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粤教版九年级《以人为本_科学发展》全课课件

合集下载

粤教版九年级政治课件3.1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共43张PPT)

粤教版九年级政治课件3.1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共43张PPT)

科 学 发 展 观
• • • •
第一要义: 核心: 基本要求: 根本方法:
发展 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
统筹兼顾
走科学发展道路 投入少、产出多、科技含量高、资源 怎么走? 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 充分发挥的新型发展道路。
关键靠什么?
科技!
1、什么是科教兴国?
科教兴国就是通过科技和教育来 振兴国家.( P86)
生态破坏和 环境污染严重
环境
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影 响社会安定,危害人民健 康,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 发展。
科学发展观
• • • • 第一要义 核心 基本要求 根本方法 发展 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 统筹兼顾
以人为本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人民群众的 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
政治建设 经济建设 全面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
2、我国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A 、从科技的角度分析 B、从教育的角度分析
感受科技之光
蒸汽时代: 生产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科学技术 电气时代: 生产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科学技术 信息时代: 科学技术 生产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 请你用一句话来概括科技在社会生产力中的作用。
我国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A 、从科技角度看
(1) 科技的作用: 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我国的科技现状:我国的科技水平虽然已经有很大提 高,在某些尖端技术方面我国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 整体而言,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面临着很大 压力。 (3)我国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高生产力水平, 就必须加快发展科技事业!
iPod 是美国苹果电脑公司生产的一款影音播放器,

〔人教版〕以人为本,科学发展PPT课件9 粤教版

〔人教版〕以人为本,科学发展PPT课件9 粤教版
想一想: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哪些做法鲜明地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特色?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全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 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 一体”。
·协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现代化 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 个社会走上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 明发展道路。
(3) 《科技日报》提出,要把创新的梦想 放飞在民族复兴之路上,让中华民族非凡的 创造力继续镌刻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光辉史册 上!作为青少年,你有什么创新的梦想?
青少年创新的梦想,如:发明一 种地震预梦想,你将怎样做?
• 为了实现你的创新梦想,你将做到: •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创新打好基础
18、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佚名 19、能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雨果 20、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王守仁 21、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米南德 22、不作什么决定的意志不是现实的意志;无性格的人从来不做出决定。——黑格尔 23、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梭罗 24、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乔·贝利 25、有百折不挠的信念的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的威力。——爱因斯坦 26、意志的出现不是对愿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水平上。——罗洛·梅 27、疼痛的强度,同自然赋于人类的意志和刚度成正比。——武者小路实笃 28、有志者事竟成。——佚名/JINGDIANTYPE.html
11、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白哲特 1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佚名 13、立志不坚,终不济事。——朱熹

粤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3.1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19张幻灯片)

粤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3.1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19张幻灯片)

九年级
课时一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
考纲解读
命题解读
知识网络
考点扫描
真题再现
-10-
考点一 考点二
3.近几年,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成果有哪些? ①我国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②“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 动交会对接成功。③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被誉为“中国天眼”,正式启用。 ④我国自主研发的“海翼号”深海滑翔机,成功完成大深度下潜观测任务。⑤我国第二艘 航空母舰也是我国首艘国产航母成功下水。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 验室成功完成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⑦我国科研团队成功构建光量子计算机。⑧我 国首款国产大型客机C919首飞成功。⑨我国在南海首次试采“可燃冰”点火成功。 4.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①坚持了党的正确领导。②落实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③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 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④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奋斗、开拓创新。
九年级
课时一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
考纲解读
命题解读
知识网络
考点扫描
真题再现
-7-
考点一 考点二
4.面对人口、资源、环境等矛盾,我们要走出一条怎样的科学发展道路? 走出一条投入少、产出多、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 发挥的新型发展道路。这是中国选择的科学发展道路,也是唯一正确可行的选择。
九年级
命题点1 命题点2
课时一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
考纲解读
命题解读
知识网络
考点扫描
真题再现
-15-
命题点1:科教兴国战略
1.( 2013·安徽第12题 )过去五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累计达7.79万亿元,年均增长

九年级政治(粤教版)全册课件:31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共67张PPT)

九年级政治(粤教版)全册课件:31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共67张PPT)

