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②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24、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 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② 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相互转化。①要抓 住主流,②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
社会存在
基 本
决定(反映) 反作用
社会意识 相对独立性
经济基础 物质资料 生产方式
上层建筑
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
生产关系
解 决
实践
推 动 实现
阶级斗争— 阶级社会 改革—— 社”社会
前进上升 过程曲折
社会发展
1、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 展,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 确的思想意识。 3、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 律办事。 4、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可以发挥主 观能动性在认识和利用规律,要求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 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5、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 中检验和发展认识。 6、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要重视认识的反作用,特别 是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 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社会发展的规律-课件

社会发展的规律-课件ppt
社会发展的规律是指社会发展的一般性趋势和规律性。社会发展的规律是社 会矛盾的运动和发展的本质。
什么是社会发展的规律?
社会发展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一般性趋势和规律性。社会发展的规律是指社 会矛盾的运动和发展。
社会发展的阶段
野蛮社会
人类社会的最早阶段,没有明确的社会组织和 分工。
社会发展的趋势
1
由低级向高级
社会发展的趋势是由原始社会向先进社会的方向演变。
2
历史的必然性
社会发展的趋势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科学性。
3
人类社会的最高追求
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类的自由、平等和幸福。
结论
社会发展的规律
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变革的必然产物。
重大意义
探讨社会发展的规律对于实现人类社会的进步 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封建社会
封建地主与农民之间的阶级矛盾成为社会发展 的主要矛盾。
奴隶社会
奴隶制度出现,存在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阶级 矛盾。
资本主义社会
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阶级矛盾成为社会发展的 主要矛盾。
社会发展的动力
1 人类的需要
人类对于食物、衣物、住房等生活需求的追求推动了社会发展。
2 生产力发展
生产力的提高和创新驱动了社会变革和发展。
社会发展的规律是指社会发展的一般性趋势和规律性。社会发展的规律是社 会矛盾的运动和发展的本质。
什么是社会发展的规律?
社会发展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一般性趋势和规律性。社会发展的规律是指社 会矛盾的运动和发展。
社会发展的阶段
野蛮社会
人类社会的最早阶段,没有明确的社会组织和 分工。
社会发展的趋势
1
由低级向高级
社会发展的趋势是由原始社会向先进社会的方向演变。
2
历史的必然性
社会发展的趋势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科学性。
3
人类社会的最高追求
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类的自由、平等和幸福。
结论
社会发展的规律
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变革的必然产物。
重大意义
探讨社会发展的规律对于实现人类社会的进步 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封建社会
封建地主与农民之间的阶级矛盾成为社会发展 的主要矛盾。
奴隶社会
奴隶制度出现,存在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阶级 矛盾。
资本主义社会
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阶级矛盾成为社会发展的 主要矛盾。
社会发展的动力
1 人类的需要
人类对于食物、衣物、住房等生活需求的追求推动了社会发展。
2 生产力发展
生产力的提高和创新驱动了社会变革和发展。
11.1社会发展的规律(共23张PPT)

4、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改革
• (1)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 (2) 改革的根本目的:改革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 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 (3)改革的作用: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寻觅社会的真谛 社会存在
决定 反映 、 反作用(阻碍、促进)
社会意识
决定 反作用 生产关系适应生 产力发展规律 决定
生产力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通过
生产关系
实践
不断解决
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 发展规律
经济基础
反作用
阶级社会 社会主义 社会
上层建筑
—阶级斗争
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
前进的、上升的 过程是曲折 的
实现 途径
—改革
随堂练习
(2016课标Ⅰ22)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 见》强调,推动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和发展,最大限度增加劳动 关系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 和谐稳定。从唯物史观看,之所以重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因为 ①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 ②劳动关系矛盾是制约生产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矛盾 ③劳动关系矛盾的解决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④正确解决劳动关系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决定 决定 反作用
制度和设施
生产力
反作用
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 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而为了生活,首先就需 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 满足这些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 •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 (1)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 (2)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 • 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力) •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
11.1《社会发展的规律》共32张PPT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所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然反映我国社 会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就体现了这一点。 。 (2)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就体现了这一 点。 2、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 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能对社会存在的发展 起促进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经济 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 力支持“就体现了这一点。
80年代 的恋爱
新世纪:网络里的爱情 结合历史知识,谈谈 为什么中国人的爱情观念 会不断变化。
爱情观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 社会存在的反映。
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小结:
社会发展 基本矛盾
阶级斗争
(在阶级社会里) 改革(社会主义 国家)
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基本含义
社会存在与 辩证关系 社会意识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社 会 发 展 规 律
社会基本 矛盾运动 (两大规 律)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一课时 社会发展的规律
温故知新
唯物主义在发展历程中 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以往社会历史理论陷入唯心主义的原因
没有追溯到产生这些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社会存在
(对社会历史的片面了解和物质生产实践的局限)
社会发展的规律ppt

