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复习及答案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复习及答案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复习题一、填空题1、 所谓互换性,就是___ ____的零部件,在装配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能装配到机器或仪器上,并满足___________的特性;2、极限偏差是___________减___________所得的代数差,其中最大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的差值为_________;最小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的差值为 ;3、配合公差带具有 和 两个特性;配合公差带的大小 由 决定;配合公差带的位置由 决定;4、 孔的最大实体尺寸即孔的__ ______极限尺寸,轴的最大实体尺寸为轴的__ _ _极限尺寸,当孔、轴以最大实尺寸相配时,配合最__ ______;5、若被测要素为轮廓要素,框格箭头指引线应与该要瑑的尺寸线__ ______,若被测要素为中心要素,框格箭头指引线应与该要瑑的尺寸线__ ______;6、+0.0210Φ30 的孔与-0.007-0.020Φ30 的轴配合,属于__ ____ _制__ ______配合;7、圆度的公差带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区域,圆柱度的公差带形状是__________ 区域;8、评定表面粗糙度高度特性参数包括 、 和 ;9、选择基准制时,应优先选用 ,原因是 ; 10、M24×2-5g6g 螺纹中,其公称直径为 ,大径公差带代号为 ,中径公差带代号为 ,螺距为 ,旋合长度为 ;11、大径为30mm 、螺距为2mm 的普通内螺纹,中径和小径的公差带代号都为6H,短旋合长度,该螺纹代号是 ;12、配合是指_____ _____相同的孔和轴的_____ ___之间的关系,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为_____ __配合;•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相互交迭__ _____配合;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为__ ______配合;13、独立原则是指图样上给出被测要素的尺寸公差与_ ____ 各自独立,彼此无关,分别满足要求的公差原则;这时尺寸公差只控制_ ____的变动范围,不控制_ ____; 14、随机误差通常服从正态分布规律;具有以下基本特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系统误差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消除;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有相对运动的配合应选用间隙配合,无相对运动的配合均选过盈配合;1、实际尺寸就是真实的尺寸,简称真值;2.配合公差的大小,等于相配合的孔轴公差之和;2、量块按等使用时,量块的工件尺寸既包含制造误差,也包含检定量块的测量误差; 3.直接测量必为绝对测量;3、同一公差等级的孔和轴的标准公差数值一定相等;4.为减少测量误差,一般不采用间接测量;4、φ10f6、和φ10f8的上偏差是相等的,只是它们的下偏差各不相同;5.国家标准规定,孔只是指圆柱形的内表面;5、偏差可为正、负或零值,而公差只能为正值;6.未注公差尺寸即对该尺寸无公差要求;6、最大实体尺寸是孔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的总称;7.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采用独立原则时,零件加工的实际尺寸和形位误差有一项超差,则该零件不合格;7、在零件尺寸链中应选最重要的尺寸作封闭环;8.当包容要求用于单一要素时,被测要素必须遵守最大实体实效边界;8、在尺寸链计算中,封闭环的上偏差等于所有增环的上偏差之和减去所有减的下偏差之和;9.被测要素采用最大实体要求的零形位公差时,被测要素必须遵守最大实体边界;9、实际尺寸相等的两个零件的作用尺寸也相等;10.要求配合精度高的零件,其表面粗糙度数值应大;10、当通规和止规都能通过被测零件,该零件即是合格品;三、选择题1.保证互换性生产的基础是 ;A、标准化B、生产现代化C、大批量生产D、协作化生产2、绝对误差与真值之比叫 ;A、绝对误差B、极限误差C、相对误差3、精度是表示测量结果中影响的程度;A、系统误差大小B、随机误差大小C、粗大误差大小4、下列测量中属于间接测量的有 ;A、用千分尺测外径;B、用光学比较仪测外径;C、用游标卡尺测量两孔中心距;D、用高度尺及内径百分表测量孔的中心高度;5、下列论述正确的有 ;-形位公差;A、孔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DmaxB、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最大实体尺寸;+形位公差;C、轴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dmaxD、轴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实际尺寸+形位误差.6、相互结合的孔和轴的精度决定了 ;A、配合精度的高B、配合的松紧程C、配合的性质7、平键联结中宽度尺寸b的不同配合是依靠改变公差带的位置来获得;A、轴槽和轮毂槽宽度B、键宽C、轴槽宽度D、轮毂槽宽度8、形位公差带的形状决定于A、形位公差特征项目B、形位公差标注形式C、被测要素的理想形状D、被测要素的理想形状、形位公差特征项目和标注形式9、配合公差带位于配合公差带图的零线下方时为配合;A、间隙B、过渡C、过盈10、被测要素的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的关系采用最大实体要求时,该被测要素的体外作用尺寸不得超出 ;A、最大实体尺寸B、最小实体尺寸C、实际尺寸D、最大实体实效尺寸11、评定参数更能充分反应被测表面的实际情况;A、轮廓的最大高度B、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C、轮廓算术平均偏差D、轮廓的支承长度率12、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的配合比光滑孔与轴的同名配合要 ;A、紧B、松C、一样松紧13、下列测量值中精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_A、真值为40mm,测得值为B、真值为40mm,测得值为C、真值为40mm,测得值为D、真值为100mm,测得值为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用于精密机床的分度机构、测量仪器上的读数分度齿轮,一般要求传递运动准确;B、用于传递动力的齿轮,一般要求载荷分布均匀;C、用于高速传动的齿轮,一般要求载荷分布均匀;D、低速动力齿轮,对运动的准确性要求高;15、最大实体要求适用于 ;A、需要保证可装配性的场合B、需要保证较严格配合要求的场合C、需要保证零件强度和最小壁厚的场合D、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要求的精度相差很大的场合;16、选择滚动轴承与轴颈、外壳孔的配合时,首先应考虑的因素是 ;A、轴承的径向游隙B、轴承套圈相对于负荷方向的运转状态和所承受负荷的大小C、轴和外壳的材料和机构D、轴承的工作温度四、简答题1、配合分哪几类各类配合中孔和轴公差带的相对位置有何特点2、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征实际测量中对各类误差的处理原则是什么3、为什么在表面粗糙度轮廓标准中,除了规定“取样长度”外,还规定“评定长度”4、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的配合和外圈与外壳孔的配合分别采用哪种基准制为什么滚动轴承内圈内径公差带分布有何特点其基本偏差是怎样规定的5、简述对齿轮传动的四项使用要求其中哪几项要求是精度要求五、综合题1.计算出表1中空格中的数值,并按规定填写在表1中5分2. 设某配合的孔径为φ45 + +,轴径为φ45 0 ,试分别计算其极限间隙或过盈及配合公差,画出其尺寸公差带及配合公差带图5分; 解:本配合为间隙配合,Xmax==,Xmin==,配合公差Tf=尺寸公差图和配合公差图如图所示:3.根据表1中给出的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求出下列孔、轴的上下偏差数值:1 7850h E Φ 27860m H Φ 10分解:1.750h Φ为基轴制,故: es =0ei =-IT7=-25m μ而孔的基本偏差可通过通用规则求出: EI =-e =+50m μES =EI +IT8=+50+39=+89m μ 2.7860m H Φ的基本偏差可直接查表求得: EI =0ES =+IT8=+46m μ ei =+11m μes =ei +IT7=+11+30=+41m μ4.改正图1中各项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错误不得改变形位公差项目10分5.试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2上14分1φd 圆柱面的尺寸为φ30 0mm,采用包容要求,φD 圆柱面的尺寸为φ50 0mm,采用独立原则;2φd 表面粗糙度的最大允许值为R a =μm,φD 表面粗糙度的最大允许值为R a =2μm; 3键槽侧面对φD 轴线的对称度公差为 mm;4φD 圆柱面对φd 轴线的径向圆跳动量不超过 mm,轴肩端平面对φd 轴线的端面圆跳动不超过 mm;6.图1和图2分别给出了孔的两种图样标注方法,试根据标注的含义填写下表10分;7. 将下列技术要求正确标注到零件图上 10分1Ф40锥轴的圆度公差;2Ф20轴的轴线直线度公差Ф;3Ф40轴线对Ф20轴轴线的同轴度公差;4Ф20轴键槽对称度公差;5Ф20表面粗糙度,其余表面Rz7;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复习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同一规格不经任何挑选、修配或调整使用性能2、基本尺寸极限尺寸上偏差下偏差3、大小位置配合公差值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4、最小最大紧5、错开对齐6、基孔间隙7、半径差为公差值 t的两个同心圆之间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个同轴圆柱面之间的8、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 轮廓最大高度Ry9、基孔制加工孔比加工轴要困难,所用刀具量具尺寸规格也多,成本大10、24mm 6g 5g 2mm N11、M30×2-6H-S12、基本尺寸 公差带 间隙 过渡 过盈 13、形位公差 实际尺寸 实际要素的变动 14、单峰性 对称性 有界性 抵偿性 15、修正法 抵偿法 二、 判断题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18、× 19、× 20、× 三、选择题1、A2、C3、B4、A5、A6、A7、D8、C9、D 10、C 11、B 12、A 13、D 14、C 15、A 16、B四、简答题自行组织答案;希望同学们各自认真总结,切勿全班同学有相同的解答; 五、综合题 1.2. 设某配合的孔径为φ45 + +,轴径为φ45 0 ,试分别计算其极限间隙或过盈及配合公差,画出其尺寸公差带及配合公差带图5分; 解:本配合为间隙配合,Xmax==,Xmin==,配合公差Tf=尺寸公差图和配合公差图如图所示:3.根据表1中给出的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求出下列孔、轴的上下偏差数值:1.7850h E Φ 2.7860m H Φ 10分 解:1.7850h E Φ为基轴制,故:es =0ei =-IT7=-25m μ而孔的基本偏差可通过通用规则求出: EI =-es =+50m μES =EI +IT8=+50+39=+89m μ 2.7860m H Φ的基本偏差可直接查表求得: EI =0ES =+IT8=+46m μ ei =+11m μes =ei +IT7=+11+30=+41m μ4.改正图1中各项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错误不得改变形位公差项目 5、答案见图4共7处需标注,标注对1处得2分7、将下列技术要求正确标注到零件图上 10分1Ф40锥轴的圆度公差; 2Ф20轴的轴线直线度公差Ф;3Ф40轴线对Ф20轴轴线的同轴度公差;4Ф20轴键槽对称度公差;5Ф20表面粗糙度,其余表面Rz7;。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复习试题(含答案)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复习试题(含答案)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复习题[1] 选用优先数列时,应按照先疏后密的规则进行选取,以避免规格(A)。

