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明朝的统治ppt-精讲课件1
合集下载
明朝的统治ppt【人教部编版】1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要点】注意准确识记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
人教部编 版七年 级下册 第14课 明朝 的统治 (共22 张PPT)
人教部编 版七年 级下册 第14课 明朝 的统治 (共22 张PPT)
随堂测验
5.明朝从国外引进的主要农作物有( ) (1)玉米 (2)甘薯 (3)马铃薯 (4)花生 (5)向日葵 A.(1)(3)(4) B.(1)(2)(4)(5) C.(1)(3)(4)(5) D.(1)(2)(3)(4)(5)
材料三:
“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 事,无不领(掌管)之。”
——《元史》 材料四:财权地和方军分国权重、事朝,臣掌的握权在力行过省大长官
“……地方各行省长官统管地方,难以调 遣……”
2.地方
想一想: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制 的改动,有何突出特点?
(1)取消行省,设立“三司”,分别是布政 使司(掌民政和财政)、按察使司(掌司法)、都 指挥使司(掌军务)。
材料二: “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
庆,以为又活一日。”
(三)改革科举制度:八股取士
春秋战国:世卿 世禄制
秦朝:军功爵制
两汉:察举征辟 制
明:八股取士
隋唐至清末:科 举制
魏晋南北朝:九 品中正制
八股取士
1.内容:四书五经,以朱熹《四书集注》为标 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2.行文格式:八股文,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 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对 仗的文字。内容空疏,形式呆板。
二、皇权的强化
材料一: (一大臣上奏):“丞相胡惟庸位居百官
之首,不把皇帝放在眼里。”
材料二: 自古三公论相道权过,大六,师威分胁职皇,权并不曾设立
【要点】注意准确识记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
人教部编 版七年 级下册 第14课 明朝 的统治 (共22 张PPT)
人教部编 版七年 级下册 第14课 明朝 的统治 (共22 张PPT)
随堂测验
5.明朝从国外引进的主要农作物有( ) (1)玉米 (2)甘薯 (3)马铃薯 (4)花生 (5)向日葵 A.(1)(3)(4) B.(1)(2)(4)(5) C.(1)(3)(4)(5) D.(1)(2)(3)(4)(5)
材料三:
“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 事,无不领(掌管)之。”
——《元史》 材料四:财权地和方军分国权重、事朝,臣掌的握权在力行过省大长官
“……地方各行省长官统管地方,难以调 遣……”
2.地方
想一想: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制 的改动,有何突出特点?
(1)取消行省,设立“三司”,分别是布政 使司(掌民政和财政)、按察使司(掌司法)、都 指挥使司(掌军务)。
材料二: “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
庆,以为又活一日。”
(三)改革科举制度:八股取士
春秋战国:世卿 世禄制
秦朝:军功爵制
两汉:察举征辟 制
明:八股取士
隋唐至清末:科 举制
魏晋南北朝:九 品中正制
八股取士
1.内容:四书五经,以朱熹《四书集注》为标 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2.行文格式:八股文,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 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对 仗的文字。内容空疏,形式呆板。
二、皇权的强化
材料一: (一大臣上奏):“丞相胡惟庸位居百官
之首,不把皇帝放在眼里。”
材料二: 自古三公论相道权过,大六,师威分胁职皇,权并不曾设立
部编版七年级明朝的统治_ppt

部编版七年级明朝的统治_ppt
部编版七年级明朝的统治_ppt
相 关 史 事:
(5)朱元璋独揽大权以后,
每天都要处理很多公务,即使
日理万机也难以应付。他曾下
令设置四辅官,以辅佐皇帝(
设殿阁大学士),但不成功
。后来,明成祖建立内阁,帮
助皇帝批阅文件,处理政务。
部编版七年级明朝的统治_ppt
部编版七年级明朝的统治_ppt
问 题 思 考:
想一想: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制的改动,最
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最突出的特点是: 强化皇权,加强君主专制。
部编版七年级明朝的统治_ppt
部编版七年级明朝的统治_ppt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考试内容:《四书》《五经》 解释题目: 朱熹《四书集注》 答题格式: 八股文
明代著名学者顾炎武曾抨击过八股文: 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
——明清(1368—1840)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动 脑 筋:
我国历史上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 的开国皇帝还有谁?