张秀奇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引起事物变化的原因 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 用上述观点看人类社会,可以看到,人类社会 是变化发展的,这种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引 起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内部的矛盾, 那么,推动社会发展的矛盾是什么?社 会发展的规律又是什么?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 发展状况的规律示意图
(约230年)
社会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 会的低级阶段)
社会化大生产
生产关系
(约3000年)
资本主义社会
(约1163年)
封建社会
蒸汽机电力计算机 原子能空间技术
铁制工具
奴隶社会
(约几百万年)
原始社会
生产力
金属工具
石器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生产方式。 • (2)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 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 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 (3)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 ①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 起推动作用; • ②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 展起阻碍作用。 • (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
——邓小平
2、在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
A.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B.实现方式: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 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具体表现(P92)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引起事物变化的原因 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 用上述观点看人类社会,可以看到,人类社会 是变化发展的,这种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引 起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内部的矛盾, 那么,推动社会发展的矛盾是什么?社 会发展的规律又是什么?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 发展状况的规律示意图
(约230年)
社会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 会的低级阶段)
社会化大生产
生产关系
(约3000年)
资本主义社会
(约1163年)
封建社会
蒸汽机电力计算机 原子能空间技术
铁制工具
奴隶社会
(约几百万年)
原始社会
生产力
金属工具
石器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生产方式。 • (2)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 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 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 (3)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 ①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 起推动作用; • ②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 展起阻碍作用。 • (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
——邓小平
2、在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
A.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B.实现方式: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 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具体表现(P92)
4-11-1社会发展的规律

第四单元
第十一课
第1框
成才之路 ·政治· 人教版· 必修4
(2)这两对矛盾及其运动制约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的存在 和发展,决定着社会的进程、性质和面貌,推动着人类社会 从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转变。生产力的变化引起生产关系 的变化,导致整个生产方式的变化。经济基础的变化引起上 层建筑的变革,并导致整个社会形态的变化。
第1框
成才之路 ·政治· 人教版· 必修4
7.教材P91“探究问题” 提示:(1)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即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 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封建社会代替 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 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 总趋势。 (2)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社 会基本矛盾的解决在阶级社会里,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 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第四单元
第十一课
第1框
成才之路 ·政治· 人教版· 必修4
4.教材P88“探究问题2” 提示:(1)从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入手,研究人们的社 会活动,才能揭开社会历史之谜。 (2)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决 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第四单元
第十一课
第1框
成才之路 ·政治· 人教版· 必修4
第四单元
第十一课
第1框
成才之路 ·政治· 人教版· 必修4
疑难突破
第四单元
第十一课
第1框
成才之路 ·政治· 人教版· 必修4
1.全面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正确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包括两方面内容:一 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 映。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 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 作用;落后的、反动的、非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 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社会发展规律PPT课件