A.过多B.过少C.过量D.过头[2] 选择( C)的测量力,有利于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和灵敏度。

A.较大B.较小C.适当D.无关。

[3] 对一被测值进行大量重复测量时其产生的随机误差(A)服从正态分布规律。

A完全 B.不完全 C.不一定 D.不可能。

[4] 圆柱度公差为0.03 mm,该圆柱面对基准轴线的径向全跳动公差(D)0.03mm。

A.不小于B.等于C.不等于D.不大于。

[5] 车床主轴与丝杠之间的交换齿轮,主要要保证其传动的( A )。

A.准确性B.无关 C 低速运动 .D.高速运动。

[6] ( C )误差是有某种不正常的原因造成的。

A.相对B.绝对C.粗大D.变值。

[7] 圆柱度公差是控制圆柱形零件横截面和轴向截面内()误差的综合性指标。

A.形状B.定向C.定位D.形位。

[8] ( C )配合可能有间隙,也可能有过盈。

A.间隙B.过盈C.过渡D.常用[9] 基本尺寸不同的零件,只要它们的()相同,就可以说明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

A.公差值B.公差等级C.配合D.标注[10] 键槽的对称度公差为0.05mm,则键槽中心面偏离轴线的距离不得()0.05mm。

A.小于B.大于C.等于D.小于等于[11] 几何量的基本长度单位为( )。

A.厘米B.毫米C.米D.微米[12] 按GB/T1800.3—1998的规定,标准公差等级分为( A )级。

A20 .B.18 C.19 D.22[13] 对于有配合要求的孔和轴,尺寸公差应采用( )等级。

A.较大B.较小C.较高D.较低。

[14] ()误差可用修正法和抵消法等方法消除。

A.随机B.系统C.粗大D.相对。

[15] 标准规定了( B )优先数系列。

A.4个B.5个C.10个D.1个。

[16] 同一公差等级的两个尺寸、其公差数值( )。

A.相等B.不相等C.不一定相等D.不能相等[17] φ50mm的基孔制孔、轴配合,已知其最小间隙为0.05,则轴的上偏差是( )。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复习资料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复习资料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复习资料 一、 填空题1、按照互换程度的不同,互换性分 完全互换 和 不完全互换 两种。