汉高祖刘邦、 汉光武帝刘秀、 后梁朱温
一、明朝的建立 1、元朝灭亡的原因:
根本原因: 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
力收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直接原因:
1351年,黄河下游地区爆发农民起义。 刘福通、徐寿辉、郭子兴(朱元璋)
一、明朝的建立 2、明朝的建立
时间: 1368年
地点: 应天,改称南京
人物: 朱元璋(明太祖)
部编版七年级明朝的统治_ppt
相 关 史 事:
朱元璋出身贫苦,17岁时父母双亡
,他被迫到佛寺里当了和尚,到处化
朱
缘维生。后来他参加
元 璋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共30张PPT)

1368年,朱元 璋称帝,建立明 朝定都应天府, 他就是明太祖。
像朱元璋这样 参加过农民起义的 开国皇帝还有谁?
汉高祖刘邦 汉光武帝刘秀
另一版本的朱洪武图像
换 位 思 考 : 我 当 皇 帝 怎 么 做 ? 明太祖朱元璋(1368-1398年在位)
国家初建,政 局不稳,人心 浮动,我当如 何巩固统治、 加强君权呢?
自主学习二
1、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历史原因?
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权力过大所致
2、强化皇权的目的是什么?
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
3、强化皇权的影响?
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增强。
分组(中 央、地方、 军事、特 务)讨论 朱元璋强 化皇权的 措施。
明朝机构设置
(1)中央组:朱元璋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废 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的措施.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相权的职责
答案: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材料二:
(2)材料二中呈现的中央官制与哪一位皇帝有关,与之对
应的是他采取的什么措施?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达
成此目的,他在地方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案: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手工业: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苏州 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明代青花风头壶
苏绣
商业: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出现 了有名的商帮,如晋商、徽商。
皇都积胜图
首都 过程 全面改革官制 中央
明 朝 的 统 治
地方
治国
改革科举制度 设立厂卫制度
“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别, 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PPT课件(共25页)

朱元璋
出生于安徽,家境贫困,从小给地主放牧牛羊。17岁 那年,父母、大哥都死于灾荒和瘟疫,他只好出家到一座寺
庙当和尚。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寺庙被战火烧毁,他就投
奔起义军,由于朱元璋足智多谋,作战勇敢,几年后成为这 支起义军的首领。他率领队伍南征北战……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学习任务
1.明朝的建立 2.朱元璋强化皇权的系列措施; 3.科举考试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等内容。
重难点
朱元璋强化皇权和科举考试的变化
2020/8/11
一、明朝的建立
原因: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级 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 不聊生。
一、明朝的建立(自主学习完成)
建立者: 朱元璋(明太祖) 时 间: 1368年
都 城: 应天(南京)
元朝灭亡的时间: 1368年
明太祖(1368-1398年在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 统治》P PT课件 (共25 页)
3、设立特务机构:厂卫制度(锦衣卫、东厂) 2020/8/11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PPT课件(共25页) 目的: 监视官民 职能: 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 特点: 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约束 发展:明成祖成立东厂。这两个机构合称“厂卫”。
史称“八股取士”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 统治》P PT课件 (共25 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 统治》P PT课件 (共25 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 统治》P PT课件 (共25 页)
(2)军事上: 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 将军 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 统治》P PT课件 (共25 页)
出生于安徽,家境贫困,从小给地主放牧牛羊。17岁 那年,父母、大哥都死于灾荒和瘟疫,他只好出家到一座寺
庙当和尚。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寺庙被战火烧毁,他就投
奔起义军,由于朱元璋足智多谋,作战勇敢,几年后成为这 支起义军的首领。他率领队伍南征北战……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学习任务
1.明朝的建立 2.朱元璋强化皇权的系列措施; 3.科举考试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等内容。
重难点
朱元璋强化皇权和科举考试的变化
2020/8/11
一、明朝的建立
原因: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级 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 不聊生。
一、明朝的建立(自主学习完成)
建立者: 朱元璋(明太祖) 时 间: 1368年
都 城: 应天(南京)
元朝灭亡的时间: 1368年
明太祖(1368-1398年在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 统治》P PT课件 (共25 页)
3、设立特务机构:厂卫制度(锦衣卫、东厂) 2020/8/11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PPT课件(共25页) 目的: 监视官民 职能: 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 特点: 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约束 发展:明成祖成立东厂。这两个机构合称“厂卫”。
史称“八股取士”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 统治》P PT课件 (共25 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 统治》P PT课件 (共25 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 统治》P PT课件 (共25 页)
(2)军事上: 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 将军 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 统治》P PT课件 (共25 页)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 (30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阅读材料结合课本67页,找出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原因和目的?
