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针刀疗法简介

合集下载

小针刀疗法

小针刀疗法

小针刀疗法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小针刀疗法小针刀疗法是根据生物力学观点,集针刺与手术之优点,对软组织损伤,无菌性炎症和某些骨关节疾病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

方法简单,痛苦小,见效快,花钱少为其优点。

【原理】静态平衡与失调。

人体在静止时,其所有组织器官都有相对稳定的位置关系,以维持人体各部稳定的正常的力学状态,谓静态平衡。

如果组织器官相对稳定的位置关系在某一部分遭到破坏,不能维持这一部分的正常的力学状态,谓静态平衡失调。

动态平衡与失调。

人体在活动状态下,其所有组织器官在体内不同的活动方向.范围.以维持各种活动状态下各组织器官的正常力学状态,谓动态平衡。

如果某一组织器官的正常活动方向.范围遭到破坏或限制,人体在活动状态下不能维持某一组织器官在体内的正常力学状态,谓动态平衡失调。

软组织损伤或病变(如炎症)后,可产生的粘连.结疤.使肌肉.韧带.筋膜.腱 .滑囊的位置和运动时的方向发生改变,破坏了静态和动态平衡,引起疼痛和功能障碍(粘连发生在人体活动较强,肌肉运动幅度较大的部位,如四肢.腰背.关节周围容易出现症状)。

小针刀剥离粘连、松解肌肉,使局部血液循环重新恢复,降低局部致痛物质(如缓激肽、5-羟色胺等)的含量,再配合功能锻炼,可达到新的静态、动态平衡而痊愈。

【适应症】1、各种原因软组织粘连而引起的四肢、躯干各处的顽固性痛点,外力损伤、累积损伤、病理损伤(包括风湿、疽、痛、疖切开排脓,或其他切开手术愈合后)所引起的粘连后,可使疼痛迅速缓解削除。

粘连面积越小,效果越好。

2、滑囊炎。

滑囊受急慢性损伤后闭锁,囊内压力增高,产生胀痛。

胀大的滑囊压迫周围生疼痛。

这种病变常规方法难以奏效,用小针刀将滑囊切开数孔,往往可速见疗效。

3、各种腱鞘炎或韧带挛缩引起的疼痛,尤其是对狭窄性腱鞘炎、腕管综合症、跖管综合症有特效。

4、外伤性(非脑源性)肌瘙挛、肌紧张。

5、骨化性肌炎初期(包括肌肉、韧带钙化)。

小针刀疗法

小针刀疗法

三、针刀两种作用联合应用 先施行针刺治疗,再注射消炎镇痛 液或局麻药。根据不同的病变采用不同 的手术方式。如腰椎间盘突出症,先刺 激敏感穴位,如风市穴,再行椎间孔内 口或/和外口消炎镇痛液注射,针刀解 剥离粘连的神经根。再如骨性膝关节炎, 先刺激血海穴,留针;胫骨内髁处、膑 尖处痛点注射,针刀剥离、松懈。
三、软组织损伤的克星—小针刀: (一)因软组织损伤、炎症而引起的顽固性痛 点 由针力损伤、慢性劳损、风寒潮湿侵袭而引起的 各部门肌筋膜综合症,由病理损伤如手术瘢痕、肌 注感染引起的粘连,往往有明显的硬结或条索,产 生顽固性疼痛和功能障碍,一般治疗方法无明显效 果。应用小针刀的手术效应可松解粘连,切碎硬结, 迅速解除疼痛,恢复功能。 (二)滑膜炎 在肌肉和关节周围的滑囊受急 慢性损伤后引起炎症,使滑囊内分泌物增多,囊内 压力增高,产生胀痛。同时胀大的滑囊又可压迫周 围的血管、神经等组织产生疼痛,这种病变用一般 方法治疗难以奏效,采用小针刀将囊壁切开数孔, 往往立即解除疼痛,搔刮滑囊内壁,注入某些药物, 可防止复发。
2、 脊神经后支卡压,棘旁软组织损伤卡压脊 神经后支可引起腰臀部的疼痛,棘旁可触及压痛点, 并可牵涉到膝部以上。 治疗:横突上关节突夹角处阻滞加针刀松解。 冷冻或射频亦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需要特殊的设 备。 3、神经根粘连 腰椎间盘突出时的渗出可产生神经根粘连,溶 盘后可仍有神经根牵拉乃至卡压的相应症状和体征, 如病变神经根分布区的放射痛、麻、棘旁压痛、放 射痛,直腿抬高和加强试验阳性。 治疗:采用椎间孔内口、外口消炎镇痛液注射 加针刀松解,坐骨神经牵拉手法,并脱水治疗3天。
Hale Waihona Puke 五、腰椎间盘突出症溶盘术后残余症状的治疗 科学分析残余症状的原因,采用针对性的治疗 方法是近两年来使溶盘疗效进一步提高的一条经验。 针刀疗法是治疗残余症状的一种简便、经济、有效 的方法。 1、软组织损伤 ①伴发损伤:多见于年轻人外伤后引起的PL ID。 ②继发损伤:多见于老年人间盘退变引起的P LID。 软组织损伤的特点是腰、臀、腿部某一区域的 片状、点状疼痛,可有压痛点或触及硬结、条索, 无线状放射性疼痛。 治疗:痛点阻滞并针刀松解,亦可配合激光、 汽疗、药物等治疗。