其中 完全互换 _在机械制造业中应用广泛。

2、尺寸公差是指 上偏差和下偏差 。

3、 基本尺寸 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 公差带 之间的关系,称为配合。

配合分 间隙 配合、 过度 配合和 过盈 配合三种。

4、标准公差用代号 IT 表示。

标准公差分 20 级,其中 IT01级 精度最高, IT18 精度最低。

5、螺纹螺距与导程的关系是:导程等于 线数 和 螺距 的乘积。

6、国家标准按螺纹的直径和螺距将旋合长度分为三组,分别为 长 旋合长度组、 旋合长度组 中 和 短 旋合长度组。

7、计量器具按用途分类可分为标准计量器具、 通用 计量器具和 专用 计量器具三类。

8、零件的尺寸合格,其实际尺寸应在 最大极限尺寸 和 最小极限尺寸 之间。

其 上偏差和下偏差 应在上偏差和下偏差之间。

9、 基本偏差 确定公差带位置, 标准公差 确定公差带大小。

10、在过渡配合中, 最大间隙 表示过渡配合是最松的状态; 最大过盈 表示过渡配合中最紧的状态。

11、零件尺寸为φ90j7(020.0015.0+-)其基本偏差为 -0.015 mm ,尺寸公差为 0.035 。

12、选用配合的方法有三种,即 计算 法、 类比 法和 试验 法,在一般情况下通常采用 类比 法。

13、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分为 随机 误差、 系统 误差和 粗大 误差。

14、孔的最大实体尺寸为孔的 最小极限尺寸 ;轴的最大实体尺寸为轴的 最大极限尺寸 。

15、形位公差带由 形状 、 大小 、 方向 、 位置 四个要素组成。

16、键为标准件,键连接的配合采用的配合制度为 基轴制 。

17、在图样上,单一要素的尺寸极限偏差或公差带代号之后注有○E 符号时,则表示该单一要素采 用 包容 要求。

18、孔和轴各有 28 个基本偏差代号。

19、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要采用基 孔 制;而外圈与外壳孔的配合要采用基 轴 制。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期末复习题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期末复习题

第三部分 综合练习题一、填空题1.公差标准是对 几何量误差 的限制性措施,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 是贯彻公差与配合制的技术保证。

2.轴φ50js8,其上偏差为 +0.019 mm ,下偏差为 -0.019 mm 。

3.由于径向全跳动误差包括了圆柱度误差和同轴度误差,当 径向全跳动误差 不大于给定的圆柱度公差值时,可以肯定圆柱度误差不会超差。

4.径向圆跳动公差带与圆度公差带在形状方面 相同 ,但前者公差带圆心的位置是 固定的 而后者公差带圆心的位置是 浮动的 。

5.φ30 +0.021 0mm 的孔与φ30-0.007 -0.020mm 的轴配合,属于 基孔 制 间隙 配合。

6.φ50mm 的基孔制孔、轴配合,已知其最小间隙为0.05,则轴的上偏差是 -0.05 。

7.当所有的减环都是最大极限尺寸而所有的减环都是最小极限尺寸时,封闭环必为 最大极限尺寸 。

8.孔、轴的ES <ei 的配合属于过盈 配合,EI >es 的配合属于 间隙 配合。

9.某轴尺寸为Φ10-0.018 -0.028 mm ,被测要素给定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采用最小实体要求,则垂直度公差是在被测要素为 最小实体状态 时给定的。

当轴实际尺寸为 Φ9.972 mm 是,允许的垂直度误差达最大,可达 0.02 mm 。

10.孔、轴配合的最大过盈为-60μm ,配合公差为40μm ,可以判断该配合属于 过渡 配合。

11.在产品设计中,尺寸链计算是根据机器的精度要求,合理地确定有关尺寸的公差和极限偏差 。

12.选择基准制时,应优先选用 基孔制 原因是加工孔比加工轴要困难,所用刀具量具尺寸规格也多,成本大。

13.配合公差是指 允许间隙或 过盈的变动量 ,它表示 配合精度 的高低。

14.国家标准中规定表面粗糙度的主要评定参数有 Re 、 Ry 、 Rz 三项。

15. ┻Φ0.1○L A 含义是 给定方向上元素相对基准元素A 的垂直度公差是 Φ0.1,且遵循最小实体要求 。

(完整版)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知识点

(完整版)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知识点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知识点绪言互换性是指在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中,任取其一,不需任何挑选或附加修配就能装在机器上,达到规定的功能要求,这样的一批零件或部件就称为具有互换性的零、部件。

通常包括几何参数和机械性能的互换。

允许零件尺寸和几何参数的变动量就称为公差。

互换性课按其互换程度,分为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

公差标准分为技术标准和公差标准,技术标准又分为国家标准,部门标准和企业标准。

第一章圆柱公差与配合基本尺寸是设计给定的尺寸。

实际尺寸是通过测量获得的尺寸。

极限尺寸是指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极限值,即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

最大实体状态是具有材料量最多的状态,此时的尺寸是最大实体尺寸。

与实际孔内接的最大理想轴的尺寸称为孔的作用尺寸,与实际轴外接的最小理想孔的尺寸称为轴的作用尺寸。

尺寸偏差是指某一个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尺寸公差是指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公差=|最大极限尺寸- 最小极限尺寸|=上偏差-下偏差的绝对值配合是指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与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间隙配合:孔德公差带完全在轴的公差带上,即具有间隙配合。