(1)原因:元朝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的权力过大
(2)目的:巩固统治
针对元灭的两个原因思考 朱元璋会从哪些方面来加强皇权?
政治(中央、地方)、军事、监督、思想
政治方面:从地方到中央全面改革官制,以强 化皇权。 1 . 在 地 方 :废行中书省,设“三司”,直属中央。朱元璋
特点: 权力三分, 互不统属, 互相牵制。
作用: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朱元璋分封诸子的措施达到预期效果了吗?
前期对稳定明王朝统治作出重要贡 献,……后期藩府成为只享禄米寄生集团, 并成为明中晚期重要的社会问题。
“胡惟庸案”
丞相胡惟庸,开国老臣、百官之首而位高权重,处于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时常与朱元璋发生了“口角”, 朱元璋以“谋反”之罪灭其九族,并借此上朝废除丞相制 度。
1328-1344年 ,放牛
1344-1347年,做和尚, 主要工作是出去讨饭
1347-1352年,做和尚,主 要工作是撞钟
1352-1368年,造反
1368-1398年,主要 工作是做皇帝
朱元璋强化皇权
堂夫元氏(元朝)之有天下,固由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 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儒士严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 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亲自处理政务),故大臣 得以专权自恣(大权独揽)…… ——《明实录》
朱元璋队伍逐渐壮大,消灭 东南各地群雄,向北进军。
明太祖(1368-1398年在位)
建立者:朱元璋(明太祖) 时 间: 1368年 都 城: 应天(南京) 灭元朝时间: 1368年
灭元朝标志: 攻占大都
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 日),字国瑞, 原名朱重八、朱兴宗。出生于濠州 (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孤庄村 。明朝开国皇帝 (1368年—1398年在位), 年号“洪武”。
(1)原因:元朝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的权力过大
(2)目的:巩固统治
针对元灭的两个原因思考 朱元璋会从哪些方面来加强皇权?
政治(中央、地方)、军事、监督、思想
政治方面:从地方到中央全面改革官制,以强 化皇权。 1 . 在 地 方 :废行中书省,设“三司”,直属中央。朱元璋
特点: 权力三分, 互不统属, 互相牵制。
作用: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朱元璋分封诸子的措施达到预期效果了吗?
前期对稳定明王朝统治作出重要贡 献,……后期藩府成为只享禄米寄生集团, 并成为明中晚期重要的社会问题。
“胡惟庸案”
丞相胡惟庸,开国老臣、百官之首而位高权重,处于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时常与朱元璋发生了“口角”, 朱元璋以“谋反”之罪灭其九族,并借此上朝废除丞相制 度。
1328-1344年 ,放牛
1344-1347年,做和尚, 主要工作是出去讨饭
1347-1352年,做和尚,主 要工作是撞钟
1352-1368年,造反
1368-1398年,主要 工作是做皇帝
朱元璋强化皇权
堂夫元氏(元朝)之有天下,固由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 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儒士严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 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亲自处理政务),故大臣 得以专权自恣(大权独揽)…… ——《明实录》
朱元璋队伍逐渐壮大,消灭 东南各地群雄,向北进军。
明太祖(1368-1398年在位)
建立者:朱元璋(明太祖) 时 间: 1368年 都 城: 应天(南京) 灭元朝时间: 1368年
灭元朝标志: 攻占大都
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 日),字国瑞, 原名朱重八、朱兴宗。出生于濠州 (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孤庄村 。明朝开国皇帝 (1368年—1398年在位), 年号“洪武”。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课件

(1)取消行中书省,设“三司”【布政使司(掌民政和财政)、按 察使司(掌司法)、都指挥使司(掌军务)】,长官均由中央任命 (2)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措施
② 八股取士
影响 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加强 (1)考试内容: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
概况 (2)答题要求:对题目的解释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 (3)答卷格式——八股文
二、皇权强化
明太祖加强皇权的措施
1.政治方面:(1)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2)在中央:废丞相、撤中书省,权分六部。
2.军事方面: 分散兵权,设五军都督府。 3.设特务机构 :锦衣卫、东厂。 4.思想方面: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课件 (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课件 (共29张PPT)
特点 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
使应试的人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成为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 影响 工具;八股取士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脱离现实生活,对中国思
想文化、科技进步与发展造成严重阻碍
1.政治方面:
在地方: 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皇帝
布政使司(民政财政) 按察使司(司法刑狱) 都指挥使司(军务)
严重阻碍了我国的思想文化和科技的发展与 进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课件 (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课件 (共29张PPT)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