小针刀疗法:膝骨关节炎治疗利器

小针刀疗法:膝骨关节炎治疗利器

小针刀疗法:膝骨关节炎治疗利器1. 引言1.1 什么是小针刀疗法小针刀疗法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也称为微针刀疗法,它是利用微型针刀刺激特定穴位和腧穴,通过刺激神经末梢,调动气血运行,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小针刀疗法源于古代针灸疗法,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

小针刀疗法在治疗膝骨关节炎等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疗效,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认可和追捧。

通过精准的穴位刺激和疗程调理,小针刀疗法能够达到舒筋活络、活血化瘀、调节气血等疗效,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促进病灶愈合。

小针刀疗法的疗效被广泛认可,被认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受到患者的青睐和推崇。

在膝骨关节炎治疗中,小针刀疗法的独特优势和疗效受到了医学界的高度重视和肯定,被视为一种有潜力的治疗利器。

1.2 膝骨关节炎的症状表现膝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主要发生在老年人身上,但也可能影响到年轻人。

膝骨关节炎的症状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关节疼痛:患者会感到膝关节处持续的疼痛,通常在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稍有缓解。

疼痛可能会持续数周甚至数月。

2. 关节僵硬:患者会感到膝关节活动不灵活,行走时膝关节出现僵硬感,弯腰或蹲下时更为明显。

3. 肿胀和红肿:膝关节周围可能会有轻微的肿胀和红肿,使膝部看起来比较肿胀。

4. 关节变形:在疾病进展的过程中,患者的膝关节可能会发生变形,出现畸形的形态。

5. 活动受限:由于疼痛和僵硬的影响,患者的膝关节活动范围受到限制,行走、跑步等动作可能会受到影响。

2. 正文2.1 小针刀疗法的原理小针刀疗法的原理是通过针刀在特定穴位刺激神经末梢,调节人体的生物电位,使神经兴奋性得到提高,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调整机体内分泌功能,激发人体自愈机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膝骨关节炎治疗中,小针刀疗法主要通过调理患部局部和全身的生理功能,促进软组织再生及修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和肿胀,缓解肌肉紧张,提高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活性,从根本上解决膝骨关节炎的症状。

小针刀治疗知识PPT课件

小针刀治疗知识PPT课件
用品。
操作过程
定位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进针点,并 做好标记。
消毒
对进针点及周围皮肤进行消毒。
麻醉
对进针点周围进行局部麻醉,减 轻患者疼痛感。
出针
完成治疗后,缓慢将针刀拔出, 并压迫止血。
治疗
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刺激方式, 如剥离、切割、松解等。
进针
按照小针刀操作规范,将针刀刺 入到病变组织内。
操作后护理
普及教育
加强小针刀治疗的普及教 育,提高医生和患者的认 知度和接受度,促进治疗 的广泛应用。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对于关节炎、关节僵硬等引起的关节疼痛 和活动受限,小针刀治疗可以减轻关节内 压力、改善关节功能。
禁忌症
严重心脑血管疾病
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 不宜进行小针刀治疗,以免引
起意外。
感染性疾病
患有感染性疾病,如骨髓炎、 败血症等的患者不宜进行小针 刀治疗,以免加重感染。
血液系统疾病
患有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 减少症、白血病等的患者不宜 进行小针刀治疗,以免引起出 血。
小针刀治疗原理
小针刀通过刺激穴位和病变部位,调节人体气血流通,从而达到舒经活络、调和气 血、祛除病痛的目的。
小针刀的刺激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加速炎症物质的吸收和消退,缓 解肌肉紧张和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功能。
小针刀还可以对神经、肌肉、韧带等软组织进行松解和修复,恢复正常的生理结构 和功能。
02
小针刀治疗结合了针灸和手术的 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疗效 显著的特点,因此在临床中得到 广泛应用。
小针刀治疗发展历程
小针刀治疗起源于古代中医的针灸技 术,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发展,逐渐形 成了小针刀这一独特的治疗方法。