间隙公差是允许间隙的变动量,等于最大间隙和最小间隙的代数差的绝对值,也等于相互配合的孔公差与轴公差的和。

过盈配合,过渡配合T=ai,当尺寸小于或等于500mm时,i=0.45+0.001D(um),当尺寸大于500到3150mm时,I=0.004D+2.1(um).孔与轴基本偏差换算的条件:1.在孔,轴为同一公差等级或孔比轴低一级配合2.基轴制中孔的基本偏差代号与基孔制中轴的基本偏差代号相当3.保证按基轴制形成的配合与按基孔制形成的配合相同。

通用规则,特殊规则例题基准制的选用:1.一般情况下,优先选用基孔制。

2.与标准件配合时,基准制的选择通常依标准件而定。

3.为了满足配合的特殊需要,允许采用任一孔,轴公差带组合成配合。

公差等级的选用:1.对于基本尺寸小于等于500mm的较高等级的配合,由于孔比同级轴加工困难,当标准公差小于等于IT8时,国家标准推荐孔比轴低一级相配合,但对标准公差大于IT8级或基本尺寸大于500mm的配合,由于孔德测量精度比轴容易保证,推荐采用同级孔,轴配合。

2024学年6月份考试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综合复习题

2024学年6月份考试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综合复习题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综合复习题一、单选题1、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的配合比光滑孔与轴的同名配合要()。

A、紧B、松C、一样松紧D、不用管正确答案: A2、配合公差带位于配合公差带图的零线下方时为()配合。

A、间隙B、过渡C、过盈正确答案: C3、下列测量值中精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_。

A、真值为40mm,测得值为40.05mmB、真值为40mm,测得值为40.02mmC、真值为40mm,测得值为39.95mmD、真值为100mm,测得值为100.03mm正确答案: D4、Ф30的轴,上偏差是-0.010,下偏差是-0.036,其最大极限尺寸是()。

A、 29.99B、 29.97C、 30.01D、以上均不对正确答案: A5、下列论述正确的有( )。

A、孔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Dmax-形位公差。

B、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最大实体尺寸。

C、轴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dmax+形位公差。

D、轴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实际尺寸+形位误差正确答案: A6、配合公差带位于配合公差带图的零线上方时为()配合。

A、过盈B、过渡C、间隙D、过隙正确答案: C7、以下不是《常用普通平键键槽的尺寸与公差》规定的三种连接之一的是()。

A、正常联结B、紧密联结C、松联结轴D、过盈配合正确答案: D8、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A、大于B、等于C、小于D、以上都可能正确答案: D9、最大实体要求适用于( ) 。

A、需要保证可装配性的场合B、需要保证较严格配合要求的场合C、需要保证零件强度和最小壁厚的场合D、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要求的精度相差很大的场合正确答案: A10、形位公差带的形状决定于()。

A、形位公差特征项目B、形位公差标注形式C、被测要素的理想形状D、被测要素的理想形状、形位公差特征项目和标注形式正确答案: C11、基本偏差代号F的基本偏差为()。

B、 EIC、 esD、 ei正确答案: B12、保证互换性生产的基础是()。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1复习题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1复习题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完全互换:指一批零件在装配或更换时,不需选择调整,装配后即可达到使用的要求的方法称为完全互换。

2、测量:所谓测量就是把被测量与具有计量单位的标准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被测量的量值的过程。

3、形状公差:形状公差包括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以及线轮廓度和面轮廓度。

4、位臵度:位臵度是限制被测要素实际位臵对其理想位臵变动多大的一项指标。

分为点位臵度,线位臵度和面位臵度。

5、最小实体实效尺寸;在给定长度上,实际要素处于最小实体状态且其中心要素的形状或位臵误差等于给出公差值时的综合极限状态称为最小实体实效尺寸。

6、最大实体尺寸:实际要素在最大状态下的极限尺寸。

7、配合公差:允许间隙或过盈的变动量,分为间隙配合,过盈配合,过渡配合。

二:填空题1、互换性可分为和两种。

(完全互换、不完全互换)2、测量过程的四要素是、、和。

(被测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和测量精度)3、尺寸公差带代号为φ35H7,它的被测对象为,基本偏差代号为;尺寸公差等级为,基本偏差为。