---(明末学者)顾炎武
扼杀了读书人的聪明才智,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2.军事方面: 3.设特务机兵权(目的),朱元璋把原来的大都督府
措施
② 八股取士
影响 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加强 (1)考试内容: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
概况 (2)答题要求:对题目的解释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 (3)答卷格式——八股文
二、皇权强化
明太祖加强皇权的措施
1.政治方面:(1)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2)在中央:废丞相、撤中书省,权分六部。
2.军事方面: 分散兵权,设五军都督府。 3.设特务机构 :锦衣卫、东厂。 4.思想方面: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课件 (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课件 (共29张PPT)
特点 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
使应试的人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成为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 影响 工具;八股取士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脱离现实生活,对中国思
想文化、科技进步与发展造成严重阻碍
1.政治方面:
在地方: 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皇帝
布政使司(民政财政) 按察使司(司法刑狱) 都指挥使司(军务)
严重阻碍了我国的思想文化和科技的发展与 进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课件 (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课件 (共29张PPT)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
---(明末学者)顾炎武
扼杀了读书人的聪明才智,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2.军事方面: 3.设特务机兵权(目的),朱元璋把原来的大都督府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共26张PPT)

明朝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 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 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 因此称为“八股文”。
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 离实际,禁锢思想。应试的人为了被录 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 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 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
“凡棉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 ——《天工开物》
明朝青地蕃莲印花布 明朝水蓝印金杂花绫
明初棉纺织业已渐有发展,棉布逐渐成 为全国人民主要的衣着材料。棉布生产进一 步发展,呈现出取代价昂的丝织品和产量少 的麻制品的趋势。
景
德
镇
青
明嘉靖青花花鸟纹梅瓶
花
瓷
明朝的商品经济,也相当活跃。北京 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还出现了数 十座较大的商业城市。许多富人携带重金, 积极从事商贸活动,出现了有名的商帮, 如山西的晋商、安徽的徽商。
1368年,朱元 璋称帝,定都 应天府,他就 是明太祖。
朱元璋认为,元朝 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 和朝臣的权力过大所致。 为了巩固统治,他在积 极恢复发展社会经济的 同时,在政治上采取一 系列措施,从地方到中 央全面改革官制,以强 化皇权。
在地方,朱元璋取消行中书省,设立
“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
晋商经营盐业,票号等 商业,尤其以票号最为出 名。晋商也为中国留下了 丰富的建筑遗产,著名的 乔家大院、常家庄园、曹 家三多堂等等。
乔家大院
徽商最早经营的是山货和外地粮 食。如利用丰富的木材资源用于建筑、 做墨、油漆、桐油、造纸,这些是外 运的大宗商品,茶叶有祁门红、婺源 绿名品。外出经商主要是经营盐、棉 (布)、粮食等。
《明朝的统治 》课件ppt 部编版1(完美版)

中央
朝 的
全面改革官制
地方
统
治国
改革科举制度
表现及影响
治
设立厂卫制度
经济的发展
农业、手工业、商业的表现
课后活动
1.想一想,朱元璋废除丞相,强化皇权,这一举措 有什么利弊得失?
利:朱元璋废除丞相,强化皇权有利于皇帝权力的 加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简化办事流程,提髙 行政效率的作用,防止大臣专权,巩固明朝统治, 社会稳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弊:但是造成皇帝权力过大,一旦失误,无人敢问 责的现象。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唐太宗 宋太祖 忽必烈
如何实 现
华丽变 身的呢?
朱元璋
明朝帝王简介
历代帝王相貌 明太祖为最奇
姓名:朱元璋
幼名:朱重八 民族:汉
家庭出身(:至少三代)贫农 学历:
无文凭,曾自学过
职业: 放牛、和尚 造反、皇帝
朱元 璋
睡不 着觉 呢
讲授新课
朱元璋强化皇权
2、强化皇权的措施:
地方:
取消行省,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 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 巩固皇室。
承宣布政使司(民政)
中央
提刑按察司(刑狱) 都指挥使司(军政)
讲授新课
朱元璋强化皇权
2、强化皇权的措施: 中央:
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向皇帝 负责。
皇帝
胡惟庸 我是最后一个丞相
课后活动
2.议一议,八股取士对教育、选官等方面造成什 么样的负面影响?