★电气化时代
★信息时代
思考:以上资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
现代科学技术
生产力=(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
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 决定因素。
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科学技术的重大作用与状况。
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社会生产的 各个环节,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美国F-22战斗机(猛禽) ——世界重型战斗机的霸主
我们与发达国家的时间差
在冶金技术装备领域,我们与美、日等国相差 至少10-15年; 在大规模集成电路工业领域,我们与美、英、 法等国相差12年以上; 在飞机制造领域,我们与美、英、法等国相 差近15年; 在汽车工业核心技术领域,我们与美、日、 德相差至少10年以上;
3、对三种选择进行比较分析,人类要走哪条
道路? 第一种选择:继续走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传 统工业化道路。 分析:这是地球资源和环境难以承受的道路, 因而是走不通的。 第二种选择:以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制约为由, 限制、放缓甚至迫使发展中国放弃现实工业 化和现代化。 分析:这是不公正的,因而也是不可取的。
二、走科学发展道路
1、人类历史发展的历程?(了解) 答: 20世纪及之前的100年里,占 世界人口 15% 的发达国家相继完成 了工业化 , 但同时也耗费了世界 60% 的能源和50%的矿产资源。
请看以下材料,看完后你有什么感想?
过度砍伐导致土地沙漠化
垃圾成山
污水河
上海郊区 化工厂
沙尘暴
教育的作用 我国教育的 成就与差距
科教兴国的含义
科教兴国就是通过科技和教 育来振兴国家。

粤教版九年级政治3.1《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粤教版九年级政治3.1《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依据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 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 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三)科学发展观内涵
(1)第一要义是 发展 (2)核心是以人为 本 (3)基本要求是全 面协调可持续 (4)根本方法是统 筹兼顾
(四)科学发展观如何看待发展?
(1)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工 业化道路。 (2)限制、放缓甚至迫使发展 中国家放弃实现工业化和现代 化。 (3)新型发展道路,即科学发 展道路。(唯一正确)
我国的科学发展道路:
走一条投入少、产出多、科技含量高、 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 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发 展道路。
探究:怎样才能走出一条新 型发展道路?
3.1.3 实施科教兴国 战略
生产力公式变迁
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
蒸汽机时代:
电气化时代:
生产力=科学技术× (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
信息时代:
科学技术
生产力=(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
天涯若比邻
神行太宝
千里眼
返老还童
思考:为了让我国经济更加高 效、健康、持续地发展,你认为 可行的选择是什么?
A:继续走透支资源、高污染、 高能耗、人民受惠少的道路 B: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高 质量、人民受惠多的道路
(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
科学发展观是针对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 中存在的人口、资 源、环境等问题困 扰,针对发展中实 际存在的不全面、 不协调、不可持续 的问题提出来的。
欧洲:由于河道 改造和污染的影 响,欧洲的湿地 正遭受着破坏

粤教版初三下册政治3.1以人为本科学发展PPT课件(6)

粤教版初三下册政治3.1以人为本科学发展PPT课件(6)

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保护资源基本国策
目前 解决 我国 人口 问题 的唯 一正 确途 径
具体措施:晚婚晚育、优
生优育
计 划 生 育
基本国 策
目的: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 人口质量
稳定低生育水平,
目前人口与 计划生育工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积极应对老龄人口、 流动人口、就业人
作,主要任 口增加带来的问题,
每天出生5万人
严峻的人口形势
13
根据相关统计我国新增人口: • 每年:北京+青海 (1000多万) • 每月:一个大县170万 • 每周:一个小县57000多人 • 每天:4.1万 • 每小时:1721人 • 每分钟:29人
特点:新增人口多
中美公民文化素质对比
国别 数据 项目
文盲率
大专人口比例
这次人口普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 庭户40152万户,家庭户人口124461万人,平均每 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 3.44人减少0.34人。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 由于我国生育水平不断下降、迁移流动人口增加、 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三、性别构成
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这次人口普查,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每十 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 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具 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具 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
文盲率(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 重)为4.08%,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6.72%下降 2.64个百分点。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科学发展道路 第二课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第三课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粤教版九年级政治教学课件:3.1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 (共22张PPT)

粤教版九年级政治教学课件:3.1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 (共22张PPT)
第三单元
科学发展
国强民安
学习目标:
了解科学发 展观的内涵,理 解我国贯彻落实 科学发展观、走 科学发展道路的 紧迫性和必要性, 提高自己落实科 学发展观的自觉 性。
活动一:【你了解科学发展观吗?】
科 学 发 (内涵) 展 观
第一要义: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核心立场: 基本要求: 根本方法:
第一要义是发展