小针刀适合哪些病治疗

小针刀适合哪些病治疗

小针刀适合哪些病治疗
小针刀,又称微创手术,是一种通过微小切口来进行手术的技术。

近年来,随
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小针刀在治疗各种疾病中被广泛应用。

那么,小针刀适合哪些病治疗呢?
心脑血管疾病
小针刀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有其独特优势。

例如,对于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小针刀可以通过微创手术方式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手术安全性,同时能够更精准地定位和治疗病变部位。

肿瘤
小针刀在肿瘤治疗中也有较好的效果。

由于小针刀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对于
一些特定位置的肿瘤尤为适用,如肺部、肝脏等器官的肿瘤治疗。

小针刀可以精确切除肿瘤,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神经系统疾病
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小针刀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比如,对于一些颅内疾
病的治疗,小针刀可以通过微创手术方式,减少对颅内组织的干扰,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治疗效果。

鼻窦炎
针对慢性鼻窦炎等疾病,小针刀也能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小针刀可以通
过微创的方式,清除鼻窦内的异物和病变组织,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减少复发的可能性。

总的来说,小针刀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神经系统疾病以及鼻窦炎等疾
病方面都有较好的效果。

它的微创特点使得手术创伤减少、恢复快速,是一种越来越受到青睐的治疗方式。

在选择治疗手段时,患者可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况,参考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小针刀治疗原理和实践操作

小针刀治疗原理和实践操作

小针刀治疗原理和实践操作
小针刀治疗是一种常见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通过微小的切口和精密的操作,可以有效地治疗许多疾病。

本文将探讨小针刀治疗的原理及实践操作。

原理
小针刀治疗的原理基于微创手术技术,通过精确的切口和操作,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小针刀是一种微型手术刀具,其刀口细小但可以精确操作。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小针刀进行操作,通过切割、焊接或切除组织,来治疗疾病。

实践操作
在进行小针刀治疗时,医生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操作步骤,以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

1.准备工作:医生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小针刀和手术器械,对患者进行
必要的术前评估和准备工作。

2.消毒防护:在手术开始前,需要对手术部位进行彻底消毒,并做好
手术防护工作,确保手术过程的无菌性。

3.麻醉止血:在进行小针刀治疗时,需要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并确
保手术部位的止血。

4.操作步骤:医生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小针刀,在显微镜下进行精细
的操作,对病变组织进行切除或修复。

5.术后处理:手术完成后,医生需要对手术伤口进行处理和包扎,并
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和观察。

小针刀治疗是一种技术要求较高的微创手术方法,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技术功底。

通过精细的操作和科学的治疗方案,小针刀治疗可以在许多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以上是关于小针刀治疗的原理和实践操作,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小针刀知情同意书

小针刀知情同意书

小针刀知情同意书摘要:一、引言二、小针刀治疗简介三、小针刀治疗的优势四、小针刀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五、小针刀治疗的风险与并发症六、患者知情同意书七、结语正文:一、引言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针灸疗法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其中,小针刀治疗作为一种针灸疗法,因其独特的疗效而备受推崇。

本文旨在向患者介绍小针刀治疗的相关知识,以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充分了解并做出明智的选择。

二、小针刀治疗简介小针刀是一种针灸工具,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来调整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小针刀治疗具有操作简便、疗效显著、无创伤、无痛苦等特点,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三、小针刀治疗的优势1.疗效显著:小针刀治疗能够迅速缓解患者的病痛,提高生活质量。

2.无创伤:小针刀治疗无需开刀,降低了患者的痛苦和治疗风险。

3.操作简便:小针刀治疗操作简单,易于学习和掌握。

4.适应症广泛:小针刀治疗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如颈椎病、腰椎病、关节炎等。

四、小针刀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1.适应症:颈椎病、腰椎病、关节炎、肌肉劳损、头痛、失眠等。

2.禁忌症:孕妇、有出血倾向的患者、皮肤感染或破损的患者等。

五、小针刀治疗的风险与并发症虽然小针刀治疗具有疗效显著、无创伤等优点,但在治疗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

如:局部皮肤瘙痒、红肿、疼痛等。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如有不适,应及时向医生反馈。

六、患者知情同意书在接受小针刀治疗前,患者需认真阅读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以确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充分了解并承担治疗风险。