影响:明朝改革科举考试,导致教学内容单一,考试 形式刻板,从而扼杀了创造性,不利于教育的发展; 明朝改革科举考试,也使许多读书人埋头攻读经书, 不讲求实际学问, 培养出来的人才多是严守规矩和 读死书之人,不利于选贤任能。因此,八股取士严重 阻 碍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之首,不把皇帝放在眼里。”
材料二: 自古三公论相道权过,大六,师威分胁职皇,权并不曾设立
丞相。自泰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 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 专权乱政。
——明太祖《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1.中央
利:克服了朝臣权力过大的弊端
(1)废丞相和中书省,提升六部(吏、户、 礼、兵、刑、工)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
举子看榜图
部编版-明 朝的统 治ppt- 精讲课 件1PPT -精品 课件( 实用版 )
部编版-明 朝的统 治ppt- 精讲课 件1PPT -精品 课件( 实用版 )
讨论
明朝八股取士的影响
(1)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 知识分子不讲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的 思想,为封建统治者培养的忠实奴仆,严重 桎梏了人才的成长。
(3)答卷格式——八股文
② 八股 取士
特点 影响
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
使应试的人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成为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 工具;八股取士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脱离现实生活,对中国思 想文化、科技进步与发展造成严重阻碍
二、皇权的强化
皇权VS相权
材料一: (一大臣上奏):“丞相胡惟庸位居百官
宋濂在家中宴请宾客。 第二天,明太祖问宋濂,昨天请了些什么人?做了些 什么菜?喝了什么酒?宋濂如实回答。 明太祖听后说:“你说的全对,没有欺骗我。”说完, 拿出一张图。宋濂一看,是昨天家中宴请宾客的座位 情况,不禁吓出一身冷汗。
材料二: “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
庆,以为又活一日。”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③
【要点】注意准确识记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
人 部教 编部 版-编明版朝七的年统级治下p册pt- 第 精1讲4课 件明1朝 PPT的-统精治品 课(件共(22 实张用PP版T) )
人 部教 编部 版-编明版朝七的年统级治下p册pt- 第 精1讲4课 件明1朝 PPT的-统精治品 课(件共(22 实张用PP版T) )
地方官员专权,从而加强了皇权
影响:
地方和中央的各个部门,既互不统属, 又互相牵制,各自直接向皇帝负责,实现皇权高度 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形成了比较安定的政治 局面,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目 明的 朝 封措 皇施 权 强 化
弊
端
巩固统治,强化皇权
③概 设立厂 况 卫制度 特
统治高压,皇权空前强化
部编版-明 朝的统 治ppt- 精讲课 件1PPT -精品 课件( 实用版 )
(三)改革科举制度:八股取士 部编版-明朝的统治ppt-精讲课件1PPT-精品课件(实用版)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化
部编版-明 朝的统 治ppt- 精讲课 件1PPT -精品 课件( 实用版 )
部编版-明 朝的统 治ppt- 精讲课 件1PPT -精品 课件( 实用版 )
手工 业
部编版-明 朝的统 治ppt- 精讲课 件1PPT -精品 课件( 实用版 )
随堂测验
1.明朝的知识分子要参加科举考试,他必须学习的考 试内容是( )
A.诗词歌赋
B.前四史
C.四书五经
2.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 )
A.西厂 D.东厂
B.锦衣卫
C.内阁
3.明初的地方官员如若有事,需要上京面见皇帝,应 该去( )
(2)八股取士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 新人才的培养;对学术文化、科学文化的发 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
部编版-明 朝的统 治ppt- 精讲课 件1PPT -精品 课件( 实用版 )
部编版-明 朝的统 治ppt- 精讲课 件1PPT -精品 课件( 实用版 )
三、经济的发展
引进新品种
部编版-明 朝的统 治ppt- 精讲课 件1PPT -精品 课件( 实用版 )
帝负责。 (2)分散兵权,将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 前、后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
的权力统归兵部。
弊:皇权高度集中,地方政府必须严格服从中央 政府的命令,没有独立性:不能广泛吸纳建议, 容易形成专权,出现偏颇决策,不利于提高工 作效率,给明朝的统治埋下了隐患。
材料三:
中央VS地方
“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 事,无不领(掌管)之。”
(二)设立特务机构:厂卫制度
(皇权高度集中的产物)
明太祖
明成祖
锦衣卫
东厂
掌刑帝狱管,诸侍镇事卫压、,官缉保民安却护捕。皇、然知朝天宦中下官坐事锦负衣责卫,之权上利在
部编版-明 朝的统 治ppt- 精讲课 件1PPT -精品 课件( 实用版 )
材料一: 部编版-明朝的统治ppt-精讲课件1PPT-精品课件(实用版) 明朝洪武(明太祖年号)年间,有一天,大学士
点
朱元璋——锦衣卫,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 明成祖——东厂。两机构合称“厂卫”
监视官民,是直属皇帝的特务机构
*皇权高度集中,地方政府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缺乏自主性,不利 于提高行政效率。 *皇帝专权,易出现决策偏颇和政治腐败。 *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又使中国社会逐渐走向衰落。
部编版-明 朝的统 治ppt- 精讲课 件1PPT -精品 课件( 实用版 )
——《元史》 材料四:财权地和方军分国权重、事朝,臣掌的握权在力行过省大长官
“……地方各行省长官统管地方, 难以调遣……”
2.地方
想一想: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制 的改动,有何突出特点?