(尺寸φ35 H IT7级下偏差等于0,)4、光滑极限量规工作部分可分为表示规和规。

(通止)5、独立原则是指图样上被测要素的尺寸公差和各自独立,彼此。

(形位公差不发生联系)6、用量规检验工件时,只能判断工件,而不能获得工件的。

(只能确定工件的尺寸是否在极限尺寸的范围内,不能测出工件的实际尺寸)7、检验孔的量规叫做 ,检验轴的量规叫做 。

(塞规 卡规)8、孔的基本偏差代号用 字母表示,轴的基本偏差代号用 字母表示,其中从 至 的基本偏差用于间隙配合。

(H h a h )9、构成尺寸公差带的两个要素是 和 ,前者由 决定,后者由 决定。

(大小 位置 标准公差值 基本偏差)10、圆跳动公差特征项目按检测方向分为 、 和 斜向圆跳动三种。

(径向圆跳动, 端面圆跳动)11、定位公差特征项目分为 、 和位臵度三种。

(同轴度 对称度)12、当装配精度要求很高时,若采用 不完全互换 将使零件的尺寸公差很小,加工困难 ,成本 很高 ,甚至无法加工。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复习及答案 (2)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复习及答案 (2)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复习题一、填空题1、 所谓互换性,就是___ ____的零部件,在装配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能装配到机器或仪器上,并满足___________的特性。

2、极限偏差是___________减___________所得的代数差,其中最大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的差值为_________。

最小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的差值为 。

3、配合公差带具有 和 两个特性。

配合公差带的大小 由 决定;配合公差带的位置由 决定。

4、 孔的最大实体尺寸即孔的__ ______极限尺寸,轴的最大实体尺寸为轴的__ _ _极限尺寸,当孔、轴以最大实尺寸相配时,配合最__ ______。

5、若被测要素为轮廓要素,框格箭头指引线应与该要瑑的尺寸线__ ______,若被测要素为中心要素,框格箭头指引线应与该要瑑的尺寸线__ ______。

6、+0.0210Φ30 的孔与-0.007-0.020Φ30 的轴配合,属于__ ____ _制__ ______配合。

7、圆度的公差带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区域,圆柱度的公差带形状是__________ 区域。

8、评定表面粗糙度高度特性参数包括 、 和 。

9、选择基准制时,应优先选用 ,原因是 。

10、M24×2-5g6g 螺纹中,其公称直径为 ,大径公差带代号为 ,中径公差带代号为 ,螺距为 ,旋合长度为 。

11、大径为30mm 、螺距为2mm 的普通内螺纹,中径和小径的公差带代号都为6H ,短旋合长度,该螺纹代号是 。

12、配合是指_____ _____相同的孔和轴的_____ ___之间的关系,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为_____ __配合;•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相互交迭__ _____配合;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为__ ______配合。

13、独立原则是指图样上给出被测要素的尺寸公差与_ ____ 各自独立,彼此无关,分别满足要求的公差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复习资料一、 填空题1、按照互换程度的不同,互换性分 完全互换 和 不完全互换 两种。

其中 完全互换 _在机械制造业中应用广泛。

2、尺寸公差是指 上偏差和下偏差 。

3、 基本尺寸 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 公差带 之间的关系,称为配合。

配合分 间隙 配合、 过度 配合和 过盈 配合三种。

4、标准公差用代号 IT 表示。

标准公差分 20 级,其中 IT01级 精度最高, IT18 精度最低。

5、螺纹螺距与导程的关系是:导程等于 线数 和 螺距 的乘积。

6、国家标准按螺纹的直径和螺距将旋合长度分为三组,分别为 长 旋合长度组、 旋合长度组 中 和 短 旋合长度组。

7、计量器具按用途分类可分为标准计量器具、 通用 计量器具和 专用 计量器具三类。

8、零件的尺寸合格,其实际尺寸应在 最大极限尺寸 和 最小极限尺寸 之间。

其 上偏差和下偏差 应在上偏差和下偏差之间。

9、 基本偏差 确定公差带位置, 标准公差 确定公差带大小。

10、在过渡配合中, 最大间隙 表示过渡配合是最松的状态; 最大过盈 表示过渡配合中最紧的状态。

11、零件尺寸为φ90j7(020.0015.0+-)其基本偏差为 -0.015 mm ,尺寸公差为 0.035 。

12、选用配合的方法有三种,即 计算 法、 类比 法和 试验 法,在一般情况下通常采用 类比 法。

13、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分为 随机 误差、 系统 误差和 粗大 误差。

14、孔的最大实体尺寸为孔的 最小极限尺寸 ;轴的最大实体尺寸为轴的 最大极限尺寸 。

15、形位公差带由 形状 、 大小 、 方向 、 位置 四个要素组成。

16、键为标准件,键连接的配合采用的配合制度为 基轴制 。

17、在图样上,单一要素的尺寸极限偏差或公差带代号之后注有○E 符号时,则表示该单一要素采 用 包容 要求。

18、孔和轴各有 28 个基本偏差代号。

19、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要采用基 孔 制;而外圈与外壳孔的配合要采用基 轴 制。