从个人角度: (1)提高环境、资源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2)积极宣传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政策法规与方法措施。 (3)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节约用电、用水、节约粮食等。
三、【课堂检测 小试牛刀】
(独立思考——组内点评)
第一要义: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1、是什么? 核心立场: 以人为本
科 学 发 展 观
活动三:【齐来建言献策】 (小组讨论——板书展示——点评提升)
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国情,为深入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合理化建议。 (国家和个人) 要求:①讨论 4分钟; ②分组板书5分钟 (1-6组国家角度、7-11组个人角度) 其它同学在讲学稿完成
从国家角度:
• (1)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2)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3)严厉打击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 (4)依靠科技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科 学 发 (内涵) 展 观
第一要义: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核心立场: 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 根本方法:
(核心立场)
成才之路
反对唯国内生产总 值(简称GDP)论,转 变发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念,把尊重人 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 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 本目的,始终把实现好、 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 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 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 出发点和落脚点。

粤教版九年级政治第三单元第1课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粤教版九年级政治第三单元第1课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加利福尼亚: 全球烟雾问题最 严重的地区之一
中国: 工业的发展
加重了环境污染
北海和地中海:
受到工业和生 非洲: 森林的 活废物的严重 砍伐和草原的 污染
南美洲: 森林大 规模遭砍伐,野 生生物受到威胁
过度放牧造成
了严重的环境
和社会问题;
撒哈拉沙漠每
年都在南侵
地球病了29 !
2021/4/9
哥本哈根与低碳生活
21
2021/4/9
• 请看以下材料,看完后你有什么感想?
过度砍伐导2致2 土地沙漠化
2021/4/9
污水河 23
2021/4/9
24
2021/4/9
25
2021/4/9
26
2021/4/9
27
2021/4/9
沙尘暴 28
2021/4/9
欧洲:由于河道改造 和污染的影响,欧洲的 湿地正遭受着破坏
第一要义——发展
科 学 核心——以人为本 发 展 基本要求—— 全面协调可持续 观
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8
2021/4/9
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新一届
领导集体的一大执政特色。想
一想: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
哪些做法鲜明地体现了以人为
本的执政特色?
9
2021/4/9
以人为本的含义是:
•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 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 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了群 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 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D.根本方法是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8
2021/4/9
自主学习《国情导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到2008年,我国普及九年义务 教育的地区人口覆盖率超过98%, 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2%左右;高等 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6%,进入国际公 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大学生数
中国
美国
韩国
我国15岁以 上公民人均受教育 年限为7.85年,25 岁以上人口人均受 教育年限为7.42年, 两项平均仍不到初 中二年级水平,与 美国100年前水平 相当。
思考:上述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
二、走科学发展道路
1.从人类已经走过的历程看,中国选择走科学 发展道路是唯一正确可行的选择。 2.科学发展的道路: 一条投入少、产出多、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 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发 展道路。
★蒸汽机时代
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
实 行 保 护 环 境 基 本 国 策
1、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要求:
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吃 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
2、如何保护环境?
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集中力量 先行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
根据调查统计结果,学生们认为最严重的十类校园 浪费现象是: 1、整天开电脑挂QQ升级; 2、食堂内大量的剩饭剩菜; 3、餐餐用一次性的筷子; 4、生日、节日时大肆铺张请客; 5、刷牙时不关水龙头; 6、自来水管发生漏水或爆管不及时报修; 7、白天教室依然开灯; 8、为支持“超级女生”等娱乐活动不停地发短 信; 9、购买经济能力无法承担的奢侈品或经常高消 费; 10、食堂附近的水池、公共厕所、宿舍水龙头 未拧紧等。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 口素质偏低。
中国的资源问题
中国与世界人均资源占有量的比较
资源
国土(公顷/人)
中国 0.9 0.09 12
世界平均水平 美国 2.75 0.28 3.87 0.78
耕地(公顷/人) 森林覆盖率(%)
森林面积(公顷/人) 0.11
9.6 林木储积量(米3/人 ) 草原面积(公顷/人) 0.21
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 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群 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 全体人民。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全面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 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 面进步。 协调发展——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现代 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 科学发展观的主旨在于更好地发展;国家的发 展首先是经济发展。 • 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 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 产力。 •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 发展是硬道理。
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新一届 领导集体的一大执政特色。想 一想: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 哪些做法鲜明地体现了以人为 本的执政特色?
•不乱扔废弃物。 •不吃野生动物。 •随手关闭水龙头。 •庭院室内养花种草。
•节约纸张、回收废纸。 •买菜、购物多用布袋。 •不用、少用一次性筷子。 •吃完口香糖后包好、放好。