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 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 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 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 作用。
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并为 其赖以建立和存在的经济基础服务。 (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②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 (1)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2)实现方式:在阶级社会里,基本矛盾的解 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
从刀耕火种到现代文明,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历史 时期。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推动了社 会历史的发展。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同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 家,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然而它却 只存在了15年!历史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虽 然秦始皇希望自己的统治能够长期延续下去,但最终 还是挡不住历史车轮。 问:1、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推动社会发展的
•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B、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 C、社会意识能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 D、社会意识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 3、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对非公 有制经济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非公有 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 体现的唯物史观道理是:
生产力
上层建筑
意识形态 制度和设施
决定 反作用
决定
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
反作用
探究活动(六)P89:
为什么发展生产力就需要改变生产关系 中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上层建 筑中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 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 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 作用。
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并为 其赖以建立和存在的经济基础服务。 (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②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 (1)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2)实现方式:在阶级社会里,基本矛盾的解 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
从刀耕火种到现代文明,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历史 时期。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推动了社 会历史的发展。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同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 家,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然而它却 只存在了15年!历史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虽 然秦始皇希望自己的统治能够长期延续下去,但最终 还是挡不住历史车轮。 问:1、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推动社会发展的
•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B、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 C、社会意识能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 D、社会意识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 3、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对非公 有制经济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非公有 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 体现的唯物史观道理是:
生产力
上层建筑
意识形态 制度和设施
决定 反作用
决定
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
反作用
探究活动(六)P89:
为什么发展生产力就需要改变生产关系 中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上层建 筑中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用。
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 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会阻碍生产 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 时,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 规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 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孙中山使中国人民醒过来 毛泽东使中国人民站起来 邓小平使中国人民富起来
总趋势:是前进的、 上升的
哲学等各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式。
下列现象属于社会存在的
( BCDF )
A.邓小平理论 B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C .生产关系 D .生产力 E .“三个代表”的思想 F .自然地理环境 G. 文学艺术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社会形态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原始社会 氏族公有制 朴素的公有观念、平等观 念、原始宗教、道德观念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 蒸气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马克思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 发展状况的规律示意图
社会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 会的低级阶段)
(约230年)
社会化大生产
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社会
(约1163年)
蒸汽机电力计算机
封建社
原子能空间技术
会
(约3000年)
2014年度流行热词 且行且珍惜。萌萌哒。现在整个人都不好了。
2015年度流行热词
1、Duang
2、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3、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偏偏要靠才华…
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重点)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社会意识).
区别: ①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
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则不是; ②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
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 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 联系: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思维与 存在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重点)
(1)社会存在决定 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
存在的反映。
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 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 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 推动作用。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生产力
上层建筑
意识形态 制度和设施
决定 反作用
决定
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
反作用
下列选项中属于上层建筑的有 BCDGH
A 生产资料公有制 (经济基础、生产关系)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国家政权 D 社会意识形态 E 按劳分配制度(经济基础、生产关系) F 大机器生产 (生产力) G 人民代表制度 H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I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经济基础、生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1、含义
(1)物质方面——社会存在
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还包括自然环境、人口 因素等。
会 生
(2)精神方面——社会意识
活 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既包
括各种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社会心理,也包括政
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科学、艺术、宗教、
4、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 实践构成了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基础。 • 实践构成了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 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 •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 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 秘的钥匙。
思维与存在 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 发展;
判断:社会存在与社会 意识是同步发展的。
①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 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因此,社会意识 与社会存在的发展是不完全同步性的。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 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 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存在起积极 的推动作用。因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 在具有能动反作用。
自主学习P86--92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三点辩证关系 (重点难点)
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什么?
3、贯穿人类社会的两个基本矛盾/两个普遍 规律是什么?
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5、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的解决方式是什么?
6、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性质是什么? 解决的方式是什么?这样解决的内容和目 的是什么?(重点)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 社会 社会主义 社会
奴隶主占有制 宗法等级观念和制度、天 命论等意识
地主占有制 等级制、终身制、世袭制、 专制独裁制观念
资产阶级占有 自由平等博爱、个人主义、
制
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等
社会主义公有 大公无私、为人民服务、
制
集体主义等意识
2013年度流行热词 土豪。高端大气上档次。爸爸去哪?内什么! 待我长发及腰
铁制工具
奴隶社会 (约几百万年)
生产力
原始社会
金属工具
石器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 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 产力发展状况时,它 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 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
力发展状况时,它对
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 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
产关系)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②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 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当上层建筑适合 经济基础状况时,会推动经济基础的发 展。 ③上层建筑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 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 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