20、表面粗糙度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四种,它们分别是 比较法 、 光切法 、干涉法 和 针描法 。

21、一般公差尺寸是指图样上只标注 基本尺寸 而不标注 极限偏差 尺寸。

22、检验孔的量规称为 塞规 ,检验轴的量规称为 环规(或卡规) 。

23、孔的公差T h = Dmax -Dmin = ES -EI 。

24、国家标准规定:配合分为 间隙 配合、 过度 配合和 过 盈 配合。

25、零件尺寸为φ85j7(020.0015.0+-)其基本偏差为 -0.015mm ,尺寸公差为 0.035 。

26、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用 Ra 表示;Rz 轮廓最大高度 表示、○L 最小实体要求 表示。

27、M24×2LH-6h 的公称直径为 24 ㎜,LH 表示 左旋 。

28、公差原则中的相关原则是指 尺寸 公差与 形位 公差相关。

29、◎表示 同轴 度,圆跳动符号是 ↗ 。

二、判断题1、 零件的实际尺寸就是零件的真实尺寸。

错2、有两个尺寸φ50mm 和φ200mm (不在同一尺寸段),两尺寸的标准公差相等,则公差等级相同。

错3、在一般情况下,对同一被测要素,形状公差值应小于位置公差值,位置公差值应小于相应的尺寸公差值 。

对4、提高零件沟槽和台阶圆角处的表面质量,可以增加零件的抗疲劳强度。

对5、一般说来,计量器具的分度值越小精度越高。

对6、凡在配合中可能出现间隙的,其配合性质一定属于间隙配合。

错7、φ50H8/F8标注是正确的。

错8、公差等级选用的原则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选择低的公差等级。

对 9、圆度公差的被测要素可以是圆柱面也可以是圆锥面.对10、国家标准规定的验收原则:所用验收方法只接收位于规定的极限尺寸之内的工件。

即允许有误废而不允许有误收。

对11、形状公差带的方向和位置均是固定的。

错12、径向全跳的公差带形状和圆柱度的公差带形状相同,因而可以用径向全跳动公差控制圆柱度误差。

对13、要使零件具有互换性,只要使零件的实际偏差在图纸上规定的两个极限偏差之内即可。

错 14、在孔、轴的配合中,若EI ≥es 的孔轴配合是间隙配合。

对 15、采用标准冷拉棒料直接作轴,与孔的配合要采用基孔制。

错 16、为了测量准确,选取的量块块数要尽量多。

错 17、关联实际要素的理想要素由基准确定。

对18、为了减少相对运动时的摩擦与磨损,表面粗糙度的值越小越好。

错19、设计时,若尺寸公差和形状公差较小,其相应的表面粗糙度数值也应较小。

对 20、凡合格的零件一定具有互换性。

错21、在两个标准公差中,数值大的所表示的尺寸精度必定比数值小的所表示的尺寸精度低。

错22、用游标卡尺测量工件的轴颈尺寸属于绝对测量。

对23、滑动摩擦表面要比滚动摩擦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参数值小。

错24、在孔、轴的配合中,若EI ≥es ,则此配合为间隙配合;若EI ≤es ,则此配合为过盈配合。

错 25、相互配合的孔和轴,其基本尺寸必须相等。

对26、标准推荐优先选用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是因为其测量方法简单。

错27、基本偏差确定公差带的位置,因而基本偏差值越小,公差带距零线越近。

错28、滚动轴承的精度是按其外形尺寸公差和旋转精度分级的。

对 29、M20×2表示粗牙双线普通螺纹。

错30、在机械制造中,零件的形状和位置误差是可避免的。

错 31、量块按制造精度分为五级,按检定精度分为六等。

对 32、光滑极限量规是一种没有刻度的专用计量器具。

对33、相互配合的孔和轴,其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必须相等。

错 34、尺寸公差可为正值、负值或零值。

错35、游标卡尺是利用尺身刻度间距和游标刻度间距之差来进行小数部分读数的。

差值越小,游标卡尺的测量精度越高。

对36、为了测量准确,选取的量块块数要尽量少。

对37、圆度的公差带两同心圆的圆心一定与零件轴线重合。

对38、99c H 是基孔制的过渡配合。

错 39、Js 为完全对称偏差,故其上、下偏差相等。

对40、形位公差的附加要求,需用文字说明时,属于被测要素数量的说明,应写在公差框格的上方。

对 三、单项选择题1、基本尺寸是( B )。

A 、测量时得到的;B 、设计时给定的;C 、装配后得到的;D 、加工时得到的。

2、当孔的上偏差大于相配合的轴的下偏差时,此配合的性质是( D )。

A 、间隙配合;B 、过渡配合;C 、过盈配合;D 、无法确定。

3、下列各关系式中,表达正确的是( D )。