(1)取消行省,设立“三司”,分别是布政 使司(掌民政和财政)、按察使司(掌司法)、都 指挥使司(掌军务)。
(巩分固2)皇散分室中封。央诸和子权为地利王方的,的分驻权散守利各与,地制防,衡止监控朝地臣方和,
随堂测验
5.明朝从国外引进的主要农作物有( )
(1)玉米 (2)甘薯 (3)马铃薯 (4)花生 向日葵 A.(1)(3)(4) B.(1)(2)(4)(5) C.(1)(3)(4)(5) D.(1)(2)(3)(4)(5)
(5)
人 部教 编部 版-编明版朝七的年统级治下p册pt- 第 精1讲4课 件明1朝 PPT的-统精治品 课(件共(22 实张用PP版T) )
部编版-明 朝的统 治ppt- 精讲课 件1PPT -精品 课件( 实用版 )
(二)手工业 棉纺织业:南北方涌现大批棉纺织业基
地,丝织品中心——苏州; 制瓷业:制瓷中心——景德镇。
(三)商业 商品经济活跃,出现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著名的商帮(晋商、徽商)
部编版-明 朝的统 治ppt- 精讲课 件1PPT -精品 课件( 实用版 )
八股取士
1.内容:四书五经,以朱熹《四书集注》为标 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2.行文格式:八股文,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 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对 仗的文字。内容空疏,形式呆板。
部编版-明 朝的统 治ppt- 精讲课 件1PPT -精品 课件( 实用版 )
部编版-明 朝的统 治ppt- 精讲课 件1PPT -精品 课件( 实用版 )
(1)取消行中书省,设“三司”【布政使司(掌民政和财政)、 按察使司(掌司法)、都指挥使司(掌军务)】,长官均由中央任 命 (2)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加强
(1)考试内容: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
概况 (2)答题要求:对题目的解释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
人 部教 编部 版-编明版朝七的年统级治下p册pt- 第 精1讲4课 件明1朝 PPT的-统精治品 课(件共(22 实张用PP版T) )
谢谢大家
人 部教 编部 版-编明版朝七的年统级治下p册pt- 第 精1讲4课 件明1朝 PPT的-统精治品 课(件共(22 实张用PP版T) )
小结 部编版-明朝的统治ppt-精讲课件1PPT-精品课件(实用版)
设立特务机 构:锦衣卫 与东厂
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 六部
中 央
臣百 姓
皇 化文
帝
群 地 方
废行省,设三司,分 诸侯
农业
经济发展
部编版-明 朝的统 治ppt- 精讲课 件1PPT -精品 课件( 实用版 )
商业
改革科举制 度,八股取 士
A.北京 B.西安
C.南京
D.洛阳
部编版-明 朝的统 治ppt- 精讲课 件1PPT -精品 课件( 实用版 )
人 部教 编部 版-编明版朝七的年统级治下p册pt- 第 精1讲4课 件明1朝 PPT的-统精治品 课(件共(22 实张用PP版T) )
随堂测验
4.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以“明朝加强专制统 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列符合主题的有( ) ①废丞相,设三司 ②设置厂卫制度 ③八股取士 ④设三省六部制.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一、明朝的建立
时间 建立 人物
都城
1368年 朱元璋(明太祖) 应天府(今江苏南京)
二、皇权的强化 明成祖设内阁
目 的
明 朝 封 皇措 权施 强 化
巩固统治,强化皇权
中央
① 全面 改革 官制
地方 影响
(1)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2)把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
材料二: 自古三公论相道权过,大六,师威分胁职皇,权并不曾设立
丞相。自泰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 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 专权乱政。
——明太祖《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1.中央
利:克服了朝臣权力过大的弊端
(1)废丞相和中书省,提升六部(吏、户、 礼、兵、刑、工)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
举子看榜图
部编版-明 朝的统 治ppt- 精讲课 件1PPT -精品 课件( 实用版 )
部编版-明 朝的统 治ppt- 精讲课 件1PPT -精品 课件( 实用版 )
讨论
明朝八股取士的影响
(1)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 知识分子不讲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的 思想,为封建统治者培养的忠实奴仆,严重 桎梏了人才的成长。
(3)答卷格式——八股文
② 八股 取士
特点 影响