七、结语小针刀治疗作为一种针灸疗法,具有操作简便、疗效显著等优点。

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应充分了解小针刀治疗的相关知识,以便在治疗过程中能做出明智的选择。

小针刀

小针刀

小针刀疗法是一种介于手术方法和非手术疗法之间的闭合性松解术。

是在切开性手术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针刺方法形成的。

小针刀疗法操作的特点是在治疗部位刺入深部到病变处进行轻松的切割,剥离等不同开工的刺激,以达到止痛祛病的目的。

它的优点是治疗过程操作简单,不受任何环境和条件的限制。

治疗时切口小,不用缝合,对人体组织的损伤也小,且不易引起感染,无不良反应,病人也无明显痛苦和恐惧感,术后无需休息,治疗时间短,疗程短,患者易于接受。

适应症: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腱鞘炎、腕管综合征、腰背肌劳损、髋关节病、膝关节病、骨性关节炎、滑囊炎、跟痛症、骨折后遗症、骨质增生、类风湿、痛风、强直性脊柱炎等软组织损伤性病变和骨关节病变。

禁忌症:1、一切严重内脏病的发作期。

2、施术部位有皮肤感染,肌肉坏死者。

3、施术部位有红肿、灼热、或者深部有脓肿者。

4、施术部位有严重神经血管或有重要脏器而施术时无法不开者。

5、凝血机制不良或有其他出血倾向者。

6、体质极度虚弱不能耐受手术者。

7、血压较高且情绪紧张者。

有以上7种情况之一者,即使有针刀适应症,也不可施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述
小针刀疗法是由金属材料做成的在形状上似针又似刀的一种针灸用具。

是在古代九针中的镵(音“缠”)针、锋针等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外科用手术刀而发展形成的,是与软组织松解手术有机结合的产物,已有十多年的历史、近几年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并为世人所重视。

小针刀疗法是一种介于手术方法和非手术疗法之间的闭合性松解术。

是在切开性手术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针刺方法形成的。

小针刀疗法操作的特点是在治疗部位刺入深部到病变处进行轻松的切割,剥离有害的组织,以达到止痛祛病的目的。

其适应证主要是软组织损伤性病变和骨关节病变。

小针刀疗法的优点是治疗过程操作简单,不受任何环境和条件的限制。

治疗时切口小,不用缝合,对人体组织的损伤也小,且不易引起感染,无不良反应,病人也无明显痛苦和恐惧感,术后无需休息,治疗时间短,疗程短,患者易于接受。

原理
小针刀疗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吸收现代西医及自然科学成果,再加以创造而成的医学新学科.具有疗效好、见效快、疗程短、无毒副作用、适应范围广等优点,是一种深受广大患者欢迎的治疗方法。

小针刀疗法是朱汉章教授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借鉴西医外科手术原理,以小针刀为主要治疗手段而创立的一门医学新学科.2004年12月教育部组织的鉴定会结论为:小针刀医学在理疗、技术、器械等方面具有原创性,特别在临床治疗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著名骨科专家尚天裕教授评价为:“针刀医学是熔中西医学于一炉的新学科,既有中医的长处、又有西医的优点。


在理论方面,小针刀医学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科学,借鉴外科手术原理并加以创新,形成了闭合性手术的理论、慢性软组织损伤病因病理学的新理论、骨质增生新的病因学理论等,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提高了疗效,由于小针刀医学在病因学基础研究方面有所突破,所以在内、妇、儿、皮等科也得到广泛应用。