•参加一次环境保护义务宣传活动。
1. (单选)《沙尘暴印象》:
走路蒙着眼 吃饭捂住碗 对面看不见 衣服不用染 上述描述给我们的启示有( A ) a.目前我国环境问题仍十分严重,应加大治理力度 b.我国必须坚定不移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c.应该把环境治理工作作为我国的强国之路 d.我国应先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然后再去发展经 济 A. .a b B. .a b c C. a c d D. a b c d
哥本哈根与低碳生活
随着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召开,如何降低碳排放成为 人们关注的话题。哥本哈根吸引了人们前所未有的目光,因为 它关系到我们每一个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人类工业及日常活动 用能增加,使固化在地面上或地底下的煤炭、石油等资源被大 量开发,排放出大量碳物质,而森林又被大面积破坏,导致自 然循环失衡。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每一个人践行“低碳生活” 来减少碳排放。专家认为,“低碳生活”并不会对我们的生活 带来不利影响,只是在保证我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 不断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走出一条高效低碳的道路。
思想品德
九年级(全一册)
全 国 优 秀 出 版 社 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
广东教育出版社
第三单元
科学发展
振兴中华
主题词:科学发展 科教兴国 可持续发展
上 述 图 片 让 你 有 何 感 受 ?
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阅读P64,回答:科学发展观是根据 什么提出的?
第一要义是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国严峻的人口问题; 原因 我国严峻的资源问题; 我国严峻的环境问题. 含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 需要的发展 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如何实施可持续 发展战略
实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实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实现可持续发展, 依靠你我他
实 行 计 划 生 育 基 本 国 策
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 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 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2.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 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3. 科学发展观的地位和作用: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 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 思想。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爱护每一滴水
资源是有限的,而经济发展是无限的 耕地的呻吟:我国用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 人口,被称为“当今世界农业最成功的典范”, 然而我国耕地面临着继续减少的现实。我国耕地 面积从1980年的14、9亿亩减少到1995年的14、5 亿亩,而每年自然灾害的面积在2500万到3000万 公顷左右。2004年表现更为突出,一亿亩农作物 严重受灾,1500万亩绝收。 “工业血液”石油的短缺:有关专家认为,到2010 年我国进口石油将到一亿吨,2020年为2亿吨。而 我国高峰产量估计也不超过2、2亿吨,这样,我 国2010年的石油缺口为0、8亿~1、2亿吨,到 2050年将达到4亿吨。
三国每万人中的大学生人数比较
人口 + 教育=丰富的资源 人口 - 教育=沉重的包袱
思考:以上资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2.教育的作用与状况: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开 拓、带动、创新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动力。教育 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全局性作用。
我 国 资 源 的 特 点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 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损失浪费严重,利用率低。
生物物种加速灭绝
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
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迅速扩展,草 原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 种加剧灭绝,地下水水位下降,水体 污染加重,大气污染严重,固体废弃 物存放量过大,垃圾包围城市,环境 污染向农村蔓延,等等。
0.83
30.2 62.8 0.65
1.1
28.9 83.4 0.99
水资源(米3/人)
3
2700 10000
18000
水资源紧缺与水资源浪费
• 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最为匮乏的13个国家之 一,在全国640个大中城市中,有300个城市 缺水,其中100个严重缺水。 2010年后,我国将进 入严重的缺水期。 2030年,我国将缺水 400亿~500亿立方米, 缺水高峰将会出现。
阅读与感悟P89《科 技革命的新历程》,谈 谈你对科学发展的新认 识。
四、实施可持续 发展战略
漫画中你能看出地球面临什么问题?
中国的人口问题
世界上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 是中国人.若将这些人排成一 每小时出生2280人 队,可以绕赤道26圈. 每天出生5万人
Hale Waihona Puke 每分钟出生38人严峻的人口形势
我 国 人 口 现 状 的 特 点
2、根据漫画回答问题:
问:(1)上图说明了什么? (2)谈谈“我”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
答案(1)上图说明,由于人们的过度索取,造成严重的资源、环境 问题,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我们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资源、环保意识。自觉参与保护资 源和环境的各项活动;积极宣传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积极同各种 破坏资源和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爱护动物、山水、花草、树木。积 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养成节约用水、用电,爱惜粮食等好习惯等
1、目前条件下解决人口问题的唯一 正确途径:
实行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2、主要任务:
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积 极应对老龄人口、流动人口,就业人口增 加带来的问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 良好的人口环境
实施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如何节约资源?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坚持开发和节 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在保护 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最大限度 地发挥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和环境效益。
★电气化时代
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
★信息时代
生产力=(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
思考:以上资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现代科学技术
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科学技术的重大作用与状况。
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社会生产的 各个环节,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状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