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
使应试的人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成为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 工具;八股取士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脱离现实生活,对中国思 想文化、科技进步与发展造成严重阻碍
二、皇权的强化
皇权VS相权
材料一: (一大臣上奏):“丞相胡惟庸位居百官
宋濂在家中宴请宾客。 第二天,明太祖问宋濂,昨天请了些什么人?做了些 什么菜?喝了什么酒?宋濂如实回答。 明太祖听后说:“你说的全对,没有欺骗我。”说完, 拿出一张图。宋濂一看,是昨天家中宴请宾客的座位 情况,不禁吓出一身冷汗。
材料二: “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
庆,以为又活一日。”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③
【要点】注意准确识记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
人 部教 编部 版-编明版朝七的年统级治下p册pt- 第 精1讲4课 件明1朝 PPT的-统精治品 课(件共(22 实张用PP版T) )
人 部教 编部 版-编明版朝七的年统级治下p册pt- 第 精1讲4课 件明1朝 PPT的-统精治品 课(件共(22 实张用PP版T) )
地方官员专权,从而加强了皇权
影响:
地方和中央的各个部门,既互不统属, 又互相牵制,各自直接向皇帝负责,实现皇权高度 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形成了比较安定的政治 局面,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目 明的 朝 封措 皇施 权 强 化
弊
端
巩固统治,强化皇权
③概 设立厂 况 卫制度 特
统治高压,皇权空前强化
部编版-明 朝的统 治ppt- 精讲课 件1PPT -精品 课件( 实用版 )
(三)改革科举制度:八股取士 部编版-明朝的统治ppt-精讲课件1PPT-精品课件(实用版)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化
部编版-明 朝的统 治ppt- 精讲课 件1PPT -精品 课件( 实用版 )
部编版-明 朝的统 治ppt- 精讲课 件1PPT -精品 课件( 实用版 )
手工 业
部编版-明 朝的统 治ppt- 精讲课 件1PPT -精品 课件( 实用版 )
随堂测验
1.明朝的知识分子要参加科举考试,他必须学习的考 试内容是( )
A.诗词歌赋
B.前四史
C.四书五经
2.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 )
A.西厂 D.东厂
B.锦衣卫
C.内阁
3.明初的地方官员如若有事,需要上京面见皇帝,应 该去( )
(2)八股取士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 新人才的培养;对学术文化、科学文化的发 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
部编版-明 朝的统 治ppt- 精讲课 件1PPT -精品 课件( 实用版 )
部编版-明 朝的统 治ppt- 精讲课 件1PPT -精品 课件( 实用版 )
三、经济的发展
引进新品种
部编版-明 朝的统 治ppt- 精讲课 件1PPT -精品 课件( 实用版 )
帝负责。 (2)分散兵权,将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 前、后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
的权力统归兵部。
弊:皇权高度集中,地方政府必须严格服从中央 政府的命令,没有独立性:不能广泛吸纳建议, 容易形成专权,出现偏颇决策,不利于提高工 作效率,给明朝的统治埋下了隐患。
材料三:
中央VS地方
“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 事,无不领(掌管)之。”
(二)设立特务机构:厂卫制度
(皇权高度集中的产物)
明太祖
明成祖
锦衣卫
东厂
掌刑帝狱管,诸侍镇事卫压、,官缉保民安却护捕。皇、然知朝天宦中下官坐事锦负衣责卫,之权上利在
部编版-明 朝的统 治ppt- 精讲课 件1PPT -精品 课件( 实用版 )
材料一: 部编版-明朝的统治ppt-精讲课件1PPT-精品课件(实用版) 明朝洪武(明太祖年号)年间,有一天,大学士
点
朱元璋——锦衣卫,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 明成祖——东厂。两机构合称“厂卫”
监视官民,是直属皇帝的特务机构
*皇权高度集中,地方政府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缺乏自主性,不利 于提高行政效率。 *皇帝专权,易出现决策偏颇和政治腐败。 *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又使中国社会逐渐走向衰落。
部编版-明 朝的统 治ppt- 精讲课 件1PPT -精品 课件( 实用版 )
——《元史》 材料四:财权地和方军分国权重、事朝,臣掌的握权在力行过省大长官
“……地方各行省长官统管地方, 难以调遣……”
2.地方
想一想: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制 的改动,有何突出特点?