操作方法
(1)、体位的选择以医生操作时方便、患者被治疗时自我感觉体位舒适为原则。

如在颈部治疗,多采用坐位;头部可根据病位选择仰头位或低头位;
(2)、在选好体位及选好治疗点后,作局部无菌消毒,即先用酒精消毒,再用碘酒消毒,酒精脱碘。

医生戴无菌手套,最后确认进针部位,并做以标记。

对于身体大关节部位或操作较复杂的部位可敷无菌洞巾,以防止操作过程中的污染。

为减轻局部操作时引起的疼痛,可作局部麻醉,阻断神经痛觉传导。

常用的注射药物有:a、1%奴佛卡因2-5毫升/每个进针点。

b、2%利多卡因5毫升左右/每个进针点。

c、2%利多卡因5毫升,确炎松A1毫升,混匀后分别注入2-3个治疗点。

(3)、常用的剥离方式有:a、顺肌纤维、或肌腱分布方向做铲剥--即针刀尖端紧贴着欲剥的组织做进退推进动作(不是上下提插),使横向粘连的组织纤维断离、松解。

b、做横向或扇形的针刀尖端的摆动动作,使纵向粘连的组织纤维断离、松解。

c、做斜向或不定向的针刀尖端划摆动作,使无一定规律的粘连组织纤维断离松解。

剥离动作视病情有无粘连而采纳,注意各种剥离动作,切不可幅度过大,以免划伤重要组织如血管、神经等。

(4)、每次每穴切割剥离2-5次即可出针,一般治疗1-5次即可治愈,两次相隔时间可视情况5-7
天不等。

(5)、小针刀的应用指征:
a、病人自觉某处有疼痛症状。

b、医生在病变部位可触到敏感性压痛。

c、触诊可摸到皮下有条索状或片状或球状硬物,结节。

d、用指弹拨病变处有响声。

临床应用
1、颈椎病:取穴:痛点为主穴。

阳明经头痛配合谷、内庭穴;少阳经头痛配足临泣、风池穴;太阳经头痛配昆仑、后溪穴。

方法:用直刺法。

轻轻纵剥1-2次即可,可配合局部推拿以增强疗效。

2、腰椎间盘脱出症:取穴:椎间隙压痛点(椎间关节处),小腿麻木区中点或承山穴。

方法:腰部在痛点中心进针刀,针刀尖到达椎间小关节韧带周围组织时进行疏通剥离3-4次,出针刀;小腿部位用直刺纵向剥离法即可。

3.慢性腰肌劳损:取穴:腰部压痛点(肾俞)。

方法:同前。

4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取穴:压痛明显处。

方法:以小针刀刀口线和人体纵轴线平行刺入,当刀口接触骨面时,用横行剥离法,感觉肌肉和骨面之间有松动感时即可出针。

一般1次即愈,不愈者隔5天后再行第二次。

5肱骨外上踝炎(网球肘) :取穴:找出压痛最明显处。

方法:使小针刀刀口线和伸腕肌走向平行刺入肱骨外上髁皮下,先用纵行疏通剥离法,向后再用切开剥离法,感觉锐边已刮平,再用横行刮剥法,再疏通一下伸腕肌,伸指总肌,旋后肌肌腱,出针刀,进行包扎。

再曲屈肘关节2-4次,一般1、2次可愈,每次间隔5天。

6、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弹响指):取穴:局部痛点。

方法:用纵向铲剥法。

7、足跟痛(足跟骨刺):取穴:骨刺尖部(压痛最明显处)。

方法:患者仰卧于治疗床上,将足放稳,找出最明显的压痛点,常规消毒后,针刀口线和纵轴垂直,针体和足跟呈60°角,深度直达骨刺尖部,作横行切开剥离和铲削剥离,3-4次即可出针刀,如1次未愈,隔5-7天后可做第二次。

注意事项
1、手法操作准确:由于小针刀疗法是在非直视下进行操作治疗,如果对人体解剖特别是局部解剖不熟悉,手法不当,容易造成损伤,因此医生必须做到熟悉欲刺激穴位深部的解剖知识,以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提高疗效。

2、选穴一定要准确:即选择阿是穴作为治疗点的一定要找准痛点的中心进针,进针时保持垂直(非痛点取穴可以灵活选择进针方式),如偏斜进针易在深部错离病变部位,易损伤非病变组织。

3、注意无茵操作:特别是做深部治疗,重要关节如膝、髋、肘、颈等部位的关节深处切割时尤当注意。

必要时可在局部盖无菌洞巾,或在无菌手术室内进行。

对于身体的其它部位只要注意无菌操作便可。

4、小针刀进针要速而捷:这样可以减轻进针带来的疼痛。

在深部进行铲剥、横剥、纵剥等法剥离操作时,手法宜轻,不然会加重疼痛,甚或损伤周围的组织。

在关节处做纵向切剥时,注意不要损伤或切断韧带、肌腱等。

5、术后处理要妥当:术后对某些创伤不太重的治疗点可以做局部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和防止术后出血粘连。

6、注意手术好后随访:对于部分病例短期疗效很好,1-2个月后或更长一些时间,疼痛复发,又恢复原来疾病状态,尤其是负荷较大的部位如膝关节、肩肘关节、腰部等。

应注意下述因素:病人的习惯性生活、走路姿势、工作姿势等造成复发;手术解除了局部粘连,但术后创面因缺乏局部运动而造成粘连;局部再次遭受风、寒、湿邪的侵袭所致。

因此,生活起居尤当特别注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