A 、T f = +0.023mm ;B 、Xmax = 0.045mm ;C 、ES = 0.024mm ;D 、es = -0.020mm 。

4、国家标准规定优先选用基孔制配合是(C )。

A 、因为孔比轴难加工;B 、为了减少孔和轴的公差带数量;C 、为了减少定尺寸孔用刀、量具的规格和数量;D 、因为从工艺上讲,应先加工孔,后加工轴。

5、孔和轴的轴线的直线度公差带形状一般是(B)。

A、两平行直线;B、圆柱面;C、一组平行平面;D、两组平行平面。

6、φ20f6,φ20f7,φ20f8三个公差带(B)。

A、上偏差相同且下偏差相同;B、上偏差相同但下偏差不相同;C、上偏差不相同但下偏差相同;D、上、下偏差均不相同。

7、零件加工时产生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原因是(A)。

A、刀具和工件表面间的摩擦、切屑分离时表面层塑性变形及工艺系统的高频振动;B、刀具装夹不准确而形成的误差;C、机床-刀具-工件系统的振动、发热和运动不平衡;D、机床的几何精度方面的误差。

8、零件上的被测要素可以是( C )。

A、理想要素和实际要素;B、理想要素和轮廓要素;C、轮廓要素和中心要素;D、中心要素和理想要素。

9、下列各关系中,能确定孔与轴的配合为过渡配合的是(D)。

A、EI≥es;B、ES≤ei;C、EI>ei;D、EI<ei<ES。

10、形位公差的基准代号中字母( B)。

A、按垂直方向书写;B、按水平方向书写;C、书写的方向应和基准符号的方向一致;D、按任一方向书写均可。

11、下列配合中,公差等级选择不适当的是(C )。

A、H7/g6;B、H9/g9;C、H7/f8;D、M8/h8。

12、选择公差原则时,在考虑的各种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是(A )。

A、零件的使用功能要求;B、零件加工时的生产批量;C、机床设备的精度状况;D、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

13、关于表面粗糙度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

A、零件的表面质量影响间隙配合的稳定性或过盈配合的连接强度;B、零件的表面越粗糙,越易形成表面锈蚀;C、表面越粗糙,表面接触受力时,峰顶处的塑性变形越大,从而降低零件强度;D、降低表面粗糙度值,可提高零件的密封性能。

14、孔和轴的轴线的直线度公差带形状一般是(B)。

A、两平行直线;B、圆柱面;C、一组平行平面;D、两组平行平面。

15、国家标准规定优先选用基孔制配合是(C )。

A、因为孔比轴难加工;B、为了减少孔和轴的公差带数量;C、为了减少定尺寸孔用刀、量具的规格和数量;D、因为从工艺上讲,应先加工孔,后加工轴。

16、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Ra表示(B)。

A、轮廓的最大高度;B、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C、轮廓单元的平均线高度;D、轮廓单元的平均宽度。

17、有形状误差的孔、轴相配时,其配合状态比实际尺寸相同的没有形状误差的孔、轴的配合状态(A )。

A、要紧些;B、要松些;C、相同;D、变化情况无法确定。

18、圆度公差和圆柱度公差之间的关系是(D )。

A、两者均控制圆柱体类零件的轮廓形状,所以可互相代替;B、两者公差带形状不同,因而相互独立,没有关系;C、圆度公差可以控制圆柱度误差;D、圆柱度公差可以控制圆度误差。

19、最大极限尺寸(D )基本尺寸。

A、大于;B、小于;C、等于;D、大于、小于或等于。

210、当上偏差或下偏差为零值时,在图样上(A )。

A、必须标出零值;B、不能标出零值;C、标或不标零值皆可;D、零值前要加“+”或“-”号。

21、有形状误差的孔、轴相配时,其配合状态比实际尺寸相同的没有形状误差的孔、轴的配合状态(A )。

A、要紧些B、要松些C、相同D、变化情况无法确定22、设计时形位公差数值选择的原则是( A )。

A、在满足零件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选择最经济的公差值B、公差值越小越好,因为能更好地满足使用功能要求C、公差值越大越好,因为可降低加工的成本D、尽量多地采用形位未注公差23、关于孔和轴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B )。

A 、圆柱形的内表面为孔,外表面为轴B 、由截面呈矩形的四个内表面或外表面形成一个孔或一个轴C 、从装配关系上看,包容面为孔,被包容面为轴D 、从加工过程上看,切削过程中尺寸由小变大的为孔,尺寸由大变小的为轴 24、关于任意方向的直线度公差要求,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