(1)取消行省,设立“三司”,分别是布政 使司(掌民政和财政)、按察使司(掌司法)、都 指挥使司(掌军务)。
(巩分固2)皇散分室中封。央诸和子权为地利王方的,的分驻权散守利各与,地制防,衡止监控朝地臣方和,
随堂测验
5.明朝从国外引进的主要农作物有( )
(1)玉米 (2)甘薯 (3)马铃薯 (4)花生 向日葵 A.(1)(3)(4) B.(1)(2)(4)(5) C.(1)(3)(4)(5) D.(1)(2)(3)(4)(5)
(5)
人 部教 编部 版-编明版朝七的年统级治下p册pt- 第 精1讲4课 件明1朝 PPT的-统精治品 课(件共(22 实张用PP版T) )
部编版-明 朝的统 治ppt- 精讲课 件1PPT -精品 课件( 实用版 )
(二)手工业 棉纺织业:南北方涌现大批棉纺织业基
地,丝织品中心——苏州; 制瓷业:制瓷中心——景德镇。
(三)商业 商品经济活跃,出现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著名的商帮(晋商、徽商)
部编版-明 朝的统 治ppt- 精讲课 件1PPT -精品 课件( 实用版 )
八股取士
1.内容:四书五经,以朱熹《四书集注》为标 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2.行文格式:八股文,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 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对 仗的文字。内容空疏,形式呆板。
部编版-明 朝的统 治ppt- 精讲课 件1PPT -精品 课件( 实用版 )
部编版-明 朝的统 治ppt- 精讲课 件1PPT -精品 课件( 实用版 )
(1)取消行中书省,设“三司”【布政使司(掌民政和财政)、 按察使司(掌司法)、都指挥使司(掌军务)】,长官均由中央任 命 (2)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加强
(1)考试内容: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
概况 (2)答题要求:对题目的解释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
人 部教 编部 版-编明版朝七的年统级治下p册pt- 第 精1讲4课 件明1朝 PPT的-统精治品 课(件共(22 实张用PP版T) )
谢谢大家
人 部教 编部 版-编明版朝七的年统级治下p册pt- 第 精1讲4课 件明1朝 PPT的-统精治品 课(件共(22 实张用PP版T) )
小结 部编版-明朝的统治ppt-精讲课件1PPT-精品课件(实用版)
设立特务机 构:锦衣卫 与东厂
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 六部
中 央
臣百 姓
皇 化文
帝
群 地 方
废行省,设三司,分 诸侯
农业
经济发展
部编版-明 朝的统 治ppt- 精讲课 件1PPT -精品 课件( 实用版 )
商业
改革科举制 度,八股取 士
A.北京 B.西安
C.南京
D.洛阳
部编版-明 朝的统 治ppt- 精讲课 件1PPT -精品 课件( 实用版 )
人 部教 编部 版-编明版朝七的年统级治下p册pt- 第 精1讲4课 件明1朝 PPT的-统精治品 课(件共(22 实张用PP版T) )
随堂测验
4.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以“明朝加强专制统 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列符合主题的有( ) ①废丞相,设三司 ②设置厂卫制度 ③八股取士 ④设三省六部制.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一、明朝的建立
时间 建立 人物
都城
1368年 朱元璋(明太祖) 应天府(今江苏南京)
二、皇权的强化 明成祖设内阁
目 的
明 朝 封 皇措 权施 强 化
巩固统治,强化皇权
中央
① 全面 改革 官制
地方 影响
(1)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2)把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